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方言
- 格式:docx
- 大小:22.25 KB
- 文档页数:9
湖北方言的分类一.江汉平原方言区(北方方言--西南官话)1.天仙潜方言(西南官话--武天片)主要通行于湖北省内广阔的江汉平原以及周边地区,主要有:天仙潜三市、汉川、云梦、沙洋、武汉蔡甸、洪湖,大部分在长江北部。
如果非要拿出一种方言来代表湖北特色的话,我个人的看法那就是江汉平原的“天仙潜方言”了,它不但分布广,而且荆楚特色很浓厚,不过说道这个“荆楚特色”,我也不知道哪个年代的的湖北特色才是“荆楚特色”,不过好像很多的湖北老乡也是这么认为的,可能是古代的“湖广熟,天下足”美称吧,江汉平原一带在古代如此之富庶,难免就被代表了湖北特色了,就好比《洪湖水浪打浪一样》也被代表湖北了。
不过说道听感,这一地区的方言还是可以的,蛮舒服,软中带硬。
不过该方言正逐渐向武汉话靠拢。
2.荆沙话(西南官话--常鹤片)主要是荆州地区的方言,这里的方言大体上还是属于江汉平原方言吧,只是有一点略微的差别,和南边湖南的常德方言几乎差不多,划分为西南官话常鹤片。
不过沙市清代就被强开为通商口岸,有“小汉口”之称,有大量的武汉移民,但是如今过了一百多年,虽然口音上略有武汉话的味道,但是差别还是有的,现在的武汉话也并不是清代的那种武汉话了。
不过现在逐渐有向武汉口音靠拢的趋势。
3.鄂中颤舌方言(西南官话—鄂北片大部、武天片部分地区)虽然是江汉平原一带的方言,但是又和其他两者有很大的不同,因为该地区有汉语所没有颤舌音,就是当地人俗称的“弹舌头”,跟那些俄罗斯人,蒙古人一样弹舌头。
主要分布鄂中和鄂北的部分地区:荆门、京山、钟祥、宜城、当阳、房县等地区。
我在荆门也呆过三年,大体的也了解了一下这个荆门的“弹舌头”,其实大部分的颤舌音都是“子”字发出来的。
“鸡子”,“杯子”等后面的“子”就是弹舌头了,说来也怪,荆门话中什么东西都要带“子”,因此我们外地人听起来几乎是句句话都在弹舌头,比如说“狗”,我们这的方言一般都一个“狗”字就代替,荆门话非要“狗子”,还有“钱包”,它是“钱夹子”,“子”这个字在荆门话中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吧,因此有时候我经常调侃我的那些荆门朋友,听你们说话就感觉在开摩托车。
湖北⼗⼤难懂⽅⾔排⾏榜 湖北地理位置适中,南来北往的交融使得湖北话不能独⽴⾃成体系,因⽽并没有⼀个整体的区域性代表性语⾔。
按照学术意义上的划分湖北话应该属于北⽅官话。
由于受到周边的影响,湖北⽅⾔⼤致可分为三区,即西南官话、江淮官话区和赣语区。
⼗、襄樊话 ⼗、襄樊话 主要包括襄樊地区,⼗堰部分地区⽅⾔、随州话、以及荆门部分⽅⾔ 难懂指数★ 该地区⼤部分⽅⾔属于西南官话鄂北⽚,但是由于扼守荆要,是南下的⼀条必经之地,⼈⼝流动相当频繁,所以受到中原官话得影响⾮常⼤,跟河南⽅⾔相似程度很⾼,⼈说应该由西南划⼊中原。
该地区⽅⾔与普通话⽆多少差异,外地⼈基本听得懂。
九、江汉平原⽅⾔ 九、江汉平原⽅⾔ 主要包括天沔潜三地⽅⾔、荆州地区⽅⾔、荆门话 难懂指数★☆ 该⽅⾔流通于⼴⼤的江汉平原地区以及周边部分地区,江汉平原⽅⾔跟普通话也⽆多⼤的差异,但是部分发⾳带了浓厚得荆楚特⾊,尤其是该地区居民说那塑胶普通话甚是搞笑,⼤家应该听过汪涵说的塑胶普通话吧,虽然是湖南的,但是跟该地区的完全⼀样。
