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型与人体测量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1.29 MB
- 文档页数:5
课题人体测量与服装号型(1)第9周第1课时(总第8课时)教材分析知识目标:学习和掌握服装的号型、表示方法。
教学技能目标:使学生学会根据号型确定衣服的尺寸目标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教学各种衣服号型的尺寸、表示方法重难点考点各种衣服号型的尺寸与措施设计意环节教学内容与xx活动图和关注的学生服装的号型其实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服装规格所表示的方法,讲授一、一般选用人体的高度(身高)、围度(胸围或臀围)再加体型类别来表示服装规格,是专业人员设计制作服装时确定尺寸大小的参考依据。
服装号型标准的主要内容有以下一些:1.号型定义:"号"指人体的身高,以厘米为单位,是设计和选购服装长短的依据。
"型"指人体的上体胸围和下体胸围,以cm为单位,是设计和选购服装肥瘦的依据。
2.体型分类:以人体的胸围与腰围的差数为依据来划分体型,并将人体体型分为四类。
体型分类代号分别为Y、A、B、C。
男子体形代号分别是:Y:表示胸围与腰围的差数为:17CM-22CMA:表示胸围与腰围的差数为;12CM-16CMB:表示胸围与腰围的差数为:7CM-11CMC:表示胸围与腰围的差数为:教学过程女子体形代号分别是:Y:表示胸围与腰围的差数为:19CM-24CMA:表示胸围与腰围的差数为;14CM-18CMB:表示胸围与腰围的差数为:9CM-13CMC:表示胸围与腰围的差数为:4CM-8CM3.号型标志:号型的表示方法为号与型之间用斜线分开,后接体型分类代号。
例如:上装160/84A,其中160为身高,代表号,84为胸围,代表型,A为体型分类;下装160/68A,其中160为身高,代表号,68为腰围,代表型,A为体型分类,以此类推:165/88A,170/92A。
服装上必须标明号型。
套装中的上、下装分别标明号型。
4.号型系列:号型系列是服装批量生产中规格制定和购买成衣的参考依据。
号型系列以各体型中间体为中心,向两边依次递增或递减组成。
服装结构制图教案服装结构制图》教案课题:服装结构制图的依据——人体体型和人体测量目的:1.了解结构制图的依据,为以后的制图作准备。
2.简单了解本课程所学的内容。
重点:1.激发学生对本课程的研究兴趣。
2.了解结构制图的依据。
3.理解人体各部位的测量方法并能动手操作。
难点:1.激发学生兴趣。
2.人体测量。
方法:理论讲解与操作相结合。
准备:1.测量工具:皮尺、直尺、记录笔、腰节带。
2.临时测体对象。
课时安排:4课时过程:A。
讲解本课程知识点与研究方法,激发学生兴趣。
B。
讲授新课:一、服装结构制图的含义:服装结构制图是以人体体型、服装规格、服装款式、面料质地性能和工艺要求为依据。
通过服装制图的方法,在纸上(或直接在面料上)画出服装衣片和零部件的平面机构图,然后制作成样板或接着将面料裁成衣片。
二、结构制图的依据有哪些?1.人体是主要依据。
所谓“量体裁衣”,精辟地概括了人体和服装的关系。
2.直接数据是测量人体有关部位的长度、宽度、围度的规格数据。
人体运动规律则是作为服装放松的主要依据之一。
三、人体体型:人体体型可分为人体比例和人体结构两个方面:一)人体比例:测量单位为“头”,成年男性为7.5个头,成年女性为7个头,1-2岁为4个头,5-6岁为5个头,14-15岁为6个头,16岁接近成年人,25岁达到成年人身高。
二)人体结构:为方便测量,可将人体的体表部位用假设的点、线、面表示,如颈间点、肩端点、颈窝点、胸高点、颈围线、颈根围成、前中心线、胸围线、腰围线、臀围线等等。
四、人体测量:人体测量是取得服装规格的主要来源之一。
一)测体工具(常用):软尺是主要工具,腰节带围绕在腰节最细处,测量腰节所用工具。
二)测体方法(以女体为例讲解):测净体规格(仅穿内衣),规格即为净规格。
服装规格为净规格+放松量(人体活动量和穿着层次量)。
若按穿着层次测量,则只加人体活动量。
三)测量部位:1.身高:头骨顶点量至脚跟。
