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创意美术活动教案《长长的头发》
- 格式:docx
- 大小:20.26 KB
- 文档页数:2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漂亮的头发》
一、活动目标:
1. 让幼儿认识不同的发型,了解头发的基本特征。
2. 学习用线条和色彩表现头发的形态和质感。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活动重难点:
1. 重点:认识不同的发型,了解头发的基本特征。
2. 难点:用线条和色彩表现头发的形态和质感。
三、活动准备:
1. 教学PPT。
2. 各种发型的图片或实物。
3. 绘画工具,如彩笔、油画棒、画纸等。
四、活动过程:
1. 导入:
- 展示不同发型的图片或实物,引发幼儿的兴趣。
- 提问幼儿:这些人的头发有什么不同?你喜欢什么样的发型?
2. 认识头发:
- 引导幼儿观察自己和同伴的头发,了解头发的颜色、长度、形
状等特征。
- 讲解头发的生长过程和作用。
3. 绘画头发:
- 发放绘画工具,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发型进行描绘。
- 鼓励幼儿用线条表现头发的走向和纹理,用色彩表现头发的光泽和质感。
4. 展示与评价:
- 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讲述自己的创作思路。
- 对幼儿的作品进行评价,表扬他们的创意和表现力。
五、活动延伸:
1. 在美术区提供更多的发型图片和绘画材料,让幼儿继续创作。
2.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观察不同的发型,丰富他们的创作灵感。
六、活动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幼儿观察和表达,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感受来创作。
同时,要根据幼儿的年龄和能力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以确保教学效果。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长长的…》教学目标
1.能感受到线条和形状的美感;
2.能够运用线条和形状表现自己的想象;
3.培养幼儿对细节的观察能力。
教学准备
1.彩色纸张;
2.刀、剪刀、胶水、色彩笔等美术用品。
教学过程
1. 导入
老师问:“你们见过长长的什么东西?”将幼儿对于“长”字的印象引导出来。
2. 观察
拿出一根颜色鲜艳的绳子,并让幼儿们围成圆圈坐在地上。
老师将绳子在圆圈内随意折叠,形成各种形状,让幼儿们感知线条的美感和形状的变化,引导幼儿表达自己对于线条和形状的看法。
3. 创作
老师告诉幼儿们,今天的主题是用彩色纸张和剪贴技艺制作长长的、有趣的物品。
展示老师自己做的长长的面条,并告诉幼儿们可以用不同的形状和颜色拼成自己喜欢的长长的物品。
同时,老师可以示范剪纸和折纸技艺,引导幼儿学习制作各种形状的彩色纸张。
4. 展示
幼儿们完成作品后,老师可以让幼儿依次在班级内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交流讨论。
教学评估
评估幼儿的线条和形状的创造能力和表达能力。
总结
本次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长长的…》通过观察和制作,让幼儿们对线条和形状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体验。
同时,也培养了幼儿对于细节的观察能力,为后续的美术教学打下了基础。
幼儿园小班美术活动《长长的头发》教案
标题:幼儿园小班美术活动《长长的头发》教案
一、活动目标:
1. 让幼儿通过绘画了解和认识各种发型的特点。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激发其创新思维和想象力。
3. 通过活动增强幼儿对美的感知能力。
二、活动准备:
1. 各种发型图片(长发、短发、卷发等)。
2. 水彩笔、纸张。
3. 音乐《洗刷刷》。
三、活动过程:
1. 引导阶段:
教师播放音乐《洗刷刷》,引导幼儿一起模仿洗头的动作,引起幼儿的兴趣。
然后出示各种发型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不同之处。
2. 展开阶段:
(1) 教师示范如何画出不同的发型,如长发、短发、卷发等,鼓励幼儿尝试自己动手画一画。
(2) 幼儿自由创作,画出自己喜欢的发型,教师在一旁指导。
(3) 幼儿完成后,邀请他们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向大家介绍他们的“长长头发”。
3. 总结阶段:
教师对幼儿的作品进行点评,表扬幼儿的努力和创新,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多创新。
四、活动延伸:
将幼儿的作品布置在教室的墙上,让幼儿每天都能看到自己的作品,提高他们的成就感,同时也让他们养成爱护自己头发的习惯。
五、活动反思:
通过这次活动,幼儿不仅了解了各种发型的特点,还锻炼了他们的观察力和创新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继续注重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漂亮的头发》及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材第四章《我们的形象》,详细内容为第二节《漂亮的头发》。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不同的发型和头发的特点,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头发的特点和功能,知道头发对于人们形象的重要性。
2. 培养幼儿观察、描述和创造不同发型的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审美观念,激发他们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观察、描述和创造不同发型。
