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细胞株
- 格式:docx
- 大小:13.06 KB
- 文档页数:3
乳腺癌细胞株整理(二)引言: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世界范围内死亡率最高的癌症之一。
研究乳腺癌细胞株对于深入了解乳腺癌的发生机制、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在之前的文档《乳腺癌细胞株整理(一)》中,我们介绍了一部分常用的乳腺癌细胞株。
而本文将继续介绍一些其他有代表性的乳腺癌细胞株并对其特点进行概述。
正文:1. 非侵袭性乳腺癌细胞株:- MCF-7细胞株:MCF-7细胞株是一种常用的非侵袭性乳腺癌细胞系,其来源于人类乳腺癌的原发灶。
这种细胞株生长速度较慢,呈悬浮状态,对雌激素敏感,可用于乳腺癌治疗药物的筛选和雌激素受体相关研究。
- T47D细胞株:T47D细胞株也是一种常用的非侵袭性乳腺癌细胞系,它是从人类乳腺癌的转移灶中建立的。
这种细胞株对雌激素敏感,并且表达雌激素受体。
T47D细胞株可用于研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分化以及基因表达调控等。
2. 侵袭性乳腺癌细胞株:- MDA-MB-231细胞株:MDA-MB-231细胞株是一种高度侵袭性的乳腺癌细胞系,可模拟乳腺癌的转移和侵袭过程。
这种细胞株生长迅速,可以形成肿瘤,在体内可产生肺和骨转移。
MDA-MB-231细胞株广泛应用于研究乳腺癌的转移机制、肿瘤微环境以及疗效评估。
- BT-474细胞株:BT-474细胞株是一种来源于人类乳腺癌的转移灶中的细胞株。
这种细胞株表达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过度表达。
BT-474细胞株对药物的敏感性较高,可用于研究HER2信号通路的调控及其在乳腺癌中的作用。
3. 耐药性乳腺癌细胞株:- MCF-7/ADR细胞株:MCF-7/ADR细胞株是已知的耐药性乳腺癌细胞株之一。
这种细胞株对化疗药物多药耐药性发生,可用于研究药物耐药机制以及开发新的治疗策略。
- MCF-7/TAM细胞株:MCF-7/TAM细胞株是一种对于抗雌激素药物铁曲红素(TAM)耐药的细胞系。
该细胞株经长期的体内暴露于TAM药物而产生耐药性,可用于研究抗雌激素治疗耐药机制。
Tca8113-P160人舌癌细胞株TSCCA人舌鳞癌细胞株CaES-17人食管癌细胞株Ec109人食管癌细胞株Hep-2人喉癌细胞株SPC-A1人肺癌细胞株A549人肺癌细胞株GLC-15人肺腺癌细胞株HAC-84人肺泡癌细胞株ACC-M人唾液腺性肺癌高转移细胞株NCL-H446人肺癌细胞株M14人肺癌细胞株H460人大细胞肺癌细胞株Calu-6人肺癌细胞系未分化癌细胞株95-D人高转移肺癌细胞株95-C人低转移肺癌细胞株H292人表皮肺癌细胞株DMS153人小细胞肺癌细胞株PG49人肺腺癌细胞株PG-BE1人肺巨细胞癌PG的高转移亚系PG-LH7人肺巨细胞癌PG的低转移亚系A2人肺腺癌细胞株973人肺腺癌细胞株LTEP-a-2人肺腺癌细胞株Z-HL16C人胚肺成纤维细胞突变癌细胞株HS-746T人胃癌细胞株AGS人胃腺癌细胞株Hs746T人胃癌细胞株MGC-803人胃腺癌细胞株SGC7901人胃癌细胞株BSG823人胃癌细胞株T-24人移行细胞膀胱癌细胞株BIU-87膀胱癌细胞株HT-1376人膀胱癌细胞株MG-63人成骨肉瘤细胞株Saos-2人生骨肉瘤细胞株HOS人骨肉瘤细胞株U-2OS人骨肉瘤细胞株OS-732人骨肉瘤细胞株RPMI-8226人多发骨髓瘤A-204人横纹肌肉瘤细胞株HT1080人纤维肉瘤细胞株HT-1080人纤维肉瘤细胞株U251星形胶质瘤细胞株DaudiBurkitts淋巴瘤细胞株CA46Burkitts淋巴瘤细胞株ACHN人肾癌细胞株769-P人肾癌细胞株A498人肾癌细胞株786-O人肾透明细胞腺癌细胞株SW13人肾上腺皮质瘤细胞株Ketr-3人肾癌瘤株细胞株RCC-krause