⼋、宜昌话⼋、宜昌话 主要包括宜昌地区⽅⾔、恩施话、⼗堰话 难懂指数★☆ 该⽅⾔是中国使⽤⼈⼝最多的⼀个⽅⾔⽚------西南官话成渝⽚,由于该地区与巴蜀地区交界,除了部分苗族外,其他得少数民族以及汉族说得⽅⾔完全可以互通,⽽且外地⼈也是完全听得懂,具有浓郁得鄂西特⾊和巴蜀特⾊,最熟悉得莫过于恩施民歌《龙船调》,那句经典的对⽩:“妹娃⼦要过河(活),四哪个(过)来推我嘛?” 七、武汉话七、武汉话 主要包括武汉市区的⽅⾔(汉腔) 难懂指数★★ 武汉话,对于湖北⼈来说,哪可是相当得熟悉了,只要是个湖北⼈也能随⼝说上⼏句,因为湖北的电视台等各⼤新闻得⽅⾔节⽬全部都是⽤武汉话来说的。
武汉话⽐较好懂,武汉话在湖北可以说是个⽅⾔岛,在民国初就消失⼊声,不过武汉话有时候语速很快,如果⼀个北⽅⼈第⼀次听武汉⽅⾔,可能也听不懂多少的。
武汉话不同于成都话得最⼤特点是武汉话语速快。
湖北土话—湖北方言集锦(一)(不详)麻要剥,人要学。
(不详)生成一半,学成一半。
(松滋)世事学而会,不是生来会。
(不详)快刀是磨出来的,本事是学出来的。
(汉川)蚕不吃桑不吐丝,人不学习不知理。
(崇阳)刀不快要磨,人不精要学。
(竹溪)铜锣不敲生绿锈,人不学习要落后。
(当阳)鼓儿再大,不打不响,人再聪明,不学不懂。
书是灌撞榜的药。
(巴东)要想肚里有货,就得到处打货。
(麻城)学别人的东西有味,嚼别人的粑粑冇味。
(公安)粮食养身,书籍养心。
(郧县)书中乾坤大,笔下天地阔,(天门)话中有才,书中有智。
(枝城)书能化愚,财能长志。
(蒲圻)书是良药,善读可以治愚。
(石首)书告乖人。
(不详)巧从勤里出,人从书里乖。
(蒲圻)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
庄稼无牛空早起,学习无书枉费心。
(石首)田里长谷,书里出金。
(枝城)积金万两不如藏书万卷。
藏书不读如藏木。
(潜江)买书不折本。
(仙桃)买书为藏书,借书才看书。
(监利)宁可卖居,不可卖书,(不详)刀到砍时方知钝,书到用时方恨少。
(建始)要知天下事,须读人间书。
(石首)能读百卷书,方知天下事。
读的书多,学的乖多。
(郧县)岁月用年算,历史用书传;要通古今事,须读五车书。
(襄樊)挖多少土,得多少水;读多少书,知多少理。
(襄阳)识文断字,读书知理。
(黄冈)灯添油,照满屋;人识字,亮一世。
(长阳)读哒诗书眼睛亮。
(远安)花弹三遍泡,书读三遍刁。
(英山)喝过几瓶墨水,做事不会失悔。
(不详)酒多人癫,书多人贤。
(黄梅)饭冇得错吃的,书冇得错读的。
(不详)读不完的诗书,睡不完的瞌睡。
(洪湖)积肥如积金,读书如聚银。
(十堰)喝酒望醉,读书望贵。
(宜昌)当年富的喂猪,十年富的读书。
(荆州)农夫若是识了字,好比老虎添了翅。
(巴东)人不读书一抹黑。
家无读书娃,满屋睁眼瞎。
(长阳)种田不好误一年,读书不好误一生。
(鄂西)田不种,荒一塆,人不学,蠢一生。
(不详)学则如禾如稻,不学如蒿如草。
(通城)人有凌云志,不学不成事。
湖北方言集锦大盘点方言是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方言,它传承千年,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下面是XX方言大全栏目收集到的湖北方言集锦大盘点,希望能够帮助你去了解更多的地区文化特色,认识方言蕴含的文化艺术。
