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埃及服饰(第二章)
- 格式:pptx
- 大小:12.11 MB
- 文档页数:31
古埃及服饰古代埃及的服饰艺术非洲东北部的尼罗河流域,孕育了古埃及文明。
古埃及人认为,埃及正是因为有尼罗河才存在,在尼罗河的滋养与灌溉下,埃及成为历史最为悠久的早期伟大文明。
古埃及人还相信有一样东西比尼罗河更伟大,那就是太阳。
神创造万物,每天清晨朝阳升起,太阳神随之诞生;每天夜晚夕阳沉落,太阳神随之亡逝。
但隔日清晨重新升起,运行不息,它代表着永恒。
这个给予人类生命的天体从升起到降落,在古埃及人看来,既威严又可怕,神奇莫测。
他们把太阳神视为万神之主而崇拜。
埃及早期的耕作者,正是利用尼罗河流域丰产的亚麻,生产出质量较高的亚麻布,并成为古埃及人主要的服装材料。
由于气候炎热,古代埃及人衣服甚少,衣料轻薄,其纺织技术已经达到极其精巧的程度。
但是,由于生产力的局限,衣料并不充足,所以,古埃及男女服装都是非常贵重的物品。
在古埃及,亚麻布是用来做衣服的最常见的布料。
与其他材料相比,它有几大优势:它的纤维可以织成精细轻巧的布料,既不熟,也不重,而且可以简单地在身体上形成褶皱。
它洗起来也很容易。
最初,这类布料是用各种植物纤维织成的――这一技术是埃及人发明的,但随着全国的灌溉技术得到普遍提高,亚麻成了最常见的原材料,。
叙利亚织工来到埃及之后,他们精巧的纺织技术使得布料生产更容易,质地更优良。
家庭用品,如篮子和筛子,也用植物纤维编成。
古埃及男女服饰区别并不大。
衣服对古埃及人并非仅仅为了遮体,强调衣服的象征意义和价值才是着装的主要目的。
古埃及男子服饰古埃及的男子服装主要有绳衣"里嘎丘阿(ligature)",腰衣"罗印克罗斯(loin cloth)",筒形连衣裙"丘尼克(tunic)",宽大的贯头衣"卡拉西里斯(karasilis)",,长袍"罗布(robe)",披肩"肖尔(shawl)"等等罗印克罗斯是古埃及初期的衣服,中文一般翻译为缠腰布,裙子或者腰衣。
西洋服装史——古埃及服饰地理位臵:埃及位于非洲的东北端,世界第三大河流——尼罗河贯穿其中,几乎是直角状地流入地中海。
西边有利比亚沙漠和连绵起伏的高山,形成天然屏障,南方也由许多急流浅滩阻挡着。
气候和物产:' q$ g ?+ Q6 i a( H( R尼罗河源头的融雪和雨季(约5—10月)的大雨带来的河水泛滥之外(河水泛滥到来了肥沃的土壤,与天然屏障一起保障了埃及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持续长久的和平盛世),其他时间几乎没有降水,气候极为干燥。
埃及的气温很高。
但夜里却很凉快,冬天的拂晓惊人的冷,因此在这样的地带很少发生热病,可以说“埃及是非常适合于人类生活的地方”。
物产:尼罗河流域因河水泛滥而堆积的沃土带来了作物的丰产,直到现在埃及仍然生产枣、无花果、椰子、棕榈、小麦、棉花、甘蔗和各种水果,饲养着牛、骆驼、马、猪、羊等家畜。
过去尼罗河上满是叫做帕佩鲁斯(papyrus)的苇子和莲花,帕佩鲁斯成了埃及独特纸的原料,英语中这个单词paper就源自于帕佩鲁斯这个词。
莲花也成了一种有用的装饰用品。
$ h1 s/ Y' n7 o0 G$ G古埃及年历表:以王朝的更替来区分:早期王朝(第1、2王朝)——公元前3100—2686' ]0 H9 K. n1 M7 F古王国时代(第3—10王朝)——公元前2686—2181第一中间期——公元前2181—2040中王国时代(第11—17王朝)——公元前2040—1786; B+ G4 E1 {) W; P第二中间期——公元前1786—1567新王国时代(第18—20王朝)——公元前1567—1085后期王朝时代(第21—30王朝)——公元前1085—332古埃及三个兴盛期和三个衰退期:埃及所有文化都集中表现在三个兴盛期当中。
第一兴盛期是第3王朝到第6王朝的古王国时代,这个时代是古埃及作为国家最为充实的时代之一,也就是常说的金字塔时代,也称之为:“孟菲斯时代”;第二兴盛期是第11至第12王朝的中王国时代,其国力达到第二个顶点,也称之为“第Ⅰ底比斯时代”;第三兴盛期是古埃及发展到最顶峰的第18至第20王朝的新王国时代,也就是“第Ⅱ底比斯时代”。
