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每日一练
- 格式:doc
- 大小:123.00 KB
- 文档页数:16
寒假文言文每日一练(四)一、阅读下文,完成1-5题章溢,字三益,龙泉人。
始生,声如钟。
弱冠,与胡深同师王毅。
天性孝友。
父没.,未葬,火焚其庐。
溢搏颡①吁天,火至柩所而灭。
蕲、黄寇犯龙泉,溢从子存仁被执,溢挺身告贼曰:“吾兄止一子,宁我代。
”贼素闻其名,欲降.之,缚于柱,溢不为屈。
至夜绐守者脱归,集里民为义兵,击破贼。
俄.府官以兵来,欲尽诛诖误者。
溢走说石抹宜孙②曰:“贫民迫冻馁,诛之何为。
”宜孙然.其言,檄止兵,留溢幕下。
后论功累授浙东都元帅府佥事。
溢曰:“吾所将皆乡里子弟,肝脑涂地,而吾独取功名,弗忍也。
”辞不受。
以义兵属其子存道,退隐匡山。
明兵克处州,避入闽。
太祖聘之,与刘基、叶琛、宋濂同至应天。
太祖劳基等曰:“我为天下屈四先生,今天下纷纷,何时定乎?”溢对曰:“天道无常,惟德是辅,惟不嗜杀人者能一之耳。
”太祖伟其言,授佥营田司事。
巡行于江东两淮,分籍定税,民甚便之。
会胡深入闽陷没,处州动摇,命溢为浙东按察副使往镇之。
既至,宣布诏旨,诛首叛者,余党悉定。
时温州茗洋贼为患,溢命子存道捕斩之。
朱亮祖取温州,军中颇掠子女,溢悉籍还其家。
【注释】①搏颡:叩头②石抹宜孙:元朝将领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父没.(2)欲降.之(3)俄.府官以兵来(4)宜孙然.其言2、以下加点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 与.胡深同师王毅/与.嬴而不助五国也B. 以.义兵属其子存道/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C. 而.吾独取功名/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D. 时温州茗洋贼为.患/臣之进退,实为.狼狈3、下列各项中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A. 章溢,字三益,龙泉人/廉颇者,赵之良将也B.缚于柱/以勇气闻于诸侯C.留溢幕下/退隐匡山D.巡行于江东两淮/而君幸于赵王4、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1)天道无常,惟德是辅,惟不嗜杀人者能一之耳。
(2)会胡深入闽陷没,处州动摇,命溢为浙东按察副使往镇之。
5、本文表现了张溢的品质。
二、阅读下文,完成6-10题至正二十二年九月九日,积霖既霁,灏气澄肃。
寒假文言文每日一练(三)一、阅读下文,完成1-5题(王)安石,临川人,好读书,善属文。
曾巩携其所撰以示欧阳修,修为之延誉,擢.进士上第,授淮南判官。
故事,秩满许献文求试馆职,安石独否,调知鄞县,通判舒州。
文彦博为相,荐其恬退,乞.不次进用,以激奔竞之风。
欧阳修荐为谏官。
安石皆以祖母年高辞。
修以其须禄养,复言于朝,召为群牧判官,改度支判官。
安石议论奇高,能以.辨博济其说,果于自用,慨然有矫.世变俗之志。
于是上万言书,其大要以为:“今天下之财力日以困穷,风俗日以衰坏,患在不知法度,不法先王之政故也。
法先王之政者,法其意而已。
法其意,则吾所改易更革,不至乎倾骇天下之耳目,嚣天下之口,而固已合先王之政矣。
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收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自古治世,未尝以财不足为患也,患在治财无其道耳。
”先是,馆阁之命屡下,安石辄辞不起,士大夫谓其无意于世,恨不识其面;朝廷每欲畀于美官,唯患其不就也。
及赴是职,闻者莫不喜悦。
1、请写出高中阶段学过的王安石的一篇文章名《》。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擢.进士上第(2)乞.不次进用(3)能以.辨博济其说(4)慨然有矫.世变俗之志3、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 召(安石)为群牧判官,改度支判官B. (欧阳修)秩满许献文求试馆职C. 朝廷每欲畀(安石)于美官D. 及(安石)赴是职,闻者莫不喜悦4、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1)曾巩携其所撰以示欧阳修(2)法先王之政者,法其意而已5、请在文中找出能从侧面表现王安石才干的句子6、王安石学识渊博,好读书,善属文,才华横溢,是北宋时的大改革家。
从文中看,他认为要办大事就得要做到二、阅读下文,完成7-10题吾居乎乡,客遗善笔二。
其一于友人,而用其一。
锐而端,圆而劲,以摹画咸与心称,爱之不忍妄用,遇佳纸墨洎文辞则以书,书毕涤而藏之。
恣意率手有所作,则用其次者。
是以虽甚久而犹新焉。
他日,友人至。
问其所得,则曰:“敝而弃之矣。
文言文阅读每日一练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后廿九日复上宰相书韩愈三月十六日,前乡贡进士韩愈谨再拜言相公阁下。
