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形式逻辑_在线作业_2

形式逻辑_在线作业_2

形式逻辑_在线作业_2
形式逻辑_在线作业_2

形式逻辑_在线作业_2

交卷时间:2016-04-23 01:39:23

一、单选题

1.

(5分)

在“知识分子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和“大学教师是知识分子”这两个命题中,“知识分子”( )。

? A. 都是非集合概念

? B. 前者是非集合概念,后者是集合概念

? C. 都是集合概念

? D. 前者是集合概念,后者是非集合概念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形式逻辑

展开解析

答案 D

解析

2.

(5分)下列规则中符合相容选言推理的规则是()。

? A. 否定部分选言肢,就要肯定另外的选言肢

? B. 肯定前件可以肯定后件

? C. 否定前件可以否定后件

? D. 肯定后件可以肯定前件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形式逻辑

展开解析

答案 A

解析

3.

(5分)类比推理和简单枚举推理的相同点是()。

? A. 从个别到一般

? B. 从个别到个别

? C. 结论都是或然的

? D. 前提蕴涵结论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形式逻辑

展开解析

答案 C

解析

4.

(5分)

“并非所有科学家都不是自学成才的,而没有一个科学家不是勤奋的人,所以勤奋的人都是自学成才的”,这个推理是( )。

? A. 犯了中项不周延的错误

? B. 犯了小项扩大的错误

? C. 犯了大项扩大的错误

? D. 正确的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形式逻辑

展开解析

答案B

解析

5.

(5分)“中国人是不怕死的,奈何以死惧之”中的“中国人”属于()

? A. 负概念

?

B. 集合概念 ?

C. 普遍概念 ?

D. 非集合概念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形式逻辑

展开解析

答案 B

解析

6.

(5分)

?

A. 所有的工人都不是劳动者 ?

B. 并非所有的工人不是非劳动者 ?

C. 并非所有的工人都是劳动者 ?

D. 所有的工人是劳动者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形式逻辑

展开解析

答案 D

解析 7.

(5分)

? A. SEP ?

B. SAP ?

C. PIS

依据对当关系或判断变形进行直接推理,由“所有的工人都不是非劳动者”为前提,推出结论为 ( )。

与SIP 的负判断具有等值关系的判断是( )。

? D. SOP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形式逻辑

展开解析

答案 A

解析

8.

(5分)主.谓项相同而质和量不同的两个性质判断之间是()。

? A. 反对关系

? B. 矛盾关系

? C. 差等关系

? D. 下反对关系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形式逻辑

展开解析

答案B

解析

9.

(5分)“并非工作出色,就要受到表扬”,这一负判断的等值判断是()。

? A. 工作不出色但受到了表扬

? B. 工作出色但未受表扬

? C. 如果工作不出色,就未受表扬

? D. 工作不出色但未受表扬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形式逻辑

展开解析

答案B

解析

10.

(5分)若“有S不是P”真,而“有P是S”假,则S与P之间的外延关系是()。

? A. 全异关系

? B. 交叉关系

? C. 全同关系

? D. S真包含于P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形式逻辑

展开解析

答案 A

解析

11.

(5分)从概念间的关系看,“文明”和“精神文明”是真包含于关系。()

? A. 错误

? B. 正确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形式逻辑

展开解析

答案 A

解析

12.

(5分)

“伊拉克与科威特都是海湾国家”和“伊拉克和科威特是邻邦”,这两个判断是( )。

? A. 都是性质判断

? B. 前者是关系判断,后者是性质判断

? C. 都是关系判断

? D. 前者是性质判断,后者是关系判断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形式逻辑

展开解析

答案 D

解析

13.

(5分)“论题必须保持同一”这条论证规则的逻辑依据是()。

? A. 排中律

? B. 充足理由律

? C. 同一律

? D. 不矛盾律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形式逻辑

展开解析

答案 C

解析

14.

(5分)“如果得了肺炎,就会发烧;此人发烧;所以他患了肺炎”这个推理是()。

? A. 非有效的必要条件假言推理

? B. 有效的必要条件假言推理

? C. 非有效的充分条件假言推理

? D. 有效的充分条件假言推理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形式逻辑

展开解析

答案 C

解析

15.

(5分)如果SIP、SOP、POS三个判断都真,则S与P具有()。

? A. 真包含关系

? B. 全同关系

? C. 真包含于关系

? D. 交叉关系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形式逻辑

展开解析

答案 D

解析

16.

(5分)“中国女排队员个个都是好样的”中的“中国女排队员”是集合概念。()

? A. 正确

? B. 错误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形式逻辑

展开解析

答案B

解析

17.

(5分)以下是某市体委对该市业余体育爱好者一项调查中的若干结论:所有的桥牌爱好者都爱好围棋;有围棋爱好者爱好武术;所有武术爱好者都不爱好健身操;有桥牌爱好者同时爱好健身操。如果上述结论都是真的,则以下哪项不可能为真?()

? A. 所有围棋爱好者也都爱好桥牌

? B. 有的桥牌爱好者爱好武术

? C. 围棋爱好者都爱好健身操

? D. 健身操爱好者都爱好围棋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形式逻辑

展开解析

答案 C

解析

18.

(5分)

与“这种商品既不实用、又不价廉”这一判断不同真、不同假的判断是( )。

? A. 这种商品或者实用或者价廉

? B. 这种商品既不价廉也不实用

? C. 这种商品不实用或者不价廉

? D. 这种商品既实用又价廉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形式逻辑

展开解析

答案 A

解析

19.

(5分)“当代青年是大有可为的”中的“当代青年”是普遍概念。()

? A. 错误

? B. 正确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形式逻辑

展开解析

答案 A

解析

20.

