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课件 有多少人为了我 1
- 格式:ppt
- 大小:1.44 MB
- 文档页数:34
苏教版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第三单元第八课有多少人为了我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劳动者给自己生活带来的方便,懂得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各行各业的劳动者。
体会劳动者的辛劳,尊重他们的人格,感谢他们,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并在自己的行为中有所体现。
学生准备:课前调查了解身边的劳动者,了解他们的生活,并想想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教师准备:访问了解相关的劳动者,搜集相关劳动者的劳动录像资料,并制成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一、激发学习兴趣,导入学习主题:有多少人为了我师:同学们,我想问一下,你今天早上吃什么呀?师:那你有没有想过,我们吃的牛奶、面包、稀饭经过了多少人的劳动才到了我们的餐桌上呢?师:再看看自己身上穿的衣服,仔细想想,它们又是经过了哪些人的劳动才穿到了我们的身上呢?师:小小一件衣服居然包含了农民伯伯,纺织工人、裁缝师傅、搬运工人的劳动,凝聚了这么多人的心血,真让我们吃惊呀。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聊一聊“有多少人为了我”这个话题。
(板书课题)(意图:在课的开始,以学生和老师聊天的形式,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从每天都必不可少的早餐和衣服谈起,引发孩子的思考,到底有多少人为此付出了劳动。
)二、唤醒生活记忆——各行各业的人在为我付出1.回忆。
师:看到这个话题,你想到了哪些人?预设: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老师、警察、医生……2.是啊,在一天的生活中有多少人在为我们忙碌呢!由于行业不同,劳动者的工作岗位也不同。
每天,从清晨到夜晚,各行各业的劳动者都在自己的岗位上辛勤地劳动,我们的生活才这么快乐和幸福!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忙碌的身影吧!(播放各行各业劳动者劳动画面)从刚才的画面中,你看到了什么?3.生说画面内容。
师随机小结板书。
学生汇报课前调查。
小结:你们真是生活的有心人,我们获得的快乐、方便、知识都源于这么多人的辛勤劳动。
4.小结:是呀,无论是清晨、白天,还是黑夜,有这么多的人默默地为我们服务,给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了安全、方便和快乐。
苏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有多少人为了我……》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情感与态度通过学习,让学生懂得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培养他们尊重劳动者和感激劳动者的情感。
2、行为与习惯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善待普通劳动者并感谢他们。
3、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感受劳动者的劳动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尊重他们的人格。
4、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回忆自己的亲身体验,去感受与他们的关系,联系生活引导学生倾吐真情,学会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对待劳动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套教学过程:一、唤醒记忆——体会全家人都为了我1、播放快乐班集体生活照片。
2、同学们,你们一天天在长大,一晃都已经是三年级的学生了,可是在父母的眼中,你们还是小孩子。
平时,你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定为你做了很多事情吧。
他们都为你做了哪些事?3.学生交流。
4.同学们,听了你们的成长故事,老师明白了,你们家里的每一个人都在为你的成长而操劳着,他们是你最亲、最爱的人。
其实,除了你的家人,学校里,社会上还有许许多多为了你们健康成长辛勤劳动着的人,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多少人为了我(齐读课题)二、再现生活——感受校园里有多少人为了我1、刚刚说到我们的家人为了我们的成长付出了很多很多,你知道校园里有哪些人在为我们默默地工作着吗?他为我们做了什么呢?2、交流课外采访体会。
[播放校园观察图片]3、是啊,为了给我们提供舒适的学习环境,学校里的每一个角落都有劳动者的身影,虽然我们天天和他们见面,但平时却很少去关注他们。
为了你们的成长,他们从没说过累,也没说过苦。
