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心理学第七章学习与记忆
- 格式:ppt
- 大小:10.80 MB
- 文档页数:63
心理学导论复习重点之记忆第七章记忆一、记忆概述健忘20秒:亨利.古斯塔夫.莫莱森(H.M)(一)记忆的含义记忆是在人的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也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编码是人类获得个体经验的过程,相当于记忆中记的阶段。
在记忆的过程,编码有不同的层次或水平,主要有视觉的、听觉的和语义的编码,不同的编码方式对记忆有不同的影响。
存储是把感知过的事物、体验过的情感、做过的动作、思考过的问题等,以一定的形式保持在人的头脑中。
知识的存储有时也叫知识的表征,它可以是实物的图像,也可以是一系列概念或命题。
提取是指从记忆中查找已有信息的过程,是记忆过程的后一个阶段,相当于记忆中忆的阶段。
再认和回忆是提取的基本形式。
记忆好坏是通过信息的提取表现出来的。
(二)记忆的过程从传统心理学来讲,记忆包括:识记、保持、回忆和再认三个环节-记忆过程。
从认知心理学的观点来讲,记忆包括编码、储存和提取三个环节-对应心理过程。
记忆从识记开始,识记是学习和取得知识经验的过程;知识经验在大脑中储存和巩固的过程叫保持;大脑中提取知识经验的过程可以表现为回忆,也可以表现为再认。
从大脑中提取知识和经验的过程叫回忆,又叫再现;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回忆,但在它重现时却能有一种熟悉感,并能确认是自己接触过的材料,这个过程叫再认。
记忆过程的这三个环节,也可以说编码、储存和提取这三个环节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
(三)记忆的种类1. 记忆按信息保持时间和编码方式分为:瞬时记忆(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图尔文将长时记忆分为两类: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
(1)情景记忆:自己亲身经历过的、有时间、地点和情节的事件的记忆。
受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容易受到干扰,记忆不够稳定。
如想起自己参加过的一个会议或曾去过的地方。
(2)语义记忆:又叫语词-逻辑记忆,是用语词概括的各种有组织的知识的记忆。
不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比较稳定,提取也比较容易。
生理心理学知识点总结生理心理学是研究人的生理过程与心理过程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领域。
它探讨了许多与人类行为和认知有关的重要知识点。
本文将对生理心理学的几个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
知识点一:感知与知觉感知是指我们通过感觉器官接收外界刺激,并对其进行处理和解释的过程。
知觉则是根据感知结果构建对外界事物的认知和理解。
感知与知觉的过程包括感觉器官的接收、传递神经信息、大脑对信息的加工和解释等。
知识点二:认知与注意认知是指人类对信息进行处理、存储和使用的过程,包括知觉、思维、记忆等。
注意是指有意识地将注意力集中在特定信息上的过程,它对认知起着重要的调节和控制作用。
知识点三:情绪与情感情绪是人们对特定事件或刺激的体验,它包括不同的情感维度,如快乐、悲伤、愤怒等。
情感则是对情绪的主观体验和感受,是情绪的内在表现。
知识点四:学习与记忆学习是指通过经验或训练获取新知识或技能的过程。
记忆则是学习后信息的存储和再现过程。
学习和记忆过程包括感知、编码、存储和检索等环节。
知识点五:生物钟与睡眠生物钟是人体一种内在的生物机制,调节着身体各项生理和心理活动的节奏。
睡眠则是人们周期性的休息状态,对身体和大脑功能的恢复至关重要。
生物钟和睡眠与人的精神状态、行为表现等密切相关。
知识点六:脑的结构与功能人脑是复杂的神经系统器官,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等部分。
大脑是心理活动的中枢,控制着认知、情绪、运动等重要功能。
不同脑区的结构和功能不同,对人的行为和心理过程产生着巨大影响。
知识点七:压力与应对压力是指人在面临挑战、威胁或不利条件时,心理和生理上的应激反应。
