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每日一练答案-古诗词每日一练
- 格式:pdf
- 大小:21.21 MB
- 文档页数:63
寒假文言文每日一练(四)一、阅读下文,完成1-5题章溢,字三益,龙泉人。
始生,声如钟。
弱冠,与胡深同师王毅。
天性孝友。
父没.,未葬,火焚其庐。
溢搏颡①吁天,火至柩所而灭。
蕲、黄寇犯龙泉,溢从子存仁被执,溢挺身告贼曰:“吾兄止一子,宁我代。
”贼素闻其名,欲降.之,缚于柱,溢不为屈。
至夜绐守者脱归,集里民为义兵,击破贼。
俄.府官以兵来,欲尽诛诖误者。
溢走说石抹宜孙②曰:“贫民迫冻馁,诛之何为。
”宜孙然.其言,檄止兵,留溢幕下。
后论功累授浙东都元帅府佥事。
溢曰:“吾所将皆乡里子弟,肝脑涂地,而吾独取功名,弗忍也。
”辞不受。
以义兵属其子存道,退隐匡山。
明兵克处州,避入闽。
太祖聘之,与刘基、叶琛、宋濂同至应天。
太祖劳基等曰:“我为天下屈四先生,今天下纷纷,何时定乎?”溢对曰:“天道无常,惟德是辅,惟不嗜杀人者能一之耳。
”太祖伟其言,授佥营田司事。
巡行于江东两淮,分籍定税,民甚便之。
会胡深入闽陷没,处州动摇,命溢为浙东按察副使往镇之。
既至,宣布诏旨,诛首叛者,余党悉定。
时温州茗洋贼为患,溢命子存道捕斩之。
朱亮祖取温州,军中颇掠子女,溢悉籍还其家。
【注释】①搏颡:叩头②石抹宜孙:元朝将领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父没.(2)欲降.之(3)俄.府官以兵来(4)宜孙然.其言2、以下加点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 与.胡深同师王毅/与.嬴而不助五国也B. 以.义兵属其子存道/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C. 而.吾独取功名/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D. 时温州茗洋贼为.患/臣之进退,实为.狼狈3、下列各项中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A. 章溢,字三益,龙泉人/廉颇者,赵之良将也B.缚于柱/以勇气闻于诸侯C.留溢幕下/退隐匡山D.巡行于江东两淮/而君幸于赵王4、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1)天道无常,惟德是辅,惟不嗜杀人者能一之耳。
(2)会胡深入闽陷没,处州动摇,命溢为浙东按察副使往镇之。
5、本文表现了张溢的品质。
二、阅读下文,完成6-10题至正二十二年九月九日,积霖既霁,灏气澄肃。
每日一练—32-文言文(2009-1-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徐稚字孺子,豫章南昌人也。
家贫,常自耕稼,非其力不食。
恭俭义让,所居服其德。
屡辟公府,不起。
时陈蕃为太守,以礼请署功曹,稚不免之,既谒而退。
蕃在郡不接宾客,惟稚来特设一榻,去则县之。
后举有道,家拜太原太守,皆不就。
延熹二年,尚书令陈蕃、仆射胡广等上疏荐稚等曰:臣闻善人天地之纪,政之所由也。
《诗》云:‘思皇多士,生此王国。
’天挺俊乂,为陛下出,当辅弼明时,左右大业者也。
伏见处士豫章徐稚、彭城姜肱、汝南袁闳、京兆韦著、颍川李昙,德行纯备,著于人听。
若使擢登三事,协亮天工,必能翼宣盛美,增光日月矣。
桓帝乃以安车玄纁,备礼征之,并不至。
帝因问蕃曰:徐稚、袁闳、韦著谁为先后?蕃对曰:闳生出公族,闻道渐训。
著长于三辅礼义之俗,所谓不扶自直,不镂自雕。
至于稚者,爰自江南卑薄之域,而角立杰出,宜当为先。
稚尝为太尉黄琼所辟,不就。
及琼卒归葬,稚乃负粮徒步到江夏赴之,设鸡酒薄祭,哭毕而去,不告姓名。
时会者四方名士郭林宗等数十人,闻之,疑其稚也,乃选能言语生茅容轻骑追之。
及于涂,容为设饭,共言稼穑之事。
临诀去,谓容曰:为我谢郭林宗,大树将颠,非一绳所维,何为栖栖不遑宁处?及林宗有母忧,稚往吊之,置生刍一束于庐前而去。
