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江南环保产业园简介
- 格式:docx
- 大小:11.20 MB
- 文档页数:8
上诉人江苏新世纪江南环保股份有限公司与被上诉人徐湖劳动争议一案的民事判决书【案由】民事劳动争议、人事争议其他劳动争议、人事争议【审理法院】江苏省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法院】江苏省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结日期】2021.03.30【案件字号】(2021)苏01民终994号【审理程序】二审【审理法官】王胜桂艳雒继周【审理法官】王胜桂艳雒继周【文书类型】判决书【当事人】江苏新世纪江南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徐湖【当事人】江苏新世纪江南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徐湖【当事人-个人】徐湖【当事人-公司】江苏新世纪江南环保股份有限公司【代理律师/律所】陈静北京市天驰君泰(南京)律师事务所;李莉北京市天驰君泰(南京)律师事务所;季发成江苏维世德律师事务所【代理律师/律所】陈静北京市天驰君泰(南京)律师事务所李莉北京市天驰君泰(南京)律师事务所季发成江苏维世德律师事务所【代理律师】陈静李莉季发成【代理律所】北京市天驰君泰(南京)律师事务所江苏维世德律师事务所【法院级别】中级人民法院【原告】江苏新世纪江南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被告】徐湖【本院观点】解除劳动合同通知工会意见函上载明的日期和处理通报载明的日期均是2019年8月21日,新世纪公司提交了员工手册制定的民主程序,徐湖本人亦在阅读员工手册的回执单上签字,故徐湖的上述异议,均不能成立。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一)》第四十四条规定,因用人单位作出的开除、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减少劳动报酬、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等决定而发生的劳动争议,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
二审中,当事人双方对新世纪公司已发放的中科炼化项目工地补贴数额无异议,本院予以确认。
【权责关键词】撤销合同新证据证明责任(举证责任)诉讼请求维持原判执行【指导案例标记】0【指导案例排序】0【本院查明】二审中,当事人双方未提交新证据。
新世纪公司对一审查明的事实不持异议。
徐湖对一审查明的“当日,新世纪公司在通知工会后向徐湖出具解除劳动合同证明”及“新世纪公司经过民主程序制定了相关规章制度并已告知徐湖”持有异议,徐湖认为新世纪公司不可能于2019年8月21日新世纪公司发布处理通报的当日通知工会,规章制度也没有通过民主程序制定并告知徐湖。
培育产业聚集区方案背景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各地政府开始注重发展产业聚集区以促进本地区经济的发展。
产业聚集区是一种针对特定产业领域,集中发展企业、人才、资金、技术、信息等资源的区域。
产业聚集区的发展不仅可以提高当地企业的竞争力,也可以吸引到更多的投资和就业机会。
目的本文旨在提出一份可行的,具体化的产业聚集区方案,以推动产业发展,促进地方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
方案一、选址合适的选址是产业聚集区发展的基础,应当考虑以下因素:1.地理位置:优先选择交通便利、经济发达、产业链较完整的地区。
2.用地面积:应当根据预期的产业规模和发展计划确定用地面积。
3.环保要求:应该优先选择容易治理、污染较小的地区。
4.环境条件:应该优先选择地势平坦、空气清新、气候宜人的地区。
基于以上因素,我们可以倾向于选择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的江南产业园作为产业聚集区选址。
二、规划产业聚集区在规划时应当充分考虑到产业的类型、数量和分布。
在江南产业园内,我们可以规划以下产业:1.高端装备制造产业;2.电子信息产业;3.生物医药产业;4.新能源产业。
产业园内的各个产业应当分别设立独立的厂房、实验室等设施。
规划中还需要考虑到公共设施(如餐厅、娱乐场所)、配套设施(如物流中心、保安设施)等方面。
三、资金产业聚集区的发展需要大量的投资,资金来源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1.政府资金:政府作为主管部门,应当投入一定的资金用于产业聚集区的建设。
