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高铬铸铁轧辊的铸造和应用
- 格式:doc
- 大小:60.50 KB
- 文档页数:4
高铬铁和高铬钢轧辊介绍高铬铁和高铬钢轧辊有多少了解的?下面唐山亿联盛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希望会给大家带来帮助。
高铬铸铁轧辊是以碳含量为2.3-3.3%,铬含量12-22%的高铬白口耐磨铸铁为轧辊辊身外层材质,以球墨铸铁为轧辊芯部和辊颈材质,采用离心复合浇注工艺而生产的高合金复合铸铁轧辊。
通常在各类合金铸铁轧辊中,随着铁水的凝固在辊身外层组织中析出的碳化物是Fe3C型,Fe3C型碳化物的显微硬度为840-1100HV,而高铬铸铁,由于铁水中含有大量的铬及镍、钼等合金元素,在铁水凝固时辊身外层组织中析出的碳化物已不是Fe3C型渗碳体,而是呈现出M7C3型共晶碳化物,M7C3型碳化物的显微硬度可达到1500-2000HV,因此耐磨性好。
高铬复合铸铁轧辊辊身工作层的基体组织和基体组织中存在的碳化物的特性、数量、及其分布状况对轧辊的使用性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随着高铬铁水中铬含量的提高,特别是Cr/C比率的增大,轧辊辊身工作层基体组织中的Cr7C3型共晶碳化物的数量也随之明显增多。
辊身表面硬度70-85HSD,辊颈表面硬度 35-45HSD,辊身表面硬度不均匀度≤4HSD。
该种轧辊的优点是耐磨性好,不足之处就是轧辊热敏感性高,对冷却水的水质、水压、水量要求较高。
高铬钢是上个世纪80年代初欧洲轧辊厂在综合分析高铬复合铸铁轧辊技术特性和使用性能的基础上研究开发的含铬量为8-14%,含碳量为0.8-1.8%,以及含有钼、镍和适量钒等合金元素的铸钢轧辊新材质,这种轧辊材料具有优良的抗热裂纹性能和较高的耐磨损性能。
以高铬钢作为轧辊的外层材料,以球墨铸铁作为轧辊的芯部和辊颈材质,采用离心复合浇注工艺而生产的高合金复合铸钢轧辊。
高铬钢轧辊化学成分的确定是以有利于获得不连续、而且对热裂纹不敏感的细小M7C3型碳化物为前提。
辊身表面硬度70-80HSD,辊颈表面硬度 35-45HSD,辊身表面硬度不均匀度≤4HSD。
高铬铁和高铬钢轧辊主要特点高铬钢轧辊工作层材料中碳、铬含量大大减少,碳化碳化物脆性相减少,其含量为5-10%,导热性高于高铬铁轧辊,所以在轧辊使用时对冷却水的要求不像高铬铁那样苛刻。
简述高铬铸铁轧辊的铸造和应用摘要:高铬铸铁轧辊现已广泛应用于热轧中宽带钢精轧机组前架及部分小型棒线、型钢精轧机组,以其良好的耐磨性和抗“斑带”性能广受用户的青睐。
本文对高铬铸铁轧辊的铸造、热处理过程进行简要阐述,对使用中易出现的问题加以分析。
关键词:高铬铸铁轧辊、耐磨、抗“斑带”、铸造、热处理一、高铬铸铁轧辊的生产方式当前,几乎所有的高铬铸铁轧辊均采用离心铸造方式,只是离心机有水平式、立式和倾斜式3中形式。
相比较“溢流法”等以前的生产方式,离心铸造可以使少量的高铬铸铁外壳迅速冷却,以便获得更加细小分散的碳化物组织,且生产效率进一步提高。
轧辊的芯部通常采用高强度球墨铸铁,由于外层的铬含量较高,芯部成份中的硅含量和镍含量应较普通轧辊适当提高,以便减少芯部组织中碳化物含量、增强芯部强度。
通常情况下,为防止外层含量较高的铬成份在浇注芯部时向芯部扩散,要在外层浇注完毕时择机浇入过渡层,过渡层铁水可采用中铬铸铁、半钢、灰铸铁等材料。
浇入的时间、温度和铁水量要进行严格控制。