人肾癌细胞株SK-RC-42人肾癌细胞株H4人脑神经胶质瘤细胞株BT-325人脑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细胞株SGH44人脑胶质细胞瘤细胞株TJ905人脑恶性胶质瘤细胞株U-373MG人脑胶质瘤细胞株SF126人脑瘤细胞株SF17人脑瘤细胞株SF763人脑瘤细胞株SF767人脑瘤细胞株SH-SY5Y人成神经细胞瘤细胞株M17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株LAN-5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株SK-N-SH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株LAN-6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株SK-N-DZ人成神经瘤细胞-骨髓PC-3人前列腺癌细胞株DU145人前列腺癌细胞株LNCaP人前列腺癌细胞株LNCaPCloneFGC人前列腺癌细胞株Tsu-Prl人非雄激素依赖型前列腺癌细胞株22RV1人前列腺癌细胞株PC-3M1E8人前列腺癌细胞高转移亚系PC-3M2B4人前列腺癌细胞低转移亚系SW1990人胰腺腺癌细胞株PANC-1人胰腺腺癌细胞株PL45人胰腺导管腺癌细胞株HPAC人胰腺癌细胞株Panc03.27人胰腺癌细胞株Panc08.13人胰腺癌细胞株Panc10.05人胰腺癌细胞株Panc05.04人胰腺癌细胞株Panc02.03人胰腺癌细胞株F56人腺癌细胞株ACC-2人诞腺腺样囊性癌细胞株Capan-1人胰腺癌细胞株MIAPaca-2人胰腺癌细胞株CFPAC-1人胰腺癌细胞株143TK人胸腺激酶缺陷性细胞株Acc-M人诞腺癌细胞株HB人口腔癌细胞株KB人口腔上皮癌细胞株CNE-1人高分化鼻咽癌细胞株CNE-2人低分化鼻咽癌细胞株Bewo人绒毛膜肿瘤细胞株JEG-3人绒癌细胞株WI-38AV13 TT人髓状甲状腺肿瘤细胞株SV-40转化肺成纤维细胞株HepG2.2.15表达HBV病毒的人肝细胞株CAM191 EBV-转化人淋巴细胞株CAM200 EBV-转化人淋巴细胞株NG108-15胚胎瘤细胞株Hela细胞耐药亚株Hela/DDPCoC1细胞耐药亚株CoC1/DDPA549细胞耐药株A549/DDPMCF7乳腺癌耐药株MCF7/ADRSKOV-3卵巢癌耐药株SKOV-3/DDP。
常用肿瘤细胞株的培养常用肿瘤细胞株的培养是细胞试验室的日常工作之一,常用的肿瘤细胞株无数,各试验室所用法和保存的细胞株种类各异,培养的办法和习惯也不尽相同。
本节介绍了五种常用的肿瘤细胞株的培养和复苏、冻存的办法。
一、乳腺癌细胞株的培养乳腺癌细胞系的种类无数,而且功能各异,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乳腺癌细胞系的培养的办法。
(一)MCF 一细胞株的培养 MCF-7是一种易于培养的人乳腺癌细胞,来源于乳腺腺癌组织,贴壁生长,形态不规章。
普通培养基采纳DMEM,含10%的。
贴壁生长后,2~3天即可传代。
【材料】 1.冻存的MCF-7细胞株。
2.培养基(DMEM)含10%、含EDTA终浓度为0.25%的,75%。
3.培养瓶、无菌的玻璃吸管或自立包装的塑料吸管、离心管。
【办法】 1.培养细胞的换液 (1)预备好超净工作台,将试剂及材料用75%杀菌后置于超净台,开头试验。
(2)从孵箱中取出培养瓶首先要认真观看培养基有无污染或衰退迹象。
(3)观看培养.基的pH和细胞密度及浓度,如培养基从红色变成橙色,或变成黄色,解释培养基的pH已变酸,需要更换培养基;如培养基从红变为紫色,解释培养基的pH已变碱,可能细胞已死亡,需拣出丢弃。
(4)将细胞培养瓶置于无菌工作区域,无菌操作打开培养瓶瓶盖,倒掉培养液。
(5)用PBS反复冲洗细胞2~3遍,细胞培养条件要求苛刻的,可用细胞培养液冲洗细胞。
(6)加入预热的培养基,倒置显微镜下观看,放入培养箱中培养。
2.细胞的传代 (1)预备超净工作台,将试剂及材料用75%杀菌后置于超净台,开头试验。