愈闻周公之为辅相,其急于见贤也,方一食三吐其哺,方一沐三握其发。
当是时,天下之贤才皆已举用,奸邪谗佞欺负之徒皆已除去,四海皆已无虞,九夷、八蛮之在荒服之外者皆已宾贡,天灾时变、昆虫草木之妖皆已销息,天下之所谓礼、乐、刑、政教化之具皆已修理,风俗皆已敦厚,动植之物、风雨霜露之所沾被者皆已得宜,休征嘉瑞、麟凤龟龙之属皆已备至,而周公以圣人之才,凭叔父之亲,其所辅理承化之功又尽章章如是。
其所求进见之士,岂复有贤于周公者哉?不惟不贤于周公而已,岂复有贤于时百执事者哉?岂复有所计议、能补于周公之化者哉?然而周公求之如此其急,惟恐耳目有所不闻见,思虑有所未及,以负成王托周公之意,不得于天下之心。
如周公之心,设使其时辅理承化之功未尽章章如是,而非圣人之才,而无叔父之亲,则将不暇食与沐矣,岂特吐哺握发为勤而止哉?维其如是,故于今颂成王之德,而称周公之功不衰。
今阁下为辅相亦近耳。
天下之贤才岂尽举用?奸邪谗佞欺负之徒岂尽除去?四海岂尽无虞?九夷、八蛮之在荒服之外者岂尽宾贡?天灾时变、昆虫草木之妖岂尽销息?天下之所谓礼、乐、刑、政教化之具岂尽修理?风俗岂尽敦厚?动植之物、风雨霜露之所沾被者岂尽得宜?休征嘉瑞、麟凤龟龙之属岂尽备至?其所求进见之士,虽不足以希望盛德,至比于百执事,岂尽出其下哉?其所称说,岂尽无所补哉?今虽不能如周公吐哺握发,亦宜引而进之,察其所以而去就之,不宜默默而已也。
愈之待命,四十余日矣。
书再上,而志不得通。
足三及门,而阍人辞焉。
惟其昏愚,不知逃遁,故复有周公之说焉。
阁下其亦察之。
(选自韩愈《昌黎先生集》,有删节)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天下之贤才皆已举.用举:提拔,推举B.四海皆已无虞.虞:欺骗,欺诈C.则将不暇.食与沐矣暇:闲暇时间D.亦宜引.而进之引:推荐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周公在辅佐君主担任宰相的过程中,工作十分繁忙,常常吃一顿饭、洗一次头要分三次完成。
文言文阅读每日一练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尚书比部员外郎李君墓志铭曾巩康定初,先人寓南康,与李君居并舍。
是时君年未四十,游余父子间,相好也。
后十余岁,君为临安,遇余于浙西,道旧故,喜甚。
又十余岁,君已退而家居,复见之山阳。
又九岁,而君年七十有一以卒。
明年,其孤仲熊自山阳抵京师,拜且泣曰:“顾得铭也。
”余惟君游余父子间四十年矣,铭其可辞?君姓李氏,讳丕,字子京,初名真卿。
曾大父讳某。
大父讳某。
考讳某,赠光禄卿。
母丁氏,仙县太君。
继母王氏,仁寿县太君。
君海州朐山人,家故寒也。
学为士,自君始。
出举进士,中其科,得主楚之淮阴簿。
岁凶,转运使调军食,用君主宿州籴。
他州皆强赋,民犹不足,君随便开诱,粜者悦趋,籴最他州。
迁宁国军节度,掌书记,转运使属君市翎毛,君优致如主籴,所市以赤,数之至十万,复最他州。
又属君主作院,君考校程度,所作兵器总一万一千三百二十有四,皆精且利。
他军州事,有不能决者,多属君,君所决者三十有八事。
盖复太平州囚管寿活之,明通判歙州林瑀无罪释之,类如此。
于是能益白,荐者十三人。
迁秘书省著作佐郎,用荐者监兴元府税,急吏宽商,课赢十有七万。
岁中,以岁次迁秘书丞,以课迁太常博士,以覃恩迁尚书屯田员外郎,知杭州临安县,召为审刑院详议官,赐绯衣银鱼。
迁尚书都官员外郎,通判蜀州。
蜀少事,然他州讼有积岁不能决者,转运使以属君,君所决八事,民信服之。
迁尚书职方员外郎,监在京内衣库,枢密使田况奏用君删定马军司条贯,既成,诏加赏赉。
滨州有狱久不能决,辞连大臣家子,遣吏治之辄辞,诏遣君乃决。
累迁尚书职方郎中,以母老出通判杭州,坐法免。
复为尚书比部郎中,监沂州承县盐酒税。
未逾月,自罢归。
又监陕州集津垛盐务,不行,以本官致仕。
元丰三年九月己卯以疾卒山阳之私第,十一月甲寅葬安乐乡之杨兴里。
(节选自《曾巩文集》)6.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
(4分)(1)用君主宿州籴.籴:(2)转运使属.君市翎毛属:(3)以课.迁太常博士课:(4)诏加赏赉.赉: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因为曾巩父子和李君交往了几十年,两家比较熟悉,所以仲熊从山阳县赶,向曾巩请求为其父写墓志铭,曾巩没有推辞。
【每日一练•文言文第一期】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1、解释粗体字先自度其足吾忘持度宁信度2、翻译下列句子。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何不试之以足?3、探究:文中“之”字共出现五次,它们的意思一样吗?任意选择三句,说说句中的“之”是什么意思,或有什么作用。
(只允许回答三个)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反归取之()何不试之以足()4、《郑人买履》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答案:1.(1)dúo量(长短)(2)dù尺寸\尺码(3)dù尺寸\尺码2.等到他返回后,集市已经散了,(他)最终也没有买到鞋。