(5分)“论据应当是已知为真的判断”这条论证规则是()。

? A. 排中律的要求

? B. 同一律的要求

? C. 充足理由律的要求

? D. 矛盾律的要求

纠错

得分:0

知识点:形式逻辑

形式逻辑-课后习题-答案(含原题)

第四章简单命题及其推理 一、下列命题是哪种直言命题?请指出命题的主项、谓项、联项、量项及主谓项的周延情况。 1.共产党员是无产阶级先进分子。答:这是个全称肯定命题(A),全称肯定量项省略;“共产党员”是主项;“是”为联项;“无产阶级先进分子”是谓项。主项周延,谓项不周延。 2.任何困难都不是不可克服的。答:这是个全称否定命题(E)。全称量项“任何”;主项“困难”;联项“不是”;谓项为负概念“不可克服的”。其主项、谓项都周延。 3.有些图书是线装书。答:这是特称肯定命题(I)。量项“有些”;主项“图书”;联项“是”;谓项“线装书”。其主项、谓项均不周延。 4.《女神》是郭沫若的诗集。答:这是个单称肯定命题。《女神》是主项;“是”是联项;“郭沫若的诗集”是谓项。其主项周延,谓项不周延。 5.有些学生不刻苦。答:这个命题一般理解为O命题:有些学生不是刻苦的。“学生”是主项;“刻苦的”是谓项;“不是”是联项;“有些”是量项。其主项不周延,谓项周延。 二、下列对当关系推理是否有效?为什么? 1.由“有的植物不开花”真,推知“所有植物都开花”假。 答:正确。因为O与A是矛盾关系,由O真可推知A假。 2.由“凡环境污染都对人身体有害”真,推知“有的环境污染不对人身体有害”假。 答:正确。因为A与O是矛盾关系,由A真可推知O假。 3.由“有人生而知之”假,推知“有人不是生而知之”真。 答:正确。I与O是下反对关系,由I假可推知O真。 4.由“有的大学生是有理想的”真,推知“所有大学生都是有理想的”假。 答:不正确。I与A是从属(差等)关系,由I真推不出A假。 5.由“所有的古代散文都不押韵”假,推知“有的古代散文押韵”真。 答:正确。E与I是矛盾关系,由E假可推知I真。 6.由“所有的新诗都不押韵”假,推知“所有新诗都押韵”真。 答:不正确。E与A是反对关系,由E假推不出A真。 三、根据命题的对当关系,由已知下列命题的真假,断定同素材的其它三种命题的真 1.已知“某单位职工都买了电冰箱”为假。 答:这是个A命题。当A假时,同素材的E命题“某单位职工都没买电冰箱”真假不定;I命题“某单位职工有的买了电冰箱”真假不定;O命题“某单位有的职工没买电冰箱”为真。 2.已知“某班同学都不是会打桥牌的”为真。 答:这是个E命题。当E真时,A命题“某班同学都是会打桥牌的”为假;I命题“某班同学有的是会打桥牌的”为假;O命题“某班同学有的不是会打桥牌的”为真。 3.已知“有的科学家是自学成才的”为真。 答:这是个I命题。当I真时,A命题“所有的科学家是自学成才的”可真可假;E命题“所有的科学家不是自学成才的”为假;O命题“有的科学家不是自学成才的”可真可假。 4.已知“有的教授不是懂外语的”为假。 答:这是个O命题。当O假时,A命题“所有的教授都是懂外语的”为真;E命题“所有的教授都不是懂外语的”为假;I命题“有的教授是懂外语的”为真。 四、根据命题的对当关系,选择相应的命题来确定下列命题的虚假。 1.所有青年都是积极向上的。答:有的青年不是积极向上的。 2.有的理论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答:任何理论都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普通逻辑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普通逻辑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请指出下列各段议论“逻辑”一词的含义 1、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致电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这是中国革命合乎逻辑的民展。 2、虚构、夸张是文学创作必要手段,但它不曾离开现实生活的逻辑,其目的在于更概括、更真实、更典型地表现事物的本质. 答案:1和2中的逻辑分别指中国革命民展的客观规律和现实生活的客观规律。 3、列宁演说中的逻辑好像万能的触角,用钳子从各方面把你钳信,使你无法脱身,你不是投降,就是完全失败。 4、写文章要讲逻辑。就是要注意整篇文章的结构,开头、中间、线要有一种关系,要有一种内在联系,不要互相冲突。 5、出现重复,部分是由于术语上的缺点,部分是由于缺乏逻辑修养. 6、从中学时期就训练好一种逻辑的头脑,以后无论学什么、做什么,都将受益无穷。 3、4、5、6中的逻辑均指思维的规律和规则。 7、普及逻辑应以而广量大的中学生为重点。他们年纪轻,精力旺盛,记忆力和接受力强,在他们中普及逻辑收效较大。 8、逻辑并不难于理解,也有办法将所谓的难化为易。 7和8中的逻辑指的是逻辑学(即普通逻辑)。 二、在下列判断或推理中,哪些具有共同的逻辑形式,请用公式表示: 1)一切真知都是来源于实践。2)一切交通事故都是违章造成。3)一切国有的企业都是社会主义性质的。1、6、10具有共同的逻辑形式,即:一切S都是P。 4)一个统计数字的错误,或者由于材料不可靠,或者由于计算有偏差。5)胜者或因其强,或因其指挥无误。4和5具有共同的逻辑形式,即:或者P,或者Q。 6)一切鸟都是卵生的,一切蝙蝠都不是卵生的,所以一切蝙蝠都不是鸟。7)一切偶数都能被2整除,一切奇数都不能被2整除,所以一切奇数都不是偶数。6和7具有相同的逻辑形式,即:一切P都是M,一切S都不是M,所以,一切S都不是P。 8)只有充分发展商品经济,才能把经济真正搞活。9)只有充分民挥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我国的四个现代化才能实现。10)只有坚决地系统地进行改革,城市的经济才能兴旺繁荣。8、9、10具有相同的逻辑形式,即:只有P,才Q。 11)如果溶液是酸性的,就能使试纸变红,这瓶溶液是酸性的,所以它能使试纸变红。12)如果被告已以残废不再追究其刑事责任,现在被告已经死了,所以不再追究其刑事责任。11和12具有共同的逻辑形式,即:如果P,那么Q,P,所以Q。 三、请例举具有下列逻辑形式的具体判断和推理。 1、一切S都是P***一切国有资源都不是商品。 2、有的S是P***有的鸟是不会飞的。 3、如果p,那么q***如果不坚持改革,就会犯历史性的错误。 4、或者p或者q,非p,所以q***一部电影水平不高,或者是思想性差,或者是艺术性差;这部电影的思想性并不差,所以,这部电影艺术性差。 5、如果p那么q,非q,所以非p***如果语言能够生产物质财富,那么夸夸其谈的人就会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夸夸其谈的人不会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所以,语言并不能够生产物质财富。 第二章