麻要剥,人要学。
生成一半,学成一半。
世事学而会,不是生来会。
快刀是磨出来的,本事是学出来的。
蚕不吃桑不吐丝,人不学习不知理。
刀不快要磨,人不精要学。
铜锣不敲生绿锈,人不学习要落后。
鼓儿再大,不打不响,人再聪明,不学不懂。
书是灌撞榜的药。
要想肚里有货,就得到处打货。
学别人的东西有味,嚼别人的粑粑冇味。
粮食养身,书籍养心。
书中乾坤大,笔下天地阔。
话中有才,书中有智。
书能化愚,财能长志。
书是良药,善读可以治愚。
书告乖人。
巧从勤里出,人从书里乖。
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
庄稼无牛空早起,学习无书枉费心。
田里长谷,书里出金。
积金万两不如藏书万卷。
藏书不读如藏木。
买书不折本。
买书为藏书,借书才看书。
宁可卖居,不可卖书。
刀到砍时方知钝,书到用时方恨少。
要知天下事,须读人间书。
能读百卷书,方知天下事。
读的书多,学的乖多。
岁月用年算,历史用书传;要通古今事,须读五车书。
挖多少土,得多少水;读多少书,知多少理。
识文断字,读书知理。
灯添油,照满屋;人识字,亮一世。
读哒诗书眼睛亮。
花弹三遍泡,书读三遍刁。
喝过几瓶墨水,做事不会失悔。
酒多人癫,书多人贤。
饭冇得错吃的,书冇得错读的。
读不完的诗书,睡不完的瞌睡。
积肥如积金,读书如聚银。
喝酒望醉,读书望贵。
当年富的喂猪,十年富的读书。
农夫若是识了字,好比老虎添了翅。
人不读书一抹黑。
家无读书娃,满屋睁眼瞎。
种田不好误一年,读书不好误一生。
田不种,荒一塆,人不学,蠢一生。
学则如禾如稻,不学如蒿如草。
人有凌云志,不学不成事。
无油点不着灯,无知成不了材。
无知笨,贫穷困。
人不成材枉成人,云不下雨枉遮天。
捉弄人无知,无知受捉弄。
种田要养猪,养子要读书。
不吃则饥,不学则愚。
湖北襄阳方言常用语300句襄阳方言作为湖北方言的一种,有着独特的语音、词汇和表达方式。
下面是300句襄阳方言常用语,希望对大家了解襄阳方言有所帮助。
1.老乡,吃了没?2.我腰疼得厉害。
3.哪位,你是襄阳人吗?4.跳街舞跳得真好。
5.咱们去爬襄阳塔吧!6.这个衣服质量真好。
7.哪儿有好吃的小吃店?8.下雨了,记得带伞。
9.这里的交通挺方便的。
10.你能告诉我去火车站怎么走吗?11.我想喝杯襄阳特色茶。
12.你会说襄阳方言吗?13.明天要下大雪。
14.看电影的票价贵了好多。
15.这个地方的风景真美。
16.我喜欢吃辣的食物。
17.这个菜真好吃,辣得过瘾。
18.你知道襄阳的历史吗?19.我听说明天要下暴雨。
20.襄阳的夏天真热。
21.这里的人们都很友好。
22.你有没有听说过襄阳武侯祠?23.请问去襄阳博物馆怎么走?24.这个地方有很多好吃的。
25.我们一起去逛逛襄阳老街吧。
26.你想尝尝襄阳的特色小吃吗?27.好久不见,最近过得怎么样?28.明天我们一起去襄阳公园玩吧。
29.这个城市的建筑风格很独特。
30.襄阳的交通状况如何?31.这里的人们都很热情。
32.你有没有听说过襄阳的美食节?33.我们明天去看电影吧。
34.襄阳的冬天很冷。
35.你能给我推荐一家好吃的餐馆吗?36.春天来了,天气暖和多了。
37.这个城市有很多旅游景点。
38.襄阳的夜景很漂亮。
39.这里的人们对外地人很友好。