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头发的特点和功能,培养他们的审美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图片、画纸、画笔、水彩颜料、剪刀、胶水等。
2.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图片展示不同人物的发型,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他们的头发有什么不同?你最喜欢哪种发型?2. 讲解与示范(10分钟)(1)讲解头发的特点和功能,让幼儿了解头发对于人们形象的重要性。
(2)示范如何画不同发型,引导幼儿观察并学习。
3. 例题讲解(5分钟)以一幅简笔画为例,讲解如何创作出漂亮的头发。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幼儿动手练习,创作出自己喜欢的发型。
5. 展示与评价(5分钟)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评价,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漂亮的头发2. 板书内容:头发的特点与功能不同发型展示创作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喜欢的发型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讲解与示范、例题讲解等环节,让幼儿了解了头发的特点和功能,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给予个别指导。
2. 拓展延伸:让幼儿在课后关注家人的发型,并尝试用画笔记录下来,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创作能力。
同时,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尝试不同的发型,培养他们的审美观念。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环节中,如何引导幼儿观察和讨论不同发型。
小班美术绘画教案《柳树的长头发》教案:小班美术绘画《柳树的长头发》一、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表现能力。
2. 发展幼儿的绘画技能,培养幼儿的艺术审美能力。
3. 培养幼儿的观察、思考和创造能力。
二、教学准备:1. 教学素材:柳树图片、绘画工具(颜料、画笔、画纸)、相框。
2. 教学环境:绘画工作台、幼儿园美术室。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教师出示柳树图片,与幼儿们共同观察柳树的特点,引发幼儿对柳树的兴趣。
2. 激发创作欲望:通过与幼儿们的对话,引导幼儿们思考柳树的特点和形象,激发幼儿们的创作欲望。
3. 绘画实践:教师手持画笔在画纸上示范画出柳树的形状,并带领幼儿们一起用画笔蘸取颜料,按照柳树的形状进行绘画。
同时,教师可提供不同颜色的颜料,鼓励幼儿们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彩绘。
4. 指导创意表现:在绘画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们思考柳树的特点,例如柳树的长头发、细长的枝条等。
鼓励幼儿们用自己的方式表现柳树的长头发,可以使用颜料画出柳树枝条的弯曲形状,也可以用画笔在柳树的枝条上刷出细长的线条等。
5. 制作相框:待绘画作品干燥后,教师可以带领幼儿们一起制作相框。
可以用纸板剪切成相框的形状,然后让幼儿们用彩纸和装饰品装饰相框,使作品更加精美。
6. 展示和评价:教师鼓励幼儿们互相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并互相欣赏和评价,在鼓励和赞赏的氛围中,增加幼儿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绘画的过程和作品,评价幼儿是否能准确表现柳树的特点和形象。
2. 评价幼儿的绘画技巧和彩绘能力的发展情况。
3. 了解幼儿对于柳树的观察和表现能力的发展情况。
五、教学延伸:1. 继续观察大自然中的柳树,并与绘画作品进行对比,进一步提高幼儿对柳树的观察和表现能力。
2. 引导幼儿观察和绘画其他自然景物,如花朵、小鸟等,培养幼儿对自然的热爱和艺术的创造能力。
小班美术教案《长长的头发》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班美术教材第四章《我们的形象》,详细内容为“长长的头发”。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头发的特点及其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掌握运用线条和颜色表现头发的基本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头发的生长特点,知道头发在美术创作中的表现形式。
2. 培养学生运用线条和颜色描绘头发的技巧,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运用线条和颜色表现头发的质感。
教学重点:掌握头发的基本画法,学会运用线条和颜色进行创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画纸、画笔、颜料、范画、投影仪等。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调色板、抹布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长发公主》的故事,引导学生关注头发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展示范画,引导学生观察头发的线条和颜色,讲解头发的生长特点及绘画方法。
3. 实践环节:a. 指导学生运用线条描绘头发的轮廓。
b. 引导学生观察头发颜色的变化,运用颜色进行表现。
c. 学生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4.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引导学生互相学习和交流。
六、板书设计1. 《长长的头发》2. 内容:a. 头发的生长特点b. 头发的绘画方法c. 线条和颜色的运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画一幅以“长长的头发”为主题的画。