《形式逻辑》

形式逻辑教学大纲 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一、形式逻辑是研究思维的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是大学本(专)科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作为一门思维科学,它既有认识的作用,又有表达和论证思想的作用。学习形式逻辑对于自觉地进行思维的逻辑训练,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增强逻辑论证的力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本课程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原则和方法,要准确地理解和掌握形式逻辑的基本概念、逻辑规律和逻辑原理,同时,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自觉地运用学过的逻辑理论和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活动中碰到的各种逻辑问题。通过学习本课程,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三、就中文系而言,本课程应注意同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写作等基础课程相联系,从形式逻辑的角度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四、本课程的一些内容比较抽象,教学中应注意重点突出、例证生动,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加强趣味性。教材一般都借用了数理逻辑的语言形式,应注意自然语言和形式语言的转换。 五、本课程讲授一学期,约32学时。书面作业2次。 六、本大纲课程教学内容顺序依托华东师大《形式逻辑》教材内容顺序编排,教学重点为第二、三、四、五、六、十章,教师在完成大纲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根据课时多少及学生接受能力对教学内容可以适当调整。由于选用教材不同,内容编排顺序以及个别内容、术语可能小异,教学中应作适当调整。 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形式逻辑的对象和意义 第一节了解:形式逻辑的对象(思维形式及其规律)和性质(全民性、工具性)。 第二节理解:学习形式逻辑的意义和方法

第二章概念 第一节概念的概述 一、了解:概念是通过揭示对象的特性或本质来反映对象的一种思维形式。 二、了解:概念与语词的关系 第二节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一、了解:概念内涵、外延的定义 二、掌握:概念内涵与外延的反变关系 第三节概念的种类 一、理解: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 二、理解: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 三、理解:正概念与负概念 第四节概念外延间的关系 一、理解:相容关系(全同、真包含、真包含于、交叉) 二、理解:不相容关系(全异:矛盾、反对) 第五节掌握:概念的限制和概括 第六节掌握:定义及其规则 第七节掌握:划分及其规则 第三章简单命题及其推理(上) 第一节了解:命题和推理的概述 第二节性质命题 一、了解:性质命题是断定事物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简单命题。 二、理解:性质命题根据质和量的不同结合分为六种基本形式。 三、掌握:A、E、I、O四种性质命题的项的周延性 四、掌握:主、谓项相同的A、E、I、O四种性质命题间的真假关系 第三节性质命题的直接推理 一、掌握:运用命题变形法的直接推理 二、掌握:依据“逻辑方阵”的命题间关系的直接推理 第四章简单命题及其推理(下) 第一节三段论 一、理解:三段论及其结构

形式逻辑习题

形式逻辑练习题 绪论 一、请指出下列各段文字中“逻辑”一词的涵义: 1.“虽说马克思没有遗留下‘逻辑’(大写字母的),但他遗留下《资本论》的‘逻辑’……”。2.“写文章要讲逻辑。” 3.“跨过战争的艰难路程之后,胜利的坦途就到来了,这是战争的自然逻辑。” 4.“艾奇逊当面撒谎,将侵略写成了‘友谊’……美国老爷的逻辑,就是这样。” 二、单项选择题: 1.思维的逻辑形式之间的区别,取决于()。 a. 思维的内容 b. 逻辑常项 c.逻辑变项 d. 语言表达形式 2.“所有S是P”与“有的S不是P”() a. 逻辑常项相同但变项不同 b. 常项不同但变项相同 c. 常项与变项均相同 d. 常项与变项均不同 概念 一、下列句子中标有横线的语词表达何种概念(单独或普遍、集合或非集合) (1)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真正动力。 (2)在我们的国家里,人民享受着广泛的民主和自由,同时又必须用社会主义的纪律来约束自己。(3)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 (4)我们的干部必须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 (5)词是最小的能自由运用的语言单位。 (6)根据森林的效益,可以将森林分为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特殊用途林。 二、请用欧拉图表示下列各句中标有横线的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 (1)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2)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是不谋任何私利的政党。 (3)印度地处亚洲,这个亚洲国家是发展中国家。 (4)小明是个小学生,他表姐是个中学生而且是三好学生,他爸爸是工人。 (5)一个人的知识不外直接经验的知识和间接经验的知识两部分。 (6)科研工作者、教育工作者是脑力劳动者,脑力劳动者也是劳动者。 (7)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 (8)小说和剧本都是文学作品。 三、下列语句作为定义是否正确为什么 (1)语言不是上层建筑。 (2)机会主义者就是看机会而采取行动的人。 (3)政治经济学是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规律的科学。 (4)奇数就是偶数加1或减1而成的数,偶数则是奇数加1或减1而成的数。 (5)狮子是兽中之王。 (6)资本家乃是剥削别人劳动的人。 (7)商品是通过货币进行交换的劳动产品。 (8)正方形就是四边相等的四边形。 四、下列划分是否正确为什么 (1)华东师大分为文科各系和理科各系。 (2)逻辑学分为形式逻辑,辩证逻辑,现代逻辑,古典逻辑。 (3)概念分为概念的内涵和概念的外延。 (4)科学分为哲学、逻辑学、政治经济学和各门自然科学。

普通逻辑第5版考研课后题和答案

普通逻辑第5版考研课后题和答案 普通逻辑编写组《普通逻辑》(第5版)课后习题详解目录 第1章引论 第2章复合命题及其推理 第3章命题的判定与自然推理 第4章简单命题的基本要素——概念 第5章性质命题及其推理 第6章关系命题及其推理 第7章谓词自然推理 第8章模态命题及其推理 第9章普通逻辑的基本规律 第10章归纳推理 第11章类比推理 第12章假说 第13章论证与谬误

? 试看部分内容 引论 思考题 1普通逻辑的对象是什么? 答:从宏观上看,普通逻辑是研究思维的科学。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需经过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理性认识阶段即思维的阶段。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有抽象概括性和间接性两个最基本的特征。普通逻辑主要研究思维的逻辑形式和逻辑规律。 2逻辑与语言有何关系? 答:逻辑形式是指不同思维内容所具有的共同结构;语言形式是指某种语言的具体表达方式。两者的关系如下: (1)联系 逻辑与语言之间的联系是十分密切的,具体地表现为思维的逻辑形式与语言形式的紧密联系:概念、命题和推理的存在与表达要借助于语词和语句,否则就无法存在和表达。