适当的压力可以激发人的学习和工作积极性,但过度的压力可能导致身心健康问题。
人们通过积极应对和适应来调节和缓解压力。
知识点八:人格与个体差异人格是指个体稳定的行为方式和心理特征,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
每个人的人格特征各不相同,个体差异对人的行为和心理过程产生着重要影响。
人格的形成受遗传和环境等多种因素的交互作用。
生理心理学学习与记忆神经生物学(神经基础)生理心理学-学习与记忆神经生物学(神经基础)生理心理学自学与记忆神经生物学(神经基础)(ⅱ类范式)大家都晓得,记忆的3个步骤――感觉登记、stm、ltm――形成了记忆的信息加工观点。
记忆类型中的任何一种在脑中都存有其独有的结构。
握个例子:观察者面向东,被观察者面向南,此时被观察者脑的横断面就是这样的――从额叶至皮层运动区顺时针――额叶(储存语义和情节记忆)、前额叶皮层(参予短时记忆的储存)、颞叶(参予短时语义和情节记忆的资源整合和存储,对短时记忆中新材料的加工也起至促进作用)、杏仁核(对于崭新情绪记忆信息的资源整合非常关键)、海马(在资源整合代莱短时语义和情节记忆中存有关键作用)、小脑(在程序性记忆中起至关键促进作用)、皮层运动区(参予程序性记忆)。
)感觉登记)短时记忆研究说明,形象记忆通常强于词汇记忆,这是因为我们经常既以语言又以表象的形式存储形象,而词通常只是以语音形式存储的。
对形象的双编码表述了为什么有时构成我们必须自学的东西的心理图画对自学可以很存有协助。
)短时记忆关于启动现象的研究也揭示了外显记忆与内隐记忆的不同。
例如,可能给你看一串词,其中包括tour这个词,但是没有告诉你要记住其中的任何一个词。
然后,可能再给你一串词的片段,包括_ou_,并要求你填补空白组成新词。
在这种情况下,你极有可能会写下tour而不是four、pour和sour,尽管这些都像tour一样是可以接受的。
虽然没有要求你记住tour这个词,但是只是看过它就能启动你去写出他。
序列边线效应阐明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就是如何协同工作的。
短时记忆的维持:机械复述,具体来说,没有任何学习目的的重复一般对后来的回忆不会产生效果。
细致读出,须要你把崭新信息与已经在短时记忆中的信息创建起至联系。
有时,这须要对你想忘记的东西展开抽象化、形象化或概念化的思维。
存有自学目的的重复有时对于在ltm中存储并无意义信息很有价值。
生理心理学论文(精选)(二)引言概述:本文是关于生理心理学的论文,内容主要针对精选的研究和进展。
生理心理学是研究人类或动物行为和心理活动与生理过程之间的关系的学科。
通过理解生理过程如何影响心理活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行为和心理疾病的形成机制。
本文将从5个大点来阐述生理心理学的相关研究和进展。
一、感知和知觉1. 感觉器官的作用和结构2. 知觉过程中的生理机制3. 知觉误差和错觉的形成原因4. 脑神经机制对感知和知觉的影响5. 感知和知觉与心理状态的关系二、学习和记忆1. 学习的生理基础2. 多种记忆过程的神经机制3. 记忆递归和巩固的作用4. 学习和记忆在认知功能中的作用5. 年龄和学习记忆能力的关系三、情绪和应激反应1. 情绪的生理基础2. 情绪对心理和身体的影响3. 应激反应与心理疾病的关联4. 应激管理策略的生理效应5. 心理健康与情绪调节的关系四、意识和注意力1. 意识的生理机制和神经基础2. 注意力对认知和行为的影响3. 注意力缺陷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4. 认知增强和调节能力的生理机制5. 多任务处理和分心的生理效应五、睡眠和梦境1. 睡眠周期和生理规律2. 睡眠对记忆和大脑健康的重要性3. 失眠和睡眠障碍的生理原因4. 梦境的功能和神经机制5. 睡眠调节和改善方法的生理效果总结:通过对以上5个大点的阐述,我们可以看到生理心理学在理解人类行为和心理疾病方面的重要性。
感知和知觉、学习和记忆、情绪和应激反应、意识和注意力、睡眠和梦境等方面的研究,不仅促进了我们对人类行为和心理活动的深入理解,同时为心理健康管理和疾病治疗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在未来,生理心理学研究将继续深入发展,为人类的生活和健康作出更大的贡献。
生理心理学笔记总结生理心理学是一门研究神经生物学基础上的人类行为和心理机制的学科。
它主要研究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生理学对人类行为和心理的影响以及这些系统如何与环境互动。
一、神经系统和生理学基础神经系统是控制人体各种生理和心理功能的主要系统。