2.物业管理公司:物业管理公司作为聚集区内的主要运营商,也可以通过租赁、生产服务等方式来获得资金。
3.投资公司:通过吸引多方投资,来引入更多的资金。
四、人才产业聚集区的成功离不开各类人才的支持。
在江南产业园内,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吸引人才:1.建立国际化的交流平台,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来产业聚集区开展学术和科技交流。
2.建立合适的科研团队,引导高校毕业生和各类人才来产业聚集区发展。
3.提供适宜的工作环境和薪酬待遇,吸引优秀人才加入产业聚集区。
南京市商务局等7部门关于印发《南京市规范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行业发展指导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南京市商务局•【公布日期】2023.09.20•【字号】宁商运〔2023〕351号•【施行日期】2023.09.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固体废弃物与有毒化学品污染防治正文南京市商务局等7部门关于印发《南京市规范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行业发展指导意见》的通知宁商运〔2023〕351号江北新区管委会,各区政府,市各有关部门:为进一步促进南京市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行业高质量发展,规范行业管理,根据《报废机动车回收管理办法》(国务院令715号)、《报废机动车回收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商务部令2020年第2号)、《江苏省报废机动车回收管理实施办法》(苏商规〔2020〕1号)等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了《南京市规范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行业发展指导意见》。
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附件:《南京市规范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行业发展指导意见》附件南京市规范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行业发展指导意见为全面落实《报废机动车回收管理办法》(国务院令715号)(以下简称《管理办法》)、《报废机动车回收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商务部令2020年第2号)(以下简称《实施细则》)、《江苏省报废机动车回收管理实施办法》(苏商规〔2020〕1号)(以下简称《实施办法》)等相关文件精神,进一步强化我市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行业发展和监督管理工作,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以下意见: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立足新发展理念,推动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行业高质量发展,强化资源循环利用,助力南京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为全面建设人民满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典范城市作出贡献。
(二)基本原则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
积极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有效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增强企业循环利用体系的内生动力,充分挖掘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利用价值,努力建设高标准的现代化拆解项目。