2.衣长:前衣长由右颈肩点通过胸围最交点,向下量至衣服所需长度;后衣长由后领圈点向下量至衣服所需长度。
江苏省XY中等专业学校2022-2023-1教案人体比例最简单、最方便的测量单位是头。
正常的成年男性约为7个半头高,成年女性约为7个头高。
(二)人体结构人体结构各部位如图1-2所示。
按服装的构成需要,为方便人体测量,可将人体的体表部位分别用假设的点、线、面来表示。
二、人体外形与服装结构的关系人体外形与服装结构有着直接的关系。
研究人体外形与服装结构关系的目的是为了使服装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体外形的需要。
人体各部位与服装的关系分析如下。
(一)颈部与衣领的关系人体颈部呈上细下粗不规则的圆台状,上部和头部相连。
从侧面观察,颈部向前呈倾斜状如图1-9所示,下端的截面近似桃形,颈长相当于头长的1/3.男性颈部较粗,喉结位置偏低且外观明显;女性颈部较细,喉结位置偏高且平坦、不显露;老人颈部脂肪少,皮肤松弛;幼儿颈部细而短,喉结发育不完全,不显于外表。
(二)躯干与上装的关系躯干包括肩、胸、背、腰、腹、臀部等。
1.肩部肩端部呈球面状,前肩部呈双曲面状,肩部前倾,俯视整个肩部呈弓形。
男性肩部较宽而平,女性肩部较窄而斜且肩斜度大于男性(图1-11);老年人和青年人相比肩薄而斜,儿童肩窄江苏省XY中等专业学校2022-2023-1教案任务实施:记录学生出缺席及课前准备情况。
一、人体外形与服装结构的关系1、前胸与后背的关系胸与背是由一部分脊柱、胸骨与12对肋骨组成的胸廓。
胸廓的形状决定胸部的大小和宽窄。
男性胸廓宽而大,呈扁圆形。
前胸表面呈球面状,背部凹凸变化明显;女性胸廓较男性短小,也呈扁圆形,前胸表面乳胸隆起,乳胸部呈近似圆锥状,背部凹凸变化不明显;老人胸廓扁长,呈扁平形,背部较浑圆,脊柱弯曲度大于青年。
胸与背的特征,决定了男性后腰节长大于前腰节长;女性由于乳胸隆起,一般后腰节长等于或短于前腰节长;儿童的背部特征使童装的后腰节长等于或小于前腰节长。
2.腰部腰部截面呈扁圆状,小于胸围和臀围,人体的侧腰部及后腰部呈双曲面状。
男性腰部较宽,腰部凹陷不太明显,侧腰部呈双曲面状;女性腰部窄于男性,腰部凹陷明显,侧腰部双曲面状强于男性;老人腰部凹陷,侧腰部双曲面状弱于青年;儿童腰部呈圆桶状,腹部较凸,腰节不明显。
人体尺寸应用案例教案教案标题:探索人体尺寸的应用案例教学目标:1. 了解人体尺寸的重要性和应用范围2. 掌握测量人体尺寸的方法和技巧3. 能够运用人体尺寸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人体尺寸的测量方法和应用案例难点:如何将人体尺寸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教学准备:1. 实物或图片展示不同人体尺寸的案例,如服装设计、家具设计等2. 测量工具,如卷尺、测量杆等3. 教学PPT或板书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引入人体尺寸的概念,并展示不同领域中对人体尺寸的应用案例,引发学生对人体尺寸的兴趣。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人体尺寸的测量方法和技巧,包括身高、体重、胸围、腰围等常用尺寸的测量方法。
2. 分析不同领域中人体尺寸的应用案例,如服装设计、家具设计、运动器材设计等,让学生了解人体尺寸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三、案例分析(20分钟)1. 展示不同领域中的人体尺寸应用案例,让学生分析并讨论其中的尺寸要求和设计原则。
2. 学生分组讨论一个具体的人体尺寸应用案例,并提出解决方案。
四、实践操作(15分钟)学生使用测量工具对自己和同伴进行身体尺寸的测量,并记录下来。
五、总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人体尺寸知识的重要性和应用范围。
六、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收集一个实际生活中的人体尺寸应用案例,并撰写一份分析报告。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人体尺寸的重要性和应用范围,掌握测量人体尺寸的方法和技巧,并能够运用人体尺寸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得到了提升。
