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简介20131030
- 格式:pdf
- 大小:467.80 KB
- 文档页数:32
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是一个由专业人士组成的机构,旨在制定和推广行业标准,以确保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成立对于推动行业发展、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成立可以促进行业内各方的合作与交流。
通过定期召开会议、举办研讨会等形式,委员会可以为行业内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提供一个交流合作的平台,促进行业内部各方的沟通与合作,有利于共同解决行业发展中的技术难题和瓶颈问题。
其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制定标准可以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水平。
通过制定统一的行业标准,可以规范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流程、质量控制标准、安全要求等,从而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水平,保障消费者的权益,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另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推广标准可以促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推广行业标准,可以引导企业生产和服务方向,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和创新,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实现行业的可
持续发展目标。
总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成立对于行业发展、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将继续发挥其在制定和推广行业标准方面的重要作用,为行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积极贡献。
希望各界人士能够积极参与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工作,共同推动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标准制修订工作程序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信息安全国家标准制修订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管理规定》和《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章程》,特制定本工作程序。
第二条信息安全国家标准制修订工作,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广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标准在信息安全工作中的基础性和规范性作用,推动信息安全产业发展,提升信息安全服务质量,促进国家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维护国家信息安全。
第二章标准立项第三条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信安标委”)秘书处(以下简称“秘书处”)征集国家信息安全主管部门的意见,编制《信安标委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并于每年第一季度发布。
第四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的法人单位可提出标准项目立项申请。
标准项目应由三家以上(含三家)单位联合申请,并明确牵头起草单位。
项目负责人承担在研的国家标准项目数量超过2项的,项目申请单位牵头起草国家标准项目未按时完成的,原则上不得申请新的国家标准项目。
第五条申请单位根据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向秘书处提交《信息安全国家标准项目申请书》、《推荐性国家标准项目建议书》/《指导性技术文件项目建议书》和国家标准计划项目草案。
如涉及专利,还需提交专利信息披露表和相关证明材料(专利证书复印件/扉页或专利公开通知书复印件/扉页或专利申请号和申请日期)。
国家信息安全保障重点工作急需的标准,申请单位在听取主管部门意见后,可及时向秘书处提出立项建议。
第六条秘书处负责对立项申请材料进行形式审查。
重点审查申请者是否具备要求的条件、申请手续是否完备、申请书填写是否符合规定等。
第七条信安标委工作组(以下简称“工作组”)负责立项申请项目的初审。
重点审查项目是否紧密结合信息安全重点工作、是否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拟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否明确,解决问题的思路是否清晰;与已发布的和在研的信息安全国家标准项目内容是否有交叉重复等。
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作为信息安全领域的专业机构,委员会具有以下职责和任务,一是制定和修订信息安全标准,包括技术标准、管理标准、评估标准等,为信息安全工作提供规范和指导;二是开展信息安全技术研究与创新,推动信息安全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三是组织开展信息安全技术交流与合作,促进信息安全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信息安全技术的国际化发展。
在信息化浪潮的推动下,信息安全问题日益凸显,网络攻击、数据泄露等安全事件频发,给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带来了严重威胁。
因此,加强信息安全标准化工作,提升信息安全技术水平,成为当前我国信息化建设的迫切需求。
而委员会作为国家信息安全标准化工作的主要组织者和推动者,将发挥重要作用。
为了更好地履行职责,委员会将积极倡导和推动信息安全标准化工作,促进信息安全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一方面,委员会将加强与国内外相关机构的合作,借鉴国际先进标准和经验,不断完善我国的信息安全标准体系;另一方面,委员会将组织开展信息安全技术研究与创新,推动信息安全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我国信息安全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此外,委员会还将积极组织开展信息安全技术交流与合作活动,促进信息安全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信息安全技术的国际化发展。
通过开展学术会议、技术交流、合作研究等活动,促进信息安全技术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信息安全技术的国际化发展,提升我国信息安全技术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总之,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将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更加务实的举措,更加开放的合作,推动我国信息安全标准化工作迈上新的台阶,为保障国家信息安全、促进信息化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希望广大信息安全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和支持委员会的工作,共同推动我国信息安全事业的发展和繁荣。