为什么不用脚去试试呢?3.而置之其坐(脚的尺寸)至之市(到、往)而忘操之(脚的尺寸)反归取之(脚的尺寸)何不试之以足(鞋子)4.这则寓言讽刺了那些办事过于死板,只信教条,讲形式,不相信实际的人,告诉人们做事不能过分拘泥形式,要注重实际。
【每日一练•文言文第二期】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1、解释粗体词的含义。
①蜀之鄙有二僧_________ ②吾欲之南海__________③顾不如蜀鄙之僧哉________ ④子何恃而往__________2、翻译划横线的语句。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作者分别举“贫者”“富者”的例子,采用的是一种________方法,这样写,是为了说明人之为学,关键在____________。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
(19分)战国论【明】李贽余读《战国策》而知刘子政①之陋也。
夫春秋之后为战国。
既为战国之时,则自有战国之策。
盖与世推移,其道必尔。
如此者,非可以春秋之治治之也明矣。
况三王之世欤!五霸者,春秋之事也。
夫五霸何以独盛于春秋也?盖是时周室既衰,天子不能操礼乐征伐之权以号令诸侯,故诸侯有不令者,方伯、连帅率诸侯以讨之,相与尊天子而协同盟,然后天下之势复合于一。
此如父母卧病不能事事,群小构争,莫可禁阻,中有贤子自力家督,遂起而身父母之任焉。
是以名为兄弟,而其实则父母也。
虽若侵父母之权,而实父母赖之以安,兄弟赖之以和,左右童仆诸人赖之以立,则有劳于厥家大矣。
管仲相桓,所谓首任其事者也。
从此五霸迭兴,更相雄长,夹辅王室,以藩屏周。
百足之虫,迟迟复至二百四十余年者,皆管仲之功,五霸之力也。
诸侯又不能为五霸之事者于是有志在吞周心图混一如齐宣之所欲为者焉晋氏为三吕氏为田诸侯亦莫之正也。
则安得不遂为战国而致谋臣策士于千里之外哉!其势不至混一,故不止矣。
刘子政当西汉之末造,感王室之将毁。
徒知羡三王之盛,而不知战国之宜,其见固已左矣。
彼鲍、吴者,生于宋、元之季,闻见塞胸,仁义盈耳,区区褒贬,何足齿及!乃曾子固②自负不少者也,咸谓其文章本于《六经》矣,乃讥向自信之不笃,邪说之当正,则亦不知《六经》为何物,而但窃褒贬以绳世,则其视鲍③与吴亦鲁、卫之人矣。
【注】①刘子政:刘向,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战国策》的编定者,有着“尊王贱霸”(尊崇三王五代之盛世,看轻春秋战国之霸业)的历史观。
②曾子固:曾巩,宋代学者,著有《元丰类稿》。
③鲍:鲍彪,宋代学者,曾校注《战国策》;吴,吴师道,元代学者,曾重校《战国策》。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而知刘子政之陋也陋:浅薄 B.则有劳于厥家大矣厥:其,这个C.当西汉之末造造:时期 D.而不知战国之宜宜:应该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夫五霸何以.独盛于春秋也苟以.天下之大B.而其实则.父母也于其身也,则.耻师焉C.徒知羡三王之.盛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D.区区褒贬,何.足齿及其间旦暮闻何.物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第二段结合春秋特定的历史背景,运用了比喻论证充分肯定了管仲在历史推进中起到的独特作用,突破了传统的褒“王道”贬“霸道”史观。
寒假文言文每日一练(二十)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题。
(15分)吴门枫江之市,有君子焉,人皆称曰瓶庵。
或曰守口如瓶,取谨言之义。
或曰瓶窄口而广腹,善容物者也。
瓶庵幼失怙①废学,长自力于学,好文墨士,于贤人隐君子尤尊敬之。
朋友之穷老无所归者,曰:“于我乎养生送死。
”于是士君子皆贤瓶庵。
人有急难之日,好行其德。
尝僦②小舟,问舟子曰:“几何钱?”曰数若干,瓶庵曰:“米贵甚,如是,汝安得自活?”乃增其值。
故负贩人亦曰瓶庵盛德长者。
吴门高士徐枋,难衣食,瓶庵尝馈遗之,枋不辞。
瓶庵年六十,家人将觞客,瓶庵曰:“吾将归故乡,以是费为祖宗祠墓费。
吾六十,善病,不于此时一拜先陇③,更何待耶?”于是去,倡建始祖祠,修五世以上墓,拜故旧之陇而酻之,不令其子孙知。
事竣,力疾游黄山而后返。
里有事,尝就瓶庵平曲直,白徒④悍卒皆服之。
或曰:“瓶庵之父,往侨维扬,会逆阉魏忠贤用事,有假其威虐人者,君以布衣叩阍⑤抗疏,既危而免。
”瓶庵殊多父风也,父尝刲⑥股以疗亲病,瓶庵父病亦刲股。
瓶庵之妹死,有遗子女,并婚嫁之如己出。
其孝友如此。
于是远近士至吴门者,皆欲争识瓶庵矣。
[注]①失怙:失去父亲。
怙,依靠。
②僦:租赁。
③先陇:祖先陇地,祖墓。
④白徒:本指无军籍临时征集的壮丁。
此处指散漫无管束的人。
⑤叩阍(hūn):向朝廷进言。
⑥刲(kuī):割取。
