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论文 2
- 格式:doc
- 大小:61.00 KB
- 文档页数:9
关于野外蘑菇的论文题目
1、详述一种食用菌的栽培技术(生物学特性、常见种类、栽培方法、管理措施、病虫防治、加工技术等)。
2、某省(市、县)食用菌资源的概况及发展状况。
3、常见毒蕈的种类,生物学特性(形态、生境、毒性、辨别方法等)。
4、常见食用菌菌种的分离方法。
5、某省(市、县)食用菌的生产现状及发展方向。
6、食用菌的食、药用价值及在大农业中的地位。
7、食用菌栽培过程中常用的消毒与灭菌方法(培养基,室内、器械、表面消毒等方面)。
8、食用菌栽培场地的类型及建设方法(半地下式、地下式、地上式、简易菇房、建设方法等)。
9、食用菌栽培中常用的肥料及施肥方法(肥液、复合肥液、微肥、生长激素、物理刺激效应等)。
10、食用菌栽培过程中常见的病害及防治方法。
食用菌论文论文题目:珍稀食用菌综述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专业班级:经济管理10班学号: 10203012姓名:羊丽佳珍稀食用菌综述摘要:食用菌是可供食用的蕈菌;蕈菌,是指能形成大型的肉质(或胶质)子实体或菌核组织的高等真菌的类总称。
食用菌以其丰富的营养、独特的口味、有很高的食用与药用价值。
我国是最早认识和利用和栽培食用菌的国家。
而对于珍稀食用菌我们已经掌握了他们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有极大的开发推广价值。
关键词:珍稀食用菌;价值;栽培技术;菌种;优势一、珍稀食用菌的生物学特性食用菌列入珍稀食用菌的有18种,分别是:杏鲍菇、阿魏菇、白阿魏菇、盖囊菇、鲍鱼菇、红平菇、虎奶菇、杨树菇、真姬菇、蜜环菌、大球盖菇、姬松茸(巴西蘑菇)、长根菇、鸡腿菇、高大环柄菇、大杯蕈、灰树花、牛舌菌等。
珍稀食用菌与食用菌一样,有菌丝体和子实体组成菌丝体是营养结构,主要存在于基质内(也有少量气生菌丝),其主要功能是分解基质,吸收、运输和贮藏养分。
菌丝一般是多细胞的。
菌丝细胞是由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组成。
子实体是繁殖结构,其主要作用是产生孢子,繁殖后代,也是人们食用的主要成分。
子实体由菌盖、菌柄等组成。
子实体有多种形状,但主要的是伞状。
珍稀食用菌的生活史是指由孢子萌发后,经生长发育又形成孢子的循环过程。
其完整的生活史包括无性和有性的。
整个过程从孢子萌发开始,经初生菌丝体,发展为二次菌丝体,再进一步生长发育成子实体,子实体成熟后产生新一代孢子,从而完成整个生活史。
珍稀食用菌良种选育的方法通常有以下几种:自然选种、诱变育种、杂交育种、遗传工程。
遗传工程包括基因工程、原生质体融合等。
诱变育种发展了一种新的方法叫太空育种。
但目前在生产中应用最广泛的是自然选种和杂交育种。
珍稀食用菌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不断地从外界环境吸收营养物质,变加以利用,使其在生长过程中获得生命所需的能量,这是珍稀食用菌的营养过程。
珍稀食用菌的营养物质种类繁多,根据其性质和作用可分为:碳源、氮源、无机盐和生长因子。
学校食用菌培育工作总结
近年来,学校食用菌培育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学生们提供了丰富的膳食选择,也为学校的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学校食用菌培育工作进行总结,展示其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挑战。
首先,学校食用菌培育工作在菌种选择上做了大量的工作,根据学生的口味和膳食需求,选择了适合培育的食用菌品种,并进行了有效的培育和管理。
通过科学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手段,确保了食用菌的质量和产量,为学校提供了丰富的膳食选择。
其次,学校在食用菌的加工和利用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通过加工制作,将食用菌制成各种美味的菜肴,满足了学生对不同口味的需求。
同时,学校还将食用菌用于餐饮服务和食品加工中,为学生们提供了安全、健康的食品。
然而,学校食用菌培育工作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食用菌的培育和管理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对学校的资源有一定的压力。
