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种子的结构
- 格式:docx
- 大小:196.58 KB
- 文档页数:4
3.1.2 种子植物(观察种子的结构)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实验探究 2.根据观察结果,结合菜豆种子各部分的形状和所在的位置,并对照植物幼苗认识菜豆种子各部分的名称,讲解各部分的作用。
(结合课件讲解)种皮:种子最外层——保护胚,防止水分散失。
种子胚芽:幼叶形态——发育成茎和叶胚根:圆锥形——发育成根胚胚轴:介于两者之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分。
子叶(两片):大,非常明显——储存营养。
胚是新一代植物的幼体。
3.如何证明子叶中储存了营养?用小刀划破子叶,滴加碘液。
现象:子叶变为深蓝色。
说明:子叶中含有的淀粉,储存了丰富的营养。
活动二:观察菜豆种子的内部结构。
1.采用纵切并滴加碘液的方式观察玉米种子的内部结构。
(播放操作视频)2.对比菜豆种子的结构以及各部分的功能,认识玉米种子结构并讲解其功能。
(结合课件讲解)结合观察到的种子各部分的形状和位置,讲解种子的结构与各部分的作用,让学生感受生物学当中外部形态结构特点总是与其功能相适应的。
让学生明白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呈现观察玉米种子的方法。
帮助学生建立知识间的联系,系统的进行理解记忆,学会有依据的分析和推测。
果皮和种皮:是果皮和种皮愈合在一起形成的复合层——保护胚,减少水分散失。
种子胚芽胚轴果实胚胚根胚是新一代植物的幼体。
子叶:小,不发达——转运营养胚乳:遇碘变蓝——储存营养环节3:对比发现1.对比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异同。
(结合课件讲解)在比较中学习,突出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特征。
环节4: 总结升华即使种子的外形多种多样,但是其内部都有种皮和胚这两个结构。
在生物学当中,多样性和统一性总是同时存在的。
让学生明白多样性和统一性总是同时存在的。
《观察种子的结构》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性目标:(1)观察两种不同种子的结构并能描述出种子的基本结构。
(2)能说出两种种子结构上的异同点。
2、能力性目标: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3、情感性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情感、合作意识等(2)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惯二、教学重点:观察种子的结构并用语言描述三、教学难点:实际种子的结构有些难于区分,学生不易找到四、课前准备:浸软的大豆种子和玉米种子、培养皿、解剖针、刀片、及大豆种子及玉米种子结构图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现在我们已经知道绿色植物有四大类群,即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
这节课我们来研究最高等的一类植物是—种子植物。
其区别于其他植物的最大特点就是有种子。
所以研究之初我们要先看一下种子到底是什么样的呢?我们用一个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
二、探究过程(一)种子的结构分发给每个学生浸软的种子(若干粒大豆和玉米种子)。
(1)窥察种子的内部形态。
注意区分两种种子在外形上的区别,可简单了解种脐、种孔的位置。
注意感受两种种子的种皮有何区别(玉米的种皮不可分离,大豆种子可分离)。
(2)用刀片纵切玉米种子(如上图),沿大豆两片豆瓣切开大豆种子,观察种子的内部结构。
(3)教师在黑板出示两种种子的挂图,对比挂图尝试找出图中结构,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问题:1、大豆种子和玉米种子包括哪些结构?2、大豆种子和玉米种子在结构上有何区别?3、哪些结构和种子的萌发有关?4、种子的重要部分是什么?先独立完成。
一段时间后,小组间交换意见,并讨论,组织结果。
(4)踊跃小组上台展示,教师作出评价,并给出答案。
附:教师指导学生学会观察的方法即先观察外部形态,再观察内部结构;指导学生解剖种子。
对于大豆应剥去种皮后,从种脐相对的一侧轻轻分开两个豆瓣,再进行观察,对于玉米种子应在种子中央纵剖,仔细观察内部的结构。
组织讨论,通过问题提示,激励学生动脑思考,踊跃回答。
观察种子的结构种子是植物生长和繁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独特的结构和功能。
观察种子的结构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植物种子的形态特征、生理功能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本文将通过观察和描述,探讨种子的结构特点。