1.写出下列加点字在句中的意思(4分)⑴瓶庵幼失怙废.学()⑵于是士君子皆贤.瓶庵()⑶瓶庵尝馈遗.之()⑷事竣.,力疾游黄山而后返()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善容物者也/吾六十,善病B.好文墨士/好行其德C.君以布衣叩阍抗疏/父尝刲股以疗亲病D.朋友之穷老无所归者/并婚嫁之如己出3.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⑴米贵甚,如是,汝安得自活⑵里有事,尝就瓶庵平曲直4.从文中看,人们称曰“瓶庵”的主要原因是。
(用文中的语句回答)(2分)5.“远近士至吴门者,皆欲争识瓶庵矣”,是因为瓶庵具有、、等优秀品格。
寒假文言文每日一练(十七)(一)阅读下列文言,完成1-5题记句容叟袁枚①舟过燕子矾,泊古寺,有叟训数僧。
貌癯而古,须发堕落,高吟所作诗,齿缺不能音。
揖而问之曰:“叟其有道者欤?”曰:“余非有道者,累于道者也。
”询其姓,曰赵,句容人。
母孕之即不茹荤,九岁齿决肉呕,遂绝之。
誓不娶,年十九,母亡。
②慕茅山三洞为神仙居,绝欲得之,仡然从三人而行,裹粮趋洞所。
洞冥然黑,人倒卧作蛇行以进。
叟先入,堕水,幸浅,无所伤。
二人者秉烛继之。
蝙蝠哑哑万数,如大片黑云来扑火,火灭。
其一毒虺,长三四尺,狂走有声。
三人苦畏,联衣带行山根,触顶碍眉,石乳雨下,讫不得住。
又五六里,得坦穴,闻钟磬鸣,大喜奔之,石罅水所为。
望如黑海,昏雾杳藐,波浪大作,不可穷也。
灯尽灭,且饥,为是悛而止。
从原径返,行且卧,迷无所复。
闻人声如天外呼者,则三人之戚友具麦饭纸钱号于洞口也。
牵以绳,三人同上,见青天如得故物,人间已三昼夜矣。
③叟归,学茹气呼吸法,于三人中最为长年,卒衰废,与他老人同。
无所名一钱,乃教小僧丐食饮以卒日。
自悔空然慕道,几死穴中。
嗣后有扼腕而道神仙者以翁为妄言,非矣。
(选自《小仓山房诗文集》)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4分)⑴母孕之即不茹.荤,九岁齿决肉呕( ) ⑵二人者秉.烛继之 ( )⑶石乳雨下,讫.不得住 ( ) ⑷(叟)于三人中最长年,卒.衰废( ) 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项是()(2分)A.①貌癯而.古②仡然从三人而.行B. ①二人者.秉烛继之②闻人声如天外呼者.C.①慕茅山三洞为.神仙居②于三人中最为.长年D.①询其.姓②其.一毒虺3.把下列句子解释成现代汉汉语(6分)⑴揖而问之曰:“叟其有道者欤?”⑵嗣后有扼腕而道神仙者以翁为妄言,非矣。
4.第②段体现老翁“累于道”的细节有(2分)(1)(2)5.从结构的角度,简析第③段的作用。
(2分)(二)阅读下列闻言,完成6-10题菊菊花者,秋季之牡丹、芍药也。
文言文一日一练一、汉明帝尊师上自为太子,受《尚书》于桓荣,及即帝位,犹尊荣以师礼。
尝幸太常府,令荣坐东面,设几杖,会百官及荣门生数百人,上亲自执业③;诸生或避位发难④,上谦曰:“太师在是。
”既罢,悉以太官供具赐太常家。
荣每疾病,帝辄遣使者存问,太官、太医相望于道。
及笃,上疏谢恩,让还爵士⑤。
帝幸其家问起居⑥,入街,下车,拥经而前,抚荣垂涕,赐以床茵、帷帐、刀剑、衣被,良久乃去。
自是诸侯、将军、大夫问疾者,不敢复乘车到门,皆拜床下。
荣卒,帝亲自变服临丧送葬,赐冢茔于首山之阳。
子郁当嗣⑦,让其兄子泛;帝不许,郁乃受封,而悉以租入与之。
帝以郁为侍中。
【注】①上:汉明帝刘庄。
②幸:驾幸,到。
③执业:听讲。
④避位发难:离开座位向皇帝提出疑难问题。
⑤爵士:爵位和封地。
⑥起居:此为病情。
⑦嗣:继承爵位。
1.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意思。
①太师在是()②悉以太官供具赐太常家()③拥经而前()④抚荣垂涕()2.翻译句子荣每疾病,帝辄遣使者存问。
译文:3.读了本文,然后结合《送东阳马生序》一文,谈谈你得到的启示。
二、东坡诗文东坡诗文,落笔辄为人所传诵。
每一篇到,欧阳公为终日喜,前后类如此。
一日与棐①论文及坡,公叹曰:“汝记吾言,三十年后,世上人更不道著我③也!”崇宁、大观②间,海外诗④盛行,后生不复有言欧公者。
是时朝廷虽尝禁止,赏钱增至八十万,禁愈严而传愈多,往往以多相夸。
士大夫不能诵坡诗,便自觉气索⑤,而人或谓之不韵⑥。
【注释】①棐:欧阳修的儿子欧阳棐。
②更不道著我:再也不谈论我,不传诵我的名声了。
③崇宁、大观:宋徽宗年号。
④海外诗:指东坡被贬海南时所作的诗。
⑤气索:气短⑥不韵:不雅。
⒈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的正确停顿。
落笔辄为人所传诵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①前后类如此②是时朝廷虽尝禁止⑫翻译下列句子。
士大夫不能诵坡诗,便自觉气索。
⒊从“每一篇到,欧阳公为终日喜,前后类如此。
”这句话中你感受到欧阳修怎样的品格?三、李勉①埋金天宝②中,有书生旅③次宋州。
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60篇1.班昭续《汉书》扶风①曹世叔妻者,同郡班彪②之女也,名昭,字惠班。