(2)认真检查培养基DMEM有无污染或衰退迹象。
(3)在镜下观看MCF-7细胞是否需要传代(主要看细胞密度是否长至彼此汇集,铺满培养瓶即可传代),若需要传代,举行如下操作。
(4)将MCF-7细胞置于超净台无菌工作区中,弃去原培养基。
(5)加入无血清培养液并轻轻晃动培养瓶,用培养液清洗细胞,然后弃去清洗液。
肿瘤细胞系的建立原理肿瘤细胞系的建立是为了研究肿瘤生物学和治疗方法的开发,通过从患者的原发肿瘤或转移瘤中分离和培养细胞,形成可持续增殖的细胞系。
肿瘤细胞系的建立在肿瘤研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可以用来研究肿瘤的生长机制、细胞信号转导通路、基因表达调控以及药物敏感性等。
肿瘤细胞系的建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原发肿瘤样本的获取:原发肿瘤是指肿瘤起源的部位,通过手术、活检等方式获得肿瘤组织样本。
获取的样本要在临床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尽量保持组织的完整性和洁净度。
2. 细胞分离和培养:将原发肿瘤组织进行体外分离,将组织切碎或通过酶消化等方法将肿瘤细胞从正常细胞中分离出来。
然后将分离的细胞转移到培养皿中,加入适当的培养基和生长因子,提供细胞生长所需的养分和环境条件。
3. 细胞增殖和扩增:在培养皿中,肿瘤细胞开始进行增殖。
通过适当的细胞密度、培养基成分的调整,可以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和扩增。
为了获得可持续生长的肿瘤细胞系,需要反复传代和定期培养。
4. 细胞株的鉴定:通过形态学观察和免疫组化染色等方式,对细胞株进行鉴定,确认细胞的来源和纯度。
同时,用多种方法对细胞进行病毒感染和生物学特性的测试,以确保肿瘤细胞的稳定性和代表性。
5. 细胞的冻存和保存:为了长期保存肿瘤细胞系,通常将肿瘤细胞进行冻存。
冻存可以减缓细胞的生长活动,使其长期保存,并在需要时重新启动。
肿瘤细胞系的建立原理主要是通过分离和培养患者原发肿瘤组织中的肿瘤细胞,使其在体外条件下继续增殖,从而形成可持续生长的细胞株。
在细胞培养的过程中,肿瘤细胞可能会发生一定的改变,例如基因变异、表达水平的改变等,因此需要经常进行鉴定和验证。
肿瘤细胞系的建立对于肿瘤研究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方面,肿瘤细胞系可以用来研究肿瘤生长的分子机制,通过研究其增殖、迁移、侵袭和转移等特性,可以揭示肿瘤的形成和发展机制。
另一方面,肿瘤细胞系也可以用来评估药物的敏感性和抗药性,帮助选择和优化治疗方案。
一食管癌细胞株表达MMP-2:1.细胞种类:食管癌细胞株;2.培养的天数:2d; 细胞倍增时间—24h左右;3.放大倍速:倒置荧光显微镜,100倍;4.培养基种类:1640+10%胎牛血清;5.细胞状态与特征简述:细胞贴壁生长;6.图片目的:鉴定食管癌细胞表达MMP-2,胞浆中绿色荧光为MMP-2,细胞核红色荧光为PI复染。
二人前列腺LNCaP细胞1.细胞种类:人前列腺LNCaP细胞2.培养天数:传代后第3天;3.放大倍数:X10,倒置显微镜微分干涉;4.培养基种类:RPMI-1640+10%胎牛血清5.细胞状态与特征简述:贴壁生长,梭型三SGC7901细胞1.细胞种类:人胃肿瘤细胞;2.培养的天数:2天;3.放大倍速:倒置显微镜X10;4.培养基种类:DMEM+10%小牛血清(杭州四季青);5.细胞状态与特征简述:细胞呈梭型贴壁生长四HEPG21.细胞种类:人肝肿瘤细胞2.培养的天数:复苏后12小时;3.放大倍速:倒置显微镜X10;4.培养基种类:DMEM+10%小牛血清(杭州四季青);5.细胞状态与特征简述:细胞呈梭型贴壁生长五用Psuper-HIFSiRNA载体转染A549的细胞:1.细胞种类:肺癌细胞株;2.培养的天数:用G418进行筛选后第10天;3.放大倍速:倒置显微镜,×20倍;4.培养基种类:RPMI1640+10%新生牛血清;5.