众怪,不知其故。
林宗曰:此必南州高士徐孺子也。
《诗》不云乎,‘生刍一束,其人如玉。
’吾无德以堪之。
灵帝初,欲蒲轮聘稚,会卒,时年七十二。
子胤字季登,笃行孝悌,亦隐居不仕。
太守华歆礼请相见,固病不诣。
汉末寇贼从横,皆敬胤礼行,相约敕,不犯其闾。
建安中卒。
选自《后汉书·卷五十三·徐稚列传》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屡辟公府,不起辟:被征辟B.去则县之县:通悬C.共言稼穑之事稼穑:农业劳动D.太守华歆礼请相见,固病不诣固:痼疾9.以下各组,全都表现徐稚德高望重的一组是()A.家贫,常自耕稼,非其力不食恭俭义让,所居服其德B.蕃在郡不接宾客,惟稚来特设一榻后举有道,家拜太原太守C.稚尝为太尉黄琼所辟及林宗有母忧,稚往吊之,置生刍一束于庐前而去D.闻之,疑其稚也,乃选能言语生茅容轻骑追之相约敕,不犯其闾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徐稚家里很穷,平日自己耕种稼穑,为人恭俭谦让,周围的人都佩服他的品德。
寒假文言文每日一练(九)含答案一、阅读下文,完成1-5题游钓台①记〔清〕郑日奎舟发自常山,凡三百余里,山水皆有可观。
惟诫舟子以过七里滩,必予告。
越日,舟行万山中,忽睹云际双峰崭然秀峙,急呼舟子曰:“若非钓台耶?”曰:“然矣!”迫视之,所云两台,实两峰也。
台东西峙,相距可数百步,陡起江干,数百仞不肯止。
峰之下,先生祠堂在焉。
于是足不及游而目游之。
俯仰间,清风徐来,无名之香,四山俱至,则鼻游之。
舟子谓滩水佳甚,试之良然,则舌游之。
返坐舟中,细绎峰峦起止,径路出没之态。
惝恍间如舍舟登陆,如披草寻磴,如振衣最高处,下瞰群山趋列,或秀静如文,或雄拔如武,盖神游之矣。
日之夕矣,舟泊前渚。
人稍定,呼舟子劳以酒,细询之曰:“若尝登钓台乎山中之景何若?”舟子具能答之,于是乎并以耳游。
噫嘻,快矣哉,是游乎!客或笑谓:“郑子足未出舟中一步,游于何有?”嗟乎,客不闻乎?昔宗少文卧游五岳,孙兴公遥赋天台,皆未尝身历其地。
余今所得,较诸二子,不多乎哉?故曰:以为游,则亦游矣。
客曰:“微子言,不及此。
”注释:①钓台:东汉严光(严子陵)的隐居处。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1)凡.三百余里(2)若.非钓台耶(3)迫.视之(4)较诸.二子2、下列句中“以”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惟诫舟子以过七里滩,必予告B. 呼舟子劳以酒C. 于是乎并以耳游D. 以为游,则亦游矣3、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1)快矣哉,是游乎(2)微子言,不及此。
4、第一段的叙述反映出作者想游钓台的迫切心情,尤其体现在“急呼”和“□”等词的运用中。
5、作者事实上未能上岸,为什么说算是游览了钓台?请联系文章内容,就此作简要阐释。
三、阅读下文,完成6-10题。
臣等猥以空疏,备员讲读。
圣明天纵,学问日新。
臣等才有限而道无穷,心欲言而口不逮,以此自愧,莫知所为。
窃谓人臣之纳忠,譬如医者之用药,药虽进于医手,方多传于古人。
若已经效于世间,不必皆从于己出。
【每日一练•文言文第一期】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1、解释粗体字先自度其足吾忘持度宁信度2、翻译下列句子。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何不试之以足?3、探究:文中“之”字共出现五次,它们的意思一样吗?任意选择三句,说说句中的“之”是什么意思,或有什么作用。
(只允许回答三个)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反归取之()何不试之以足()4、《郑人买履》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答案:1.(1)dúo量(长短)(2)dù尺寸\尺码(3)dù尺寸\尺码2.等到他返回后,集市已经散了,(他)最终也没有买到鞋。