《男西服高级定制之量体》教案课题名称男西服高级定制之量体课程名称服装高级定制课时安排4课时教学对象授课教材《服装结构制图》、《服装人体数据采集》学情分析班中有量体师9名,一级梯队学生4名,二级梯队学生17名,班级共量体次数542次,从平台上课前量体作业导出的数据看,主要问题有专业知识方面:肩宽位置找不准,围度尺寸相差大;职业素养方面:测量太过随意,态度不够重视。
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掌握男西服定制人体测量的方法及技巧(全班学生)。
2.能自主准确地进行男西服定制过程8个部位的测量(量体师、一级梯队学生)。
3.能分析男西服定制中8个部位测量数据的误差(量体师)。
技能目标:1.通过讨论学习,提高对测量误差的分析和改进能力。
2.通过实践,提高男装高级定制人体测量的技能。
情感目标:1.进一步培养量体师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2.体验职业的责任感和幸福感。
二、学习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掌握男西服定制人体测量的方法与技巧教学难点:解决课前预习作业反映出来的问题:1.如何找准肩宽位置;2.如何量准围度尺寸。
三、教学策略1.分层教学法。
课前到课中、课后,始终以量体师、一级梯队学生、二级梯队学生进行布置任务、教学目标的设定及完成、练习及课后作业。
2.练习法。
本堂课量体练习贯穿了整个课前,课中,课后,突出了学生主体地位,体现了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理念。
四、信息化技术智能尺量软件系统人体数据库系统同屏直播五、教学环境引力波服装智能定制中心六、教学过程课前热——线上学习、职业分工教师活动:1.钉钉上传人体八个部位测量方法解释;2.钉钉上传博亚服饰有限公司黄师傅量体视频;3.从人体数据库系统平台上导出数据,了解学生课前作业情况;学生活动:1.观看测量解释和黄师傅量体视频,进行回忆;2.量体师、一级梯队成员,二级梯队成员分别按任务单完成课前量体作业;设计意图:熟悉量体步骤,为进入正式上课打下基础。
课中入——招聘导入、明确任务(5′)教师活动:1.人体数据库系统平台数据反馈。
服装人体工学教案(2022简版)第一章服装人体工程学与设计导论第一节人体工程学定义一、人体工程学的概论人体工程学(Human Engineering),也称人类工程学、人间工学或工效学。
工效学原出希腊文“工作、劳动”和“规律、效果",也即研讨人们劳动、工作效果、效能的规律性。
1、人体工程学是由6门分支学科组成,即:人体测量学、生物力学、劳动生理学、环境生理学、工程心理学、时间与工作讨论2、学科名称的确定欧洲:人类工程学、工效学(Ergonomics)工效学Ergonomics = ERGON (工作、劳动)+NOMOS (规律、规章)美国:人类工程学(Human Engineering)、人类因素工程学(Human Factors Engineering)o前苏联:工程心理学日本:人间工学中国:人体工程学、人机工程学、工效学、工程心理学其他我国:人机掌握学、机械设施采用学、宜人学等。
3、人体工程学的定义依据国际工效学会所下的定义,人体工程学是一门“讨论人在某种工作环境中的解剖学、生理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的各种因素;讨论人和机器及环境的相互作用;讨论在工作中、家庭生活中和休假时怎样统一考虑工作效率、人的健康、平安和舒适等问题的科学”。
4、人体工程学的讨论目的使人类制造出最大物质文明生产力的同时,制造最相宜的环境。
5、人体工程学的讨论内容:包含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的内容。
6、人体工程学对设计学科的作用:1)、为设计中“人的因素”供应人体尺度参数,体现现代设计目的是为人而不是为产品。