其次,食用菌的加工和利用也需要专业的技术和设备支持,这对学校的餐饮服务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综上所述,学校食用菌培育工作在为学生提供丰富膳食选择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我们相信,在学校领导和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学校食用菌培育工作将会迎来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为学生们提供更加安全、健康的饮食环境。
中国松茸出口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一、云南省松茸产业现状分析松茸作为高经济价值珍稀野生食用菌,已经在市场上占有了一定的地位,每年从云南省出口到日本的松茸总量为800-1400吨。
作为云南的省会昆明成为了最大的松茸中转站,一系列松茸包装产品也随之出现,例如冰冻、干片、盐渍甚至深加工松茸产品,但是未加工鲜松茸出口仍占了总出口量的70%以上,其中,童茸所占比例较大,约占45%。
除此之外,由于近年来国内松茸市场的兴起,日本松茸市场竞争愈加激烈,再加上日本对农产品的进口检验工作加强,致使一些松茸出口企业将松茸出口为主的模式转为内销。
每年国内消费松茸的数量大概在在400-800吨。
近年来,进入日本市场的中国松茸数量在十年中不断上升。
据调查,松茸的采集量和采集范围也在不断加大。
云南省的松茸采摘人员就达到上万人,在松茸采摘的旺季,香格里拉县就有一半以上的人去采摘、加工、出售松茸,给当地的居民带来了一定的收入,一定程度上带动了经济的发展。
二、云南松茸出口的SWOT分析(一)优势分析1.历史悠久。
云南漫长的松茸生长史,使得松茸作为一种野生食用菌,具有的滋补抗癌功效更加强大,让现代人更加喜爱松茸。
因此云南省也成为了盛产松茸的省份,并逐步进入国际市场。
2.地理环境优势。
适合松茸生长的地方一般处于海拔1600米以上的温带、寒温带的密林地上,多生于比较平缓的山坡上。
土壤营养丰富有较多腐殖物,土壤呈中性。
在6-11月松茸会陆续生长出来,8-9月为松茸采摘的旺季。
云南位于中国的西南边,青藏高原的南延部分,地势陡峭海拔较高,地貌复杂多样,垂直分布明显植物种类繁多,气候多样,尤其是香格里拉具有得天独厚的松茸生长环境和气候环境,在高海拔的特殊环境下,有较多的松树林,所以给松茸的生长提供了一个有利的环境。
3.充足廉价的劳动力资源。
云南省总人口4500多万,少数民族众多,其中很大一部分在农村。
贫困人口多,具备很多的廉价劳动力。
松茸的发展历史悠久,这些农民对松茸的种类比较了解,对松茸进行采摘也比较有经验,很多土生土长的农民能够轻松、准确的识别松茸菌并加工成一些成品在市场上销售。
浅谈食用菌的现状与前景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吃饱饭已经不再是人们的奢望,大家考虑的更多的是食品安全和营养搭配。
食用菌自然成为可供选择的一种,其药用保健价值倍受重视,是当今世纪的一项新型朝阳产业。
本文将从食用菌的营养价值、生理生态、菌种制作方法、栽培技术、产品开发等方面论述食用菌的现状与前景。
关键词:食用菌、现状、营养价值、菌种制作食用菌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疗效作用,利用菌类开发秸秆、工厂下脚料等再生资源发展蛋白生产,使得食用菌产业日趋繁荣,已被公认为是有前途的开发性事业。
目前,我国食用菌产业呈迅猛发展之势。
下面将简要论述食用菌的现状与前景。
一、食用菌的营养价值食用菌富含多种矿质元素:磷、钾、钠、钙、铁、锌、镁、锰、等及其他一些微量元素。
银耳含有较多的磷,有助于恢复和提高大脑功能。
香菇、木耳含铁量高。
香菇的灰分元素中钾占64%,是碱性食物中的高级食品,可中和肉类食品产生的酸。
近代科学研究证实,食用菌不但营养丰富,而药用价值也是一般药物所无法比拟的。
(一)食用菌具有抗癌作用随着食用菌真菌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真菌中提取的多糖有抗瘤作用的报告曰益增多。
动物实验及临床实践证明,真菌多糖对移植的动物肿瘤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减轻放疗和化疗的毒性么应,并增强其疗效,而且具有无毒性等优点,是一种较好的具有“扶正固本”功能的抗癌药物。
(二)食用菌能降低血液胆固醇,预防动脉硬化、高血压、心脏病、脑溢血,有些人由于吃的好、劳动又少、使血液当中胆固醇升高,引起动脉硬化、高血压、心脏病、脑溢血等疾病。
(三)食用菌能医治糖尿病糖尿病是由糖谢失调而引起的常风疾病。
因糖代谢失调,往往可同时引起蛋白质代谢、脂肪代谢,激素代谢等一系列新陈代谢的失调。
一般说来糖尿病常并发有高血压、动脉硬化、肾炎、白内障、坐骨神经病等症状,对这些并没有很好的药物进行根治,可采取“食疗”。
而“食疗”中作用较好的食物为食用菌,因为食用菌与一般食物相比,所含的热量比较低,所以,常吃食用菌这些低热能的食物对防治糖尿病具有良好的食疗作用。