为什么不用脚去试试呢?3.而置之其坐(脚的尺寸)至之市(到、往)而忘操之(脚的尺寸)反归取之(脚的尺寸)何不试之以足(鞋子)4.这则寓言讽刺了那些办事过于死板,只信教条,讲形式,不相信实际的人,告诉人们做事不能过分拘泥形式,要注重实际。
【每日一练•文言文第二期】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1、解释粗体词的含义。
①蜀之鄙有二僧_________ ②吾欲之南海__________③顾不如蜀鄙之僧哉________ ④子何恃而往__________2、翻译划横线的语句。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作者分别举“贫者”“富者”的例子,采用的是一种________方法,这样写,是为了说明人之为学,关键在____________。
初一 1 月第一周每日一练(古诗文)1.阅读古诗词,完成下列小题。
秋词(其一)唐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请描绘“晴空一鹤排云上”的画面,并说出这句诗的作用。
【答案】秋高气爽,万里晴空,一只鹤凌云而起,冲上云霄。
通过鹤冲云霄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开阔的视野和豪迈乐观的情怀。
【解析】此题考查诗句的理解与分析,诗歌画面的描绘和诗句的作用是常考的题型。
诗歌画面的描绘部分,学生需抓住诗句中的景物以及其中的形容词和动词,展开描绘,语言要优美。
这句诗的作用主要还是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分析,这里更加偏向内容方面的作用。
(2)《天净沙·秋思》表现了的情感,这种情感表达不同于《秋词》的直抒胸臆,而是借用的手法表达的。
【答案】异乡游子的羁旅之思和思乡;借景抒情【解析】此题考查诗句的情感和表现手法。
前四句皆写景色,这些景语都是情语,“枯”“老”“昏”“痩” 等字眼使浓郁的秋色之中蕴含着无限凄凉悲苦的情调。
而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使前四句所描之景成为人活动的环境,更具有画龙点睛之妙,此种环境作为天涯断肠人内心悲凉情感的触发物,表达了异乡游子的羁旅之思和思乡之情,这首词通过借景抒情将这种浓浓的情感表现出来。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杞人忧天《列子》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
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
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①亡所寄②废寝食者_③若屈伸呼吸④舍然大喜_【答案】①无,没有② 睡觉③ 你④ 同“释”,解除,消除【解析】文言实虚词的学习和积累是学习文言文的首要环节,这就要求考生不仅要理解和掌握常见实虚词的基本意义和用法,而且还要注意词语在上下文中的特殊含义和用法,这就要求学生能活学活用。
文言文每日一练2
2 中州之蜗
中州之蜗",将起而责其是非@。
欲东之泰山,会程三千余岁;欲南之江汉,亦会程三千余岁。
因自量其齿④,则不过旦暮之间。
于是悲愤莫胜,而枯于蓬蒿之上,为蝼蚁所笑。
(选自陈仲子《于陵子》)
[注释]①蜗:蜗牛。
②是非:偏义复词,偏在“非”,过错。
③会(kuài):计算。
④齿:年龄,这里指寿命。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因.自量其齿( ) (2)为.蝼蚁所笑(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欲南之江汉,亦会程三千余岁。
3.“中州之蜗”身上有两点不可取:
(1)
(2)
附参考译文:
中州有一只蜗牛,打算奋发有为,并且责备了自己的过错。