南京市建筑垃圾处理现状与资源化利用探究徐佳媚【期刊名称】《《节能与环保》》【年(卷),期】2019(000)009【总页数】2页(P64-65)【关键词】建筑垃圾; 资源化; 处理【作者】徐佳媚【作者单位】南京市城市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正文语种】中文1 建筑垃圾处理现状1.1 国内建筑垃圾现状广义的建筑垃圾包括工程渣土、泥浆和拆建垃圾三大类,处置技术主要包括就地回填技术、堆山造景技术和再生处理技术。
目前,我国城市和建筑垃圾虽有处理方案,但是效果并不理想,主要是以下四种处理方式:乱堆滥放、简易填埋、综合处理和现场资源化。
从相关城市的调研情况来看,当前我国建筑垃圾呈现以下特点:一是来源种类混杂,大多数来自废渣土、废砖瓦、废混凝土等建筑废弃物;二是产量大,每年产生数十亿吨的建筑垃圾,约占城市垃圾总量的30%~40%;三是处置方式简单低效,直接填埋或简易堆放仍然是主要处理方式,且当前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仍低于10%;四是分类回收的程度不高,混合收集仍然占绝大部分,缺乏对建筑垃圾的分拣、分类堆存、分类处理。
1.2 南京市建筑垃圾现状1.2.1 南京市建筑垃圾数量和成分根据相关部门统计数据,现阶段南京市每年产生工程渣土约2000万m3,泥浆约400万t,拆建约400万t。
从数据可以看出,工程渣土占比较高,泥浆和拆建垃圾占比较低。
同时,工程渣土和拆建垃圾产量每年的增幅较明显,且仍有增加的趋势。
1.2.2 南京市建筑垃圾收集、运输现状南京市现有建筑垃圾运输已建立了以市场化为主的运输体系,对建筑垃圾的运输企业实行登记备案制度。
根据《南京市建筑垃圾处置作业招投标办法》,项目建筑垃圾处置作业总量在2万m3以下,可以自行选择获得许可的企业,作业总量在2万m3以上,要通过公开招投标方式确定最终的运输企业并对运输企业进行考核。
装修垃圾等由街道实行网格化管理,采用五小工程车收集。
1.2.3 南京市建筑垃圾处置、消纳情况据了解,南京市建筑垃圾目前主要的处置方式有:一是进入建筑垃圾弃置场填埋;二是混入生活垃圾进行处理;三是使用少量移动建筑垃圾处理设施。
苏州国家环保产业园作者:暂无来源:《科学中国人》 2016年第6期2001年2月,国家环保总局发文批准在苏州高新区建设全国首家国家级环保高新技术产业园--苏州国家环保产业园,并于2003年1月成立作为产业园的运营主体--苏州国家环保高新技术产业园发展有限公司,由此开启了国内首家以企业化运作管理的环保特色产业园区的运营模式。
苏州国家环保产业园是苏州高新区内的首个“园中园”,也是在苏州高新区明确大力发展环保产业、打造循环经济特色园区的指导方向下应运而生的首个节能环保专业园区。
苏州国家环保产业园建有A、B两个园区。
A区位于高新区太湖大道高架以南,于2003年开工建设,占地378亩,总建筑面积24.3万平方米,已出售16.8万平方米,持有经营性物业7.5万平方米,目前已累计引进中外企业超过200家,产业涉及环保设备、环保工程、新能源、节能材料等多个领域。
B区位于高新区科技城,于2005年8月开工建设,占地204亩,总建筑面积7.5万平方米,已出售1.7万平方米,持有经营性物业5.3万平方米,入驻企业涉及汽车配件生产、光伏设备、信息存储高端产品的研发生产等多个领域。
作为专业的国家级产业园,苏州环保产业园在十几年的运作中,始终以孵化节能环保中小企业、加速节能环保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培育节能环保高新技术企业和企业家为重任,不断推动生态、节能、环保、循环经济产业链发展。
苏州环保产业园依托苏州高新区政府平台,以产业招商打开产业集聚之门。
建园初期,苏州高新区政府以“首家国家级环保特色园区”为宣传亮点,在高密度广泛对接客商的过程中,大力推介环保产业园,园区重点着眼于行业内的知名企业,以期通过优秀企业吸引更多同类企业的关注。
早期入驻的卡乐电子、爱威电子、美恩超导、栗田工业等高科技、高产值的企业都是园区依托政府招商引资平台,成功吸纳的优质名牌企业,以此打开园区的产业集聚之门,逐步向环保产业集聚的目标发展。
苏州国家环保产业园的建设目标是围绕城市环保这一中心,充分利用苏州高新区的良好机制和环境,建立一个“园中园”,以环保、新能源产业集聚形成集群效应,形成有利于环保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和环保企业发展的孵化环境。
南京江南环保产业园生活垃圾焚烧发电PPP项目案例介绍一、项目概况(一)项目背景近年来,随着南京市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城镇化速度明显加快,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生活垃圾产生量也随之激增。
2010年,全市生活垃圾产量已超过5000吨/天,填埋是南京当时解决生活垃圾出路的最主要方法。