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卡及身份识别分技术委员会章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章程》和《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管理办法》的规定,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卡及身份识别分技术委员会(SAC/TC28/SC17)(以下简称全国信标委卡及身份识别分会)的宗旨是贯彻改革、开放政策,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四个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促进我国卡及身份识别领域标准化工作的迅速发展,紧密结合我国卡及身份识别实际情况,认真研究、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把国内、国际标准化工作结合起来,加速卡及身份识别领域运行标准的制、修订工作,不断完善卡及身份识别领域标准化体系,进一步提高我国信息化运行水平。
第三条全国信标委卡及身份识别分会是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成立,在全国信标委下卡及身份识别领域内从事全国性标准化工作的技术组织,负责卡及身份识别领域运行专业标准化的技术归口工作,并协助全国信标委承担国际标准化组织相1应技术委员会的国内对口工作。
第四条全国信标委卡及身份识别分会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主管,委托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代管。
全国信标委卡及身份识别分会及秘书处的印章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颁发,接受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的工作指导,在专业上接受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指导。
第二章工作任务第五条根据国家标准化工作的方针政策,研究并提出有关卡及身份识别领域运行专业标准化工作方针、政策和技术措施的建议。
第六条按照国家标准制、修订原则,以及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方针,制订和完善本专业的标准体系表。
提出制、修订本专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的建议。
第七条根据批准的计划,组织卡及身份识别领域运行专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及标准化有关的科学研究工作。
第八条组织本专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送审稿的审查工作,对标准中的技术内容负责, 提出审查结论意见。
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工作组章程(草案)2002年5月10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委员会工作组的工作,委员会特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委员会根据工作需要和专业领域组建工作组,并确定其名称、专业技术领域、职责。
第三条委员会下属的各工作组应接受本委员会的领导。
第四条根据工作组的情况和作用可决定是否撤消该工作组。
第二章工作组成员第五条工作组成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一)拥护并承认本章程;(二)自愿加入委员会工作组,并按时缴纳工作组会费;(三)具有法人资格的与信息安全相关的企业、科研单位、教育单位或学术团体。
第六条加入工作组的程序:(一)向委员会秘书处提交《信息安全标委会工作组成员申请表》(见附件1);(二)委员会根据工作组设置的范围和规模,以及申请单位的情况,确定工作组成员;(三)经委员会讨论通过的单位由委员会秘书处办理相关手续;第七条工作组成员具有下列权利:(一)参与标准项目的研究制定工作;(二)参加工作组组织的标准宣贯会、培训班、国内外技术交流、学术交流和产品展示会等活动;(三)获得工作组的资料;(四)向工作组反映工作意见;(五)拥有表决权;(六)参加自愿,退出自由。
第八条工作组成员需要履行下列义务:(一)执行工作组的各项决议,承担工作组委托的各项工作;(二)参加工作组会议,如果两次无故不参加会议,将取消成员资格;(三)宣传和贯彻工作组制定的标准;(四)积极参加工作组组织的各项活动;(五)按规定缴纳会费(按参加工作组的数目,分别向所参加的工作组缴纳会费);(六)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七)维护工作组的权益和荣誉;第九条工作组成员退出工作组应书面通知委员会秘书处。
第十条如工作组成员无故一年不缴纳会费,则视为自动退出工作组;如工作组成员有严重违反本章程的行为,经委员会讨论将取消其工作组成员资格。
第三章工作组组长第十一条工作组设组长一名(必要时可设副组长若干名),工作组在组长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第十二条工作组组长由委员会指定,组长一般任期两年,需要时可以连任。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及委员信息登记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公布日期】2013.07.15•【文号】•【施行日期】2013.07.1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标准化正文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及委员信息登记工作的通知各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为落实2013年全国标准化工作部署,运用信息化手段做好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管理和服务工作,国家标准委决定开展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及委员信息登记工作。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信息登记范围及内容国家标准委正式批复成立的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分技术委员会(SC)以及国家标准委直属工作组(SWG)。
信息登记内容包括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和直属工作组的基本信息以及委员信息。
信息登记数据截止时点为2013年6月30日。
二、信息登记工作的组织和要求国家标准委标准信息中心负责信息登记的具体组织、联络和汇总工作。
各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及SWG)秘书处负责本技术委员会及下设分会信息的收集、整理和申报工作。
各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汇总本技术委员会(TC)、下设分技术委员会(SC)以及所属委员的有关信息,认真填报《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基本信息表》(数据项要求见附件1)、《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基本信息表》(数据项要求见附件2),并将填好的表格电子文件以“技术委员会信息表-TCxx”和“委员信息表-TCxx”命名后,于2013年7月31日前以电子邮件形式发送至**********.cn。
相关表格电子文件可从国家标准委网站()首页“技术委员会”栏目中“资料下载”子栏目下载。
国家标准委标准信息中心前期已发出《关于核实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信息的通知》(标信函[2013]8号),请各技术委员会提前做好准备。
文│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 徐羽佳 胡影 上官晓丽数据安全国家标准是开展数据安全监管,规范行业数据安全要求,指导网络运营者提升数据安全能力的重要抓手,对促进数据应用规范化、提升数据活动安全性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介绍了我国数据安全标准化现状,梳理了现有及在研的数据安全国家标准,并介绍了数据安全国家标准的验证试点及推广应用工作。