它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了大脑和脊髓,而周围神经系统则包括了与肌肉和器官相连的神经。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组成单位。
它由细胞体、轴突和树突组成。
神经元接收到来自其他神经元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传递给其他神经元或靶细胞,从而产生各种生理和心理反应。
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通过神经递质完成。
神经递质是一种化学物质,它能够在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
常见的神经递质有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乙酰胆碱等。
生理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机制的学科。
它研究人体的各种生理过程,如新陈代谢、消化、呼吸、循环、排泄等。
这些生理过程是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的。
二、情感与情绪情感是情绪和心理体验的总称。
它包括了对外界刺激的感受、主观反应以及生理反应。
情感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受到基因、环境、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的影响。
情绪是一种有意识的主观体验,通常由生理和心理反应组成。
常见的情绪有喜悦、愤怒、悲伤、惊讶、恐惧等。
情绪可以通过语言、面部表情、行为等方式进行表达。
人类的情感和情绪与大脑的结构和功能密切相关。
情感和情绪的产生和调节受到了大脑中的不同区域和神经递质的影响。
例如,杏仁核是情绪形成和调节中的关键结构,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是情绪调节中的重要神经递质。
三、记忆和学习记忆是人类对于过去经验的存储和回忆。
它包括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短时记忆能够存储短期的信息,如电话号码、地址等;长时记忆则能够存储更为持久的信息,如个人经历、历史事件等。
学习是指人类通过经验和环境改变行为和认知的过程。
学习可以分为经典条件作用和操作性条件作用。
经典条件作用是指通过两个或多个刺激之间的关联性来形成条件反射,如狗的唾液分泌和铃声的关联;操作性条件作用则是通过奖励或惩罚来增强或减弱某种行为。
什么是生理心理学(二)引言概述:生理心理学是研究身体生理与心理活动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本文将延续前一篇文章,继续探讨生理心理学的相关内容。
首先,我们将讨论感觉与知觉在生理心理学中的作用。
其次,我们将探讨学习与记忆和情感与动机在生理心理学中的重要性。
然后,我们将重点讨论意识与无意识之间的关系。
接着,我们将深入探讨睡眠与梦境对心理活动的影响。
最后,我们将总结本文的主要观点。
正文:一、感觉与知觉在生理心理学中的作用1. 感官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如眼睛、耳朵和皮肤的作用。
2. 感觉与感知的差异,感觉是对外界刺激的直接反应,而知觉则是对感觉信息的解释和理解。
3. 感觉与知觉的神经基础,包括感觉神经传递信息的过程和大脑中负责感知的区域。
二、学习与记忆在生理心理学中的重要性1. 学习的基本过程,包括输入信息、编码、存储和检索等步骤。
2. 记忆的类型,包括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并探讨海马和额叶在记忆中的作用。
3. 生理学习理论,如经典条件作用和操作条件作用,以及它们对心理活动的影响。
三、情感与动机在生理心理学中的重要性1. 情感的生理基础,包括大脑中负责情绪处理的神经结构,如杏仁核和前额叶皮层。
2. 情感对认知和行为的影响,如情绪的调节作用和情绪对决策的影响。
3. 动机的生理基础,如奖赏系统和多巴胺的角色,以及动机与行为之间的关系。
四、意识与无意识之间的关系1. 意识的定义和特征,包括自我意识和注意力。
2. 无意识的概念和研究方法,如隐喻和失忆症等。
3. 意识与无意识之间的相互作用,如无意识过程对决策的影响。