一、种子的外部结构种子的外部结构一般包括种皮和种子盖。
种皮是包裹在种子外面的一层保护壳,通常有硬质种皮和软质种皮两种类型。
硬质种皮通常较厚,具有一定的耐腐蚀和耐外力的特点;软质种皮比较薄,容易分开。
种子盖是种子上的一层薄膜,起到保护种子的作用,有利于种子发芽。
二、种子的内部结构种子的内部结构主要包括胚珠和胚乳。
胚珠是种子的核心部分,由胚乳和胚芽组成。
胚芽是植物生长的重要部分,包括胚根、胚芽和鞘叶。
胚根是从种子中长出的第一根根,用于吸取水分和养分;胚芽是从胚根上长出的幼苗,主要用于光合作用;鞘叶是保护胚根和胚芽的薄膜,可以起到保护和营养的作用。
胚乳是种子中的储存组织,主要用于提供养分和水分供种子发芽和初期生长所需。
三、种子的萌发和生长种子萌发是种子发芽的过程。
种子发芽一般需要适宜的温度、水分和光照条件。
首先,种子吸入水分,后胚根迅速向下生长,伸出土壤表面,形成幼苗,然后幼苗叶片向上生长。
在胚芽的生长过程中,胚根和胚芽都会逐渐增长,胚乳的养分也逐渐被消耗。
随着幼苗的生长,种子开始发芽,并最终发展成为成熟的植物。
四、种子的生理特点种子具有休眠期和耐旱能力。
休眠期是指种子在一定条件下处于休眠状态,不具备发芽和生长的能力。
种子中的胚芽和胚根都处于停滞状态,需要适宜的条件来打破休眠期。
耐旱能力是指种子能够在干旱条件下存活,并在水分充足时恢复生长的能力。
这是由于种子可耐受较低的水分含量,胚乳中储存的养分可以支持种子激活和生长的需要。
综上所述,种子作为植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形态特征和生理功能。
通过观察种子的结构,我们可以了解种子的外部和内部特征,了解种子的萌发和生长过程,以及种子的休眠期和耐旱能力。
这些观察和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植物的繁殖方式和适应环境的能力,为植物生长和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观察种子的结构
实验名称观察种子的结构
实验目的
1.认识种子和结构。
2.学习观察种子结构的方法。
实验器材浸软的菜豆种子,浸软的玉米种子,刀片,放大镜,滴管,碘液。
实验步骤1.取一粒浸软的菜豆,玉米,观察它们的外形
2.剥去种皮,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这两种种子的内部结构:子叶(菜豆两片,玉米一片),胚轴,胚根,胚芽。
3.用碘液滴玉米种子的纵切面上,用放大镜观察胚乳被染成浅蓝色
菜豆种子结构
实验结论菜豆种子结构包括种皮和胚。
玉米种子结构包括果皮和种皮、胚、胚乳。
胚包括子叶、胚轴、胚根、胚芽。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实验报告观察种子的内部构造一、实验目的:观察种子的内部构造,并了解其组织结构和功能。
二、实验原理:种子是植物的生殖器官,是植物种子的最初形态。
由外到内分为种皮、种鞘和种仁。
种皮是由表皮细胞组成的保护层,种鞘是由胚珠出芽器官多倍化产生的提供营养的层,种仁是种子萌发时提供养分的主要部分。
种子的内部构造对于种子的萌发和生长具有重要意义。
三、实验材料和仪器:材料:白豆、刀子、显微镜、荧光显微镜、盖玻片、载玻片、植物解剖刀;仪器:投影仪。
四、实验步骤:1.取一颗白豆,用刀子将种皮剥离,将种子放在盖玻片上。
2.用显微镜放大观察种子的形态。
3.将种子放在投影仪下,通过放大镜观察种子的形态和内部构造,同时进行投影。
4.将切片的种子放在载玻片上,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种子的组织结构。
五、实验结果:通过显微镜放大观察,可以看到白豆种子的外形为椭圆形,种皮呈黄绿色。
将切片的种子放在载玻片上,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可以看到种子的内部构造。
种子的组织结构主要包括种皮、种鞘和种仁。
种皮由表皮细胞组成,外层表皮细胞紧密排列,内层表皮细胞松散排列,保护种子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种鞘是提供营养的层,由胚珠出芽器官多倍化产生,可以提供种子萌发所需的养分和能量。
种仁是种子萌发时提供养分的主要部分,含有胚乳细胞和存储物质。
六、实验分析:七、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观察了白豆种子的内部构造,并了解了种子的组织结构和功能。
种子的内部构造对于种子的生长和发育具有重要意义,种皮可以保护种子免受外界环境的损害,种鞘可以提供营养和能量,种仁可以供给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所需的养分。
进一步的研究可以揭示种子生长和发育的机制,为植物育种和生物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八、实验思考:1.种子的内部构造和功能在不同植物种类之间是否存在差异?2.种子的组织结构和营养物质的分布是否随着种子的发育而变化?3.种子的内部构造是否与种子的萌发能力和生长发育有关?4.种子的内部构造是否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1.《植物解剖学实验教程》,张希筠等著。