博学高才。
世叔早卒,有节行法度。
兄固著《汉书》,其八表及天文志未及竟而卒。
和帝诏昭就东观藏书阁③踵而成之。
帝数召入宫,令皇后诸贵人师事焉,号日“大家”。
每有贡献异物,辄诏大家作赋颂。
时《汉书》始出,多未能通者,同郡马融伏于阁下,从昭受读。
(选自《后汉书·曹世叔妻传》)[注释]①扶风:古地名,今陕西境内。
②班彪:当时著名学者。
③东观藏书阁:皇家藏书楼。
[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竞_________②辄_________ 2.翻译:①和帝诏昭就东观藏书阁踵而成之②师事焉[文化常识]女文史家。
班昭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文史家。
她帮助哥哥班固完成了未竟的事业,而且对阐述《汉书》起到了重要作用,她的诗赋在当时也很著名。
女性精通文史的在中国历史上不多,另一个是汉末的蔡文姬(蔡琰,见后文),还有一个是宋朝的李清照,她是杰出的女词人,她早年还同丈夫一起研究金石书画。
2.蔡文姬求情董祀为屯田都尉①,犯法当②死。
文姬③诣曹操请之。
时公卿、名士及远方使驿④坐者满堂。
操谓宾客日:“蔡伯喈女在外,今为诸君见之。
”及文姬进,蓬首徒行,叩头请罪,音辞清辩,旨甚酸哀,众皆为改容。
操日:“诚实相矜,然文状⑤已去,奈何?”文姬曰:“明公⑥厩马万匹,虎士成林,何惜疾足一骑,而济垂死之命乎!”操感其言,乃追原⑦祀罪。
(选自《后汉书·董祀妻传》)[注释】①屯田都尉:职官名称。
②当:判决。
③文姬:蔡文姬。
④使驿:使者。
⑤文状:文书。
⑥明公:对曹操的敬称。
⑦原:原谅,此指赦罪。
[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诣__②徒__③厩__④虎士__2.翻译:①旨甚酸哀,众皆为改容;②诚实相矜;③济垂死之命。
3.理解:“操感其言”属什么句式?[文化常识]蔡文姬。
蔡文姬名琰,字文姬,东汉末年的女诗人,其父即蔡邕(字伯喈)。
她博学有才辩,通音律。
初嫁卫仲道。
文言文一日一练一、汉明帝尊师上自为太子,受《尚书》于桓荣,及即帝位,犹尊荣以师礼。
尝幸太常府,令荣坐东面,设几杖,会百官及荣门生数百人,上亲自执业③;诸生或避位发难④,上谦曰:“太师在是。
”既罢,悉以太官供具赐太常家。
荣每疾病,帝辄遣使者存问,太官、太医相望于道。
及笃,上疏谢恩,让还爵士⑤。
帝幸其家问起居⑥,入街,下车,拥经而前,抚荣垂涕,赐以床茵、帷帐、刀剑、衣被,良久乃去。
自是诸侯、将军、大夫问疾者,不敢复乘车到门,皆拜床下。
荣卒,帝亲自变服临丧送葬,赐冢茔于首山之阳。
子郁当嗣⑦,让其兄子泛;帝不许,郁乃受封,而悉以租入与之。
帝以郁为侍中。
【注】①上:汉明帝刘庄。
②幸:驾幸,到。
③执业:听讲。
④避位发难:离开座位向皇帝提出疑难问题。
⑤爵士:爵位和封地。
⑥起居:此为病情。
⑦嗣:继承爵位。
1.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意思。
①太师在是()②悉以太官供具赐太常家()③拥经而前()④抚荣垂涕()2.翻译句子荣每疾病,帝辄遣使者存问。
译文:3.读了本文,然后结合《送东阳马生序》一文,谈谈你得到的启示。
二、东坡诗文东坡诗文,落笔辄为人所传诵。
每一篇到,欧阳公为终日喜,前后类如此。
一日与棐①论文及坡,公叹曰:“汝记吾言,三十年后,世上人更不道著我③也!”崇宁、大观②间,海外诗④盛行,后生不复有言欧公者。
是时朝廷虽尝禁止,赏钱增至八十万,禁愈严而传愈多,往往以多相夸。
士大夫不能诵坡诗,便自觉气索⑤,而人或谓之不韵⑥。
【注释】①棐:欧阳修的儿子欧阳棐。
②更不道著我:再也不谈论我,不传诵我的名声了。
③崇宁、大观:宋徽宗年号。
④海外诗:指东坡被贬海南时所作的诗。
⑤气索:气短⑥不韵:不雅。
⒈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的正确停顿。
落笔辄为人所传诵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①前后类如此②是时朝廷虽尝禁止⑵翻译下列句子。
士大夫不能诵坡诗,便自觉气索。
⒊从“每一篇到,欧阳公为终日喜,前后类如此。
”这句话中你感受到欧阳修怎样的品格?三、李勉①埋金天宝②中,有书生旅③次宋州。
寒假文言文每日一练(五)一、阅读下文,完成1-5题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
以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为分宁主簿。
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
邑人惊曰:“老吏不如也。
”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
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
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辩,不听,乃委手版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