五、睡眠与梦境对心理活动的影响1. 睡眠的生理过程和不同睡眠阶段的特征。
2. 睡眠障碍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如失眠和睡眠呼吸暂停症。
3. 梦境的定义和理论,如弗洛伊德的梦解析理论和反映性梦境理论。
总结: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可以看到生理心理学是一个多领域的学科,涵盖了感觉、知觉、学习、记忆、情感、动机、意识、无意识、睡眠和梦境等方面。
记忆的生理心理学基础1.记忆痕迹理论:①短时记忆——神经回路中生物电反响振荡;长时记忆——神经生物学基础是生物化学与突触结构形态的变化。
②1小时的时间是短时记忆痕迹转变为长时记忆痕迹的必需时间。
③长时记忆痕迹是突触或细胞的变化,有3方面含义:突触前的变化——神经递质的合成、储存、释放等环节;突触后变化——受体密度、受体活性、离子通道蛋白和细胞内信使的变化;形态结构变化——突触的增多或增大。
2.海马的记忆功能:海马是端脑内一个特殊的古皮层结构,位于侧脑室下角的底壁,形似海马而得名。
海马不仅与学习记忆有关,还参与注意、感知觉信息处理、情绪和运动等脑调节机制。
3.海马的两个记忆回路:①帕帕兹环:海马→穹窿→乳头体→乳头丘脑束→丘脑前核→扣带回→海马,这条环路是30年代就认识到的边缘系统的主要回路,称为帕帕兹环。
②三突触回路(下面):3.三突触回路的特性,为什么成为长时记忆的基础?(长时程增强效应及其形态基础和理论意义)①三突触回路:三突触回路始于内侧嗅区皮层,这的神经元轴突形成传通回路,止于齿状回颗粒树突,形成第一个突触联系;齿状回颗粒细胞轴突形成苔状纤维与海马CA3锥体细胞树突形成第二个突触联系;CA3区锥体细胞轴突发出侧支与CA1区锥体细胞发生第三个突触联系,再有CA1锥体细胞发出向内侧嗅区的联系。
②三突触回路的特性是海马齿状回内嗅区与海马之间的联系,具有特殊的机能特性,成为支持长时记忆机制的证据。
③长时程增强(LTP)指电刺内嗅区皮层向海马结构发出的穿通回路时,在海马齿状回可记录出齿状回诱发性细胞外电活动长时增强,说明电刺激穿通回路引起齿状回神经元突触后兴奋电位的LTP,因而这些神经元单位发放的频率增加。
LTP现象可持续数月的时间。
④所以,由短暂电刺激穿通回路所引起的三突触神经回路持续性变化,可能是记忆的重要基础。
4.间脑与柯萨可夫氏记忆障碍。
①俄国精神病学家柯萨可夫氏认为长期酗酒造成的记忆障碍的特点是遗忘加虚构。
生理心理学主要知识点总结生理心理学是研究人类行为和精神活动与生理机制之间关系的学科。
它涉及到神经系统、生物化学、荷尔蒙、认知、情绪等多个领域。
下面将对生理心理学的主要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神经系统与大脑结构人类的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由大脑和脊髓组成,而外周神经系统则包括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
大脑的结构主要包括脑干、小脑、边缘系统和皮质系统。
脑干负责基本的生理功能,小脑参与协调和控制运动,边缘系统与情绪、动机等有关,而皮质系统则是思维和意识的中枢。
二、感觉和知觉感觉是指我们对外界刺激的感知,知觉则是对感觉信息的加工和理解。
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多个方面。
感觉信息经过神经传递到大脑,并在大脑中进行加工和解读,最终形成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
三、学习和记忆学习是指通过经验和训练获取新的行为和知识,记忆则是对学习过程中所获取信息的储存和保持。
学习和记忆是通过神经细胞之间的连接来实现的,尤其是突触的改变。
学习和记忆可以分为情境记忆、声明记忆和无意识记忆等不同类型。
四、情感和情绪情感是指对外界刺激产生的主观感受,而情绪则是一种更持久和综合的情感状态。
情感和情绪在大脑的边缘系统中得到表征和调节。
不同的情绪状态会对行为和思维产生影响,影响人的生理和心理状态。
五、意识和睡眠意识是指人对自己和外界的感知和认识,睡眠则是意识状态的一种特殊形式。
意识是由大脑中的不同区域联动来实现的,包括皮质和脑干等结构的相互作用。
睡眠对于人的健康和认知功能至关重要,它有助于恢复体力和巩固记忆。
六、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是指人在心理和行为上出现异常的情况,可能涉及到生理和环境等多个因素。
常见的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包括抑郁症、焦虑症和精神分裂症等。