40.襄阳有很多好玩的地方。
41.你有没有听说过襄阳的樱花节?42.这个地方的特产很有名。
43.你能告诉我怎么去襄阳火车站吗?44.别人说襄阳的美食很好吃。
45.我们一起去襄阳动物园看动物吧。
46.这个城市的气候很宜人。
47.襄阳的历史文化底蕴很深厚。
48.这个地方有很多好玩的游乐设施。
49.你有没有听说过襄阳的水上乐园?50.我们明天一起去襄阳博物馆吧。
51.这个城市的发展速度很快。
52.襄阳的人们热爱传统文化。
53.这里有很多好吃的小吃。
湖北方言常用语在湖北啊,要是跟人打招呼,就会说“您儿吃哒冇?”这就跟普通话里的“你吃饭了吗”一个意思。
不管是早上、中午还是晚上,见面第一句常常就是这个。
要是对方回答“还冇吃嘞”,那接下来可能就会聊聊附近哪家馆子的饭菜香。
夸人的时候,湖北话也很有韵味。
“这伢长得好灵醒啊!”这个“灵醒”就是形容人长得精神、漂亮。
要是看到小孩子可爱,就会说“哟,这小伢长得好乖哟”。
要是不小心做错了事,湖北人可能会说“拐哒,搞拐场哒”。
这就是表示事情办砸了,有点懊恼的感觉。
比如说不小心把东西打碎了,就会脱口而出这句话。
还有啊,湖北人说“搞么子”,就是问在做什么。
两个人在路上碰见了,一方就会问另一方“您儿在搞么子嘞?”回答可能就是“冇搞么子,闲逛哈子”,这“闲逛哈子”就是随便走走的意思。
说到天气,要是天气热,就会说“这天热得邪乎,像下火一样”。
要是冷呢,就会讲“冷得直筛糠啊”,这个“筛糠”就把人冷得发抖的样子形容得特别生动。
在湖北的家庭里,长辈对晚辈常常会说“听话咧,莫调皮捣蛋”。
要是晚辈不听话,长辈就会有点生气地说“你个小伢,咋这么不听话嘞,皮子又紧哒是啵?”这“皮子紧”就是说要挨揍才听话的意思,当然大多时候也是吓唬吓唬。
湖北方言里还有很多有趣的词。
比如说“板眼”,要是说一个人有板眼,就是说这个人有本事、有办法。
像“他那个人,蛮有板眼嘞,么事到他手上都搞得定”。
再比如说“岔巴子”,这是形容那种特别爱多管闲事、到处岔话的人。
“莫学那个岔巴子,一天到晚管别个的闲事”。
湖北方言就是这样,充满了生活气息,每一句话都带着湖北人的热情、直爽和烟火气。
这些常用语在湖北人的日常生活中不断被使用,就像一种无形的纽带,把湖北人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不管走到哪里,只要听到这熟悉的方言,就感觉特别亲切,就像回到了家乡的街头巷尾一样。
湖北土话—武汉方言小词典(一)一、称谓常用语1.老特(=爸爸)2.老俩(=妈妈)3.拐子(=哥哥)4.外外(=外甥)5.舅辫子(=妻子的弟弟)6.老亲爷(=岳父大人)7.老亲娘(=岳母大人)8.老几(=人,常与"个"连用。
如"那个老几","有个老几")9.麻木(=人力三轮车)10.扁担(=挑夫)二、生活常用语1.蛮扎实(=厉害)2.苕吃哈胀(=猛吃很多东西)3.条子(=身材)4.胯子(=腿,胯读3声)5.灵醒(=整洁、好看,也有聪明之意)6.称透(=整洁,好看之意,"称"读1声,"透"读3声)7.打赤巴(半裸)8.打挑瓜(全裸)9.条举(扫帚)10.浮子(毛巾\\抹布等)11.滋(=擦,如橡皮擦叫做"笔滋子")12.灶妈子(=蟑螂)三、聊天常用语1.么斯(什么)2.冇得(=没有。