想要向东到泰山去,自己计算了一下全程需要三千多年;想向南到长江、汉水边,又计算了一下也需要三千多年。
于是估量了一下自己的生命,却不过从早上到晚上一天就要死去。
于是这只蜗牛悲愤不已,最终无所事事,干死在蓬蒿之上,被蝼蚁们嘲笑。
2中州之蜗答案
1.(1)于是(2)被
2.想向南到长江汉水边,又计算了一下路程也需要三千多年。
3(1)树立目标不切实际(好高骛远)(2)目标实现不了马上就自暴自弃。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
(19分)战国论【明】李贽余读《战国策》而知刘子政①之陋也。
夫春秋之后为战国。
既为战国之时,则自有战国之策。
盖与世推移,其道必尔。
如此者,非可以春秋之治治之也明矣。
况三王之世欤!五霸者,春秋之事也。
夫五霸何以独盛于春秋也?盖是时周室既衰,天子不能操礼乐征伐之权以号令诸侯,故诸侯有不令者,方伯、连帅率诸侯以讨之,相与尊天子而协同盟,然后天下之势复合于一。
此如父母卧病不能事事,群小构争,莫可禁阻,中有贤子自力家督,遂起而身父母之任焉。
是以名为兄弟,而其实则父母也。
虽若侵父母之权,而实父母赖之以安,兄弟赖之以和,左右童仆诸人赖之以立,则有劳于厥家大矣。
管仲相桓,所谓首任其事者也。
从此五霸迭兴,更相雄长,夹辅王室,以藩屏周。
百足之虫,迟迟复至二百四十余年者,皆管仲之功,五霸之力也。
诸侯又不能为五霸之事者于是有志在吞周心图混一如齐宣之所欲为者焉晋氏为三吕氏为田诸侯亦莫之正也。
则安得不遂为战国而致谋臣策士于千里之外哉!其势不至混一,故不止矣。
刘子政当西汉之末造,感王室之将毁。
徒知羡三王之盛,而不知战国之宜,其见固已左矣。
彼鲍、吴者,生于宋、元之季,闻见塞胸,仁义盈耳,区区褒贬,何足齿及!乃曾子固②自负不少者也,咸谓其文章本于《六经》矣,乃讥向自信之不笃,邪说之当正,则亦不知《六经》为何物,而但窃褒贬以绳世,则其视鲍③与吴亦鲁、卫之人矣。
【注】①刘子政:刘向,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战国策》的编定者,有着“尊王贱霸”(尊崇三王五代之盛世,看轻春秋战国之霸业)的历史观。
②曾子固:曾巩,宋代学者,著有《元丰类稿》。
③鲍:鲍彪,宋代学者,曾校注《战国策》;吴,吴师道,元代学者,曾重校《战国策》。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而知刘子政之陋也陋:浅薄 B.则有劳于厥家大矣厥:其,这个C.当西汉之末造造:时期 D.而不知战国之宜宜:应该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夫五霸何以.独盛于春秋也苟以.天下之大B.而其实则.父母也于其身也,则.耻师焉C.徒知羡三王之.盛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D.区区褒贬,何.足齿及其间旦暮闻何.物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第二段结合春秋特定的历史背景,运用了比喻论证充分肯定了管仲在历史推进中起到的独特作用,突破了传统的褒“王道”贬“霸道”史观。
20XX年语文中考阅读 100天阅读 100 天第86天年月日班级姓名评价一、古诗词阅读《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岑参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
随风满地石乱走,匈奴草黄马正肥。
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
风头如刀面如割,马毛带雪汗气蒸。
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
车师西门伫献捷!1.发挥想象,说说“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答案】剽悍强劲的匈奴军队利用草马正肥的时机发动了猛烈进攻。