《观察种子的结构》一等奖说课稿《《观察种子的结构》一等奖说课稿》这是优秀的说课稿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观察种子的结构》一等奖说课稿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快来参考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观察种子的结构》说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选自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主要是认识种子结构及其相应的功能;从形态特点、结构特点方面来认识;利用“观察种子的结构”的内容认识观察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种子是绿色开花植物的六种器官之一,而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总是由种子发育成幼苗,再依次长出其它器官,所以教材把《观察种子的结构》安排在学习了《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之后学习,既为学习《种子的萌发》打下基础,又为学好后面其它各章节内容做好了铺垫。
2、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知道单、双子叶植物种子的各部分结构及其功能。
②知道单、双子叶植物种子结构的区别。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解剖观察种子的内部结构提高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操作技能;②在比较两类种子的结构特点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会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①通过参与收集种子和果实的活动,体验与人的交流和合作;培养学生探究生物科学的兴趣,体验探究学习的`快乐。
②通过学习种子的结构,初步树立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辩证观点。
(4)、教学重点:解剖和观察单双子叶植物的种子,说出种子的结构。
(5)、教学难点:单、双子叶植物种子结构的区别。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有一个普遍的特点:由于刚升入初中,基本上还保留小学生的特征——活泼好动,求知欲强,喜欢自己动手主动获取知识;他们虽然对种子有一定的认识,但并不十分了解种子的结构,因此,“种子的结构”一节对他们具有一定的吸引力,通过让学生自己观察和自主探究,获得种子结构的有关知识,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他们综合分析能力,创新意识还不够,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引导,启发,进行探究实验。
观察种子的结构实验考试
1.在“观察种子的结构”实验中,绘制了下图所示的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1)图1是______种子示意图,图2是______种子示意图。
(2)图1中结构A的名称是______,结构C的名称是______。
(3)经过实验探究,小明得出了以下四条结论,其中错误的是____。
A.种子的胚由胚芽、胚轴、胚根、子叶组成
B.图1中的结构D为胚根,在种子萌发时发育成根
C.图1中的结构B为胚芽,在种子萌发时发育成芽
D.图2中种子的营养物质贮存在[F]子叶中
(4)实验后,小明由玉米种子联想到生活中常吃的玉米粒,从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上分析,玉米粒属于_____。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2.下列有关“观察种子的结构实验”分析,正确的是()
A.图二示玉米种子纵剖图,该剖面是沿图一所示[b]线刨开的
B.在图二所示种子剖面上滴一滴碘液,变蓝的部分是[2]胚乳
C.图三是菜豆种子结构,胚的结构包括6、7、8、9四部分
D.图一、三所示,两者的共同点是都有果皮和胚
答案:
1.(1)菜豆、玉米。
(2)种皮、胚轴(3)A(4)C
2.C。
观察种子的结构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通过观察种子的结构,了解种子的组成和功能。
二、实验器材:显微镜、活页本、铅笔、草图纸、实验种子(如:豆子、南瓜子等)。