摘要:蘑菇作为一种营养丰富、经济效益高的食用菌,在我国农业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本文从蘑菇种植的各个环节入手,详细探讨了蘑菇种植的管理技术,包括场地选择、基料制备、播种及发菌、覆土及出菇管理、病虫害控制等,旨在为蘑菇种植者提供科学的管理方法,提高蘑菇产量和品质。
一、引言蘑菇作为一种高蛋白、低脂肪、富含多种维生素的食用菌,深受消费者喜爱。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追求,蘑菇的市场需求逐年上升。
蘑菇种植已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一大亮点。
然而,要想获得高产、优质的蘑菇,必须掌握科学的管理技术。
二、蘑菇种植管理技术1. 场地选择选择合适的场地是蘑菇种植成功的关键。
场地应具备以下条件:地势较高,排水良好,远离污染源,土壤肥沃。
理想的场地为山坡地或平地,便于排水和通风。
2. 基料制备基料是蘑菇生长的基础,常用的基料有稻草、麦草、玉米芯、棉籽壳等。
制备基料时,需将原料粉碎、混合,加入适量的水、尿素、过磷酸钙等肥料,进行堆制发酵。
发酵过程中,注意翻堆、喷水,保持基料温度在60℃左右,持续发酵15天左右。
3. 播种及发菌播种前,将发酵好的基料整平,厚度约20厘米。
每平方米播入750毫升菌种,撒播后压实、喷水。
播种后,保持室温在22-25℃,湿度在60%-70%,促进菌丝生长。
4. 覆土及出菇管理当菌丝长至料层底部时,进行覆土。
覆土材料可用细泥、砻糠灰或河泥、砻糠灰等,比例为20:1。
覆土厚度3-4厘米,喷水保湿。
出菇期间,保持室温在15-18℃,湿度在85%-90%,适时通风、喷水,促进菇蕾形成。
5. 病虫害控制蘑菇病虫害主要包括杂菌、害虫等。
防治方法如下:(1)消毒:播种前,对菇房、床架、工具等进行消毒,可用漂白粉、甲醛等进行喷洒。
(2)防治害虫:使用黑光灯、防虫网等物理方法防治害虫,也可使用生物农药进行防治。
(3)控制杂菌:定期检查菇房,发现杂菌及时清除,可用生石灰、多菌灵等化学药剂进行喷洒。
三、结论蘑菇种植管理技术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多个环节。
食品科学工程毕业论文食品科学工程毕业论文导语:随着社会的发展食科技技术也在不断成熟,下面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食品科学工程毕业论文,欢迎阅读。
食品科学工程毕业论文摘要:本试验以鲜牛乳为主要原料, 添加杏鲍菇菌汁进行乳酸发酵制成保健酸奶,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出最佳配方, 结果表明菌汁添加量15%、蔗糖用量7%、接种量、发酵时间为4.5小时,产品的风味和组织状态较好, 色泽微黄, 酸甜适中, 口感细腻, 具有杏鲍菇特有的清香味和淡淡的乳香味,同时具有一定的保健功效。
关键词:杏鲍菇;酸奶;保健食品:食品科学工程前言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 (DC.ex.Fr.) Quel]又名刺芹侧耳, 隶属于真菌门、担子菌纲、伞菌目、侧耳科、侧耳。
杏鲍菇的子实体单生或群生,菌盖宽2-12cm,初呈拱圆形,后逐渐平展,成熟时中央浅凹至漏斗形,表面有丝状光泽,平滑、干燥、细纤维状,幼时盖缘内卷,成熟后呈波浪状或深裂,因其子实体具杏仁香味和菌肉肥厚似鲍鱼而得名[1]。
在日本又有西洋侧耳、雪茸等美称, 其菌肉、菌盖和菌柄脆嫩, 味道鲜美, 具有杏仁香味, 风味独特, 故有“ 平菇王”、“ 草原上的美味牛肝菌”之美称, 是近几年深受国际市场欢迎的珍稀食用菌之一。
杏鲍菇自然分布于意大利、西班牙、法国、德国、摩洛哥、中国新疆和四川西部等地。
杏鲍菇的人工驯化工作最早始于意大利国家,并且获得了成功。
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引种栽培, 目前福建、浙江、山东、河北、吉林等地已开始小规模生产, 并有大规模发展趋势。
开发杏鲍菇的深加工对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促进杏鲍菇的产业化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杏鲍菇是一种分解木质素、纤维素能力较强的食用菌,需要有丰富的营养,特别是氮源充足,菌丝生长旺盛,产量更高[2]。
所以杏鲍菇食用价值非常高。
据分析, 杏鲍菇体内含有18种氨基酸, 其中8种是人体必需氨基酸, 且都是L-型, 易被人体吸收利用, 同时含有丰富的粗蛋白质和寡糖。
食用菌的营养价值及深加工论文食用菌是一种营养丰富、物美价廉的食品资源。
它们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多糖、维生素、矿物质等,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保健作用。