金山西面,报警的烽烟像匈奴铁骑卷起的尘土一样飞扬。
顶风冒寒前进着的唐军英姿飒爽,沉着迎战,尽显“汉家大将”的果敢、镇静的风姿。
又显示出了必胜的信心!【解析】此题考查对诗句意思的理解和想象能力。
解答时,先要正确理解所描述的画面的诗句意思,然后通过自己的想想和联想对画面加以创造,最后力求用优美的语言描述出来。
2.试从“炼字”角度,赏析“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答案】“吼”是“吼叫”的意思,轮台九月的风声日夜狂吼,从听觉上写出了风声之大,渲染了环境的恶劣,表现了唐军将士不畏艰险的爱国精神。
“乱”是“胡乱”的意思,大如斗的碎石都被刮的满地乱滚。
从视觉上写出了风力之猛,渲染了环境的恶劣,表现了唐军将士不畏艰险的爱国精神。
【解析】此题考查对诗句中炼字的感悟语理解能力。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中“吼”“乱”两字用的好。
解答时要先解释这两字的本义,然后通读全诗,在理解的基础上从具体语境入手分析词语展现的意境、表达效果、包含的思想感情等。
二、文言文阅读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寒假文言文每日一练(十八)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题。
(17分)余①小时,大人令诵《子虚赋》,私心慕之。
及长,南游云梦,览七泽之壮观,酒隐安陆,蹉跎十年②。
初,嘉兴季父谪长沙西还时,余拜见,预饮林下,耑③乃稚子,嬉游在旁。
今来有成,郁负秀气。
吾衰久矣,见尔慰心,申悲道旧,破涕为笑。
方告我远涉,西登香炉,长山横蹙,九江却转,瀑布天落,半与银河争流,腾虹奔电,潨射万壑,此宇宙之奇诡也。
其上有方湖、石井,不可得而窥焉。
羡君此行,抚鹤长啸,恨丹液未就,白龙来迟,使秦人著鞭,先往桃花之水。
孤④负夙愿,惭归名山,终期后来,携手五岳。
情以送远,诗宁阙乎!【注】①作者当时年已五十有余,正在江南一带漫游。
②十年:指作者25岁出蜀,至安陆,“而许相公家见招,妻以孙女,便憩迹于此。
”③耑:作者的堂侄。
④孤:同“辜”。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4分)(1) 嘉兴季父谪.长沙西还时( ) (2) 耑乃.稚子( )(3) 恨丹液未就.( ) (4) 孤负夙.愿( )2.下列文中加点词语古今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大人 B.私心 C.蹉跎 D.后来3.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6分)(1) 见尔慰心,申悲道旧,破涕为笑。
(2) 情以送远,诗宁阙乎!4.由作者对庐山大江的描写,可知他的写作风格是什么?推断作者,并请说明理由。
(3分) 5.用一句话概括本文作者深蕴的情感。
(2分)二、阅读下面文言,完成6-10题程原迩稿序张鼐南高峰下,松梢乱云,竹影蔽日。
刳竹引泉,其声潺潺,出于涧底。
鸣鸟上下,与行人唱和。
境过清,非韵士不能耦而居,非胸中夙有烟霞者不能畅其文章之灵气。
吾友程原迩从新安来,同王象斗读书于此。
余偶过其室,瀹茗焚香,出文章数篇读之,旷远卓绝,涧水松风,宛在笔底。
吾尝叹人生于世,凡浓艳之物,可争掬取者,以吾澹然当之,其味立尽。
惟天下名山水,高人韵士,与奇文章相逼而来,领此趣者觉神魂飞动,手足鼓舞。
盖游不奇不旷,交不奇不王也。
寒假文言文每日一练(七)答案一、1、坚持赞许受做官2、A3、(1)蒙正为人厚道宽容,有很高明王,以坚守正道自律。
(2)他的儿子雍一做官就被授予礼部员外郎,后来就作为高官子弟任职的常例。
4、原因有二,一是他不为自己谋利,光明磊落,二是他看到天下有才而未得俸禄者甚多,说话公正。
5、严于自律敢于直言幽默风趣二、6、予因是始信7、B8、以反问为写景结语。
意含感慨;为下文抒情议论作铺垫。
9、(1)读关于海市蜃楼的资料记载,开始不信(2)亲眼见到海市蜃楼的奇观由生而灭的全过程。