三、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种子:选择一颗种子,例如豆子或南瓜子。
2.制作活页本:将活页本的一页用铅笔画上横线,以便在上面做标记和填写观察结果。
3.观察外部特征:将种子放在活页本上,用裁剪刀轻轻剖开种子的外壳,观察种子的外部特征,并将观察结果记录在活页本上。
4.制作种子横切片:用剪刀将种子沿着中轴线剪成两半,再用刀片将其中一半切成薄片,放在显微镜盖玻片上。
5.观察种子的内部结构:将切片放在显微镜下,调整放大倍数,观察种子的内部结构,并将观察结果记录在活页本上。
6.颜色观察:观察种子的颜色,并将观察结果记录在活页本上。
7.完成草图:仔细观察种子的各个部分,通过显微镜观察到的细节,绘制草图,并标明各个组成部分的名称和特征。
四、实验结果分析:1.外部特征观察结果:种子的外壳是坚硬而光滑的,往往呈现椭圆形或椭球形,外壳颜色也有所差异。
2.内部结构观察结果:种子的内部结构通常包括胚乳和胚。
胚乳是种子中有机物贮存的部分,是给种子提供营养的重要成分。
胚乳通常呈白色或黄色,且呈现不同的形状和大小。
有些种子的胚乳占据了大部分空间,如豆子;而有些种子的胚乳很小,如南瓜子。
胚是种子的未来植物,通常位于胚乳顶部或底部。
根部是由胚中的根母细胞发育而来,而胚轴是由胚中的另一部分细胞发育而来。
胚轴在显微镜下可见,呈弯曲状,并且有铸孔、胚苞叶和真叶等不同的结构。
五、实验结论:1.种子的结构通常包括外壳、胚乳和胚。
2.外壳是种子的保护层,可以保护胚乳和胚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4.胚是种子的未来植物,包括根部和胚轴,能够在适当的环境条件下生长和发育。
【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中使用的种子要干燥,避免受潮和腐烂。
2.在切割种子时,要小心操作,以免划伤手指。
3.使用显微镜时,要注意调节合适的放大倍数,以便观察到细节。
观察种子结构实验报告观察种子结构实验报告引言:植物是地球上最为丰富多样的生物群体之一,而种子则是植物繁衍后代的重要方式之一。
种子的结构对于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实验旨在通过观察种子的结构,深入了解种子的组成和功能。
实验材料和方法:实验所需材料包括各种植物种子、显微镜、玻璃片、刀片和显微镜载玻片。
实验步骤如下:1. 选择不同种类的植物种子,如豆类、玉米、小麦等。
2. 将种子取出并清洗干净,去除外层的果皮或果肉。
3. 将种子放在玻璃片上,用刀片轻轻切开种子,以便观察内部结构。
4. 将切开的种子放在显微镜载玻片上,加上一滴水,用另一片载玻片盖住,制作显微镜标本。
5. 将标本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使用不同倍数的镜头进行观察和拍摄。
实验结果和讨论:通过观察不同种类的种子,我们发现种子的结构有着明显的差异。
以下是对几种常见植物种子的观察结果和讨论。
1. 豆类种子:豆类种子通常具有两片子叶,被称为子叶种子。
在观察时,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两片子叶之间的胚轴,胚轴上有胚根和胚芽。
胚根通常较长,胚芽较短。
通过观察不同发育阶段的豆类种子,我们可以看到胚根和胚芽的生长过程,了解种子的发育和萌发机制。
2. 玉米种子:玉米种子是一种单子叶种子,种子外部有一个坚硬的外壳。
在观察时,我们可以看到种子内部有一个胚乳,胚乳是由植物胚胎发育而来的,富含大量的淀粉和蛋白质。
胚乳的功能是为胚芽提供养分,在种子萌发时起到重要的作用。
3. 小麦种子:小麦种子是一种典型的禾本科植物种子,外部有一个硬壳。
在观察时,我们可以看到种子内部有一个胚乳和一个胚。
胚乳富含淀粉和蛋白质,为胚提供养分。
胚有胚芽和胚根,胚芽是植物的生长点,胚根则负责吸收水分和养分。
通过对种子结构的观察,我们可以了解到种子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种子不仅是植物繁殖的手段,还是植物在恶劣环境下生存的适应策略。
种子的结构和萌发机制对于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具有重要的影响。
幼儿园教案《观察种子的结构》年龄段:3-5岁一、课程目标1.让幼儿了解和认识种子的基本结构。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好奇心。
3.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提高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
二、课前准备1.材料准备:●各类不同种类的种子(豆类、果实种子等)●放大镜●剪刀●胶水、彩纸、彩笔●大的白纸板2.教室布置:●观察桌:每张桌上准备好种子、放大镜等。
●墙上贴有植物的大图和有关种子结构的图示。
三、课程步骤1. 引入(10分钟)●音乐与谈话:播放《小种子》背景音乐,谈论植物的重要性,引发幼儿对植物和种子的好奇心。