为切实解决南京市的生活垃圾出路问题,破解“垃圾围城”的困境,迎接2014年南京“青奥会”的顺利召开,2011年底,南京市政府启动江南和江北两个环保产业园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的招标工作,中国光大国际有限公司中标南京市江南环保产业园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以BOT模式承建,特许经营期为30年。
南京市江南环保产业园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实景(二)社会资本方概况中国光大国际有限公司(“光大国际”)为中国光大集团旗下实业投资的旗舰公司,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
公司以环保能源、环保水务、新能源及环保科技为主业,已发展成为一家以“项目投资、工程建设、运营管理、技术研发、设备制造”一体化的实业投资公司,是中国首个全方位、一站式的环保产业服务商,是国内乃至亚洲领先的垃圾发电投资商和运营商。
(三)建设内容和规模南京市江南环保产业园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日处理生活垃圾2000吨,总投资约10.5亿元人民币。
项目建设4台500吨/日机械炉排炉和2台20MW汽轮发电机组及配套设施,项目采用机械炉排炉技术,焚烧炉、烟气净化系统、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自动控制系统等关键设备均采用国际知名公司的成熟产品,烟气排放指标全面达到欧盟2000标准,二噁英排放小于0.1 纳克毒性当量每立方米,垃圾渗滤液全量处理后回用,全厂实现污水“零排放”,飞灰经螯合剂稳定固化后安全填埋,炉渣实现综合利用。
(四)实施进度情况2011年下半年,南京市城市管理局委托咨询服务及招标代理机构对南京市江南环保产业园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进行BOT咨询和评估,编制项目特许经营协议文本。
1 建设项目概况1.1 项目地点及相关背景1.1.1 建设地点南京市江南静脉产业园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选址于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铜井镇(江宁街道戴家庄房),目前现状为水塘、山体裸地(主要是杂草)、农田等。
周边环境现状见图1.1-1。
图1.1-1 拟建项目周边现状图1.1.2 建设背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南京市的城市化进程在不断加快,同时城市垃圾产生量也越来越大,2010年南京市生活垃圾总产量为178万吨。
目前,全市日均生活垃圾产量已经接近5000吨。
目前,南京市采用填埋为主的生活垃圾处理处置方式,中心城区共有4 座生活垃圾填埋场,包括位于江宁区境内的水阁垃圾填埋场、轿子山垃圾填埋场,位于浦口区的天井洼垃圾填埋场以及位于六合区的马鞍垃圾填埋场。
2013年前,水阁垃圾填埋场、轿子山垃圾填埋场将封场;到2015年,天井洼垃圾填埋场也将停止使用。
届时,南京市将面临垃圾无处消纳的局面。
在此基础上,2011年12月,在南京市容管理局的组织下,南京市江北静脉产业园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和南京市江南静脉产业园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同时招标,目的是通过政府引导、企业运作,实现优势互补,加快工程的建设进度,为项目的建设与管理创造有利条件。
通过招投标,光大环保能源(南京)有限公司获得南京市江南静脉产业园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的投资、建设和运营的特许经营权。
1.2 项目建设内容1.2.1 项目组成与工程内容本项目主要由生产及辅助工程、公用工程等内容组成,包括新建垃圾接收、贮存与输送系统、焚烧系统、烟气处理系统、垃圾热能利用系统等。
主要工程组成见表1.2-1。
表1.2-1 主体工程、辅助及环保工程1.2.2 建设规模建设规模:日处理城市生活垃圾2000吨,年处理生活垃圾66.6万吨。
拟采用4台日处理能力为500t的机械炉排炉焚烧炉,工程拟设置4台最大连续蒸发量为43t/h余热锅炉,2台装机容量为20MW的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年发电量为2.8179×108kWh。
南京江南环保产业园简介
南京江南环保产业园于2011年9月启动建设,2013年9月获得市政府正式批复。