10、从自然界的海市蜃楼,感叹人事代谢、盛衰隆替,结尾的“何暇蜃之异哉“更是悲愤交集,包含着对宋王朝的追忆和叹恨,也对元朝统治者表达严厉的批判。
【译文】吕蒙正字圣功。
吕蒙正为人厚道宽容,有很高的名望,以坚守正道自律。
遇事敢出来讲话,每次讨论时政,有不公允的,一定坚持反对意见,皇上赞许他能无所隐瞒。
赵普是开国元老,吕蒙正是后来提升的官员。
历任各种官职十二年,于是同任宰相,赵普很赞许他。
先前,卢多逊任宰相时,他的儿子刚出仕就授官为水部员外郎,后来就当做常例。
到现在,吕蒙正上奏说:“臣出身进士及第,出仕时只授为九品京官。
况且天下有才能而终身隐居于山林,没有得到朝廷丝毫俸禄的人多得很。
现在,臣儿子刚成年,获此宠任,恐怕会遭到上天谴责,请求以臣刚出仕时的官职补任他。
”从此,宰相的儿子只授给九品京官,成为法定制度。
朝臣中有位收藏有古镜的人,自称此镜能照出二百里范围的景色,想献给吕蒙正以求任用。
吕蒙正笑说:“我的面部不过碟子那么大,哪里用得上照二百里的镜子呢?”听说的人都叹服。
皇上曾经在元宵节主办宴会,吕蒙正侍奉,皇上对他说:“五代的时候,生灵凋丧,周太祖从邺南归,官吏和百姓都遭到抢掠,下则有火灾,上则彗星出现,观者惊恐畏惧,当时认为天下再也没有太平日子了。
朕亲自总揽政事,万事大致得到治理,每当想到上天的赏赐,导致这样繁荣昌盛,就知道国家的治理与混乱在乎人为。
文言文每日一练40——敬姜论劳逸佚名〔先秦〕公父文伯退朝,朝其母,其母方绩,文伯曰:“以歜之家而主犹绩,惧干季孙之怒也。
其以歜为不能事主乎?”其母叹曰:“鲁其亡乎?使僮子备官而未之闻耶?居,吾语女。
昔圣王之处民也,择瘠土而处之,劳其民而用之,故长王天下。
夫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淫则忘善;忘善则恶心生。
沃土之民不材,淫也。
瘠土之民,莫不向义,劳也。
是故天子大采朝日,与三公九卿,祖识地德,日中考政,与百官之政事。
师尹惟旅牧相,宣序民事。
少采夕月,与大史司载纠虔天刑。
日入,监九御,使洁奉禘郊之粢盛,而後即安。
诸侯朝修天子之业命,昼考其国国职,夕省其典刑,夜儆百工,使无慆淫,而後即安。
卿大朝考其职,昼讲其庶政,夕序其业,夜庀其家事,而後即安。
士朝受业,昼而讲贯,夕而习复,夜而计过,无憾,而後即安。
自庶人以下,明而动,晦而休,无日以怠。
王后亲织玄紞,公侯之夫人,加之纮、綖。
卿之内子为大带,命妇成祭服。
列士之妻,加之以朝服。
自庶士以下,皆衣其夫。
社而赋事,蒸而献功,男女效绩,愆则有辟。
古之制也!君子劳心,小人劳力,先王之训也!自上以下,谁敢淫心舍力?今我寡也,尔又在下位,朝夕处事,犹恐忘先人之业。
况有怠惰,其何以避辟?吾冀而朝夕修我,曰:‘必无废先人。
’尔今曰:‘胡不自安?’以是承君之官,余惧穆伯之绝祀也?”仲尼闻之曰:“弟子志之,季氏之妇不淫矣!”翻译句子:1.“以歜之家而主犹绩,惧干季孙之怒也。
其以歜为不能事主乎?2.夫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淫则忘善;忘善则恶心生。
沃土之民不材,淫也。
瘠土之民,莫不向义,劳也。
3.社而赋事,蒸而献功,男女效绩,愆则有辟。
古之制也!君子劳心,小人劳力,先王之训也!译文公父文伯退朝之后,去看望他的母亲,他的母亲正在放线,文伯说:“象我公父歜这样的人家还要主母亲自放线,这恐怕会让季孙恼怒。
他会觉得我公父歜不愿意孝敬母亲吧?”他的母亲叹了一口气说:“鲁国要灭亡了吧?让你这样的顽童充数做官却不把做官之道讲给你听?坐下来,我讲给你听。
寒假文言文每日一练(二十)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题。
(15分)吴门枫江之市,有君子焉,人皆称曰瓶庵。
或曰守口如瓶,取谨言之义。
或曰瓶窄口而广腹,善容物者也。
瓶庵幼失怙①废学,长自力于学,好文墨士,于贤人隐君子尤尊敬之。
朋友之穷老无所归者,曰:“于我乎养生送死。
”于是士君子皆贤瓶庵。
人有急难之日,好行其德。
尝僦②小舟,问舟子曰:“几何钱?”曰数若干,瓶庵曰:“米贵甚,如是,汝安得自活?”乃增其值。
故负贩人亦曰瓶庵盛德长者。
吴门高士徐枋,难衣食,瓶庵尝馈遗之,枋不辞。