二、高铬铸铁轧辊的冶金性能在Fe-Cr-C合金中,如果铬的含量超过15%,渗碳体就会变得不稳定,其将会被具有复杂结构的六边形碳化物M7C3代替,该种碳化物被称为铬碳化物,主要成分为铬和铁,可能含有少量的其它合金元素。
高铬铸铁轧辊外层材质的基本特征是显微组织中共晶碳化物以(Cr,Fe)7C3型为主,其显微硬度为1500-1800HV,而渗碳体的显微硬度为1000-1200HV,这也是高铬铸铁轧辊有较强耐磨性能的原因。
高铬铸铁轧辊的主要化学成分(%)为:C2.2~3.4,Cr10~25,Mo0.3~4,Ni0.3~3.0。
铬碳比(Cr/C)决定了高铬铸铁外层组织中碳化物的类型,C、Cr、Mo等元素的含量决定了碳化物的数量。
Ni和Mo的作用一方面是强化基体,另一方面是增加基体组织的淬透性。
对Fe-Cr-C合金系的研究大多基于以下Fe-Cr-C合金相图生产工艺高铬铸铁一般采用感应电炉或电弧炉熔炼,常用的原料为生铁、废钢、回炉料、铬铁、钼铁,镍等。
我国高速钢轧辊的开发和推广应用在普通高速工具钢基础上,通过提高碳、钒含量而发展起来的铸造高速钢轧辊,具有硬度高、红硬性、淬透性和耐磨性好等特点,自1988年在日本首次成功应用以来,已超过20年,目前在国外的轧钢生产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不仅应用于热轧带钢轧机,还应用于型材轧机、钢管轧机、棒线材轧机和冷轧带钢轧机上。
使用铸造高速钢轧辊后,过钢量明显提高,换辊次数显著减少,轧辊研磨量减少,轧机作业率提高,燃料和动力消耗降低轧钢成本和提高轧材质量。
总结20多年来国内外在高速钢轧辊材质研究中取得的成果,对加快我国高速钢轧辊的开发和推广应用,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
目前,多数高速钢轧辊成分是以W6Mo5Cr4V2,亦称M2,高速钢为基础,与M2高速钢最大的不同是含有更多的碳和钒。
高速钢轧辊中碳化物的总体积分数和不同类型碳化物的体积分数与其成分密切相关分数一般达到9%~15%,而传统高速工具钢中碳化物体积分数一般不超过8%。
高速钢轧辊成分的主要特点是:①有较高的碳含量和钒含量,目的是为了得到高硬度的MC型碳化物,提高轧辊耐磨性。
②有较高的铬含量,使轧辊中含有一定数量的M7C3型碳化物,对改善辊面抗粗糙性,降低轧制力是有益的。
③离心铸造高速钢轧辊中含有5%以下的铌,可以降低高速钢中合金元素密度差大而引起的偏析。
因轧制钢种、轧机条件和轧辊制造方法的不同,高速钢轧辊的成分也有所差异。
高速钢轧辊中常含有铬、钒、钨、钼等合金元素还含有铌、钴、镍等元素,合金元素。
高速钢轧辊中除了加入上述元素外,采用离心铸造方法生产时一般加入适量铌,可减轻VC的偏析,提高轧辊综合性能。
在热轧高速钢轧辊中,为了提高轧辊的高温耐磨性,通常加入钴元素。
钴元素的加入使高速钢轧辊强度和韧度下降含量越高含量增加,高速钢的珠光体转变的起始点左移,珠光体转变的临界冷却速率增大,淬透性降低,其加入量一般控制在5%以下。
高速钢轧辊中为了改善基体韧度,有时加入少量镍、镍加入量过多,淬火组织中残留奥氏体多,反而增加轧辊回火次数,并降低轧辊耐磨性,其加入量控制在2%以下效果较好。
高铬抗磨铸铁的特性及应用含铬量为12。
30%,含碳量为2.4。
3.6%的高铬铸铁,通过高合金化和热处理手段可得到马氏体或奥氏体或二者混合型的基体以及铬的特殊碳化物。
这种特殊碳化物为呈六角晶系的Me,C,,其硬度高达HVl200。
1600,远高于渗碳体型碳化物和常见的矿物磨检的硬度。