准确地说,冒得的"冒"应写为"冇")3.是说唦(=表示赞同)5.耍拉(=麻利)6.铆起/铆倒(=一个劲儿地、努力地干某事)7.喔涩(意思同上,"喔"读2声)8.是/不是那个事=(①是/不是那回事;②像/不像样)9.晕(=慢性子)10.豆里(=里面)四、吵架常用语1.你莫跟老子"翻"。
(意:你不要惹我。
)2.老子"呼"你两哈的。
(意:要打人了,而绝不是叫人。
哈读4声)3.你不识"黑"是吧?(意:你是不知道我的厉害吧?。
黑读核2声4.你要"么样"?(意:你是不是想打一架?)5.苕头日脑(=很笨)6.板马日的(武汉人只怕也说不出真正的意思,反正是骂人的话)7.谍务(=故意地)8.心里冒得数(=心里没有数。
数读"瘦"。
常用于①识时务者为俊杰;②跟老子等倒起...)9.弯管子(=很蹩脚,极不正宗)10.搞么斯唦(=搞么名堂唦;你想干什么)11.搞不清白(搞不清楚,或指头脑不清醒)12.裹筋(=纠缠不清或理不顺。
湖北土话—武汉方言小词典(一)一、称谓常用语1.老特(=爸爸)2.老俩(=妈妈)3.拐子(=哥哥)4.外外(=外甥)5.舅辫子(=妻子的弟弟)6.老亲爷(=岳父大人)7.老亲娘(=岳母大人)8.老几(=人,常与"个"连用。
如"那个老几","有个老几")9.麻木(=人力三轮车)10.扁担(=挑夫)二、生活常用语1.蛮扎实(=厉害)2.苕吃哈胀(=猛吃很多东西)3.条子(=身材)4.胯子(=腿,胯读3声)5.灵醒(=整洁、好看,也有聪明之意)6.称透(=整洁,好看之意,"称"读1声,"透"读3声)7.打赤巴(半裸)8.打挑瓜(全裸)9.条举(扫帚)10.浮子(毛巾\\抹布等)11.滋(=擦,如橡皮擦叫做"笔滋子")12.灶妈子(=蟑螂)三、聊天常用语1.么斯(什么)2.冇得(=没有。
准确地说,冒得的"冒"应写为"冇")3.是说唦(=表示赞同)5.耍拉(=麻利)6.铆起/铆倒(=一个劲儿地、努力地干某事)7.喔涩(意思同上,"喔"读2声)8.是/不是那个事=(①是/不是那回事;②像/不像样)9.晕(=慢性子)10.豆里(=里面)四、吵架常用语1.你莫跟老子"翻"。
(意:你不要惹我。
)2.老子"呼"你两哈的。
(意:要打人了,而绝不是叫人。
哈读4声)3.你不识"黑"是吧?(意:你是不知道我的厉害吧?。
黑读核2声4.你要"么样"?(意:你是不是想打一架?)5.苕头日脑(=很笨)6.板马日的(武汉人只怕也说不出真正的意思,反正是骂人的话)7.谍务(=故意地)8.心里冒得数(=心里没有数。
数读"瘦"。
常用于①识时务者为俊杰;②跟老子等倒起...)9.弯管子(=很蹩脚,极不正宗)10.搞么斯唦(=搞么名堂唦;你想干什么)11.搞不清白(搞不清楚,或指头脑不清醒)12.裹筋(=纠缠不清或理不顺。
一.江汉平原方言区(北方方言--西南官话)1.天仙潜方言(西南官话--武天片)主要通行于湖北省内广阔的江汉平原以及周边地区,主要有:天仙潜三市、汉川、云梦、沙洋、武汉蔡甸、洪湖,大部分在长江北部。
如果非要拿出一种方言来代表湖北特色的话,我个人的看法那就是江汉平原的“天仙潜方言”了,它不但分布广,而且荆楚特色很浓厚,不过说道这个“荆楚特色”,我也不知道哪个年代的的湖北特色才是“荆楚特色”,不过好像很多的湖北老乡也是这么认为的,可能是古代的“湖广熟,天下足”美称吧,江汉平原一带在古代如此之富庶,难免就被代表了湖北特色了,就好比《洪湖水浪打浪一样》也被代表湖北了。
不过说道听感,这一地区的方言还是可以的,蛮舒服,软中带硬。
不过该方言正逐渐向武汉话靠拢。