一、标准化组织——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概述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60,简称“信安标委”)是在信息安全技术专业领域内,从事信息安全标准化工作的技术工作组织。
信安标委于2002年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简称“国标委”)批复成立,业务上受中央网信办指导,主要工作范围包括安全技术、安全机制、安全服务、安全管理、安全评估等领域的标准化技术工作。
TC260下设7个工作组,其中,大数据安全标准特别工作组(SWG-BDS)负责大数据和云计算相关的安全标准研制工作,具体职责包括调研急需标准化需求,研究提出标准研制路线图,明确年度标准研制方向,组织开展关键标准研制工作。
SWG-BDS于2016年成立,截至目前,SWG-BDS成员单位已达227家。
二、我国数据安全标准化情况为落实《网络安全法》中“国家鼓励开发网络数据安全保护和利用技术,促进公共数据资源开放”及“国家建立和完善网络安全标准体系”等要求,响应《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中“健全大数据安全保障体系,强化安全支撑;完善法规制度和标准体系,科学规范利用大数据,切实保障数据安全”的主要任务,2016年,TC260成立大数据安全标准化特别工作组,成功启动了第一批大数据安全标准编制和预研工作。
目前,TC260已开展9项数据安全标准研制项目,其中,已发布标准4项,在研标准5项。
安全要求类标准包括GB/T 35274-2017《信息安全技术 大数据服务安全能力要求》、GB/T 37932-2019《信息安全技术 数据交易服务安全要求》及《信息安全技术 政务信息共享 数据安全技术要求》,分别针对大数据服务、数据交易及政务信息共享的情景提出了安全要求。
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委员会的主要职责包括,制定和修订信息技术标准,推动信息技术标准化工作,组织开展信息技术标准化研究,加强与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合作与交流,推动信息技术标准国际化进程,促进信息技术标准与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推动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和创新,提高信息技术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促进信息技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委员会的工作重点包括,加强信息技术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工作,推动信息技术标准的国际化进程,加强信息技术标准与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和创新,加强信息技术标准与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推动信息技术标准与技术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信息技术标准与技术的质量提升,提高信息技术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促进信息技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委员会的工作原则包括,依法行使职权,坚持科学决策,加强组织领导,促进信息技术标准化工作的协调与合作,加强信息技术标准化工作的规范与监督,推动信息技术标准化工作的创新与发展,加强信息技术标准化工作的宣传与推广,促进信息技术标准化工作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委员会将继续以“服务产业、引领未来”为宗旨,积极推动信息技术标准化工作,促进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和创新,为我国信息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委员会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委员会(简称“全国信息安委”)是由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管,中国电子标准化协会具体承办的专业委员会。
全国信息安委的成立旨在加强我国信息安全标准化工作,推动信息安全标准的制定和实施,促进信息安全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维护国家信息安全和网络空间安全。
全国信息安委的主要职责包括,制定和修订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章程和规章制度;组织开展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工作;协调推动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工作;开展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交流与合作;承担中国国家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日常工作;推动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在各行业的应用和推广等。
全国信息安委由国内信息安全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等组成,涵盖了信息安全领域的多个方面,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全国信息安委秉承“科学、公正、开放、合作”的宗旨,致力于推动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的发展,促进信息安全产业的健康发展,为维护国家信息安全和网络空间安全作出积极贡献。
在全国信息安委的指导下,中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信息安委”)作为全国信息安委的专业分支机构,负责具体的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工作。
信息安委将积极响应国家信息安全战略,深入挖掘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推动信息安全标准的制定和实施,促进信息安全技术的创新和发展,为保障国家信息安全和网络空间安全提供有力支撑。
信息安委将围绕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的前沿领域,组织开展信息安全标准的研究和制定工作,推动信息安全标准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领域的应用和推广,促进信息安全技术与产业的融合发展。
同时,信息安委将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国际信息安全标准化组织的工作,推动我国信息安全标准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为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国际秩序作出积极贡献。
在全国信息安委和信息安委的共同努力下,我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为保障国家信息安全和网络空间安全提供更加坚实的技术支撑,为促进信息安全产业的健康发展和国家信息化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信息技术标准化委员会信息技术标准化委员会(ITSC)是一个致力于推动信息技术标准化工作的组织。
作为一个专业委员会,ITSC的成员来自各行各业,包括政府部门、企业、研究机构等,他们共同致力于推动信息技术标准化工作的发展,促进信息技术产业的健康发展。