这类碳化物的存在是高铬铸铁获得高抗磨性的主要原因、此外,高铬铸铁中的共晶结构与一般铸铁中的莱氏体不同。
一般铸铁中的莱氏体呈连续网状,而合高铬的共晶碳化物呈断开的块、条状态。
相当于在基体上镶嵌入高硬度的颗粒。
因此,不仅抗磨性好,而且大大削弱了高硬度相的脆化作用,相对而言有较好的韧性。
高铬铸铁中的高硬度马氏体基体,强有力地支承碳化物颗粒,避免工作过程中碳化物从磨损表面脱落,保证了材料的高抗磨性。
因此高铬铸铁作为高抗磨材料已有效地应用于破碎、研磨、物料输送等机械和冶金设备。
尤其在磨料磨损和冲击磨损的机件(如:破碎机滚筒、料仓衬板、高炉料钟、料斗、运煤槽衬板、磨煤机辊套、轧辊、渣浆泵过流部件等)方面应用更为广泛。
通过分析衬板在正常的工况条件下的磨损机理及材料相应的特性,确定衬板合理的组织和化学成分,研制中碳低合金耐磨钢ZG40Cr2SiMnMoV,机械性能:σb≥1 200 MPa, HRC≥50,αK≥18 J/cm2.试制后测定工艺性,结合生产实际,制订各工序的操作要点和工艺参数,正式投产,产品符合设计要求,使用寿命为高锰钢衬板的2~3倍,成本持平,是高锰钢理想的替代材料.铸造后水韧,就是和用水淬火一样的过程,温度1100摄氏度,获得过饱和的单相奥氏体,因为它的奥氏体能在常温下存在,组织硬度,强度不高,但表面在受到强烈的挤压和摩擦后发生强烈的加工硬化,相变成马氏体并析出碳化物,获得高的耐磨性,而心部还是高抗冲击的奥氏体.表面的硬化层磨损后,露出的心部又产生加工硬化.,水韧后就不再热处理了.否则在加热到250时会变脆可以理解为固溶处理!一般的水地韧处理为ZGMn13类高锰钢,主要用于承受冲击载荷工作的零件,其它如陆丰所言.奥氏体表面在受到冲击作用时,产生强烈的加工硬化,当硬化层被磨/崩掉后,又露出新鲜的奥氏体,重新硬化,如此反复.因其有强烈的加工硬化,故不可采用机械加工方法成形,主要用铸造方法所得,所以为铸钢.近年来有降低含锰量的做法,做出中锰钢,同样可以采用水韧处理.在模具钢中,早期的(约1982年出版的书中就有此说法)双细化处理工艺第一步有时称之为水韧(或油韧)具体为在模具钢进行锻造后,在钢之ACm点上,将钢淬入热水中(称水韧),淬入油中(称油韧),目的在于将碳化物大部分溶入奥氏体中,在淬火后重新高温回火后得到细而均匀的精粒状碳化物.再进行正常(或比正常奥体化温度略低)加热淬火,以期提升模具的韧性,耐磨性.锰钢主要用于需要承受冲击、挤压、物料磨损等恶劣工况条件,破坏形式以磨损消耗为主,部分断裂、变形。
高速钢轧辊的铸造技术摘要:铸造高速钢轧辊最早是在19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开始使用,因其极低的磨损率和出色的轧钢表面质量深受轧钢厂家的青睐。
近年来,我国好多轧辊厂家也都相继开发并生产出了高速钢轧辊,并在热轧带钢、线棒材轧机上得以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在其制造和轧钢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问题阻碍了高速钢轧辊的普及。
问题主要有:制造过程中的轧辊内部高应力导致轧辊断裂,结合层缺陷导致的轧辊工作层剥落、在轧制过程中易产生辊面热裂纹及轧制冲击力造成的辊面破裂,轧制摩擦力增加等。
本篇文章将主要描述高速钢轧辊的冶金特性及其在制造和轧钢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问题及解决办法。
