机械制图-7章零件图与装配图
- 格式:pdf
- 大小:5.35 MB
- 文档页数:137
装配图和零件图的关系读装配图通常可按如下三个步骤进行:1、概括了解首先从标题栏入手,可了解装配体的名称和绘图比例.从装配体的名称联系生产实践知识,往往可以知道装配体的大致用用途.例如:阀,一般是用来控制流量起开关作用的;虎钳,一般是用来夹持工件的;减速器则是在传动系统中起减速作用的;各种泵则是在气压、液压或润滑系统中产生一定压力和流量的装置。
通过比例,即可大致确定装配体的大小。
再从明细栏了解零件的名称和数量,并在视图中找出相应零件所在的位置。
另外,浏览一下所有视图、尺寸和技术要求,初步了解该装配图的表达方法及各视图间的大致对应关系,以便为进一步看图打下基础。
2、详细分析分析装配体的工作原理, 分析装配体的装配连接关系, 分析装配体的结构组成情况及润滑、密封情况,分析零件的结构形状。
要对照视图,将零件逐一从复杂的装配关系中分离出来,想出其结构形状.分离时,可按零件的序号顺序进行,以免遗漏。
标准件、常用件往往一目了然,比较容易看懂。
轴套类、轮盘类和其它简单零件一般通过一个或两个视图就能看懂.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零件,应根据零件序号指引线所指部位,分析出该零件在该视图中的范围及外形,然后对照投影关系,找出该零件在其它视图中的位置及外形,并进行综合分析,想象出该零件的结构形状。
在分离零件时,利用剖视图中剖面线的方向或间隔的不同及零件间互相遮挡时的可见性规律来区分零件是十分有效的。
对照投影关系时,借助三角板、分规等工具,往往能大大提高看图的速度和准确性。
对于运动零件的运动情况,可按传动路线逐一进行分析,分析其运动方向、传动关系及运动范围。
3、归纳总结归纳总结,一般可按以下几个主要问题进行:① 装配体的功能是什么?其功能是怎样实现的?在工作状态下,装配体中各零件起什么作用?运动零件之间是如何协调运动的?② 装配体的装配关系、连接方式是怎样的?有无润滑、密封及其实现方式如何?③ 装配体的拆卸及装配顺序如何?④ 装配体如何使用?使用时应注意什么事项?⑤ 装配图中各视图的表达重点意图如何?是否还有更好的表达方案?装配图中所注尺寸各属哪一类?上述读装配图的方法和步骤仅是一个概括的说明。
装配图与零件图得关系读装配图通常可按如下三个步骤进行:1、概括了解首先从标题栏入手,可了解装配体得名称与绘图比例。
从装配体得名称联系生产实践知识,往往可以知道装配体得大致用用途。
例如:阀,一般就是用来控制流量起开关作用得;虎钳,一般就是用来夹持工件得;减速器则就是在传动系统中起减速作用得;各种泵则就是在气压、液压或润滑系统中产生一定压力与流量得装置。
通过比例,即可大致确定装配体得大小。
再从明细栏了解零件得名称与数量,并在视图中找出相应零件所在得位置。
另外,浏览一下所有视图、尺寸与技术要求,初步了解该装配图得表达方法及各视图间得大致对应关系,以便为进一步瞧图打下基础。
2、详细分析分析装配体得工作原理,分析装配体得装配连接关系,分析装配体得结构组成情况及润滑、密封情况,分析零件得结构形状。
要对照视图,将零件逐一从复杂得装配关系中分离出来,想出其结构形状。
分离时,可按零件得序号顺序进行,以免遗漏。
标准件、常用件往往一目了然,比较容易瞧懂。
轴套类、轮盘类与其它简单零件一般通过一个或两个视图就能瞧懂。
对于一些比较复杂得零件,应根据零件序号指引线所指部位,分析出该零件在该视图中得范围及外形,然后对照投影关系,找出该零件在其它视图中得位置及外形,并进行综合分析,想象出该零件得结构形状。
在分离零件时,利用剖视图中剖面线得方向或间隔得不同及零件间互相遮挡时得可见性规律来区分零件就是十分有效得。
对照投影关系时,借助三角板、分规等工具,往往能大大提高瞧图得速度与准确性。
对于运动零件得运动情况,可按传动路线逐一进行分析,分析其运动方向、传动关系及运动范围。
3、归纳总结归纳总结,一般可按以下几个主要问题进行:①装配体得功能就是什么?其功能就是怎样实现得?在工作状态下,装配体中各零件起什么作用?运动零件之间就是如何协调运动得?②装配体得装配关系、连接方式就是怎样得?有无润滑、密封及其实现方式如何?③装配体得拆卸及装配顺序如何?④装配体如何使用?使用时应注意什么事项?⑤装配图中各视图得表达重点意图如何?就是否还有更好得表达方案?装配图中所注尺寸各属哪一类?上述读装配图得方法与步骤仅就是一个概括得说明。