细胞状态与特征简述:同样具有典型的上皮细胞特点;6.该图为:用带有GFP的Psuper-HIFSiRNA载体转染A549细胞后,用G418进行筛选后10天得到的细胞克隆(暗视野)六组织细胞淋巴瘤1.细胞种类:U9372.培养的天数:2d;3.放大倍速:倒置显微镜X10;4.培养基种类:1640+10%胎牛血清;5.细胞状态与特征简述:细胞呈圆形,悬浮生长右图示转染绿色荧光蛋白后荧光显微镜视图七人前列腺癌细胞1.细胞种类:PC-32.培养的天数:3d;3.放大倍速:倒置显微镜X10;4.培养基种类:1640+10%X小牛血清;5.细胞状态与特征简述:细胞呈不规则梭形,贴壁生长。
肿瘤细胞原代培养肿瘤细胞原代培养是一项重要的实验技术,用于研究肿瘤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开展抗肿瘤药物的筛选和评估。
本文将介绍肿瘤细胞原代培养的基本原理、操作步骤以及应用前景。
一、基本原理肿瘤细胞原代培养是将从患者体内获得的肿瘤组织分离、培养和传代的过程。
首先,通过手术或穿刺等方式采集到肿瘤组织,将组织切割成小块或将细胞分散成悬浮液。
然后,将组织块或细胞悬浮液接种到含有适当培养基和培养液的培养皿中。
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肿瘤细胞会依次附着、扩增和形成克隆,形成原代培养物。
原代培养物可经过传代,得到连续的肿瘤细胞株。
二、操作步骤1. 组织采集:使用无菌器械采集新鲜的肿瘤组织,尽量避免污染和损伤。
2. 组织处理:将组织切割成小块或细胞分散成悬浮液,使用胰酶等消化酶加速细胞的分散。
3. 培养基配制:根据具体需要,配制适当的培养基,包括营养物质、生长因子和抗生素等。
4. 细胞接种:将组织块或细胞悬浮液接种到培养皿中,控制接种密度和培养皿的表面涂层,有利于细胞的附着和生长。
5. 培养条件:保持培养皿内的适宜温度、湿度和气体环境,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和生长因子,促进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6. 细胞观察:定期观察细胞的形态、增殖情况和污染情况,记录生长曲线和细胞倍增时间。
7. 传代培养:当细胞达到一定密度时,用胰酶等消化酶将细胞从培养皿中解离,重新接种到新的培养皿中,继续培养。
三、应用前景肿瘤细胞原代培养是肿瘤研究和药物筛选的重要工具。
通过原代培养,可以获取患者个体的肿瘤细胞,研究其生物学特性、毒性反应、侵袭和转移能力等。
同时,原代培养还可用于筛选和评估抗肿瘤药物的疗效和毒副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肿瘤细胞原代培养还可应用于肿瘤干细胞的研究。
肿瘤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能力,是肿瘤发生、发展和耐药性的关键因素。
通过原代培养,可以分离和培养肿瘤干细胞,研究其特性和调控机制,为肿瘤干细胞治疗提供理论和实验基础。
肿瘤细胞原代培养是一项重要的实验技术,具有广泛的研究和应用价值。
对肿瘤细胞株的生长周期研究肿瘤细胞株是癌症研究领域中最常用的模型,它们可以被大量繁殖并用于体外和体内实验。
了解这些细胞在生长周期中的变化有助于深入探索肿瘤生物学以及开发抗癌疗法。
在研究肿瘤细胞生长周期之前,有必要了解什么是肿瘤。
肿瘤是指组织中某些细胞以异常的形式增殖,并可能蔓延到周围组织或远离的部位,包括恶性和良性肿瘤。
恶性肿瘤也称癌症,是一种可以更快地生长并蔓延到其他部位的肿瘤。
肿瘤细胞生长周期可以分为四个阶段:G1阶段、S阶段、G2阶段和M阶段。
G1阶段是细胞周期的第一阶段,细胞在此期间进行生长和准备复制DNA。
S阶段是DNA复制阶段,在此期间细胞复制其所有基因组中的DNA。
G2阶段是DNA校验和准备开始分裂的阶段。
M阶段是细胞分裂的阶段,包括核分裂和胞质分裂。
这四个阶段的连续进行构成了细胞周期。
癌症细胞的生命周期与正常细胞不同,肿瘤细胞倾向于在S期和G2期停留时间更长,而正常细胞则在G1期停留时间最长。