(2)区别 ①同样一种逻辑形式可以用不同的语言形式来表达。 ②同样一个语言形式在不同的场合能够表达不同的逻辑形式。 3学习普通逻辑有什么意义? 答:学习普通逻辑的意义在于: (1)根本意义 通过对普通逻辑的学习与应用,培养、训练和提高人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开发人们的智能,进而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与综合素质,促进知识创新、科技进步,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2)具体意义 ①学习普通逻辑能够给人们探求新知识提供必要的逻辑工具。 ②学习普通逻辑能帮助人们准确、严密地表述和论证思想。 ③学习普通逻辑对于人们反驳谬误、揭露诡辩十分必要。 ④学习普通逻辑有利于人们学习、理解和掌握其他各门具体科学知识。 4怎样学好普通逻辑? 答:学好普通逻辑需要: (1)提高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 学习普通逻辑可以把自发地运用逻辑变为自觉地运用逻辑,提高逻辑表达能力。因此应当明确学习目的,努力学好普通逻辑。

《形式逻辑》练习题答案及逻辑知识

《形式逻辑》练习题答案及逻辑知识 《形式逻辑》练习题、答案及逻辑知识 道成编辑,2012.1.15. 第一章、绪论 【堂上操练】一、填空: 1.普通形式逻辑研究的对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三者中,普通形式逻辑研究的思维属于_____________。 3.思维的逻辑形式又叫_______,指具有不同思维内容的思维形式所共同具有的__________。 4.思维的形式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符号系统。 5.思维形式结构中固定不变的部分叫___________,可以变化的部分叫__________。 二、指出下列命题的形式结构:1.这个学生是三好学生。2.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3.这节课或者你来讲,或者我来讲。4.如果不努力学习,就很难取得好成绩。 三、指出下列形式结构中的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 1.所有S是P2.p←q3.有S不是P4.(p

∧q)→r 【课后作业】 一、查阅词典,指出下列各句"逻辑"一词的含义: 1.正义终究战胜邪恶,这是社会发展的逻辑。2."贫穷才是社会主义",这是什么逻辑? 3.普及逻辑是提高中华民族文化素质的重要方面。4.要善于逻辑地思维和明确地表达思想。 5.虽说马克思没有留下"逻辑"(大写字母的),但他遗留下"资本论"的逻辑,应当充分地利用这种逻辑来解决当前的问题。6.任何脱离现实生活逻辑的文学作品都是没有生命力的。 7."社会主义不能搞市场经济",这一逻辑不能成立。8.这几句话不合逻辑。 二、请用公式表示下列命题或推理,并指出哪些具有共同的逻辑形式? 1.只有坚持改革开放,中国才有出路。2.白求恩同志是一个高尚的人。 3.所有科学理论都具有客观性,形式逻辑是科学理论,所以,形式逻辑具有客观性。 4.除非你去请他,他才来。6.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5.某案犯逃跑要么从水路。要么从陆路,据查不是从水

形式逻辑习题集含答案

《形式逻辑》课程习题集 西南科技大学成人、网络教育学院版权所有 习题 【说明】:本课程《形式逻辑》(编号为11009)共有单选题,填空题1,论述题,计 算题等多种试题类型,其中,本习题集中有[填空题1]等试题类型未进入。 一、单选题 1.思维的逻辑形式之间的区别,取决于()。 A、思维的内容 B、语言表达形式 C、逻辑常项 D、变项 E、逻辑常项和变项 2.“我们的干部来自五湖四海。”这里,“干部”这个概念,实在()的意义上使用的。 A、集合概念 B、非集合概念 3.“中国女子排球队多次夺得过世界冠军。”这里,“世界冠军”是()。 A、普遍概念 B、单独概念 4.“战场”和“战士”这两个概念是()。 A、属种关系 B、交叉关系 C、全异关系 5.将“学生”限止为“中学生”,概括为“知识分子”。对上述限制和概括的评价最为确切的是()。 A、限制和概括都很正确 B、限制和概括都不正确 C、限制正确,概括不正确 D、限制不正确,概括正确 6.“正方形就是四角相等的四边形。”对上述定义评价最为确切的是()。 A、正确 B、不正确,定义过宽 C、不正确,定义过窄 D、不正确,循环定义 7.母项S通过划分,得到并且只得到S1和S2两个子项。如果这一划分是正确的,则S1和S2不可能具有()关系。 (1)属种关系(2)矛盾关系(3)对立关系 A、只有(1) B、只有(2)

C、只有(3) D、只有(1)和(2) E、只有(1)和(3) 8.如果A是一个正概念,B是一个负概念,则A与B的外延关系()。 A、必定是矛盾关系 B、必定不是矛盾关系 C、可能不是矛盾关系 D、不可能是矛盾关系 E、必定是全异关系 9.“平反是对处理错误的案件进行纠正。”能最为确切地说明上述定义不严格的是()。 A、对案件是否处理错误,应该有明确的标准,否则不能说明什么是平反 B、应该说明平反的操作程序 C、应该说明平反的主体,平反的主体应该具备足够的权威性 D、对平反的客体应该具体分析,平反了,不等于没错误 E、处理错误的案件包括三种:重罪轻判,轻罪重判和无罪而判 10.“认识错误”是“改正错误”的()。 A、充分条件 B、必要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不构成条件关系 11.“宏达超市的商品不但价廉,而且物美。”这一命题的负命题表达的含义与()相同。 (1)宏达超市的商品价不廉,并且物不美。 (2)宏达超市的商品价廉,但物不美。 (3)宏达超市的商品价不廉,但物美。 (4)宏达超市的商品价不廉,或者物不美。 (5)宏达超市的商品如果价廉,那么一定物美。 A、仅(1) B、仅(2)和(3) C、仅(4) D、仅(4)和(5) E、(1)、(2)、(3)、(4)和(5) 12.“航天号飞机的失事或者由于设备故障,或者由于人为破坏;已查明失事原因确系设备故障。因此,可以排除人为破坏。”正确地评价了上述命题推理的是()。 A、推理正确,是不相容选言推理的肯定否定式 B、推理正确,是相容选言推理的否定肯定式 C、推理错误,是不相容选言推理的否定肯定式 D、推理错误,是相容选言推理的肯定否定式