关键词:高速钢轧辊;磨损率;断裂;摩擦系数The Casting Tecnology of High Speed Steel RollsDONG Jun ,ZHANG Xiu Qin(Tang shan zhong da mechanical roll Ltd )Abstract: High Speed Steel (HSS) rolls were first used in the late 1980s and early 1990s. The combination of extremely low wear rates and excellent surfaces were very desirable for rolling mills.in recent years,many rollmakers in china have also produced some High Speed Steel rolls and used well in hot strip mill and hot bar mill. There were, however, problems associated with the use of these rolls that slowed the rate of general acceptance. These were high manufacturing stresses leading to catastrophic failures, spalling from bond defects and mill problems connected to higher rolling friction and hot cracks and Spalling generated in the rolling process. This chapter will describe the metallurgy of HSS rolls and how it influences manufacturing and mill problems.Key words: High Speed Steel (HSS) rolls; wear rates; Fracture; Friction coefficient高速钢轧辊的定义高速钢轧辊与工具钢轧辊在使用上非常相似。
高镍铬无限冷硬铸铁轧辊的生产文章主要介绍高镍铬无限冷硬铸铁轧辊的生产工艺方法,金相组织与机械性能以及在某钢厂1800不锈钢炉卷轧機上的应用现状。
希望通过文章的介绍,为相关工作提供借鉴。
标签:高镍铬无限冷硬铸铁轧辊;组织性能;使用实绩轧辊是轧钢生产中必不可少的工艺易损件,轧辊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钢材的质量。
近年来,随着轧材规格、品种的不断扩大,轧制速度的不断提高,轧制力的不断增加,提高轧辊耐磨性、抗事故性是轧辊生产的必然趋势。
高镍铬无限冷硬铸铁轧辊由于其良好的耐磨性、抗热裂性、抗剥落性,在热连轧机精轧后架、中厚板轧机粗轧和精轧机架得到广泛的应用。
文章以我公司为某钢铁1800不锈钢炉卷轧机生产的高镍铬无限冷硬铸铁轧辊为例,介绍高镍铬无限冷硬铸铁轧辊的生产过程与组织性能特点。
1 轧辊的化学成分不锈钢轧机轧制特点为轧制压力大、轧制温度高、轧制变形量小,因此要求其轧辊工作层应兼顾耐磨性、耐热性和韧性,硬度均匀性要好,抗事故能力要强;轧辊芯部选择高强度球墨铸铁,适当加入合金提高辊颈力学性能及避免产生球化缺陷。