这种现象被称为增殖性不良。
肿瘤细胞的生长周期还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
许多化学物质、物理因素和放射性物质都可以影响肿瘤生长。
例如,放射线和化疗药物可以抑制癌细胞在生长周期中的某些阶段。
这是基于放射线和化疗药物可能破坏DNA,阻碍DNA的复制和分裂,导致细胞死亡或生长受限。
肿瘤细胞的生长周期也受到内部因素的影响。
这些因素包括细胞内信号传导通路、凋亡和细胞周期蛋白等。
细胞周期蛋白是一组控制细胞周期的蛋白分子,可以根据它们的活性将它们分为三类:CDK(细胞周期蛋白依赖的激酶)、Cyclin(细胞周期蛋白)和CDK抑制剂。
这些蛋白质的功能不仅包括开始和结束相应的细胞周期阶段,也可以在不同阶段调节细胞周期并帮助维持正常细胞状态。
肿瘤细胞的生长周期研究有助于更好地了解癌症进程。
特别是在导致肿瘤细胞异常增殖和转移进程的发生和发展中,这些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比如,许多癌症患者在接受放射治疗和化疗的同时,都会接受细胞周期抑制剂的治疗,以减缓肿瘤生长和扩散。
肿瘤细胞培养肿瘤细胞培养是医学研究中重要的实验手段之一,它可以提供大量的肿瘤细胞用于进一步的研究。
本文将介绍肿瘤细胞培养的基本步骤和技术要点。
一、肿瘤细胞培养的基本步骤1. 细胞准备:选择合适的肿瘤细胞株,并从冷冻保存状态中复苏。
确保培养皿和培养试剂的无菌,准备培养基以提供适宜的细胞生长环境。
2. 细胞接种:将肿瘤细胞接种到培养皿中,控制接种密度和接种体积,使细胞能够充分附着并快速扩增。
3. 细胞培养:将接种成功的细胞放置于恒温培养箱内,提供适宜的培养条件(如温度、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等),定期更换培养基以维持细胞的正常生长。
4. 细胞观察:定期观察和记录细胞的生长情况,包括细胞数目增长趋势、细胞形态和细胞的附着情况等。
5. 细胞传代:当细胞密度达到一定程度时,需进行细胞传代以避免细胞因长时间培养而导致的突变或凋亡。
传代时需要使用胰蛋白酶等相关试剂进行细胞的离析和分散。
二、肿瘤细胞培养的技术要点1. 培养基选择:不同类型的肿瘤细胞对培养基的要求有所不同,因此应选择适宜的培养基。
一般情况下,培养基中应包含足够的营养物质和生长因子,同时控制培养基的pH值和温度。
2. 细胞密度控制:细胞密度对于细胞生长和代谢活性具有重要影响。
过高的密度会导致细胞周围缺氧和养分不足,过低的密度则无法维持细胞生长。
准确控制细胞密度可以提高细胞培养的成功率和生长速度。
3. 细胞消毒:细胞培养过程中,细胞容易受到外界的污染。
因此,在进行细胞接种和传代时,需要严格遵守消毒操作规范,使用无菌器材和试剂,并且定期对培养箱和操作台进行消毒。
4. 细胞分化和标志物检测:某些肿瘤细胞在培养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分化现象,失去肿瘤特性。
因此,需要进行细胞的标志物检测,以确保细胞仍保持原始的肿瘤细胞特征。
5. 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肿瘤细胞培养需要严格遵循实验室的规范操作流程,并进行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
细胞培养过程中应定期检测培养皿和培养基的无菌性,避免外界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裸鼠的肿瘤移植模型研究肿瘤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也是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肿瘤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
其中,裸鼠的肿瘤移植模型研究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手段。