ITSC的主要职责包括制定和推动信息技术标准化工作,促进信息技术产业的创新发展,提高信息技术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促进信息技术产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维护信息技术市场秩序,保障信息技术产业的合法权益,推动信息技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为一个专业委员会,ITSC在信息技术标准化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ITSC制定的标准具有权威性和指导性,可以为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和指导。
其次,ITSC可以促进各方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推动信息技术标准化工作的顺利进行。
此外,ITSC还可以为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为企业和研究机构提供技术指导和支持。
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信息技术标准化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信息技术标准化不仅可以促进信息技术产业的健康发展,还可以提高信息技术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保障信息技术产业的合法权益,促进信息技术产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因此,ITSC作为一个专业委员会,需要不断完善自身的组织结构和工作机制,加强与各方利益相关者的沟通与合作,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服务水平,为信息技术标准化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力的支持。
总之,信息技术标准化委员会作为一个专业委员会,在信息技术标准化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ITSC需要不断完善自身的组织结构和工作机制,加强与各方利益相关者的沟通与合作,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服务水平,为信息技术标准化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力的支持。
相信在ITSC的努力下,信息技术标准化工作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就,为信息技术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和指导。
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首先,委员会致力于推动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的研究和制定。
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是信息安全工作的基础和重要支撑,是保障信息系统安全的重要手段。
委员会通过组织专家学者开展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的研究工作,不断完善和更新信息安全标准,推动信息安全技术的发展和创新,为信息安全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其次,委员会致力于促进信息安全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信息安全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是信息安全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保障国家信息安全的重要举措。
委员会通过组织信息安全技术的培训和推广活动,加强信息安全技术的宣传和推广工作,提高信息安全技术的普及率和应用水平,为保障国家信息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持。
再次,委员会致力于加强国际合作,推动信息安全标准的国际化。
信息安全标准的国际化是信息安全工作的重要方向,也是我国信息安全工作的重要任务。
委员会通过积极参与国际信息安全标准化组织的活动,加强与国际信息安全标准化组织的交流与合作,推动我国信息安全标准的国际化进程,提高我国信息安全标准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最后,委员会将继续发挥专业优势,不断完善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体系,促进信息安全技术的创新和发展,为保障国家信息安全作出更大的贡献。
希望各界人士积极支持和参与委员会的工作,共同推动我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的发展,共同为保障国家信息安全作出更大的努力。
总之,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将继续发挥积极作用,推动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的研究和制定,促进信息安全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加强国际合作,推动信息安全标准的国际化,为保障国家信息安全作出更大的贡献。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致力于信息安全事业的发展,共同为国家信息安全作出更大的努力!。
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软件与系统工程分技
术委员会
简称“全国软件与系统工程分委会”,是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SAC)批准设立的,主要负责软件和系统工程领域的标准化工作。
其职责包括:
1. 制定软件与系统工程领域的标准化工作计划和标准化方案;
2. 参与国际、国内相关标准组织的工作,推动国际标准和技术规范在国内的普及和应用;
3. 组织制定和修订软件产品和软件工程的技术标准、规范和指南;
4. 推进软件质量、软件测试、软件评价和软件过程改进等相关的标准化工作;
5. 建立软件和系统工程领域的标准化信息资源库,提供标准化咨询、培训和服务等。
全国软件与系统工程分委会是我国软件和系统工程领域标准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国软件产业的发展和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
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实时定位系统标准工作组章程(2009年7月27日)一、总则第1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管理规定》、《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章程》的有关规定制定本章程。
第2条 为推动我国实时定位系统产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充分发挥政府、企业、高校、研究机构、用户、中介组织等的作用,切实做好实时定位系统的标准化工作,经上级机构批准,成立“全国信息技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实时定位系统标准工作组”,以下简称“工作组”。
第3条 工作组受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共同领导,开展实时定位系统领域的标准制修订工作。
第4条 工作组以企业为主体,采取开放式原则组建。
二、工作任务第5条 工作组的任务包括:1、根据我国实时定位系统产业发展的需求,研究本领域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制定和完善我国实时定位系统领域的标准体系;2、根据我国实时定位系统标准体系和产业发展进程,适时提出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建议;3、根据主管部门批准的标准制(修)订计划,组织成员单位完成标准的起草、征求意见、送审和报批工作;4、结合我国实时定位系统技术和产业发展进程,适时组织提出我国的国际标准提案;5、对本领域国内外标准化重大技术问题组织研究,并提出相应对策;6、与国内外有关标准组织进行技术协调,组织、实施国内外标准交流及相关的标准化活动;7、在主管部门领导下(或受委托)实施本领域标准的宣传贯彻工作;8、承担主管部门委托办理的与本领域标准化工作相关的其它事宜。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第6条 工作组设组长一名,主要职责为:1、按照工作组章程以及相关规定,遵循公平、公正、开放的原则,全面主持工作组的工作;2、协调标准制定过程中的重大事项,包括标准制修订计划、标准审定及宣贯等;3、监督工作组事务及秘书处工作;4、任命专题组组长及联合组长;5、代表工作组签署相关文件。