生理心理学对于揭示和理解这些障碍和疾病的发生机制起到了重要作用。
总结:生理心理学主要研究人类行为和精神活动与生理机制之间的关系。
它涉及神经系统、感觉和知觉、学习和记忆、情感和情绪、意识和睡眠以及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等多个方面。
生理心理学知识点归纳生理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行为和经验背后生理机制的学科,它探索了大脑和神经系统如何影响和塑造我们的思维、情感和行为。
本文将对生理心理学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探讨。
一、神经元与神经网络神经元是构成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它们通过电化学信号传递信息。
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连接形成复杂的神经网络。
神经元的结构包括细胞体、树突、轴突和突触。
神经元通过突触连接形成的神经网络是人类思维和情感产生的基础。
二、大脑结构与功能大脑是掌控人体各种活动的中枢,它由脑干、小脑、中脑、间脑、边缘系统和大脑皮层等部分组成。
不同大脑区域负责不同的功能,如感知、运动、记忆和情感等。
大脑皮层是人类思维和认知的中心,其功能和结构高度复杂,包括了感官皮层、运动皮层、前额叶和颞叶等。
三、感觉与知觉感觉是我们对外界刺激的接收和转化过程,而知觉则是根据感觉信息构建起来的主观体验。
感官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
感官信息经过传递和处理后形成感知,感知的结果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注意力、情绪和经验等。
四、学习与记忆学习是人类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过程,而记忆则是将学习到的信息储存和提取的能力。
学习和记忆涉及到大脑中多个区域的协同作用,包括海马体、额叶和皮层等。
记忆可以分为工作记忆、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它们在大脑中的存储和传递方式也有所不同。
五、情绪与情感情绪是人类对特定刺激的内心体验,而情感则是对情绪的主观评价和反应。
情绪与情感在大脑中的产生和调控涉及到多个神经途径和神经递质的参与,如多巴胺、血清素和内啡肽等。
情绪和情感对个体的认知、决策、社交和生理状态等都有深远的影响。
六、意识与睡眠意识是人类对自身和周围环境的知觉和认知,它涉及到大脑多个区域的协同作用。
睡眠是一种周期性的生理状态,它对身体和大脑的恢复和调节至关重要。
睡眠和意识在大脑中的产生和调控与多种神经递质和神经途径密切相关。
综上所述,生理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行为和经验背后生理机制的重要学科,它涉及到大脑、神经系统以及与之相关的各个方面。
基础心理学知识:记忆基础心理学知识:记忆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运用信息加工的术语讲,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下面yjbys店铺为大家准备了记忆的知识点,欢迎阅读。
1.记忆的分类:(1)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
情景记忆:人们根据时空关系对某个事件的记忆;语义记忆:人们对一般知识和规律的记忆,与特殊的地点、时间无关。
(2)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
外显记忆:指在意识的控制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有意识的影响;内隐记忆:指个体在无法意识的情况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无意识的影响。
(3)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感觉记忆:当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短时记忆: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保持时间大约为5秒到2分钟;长时记忆:指信息经过充分和有一定深度的加工后,在头脑中长时间保留下来。