因此轧辊外层化学成分见表1,轧辊芯部化学成分见表2。
2 轧辊生产工艺方法轧辊生产熔炼设备为10T和15T中频感应电炉,分别熔炼工作层和芯部铁水。
铁水出炉温度为1390~1420℃,工作层铁液加硅铁合金等在包内进行孕育处理,芯部铁液加稀土镁合金和硅铁合金在包内进行球化孕育处理。
金属型铁模挂涂涂料后采用卧式离心浇注方式浇注工作层铁液,待铁液到达共晶平台后进行立式组装,充填芯部铁水,待铸件冷却后打箱脱模。
轧辊离心浇注工艺参数见表3,轧辊芯部铁液填充过程见图1。
3热处理工艺高镍铬无限冷硬铸铁轧辊打箱后内部存在铸造应力,为消除应力避免产生裂纹等缺陷,对铸件进行450℃去应力退火。
4 金相组织及性能高镍铬无限冷硬铸铁轧辊在退火后粗加工时套取试样进行金相组织检验和机械性能检测,成品检测辊身辊颈硬度和工作层厚度。
轧辊成品硬度检测结果见表4,辊身硬度为79~80.3HSD,辊颈硬度为37.3~39.6HSD,硬度均匀性良好;辊颈抗拉强度大于400MPa,延伸率大于4%,各项机械性能满足产品技术要求。
高速钢轧辊的特点、制造、应用及研发趋势2013-12-19 09:46:001高速钢轧辊特点高速钢轧辊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七个方面:1)碳化物硬度高。
以往使用的轧辊,其基体上分布的多为Fe3C型或M7C3型共晶碳化物,组织粗大,硬度较低。
高速钢轧辊一般采用高C、高V型高速钢,另外还含有较多的Cr、Mo、W、Nb和Co等合金元素,在凝固和热处理过程中,这些合金元素形成了一次和二次碳化物。
高铬铸铁轧辊碳化物是M7C3(2500 Hv)和M23C6(1600 Hv)。
无限冷硬铸铁轧辊中,碳化物是Fe3C(l300 Hv)。
而高速钢轧辊主要含有MC(3000 Hv)、M7C3(2500 Hv)和M6C(2000 Hv),它能替代一般轧辊,从而提高耐磨性。
另外,随着V含量增加,高速钢组织中骨骼状的M6C型碳化物向粒状的VC型转化。
2)热稳定性好。
高速钢轧辊中含有较多的W、Cr、Mo、V和Nb等元素,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研究发现,普通轧辊材质的硬度随温度升高而明显下降,而高速钢轧辊在600℃仍保持有500 Hv,这必将大大提高轧辊的耐磨性。
特别是当添加分布于基体组织的Co元素时,这种倾向更加明显。
3)使用中易形成氧化膜。
轧制过程中如在轧辊表面形成连续、致密、均匀、粘结性好的氧化膜,不但可降低轧辊与轧材间的摩擦系数,而且可提高轧材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
普通轧辊使用初期由于无氧化膜保护,磨损较大。
高速钢轧辊使用中氧化膜能很快形成,氧化膜的出现,可降低带钢与轧辊表面的摩擦,防止轧辊粘钢,提高轧辊寿命。
同普通轧辊相比,高速钢轧辊的初期磨损较低,这对于提高高速钢轧辊耐磨性是十分有利的。
4)淬透性好。
高速钢轧辊具有良好的淬透性,在室温下,工作层50mm范围内,从辊表面到芯部的硬度降小于3HS,可以确保轧辊从外到内都具有良好的耐磨性。
5)优良的强韧性。
高速钢轧辊与一般的无限冷硬铸铁、高铬铸铁和半钢轧辊相比较,其基本机械性能抗拉强度和断裂韧性值均优于高铬铸铁轧辊和无限冷硬铸铁轧辊,与半钢轧辊接近。
简述高铬铸铁轧辊的铸造和应用
摘要:高铬铸铁轧辊现已广泛应用于热轧中宽带钢精轧机组前架及部分小型棒线、型钢精轧机组,以其良好的耐磨性和抗“斑带”性能广受用户的青睐。