食用菌的深加工不仅可以使其产品多样化、口感更佳,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其经济价值。
本文将探讨食用菌的营养价值及深加工。
一、食用菌的营养价值1. 蛋白质食用菌中含有丰富的高质量蛋白质,其中以干菌肉中的蛋白质含量最高,达到30%-40%。
其次是平菇、香菇等菇种,其蛋白质含量也在25%-30%之间。
此外,食用菌中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及比例非常接近于人体所需,因此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2. 多糖食用菌中的多糖具有很高的生物活性,可以刺激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力。
而且,多糖还可以提高人体的抗肿瘤能力。
3. 维生素食用菌富含多种维生素,其中以维生素D和维生素B族最为丰富。
维生素D可以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维生素B族则有利于人体的新陈代谢和神经系统的正常运作。
4. 矿物质食用菌中的矿物质含量丰富,尤其是铁、锌等微量元素的含量较高。
这些微量元素对维持人体的正常代谢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食用菌的深加工1. 菌粉菌粉是将食用菌干燥后磨成粉末的产品。
由于食用菌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所以菌粉被广泛应用于保健品和药品中。
2. 菌菇饮料菌菇饮料是以食用菇类为原料制成的饮料。
它不仅口感独特,还具有保健功效。
3. 菇菌罐头菇菌罐头以新鲜食用菌为原料,采用先进的加工工艺进行罐头保质,方便食用。
4. 菇菌干货菇菌干货是将食用菌进行晾晒或烘干后制成的产品。
它具有较长的保质期,方便储存和运输。
5. 菇菌素食品菇菌素食品是以食用菌为主要原料制成的素食产品。
它不仅具有食品的营养价值,还符合现代人追求健康与养生的理念。
三、结语综上所述,食用菌作为一种营养丰富、物美价廉的食品资源,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
在深加工方面,研究和开发食用菌的多种加工技术,不仅能丰富产品种类,还能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因此,加强对食用菌的开发和应用研究,将有助于推动食品工业的健康发展。
香菇干制品加工技术综述摘要:香菇,顾名思义就是具有香气的一种食用蘑菇。
新鲜香菇味道鲜美,干香菇鲜、香皆备。
烘烤香菇不仅是为丁干制保存,更重要的是为获得香菇圃有的品质——香味。
本文简单分析了香菇制品的当前发展形势,又介绍了香菇干燥的原理及烘干设备,通过完整的烘干工艺流程,阐述了其烘干过程的注意事项,最后对香菇干制品加工技术提出来几点改良建议。
关键词:香菇;烘干技术;干燥机理;烘干设备前言香菇的传统加工方法是制成干品。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香菇的消费有增无减。
香菇出口量也呈上升趋势。
因此,延长市场香菇货架寿命和加工制干增长保质期是香菇种植者的目标。
1香菇制品当前发展形势香菇是驰名世界的名贵食用真菌,也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商品。
香菇内含独特的香味,营养丰富,肉质嫩滑,是中外名菜常用的配料之一,被誉为菜中之王。
同时,香菇也是一种著名的药用菌,具有益气、不饥、活风破血等极高的药用价值。
近代医学证明,长期食用香菇可以增强体质;软化血管,降低胆固醇,更有防癌抗癌之功效。
因此,香菇在国际市场上非常抢手,成为排名世界第二的食用菌,香菇的生产与加工可以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对于香菇产品的初加工,目前绝大多数菇农专业户和小型加工单位都是采用比较粗放的传统加工方式,即简单的晾晒及土窑烘干处理,然后直接进入市场销售。
这样加工出来的产品既没有市场的竞争性,也浪费了很好的香菇原料。
我国加入WTO以后,国际市场对产品的质量要求愈来愈高,要想使香菇产品走出国门,并能在国外市场上具有竞争性,就要积极采用先进的加工技术及生产设备,建立起一整套科学的质量控制方法及操作规范,提高产品的加工质量。
2香菇干操的机理新鲜香菇中的水份一部分为细胞与细胞间的游离水,另一部分为细胞壁内含有的细胞水(约占干香菇重量10%左右),烘干主要去除细胞间的游离水。
为了便于贮藏,防止因温度、湿度过高使有机体产生变质与霉变,一般要求烘的干香菇贮藏含水率在13%以下。
食用菌毕业论文食用菌毕业论文一、引言食用菌作为一种营养丰富、口感独特的食材,近年来备受关注。
其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以及独特的风味,使其成为人们餐桌上的佳肴。
然而,对于食用菌的研究和应用还有许多未知之处。