(4)程序性记忆和陈述性记忆。
程序性记忆:指如何作事情的记忆,包括对知觉技能、认知机能和运动机能的记忆;陈述性记忆:指对有关事实和事件的记忆,他可以通过语言传授而一次性获得。
2.记忆是一个过程记忆是一个过程,包括信息编码、存储和提取三个基本过程。
信息编码:是个体对外界信息进行形式转换的过程,包括对外界信息进行反复的感知、思考、体验和操作。
存储:是把感知过的事物、体验过得情感、做过的动作、思考过得问题等,以一定的形式保持在人们的头脑中;提取:是指从长时记忆中查找已有的信息的过程。
3.记忆的脑学说理论:(1)整合论:美国心理学家拉胥里提出。
认为:记忆是整个大脑皮层活动的结果,它和脑的各个部分都有关系,而不是皮层某个特殊部位的机能。
他用实验的方法破坏动物大脑皮层的不同区域,发现大脑皮层破坏的区域越大,记忆的丧失就越严重。
(2)定位论:法国医生布洛卡提出脑机能定位论。
认为:脑的机能是由大脑的一些特定区域负责的,记忆当然也不例外。
(3)SPI理论:功能模块。
生理心理学
学习与记忆
突触可塑性
——学习与记忆的机制
学习与记忆的突触可塑性
一、学习和记忆与突触结构的可塑性
二、学习和记忆与突触传递效能的可塑性
三、学习和记忆过程中突触结构可塑性与突触功能可塑性的关系
可塑性是神经系统的重要特性
广义:所有不同于通常的神经活动方式和神经结构形式的变化。
狭义:指各种因素和各种条件经过一定时间的作用后引起的神经变化。
宏观上:脑功能(如学习和记忆)、行为表现、精神活动的改变。
微观上:神经元突触、神经环路的细微结构与功能的变化。
低等动物学习训练过程中突触的解剖学变化(1)雪白海兔对蓝光和橙光的趋光实验
(2)一组闪光旋转,二组对照,三组随机闪光
(3)观察光感受神经元轴突突触的变化
(4)一组的突触最多
哺乳动物学习过程中树突数目的变化(1)同窝同性别幼鼠断乳后不同环境的饲养。
(2)一组为标准的生活环境,有食物和水,无玩具;
二组为丰富的生活环境,有云梯、迷宫、坑道等玩
具,玩具每天更换一部分;三组为枯燥的生活环境,
单只鼠在一个笼内饲养,没有玩具。
(3)观察大脑皮质重量和锥体细胞树突数目的变化
(4)三个组具有显著差异。
学习和记忆与突触传递效能的可塑性
学习与记忆与突触传递的长时程增强(LTP)和长时程压抑(LTD)具有相关性,与Hebb假说(记忆取决于突触功能的联系而不是神经元数量)一致。
协同性特异性联合性
改造动物的记忆华中师大生命科学学院张铭编制制造一只笨老鼠
制造一只聪明老鼠
莫里斯水迷宫(Morris water maze)隐藏的平台
学习前学习后
Thanks!。
生理心理学知识总结(一)引言概述:生理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和动物的生理过程对心理活动产生的影响的科学领域。
在本文中,我们将总结生理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包括神经系统对于行为的影响、感觉与知觉、意识、学习和记忆以及动机与情绪等五个主要领域。
正文:一、神经系统对行为的影响1. 神经元和神经传递的基本原理2. 大脑的结构和功能区域的作用3. 神经系统对行为的调控机制4. 神经系统的发育和衰老对行为的影响5. 神经科学技术在行为研究中的应用二、感觉与知觉1. 感觉系统的组成和感知过程2. 感官器官对于不同感觉的作用3. 感官适应和感知细节的能力4. 感觉错误、注意力和意识对知觉的影响5. 感觉与知觉研究的应用领域三、意识1. 意识的定义和作用2. 意识和觉醒的关系3. 意识内容的组成和表达方式4. 潜意识和非意识过程的研究5. 意识障碍和意识状态的调控机制四、学习和记忆1. 学习的定义和类型2. 焦虑和动机对学习的影响3. 记忆过程的分类和特点4. 记忆存储和提取的机制5. 记忆障碍和增强方法的研究五、动机与情绪1. 动机的概念和类型2. 情绪的定义和产生机制3. 情绪表达和识别的方式4. 情绪对行为和认知的影响5. 动机与情绪相关疾病的研究与治疗总结:本文总结了生理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包括神经系统对行为的影响、感觉与知觉、意识、学习和记忆以及动机与情绪等五个主要领域。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人类和动物的心理活动是如何与生理过程相互作用的。
这些知识对于心理学研究和应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生理心理学
学习与记忆
神奇的脑
——学习与记忆的基本特征
你是否想过?