产业园地处南京市江宁区江宁街道南部,北靠汤铜公路(337省道),南至光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东依南山湖,西临宁马高速,规划总用地面积6.02平方公里。
园区周边交通便利,紧邻337省道、205国道,长江港口近在咫尺,距离南京南站,南京禄口国际机场车程均在40分钟内。
园区发展定位初步确定为集环保、新能源、科普教育、生态农业、工业旅游为一体的“环保主题生态公园”,重点引进生活垃圾焚烧、危废固废处理、再生资源利用以及环境服务业和绿色能源等产业。
在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江南环保产业园开发建设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入园项目垃圾焚烧发电厂运营稳定,灰渣填埋场一期已建成具备填埋条件。
园区规划、征迁复建、招商引资等工作全面展开,截至目前园区已累积完成意向签约项目7个,总投资额约56.5亿元,其中2015年新签约项目3个,总投资额达32.6亿元。
此外,园区还有多个优质项目在手在谈。
环保产业园将力争通过五年左右的时间,将自身打造成为国家级静脉产业和城市矿产示范区、国家级循环经济集聚区以及南京市环境服务业发展中心和全民科普教育中心。
(一)战略定位:体验型智能生态环保产业园——以循环经济的原理,构建静脉产业体系,通过环保服务业、智慧生态技术,构建理念新颖、功能复合、公益开放、教育实践的体验型园区。
17
南京江南环保产业园
(二)形象定位:环保主题生态公园——充分结合周边山地湖泊的自然生态条件,构建蓝绿本底的生态公园基底,环保生产、研发、测试、体验、教育、游览有机融入到自然生态环境中,并且和周边的南山湖度假区等浑然天成。
19
南京江南环保产业园
(三)空间布局:一心五区——综合服务中心、静脉产业功能区、再生资源产业功能区、环境服务业功能区、配套产业功能区、绿色能源示范区。
(四)产业布局:
(五)发展愿景:
——扬子江源 吐故纳新:南京城市生活废弃物/工业废弃物处置中心,城市资源回收再利用基地;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园区,环保教育理念推广基地。
——资源智汇
绿创成园:区域再生资源网络交易信息中心、城市矿产物
主导 产业
特色 产业 配套 产业 •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 •
餐厨垃圾资源化 • 危险废弃物无害化处置 • 废旧汽车回收再利用(近期) • 废旧家电回收再利用(远期) •
废旧轮胎回收再利用 • 废旧金属回收再利用 •
环保研发服务 •
环保培训服务 •
环境教育与生态休闲 • 公益组织联盟 • 园区管理、分拣加工、再生资源集散等 • 中间污染物的资源化处置企业 • 终端废弃物回收利用 • 相关产业新技术装备制造业
联网管理中心、环保绿色创意文化展示平台、环保公益机构协作联盟。
——湖光山色身心受教:社会教育面向市民、游客,学校教育面向学生,企业教育面向员工。
(六)发展目标:
致力于把环保产业园建设成为国家级静脉产业和城市矿产示范区、国家级循环经济集聚区以及南京市科普教育中心。
园区固废、危废处置项目介绍
1、危废综合处理工程项目:
本项目由江苏汇丰天佑环境发展有限公司投资,总投资8.8亿元,用地160亩,主要处理处置服务地域内的工业危险废物,总设计处理规模约5.1万吨+15万只废包装桶/年(不含污水处理系统),其中集中焚烧2.1万吨/年,矿物油回收3.0万吨/年,废包装桶回收15万只/年,可满足南京市及周边地区工业危险废物集中处理需求。
汇丰方面已同上市公司无锡雪浪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并将注册地变更至环保产业园,而后由雪浪增资控股。
目前,项目立项等各项工作正在进行中。
2. 含废油危险废物(HW49)收集与处置、含废乳化液危险废物(HW49)处置综合利用、废电池(HW49)存储项目:
本项目由南京乾鼎长环保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项目总投资额约1亿元,用地20亩,建设内容为年处置与综合利用含油含乳废物40000吨(具体包括废塑料包装物9000吨,废机油滤芯10000吨,大型含油机械零部件10000吨,废棉纱、手套3000吨,含乳金属屑8000吨),年收集与处置1.5万吨废油(其中1万吨外购,5000吨来自于含油含乳废物处置),年存储30000吨废铅酸蓄电池、锂铁电池项目(具体包括汽车启动类蓄电池20000吨,电动自行车类蓄电池5000吨,纯电动汽车锂铁电池5000吨)。
目前,公司已与铜井工业园内现有企业南京牧龙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达成了合作意向,计划先行租赁牧龙机电厂房进行改造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