本篇毕业论文将对食用菌的分类、营养价值、栽培技术以及潜在的医疗应用进行探讨。
二、食用菌的分类食用菌广泛分布于全球各地,根据其生长环境和形态特征,可以将其分为多个类别。
常见的食用菌包括蘑菇、香菇、牛肝菌等。
每种食用菌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用途,对于食用菌的分类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其生态特征和栽培技术。
三、食用菌的营养价值食用菌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材。
其中,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组织的基本物质,食用菌中的蛋白质含量较高,且具有较高的生物利用率。
此外,食用菌还富含多种维生素,如维生素B、维生素C等,这些维生素对于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维持正常代谢起着重要作用。
此外,食用菌还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如钾、钙、镁等,这些矿物质对于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至关重要。
四、食用菌的栽培技术食用菌的栽培技术是食用菌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研究食用菌的生长环境、培养基配方以及培养条件等因素,可以实现食用菌的大规模生产。
目前,食用菌的栽培技术已经相对成熟,但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如病虫害的防治、产量的提高等。
因此,对于食用菌的栽培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对于实现食用菌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五、食用菌的医疗应用除了作为食材,食用菌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许多食用菌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功效,可以用于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
例如,香菇中的多糖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力的作用,被广泛应用于免疫调节剂的研发。
此外,牛肝菌中的β-葡聚糖具有抗肿瘤活性,已经成为肿瘤治疗的研究热点。
因此,食用菌的医疗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和潜力。
六、结语食用菌作为一种营养丰富、口感独特的食材,具有广泛的研究和应用前景。
通过对食用菌的分类、营养价值、栽培技术以及医疗应用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和利用食用菌。
摘要食用菌在培养过程中所需要的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极易引起病、虫及杂菌的危害,食用菌栽培过程中,常常会受到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使食用菌在生长发育中出现生理病害和侵染性病害,结果导致产量下降,品质降低,严重时甚至绝收。
因食用菌比较娇嫩,一旦有病虫害发生,给药剂防治带来很多困难,用药时纪要避免药物对食用菌引起药害,又要注意药物的残留,因此在在分析侵染病害和生理病害后,提出一些防治措施关键词。
病害虫害防治一、常见病害1.细菌性病害子实体污染现象:菌盖上的病斑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
病斑外圈颜色较深,呈深褐色。
潮湿时,中央灰白色,有乳白色粘液。
菌杆、菌盖全部变黑褐色,质软,有粘液,最后整朵菇腐烂。
子实体防治:出菇期间,菇房内温度控制在15℃以下。
避开春季高温、高湿的影响。
要及早治虫。
发病初期,用漂白粉或漂白粉精兑水喷雾,或用浓度为40-50mg/l的链霉素液喷雾,可抑制病原细菌的扩展。
菌种污染现象:菌种制作时,常发现以麦粒及粪草为基质的菌种瓶(袋)外壁局部出现“湿斑”。
和淡黄色的粘液(菌落)。
打开棉塞有一股难闻的气味,类似有机物腐烂的腥臭味。
这种现象大多是细菌污染。
这些细菌多属于芽孢杆菌类。
菌种污染原因:细菌污染的主要原因是灭菌不彻底、放气不足造成假压,灭菌时间过短等,都能造成灭菌不彻底而引起细菌性污染。
灭菌后冷却速度过快,也会引起残存抗热性细菌的增殖而导致污染。
2. 子实体真菌性病害①、发生与危害:在菇床上产生白色棉毛状菌丝,迅速蔓延扩大,及至遍及整个菇床。