学习和记忆的基本特性
学习是人或动物获得外界信息的神经过程,记忆是将获得的信息存储和读出的神经过程。
人脑学习和记忆的生物学特性:
1、不变量形成;
2、平行处理;
3、结构复杂、高效低耗;
4、壮实性。
1.不变量形成。
指记忆过程中,人脑可将外来的各种信息依其意义、特征进行分类,记住事物的主要特征。
当以后看到在主要特征上与记忆中的某一事物相似时,就能再认它。
2.信息平行处理。
同时输入各种信息,并分别在脑内相应的
中枢区域进行整合和分析,产生综合记忆。
3.结构复杂、高效低耗能。
人脑的神经细胞联系的复杂程度极高,但是人脑的能量消耗极低,总耗能不超过100W。
4.壮实性。
可靠性好,如大脑中的神经元会不断的减少,但对人的记忆几乎没有影响,而电脑的存储设备却做不到。
Thanks!。
生理心理学试题及答案生理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研究人类和动物行为及其与生物和神经系统的关系。
对于学生而言,学好生理心理学可以更好地了解人类的行为和思维,促进学生的自我成长和拓展自己的领域。
以下是一些生理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供学生参考。
1. 什么是兴奋神经元?答:兴奋神经元是指当受到一定的兴奋刺激作用时,产生动作电位的神经元。
其特点是有一个轴突和许多树突,轴突上有许多突起称为轴突棘,可以将电信号传递给其他神经元和肌肉细胞。
2. 什么是学习与记忆?答:学习是一种对环境信息持续而有系统地收集、解释、适应的过程。
记忆是需要记忆强度和记忆时间两个相互关联的因素来描述的。
学习和记忆在很大程度上是相互关联的,学习可以通过改变神经细胞之间的联系并加强联系来增加记忆。
3. 什么是皮层感觉区?答:皮层感觉区是指负责接收和处理来自身体各部位感觉信息的大脑皮层区域。
这些区域包括视觉皮层、听觉皮层、触觉皮层,能够在感觉刺激下显著增加大脑活动水平。
4. 什么是三叉神经?答:三叉神经是指脑干中一条包含感觉和运动纤维的神经。
其中感觉纤维负责脸部和头部的感觉,运动纤维则负责脸部的肌肉运动。
三叉神经主要为面部和头颈部提供感觉和运动支配,是人体十二对脑神经之一。
5. 什么是神经可塑性?答:神经可塑性是指神经元在经历过外界刺激或者内部生物状况的变化、或学习和经验的影响下,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的一种生理现象。
神经可塑性是神经系统适应外界环境和内部变化的重要方式,也是人类记忆和学习的基础。
以上内容是生理心理学试题及答案的精要内容,生理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对于师生都有着很大的积极作用。
通过学习生理心理学,能够更好地理解人类的行为和思维,促进自我成长和领域的拓展。
生理心理学主要知识点归纳生理心理学是研究人类身体和心理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学科。
它涉及了许多复杂的过程和机制,对于理解人类行为和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神经系统、感觉与知觉、意识与注意、学习与记忆、情绪与应激以及睡眠与梦境等方面,归纳和讨论生理心理学的主要知识点。
一、神经系统1. 神经元结构: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组成。
2. 神经传递:神经元间的信息传递通过电化学过程实现,包括突触传递和神经递质的释放。
3.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负责整合和处理感觉信息、调节行为和情绪等。
4. 外周神经系统:包括神经和神经丛,负责传递信息到和出自中枢神经系统。