一、裸鼠是什么裸鼠是一种没有毛发的实验小动物,通常被用来进行肿瘤移植研究。
这种小动物一般来自人工培育的遗传变异株,因为它没有毛发,所以被称为裸鼠。
这种小动物体型小、活力强,非常适合作为实验对象。
二、肿瘤移植模型的意义肿瘤移植模型是一种通过将人类肿瘤细胞移植到裸鼠体内来模拟肿瘤生长和发展的实验方法。
这种实验方法能够为生物医学研究人员提供宝贵的研究材料,用于发现和开发新的抗肿瘤药物和治疗方法。
同时,肿瘤移植模型还能够为临床医学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帮助医生们更好地了解肿瘤生长和发展的规律,找到控制肿瘤的有效方法。
三、裸鼠肿瘤移植模型的基本步骤1. 建立肿瘤细胞株首先,需要建立一种稳定的肿瘤细胞株。
一般来说,肿瘤细胞株可以从患者的体内或者文献报道中获取,然后通过培养和筛选,筛选出能够稳定生长的肿瘤细胞株。
2. 准备裸鼠裸鼠一般都需要进行体表消毒和饲养管理等操作。
在进行实验前,需要将裸鼠的体表消毒,避免外来细菌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此外,裸鼠的饲养、环境、温度、湿度等也需要进行精心管理,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3. 移植肿瘤细胞将准备好的肿瘤细胞接种到裸鼠的体内,一般是通过皮下注射或者腹腔注射的方式进行。
移植后,需要观察肿瘤的生长和发展情况,并及时进行处理、剖解和测量等操作。
四、裸鼠肿瘤移植模型的优缺点优点:1. 易于建立:裸鼠的肤色和体毛特征明显,容易观察,建立肿瘤移植模型相对容易。
2. 可控性强:通过各种手段可以有效控制实验的变量,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3. 结论可靠:通过对裸鼠肿瘤移植模型的研究,可以得到比较可靠的实验结论,从而为后续的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缺点:1. 模拟程度低:由于裸鼠与人体存在较大的生物学差异,因此在某些肿瘤特征的模拟程度上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肿瘤的主要研究方法一、引言肿瘤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针对肿瘤的研究已经成为医学领域的热点。
本文将介绍肿瘤研究的主要方法。
二、体细胞突变研究体细胞突变是导致肿瘤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研究人员通过测序技术对肿瘤组织和正常组织中的基因组进行比较,寻找突变的基因。
此外,还可以利用单细胞测序技术,对单个肿瘤细胞进行基因组分析,以了解细胞突变的时序和空间分布。
三、肿瘤标志物研究肿瘤标志物是指在肿瘤发生、发展或转移过程中产生的特定分子,通过检测这些分子的表达水平可以帮助诊断、预测肿瘤的进展和评估治疗效果。
研究人员通过生物学实验和临床检测手段,筛选和验证潜在的肿瘤标志物,为肿瘤的早期检测和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
四、肿瘤细胞系研究肿瘤细胞系是从肿瘤组织中分离出的可无限增殖的细胞株。
研究人员可以通过建立肿瘤细胞系来研究肿瘤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分子机制以及药物敏感性。
通过细胞系的建立,可以实现体外实验的重复性和可控性,为肿瘤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工具。
五、动物模型研究动物模型是研究肿瘤发生和发展的重要手段。
研究人员可以利用小鼠、大鼠、猪等动物建立肿瘤模型,观察肿瘤的形态学和生物学特征,研究肿瘤的发生机制以及新药的疗效。