2.荆沙话(西南官话--常鹤片)主要是荆州地区的方言,这里的方言大体上还是属于江汉平原方言吧,只是有一点略微的差别,和南边湖南的常德方言几乎差不多,划分为西南官话常鹤片。
不过沙市清代就被强开为通商口岸,有“小汉口”之称,有大量的武汉移民,但是如今过了一百多年,虽然口音上略有武汉话的味道,但是差别还是有的,现在的武汉话也并不是清代的那种武汉话了。
不过现在逐渐有向武汉口音靠拢的趋势。
3.鄂中颤舌方言(西南官话—鄂北片大部、武天片部分地区)虽然是江汉平原一带的方言,但是又和其他两者有很大的不同,因为该地区有汉语所没有颤舌音,就是当地人俗称的“弹舌头”,跟那些俄罗斯人,蒙古人一样弹舌头。
主要分布鄂中和鄂北的部分地区:荆门、京山、钟祥、宜城、当阳、房县等地区。
我在荆门也呆过三年,大体的也了解了一下这个荆门的“弹舌头”,其实大部分的颤舌音都是“子”字发出来的。
“鸡子”,“杯子”等后面的“子”就是弹舌头了,说来也怪,荆门话中什么东西都要带“子”,因此我们外地人听起来几乎是句句话都在弹舌头,比如说“狗”,我们这的方言一般都一个“狗”字就代替,荆门话非要“狗子”,还有“钱包”,它是“钱夹子”,“子”这个字在荆门话中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吧,因此有时候我经常调侃我的那些荆门朋友,听你们说话就感觉在开摩托车。
湖北方言调查报告湖北方言调查报告一、引言湖北省位于中国中部,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的地区。
在湖北方言中,有着丰富多样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特点。
本报告旨在调查湖北方言的使用情况、特点以及对当地文化和社会的影响。
二、湖北方言的地理分布湖北方言主要分布在湖北省的各个地区,包括武汉、宜昌、襄阳等地。
由于湖北省地域辽阔,不同地区的方言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总体上仍然属于湖北方言的范畴。
三、湖北方言的语音特点1. 声调:湖北方言的声调较为丰富,一般可以划分为平、上、去、入四个声调。
不同声调的使用可以改变词义,因此对于方言使用者来说,准确把握声调非常重要。
2. 声母:湖北方言中的声母较为丰富,包括普通话中的b、p、m、f等,还有一些特有的声母,如“挨”、“哀”、“猫”等。
3. 韵母:湖北方言的韵母较为独特,有一些特殊的韵母组合,如“-ou”、“-iao”、“-uai”等。
此外,湖北方言中的韵母还存在一些变异,需要注意区分。
四、湖北方言的词汇特点1. 俚语:湖北方言中有许多俚语,这些俚语在当地人的日常交流中经常被使用。
例如,“嗨哟”表示惊讶,“嘎嘣脆”表示声音响亮等。
2. 方言词汇:湖北方言中有一些独特的词汇,与普通话存在差异。
例如,“瞅”表示看,“搁”表示放置等。
这些词汇不仅丰富了湖北方言的表达方式,也反映了当地人的生活习惯和文化特点。
五、湖北方言对当地文化和社会的影响1. 文化传承:湖北方言是湖北地区的一种语言符号,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方言的使用不仅是当地人民的日常交流方式,也是湖北地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方言的传承和使用,湖北的历史和文化得以延续。