”逵悟,囚得免。
移郴之桂阳令,治绩尤著。
郡守李初平贤之,语之曰:“吾欲读书,何如?”敦颐曰:“公老无及矣,请为公言之。
”二年果有得。
徙知南昌,南昌人皆曰:“是能辨分宁狱者,吾属得所诉矣。
”富家大姓、黠吏恶少,惴惴焉不独以得罪于令为忧,而又以污秽善政为耻。
历合州判官,事不经手,吏不敢决。
虽下之,民不肯从。
部使者赵抃惑于谮口,临之甚威,敦颐处之超然。
通判虔州,抃守虔,熟视其所为,乃大悟,执其手曰:“吾几失君矣,今而后乃知周茂叔也。
”熙宁初,知郴州。
用抃及吕公著荐,为广东转运判官、提点刑狱,以洗冤泽物为己任。
行部不惮劳苦,虽瘴疠险远,亦缓视徐按。
以疾求知南康军,因家庐山莲花峰下,前有溪,合于湓江,取营道所居濂溪以名之。
抃再镇蜀,将奏用之,未及而卒,年五十七。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1)有狱.久不决(2)郡守李初平贤.之(3)熟.视其所为(4)亦缓视徐按.2、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吾不为.也/为.广东转运判官②用.抃及吕公著荐/将奏用.之A.①用法相同②用法也相同B.①用法相同②用法不同C.①用法不同②用法相同D.①用法不同②用法也不同3、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1)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
(2)是能辨分宁狱者,吾属得所诉矣。
4、赵抃对周敦颐的态度前后有何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从“分宁辨狱”和“独辩王逵”两件事,可以看出周敦颐□□、□□的性格。
二、阅读下文,完成6-10题。
松风阁记①松风阁在金鸡峰下,活水源上。
予今春始至,留再宿,皆值雨,但闻波涛声彻昼夜,未尽阅其妙也。
2009年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题大汇编江西省(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1—15题。
(10分)故槐里令朱云上书求见,公卿在前。
云曰:“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①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②。
臣愿赐尚方斩马剑,断佞臣一人,以厉③其馀。
”上④问:“谁也?”对曰:“安昌侯张禹⑤。
”上大怒,曰:“小臣居下讪上,廷.辱师傅,罪死不赦。
”御史将⑥云下。
云攀殿槛,槛折。
云呼曰:“臣得下从龙逢、比干⑦游于地下,足矣!未知圣朝何如耳?”御史遂将云去。
于是左将军辛庆忌免冠,解印绶,叩头殿下,曰:“此臣素著狂直于世,使其言是,不可诛;其言非,固当容之。
臣敢以死争。
”庆忌叩头流血。
上意解,然后得已.。
及后当治槛,上曰:“勿易.!因而辑⑧之,以旌⑨直臣。
”(选自《汉书·朱云传》)【注释】①匡:辅助。
②尸位素餐:居其位食其禄而不管事。
③厉:激励,此有警戒之意。
④上:指汉成帝。
⑤张禹:汉成帝的老师。
⑥将:拿。
⑦龙逢、比干:古代因直谏而被杀的忠臣。
⑧辑:连缀。
⑨旌:表彰。
11.用“/”给文中画线句划分正确的朗读节奏。
(1分)于是左将军辛庆忌免冠12.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3分)(1)廷()(2)已()(3)易()13.13、概述朱云直谏杀张禹的理由。
(2分)14.辛庆忌是如何劝说汉成帝不杀朱云的?请用自己的话说说(2分)15.你认为汉成帝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地方?请简要谈谈(2分)上海市阅读下文,完成第12—15题(12分)福安居盛家园,畜二母鸡,黄白各一,桑麻掩映,分棚而栖,各养数雏。
晨夕带雏出入,二雌同行,宛如人之洽比其邻者。
一日,黄者被人窃去,失母之雏,悲鸣不已。
白者频来顾视之,若代为悯恻。
然自后得食相呼,归栖逐队,盖亡形于黄白,而皆视为己子矣。
鸡虽微禽,而于五德,之外,竟复具一德。
盛君之友因呼之为“慈鸡”。
【注】五德:指仁、义、礼、智、信。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1)而皆视.为己子矣()(2)竟复具.一德()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分)白者频来顾视之14.表现“二母鸡”和睦相处的句子是____。
(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15.文中的“一德”指的是____。
(3分)无锡市赈灾(节选)钱泳(清)嘉庆十有.九年,江南大旱,地势视无锡为高,被灾尤剧。
邑侯齐彦槐尝以事赴乡,窃.见赤地数千里,民间无米炊,爨(cuān )无薪.,汲无水,恻然忧之。