后期,白色菌丝变成红色或水红色。
被棉毛状菌丝包围的子实体变成褐色,最后腐烂。
②、防治:采用二次发酵,加强通风,或喷800-1000倍多菌灵、1000倍甲基托布津药液;此外,搞好环境卫生,彻底消除病菇,对控制该病的发生与蔓延也是有效的。
3.料内真菌性病害a、曲霉类:污染现象:常在棉花塞和瓶颈交接处或培养基面上出现曲霉的污染斑,用放大镜可看到一丛丛黄色、土黄色、褐色、烟色、黑色成丛簇的色斑。
食品保藏技术有哪些论文食品的保藏技术的目的是为了防止食物变质腐烂,并能延长它的食用期限的一种加工技术。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食品保藏技术论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食品保藏技术论文篇一:《浅谈国内菌种保藏材料和保藏方法》摘要:菌种保藏是为了保持菌种的生物活力,确保其不被污染,不发生生物变异,使其接近原始菌株的状态。
主要介绍了近年来我国菌种保藏的方法和保藏材料。
关键词:菌种保藏保藏方法保藏材料菌种是国家的重要资源,为了保证菌种在传代过程中不发生变异,丧失其优良特性。
因此,每个国家都十分重视菌种的保藏。
菌种保藏是为了保持菌种的生物活力,确保其不被污染,不发生生物变异,使菌种在保藏的过程中力求其保有原始菌株的状态。
所以,探究菌种保藏方法和保藏材料对我国菌种保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菌种保藏的原理菌种保藏技术的原理是利用微生物的生化特点,通过人工模拟,制造特殊的生存条件对菌种进行保藏,使微生物在保藏过程中生物代谢处于停止或者严重不活泼状态,抑制其生长和繁殖,使其处于休眠状态,阻止菌种产生繁殖变异。
通常采用的方法有干燥、降低培养基的营养成分以及缺氧干燥等,使菌种在这些特殊环境中不发生变异,保持纯种,从而达到保藏的目的。
2、菌种保藏材料(1)名胶片菌种保藏材料。
胡必勇等利用名胶片保藏法对1979年到1988年分离的志贺菌和沙门菌的118株菌种的保藏效果。
王红也采用了该保藏材料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绿脓杆菌进行了保藏观察,通过五年的传代鉴定,发现菌种的各项生化特征都没有发生变异,也没有发生丢失,并且菌种的存活率高达百分之百。
由此得到,这种保藏方法不但操作简单,不需要使用贵重的设备,并且能够使菌种保存的时间长,这种保藏材料十分适合基层菌种保藏使用。
相关人员于2007年6月进行名胶片干燥保存菌种法试验研究,选用的标准菌种是ATCC26003金黄色葡萄球菌。
通过连续五年的观察和鉴定,得到了以下试验结果,如图所示:从表中可以得到,从2007年到2012年历年传代鉴定结果中可以得到菌种各项生化特征以及形态和原菌株没有区别,菌种存活率为100%,这表明使用明胶片对菌种保存的效果比较好。
食用菌汇报材料
引言概述:
食用菌是一种富含营养、滋味鲜美的食物,被广泛认为具有多种健康益处。
本文将对食用菌的种类、营养价值、种植技术、市场需求和未来发展进行详细介绍。
一、食用菌的种类
1.1 木耳
1.2 香菇
1.3 口蘑
二、食用菌的营养价值
2.1 富含蛋白质
2.2 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
2.3 低脂肪、低热量
三、食用菌的种植技术
3.1 基质选择
3.2 温度控制
3.3 病虫害防治
四、食用菌的市场需求
4.1 高端餐饮市场
4.2 家庭烹饪市场
4.3 食用菌保健品市场
五、食用菌的未来发展
5.1 有机食用菌的发展
5.2 食用菌加工品的创新
5.3 食用菌产业的国际化发展
结论:
食用菌作为一种健康食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空间。
通过不断创新和提高种植技术,食用菌产业将迎来更加繁荣的未来。
食用菌的应用摘要:食用菌含有氨基酸、蛋白质、糖类、脂类、维生素、矿质元素等多种营养成分,具有抗肿瘤、降血脂、抗病毒、免疫调节、保肝解毒等多种药理作用,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对食用菌的营养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综述。
Abstract:Edible fungus contains amino acids, protein, carbohydrate, lipid, vitamins, minerals and other nutrients, has the anti-tumor, fall hematic fat, antivirus, immunomodulatory, protect liver detoxification and other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have high nutritional value and medicinal value. Nutritional composition and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of edible fungi were reviewed.关键字:食用菌;营养成分;药理作用;开发利用。