本文对高铬铸铁轧辊的铸造、热处理过程进行简要阐述,对使用中易出现的问题加以分析。
关键词:高铬铸铁轧辊、耐磨、抗“斑带”、铸造、热处理
一、高铬铸铁轧辊的生产方式
当前,几乎所有的高铬铸铁轧辊均采用离心铸造方式,只是离心机有水平式、立式和倾斜式3中形式。
相比较“溢流法”等以前的生产方式,离心铸造可以使少量的高铬铸铁外壳迅速冷却,以便获得更加细小分散的碳化物组织,且生产效率进一步提高。
轧辊的芯部通常采用高强度球墨铸铁,由于外层的铬含量较高,芯部成份中的硅含量和镍含量应较普通轧辊适当提高,以便减少芯部组织中碳化物含量、增强芯部强度。
通常情况下,为防止外层含量较高的铬成份在浇注芯部时向芯部扩散,要在外层浇注完毕时择机浇入过渡层,过渡层铁水可采用中铬铸铁、半钢、灰铸铁等材料。
浇入的时间、温度和铁水量要进行严格控制。
二、高铬铸铁轧辊的冶金性能
在Fe-Cr-C合金中,如果铬的含量超过15%,渗碳体就会变得不稳定,其将会被具有复杂结构的六边形碳化物M7C3代替,该种碳化物被称为铬碳化物,主要成分为铬和铁,可能含有少量的其它合金元素。
高铬铸铁轧辊外层材质的基本特征是显微组织中共晶碳化物以(Cr,Fe)7C3型为主,其显微硬度为1500-1800HV,而渗碳体的显微硬度为1000-1200HV,这也是高铬铸铁轧辊有较强耐磨性能的原因。
高铬铸铁轧辊的主要化学成分(%)为:C2.2~3.4,Cr10~25,Mo0.3~4,Ni0.3~3.0。
铬碳比(Cr/C)决定了高铬铸铁外层组织中碳化物的类型,C、Cr、Mo等元素的含量决定了碳化物的数量。
Ni和Mo的作用一方面是强化基体,另一方面是增加基体组织的淬透性。
对Fe-Cr-C合金系的研究大多基于以下Fe-Cr-C合金相图
生产工艺高铬铸铁一般采用感应电炉或电弧炉熔炼,常用的原料为生铁、废钢、回炉料、铬铁、钼铁,
镍等。
所用的生铁和铬铁应注意控制其中硅的含量。
废钢中各种合金元素对淬透性的影响应保持稳定。
铬铁一般在熔炼的后期加入,以防止铬过量氧化烧损。
高铬铸铁轧辊采用离心铸造成形。
这种工艺的主要优点是:铁水及合金的收得率提高;能够有效地防止外层的铬向芯部扩散,保证轧辊芯部和辊颈的强度和韧性;可以使两种不同材质获得优良的冶金结合。
欧美一般采用两种材质离心复合铸造,日本有采用3种材质离心复合铸造的。
高铬铸铁轧辊的热处理通常包括高温奥氏体化、正火和回火。
热处理的作用是控制工作层组织中的残余奥氏体含量并获得所需的基体组织。
热处理过程中应注意控制加热和冷却的速度,以防止轧辊开裂。
热处理后高铬铸铁外层的典型金相组织如图所示。
高铬轧辊
材质特点高铬铸铁轧辊外层组织中的(Cr,Fe)7C3型碳化物与普通白口铁中连续分布的M3C型共晶碳化物不同,其主要特点是硬度高和非连续分布。
因此高铬铸铁的强度和韧性均高于普通耐磨白口铸铁并具有高的耐磨性能。
这一方面是由于工作层组织中含大量孤立分布的高硬度碳化物;另一方面是由于高铬铸铁轧辊工作层具有高的抗氧化能力,轧钢时在轧辊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起了保护作用。
高铬铸铁轧辊的高耐磨性和抗表面粗糙性不仅延长了其使用周期,同时又改善了轧材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
如用于热连轧带钢轧机精轧前段时,高铬铸铁轧辊具有抗斑带缺陷的作用,因此可以取代无界(限)冷硬铸铁轧辊和半钢轧辊。
高铬铸铁轧辊工作层的热导率较低。
为减小轧辊工作表面的热应力,防止热裂,使用时必须进行充分的水冷。