夫官发常平仓谷。
平粜(tiào )于民,便矣。
然远在数千里之外者,不能为升斗之米来也。
故官平粜,但能惠近民,不能惠远民。
殷富之家,以其余米平粜于其乡,远近..咸便矣。
然无升斗之资者,不能籴(dí)也。
故民平粜,但能惠次贫,不能惠极贫。
以此,定图赈之法。
至今岁三月,计捐钱十有二晚四千余缗(mín )矣。
而殷富之家,好行其德,复于其间为粥以.赈,城乡设厂十余处,计所捐又不下万数千缗,饥民赖以全活者无算。
呜呼,孰谓人心之淳,风俗之厚,今不若古哉!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1)嘉庆十有.九年(2)窃.见赤地数千里(3)爨(cuān )无薪.(4)远近..咸便矣9.下列句中的“以”与“复于其间为粥以赈”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以.土砾凸者为丘 B、策之不以.其道C、扶苏以.数谏故D、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3分)(1)被灾尤剧。
(1分)译文:(2)孰谓人心之淳,风俗之厚,今不若古哉!译文:11.阅读全文后,你觉得齐彦槐具有怎样的情感和思想?请简要回答。
(2分)答:宁波(四)能言之鸭陆龟蒙①才名播海内,居吴中,然性浮薄。
时有内官②,经长洲,于水滨见一花鸭,弹之而毙。
守者告之,乃乘小舟,修表章,告内官曰:“某养此鸭,能人言;方欲上进,君何杀之?”乃将表示之。
内官惊而且惭,酬之银盏。
临行询之,竟解何言语。
陆曰“教来数载,能自呼其名尔!”【注释】①陆龟蒙:晚唐诗人。
②内官:宦官。
23.《古汉语词典》中“修”字有以下几个义项。
根据上下文,“乃乘小舟,修表章”中的“修”最恰当的解释是【】(2分)A.修饰B.整治C.书写D.学习24.文中划线句子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就做了这样的表示。
B.于是拿表章给内官看。
C.就表示一下态度。
D.于是表示要上告。
25.“内官惊而且惭”,其中“惊”“惭”的原因是什么?你觉得内官是怎样的人?(4分)金华(三)郑板桥开仓济民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
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
室无贿咯,案无留牍。
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
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
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我任之。
”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
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19.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理解有误的一项。
()(2分)A值.岁荒,人相食(遇,遇到)B燮开仓赈济,或.阻之(或者)C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离开)D至有忘其.为长吏者(他,指郑板桥)2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
21.阅读本文和下列链接材料,探究郑板桥是一个怎样的人。
(3分)【相关材料】材料一:郑板桥辞官后,“一肩明月,两袖清风”,只带着一条黄狗和一盆兰花回乡隐居。
——摘自《百度百科网》材料二: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郑板桥《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山东省淄博市(三)阅读下列课外文言文,做11—13题。
(5分)东坡诗文,落笔辄为人所传诵。
每一篇到,欧阳公为终日喜,前后类如此。
一日与棐①论文及坡,公叹曰:“汝记吾言,三十年后,世上人更不道著我③也!”崇宁、大观②间,海外诗④盛行,后生不复有言欧公者。
是时朝廷虽尝禁止,赏钱增至八十万,禁愈严而传愈多,往往以多相夸。
士大夫不能诵坡诗,便自觉气索⑤,而人或谓之不韵⑥。
注释:①棐:欧阳修的儿子欧阳棐。
②更不道著我:再也不谈论我,不传诵我的名声了。
③崇宁、大观:宋徽宗年号。
④海外诗:指东坡被贬海南时所作的诗。
⑤气索:气短。
⑥不韵:不雅。
11、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的正确停顿。
(1分)落笔辄为人所传诵12、⑴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2分)①前后类.如此②是.时朝廷虽尝禁止⑵翻译下列句子。
(1分)士大夫不能诵坡诗,便自觉气索。
13、从“每一篇到,欧阳公为终日喜,前后类如此。