2)、为设计中“产品或物品”的功能与效能供应科学依据,现代设计的产品如不考虑人体工学的需求,那创意活动是失败的。
3)、为设计中考虑“环境因素”提高设计标准。
从而达到设计中“便利”、“舒适”、“牢靠”、“平安”、“价值”、“效率”、“卫生与环境”的要求。
其次节服装人体工程学概论服装人体工程学的概念:服装人体工程学是讨论人体特征及服装与人体相互关系的分支学科;其讨论对象是“人一服装一环境”的系统,从适合人体的各种要求动身,对服装设计和制作提出要求,使设计尽最大可能地适应人体的需求,达到舒适卫生的状态。
《服装人体特征》导学案导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能够了解服装与人体特征的干系,掌握如何选择适合自己身材的服装,并提升对服装搭配的认识。
一、导入1. 请学生回答:你认为服装与人体特征有什么干系?2. 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服装人体特征》导学案”。
二、服装与人体特征的干系1. 人体特征包括身高、体型、肤色等,这些特征会影响服装的选择和搭配。
2. 不同身材的人适合的服装款式也不同,了解自己的身体特征可以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的服装。
三、如何选择适合自己身材的服装1. 根据身高:高个子的人适合穿长款式的服装,矮个子的人适合穿短款式的服装。
2. 根据体型:瘦长型的人适合选择紧身或修身的服装,胖矮型的人适合选择宽松或A字型的服装。
3. 根据肤色:不同肤色的人适合不同颜色的服装,比如白皮肤适合深色系的服装,黑皮肤适合亮色系的服装。
四、服装搭配的基本原则1. 主次分明:服装搭配时要有一个主色调,其他颜色作为辅助色。
2. 风格统一:服装的风格要保持一致,不要混搭过多不同风格的服装。
3. 适合场合:不同场合需要穿着不同风格的服装,要根据场合选择适合的服装。
五、实践与总结1.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身体特征选择一套适合自己的服装搭配,并展示给同砚们。
2.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服装与人体特征的干系以及服装搭配的基本原则。
六、作业1. 着装日记:学生每天记录自己的着装搭配,总结哪些穿搭适合自己的身体特征。
2. 美学观察:观察周围人的服装搭配,分析他们的身体特征与服装的干系。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将更加深入地了解服装与人体特征的干系,提升自己的服装搭配能力,树立正确的时尚观念。
希望学生们在未来的生活中能够通过合理的服装搭配展现自己的个性与魅力。
《服装人体特征》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人体各部位的特征及其对服装设计的影响;2. 掌握人体各部位的测量方法;3. 进修如何根据人体特征设计合适的服装。
导学内容:一、人体各部位的特征及其对服装设计的影响1. 头部:头部是人体的重要部位,需要思量头围、颈围等尺寸,设计帽子、头饰时要思量头部的形状;2. 肩部:肩部的宽度和倾斜度会影响衣服的版型和舒适度;3. 胸部:胸部的大小、形状会影响上衣的设计和合身度;4. 腰部:腰部的曲线和大小会影响裙子、裤子等下装的设计;5. 臀部:臀部的大小和形状会影响裤子、裙子等下装的合身度;6. 腿部:腿部的长度、粗细会影响裤子、裙子等下装的设计。
二、人体各部位的测量方法1. 头部测量:应用软尺测量头围、颈围;2. 肩部测量:测量肩宽、肩斜度;3. 胸部测量:测量胸围、胸下围;4. 腰部测量:测量腰围、臀围;5. 臀部测量:测量臀围、大腿围;6. 腿部测量:测量大腿长度、小腿围。
三、根据人体特征设计合适的服装1. 根据测量结果选择合适的尺码;2. 根据人体特征调整服装的版型;3. 根据人体曲线设计合适的裁剪线条;4. 思量人体活动性设计合适的剪裁。
导学步骤:一、导入:介绍人体各部位的特征及其对服装设计的重要性;二、进修:进修人体各部位的测量方法,进行实际操作;三、实践:根据测量结果设计合适的服装,进行模拟设计;四、总结:总结人体特征对服装设计的影响,分享设计心得。