第一节古代埃及服饰古埃及炎热的气候条件,致使人们衣着较少,布料轻薄。
男女服装样式都较简单,直到新王国时期服装才开始变得丰富多彩。
(1)腰衣这是一种用一块布围裹于腰臀上的简单装束,是古埃及出现最早,持续时间最长的一种服装样式,也称围腰布或胯裙。
腰衣饰男性主要的衣女性偶尔采用。
身份低的人采用单一的横向缠绕,王者则条纹布料做较为复杂的缠绕。
腰衣有缠裹后系上腰带的,裆的,也有用袋子斜挂于肩上的。
上层阶级常用糨糊把布出很密的直线褶,并在腰衣前加一正三角形有饰纹的装以示男子的权威,或者是王权的象征。
着,使用有兜固定饰,(2)筒形衣裙:这是一种合体简单呈直筒形的装束,多为女子穿用。
筒形衣形式多样,但都是紧身,从胸下直到踝骨,或用腰带,活用背带固定。
裙上有的无装饰,以素色制成,有的印有图案,有的则有许多固定的褶裥,既有装饰感,又能随身体活动而伸缩。
衣服图案十分丰富,色彩艳丽,颇具民族风格。
(3)褶纹衣:这是第18王朝后出现的较为宽松,多有垂褶的一种装束。
包缠式褶纹衣有称为卷衣。
这种以长布缠绕披挂在身上形成垂褶的装束,男女皆可穿,而以女子为特色。
也是一种绕体的穿着方式。
有一块长方形的布,有大小之分,长边和短边比例大的为3:1小的则为1.5:1,短边长度为从腋下到脚踝的距离。
这种自然的缠裹装束,方便而灵活,可松可紧,并性横许多下垂的褶纹。
¨麻(Linen)是主要布料、偶尔搭配皮革及苇草(reed)饰品1. 假发:埃及人不分男女都将头发剪至最短的长度再戴上假发。
而假发的长短与形状是用以区分阶级的。
2. 头巾:自第四王朝后、那美斯式(Names)头巾成为法老王的重要装饰物。
女性不戴头巾、但自新王国之后,贵族妇女采用发饰3. 冠饰: 冠帽亦是古埃及社会阶级区隔之象徵、一般埃及人是不能带冠帽的。
法老王与神祉带著不同的冠帽、也象徵著不同的意义4. 项鍊: 是古埃及人普遍采用的装饰品。
5. 假须: 埃及人不留胡须的但对胡须有一份崇敬,因此於正式场所须带胡须。
西方服装发展史(完整版)第一章:古代时期(公元前500年至公元500年)1.1 古埃及服装古埃及文明诞生于尼罗河流域,其服装风格独特,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古埃及人主要穿着缠腰布,男女皆然。
这种缠腰布称为“斯帕塔”,是一种长条形的布料,围绕腰部多层缠绕。
贵族和皇室成员的斯帕塔质地更为华丽,采用丝绸、麻纱等高档面料。
1.2 古希腊服装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摇篮,其服装风格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古希腊人崇尚自然,服装简约大方。
男性和女性都穿着长袍,称为“丘尼卡”。
丘尼卡是一种宽松的直筒形长袍,颈部、手臂和腰部有扣子或带子固定。
古希腊人还喜欢佩戴披肩,称为“霍莫”。
1.3 古罗马服装古罗马帝国时期,服装风格逐渐丰富多样。
古罗马人穿着宽松的长袍,称为“托加”。
托加是一种矩形布料,披在身上,通过不同的披挂方式展现身份地位。
古罗马时期还出现了内衣,如内衣裙和内衣裤。
士兵们穿着铠甲,以保护身体。
第二章:中世纪时期(公元500年至1500年)2.1 拜占庭时期服装拜占庭帝国继承了古罗马文化,服装风格兼具东西方特色。
拜占庭时期,服装讲究繁复华丽,使用大量金银丝线和珠宝装饰。
贵族女性穿着宽松的长袍,搭配披肩,头发饰以珠宝。
男性则穿着长袍和紧身裤。
2.2 哥特时期服装哥特时期,欧洲服装风格发生较大变革。
这一时期,服装注重展现身材线条,采用紧身上衣、窄裙和紧身裤。
女性流行穿着紧身胸衣,以突出胸部。
同时,哥特时期服装还出现了夸张的帽子和头饰。
2.3 文艺复兴时期服装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服装风格焕发新的活力。
这一时期,服装追求奢华、繁复,体现人文主义精神。
男性穿着宽松的短裤、长袜和紧身上衣,女性则流行穿着圆锥形胸衣、宽大的裙子和紧身马甲。
文艺复兴时期还出现了各种华丽的帽子和头饰。
第三章:近代时期(1500年至1900年)3.1 巴洛克时期服装巴洛克时期,欧洲服装风格更加奢华、夸张。