动物模型可以更好地模拟人体内的生理环境,为临床转化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六、组织芯片研究组织芯片是一种高通量的组织样本分析技术,可以在一张载玻片上同时固定和分析多个组织样本。
研究人员可以通过组织芯片对肿瘤组织中的蛋白质表达、基因表达以及组织结构进行分析,以了解肿瘤的分子特征和组织学特征,为肿瘤分类和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
七、肿瘤免疫学研究肿瘤免疫学是研究肿瘤与免疫系统相互作用的学科。
研究人员通过研究肿瘤细胞逃避免疫监视的机制、抗肿瘤免疫细胞的活化和增强免疫应答等方面,寻找肿瘤免疫治疗的靶点和策略。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新型治疗手段的出现,为肿瘤免疫治疗提供了新的希望。
八、肿瘤基因组学研究肿瘤基因组学是研究肿瘤基因组中突变、重排和拷贝数变异等的学科。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肿瘤细胞培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观察肿瘤细胞的生长特点、形态变化及细胞周期。
3. 掌握显微镜观察技术,提高对肿瘤细胞的识别能力。
二、实验原理肿瘤细胞是指在体内发生异常增殖的细胞,其生长速度较快,细胞周期缩短。
在体外培养条件下,肿瘤细胞能够保持其生物学特性,为研究其生物学行为提供有力手段。
本实验通过培养肿瘤细胞,观察其生长特点、形态变化及细胞周期,为进一步研究肿瘤的发生、发展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三、实验材料1. 肿瘤细胞株:人肝癌细胞株(HepG2)、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
2. RPMI-1640培养基:含10%胎牛血清、1%双抗(青霉素、链霉素)。
3. CO2培养箱。
4. 显微镜及配套设备。
5. 计时器。
四、实验方法1. 肿瘤细胞复苏:将冷冻保存的肿瘤细胞取出,放入37℃水浴中解冻,然后接种于培养瓶中,置于CO2培养箱中培养。
2. 细胞传代:待细胞长满培养瓶底时,用胰酶消化细胞,按照1:2的比例传代。
3. 观察细胞生长:每天观察细胞生长情况,记录细胞生长状态。
4. 显微镜观察:取生长良好的细胞,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大小、排列等。
5. 细胞周期检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
五、实验结果1. 细胞生长特点:肿瘤细胞在体外培养过程中,生长速度快,细胞周期缩短,细胞密度较高。
2. 细胞形态变化:肿瘤细胞呈圆形、多角形或不规则形,细胞核较大,核仁明显,细胞质丰富。
3. 显微镜观察:通过显微镜观察,发现肿瘤细胞呈典型的异型性,细胞排列紧密,形态多样。
4. 细胞周期检测: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肿瘤细胞处于G1期、S期、G2期和M期,细胞周期缩短。
六、实验讨论1. 肿瘤细胞在体外培养过程中,能够保持其生物学特性,为研究肿瘤的发生、发展及治疗提供有力手段。
2. 本实验通过观察肿瘤细胞的生长特点、形态变化及细胞周期,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3. 肿瘤细胞的异型性是肿瘤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依据,本实验通过显微镜观察,进一步证实了肿瘤细胞的异型性。
Tca8113-P160人舌癌细胞株
TSCCA人舌鳞癌细胞株
CaES-17人食管癌细胞株
Ec109人食管癌细胞株
Hep-2人喉癌细胞株
SPC-A1人肺癌细胞株
A549人肺癌细胞株
GLC-15人肺腺癌细胞株
HAC-84人肺泡癌细胞株
ACC-M人唾液腺性肺癌高转移细胞株NCL-H446人肺癌细胞株