《普通逻辑》练习题答案(第一版) (1)

逻辑学练习题答案 教材《普通逻辑学》 第一章 绪论 (P19~22) 一、单项选择题 1~5 B –B –D –B -C 二、填空题 1.严复 2.思维形式的结构 规律 方法 3.逻辑常项 4.形式 内容 5.间接 概括 三、分析下列各题的逻辑形式,并用公式表示。 1.只有p 才q 即p q ← 2.如果p 那么q 即p q → 3.p 或者q 即 p q ∨ 4.p 并且q 并且r 即p q r ∧∧ 5.所有M 是P ,所有S 是M ;所以,所有S 是P 即MAP SAM SAP ∧- 四、请指出下列各逻辑形式中的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 1.逻辑常项:“所有……是……” 逻辑变项:“S ”和“P ” 2.逻辑常项:“有的……不是……” 逻辑变项:“S ”和“P ” 3.逻辑常项:“如果……那么……” 逻辑变项:“p ”和“q ” 4.逻辑常项:“只有……才……” 逻辑变项:“p ”和“q ” 5.逻辑常项:“或者……或者……或者……” 逻辑变项:“p ”、“q ”和“r ” 6.逻辑常项:“……并且……并且……” 逻辑变项:“p ”、“q ”和“r ” 7.逻辑常项:(……并且……),所以…… 逻辑变项:PAM 、SOM 、SOP 8.逻辑常项:(……并且……),所以…… 逻辑变项:p q →;p ;q 第二章 概念 (P57~64) 一、单项选择题 1~5 A –B -B –C -D 6~10 B –C –B –D -D 二、填空题 1.事物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 2.内涵 外延 3.交叉 4.反对 5.被定义项=种差+邻近属概念 6.说明 规定 7.一次 连续 8.属种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之间的反变关系 三、分析下列语句中是从内涵方面还是外延方面来表述标有横线的概念。 1.内涵和外延 2.内涵 3.内涵 4.内涵和外延 5.内涵和外延 6.内涵和外延 7.内涵 8.内涵 9.内涵 10.内涵和外延 四、分析下列语句中标有横线的概念的种类。 1.普遍概念、集合概念、正概念 2.普遍概念、集合概念、正概念 3.普遍概念、非集合概念、正概念 4.普遍概念、非集合概念、负概念 5.虚概念 6.单独概念、集合概念、正概念 五、指出下列各句中标有横线的概念外延间的关系,并用欧拉图表示之。 对划线各概念依次编号:a b c d e f

形式逻辑_在线作业_2

形式逻辑_在线作业_2 交卷时间:2016-04-23 01:39:23 一、单选题 1. (5分) 在“知识分子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和“大学教师是知识分子”这两个命题中,“知识分子”( )。 ? A. 都是非集合概念 ? B. 前者是非集合概念,后者是集合概念 ? C. 都是集合概念 ? D. 前者是集合概念,后者是非集合概念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形式逻辑 展开解析 答案 D 解析 2. (5分)下列规则中符合相容选言推理的规则是()。 ? A. 否定部分选言肢,就要肯定另外的选言肢 ? B. 肯定前件可以肯定后件 ? C. 否定前件可以否定后件 ? D. 肯定后件可以肯定前件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形式逻辑 展开解析 答案 A 解析

3. (5分)类比推理和简单枚举推理的相同点是()。 ? A. 从个别到一般 ? B. 从个别到个别 ? C. 结论都是或然的 ? D. 前提蕴涵结论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形式逻辑 展开解析 答案 C 解析 4. (5分) “并非所有科学家都不是自学成才的,而没有一个科学家不是勤奋的人,所以勤奋的人都是自学成才的”,这个推理是( )。 ? A. 犯了中项不周延的错误 ? B. 犯了小项扩大的错误 ? C. 犯了大项扩大的错误 ? D. 正确的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形式逻辑 展开解析 答案B 解析 5. (5分)“中国人是不怕死的,奈何以死惧之”中的“中国人”属于() ? A. 负概念

? B. 集合概念 ? C. 普遍概念 ? D. 非集合概念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形式逻辑 展开解析 答案 B 解析 6. (5分) ? A. 所有的工人都不是劳动者 ? B. 并非所有的工人不是非劳动者 ? C. 并非所有的工人都是劳动者 ? D. 所有的工人是劳动者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形式逻辑 展开解析 答案 D 解析 7. (5分) ? A. SEP ? B. SAP ? C. PIS 依据对当关系或判断变形进行直接推理,由“所有的工人都不是非劳动者”为前提,推出结论为 ( )。 与SIP 的负判断具有等值关系的判断是( )。

普通逻辑_课后答案(符号和课本一样哦!)