Key words: edible fungi; Nutrition;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食(药)用菌是指可供人们食(药)用的大型真菌。
在生物界中,除人类之外,将所有生物分为三类,一是动物界、二是植物界、三是菌物界。
科学家认为食用菌是目前人类最有发展前途、最有希望的健康食品。
无怪乎人们风趣地将蕈菌称之为‘无叶、无芽、无花,自身结果;可食、可补、可药周身是宝’的大型真菌。
一:食用菌的营养成分:首先是蛋白质与氨基酸,食用菌味道鲜美与其体内含大量游离氨基酸及核苷酸有关,香菇、平菇、金针菇、凤尾菇、银耳、黑木耳、猴头菇等常见食用菌的氨基酸总量平均为15.7%(干重)。
食用菌实验报告1. 引言食用菌是一类富含营养且具有药用价值的真菌。
它们具有很高的蛋白质含量、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因此在食品和医药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实验旨在探究不同食用菌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并比较它们的营养成分和药用价值。
2. 实验设计为了实现实验的目的,我们选择了3种常见的食用菌进行研究,分别是香菇、金针菇和松茸。
每种食用菌都分成3组进行实验,每组包含10只小白鼠。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将观察小白鼠的日常行为、食欲、体重变化,并进行一些基础的生理指标测试,如血液生化指标和免疫功能。
3. 实验步骤3.1 食用菌的准备我们从市场购买了新鲜的香菇、金针菇和松茸,并将它们按照不同的组别分装,确保每个组别的食用菌保持相同的质量和新鲜度。
3.2 实验组织我们用同样大小和体重的小白鼠随机分成3组,分别将不同的食用菌添加到它们的饲料中。
每组的食用菌添加量和饲料量是相同的,以确保每只小白鼠都摄入相同剂量的食用菌。
3.3 实验过程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每天观察小白鼠的行为,如精神状态、进食量、腹泻情况等。
每周一次,我们还会测量小白鼠的体重,并记录下来。
在实验结束时,我们取小白鼠的血样进行血液生化指标的分析,并进行免疫功能实验。
4. 实验结果4.1 小白鼠的行为观察经过实验观察,我们发现与对照组相比,摄入香菇和金针菇的小白鼠表现出更好的精神状态、食欲和粪便正常。
而摄入松茸的小白鼠表现出更好的精神状态和食欲,但出现了轻微的腹泻症状。
4.2 小白鼠的体重变化经过实验,我们测得摄入香菇和金针菇的小白鼠在实验期间体重有所增加,而摄入松茸的小白鼠体重增加较慢。
对照组的小白鼠体重变化相对较小。
4.3 生理指标测试血液生化指标的分析显示,摄入香菇和金针菇的小白鼠的血糖和胆固醇水平较低,而摄入松茸的小白鼠的血糖和胆固醇水平相对较高。
免疫功能实验的结果显示,摄入香菇和金针菇的小白鼠的免疫功能较好,而摄入松茸的小白鼠的免疫功能较差。
5. 分析与讨论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一些初步结论。
微生物学及食品制造内容摘要:微生物及食品工业的关系随着人们对微生物认识的不断深入,微生物已被广泛应用于食品生产中。
此论文叙述了微生物在食品制造工业中的应用。
关键词:微生物代谢产物,生产工艺,发酵乳制品,酵母菌,酶引言: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营养来源和能量来源。
而微生物是所有形体微小、单细胞或个体结构简单的多细胞以至没有细胞结构的低等生物的总称¨。
微生物种类繁多、分布广、代谢类型多、代谢能力强、生长繁殖快、易培养、易变异、适应能力强,正是上述特性,使微生物及人类关系密切,几千年的人类生活积累了极为丰富的利用微生物制造食品或提高食品风味和防止微生物腐败食品的经验,至今理论上也已有很大的发展。
微生物及食品工业的关系随着人们对微生物认识的不断深入,微生物已被广泛应用于食品生产中。
今天,基因工程、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等先进技术的应用,进一步发掘了微生物在食品工业中的巨大潜力。
我们要充分利用微生物有利的方面为食品工业服务,消除其有害影响,造福人类。
正文:一、微生物代谢产物的应用【细菌的应用】1 食醋食醋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制造出来的一种酸性调味品。
它能增进食欲,帮助消化,在人们饮食生活中不可缺少。
在我国的中医药学中醋也有一定的用途。