这一时期,服装采用大量蕾丝、花边、缎带等装饰,颜色鲜艳。
古埃及炎热的气候条件,致使人们衣着较少,布料轻薄。
男女服装样式都较简单,直到新王国时期服装才开始变得丰富多彩。
(1)腰衣这是一种用一块布围裹于腰臀上的简单装束,是古埃及出现最早,持续时间最长的一种服装样式,也称围腰布或胯裙。
腰衣饰男性主要的衣女性偶尔采用。
身份低的人采用单一的横向缠绕,王者则条纹布料做较为复杂的缠绕。
腰衣有缠裹后系上腰带的,裆的,也有用袋子斜挂于肩上的。
上层阶级常用糨糊把布出很密的直线褶,并在腰衣前加一正三角形有饰纹的装以示男子的权威,或者是王权的象征。
着,使用有兜固定饰,(2)筒形衣裙:这是一种合体简单呈直筒形的装束,多为女子穿用。
筒形衣形式多样,但都是紧身,从胸下直到踝骨,或用腰带,活用背带固定。
裙上有的无装饰,以素色制成,有的印有图案,有的则有许多固定的褶裥,既有装饰感,又能随身体活动而伸缩。
衣服图案十分丰富,色彩艳丽,颇具民族风格。
(3)褶纹衣:这是第18王朝后出现的较为宽松,多有垂褶的一种装束。
包缠式褶纹衣有称为卷衣。
这种以长布缠绕披挂在身上形成垂褶的装束,男女皆可穿,而以女子为特色。
也是一种绕体的穿着方式。
有一块长方形的布,有大小之分,长边和短边比例大的为3:1小的则为:1,短边长度为从腋下到脚踝的距离。
这种自然的缠裹装束,方便而灵活,可松可紧,并性横许多下垂的褶纹。
主要布料¨麻(Linen)是主要布料、偶尔搭配皮革及苇草(reed)饰品1. 假发:埃及人不分男女都将头发剪至最短的长度再戴上假发。
而假发的长短与形状是用以区分阶级的。
2. 头巾:自第四王朝后、那美斯式(Names)头巾成为法老王的重要装饰物。
女性不戴头巾、但自新王国之后,贵族妇女采用发饰3. 冠饰: 冠帽亦是古埃及社会阶级区隔之象徵、一般埃及人是不能带冠帽的。
法老王与神祉带著不同的冠帽、也象徵著不同的意义4. 项鍊: 是古埃及人普遍采用的装饰品。
5. 假须: 埃及人不留胡须的但对胡须有一份崇敬,因此於正式场所须带胡须。
→纺织品出现以前:古埃及人与其他地区的古人一样,用兽皮遮身。
→纺织品出现之初:首先是为了满足国王和王室成员的需要。
以后,为了满足祭司们的需要,一些神庙开始组织生产纺织品。
注:古埃及人的服饰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是气候。
炎热的气候直接决定了制作服装的材料,考古证明,古埃及人的衣服基本上都用透气性好的亚麻布制成。
例:如图所示,投掷手的上衣遮住了上半身,只露出右肩,下半身穿一短裙,腰部系一腰带,上面可以有垂饰。
→古王朝时期:妇女们的服装是一种被叫做“努格白”的衣服。
这是一种较紧身的服装,式样简单,从胸下一直穿到脚跟,胸下用一根布带子扎住。
努格白的上端一般有一根或两根用扣子固定的吊带,只有过于窄小而紧绷在身上的努格白,才不用吊带。
穿上这种努格白衣服后,双肩、双臂和胸部都裸露在外,如果吊带很宽,则有可能把胸部遮住。
注:努格白是古埃及各阶层妇女通用的服饰,通常用透气性较好的亚麻布制成。
在一些晚会上,妇女们穿着的努格白上往往还有装饰,如珠子、刺绣等。
穿着的时候,从脚下往身上套,再用与它色彩相配的吊带固定,如可能,配上项圈更好。
男子的服饰起先仅限于遮羞,在腰上系一根用植物做成的带子,带子两端垂在前面即成。
后来逐渐有了与妇女们穿的努格白相似的衣服,用腰带固定。
古埃及的男子有时也有穿兽皮的,样式因人的地位、等级而异。
老百姓、亲王、贵族、国王和祭司,不同的阶层有不同的服饰。
注:当时的服饰与建筑物的形状有密切关系,第五王朝的服装大多为锥形,与金字塔形状相似,王室成员的服饰后来才逐渐变长变宽。
→中王国时期:妇女们虽然仍穿努格白,但衣料和式样已有所变化,有无袖和有袖两种,长度依旧,胸下系一腰带,有的不系。
此外,披肩开始流行,这种披肩能遮住胸部。
这一时期的男子服装仍以努格白为主的情况下,出现了长袍,袍长一般到脚跟。
→新王国时期:妇女们穿的服饰出现了变化,不再千篇一律。
从第十九王朝女王纳菲尔蒂蒂陵墓中的彩画上,我们可以看到,女王穿的是由薄薄的白色细亚麻部制成的努格白,她胸下系了一根彩带,彩带从前面绕过背后再绕回前面打结,结的两端一直垂到膝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