课后,请你去对他们说声:谢谢!三、观看录像——感受社会上有多少人为了我1、刚才我们从亲人说到了校园里,这是我们每天生活学习的地方。
社会上那些为我们成长而辛勤工作的劳动者,他们都是谁呢?他们为我们做了什么呢?让我们从一支铅笔说起吧!2、出示铅笔,学生说一说:你知道铅笔的生产经历了哪些工序吗?有那些人在为我们服务着?3、播放《铅笔的自述》,小结哪些人在为我们服务。
教材类型:苏教国标版所属学科: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学期课题:8.有多少人为了我……☆二次备课☆8.有多少人为了我……教学目标:观察访问身边的劳动者,感受他们的劳动给自己生活带来的方便,懂得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尊重他们的人格,感谢他们,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教学难点:1.教学内容离开了学生直接的生活,学生缺少对劳动的酸甜苦辣的切身体验,缺少对劳动者喜怒哀乐的体恤。
因此要引导学生回顾前一课学习时的劳动体验,尽可能让学生真正走进劳动者,:零距离贴身观察、访问,进行情感交流,实现心灵撞击。
2.组织教学形式时间、安全等因素的约束,很难组织学生真正走出校园,因此只能在教学形式上变通:一方面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另一方面学生“出不去”可把劳动者“请进来”,让孩子们与他们活动、游戏,使教室成为开放的空间。
课前准备:1、以时间为序,拍摄生活中劳动者劳动的场景。
2、要求一些劳动者参与课堂教学。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看短篇,揭示课题。
1、看短篇:短篇为教师课前拍摄的,涉及的对象尽量宽泛一些,比如冒着烈日或寒风种植素菜的菜农,早早起来到菜市场买菜的,清早打扫卫生的清洁工人,理发师,纺织工人,警察叔叔,电视台日夜工作的场景等。
2、提问:①看了这个短篇,你想说些什么?这个问题提出以后,我估计大多数学生只是站在赞美的角度,去歌颂这些默默无闻的劳动者。
如果是这样的话,在学生赞美后,教师可以接着提出第二个问题——②你觉得这些劳动者的劳动与你的生活有没有关系?这个问题应该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先自己想想,再在小组说,最后在班级交流。
如果第一个问题提出以后,就有学生说到这些劳动着与自己生活关系的话,就讲两个问题合而为一也可以。
总之,这一环节教师要示学生的理解而决定教学顺序。
3、设想:假如自来水厂的工人都停止了劳动,假如所有的警察都不上班了,假如电视台的人都停止了工作,(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然后班级交流。
2019最新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三下《有多少人为了我》版教案18、有多少人为了我……【活动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劳动者给自己生活带来的方便,懂得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体会劳动者的辛劳,尊重他们的人格,感谢他们,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并在自己的行为中有所体现。
【活动准备】1.一天生活场景的录像。
2.每位同学各自采访一位普通劳动者。
并做好对门卫蒋爷爷和食堂江阿姨的现场采访的准备。
上课前教室内回荡着《美丽的心灵》的歌声。
【活动过程】一、唤醒生活记忆——各行各业的人在为我付出1、谈话导入:师:刚才,我们谈到了父母为了我们这个家,不辞辛劳地工作着,为了我能健康、快乐地成长,他们付出了很多很多……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除家人以外,还有许许多多的人在我们服务、在为我们付出。
到底“有多少人在为我”呢?我们今天就来聊这个话题。
(出示课题)师:你们知道有哪些人?2、小组竞赛: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来个竞赛,看哪组小朋友在2分钟内写的劳动者最多!(小组长用水彩笔迅速记录)。
3、小组汇报,互相补充。
(1)请写得最多的小组汇报:(2)其他小组补充;——几个小组把调查表张贴到大黑板上。
师:写在纸上的说完了,你脑中还有补充吗?(2-3生说),师:哪你说有多少人在为了我呢?师:是啊,为我们服务的人是那样多,数不胜数。
虽然行业不同,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普通劳动者。
二、再现生活画面——感受劳动者工作的辛苦师:由于行业不同,劳动者的工作岗位也不同。
每天,从清晨到夜晚,各行各业的劳动者都在自己的岗位上辛勤地劳动,我们的生活才这么快乐和幸福!同学们,你们想看看他们工作的场面吗?(想)1、看录像。
播放“他们为我做了什么”。
生活专景:(边放边配上画外音)(1)凌晨:清洁工正在清扫马路;小吃店里……人民医院急诊室里(2)一大早:交警叔叔(3)上午:食堂里的师傅们忙碌着;建筑工(4)傍晚:护送学生过马路;(5)晚上:超市里,营业员在忙碌;(6)深夜:工人依然忙个不停……(配上画外音:(1)凌晨,天还没有亮,我们还在暖暖的被窝里睡觉,可是……(清洁工人已经开始打扫大街小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