《普通逻辑》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引论 一、指出下列各段文字中“逻辑”一词的含义: 1.答:指思维的规律、规则。 2.答:指逻辑学。 3. 答:“逻辑修养”指把握、运用逻辑知识的能力,或在逻辑学上的造诣。显然,这里的“逻辑”一词,指的是逻辑学。 4.答:指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 5.答:“不可战胜的逻辑力量”一词用来形容思维清晰,论证严密,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在这里,“逻辑”一词指思维的规律、规则。 6.答:指某种特殊的立场、观点或看问题的方法。 7.答:“马克思没有遗留下‘逻辑’(大写字母的)”,意指马克思没有写过逻辑学的专门著作,这里的“逻辑”显然是指逻辑学;“但他遗留下《资本论》的逻辑”,意指马克思留下了体现在《资本论》中的逻辑思想,这里的“逻辑”指的是思维的规律、规则。 8.答:指逻辑学。 二、指出下列各段文字中具有共同逻辑形式的命题或推理,并用公式表示之。 答:①1、10两段是具有共同逻辑形式的推理,用公式可表示为“所有M是P;所有S 是M;所以,所有S是P。” ②2、4两段是具有共同逻辑形式的命题,用公式可表示为:“如果p,那么q。” ③3、11两段是具有共同逻辑形式的命题,用公式可表示为:“只有p,才q。” ④5、12两段是具有共同逻辑形式的命题;用公式可表示为:“p,并且q,而且r。” ⑤6、8两段是具有共同逻辑形式的命题,用公式可表示为:“或者p,或者q。” ⑥7、9两段是具有共同逻辑形式的推理,用公式可表示为:“如果p,那么q;p;所以,q。” 第二章复合命题及其推理 一、下列语句是否表达命题?为什么? 1.答:不表达命题,因为它只是提出疑问,没有对事物情况做出反映。 2.答:表达命题,因为它用一个反诘疑问句,表达了对事物情况的反映,即“没有耕耘是不会有收获的。” 3.答:不表达命题,它只表达一种良好的祝愿,并未对事物情况做出反映。 4.答:表达命题,它用一个反诘疑问句,表达了对事物情况的反映。 5.答:表达命题,它用一个反诘疑问句,表达了“要想加罪于人,就不愁找不到借口”的命题。 6. 答:表达命题。虽然它使用的是感叹句,但反映还是十分明确的。 7. 答:不表达命题。 8.答:不表达命题。 9.答:不表达命题。 10.答:表达命题。 二、下列命题各属何种选言命题? 1.答:不相容的选言命题。在自然语言中,“或者……或者……或者”这个逻辑联结词是有歧义的。在某种语境中,它可以用来作为相容选言命题的联结词;在另一种语境中,它也可能用来作为不相容选言命题的联结词。在这个命题中,根据它的语境,它作为不相容选言命题的逻辑联结词。因为这个命题的三个选言肢实际反映了三种可能:第一种可能是这些

第九次作业

1.什么是形式逻辑推理的基本规律? 形式逻辑推理的基本规律有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 同一律:在同一论证过程中,使用的概念和判断必须保持同一性,亦即确定性。 矛盾律: 在同一论证过程中,对同一对象的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不能同真,其中至少有一个是假的。 排中律:在同一论证过程中,对同一对象的肯定判断和否定判断,这两个相矛盾的判断必有一个是真的。 充足理由律:对于任何判断都必须有充分的根据才被认为是对的。 2.什么是归纳推理?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运用? 归纳推理是从个别的或特殊的事物所做的判断扩大为同类一般事物的判断的一种推理。这种推理可简称为由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或者称为归纳法。 根据归纳推理的前提和结论所作判断的范围是否相同,可把归纳法分为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 完全归纳法:如果归纳推理的前提中一个或几个判断范围的总和与结论中判断的范围完全相同,则这种归纳推理叫做完全归纳法。 用完全归纳法进行推理时,要注意前提的判断范围不要重复,也不要遗漏,亦即前提判断范围的总和不能小于结论

判断的范围。 不完全归纳法:如果归纳推理的前提判断范围的总和小于结论判断的范围,则这种归纳推理叫做不完全归纳法。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从具体数的运算概括出运算律、指数运算性质等的推理都是不完全归纳法。要注意,根据不完全归纳法推出的结论可能是真实的,也可能是错误的。利用不完全归纳法得出的判断,只能作为一种假设或猜想,其正确与否,尚需实践检验或证明。 4. 试举例说明分析法和综合法。 例如:θθθθππθsin 1cos cos sin 1,2-=+ ≠-求证已知k 。 (1) 综合法: 证明: θθθθθ222cos )sin 1)(sin 1(1 cos sin =+-∴=+ θθθθθθπ πθsin 1cos cos sin 10sin 1,0cos 2 -=∴≠-≠∴+≠-又k (2) 分析法: 证明: 0sin 1,0cos 2 ≠-≠∴+≠θθπ πθk

形式逻辑金岳霖课后习题答案

《形式逻辑》(金岳霖)课后习题 目录 《形式逻辑》(金岳霖)课后习题 0 第二章概念 (2) 1.01说明概念的特征和作用。 (2) 1.02形式逻辑为明确概念和准确地使用概念提出了那些方法?明确概念和准确地 使用概念要注意那些问题? (3) 1.03说明概念与语词的关系。 (3) 1.04为什么说概念的内涵是对事物特有属性的反映,而不是事物特有属性本身?3 1.05指出下列各概念的内涵和某些外延: (3) 1.06指出下列各句中,括号里的话是由内涵方面或外延方面,来说明标有横线的概 念的: (3) 1.07对下列各概念进行一次限制和一次扩大: (4) 1.08下列各组概念从前到后,作为连续的限制或扩大,是否正确,为什么? (4) 1.09说明下列各句中带括号的概念是哪一种概念: (4) 1.10什么是形式逻辑所研究的概念之间的关系?说明下列各句子中带括号的概念 间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5) 1.11指出下列各概念的矛盾概念和反对概念: (5) 1.12什么是论域?下列各句中带括号的概念的论域是什么? (5) 1.13说明真实定义和语词定义的区别和作用。 (5) 1.14下列各句话表达了真实定义,还是语词定义? (6) 1.15设下列各句话都表达真实定义,是否正确?为什么? (6) 1.16根据下列各段文章的内容分别找出“片面性”和“革命”的定义,并说明这个 定义是合乎定义规则的: (7) 1.17设下列各句话都各表示一个划分。作为划分,它们是否正确?为什么? (7) 1.18生物分为动物和植物,这是不是二分法?如果不是二分法,则把它改为二分法。 (7) 1.19指出下列各段话明确了哪些概念,主要是用哪些方法明确的? (7) 第三章判断 (8) 2.04指出下到各判断是哪一种性质判断,并指出它们的主谓项。 (8) 2.05 (9) 2.06 (10) 2.07什么叫做周延?为什么肯定判断的谓项不周延而否定判断的谓项周延? (11) 2.08下列各关系是对称的或传递的吗? (11) 2.09下列各组判断之间有什么真假关系? (11) 2.10从关系的逻辑性质方面,指出下列两句话中的逻辑错误: (12) 2.11断定了一个复合判断,是否必然地断定了它的肢判断,为什么? (12) 2.12下列各判断是哪种复合判断,并指出它们的判断联项和肢判断。 (12) 2.13分析下列各判断的形式(不必分析到判断的内部结构,即主项、谓项等):.. 13