M14人肺癌细胞株
H460人大细胞肺癌细胞株
Calu-6人肺癌细胞系未分化癌细胞株
95-D人高转移肺癌细胞株
95-C人低转移肺癌细胞株
H292人表皮肺癌细胞株
DMS153人小细胞肺癌细胞株
PG49人肺腺癌细胞株
PG-BE1人肺巨细胞癌PG的高转移亚系PG-LH7人肺巨细胞癌PG的低转移亚系A2人肺腺癌细胞株
973人肺腺癌细胞株
LTEP-a-2人肺腺癌细胞株
Z-HL16C人胚肺成纤维细胞突变癌细胞株HS-746T人胃癌细胞株
AGS人胃腺癌细胞株
Hs746T人胃癌细胞株
MGC-803人胃腺癌细胞株
SGC7901人胃癌细胞株
BSG823人胃癌细胞株
T-24人移行细胞膀胱癌细胞株
BIU-87膀胱癌细胞株
HT-1376人膀胱癌细胞株
MG-63人成骨肉瘤细胞株
Saos-2人生骨肉瘤细胞株
HOS人骨肉瘤细胞株
U-2OS人骨肉瘤细胞株
OS-732人骨肉瘤细胞株
RPMI-8226人多发骨髓瘤
A-204人横纹肌肉瘤细胞株
HT1080人纤维肉瘤细胞株
HT-1080人纤维肉瘤细胞株
U251星形胶质瘤细胞株
DaudiBurkitts淋巴瘤细胞株
CA46Burkitts淋巴瘤细胞株
ACHN人肾癌细胞株
769-P人肾癌细胞株
A498人肾癌细胞株
786-O人肾透明细胞腺癌细胞株
SW13人肾上腺皮质瘤细胞株
Ketr-3人肾癌瘤株细胞株
RCC-krause人肾癌细胞株
SK-RC-42人肾癌细胞株
H4人脑神经胶质瘤细胞株
BT-325人脑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细胞株SGH44人脑胶质细胞瘤细胞株
TJ905人脑恶性胶质瘤细胞株
U-373MG人脑胶质瘤细胞株
SF126人脑瘤细胞株
SF17人脑瘤细胞株
SF763人脑瘤细胞株
SF767人脑瘤细胞株
SH-SY5Y人成神经细胞瘤细胞株
M17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株
LAN-5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株
SK-N-SH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株
LAN-6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株
SK-N-DZ人成神经瘤细胞-骨髓
PC-3人前列腺癌细胞株
DU145人前列腺癌细胞株
LNCaP人前列腺癌细胞株LNCaPCloneFGC人前列腺癌细胞株
Tsu-Prl人非雄激素依赖型前列腺癌细胞株22RV1人前列腺癌细胞株
PC-3M1E8人前列腺癌细胞高转移亚系PC-3M2B4人前列腺癌细胞低转移亚系SW1990人胰腺腺癌细胞株
PANC-1人胰腺腺癌细胞株
PL45人胰腺导管腺癌细胞株
HPAC人胰腺癌细胞株
Panc03.27人胰腺癌细胞株
Panc08.13人胰腺癌细胞株
Panc10.05人胰腺癌细胞株
Panc05.04人胰腺癌细胞株
Panc02.03人胰腺癌细胞株
F56人腺癌细胞株
ACC-2人诞腺腺样囊性癌细胞株
Capan-1人胰腺癌细胞株
MIAPaca-2人胰腺癌细胞株
CFPAC-1人胰腺癌细胞株
143TK人胸腺激酶缺陷性细胞株
Acc-M人诞腺癌细胞株
HB人口腔癌细胞株
KB人口腔上皮癌细胞株
CNE-1人高分化鼻咽癌细胞株
CNE-2人低分化鼻咽癌细胞株
Bewo人绒毛膜肿瘤细胞株
JEG-3人绒癌细胞株
WI-38AV13 TT人髓状甲状腺肿瘤细胞株SV-40转化肺成纤维细胞株
HepG2.2.15表达HBV病毒的人肝细胞株CAM191 EBV-转化人淋巴细胞株
CAM200 EBV-转化人淋巴细胞株
NG108-15胚胎瘤细胞株
Hela细胞耐药亚株Hela/DDP
CoC1细胞耐药亚株CoC1/DDP
A549细胞耐药株A549/DDP
MCF7乳腺癌耐药株MCF7/ADR
SKOV-3卵巢癌耐药株SKOV-3/DD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