瓶庵年六十,家人将觞客,瓶庵曰:“吾将归故乡,以是费为祖宗祠墓费。
吾六十,善病,不于此时一拜先陇③,更何待耶?”于是去,倡建始祖祠,修五世以上墓,拜故旧之陇而酻之,不令其子孙知。
事竣,力疾游黄山而后返。
里有事,尝就瓶庵平曲直,白徒④悍卒皆服之。
或曰:“瓶庵之父,往侨维扬,会逆阉魏忠贤用事,有假其威虐人者,君以布衣叩阍⑤抗疏,既危而免。
”瓶庵殊多父风也,父尝刲⑥股以疗亲病,瓶庵父病亦刲股。
瓶庵之妹死,有遗子女,并婚嫁之如己出。
其孝友如此。
于是远近士至吴门者,皆欲争识瓶庵矣。
[注]①失怙:失去父亲。
怙,依靠。
②僦:租赁。
③先陇:祖先陇地,祖墓。
④白徒:本指无军籍临时征集的壮丁。
此处指散漫无管束的人。
⑤叩阍(hūn):向朝廷进言。
⑥刲(kuī):割取。
1.写出下列加点字在句中的意思(4分)⑴瓶庵幼失怙废.学()⑵于是士君子皆贤.瓶庵()⑶瓶庵尝馈遗.之()⑷事竣.,力疾游黄山而后返()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善容物者也/吾六十,善病B.好文墨士/好行其德C.君以布衣叩阍抗疏/父尝刲股以疗亲病D.朋友之穷老无所归者/并婚嫁之如己出3.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⑴米贵甚,如是,汝安得自活⑵里有事,尝就瓶庵平曲直4.从文中看,人们称曰“瓶庵”的主要原因是。
(用文中的语句回答)(2分)5.“远近士至吴门者,皆欲争识瓶庵矣”,是因为瓶庵具有、、等优秀品格。
寒假文言文每日一练(十七)(一)阅读下列文言,完成1-5题记句容叟袁枚①舟过燕子矾,泊古寺,有叟训数僧。
貌癯而古,须发堕落,高吟所作诗,齿缺不能音。
揖而问之曰:“叟其有道者欤?”曰:“余非有道者,累于道者也。
”询其姓,曰赵,句容人。
母孕之即不茹荤,九岁齿决肉呕,遂绝之。
誓不娶,年十九,母亡。
②慕茅山三洞为神仙居,绝欲得之,仡然从三人而行,裹粮趋洞所。
洞冥然黑,人倒卧作蛇行以进。
叟先入,堕水,幸浅,无所伤。
二人者秉烛继之。
蝙蝠哑哑万数,如大片黑云来扑火,火灭。
其一毒虺,长三四尺,狂走有声。
三人苦畏,联衣带行山根,触顶碍眉,石乳雨下,讫不得住。
又五六里,得坦穴,闻钟磬鸣,大喜奔之,石罅水所为。
望如黑海,昏雾杳藐,波浪大作,不可穷也。
灯尽灭,且饥,为是悛而止。
从原径返,行且卧,迷无所复。
闻人声如天外呼者,则三人之戚友具麦饭纸钱号于洞口也。
牵以绳,三人同上,见青天如得故物,人间已三昼夜矣。
③叟归,学茹气呼吸法,于三人中最为长年,卒衰废,与他老人同。
无所名一钱,乃教小僧丐食饮以卒日。
自悔空然慕道,几死穴中。
嗣后有扼腕而道神仙者以翁为妄言,非矣。
(选自《小仓山房诗文集》)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4分)⑴母孕之即不茹.荤,九岁齿决肉呕( ) ⑵二人者秉.烛继之 ( )⑶石乳雨下,讫.不得住 ( ) ⑷(叟)于三人中最长年,卒.衰废( ) 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项是()(2分)A.①貌癯而.古②仡然从三人而.行B. ①二人者.秉烛继之②闻人声如天外呼者.C.①慕茅山三洞为.神仙居②于三人中最为.长年D.①询其.姓②其.一毒虺3.把下列句子解释成现代汉汉语(6分)⑴揖而问之曰:“叟其有道者欤?”⑵嗣后有扼腕而道神仙者以翁为妄言,非矣。
4.第②段体现老翁“累于道”的细节有(2分)(1)(2)5.从结构的角度,简析第③段的作用。
(2分)(二)阅读下列闻言,完成6-10题菊菊花者,秋季之牡丹、芍药也。
文言文一日一练一、汉明帝尊师上自为太子,受《尚书》于桓荣,及即帝位,犹尊荣以师礼。
尝幸太常府,令荣坐东面,设几杖,会百官及荣门生数百人,上亲自执业③;诸生或避位发难④,上谦曰:“太师在是。
”既罢,悉以太官供具赐太常家。
荣每疾病,帝辄遣使者存问,太官、太医相望于道。
及笃,上疏谢恩,让还爵士⑤。
帝幸其家问起居⑥,入街,下车,拥经而前,抚荣垂涕,赐以床茵、帷帐、刀剑、衣被,良久乃去。
自是诸侯、将军、大夫问疾者,不敢复乘车到门,皆拜床下。