2. 地域认同:湖北方言作为一种地方语言,对于当地人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
方言的使用可以加强当地人的地域认同感,让他们更加自豪地宣示自己的身份和归属。
3. 社交交流:方言在湖北地区的社交交流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当地人使用方言进行交流,可以增进彼此的亲近感,拉近彼此的距离。
一、荆州方言之称谓常用语篇1、家家:外婆。
女性亲属称谓男性化,如阿姨称幺爷、幺爹。
2、丁丁:蜻蜓。
3、啄米官:一种昆虫,跟蝗虫差不多。
4、灶鸡子:蟑螂,油葫芦。
5、渠肠:蚯蚓。
6、渣货:破烂、垃圾。
7、袱子:毛巾,洗脸袱子指洗脸的毛巾。
8、侧巴子:一般指女性很爱漂亮,很妖媚。
9、幔褂子:外套。
10、皮秋:马蹄。
11、暴暴:傻瓜。
12、檐老鼠子:蝙蝠。
13、壁老鼠:壁虎。
14、吊子:小水桶。
15、倒拐子:肘。
16、肐膝包:膝盖。
17、喉咙管子:咽喉。
18、油子:混混。
19、克马:青蛙。
20、克马林子:蝌蚪。
21、把把:大粪、屎。
22、拐包:用中指蜷起突出的关节顶人。
科你一拐包的咧,是中指和食指半曲伸出,对着人家,同辈开玩笑时用。
23、涎相:一个人长的不好。
24、蛋珠子:玻璃球,儿时游戏流行的弹珠。
25、乔子:情人。
26、爷们:我。
27、老梗子:一般小女生对大龄男人的称呼。
28、扛把子:头头,指领头的人。
29、撒尿宝:经常尿床的人。
30、贱爬佬:形容喜欢对别人进行骚扰的人。
31、乖吖儿:乖孩子。
32、孩子:鞋子,撒孩是指拖鞋,翁孩是指棉鞋。
33、石咯啷子:卵石。
34、套孩(深桶子):雨鞋。
35、老人嘎:老人家。
36、砣子:拳头。
37、渣货:垃圾。
38、麻木:营运摩托车。
39、鸭巴子:小鸭。
40、老巴子:老年妇女。
41、颈伉:脖子。
42、鸡痱子:鸡皮疙瘩。
43、鼻添:鼻涕。
44、马眼子:蚂蚁。
45、指嘎壳子:指甲。
46、杂果:动物内脏。
47、倒茧皮:手指上起的皮。
48、洗把:地拖。
49、锅块:一种面粉做的饼子,其他地方也叫锅盔。
50、拜子:瘸子。
51、瞎巴子:盲人。
52、条粗:扫帚。
53、弯管子:外地人。
54、钢筋锅:铝锅。
55、秋衣:内衣。
56、被窝统子:被罩。
57、饭蚊子:苍蝇。
58、风皮子:头皮屑。
59、旮旯里:角落。
60、码子:自己人。
61、外码:外地人。
凌勾子:屋檐上垂下的冰柱子。
二、荆州方言之生活常用语篇62、日白:撒谎,你在日白吧的意思是你在说谎话。
湖北咸宁方言常用语300句你-嗯他-诶你们-嗯阑他们-诶阑爸-芽妈-娘吃-恰家-屋、嘎家字的注解屋与嘎的用法,一般说回家是回屋,你家是摁屋,嘎,比如,人家的人嘎哥,人嘎屋哥,这人家是搁人嘎。
这-搁那-呐的-哥客厅-堂屋石头-麻古青蛙-卡麻蝌蚪-卡麻修点灯-盏灯、煞灯聊天-刮喝、谈天小孩-伢崽儿子-崽爸爸-一部分地方叫发多谢-难问怎么样-难湿苍蝇-没忙蚯蚓-火藓螃蟹-老凯袖子-手舅睡觉-困瞌树、吸磕树有趣-过瘾、撮瘾骗子-撮白狡猾-撮奸苯蛋-撮勺、憨哥哥-老靴、老根什么-么哩没有-冒得方便面-学生面很好-没得改土房顶-屋夹老经常-一老厕所-茅丝胡说八道-狗打丑屁大便-拉屎、窝粑小便-拉尿、窝尿姐夫-一哥姐姐-袋假三天打雨,两天晒网-开门茅丝三日香害羞-怕丑上午-上做中午-中时下午-哈做拳头-除炉鼓偷人、偷情-打皮扮毒-闹毒药-闹药吵-国吵死人-国煞人知了-辞谷溜希奇-吸响新娘-吸炉嘎窗户-格子菜刀-仆刀廉刀-麻连砍菜刀-初刀厨师-除子火种-火子败家子-八败崽鲢鱼-狭连离谱-越格很坏-挖敖指违背道德的坏。