第7条 工作组可设常务副组长及副组长若干名,主要职责为:1、协助工作组组长组织相关工作;2、受工作组组长委托可代理工作组组长行使职权。
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关于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换届及征集委员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公布日期】2015.07.14•【文号】•【施行日期】2015.07.14•【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人力资源其他规定正文关于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换届及征集委员的通知各有关单位:根据《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管理办法》(国标委办[2009]3号)的有关要求,第一届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60)任期届满,开始筹备换届工作。
本着相关方广泛参与的原则,现向各有关单位公开征集新一届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
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征集范围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60)负责组织开展国内信息安全有关的标准化技术工作,主要工作范围包括:安全技术、安全机制、安全服务、安全管理、安全评估等领域的标准化技术工作。
现面向全国该领域的相关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政府部门等单位征集委员人选。
二、委员条件1.在网络与信息安全领域从事科研、生产、应用、测评和管理等方面的专家或技术骨干,熟悉本专业的业务工作和标准化业务,并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较丰富实践经验;2.具有较好的文字水平和外语水平;3.具有中级以上(含中级)专业技术职称,或者具有与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相对应的职务,从事相关工作5年及以上的人员;4.熟悉和热心标准化工作,遵守《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章程》,保证参与标准化工作的时间,履行委员义务,年龄原则上不超过70岁;5.在我国境内依法设立的法人组织任职的人员,并经所在单位同意;6.符合《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管理办法》等相关要求。
三、申报程序及要求1.委员候选人须填写并报送《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登记表》(见附件,正反面打印),推荐单位负责审查登记表内容,确保真实性,单位负责人在登记表指定位置签署意见并加盖单位公章(法人资格章)。
“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卡及身份识别分委会和信息技术设备互连分委会成立大会”在京召开
佚名
【期刊名称】《信息网络安全》
【年(卷),期】2016(0)3
【摘要】2月25日,“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卡及身份识别分委会(SAC/TC、C28/SC17)和信息技术设备互连分委会(SAC/TC28/SC25)成立大会”在北京召开。
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肖华主任委员、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赵波院长、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王莉华副巡视员出席会议并致辞,会议由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林宁主持。
【总页数】1页(P91-91)
【关键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信息技术设备;分委会;互连;识别;电子技术标准化;电子信息;研究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93
【相关文献】
1.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物联网分技术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全体会议在京召开 [J], 张佩玉
2.全国能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节能检测分委会成立大会在济南召开 [J],
3.全国皮革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箱包分委会成立大会在福建召开 [J],
4.全国皮革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箱包分委会成立大会在福建召开 [J], 吴美双
5.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卡及身份识别分委会和信息技术设备互连分委会成立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2005年标准制、修订及重大
项目完成情况介绍
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
【期刊名称】《信息技术与标准化》
【年(卷),期】2006(0)3
【摘要】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信标委”)是在信息产业部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莛同领导下负责我国信息技术标准化工作的专业技术委员会,它成立于1983年,业务领域对口ISO/IEC JTC1。
信标委的主要工作任务是:制定和审查国家信息技术方面的标准,根据国家标准化的方针政策对ISO/IEC的信息技术标准采取认真分析、积极采用的方针,促进国内信息技术的开发、科研和生产,规范市场并扶植和保护民族产业。
【总页数】3页(P6-8)
【作者】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
【作者单位】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
【相关文献】
1.全国认证认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2006年度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提案情况 [J],
2.适应信息化发展要求,努力实现PPE标准制修订科学化和正规化管理——PPE 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标准全程控制系统介绍 [J], 傅雅慧;祖媛媛
3.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简介与金融标准制、修订情况 [J], ;
4.全国纺机标委会纺织器材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完成标准制修订及复审情况总览 [J],
5.发挥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国家标准制修订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第一次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工作会议在重庆成功召开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