第7章零件图7.3 根据轴测图,在白纸或坐标纸上徒手画零件草图,并标注尺寸。
H T 150技术要求 未注明圆角R 2Z A l S i 7M g材料材料 踏架 阀盖 名称 名称 1. 2.7.5 极限与配合的标注。
1.解释配合代号的含义(填空)。
(1)轴套与孔:轴套与孔属于基孔制过盈配合;H表示基准孔的基本偏差代号,s表示配合轴的基本偏差代号;轴套为IT 6 级,孔为IT 7 级。
(2)轴与孔:Φ20表示轴与孔的基本尺寸为Φ20;轴与孔属于基孔制间隙配合;H表示基准孔的基本偏差代号,f表示配合轴的基本偏差代号;轴为IT 7 级,孔为IT8 级。
2.根据题7.5.1所示装配图中的配合代号查表,分别在相应的零件图上注出基本尺寸和极限偏差值。
7.6 根据已知条件,标注形位公差。
1.(1)B面对基准面A的垂直度公差值为0.015。
(2)C面对基准面A的平行度公差值为0.012。
2.(1)φ100h6对φ45p7的径向圆跳动公差值为0.015。
(2)φ100h6的圆度公差值为0.004。
(3)右端面对左端面的平行度公差值为0.01。
7.7 解释图中形位公差标注的含义。
7.8 零件测绘。
φ20k6的圆度公差值为0.006。
φ20k6的圆柱表面的直线度公差值为0.008。
φ18h7对φ10h7的同轴度公差值为0.02。
φ18h7、φ14h6、φ10h7对φ10h7的径向圆跳动公差值为0.012。
7.10 看懂托架零件图:(1)标注该零件在长、宽、高三个方向的主要尺寸基准;(2)画出左视图。
高度方向的主要尺寸基准长度方向的主要尺寸基准宽度方向的主要尺寸基准技术要求1.未注圆角R3~ R52.铸件不得有砂眼、裂纹。
装配图与零件图的关系读装配图通常可按如下三个步骤进行:1、概括了解首先从标题栏入手,可了解装配体的名称与绘图比例。
从装配体的名称联系生产实践知识,往往可以知道装配体的大致用用途。
例如:阀,一般就是用来控制流量起开关作用的;虎钳,一般就是用来夹持工件的;减速器则就是在传动系统中起减速作用的;各种泵则就是在气压、液压或润滑系统中产生一定压力与流量的装置。
通过比例,即可大致确定装配体的大小。
再从明细栏了解零件的名称与数量,并在视图中找出相应零件所在的位置。
另外,浏览一下所有视图、尺寸与技术要求,初步了解该装配图的表达方法及各视图间的大致对应关系,以便为进一步瞧图打下基础。
2、详细分析分析装配体的工作原理, 分析装配体的装配连接关系, 分析装配体的结构组成情况及润滑、密封情况, 分析零件的结构形状。
要对照视图,将零件逐一从复杂的装配关系中分离出来,想出其结构形状。
分离时,可按零件的序号顺序进行,以免遗漏。
标准件、常用件往往一目了然,比较容易瞧懂。
轴套类、轮盘类与其它简单零件一般通过一个或两个视图就能瞧懂。
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零件,应根据零件序号指引线所指部位,分析出该零件在该视图中的范围及外形,然后对照投影关系,找出该零件在其它视图中的位置及外形,并进行综合分析,想象出该零件的结构形状。
在分离零件时,利用剖视图中剖面线的方向或间隔的不同及零件间互相遮挡时的可见性规律来区分零件就是十分有效的。
对照投影关系时,借助三角板、分规等工具,往往能大大提高瞧图的速度与准确性。
对于运动零件的运动情况,可按传动路线逐一进行分析,分析其运动方向、传动关系及运动范围。
3、归纳总结归纳总结,一般可按以下几个主要问题进行:①装配体的功能就是什么?其功能就是怎样实现的?在工作状态下,装配体中各零件起什么作用?运动零件之间就是如何协调运动的?②装配体的装配关系、连接方式就是怎样的?有无润滑、密封及其实现方式如何?③装配体的拆卸及装配顺序如何?④装配体如何使用?使用时应注意什么事项?⑤装配图中各视图的表达重点意图如何?就是否还有更好的表达方案?装配图中所注尺寸各属哪一类?上述读装配图的方法与步骤仅就是一个概括的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