整理版-逻辑学课后习题答案

形式逻辑学练习(堂上训练部分)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 1.普通形式逻辑研究的对象是:思维形式思维基本规律简单逻辑方法_。 2.在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三者中,普通形式逻辑研究的思维属于_抽象思维__。 3.思维的逻辑形式又叫_ _思维的形式结构_____,指具有不同思维内容的思维形式所共同具有的__共同联系方式___。4.思维的形式结构是__由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结合而成__的符号系统。 5.思维形式结构中固定不变的部分叫__逻辑常项_,可以变化的部分叫__逻辑变项__。 二、指出下列命题的形式结构: 1.这个学生是三好学生。(这个S是P ) 2.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非p,但q) 3.这节课或者你来讲,或者我来讲。或p,或q 4.如果不努力学习,就很难取得好成绩。如果非p,那么,非q 三、指出下列形式结构中的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 1.所有S是P逻辑常项:所有,是。逻辑变项:S,P 2.p←q逻辑常项:←,。逻辑变项:p,q 3.有S不是P逻辑常项:有,不是。逻辑变项:S,P 4.(p∧q)→r逻辑常项:∧,→ 逻辑变项:p,q,r 第二章概念 一、填空: 二、指出下列概念是单独概念还是普遍概念:

1.我国人口最多的城市(单独概念)2.《鲁迅全集》(单独概念)3.比尔·盖茨(单独概念)4.《普通形式逻辑》课本(普遍概念) 5.电脑(普遍概念)6.那张纸(单独概念)7.共产党(普遍概念)8.中国共产党(单独概念) 9.国庆节(普遍概念) 10.中国人(普遍概念) 三、指出下列加横线概念是集合概念还是非集合概念: 四、指出下列概念是正概念还是负概念: 1.无济于事(正概念)2.败诉(正概念)3.不料(正概念)4.不作为(负概念) 五、指出下列各题加横线概念之间具有什么关系?并用图形表示出来: 句子(a),短语(b),词(c),单句(d),复句(e) a 他(a),教师(b),文学(c),小说(d),作家(e) .营业性舞厅(a),人(b),场所(c),成年人(d),标志(e),未成年人(f)

马哲专升本第一次作业

单选. (共20 小题,60 分) 1. 时间、空间是 A .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 B .人们经验规定的东西 C .人类感性的直观形式 D .独立于物质的客观存在学生答案: A 正确答案: A 分数:3 得分:3.0 2. 从信息的角度看,反映的发生就是 A .信息的传播过程 B .信息的产生过程 C .接受和保留信息的过程 D .信息的刺激过程 学生答案: C 正确答案: C 分数:3 得分:3.0 3. 下列说法属于不可能性的是 A .水中捞月 B .海底捞针 C .月中探宝 D .延年益寿 学生答案: A 正确答案: A

分数:3 得分:3.0 4. 在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中的认识是 A .感性具体阶段的认识 B .理性抽象阶段的认识 C .理性具体阶段的认识 D .感性与理性统一的认识 学生答案: D 正确答案: C 分数:3 得分:.0 5. 理解整个人类发展史的钥匙是 A .政治制度演变史 B .阶级斗争发展史 C .宗教信仰变迁史 D .生产劳动发展史 学生答案: D 正确答案: D 分数:3 得分:3.0 6. 自然和社会统一的基础是 A .自然 B .劳动 C .社会 D .人 学生答案: B

正确答案: B 分数:3 得分:3.0 7.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阶级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 A .国家政治权力 B .天才人物的创造力 C .社会生产力 D .阶级斗争 学生答案: D 正确答案: C 分数:3 得分:.0 8.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因为 A .它是生产力中的最重要的独立的要素 B .它渗透在生产力诸要素之中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 C .它是直接现实的生产力 D .它是把生产力诸要素结合起来的形式 学生答案: B 正确答案: B 分数:3 得分:3.0 9. 当生产关系完全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时候,阻挠生产关系的变革所引起的后果是 A .使革命不再成为现实 B .使腐朽的生产关系能够继续长期存在下去 C .使生产力的停滞成为永久的事实 D .形成全面的社会危机 学生答案: D

《形式逻辑》自测题

《形式逻辑》自测试题(一) 一、填空题(每个填空正确得0.5分,共12分) 1、逻辑变项是逻辑形式中它可以代入不同的内容,不管用什么具体的内容代入变项,其逻辑形式都保持不变,常用语言表示;逻辑常项是逻辑形式中,它具有,是的标志,它既可以用自然语言表示,也可以用语言表示。 2、概念的形式和存在必须依赖于语词,同一概念可以用来表达,同一语词可以表达。 3、概念的两个逻辑特征是:和。属种(种属)之间内涵与外延具有关系。 4、“货币是商品,但不是一般商品。”这句话作为定义是不正确的,因为它违反了定义的逻辑规则和。 5、进行划分时,划分出来的子项概念必须与母项概念构成关系,根据二分法划分出来的两个子项概念必须构成关系,否则划分就是错误的。 6、在直言命题中,决定命题的质的是命题的,决定命题的量的是命题的。 7、直言命题对当关系直接推理中关于“由一个命题假推出另一个命题假”的推理有“SIP→SAP”和“SOP→SEP”两种,而“由一个命题真推出另一个命题真”则有“”和“”两种。 8、运用推理时,为了确保获得真实结论,在逻辑上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第一;第二。 9、在三段论中,如果前提中不周延的项(概念)在结论中周延了就会犯或的逻辑错误。“科学技术是我们应当重视的,思想教育不是科学技术,所以,思想教育不是我们应当重视的。”这个三段论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二、单项选择题(请你在各小题后边的括号里写上正确的答案序号。每小题选择正确得2分,共10分) 1、“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工业品。”这一定义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A、定义过宽 B、定义过窄 C、定义含混 D、循环定义 2、“牛、羊、猪、鸡、鸭等家畜”这一概括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A、缺少概括 B、概括不当 C、重复概括 D、歧义概括 3、已知两个直言命题的逻辑变项完全相同,逻辑常项完全不同,则这个直言命题() A、不能同真,可以同假 B、可以同真,不能同假 C、不能同真,不能同假 D、可以同真,可以同假 4、“《狂人日记》作者”与“鲁迅”这两个概念间的关系是() A、全异关系 B、反对关系 C、交叉关系 D、全同关系 5、下列直言命题对当关系推理,正确的是() A、S IP→SOP B、SIP→SAP C、SIP→SAP D、SIP→SEP 6、“丈”、“尺”、“寸”这三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是() A、矛盾关系 B、全同关系 C、真包含关系 D、全异关系 7、下列直言命题变形推理,正确的是() A、SOP→POS B、SAP→PAS C、SIP→PIS→PO S D、SIP→SO P→P OS