拓展延伸:1. 参考不同人群的人体特征设计服装,如孩子、老年人等;2. 探讨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体特征对服装设计的影响;3. 利用3D技术模拟人体特征对服装设计的影响,进行数字化设计。
通过本次导学,置信同砚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人体特征对服装设计的重要性,掌握测量方法,提升设计能力,为未来的服装设计之路打下坚实基础。
希望同砚们在实践中不息探索,创新,成为优秀的服装设计师!。
第一章服装人体造型第一节服装人体特征通过木课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服装人体的基木特征、人体结构屮与表现服装有关的部分, 把握好人体的形态特征及服装人体的基木比例关系,使学生能准确说出服装人体的特征、熟 练掌握服装人体的各部分比例关系,从而树立学习服装设计绘画的信心。
重点:人体形态特征及人体比例难点:概括地画出儿何形服装人体教学手段:多媒体,相关图片。
教学过程:一、 服装人体1、 概念2、 特点二、 人体结构1、 骨骼 (1)关节 (2)脊柱 (3)重要的骨点2、 肌肉3、 人体造型三、 人体形态特征1、 —•竖2、 二横3、 三体积4、 四肢四、 服装人体比例教学环节:教师讲授、指导(主导)内容检查学牛•出缺席及课前准备情况笫一章第一节服装人体造型 服装人体特征一、服装人体人的形体必须按一定比例尺度來寻求一种具冇结构性和规律性的“形体美”,以达到和谐、完美的理想标准。
作为服装画的初学者一定要认真打好服装人体的绘画基础,以便于将服装与人物完美的结合。
*1服装人体是指在写实人休的基础上根据视觉的审美需求经过令张、提炼而成的更为理想的优美人体,它和现实牛活中的人体形象有所区别。
2.特点服装人体是夸张后的人体,强调头小腿长,身高最少为& 5个头长,而正常人体只有7. 5个头长;服装人体是简化后的形象,不求精细刻画只求简洁而独具特色;服装人体根据服装款式和创意主题变化出不同姿态,以表现人体着装后的理想效果。
二、人体结构服装是人的第二肌肤,它必须依附于人体。
人体是服装设计师进行创作的重要依据。
人体是由头、躯干、四肢组成,其基本结构由骨骼和肌肉等组成。
根据服装设计的要求,我们应该简单了解人体的骨骼和肌肉的慕木结构、状态。
1.骨骼人体骨骼包括2 0 6块大小不同、形状不同的骨头。
骨骼是人体的支架,它们在外形上决定了人体比例的长短、体型的大小以及各肢体牛长的方向和形状。
骨骼通过关节的连接行使各种运动。
人体骨骼按所在部位可分为颅骨、躯干骨、上肢骨和下肢骨等,每块骨骼根据其所处人体位置的不同,对人体表而产牛不同的影响。
说课提纲课题:人体测量与服装结构一. 教材分析:1. 教材地位:我使用的教材是服装专业一体化校本教材的第一册。
本课出自该书项目一的第二个任务《认识人体与服装之间的关系》。
本任务主要介绍了人体测量和服装结构的基础知识。
人体测量是服装制作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基础工序,是设计和生产的重要环节。
找准测量基准点测量才能制作出和体的服装。
2.教材处理:在教材处理上,我贯彻了一体化教学中“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在保留教材原有难度和广度的基础上,根据学情分析,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积极带动学生参与各教学环节,增加学生动手实践内容,让学生“在理解中记忆,在实践中学习”。
3.教学目标:①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人体体型的差异、人体测量的注意事项和方法以及对应的服装结构.②能力目标:通过师生互动和学生现场讨论,让学生将专业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操作中,达到学以致用的目标。
③情感目标:通过学生实践,让学生体会到日常观察对学习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活跃学习思维。