2. 观察种子结构(15分钟)●观察时间:每张桌上准备不同种类的种子,让幼儿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讨论观察到的现象。
●提问互动:引导幼儿回答问题,例如“你看到种子的哪些部分?”、“这些部分有什么作用?”等。
3. 制作种子手工(10分钟)●手工时间:提供彩纸、剪刀等,让幼儿制作一个简单的种子手工模型,模仿真实的种子结构。
●教师示范:在白纸板上示范如何用彩纸剪出不同部分的种子,粘贴在纸板上。
4. 小结与反思(5分钟)●讨论时间:回顾观察和手工制作的过程,让幼儿分享他们的发现和感受。
●反思问题:提问类似“你最喜欢哪种种子?”、“觉得制作手工有趣吗?”等问题。
5. 温馨结束(5分钟)●感谢互动:表扬幼儿的表现,感谢他们的参与。
●展示时间:将制作好的手工挂在教室墙上,形成小展览。
四、课后延伸●将一些简单的植物种子发放给家长,鼓励他们在家中和孩子一起进行观察和讨论。
五、课程评估●通过观察幼儿的参与程度、手工制作的完成度,以及讨论时的回答问题的质量来评估课程的效果。
六、注意事项●确保所有材料都是幼儿安全的。
●注意每个孩子的参与,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初中生物观察种子的结构教案
年级:初中生物
目标:通过观察种子的结构,使学生了解种子的组成部分和功能。
材料:各种种子(例如豌豆、玉米、苹果等)、显微镜、玻璃片、玻璃草片、塑料袋、水杯、笔记本和笔。
步骤:
1. 引入:让学生谈谈种子是什么,它们来自哪里,有什么作用。
引导学生思考种子的结构对植物的生长有什么作用。
2. 展示各种种子:给学生展示不同种类的种子,并让他们观察外观、大小、颜色等特征。
3. 种子的解剖:选取一种种子,课堂上用显微镜将其剖开,让学生观察内部结构。
指导学生观察种皮、胚乳和胚芽等部分,让他们理解这些部分的功能。
4. 记录观察结果:让学生在笔记本上记录所观察到的种子的结构特征,并思考不同部分的作用。
5. 总结:引导学生讨论种子的结构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保护种子以确保植物生长。
6. 拓展:让学生选择不同的种子进行观察,比较它们的结构和功能的差异。
7. 结束:让学生归纳今天的学习内容,并鼓励他们在家中观察更多的种子,来加深对种子结构的理解。
作业:要求学生选取一种植物种子,绘制其结构图,并写出观察笔记。
评估:评估学生对种子结构的理解和观察记录的清晰度。
观察种子的结构
黄豆 蚕豆
绿豆
小麦的生长
情境二:(学生分组材料)观察菜豆、玉米种子的结构特征。
说明:分发实验材料,同时要提醒学生要注意老师的讲述,因为种子虽 小,尤其是种子内的胚非常娇嫩,
一不小心就会损伤,影响观察。
1 •指导学生了解双子叶植物的种子结构, 让学生按照教材所示的方法,
小结:
种皮 ---- 坚韧,保护种子和内部结构。
在凹陷的一侧的种皮上,有种 脐和种孔。
子叶一一两片,肥厚,贮藏着营养物质。
胚芽一一生有幼叶的部分,将来发育成茎和叶。
胚轴一一连接胚芽和胚根的部分,将来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位。
胚根 在与胚芽相对的一端,将来发育 成根。
思考:
菜豆的种子有几片子叶?所有的植物种子都一样吗?
解剖认识菜豆种子的结构,归纳板书。
外形 剖面
恥轴 師棍 子H
2.
指导学生先了解玉米等单子叶植物的种子结构,
出示挂图,简述单
子叶植物的种子结构,然后让学生按要求剥开玉米种子的外皮,用针将中心白色的胚剥离,用放大镜观察其形态,再取一粒种子然后让学生按教材所示的方法将种子切开,在切面上滴一滴碘液(说明,胚乳中有大量的淀粉,遇碘会变蓝,而胚不变蓝)。
再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对照教材,认清胚的结构,归纳板书。
菜豆种子玉米种子
共同结构都有种皮和胚;(胚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子叶四部
分)
不同结构无胚乳,有两片子叶有胚乳,有一片子叶
情境四:(思考)种子各结构中,最重要的结构是什么?为什么?
提出胚是种子结构中最重要的部分,它是将来植物体的雏形,一旦胚受到损伤,种子就不能萌发,所以,胚的完整是种子萌发的重要内因。
胚乳和种皮只不过是在胚长成幼苗过程中提供营养和保护的作用。
情境五:根据上述的学生,请按照不同的标准给种子进行分类。
小结:
果皮和种皮一一两者紧贴在一起,不容易分开,保护种子的内部。
胚轴一一连接胚芽和胚根的部分。
将来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位。
胚芽——生有幼叶的部分,将来发育成茎和叶。
胚根在与胚芽相对的一端,将来发育成根。
胚乳——贮藏着营养物质。
子叶一一一片,不肥厚。
种子萌发的时候,它将胚乳里的营养物质,转运
给胚芽、胚轴、胚根。
情境三:(思考)玉米种子和菜豆种子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比较下图并完成
表格。
邂乳
皮
皮
乳
叶
芽
轴
根
种
果
与
胚
子
胚
胚
胚
皮
叶
很
轴
芽
种
子
胚
胚
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