背心-汗杉公公-丫公婆婆-丫婆树支-树丫老婆-妈照抽烟-蒴烟吵架、打架-堆盒麻王水田里的吸血虫崽肉东西,这崽肉这东西,么崽肉-什么东西。
嘀冻半圆,或椭圆。
举例你哥嘀冻屁股啊,坐不稳。
脱款形容做事、为人太出格了,违反了道德标准。
冻碟冷形容天气冷,一般深秋的早晚和冬天常用!毛栗鼓,毛栗壳指手握拳头,然后食指呈弯曲形状向上移动,就这个造型。
报应、把手儿子。
报应,指不听话的儿子,通常是父母责备自己的儿子用的,意思报应,是指不该生,多余的,或者是生这个儿子是来报应我的。
把手,和崽的意思差不多,无其他含义。
点把一点的意思,用法,吓人,未必只有点把点哥崽肉吓人,不只一点东西,哥崽肉把点把扼。
拿帐形容比较能干。
例各儿崽真拿帐。
这小孩真能干。
1、蜡时腊月,不能瞎穴,瞎穴打嘴,打得有理。
2、大雪粉粉下,北京来电话,叫我切当兵,我还么结婚。
城建学院潘万012301814323湖北方言二1.你姓王,我也姓王,咱们两个都姓王.嗯姓王,我也行王,我着两个都姓王.2.老张呢?他正在同一个朋友说着话呢.老张涅?他在和一个朋友说话着在.3.他还没有说完吗?还没有.他冒说完?还冒4.你到哪儿去?我上街去。
嗯到哪去?我上该去。
5.在那儿,不在这儿。
在那,不在涅。
6.这个大,那个小,这两个哪一个好一点呢?涅个大,捏个小,涅两个哪一个好一点涅?7.这个比那个好。
(这个好过那个。
)捏个比捏个好。
8.这些房子不如那些房子好。
聂谢房子冒得聂谢房子好。
9.不是那么做,是要这么做。
不是涅样做,是涅样做。
10.用不着那么多,只要这么多。
用不到涅么,只要涅么多。
11.他今年多大岁数?他今年几大?12.大概有三十来岁吧。
大概三十几岁吧13.这个东西有多重呢?涅个东西有几重。
14.有五十斤重呢。
有五十斤重15.拿得动吗?拿得动?16.我拿得动,他拿不动。
我拿得动,他拿不动。
17.你说得很好。
嗯说得蛮好。
18.我嘴笨,我说不过他。
(我说他不过)我几把笨,我说不过他。
19.说了一遍,又说了一遍。
说了一遍,又说了一遍。
20.请你再说一遍。
嗯呐再说一遍。
21.不早了,快去罢!不早了,快去撒!22.你先去罢,我们等一会再去。
嗯先去撒,我们得会再去。
23.坐着吃比站着吃好些。
坐倒吃比站倒吃好些。
24.这个吃得,那个吃不得。
涅个吃得,捏个吃不得。
25.他吃了饭了,你吃了饭没有呢?他七了饭,你七了饭冒?26.他去过上海,我没有去过。
他去上海的,我冒去过。
27.给我一本书!(把本书我!一本书我!)把我本书。
28.这是他的书,那一本是他哥哥的。
涅是他的书,涅本是他哥的。
29.把那一本书拿给我。
把涅本书拿得我。
30.看书的看书,看报的看报,写字的写字。
(看的看书,看的看包,写的写字)看的看书,看的看包,写的写字。
31.好好儿的走,不要跑!(不要---别,白,勿要,不许,不准等)好好的走,莫跑!32.来闻闻这朵花香不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