4.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人体测量的方法。
教学难点是如何分析出人体体型差异在服装结构上的不同。
二.教学理念1.“激发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专业课教学中这是我们首要考虑的问题。
本节课通过展示小模型、联想明星体型等方法充分吸引学生。
2.“参与教学环节,激发自主学习”。
针对技工学校的学生有较强的实践意识,本课中让学生参与讨论和实践,转变学生从被动变主动学习。
三.教学方法:1.学生分析:我任教的是一年级服装班。
学生刚刚开始接触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根据观察发现他们对实际操作具有浓厚兴趣,但在理论知识学习时,普遍存在积极性不强、不善于分析、学习方法欠佳等问题。
所以在课程安排上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为主。
2.具体方法:①观察法:通过多媒体课件和模型的演示,让学生学会观察,并培养他们养成观察思考的习惯。
②讨论分析法:以讨论的形式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联想分析、判断对错,从讨论中发现并解决问题。
服装男性人体教案教案标题:服装男性人体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男性人体的基本解剖结构和特征。
2. 掌握男性人体的尺寸测量方法。
3. 理解不同服装款式对男性人体的影响。
4. 培养学生对男性服装设计的审美意识和创造力。
教案内容:一、男性人体基本解剖结构和特征(预计时间:30分钟)1. 介绍男性人体的基本解剖结构,包括骨骼系统、肌肉系统、皮肤系统等。
2. 引导学生观察男性人体的特征,如身高、体型、肩宽、腰围等。
二、男性人体尺寸测量方法(预计时间:40分钟)1. 介绍常用的男性人体尺寸测量方法,如身高测量、肩宽测量、胸围测量等。
2. 演示如何正确使用尺具进行测量,并提醒学生注意测量的准确性。
3. 练习测量男性人体尺寸,学生之间互相测量并记录数据。
三、服装款式对男性人体的影响(预计时间:50分钟)1. 介绍不同服装款式对男性人体的影响,如修身款、宽松款、剪裁款等。
2. 分析不同款式对男性身材的优势和劣势,并讨论适合不同体型男性的服装选择。
3. 引导学生观察不同款式的男性服装样本,并分析其对人体的塑形效果。
四、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造力(预计时间:40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不同时尚杂志、服装设计作品,讨论男性服装的审美标准和趋势。
2. 鼓励学生进行男性服装设计的创作,可以是手绘草图或使用设计软件进行设计。
3. 学生展示自己的设计作品,并进行同学间的互评和讨论。
教案评估:1. 学生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
2. 测量准确性评估:检查学生测量男性人体尺寸的准确性。
3. 设计作品评估:评估学生的设计作品创意和实用性。
教案延伸:1. 邀请专业服装设计师来校进行讲座,分享男性服装设计的经验和技巧。
2. 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如到服装店实地考察男性服装款式和设计。
3. 引导学生进行男性服装设计的实践项目,如设计并制作一套男性西装。
教案指导: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对男性人体和服装设计的理解。
导入(1m)1、我们同学平时去买衣服大小都是怎么买的呀?2、是不是平时穿什么码就买什么码?比如大家比较熟悉又常用的S码、M码或L码。
3、那万一厂家与厂家之间的码数存在差异怎么办呢?看号型。
复习(2m)1、号指高度,以厘米表示人体的身高,是设计服装长度的依据。
2、型指围度,以厘米表示人体胸围或腰围,是设计服装围度的依据。
讲授新课(15m)一、我该穿多大?你对自己的身体尺寸了解码?二、人体测量人体测量是取得服装规格的主要来源之一。