”这句话中你感受到欧阳修怎样的品格?(1分)嘉兴(三)(9分)进士不读《史记》王士祯宋荔裳方伯①在塾读书时,有岸然而来者,则一老甲榜②也。
问:“小儿读何书?”以《史记》对。
问:“何人所作?”曰:“太史公。
”问:“太史公是何科进士?”曰:“汉太史,非今进士也。
”递取书阅之,不数行,辄弃去,曰:“亦不见佳,读之何益?”乃昂然而出。
[注释]①宋荔裳:宋琬,号荔裳,清初散文家。
方伯:明清时对布政使(官职)的称呼。
②清朝科举制度中进士的别称。
2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3分)(1)以《史记》对(2)遂取书阅之(3)不数行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3分)亦不见佳,读之何益?22、本文刻画的老甲榜形象和我们课本中学到的哪一人物相似?请举一例.简要说明理由。
(3分)。
义乌市(三)(8分)余尝游于京师侯家①富人之园,见其所蓄②,自绝徼③海外奇花石无所不致,而所不能致者惟竹。
吾江南人斩竹而薪之,其为园④,弈必购求海外奇花石,或千钱一石,百钱买一花而不自惜。
然有竹据其间,或芟⑤而去焉,曰:“母以是占我花石地!”而京城人苟可致一竹,辄不惜数千钱。
然才遇霜雪,又槁⑥以死。
以其难致而又多槁死,则人益贵之。
而江南人笑之曰:“京师人乃宝吾之所薪!”(节选自《任光禄竹溪记》)[注释]①侯家:王侯之家。
②蓄:蓄养,收藏。
③绝徼:极远的边地。
④其为园:他们建造园子。
⑤芟(shān):割。
⑥槁:干桔。
2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⑴而所不能致.()者惟竹⑵然.()有竹据其间⑶或芟而去.()焉⑷毋以是.()占我花石地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2分)吾江南人斩竹而薪之22、这段文字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2分)台州市(三)(10分)钟繇①魏钟繇,字元常。
少随刘胜入抱犊山②,学书三年,遂与魏太祖、邯郸淳、韦诞③等议用笔。
繇乃问蔡伯喈④笔法于韦诞,诞惜不与。
乃自捶胸呕血。
太祖以五灵丹救之,得活。
及诞死,繇令人盗掘其墓,遂得之。
由是繇笔更妙。
繇精思学书,卧画被穿过表⑤,如厕⑥终日忘归。
每见万类,皆书象之。
繇善三色书⑦,最妙者八分⑧。
(选自羊欣《笔阵图》)【注释】①钟繇(yïo):三国魏大臣,书法家。
书法与晋王羲之齐名,并称“钟王”。
②刘胜:行书首创者。
抱犊山:山名,在河南境内。
③魏太祖:曹操。
邯郸淳:魏文学家,对文字书法很有研究。
韦诞:魏书法家。
④蔡伯喈(jiē):东汉人,工书画。
⑤被穿过表:被子被手画穿了。
⑥如厕:到厕所去。
⑦三色书:楷书、行书、草书。
⑧八分:汉字书体名。
23.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⑴诞惜不与.(▲)⑵及.诞死(▲)⑶遂.得之(▲)⑷皆书.象之(▲)24.理列各项中“以”字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3分)例句:太祖以.五灵丹救之A、或以.钱币乞之B、皆以.美于徐公C、卷石底以.出D、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25.文章写了钟繇痴迷学书的哪些表现?请作简要概括。
(3分)答:▲。
湖州市(三)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20 一22 题。
(8 分)昔有长者子①,入海取沉水②。
积有年载,方得一车,持来归家。
诣市卖之,以其贵故,卒无买者。
经历多日,不能得售③。
心生疲厌,以为苦恼。
见人卖炭,时得速售。
便生念言:不如烧之作炭,可得速售。
即烧为炭,诣市卖之,不得半车炭之价直④。
世间愚人亦复如是。
(选自《百喻经》) 【注】①长者子:年长有声望之人的儿子。
②沉水:即沉香木,因木质坚硬,能沉于水,故名。
③售:卖出去。
④直:通“值”。
2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3 分)(1)方.得一车方:(2)以.其贵故以:(3)世间愚人亦复如是.是: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2 分)即烧为炭,诣市卖之,不得半车炭之价直。
22.你从文中得到什么启示?( 3 分)绍兴市(三)(12分)南霁云①威武不能屈[唐]韩愈南霁云之乞救于贺兰②也,贺兰嫉巡、远③之声威功绩出己上,不肯出师救。
爱霁云之勇且壮,不听其语,疆留之。
具食与乐,延.霁云坐。
霁云慷慨语曰:“云来时睢阳之人不食月余日矣云虽欲独食义不忍!虽.食,且不下咽。
”因拔所佩刀断一指,血淋漓,以示贺兰。
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
云知贺兰终无为云出师意,即驰去;将出城,抽矢射佛寺浮图④,矢著其上砖半箭。
曰:“吾归破贼,必灭贺兰,此矢所以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