二、感觉与知觉1. 感觉器官: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是人类主要的感觉方式,通过感觉器官接收外界刺激。
2. 知觉过程:感觉信息通过传递到大脑后,经过加工与整合,产生我们对外界刺激的主观认知。
3. 感知意义:不同感觉器官的刺激以及感知过程对认知、情绪和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三、意识与注意1. 意识:指个体对自己和周围环境的主观体验,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
2. 意识内容:包括注意、思维、记忆、情绪等多个方面的心理活动。
3. 注意机制:决定了我们能否专注于某个刺激或任务,并对其进行加工和理解。
4. 意识障碍:如昏迷、睡眠、药物或人为因素引起的意识丧失。
四、学习与记忆1. 学习定义:通过经验和训练,获取新的知识和技能的过程。
2. 古典条件作用:当两个刺激反复出现时,它们之间的联系会被建立起来,产生条件反射。
3. 操作性条件作用:行为的后果会影响该行为的发生频率,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学习效果。
4. 记忆过程:编码、存储和检索是记忆形成和回忆的主要过程。
5. 遗忘与遗忘曲线:记忆的遗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遗忘曲线描述了遗忘速度的特点。
五、情绪与应激1. 情绪:是一种主观体验,涉及情感、生理和认知方面的反应。
2. 情绪表达:通过面部表情、语言和肢体语言等方式来传达内心的情感状态。
名词解释:1、顺行性遗忘(anterograde amnesia):是指脑受损后,被试学习记忆新知识的能力下降,大脑对损伤后发生的事情很难形成或者不能形成新的记忆;她是发病之后的经验记忆丧失,不能回忆损伤之后一段之间内的经历,但是对过去发生的事情记得很清楚。
2、逆行性遗忘(retrograde amnesia):是指被试对脑损伤发生之前的事件的记忆障碍,新的记忆还是能够形成。
又称远期记忆障碍。
3、帕帕兹环路(Papaz’s circuit):海马——穹窿——乳头体——乳头丘脑束——丘脑前核——扣带回——海马,这条环路是20世纪30年代就认识到的边缘系统的主要回路,称为帕帕兹环路。
在这条环路中,海马结构是中心环节。
4、三突触回路(trisynaptic circuit):始于内嗅区皮层,这里神经元轴突形成穿通回路,止于是海马齿状回、内嗅区、海马之间的联系,有特殊机能特性,成为支持长时记忆机制的证据。
内侧嗅回与海马结构之间存在着三突触回路,它与记忆功能有关。
5、易化(facilitation):神经脉冲跨突触的传导由于前一个刺激已建立过反应而变得容易通过。
是局部阈下兴奋状态能使神经元兴奋性升高的现象。
6、面部表情(facial expression):指人通过眼部肌肉、颜面肌肉和口部肌肉的变化自动和有意控制的来呈现的各种情绪状态。
面部表情是一种重要的非言语交流的信息表征,是成功进行社会互动的必备条件。
7、运动盲(Akinetopsia):V5区的损害会造成运动盲,既看不见又不能理解运动中的世界,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他们可能完全看得见,但是与之相关的运动却会使物体消失,视觉的其他特征却依然没有受损。
8、共轭运动(conjugate movement):当我们观察位于视野一侧的景物又不允许头动时,两眼共同转向一侧。
两眼视轴发生同方向性运动,称为共轭运动。
9、辐辏运动(vergence movements):双眼协同运动保证物体图像都落在两视网膜的对称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