此外高铬铸铁轧辊的机加工、修磨及打毛处理(见轧辊表面打毛)比普通铸铁轧辊难。
根据使用条件的不同,可通过调整化学成分和热处理工艺改变轧辊工作层组织中的碳化物数量和基体组织类型,获得不同硬度级别的高铬铸铁轧辊。
它大体可分为两类,即低碳低铬抗事故型和高碳高铬抗磨
损型。
常见的几种硬度级别的高铬铸铁轧辊的化学成分和应用范围如表所列。
高铬轧辊高铬铸铁轧辊已作为一种常规轧辊品种广泛应用于热轧带钢轧机、冷轧带钢轧机、宽厚板轧机、小型型钢轧机及棒线材轧机,在不同程度上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为改善高铬铸铁轧辊的导热性,日本还研制出工作层组织中含有石墨的高铬铸铁轧辊。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一些科研单位和工厂相继开始研制高铬铸铁轧辊。
河北邢台、山西太原、黑龙江富拉尔基等地分别采用立式和卧式离心铸造法生产出大型高铬铸铁轧辊,用于板带热连轧精轧前段的工作辊,而且品种和应用范围在进一步扩大。
高铬铸钢轧辊以高铬钢为轧辊外层材质、一般以球墨铸铁为轧辊芯部和辊颈材质,经离心复合铸造制成的轧辊。
高铬铸钢轧辊的外层组织中的初生碳化物以(Cr,Fe)7 C3型为主,主要化学成分(%)为:C0.7~1.4,Cr6~15,Mo0.5~3.0,Ni0.3~2.0。
高铬铸钢轧辊是继高铬铸铁轧辊之后发展起来的另一种新型高铬轧辊。
20世纪80年代初,欧洲率先采用离心铸造试制出高铬铸钢轧辊。
至今欧美及日本均已广泛采用高铬铸钢轧辊作为热轧板带粗轧机架的工作辊。
生产工艺高铬铸钢一般采用电弧炉冶炼,这是因为其熔点较高。
所用原料与高铬铸铁轧辊相似。
芯部球墨铸铁需要特殊的处理技术,以保证在大断面铸件上石墨球化良好。
高铬铸钢轧辊一般采用离心铸造成形,离心铸造的优点同铸造高铬铸铁轧辊的相似。
此外,高铬铸钢属过共析的铬钼钢,具有较宽的凝固范围,离心铸造可使钢水在旋转模中的离心力作用下快速凝固,从而消除铸造缺陷,减少偏析,细化晶粒。
但是,获得良好的结合层质量且无铸造缺陷的高铬铸钢轧辊需要科学地确定那些相互关联的关键工艺
参数,同时实行严格的工艺控制。
高铬铸钢在铸态下是软且易切削的,必须进行热处理。
热处理工艺一般是正火或喷雾淬火和回火。
热处理后高铬铸钢的显微组织为:初生碳化物(Cr,Fe)7 C3+回火马氏体+细小弥散的二次碳化物+少量残余奥氏体。
热处理后轧辊外层具有较高的周向压应力,它可以提高轧辊对疲劳热裂的抗力。
材质特点高铬铸钢轧辊的主要特点如下:(1)由于高铬铸钢碳含量较低,组织中初生碳化物数量减少,一般小于10%,因此,其工作层的屈服强度和韧性高于高铬铸铁,轧辊表面抗粗糙性能改善;热导率较高,因此抗热裂、耐事故性能提高,相应也使高铬铸钢轧辊对水冷的要求不像高铬铸铁轧辊那样严;轧制时的咬入性得到改善,而咬入性不好恰恰是在热轧板带粗轧机架使用高铬铸铁轧辊时常发生的现象。
(2)由于高铬铸钢的铬碳比(Cr/C)及基体组织中的铬含量高于高铬铸铁,因此其抗氧化性更好,使用时在轧辊表面形成的致密氧化膜,保证了其高的耐磨性能,延长了轧辊的使用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
(3)高铬铸钢外层和球墨铸铁芯部都具有较高的弹性模量,轧钢时它比无界(限)冷硬铸铁轧辊的弹性变形小得多。
一些国家已将高铬铸钢轧辊试用作冷轧板带轧机和热轧板带精轧机架工作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