(一)测体工具(常用)软尺:主要工具。
(二)测体方法: (以女体为例讲解)测净体规格(仅穿内衣)。
规格即为净规格。
服装规格:净规格+放松量(人体活动量和穿着层次量)如是按穿着层次测量,则只加人体活动量。
(二)测体注意事项1.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测量,以防漏测或重复。
征求被测者的意见要求。
测量者要注意观察被测者的体型特点,并加以记录。
2.被测者在测量时,服装厚薄要便于测量,保持自然站立,正常呼吸。
3.测量时注意软尺松紧适宜,不松不紧。
4.数据测量精确(净尺寸),根据款式在剪裁时适当加放放松量。
讲授法示范法4、按造型特点。
5、按穿着层次因素。
课堂练习(16m)帮同桌挑尺码:两人一组:互相给对方量取相关尺寸,并小组讨论放松量。
拓展(3m) 放松量的设计胸围紧身合身较宽松宽松4~6cm 6~8cm 10~14cm 16~20cm小结(2m)本节课我们学习了身体各主要部位的测量方法,主要有6个垂直部位的测量,分别是背长、前衣长、后衣长、前腰节长、后腰节长、全臂长;6个水平部位的测量,分别是总肩宽、颈根围、胸围、腰围、臀围。
这些在以后的制图中都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准确的制图规格,才能进行制图,希望同学们在课后要加强训练,能准确测量出人体各部位规格。
布置作业(1m)帮妈妈挑尺码板书设计。
测量服装教案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测量服装的重要性和方法。
2. 学会使用尺子和卷尺测量服装的长度、宽度和高度。
3. 学会使用特殊工具测量服装的胸围、腰围和臀围。
4. 能够正确地为自己和他人测量服装的尺寸。
二、教学重点:1. 了解并掌握测量服装的方法和技巧。
2. 学会使用尺子和卷尺准确测量服装的尺寸。
3. 学会使用特殊工具测量服装的胸围、腰围和臀围。
三、教学难点:1. 学会使用特殊工具测量服装的胸围、腰围和臀围。
2. 能够正确地为自己和他人测量服装的尺寸。
四、教学方法:1. 教师讲解与演示相结合的方法。
2. 学生实践操作的方法。
五、教学内容及时间安排:1. 介绍测量服装的重要性(10分钟):通过图片展示不同尺寸的服装对人体的影响,让学生认识到测量服装的重要性。
2. 介绍测量服装的方法(15分钟):介绍使用尺子和卷尺测量服装的长度、宽度和高度的方法。
通过实际测量示范和学生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
3. 介绍使用特殊工具测量服装的胸围、腰围和臀围的方法(20分钟):介绍使用胸围尺、腰围尺和臀围尺等特殊工具测量服装的胸围、腰围和臀围的方法。
通过实际测量示范和学生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
4. 听从指导,为自己和他人测量服装的尺寸(30分钟):教师布置测量任务,要求学生用所学的方法为自己和他人测量服装的尺寸,并记录下来。
教师对学生的测量结果进行检查和指导,纠正他们的错误。
5. 总结和讨论(10分钟):学生回答提问,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并讨论测量服装的方法和技巧。
六、教学手段:1. 教具:尺子、卷尺、胸围尺、腰围尺、臀围尺等。
2. 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图片和示范测量方法。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和时间安排合理。
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既有教师讲解和演示,又有学生实践操作。
使用多媒体设备能够生动形象地呈现图片和示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但在实践操作环节,可能会出现学生的操作不规范或测量结果不准确的情况,需要教师及时纠正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