2. 答案要求:运用线条和颜色表现头发的质感,画面饱满,富有创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线条和颜色的掌握程度,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个性化指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收集各种头发的图片,了解不同头发的特点,为今后的创作积累素材。
同时,鼓励学生尝试运用其他绘画技法表现头发,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线条和颜色表现头发的质感。
2. 实践环节:指导学生运用线条描绘头发的轮廓,观察头发颜色的变化,并进行创作。
艺术小班画头发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头发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2.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绘头发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头发细节的表现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头发的基本形态和细节表现。
2. 教学难点,如何通过绘画表现头发的质感和层次感。
三、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头发的图片资料、画笔、颜料、画纸等。
2. 学生准备,学生自备画笔、颜料等。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让学生观察头发的图片资料,引导他们描述头发的特点和细节。
2. 讲解,教师讲解头发的基本结构和特点,让学生了解头发的生长方式和不同类型的头发。
3. 示范,教师示范如何用画笔描绘头发的基本形态和质感,引导学生观察和模仿。
4. 练习,让学生自由练习描绘头发,鼓励他们多观察、多尝试。
5. 提示,教师给予学生一些关于头发细节表现的提示和建议,帮助他们提高作品的质量。
6. 展示,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学习和交流经验。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于头发的细节表现能力普遍较差,很多学生在描绘头发的时候只注重整体形态,而忽略了头发的质感和层次感。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和描绘头发的细节,让他们能够更加全面地表现头发的特点。
另外,我也发现一些学生在使用颜料方面存在一些困难,他们对于如何调配颜色和运用颜料的技巧不够熟练。
因此,我会在以后的教学中增加一些关于颜料使用的讲解和练习,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绘画所需的基本技能。
总的来说,这堂课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暴露了一些问题。
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绘画的技巧。
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能够让学生在艺术小班画头发的课程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幼儿园小班创意美术活动教案《长长的头发》(三篇)目录:幼儿园小班创意美术活动教案《长长的头发》一幼儿园小班区域活动教案《磁力碰碰乐》二幼儿园小班安全教育活动教案《不乱吃东西》三幼儿园小班创意美术活动教案《长长的头发》一活动名称:创意美术活动内容:《长长的头发》活动目标:1、支持鼓励幼儿愿意尝试运用新材料进行美术活动;2、能大胆运用自己喜爱的颜色作画。
活动准备:创意绘本,画有柳树、树干的大图一张活动过程:一、将各种树干图片张贴在活动室周围;二、组织幼儿坐好后交谈;1、小朋友,你们认识这些树吗?来,让我们认识认识他们吧!(松树、杨树、梧桐树等等)2、大树和我们小朋友一样,每一棵都长得不一样。
找找它们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树干有的高、有的底、有的粗、有的细;树叶也长得不一样)。
3、拿出柳树的图片,请幼儿仔细观察图片(1)、柳树的形状是什么样的(它的树枝长长的、细细的、软软的)(2)、柳树的枝条像什么?(像妈妈的长头发、像马尾巴像绿色的彩带)。
三、请幼儿翻开创意绘本,讲述故事,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创作的热情。
四、出示画有柳树干的大图,教师示范,在树干上画出长长的软软的柳枝。
五、鼓励幼儿大胆选用自己喜欢的颜色进行作画。
幼儿园小班区域活动教案《磁力碰碰乐》二活动目标:1、感知磁铁具有磁性,可以吸起铁制品。
2、探索运用磁铁的磁性吸起物体。
3、感知磁铁越多磁性越大。
材料提供:1、绵、木棒、竹子、铁丝、螺丝等若干。
2、大小不同的磁铁若干。
指导建议:第一层次,通过操作感知铁制品物体能被磁铁吸引。
第二层次,探索非铁制物体,通过铁丝的辅助(如:绑上铁丝)也可以被磁铁吸起。
第三层次,通过操作感知磁铁越多,能吸起的物体越重。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育活动教案《不乱吃东西》三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通过录象懂得乱吃东西的危害性。
2.引导幼儿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3.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及应对安全事件的能力。
2024年小班美术教案《长长的头发》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班美术教材第四章《我们的形象》,详细内容为“长长的头发”。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头发的特点,学会用简单的线条和颜色表现头发的质感。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头发的结构,知道头发可以有不同的长度和颜色。