荣卒,帝亲自变服临丧送葬,赐冢茔于首山之阳。
子郁当嗣⑦,让其兄子泛;帝不许,郁乃受封,而悉以租入与之。
帝以郁为侍中。
【注】①上:汉明帝刘庄。
②幸:驾幸,到。
③执业:听讲。
④避位发难:离开座位向皇帝提出疑难问题。
⑤爵士:爵位和封地。
⑥起居:此为病情。
⑦嗣:继承爵位。
1.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意思。
①太师在是()②悉以太官供具赐太常家()③拥经而前()④抚荣垂涕()2.翻译句子荣每疾病,帝辄遣使者存问。
译文:3.读了本文,然后结合《送东阳马生序》一文,谈谈你得到的启示。
二、东坡诗文东坡诗文,落笔辄为人所传诵。
每一篇到,欧阳公为终日喜,前后类如此。
一日与棐①论文及坡,公叹曰:“汝记吾言,三十年后,世上人更不道著我③也!”崇宁、大观②间,海外诗④盛行,后生不复有言欧公者。
是时朝廷虽尝禁止,赏钱增至八十万,禁愈严而传愈多,往往以多相夸。
士大夫不能诵坡诗,便自觉气索⑤,而人或谓之不韵⑥。
【注释】①棐:欧阳修的儿子欧阳棐。
②更不道著我:再也不谈论我,不传诵我的名声了。
③崇宁、大观:宋徽宗年号。
④海外诗:指东坡被贬海南时所作的诗。
⑤气索:气短⑥不韵:不雅。
⒈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的正确停顿。
落笔辄为人所传诵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①前后类如此②是时朝廷虽尝禁止⑫翻译下列句子。
士大夫不能诵坡诗,便自觉气索。
⒊从“每一篇到,欧阳公为终日喜,前后类如此。
”这句话中你感受到欧阳修怎样的品格?三、李勉①埋金天宝②中,有书生旅③次宋州。
文言文一日一练一、汉明帝尊师上自为太子,受《尚书》于桓荣,及即帝位,犹尊荣以师礼。
尝幸太常府,令荣坐东面,设几杖,会百官及荣门生数百人,上亲自执业③;诸生或避位发难④,上谦曰:“太师在是。
”既罢,悉以太官供具赐太常家。
荣每疾病,帝辄遣使者存问,太官、太医相望于道。
及笃,上疏谢恩,让还爵士⑤。
帝幸其家问起居⑥,入街,下车,拥经而前,抚荣垂涕,赐以床茵、帷帐、刀剑、衣被,良久乃去。
自是诸侯、将军、大夫问疾者,不敢复乘车到门,皆拜床下。
荣卒,帝亲自变服临丧送葬,赐冢茔于首山之阳。
子郁当嗣⑦,让其兄子泛;帝不许,郁乃受封,而悉以租入与之。
帝以郁为侍中。
【注】①上:汉明帝刘庄。
②幸:驾幸,到。
③执业:听讲。
④避位发难:离开座位向皇帝提出疑难问题。
⑤爵士:爵位和封地。
⑥起居:此为病情。
⑦嗣:继承爵位。
1.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意思。
①太师在是()②悉以太官供具赐太常家()③拥经而前()④抚荣垂涕()2.翻译句子荣每疾病,帝辄遣使者存问。
译文:3.读了本文,然后结合《送东阳马生序》一文,谈谈你得到的启示。
二、东坡诗文东坡诗文,落笔辄为人所传诵。
每一篇到,欧阳公为终日喜,前后类如此。
一日与棐①论文及坡,公叹曰:“汝记吾言,三十年后,世上人更不道著我③也!”崇宁、大观②间,海外诗④盛行,后生不复有言欧公者。
是时朝廷虽尝禁止,赏钱增至八十万,禁愈严而传愈多,往往以多相夸。
士大夫不能诵坡诗,便自觉气索⑤,而人或谓之不韵⑥。
【注释】①棐:欧阳修的儿子欧阳棐。
②更不道著我:再也不谈论我,不传诵我的名声了。
③崇宁、大观:宋徽宗年号。
④海外诗:指东坡被贬海南时所作的诗。
⑤气索:气短⑥不韵:不雅。
⒈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的正确停顿。
落笔辄为人所传诵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①前后类如此②是时朝廷虽尝禁止⑵翻译下列句子。
士大夫不能诵坡诗,便自觉气索。
⒊从“每一篇到,欧阳公为终日喜,前后类如此。
”这句话中你感受到欧阳修怎样的品格?三、李勉①埋金天宝②中,有书生旅③次宋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