《普通逻辑》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

《普通逻辑》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 一、指出下列各段文字中“逻辑”一词的含义: 1.指思维的规律、规则。 2.指逻辑学。 3.“逻辑修养”指把握、运用逻辑知识的能力,或在逻辑学上的造诣。显然,这里的“逻辑”一词,指的是逻辑学。 4.指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 5.“不可战胜的逻辑力量”一词用来形容思维清晰,论证严密,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在这里,“逻辑”一词指思维的规律、规则。 6.指某种特殊的立场、观点或看问题的方法。 7.“马克思没有遗留下‘逻辑’(大写字母的)”,意指马克思没有写过逻辑学的专门著作,这里的“逻辑”指逻辑学;“但他遗留下《资本论》的逻辑”,意指马克思留下了体现在《资本论》中的逻辑思想,这里的“逻辑”指的是思维的规律、规则。 8.指逻辑学。 二、指出下列各段文字中具有共同逻辑形式的命题或推理,并用公式表示之。 答:①1、10两段是具有共同逻辑形式的推理,用公式可表示为“所有M是P;所有S 是M;所以,所有S是P。” ②2、4两段是具有共同逻辑形式的命题,用公式可表示为:“如果p,那么q。” ③3、11两段是具有共同逻辑形式的命题,用公式可表示为:“只有p,才q。”

④5、12两段是具有共同逻辑形式的命题;用公式可表示为:“p并且q,而且r。” ⑤6、8两段是具有共同逻辑形式的命题,用公式可表示为:“或者p,或者q。” ⑥7、9两段是具有共同逻辑形式的推理,用公式可表示为:“如果p,那么q;p;所以,q。” 第二章 一、下列语句是否表达命题?为什么? 1.不表达命题,因为它只是提出疑问,没有对事物情况做出反映。 2.表达命题,因为它用一个反诘疑问句,表达了对事物情况的反映,即“没有耕耘是不会有收获的。” 3.不表达命题。 4.表达命题。 5.表达命题,它用一个反诘疑问句,表达了“要想加罪于人,就不愁找不到借口”的命题。 6.表达命题。 7.不表达命题。 8.不表达命题。 9.不表达命题。 10.表达命题。 二、下列命题各属何种选言命题?

形式逻辑_在线作业_1

形式逻辑_在线作业_1 交卷时间:2016-04-23 00:46:38 一、单选题 1. (5分)如果一个论证的论据虚假,则说明该论题一定不成立。() ? A. 正确 ? B. 错误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形式逻辑 展开解析 答案 B 解析 2. (5分)有些导演留大胡子,因此,有些留大胡子的人是大嗓门。为使以上推理成立,必须补充以下哪项作为前提?() ? A. 有些大嗓门的不是导演 ? B. 所有大嗓门的人都是导演 ? C. 有些导演是大嗓门 ? D. 所有导演都是大嗓门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形式逻辑 展开解析 答案 D 解析 3. (5分)

? A. 只有研究科学方法,下列判断都具有相同的逻辑形式,除了( )。 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B. 理论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物质力量 ? C.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 D. 要是寒潮到来,气温就会下降 ? E. 如果你有空,请立刻回信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形式逻辑 展开解析 答案 A 解析 4. (5分)“小王和小赵是同学”这一判断是()。 ? A. 关系判断 ? B. 全称判断 ? C. 性质判断 ? D. 特称判断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形式逻辑 展开解析 答案 A 解析 5. (5分)“并非小张既高又胖”,如果上述断定是真的,那么,下列哪个断定必定是真的?()? A. 如果小张高,那么他一定不胖

? B. 小张高但不胖 ? C. 小张既不高也不胖 ? D. 如果小张不高,那么他一定胖 纠错 得分: 0 知识点:形式逻辑 展开解析 答案 A 解析 6. (5分) ? A. O “我班许多人学过逻辑”是( )判断。 ? B. E ? C. I ? D. A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形式逻辑 展开解析 答案 C 解析 7. (5分)中国农业大学可以划分为:动物科技学院、动物医学院、人文与发展学院等。()? A. 错误 ? B. 正确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形式逻辑 展开解析

(0316)《形式逻辑》网上作业题及答案

[0316]《形式逻辑》 第一次作业 [单选题]“中国位于亚洲”这句话中的“中国”与“亚洲” 这两个词项外延之间具有() A:真包含于关系 B:真包含关系 C:交叉关系 D:全异关系 参考答案:D [单选题]“成年人”和“限制行为能力的人”的外延间的关系是:() A:真包含关系 B:真包含于关系 C:同一关系 D:交叉关系 参考答案:D [单选题]a方形,b方桌,c桌子,这三词项的外延关系是() A:c全包含于b,b全包含于a B:a与b是交叉关系,b与c是交叉关系,a与c全异 C:a全包含于b,c与它们交叉 D:b全包含于c,a与它们是全异关系 参考答案:D [单选题]a"犯罪团伙”、b"盗窃团伙”、c"盗窃团伙首犯” 这三个词项之间的关系用欧拉图表示为() A:c全包含于b,b全包含于a B:a与b是交叉关系,b与c是交叉关系,a与c全异 C:b全包含于a,c与它们是全异关系 D:b全包含于a,c与它们是交叉关系

参考答案:C [单选题]“等边三角形”和“等角三角形”的外延间的关系是:() A:真包含关系 B:同一关系 C:交叉关系 D:全异关系 参考答案:B [单选题]“这个班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 他们都是考试入学的。” 在这句话中两次出现的词项“这个班的学生”是() A:都是集合词项 B:都是非集合词项 C:前者是集合词项,后者是非集合词项 D:前者是非集合词项,后者是集合词项 参考答案:C [单选题]矛盾律要求相互否定的两个命题不能同() A:指一个事物 B:真 C:假 D:可靠 参考答案:B [单选题]排中律要求两个相互矛盾的命题不能同() A:指一个事物 B:真 C:假 D:可靠 参考答案:C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