2. 培养学生用线条和颜色表现头发质感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会用线条和颜色描绘头发的质感。
难点:如何表现头发的层次感和动态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画纸、画笔、颜料、画板、模型人头、投影仪。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调色盘、抹布。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a. 教师展示一幅长发公主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公主的头发。
b. 提问:“你们觉得公主的头发怎么样?它有什么特点?”2. 知识讲解(10分钟)a. 教师讲解头发的结构,如发际线、发旋等。
b. 示范如何用线条和颜色描绘头发,强调线条的流畅性和颜色的渐变。
3. 实践环节(15分钟)a. 学生在画纸上勾勒出头发的轮廓。
b. 教师指导学生用线条和颜色表现头发的质感,注意层次感和动态感的表现。
c. 学生创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展示与评价(5分钟)a. 学生将自己的作品贴在黑板上,大家共同欣赏。
b. 教师点评每个学生的作品,给予肯定和鼓励,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六、板书设计1. 板书《长长的头发》2. 板书内容:a. 头发的结构:发际线、发旋b. 表现头发质感的方法:线条、颜色c. 作业要求:画一幅长头发的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幅长头发的画2. 答案要求:线条流畅,颜色渐变,表现出头发的质感、层次感和动态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了头发的结构和描绘方法,但在表现层次感和动态感方面还有待提高。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观察身边人的头发,尝试用不同的线条和颜色进行创作。
小班美术教案《长长的头发》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班美术教材第四章《我们的身体》,详细内容为第二节《长长的头发》。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头发的特点,学会用线条和颜色表现头发的质感。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头发的基本结构和特点,培养观察力。
2. 培养学生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头发质感的能力,提高绘画技巧。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创作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线条和颜色表现头发的质感。
2. 教学重点:掌握头发的结构特点,运用绘画技巧表现头发。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材、画纸、画笔、水彩颜料、课件。
2.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发型的人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头发的特点,引入课题。
2. 新课讲解:(1)教师带领学生分析头发的结构,讲解线条和颜色在表现头发质感方面的作用。
(2)教师示范绘画过程,边讲解边演示。
3. 实践环节:(1)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行构思创作。
(2)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问题。
4. 展示与评价:(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2)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创作思维。
六、板书设计1. 板书《长长的头发》2. 板书内容:(1)头发的结构:发际线、刘海、发丝等。
(2)绘画技巧:线条、颜色。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的妈妈”为主题,创作一幅表现头发质感的画作。
2. 答案要求:运用线条和颜色表现头发的质感,画面饱满,富有创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学反思:关注学生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1)鼓励学生尝试其他人物发型创作,提高绘画能力。
(2)组织学生开展“我的妈妈”主题创作活动,激发创作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线条和颜色表现头发的质感。
2. 实践环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行构思创作。
小班创意美术活动教案《长长的头发》小班创意美术活动教案《长长的头发》
活动名称:创意美术
活动内容:《长长的头发》
活动目标:1、支持鼓励幼儿愿意尝试运用新材料进行美术活动;
2、能大胆运用自己喜爱的颜色作画。
活动准备:创意绘本,画有柳树、树干的大图一张
活动过程:一、将各种树干图片张贴在活动室周围;
二、组织幼儿坐好后交谈;
1、小朋友,你们认识这些树吗?来,让我们认识认识他们吧!(松树、杨树、梧桐树等等)
2、大树和我们小朋友一样,每一棵都长得不一样。
找找它们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树干有的高、有的底、有的粗、有的细;树叶也长得不一样)。
3、拿出柳树的图片,请幼儿仔细观察图片
(1)、柳树的形状是什么样的(它的树枝长长的、细细的、软软的)
(2)、柳树的枝条像什么?(像妈妈的长头发、像马尾巴像绿色的彩带)。
三、请幼儿翻开创意绘本,讲述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