全国各地生产的食醋品种较多。
著名的山西陈醋、镇江香醋、四川麸醋、东北白醋、江浙玫瑰米醋、福建红曲醋等是食醋的代表品种。
食醋按加工方法可分为合成醋、酿造醋、再制醋三大类。
其中产量最大且及我们关系最为密切的是酿造醋,原理:它是用粮食等淀粉质为原料,经微生物制曲、糖化、酒精发酵、醋酸发酵等阶段酿制而成。
其主要成分除醋酸(3%~5%)外,还含有各种氨基酸、有机酸、糖类、维生素、醇和酯等营养成分及风味成分,具有独特的色、香、味。
它不仅是调味佳品,长期食用对身体健康也十分有益。
生产工艺:(1)原料目前酿醋生产用的主要原料有:薯类如甘薯、马铃薯等。
粮谷类;如玉米、大米等。
粮食加工下脚料如碎米、麸皮、谷糠等。
课程序号:1070题目:光照、空气和维生素C对平菇生长的影响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专业:生物技术姓名:姜昭君学号: 12640109指导老师:蒋冬花2014 年 12 月 28 日光照、空气和维生素C对平菇生长的影响--生物技术121班姜昭君摘要:平菇生长发育受各种环境条件和自身因素影响,如营养、温度、水分、空气、光线、酸碱度等。
就实验室平菇生料栽培的袋栽,本实验研究了光照、空气和维生素C浓度对平菇生长的影响。
结合《食用菌栽培技术》课程的学习和其他文献的补充,讨论光照、空气和维生素C浓度对平菇生长的影响。
关键词:平菇熟料栽培光照空气维生素C浓度生长平菇属于担子菌亚门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学名:Pleurotusostreatus(Fr.)Kummer中文商品名:平菇,俗名:北风菌、冻菌。
其中较著名的为美味侧耳、金顶侧耳等,普遍栽培的大多数为糙皮侧耳。
平菇的适应性很强,世界分布50多种,中国已知20多种,绝大部分可食用。
世界四大食用菌之一,列为世界排名第二,是我国食用菌生产中繁殖最快的一个菌类。
因其有抗逆性强,栽培容易,原料广泛,生物效率高,生产周期短,出菇快,成本低,收益大等特点。
平菇营养成分十分丰富,据分析,新鲜平菇含水量为86%~93%,游离氨基酸含量丰富,谷氨酸含量最多,总氮含量为2.8%~6.05%,水溶性糖含量为14.5%~21.2%。
干菇蛋白质含量为21.17%。
其他矿物质如磷、钾、铁、钼、锌、铜、钴和维生素B1、维生素C等都有一定含量[1]。
影响平菇生长发育的条件有:①营养。
平菇本属木腐菌,分解纤维素、木质素、半纤维素的能力很强,可利用木屑、棉籽壳、玉米芯、秸秆等进行栽培。
②温度。
平菇为低温型变温结实性菌类。
平菇营养和生殖生长的不同生育阶段对温度的要求不一样。
菌丝体的生长的温度在3~35℃之间,最适温度为24~28℃。
当菌丝体长满培养料后,若置于出菇温度条件下,每天有一定的温度差,就能通过变温刺激使平菇原基分化。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实验报告实验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实验目的1.为从事技术推广、应用等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2.建设标准化食用菌产业示范基地是确保食品安全,满足消费者对安全食品的消费需求。
3.建设标准化食用菌产业示范基地是打造发展地方特色菌类的需要。
4.建设标准化食用菌产业示范基地是实现农业产业升级,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需要。
(二)实验原理食用菌栽培过程中,利用其原料广,不与人争地、生长速度快、效益高,市场广阔、菌糠用途广,能综合利用,变废为宝形成完整的自然平衡生态系统等特点,扩大对食用菌的种植栽培达到生产实践中的可持续发展。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仪器:(1)原料处理设备:粉碎机或铡草机、拌料机、装袋机、裝瓶机、挖瓶机、菌种袋、菌种瓶(2)灭菌设备:高压锅或常压灭菌灶、(3)接种设备:接种箱、接种室、超净工作台(4)接种工具:针、环、枪、匙、钩、铲、镊、耙、液体菌种接种枪、固体菌种接种枪(5)菌种培养设备:培养箱、培养室(6)菌种保藏设备:冰箱(4℃)左右、贮藏室2.试剂:高锰酸钾、37%甲醛溶液、紫外灯、2%来苏水、37%甲醛溶液、紫外灯、2%来苏水、酒精灯、火柴、无菌水、染色剂等一、二级菌种。
3.材料:①马铃薯、葡萄糖或蔗糖、琼脂、水。
②空白斜面培养基(无菌检验)、母种等③空白斜面培养基(空白培养无菌).食用菌子实体等④棉籽壳、麸皮、蔗糖、石灰粉、过磷酸钙等。
⑤被侵染的培养料和子实体(二)实验步骤与方法1.菇棚建设地上菇房:通风透光好保温保湿性较差。
(1)场所类型地下菇房:通风透光较差保温、保湿性好。
半地下菇房::兼有地上及地下菇房的优点。
目前我们主要提倡半地下式菇棚,因为它有以下有点:首先温度较容易控制,升温、降温较缓慢,其次湿度会保持得很好,其次对空气流通方面采用回旋气流使得空气流通很畅通,能够为菇棚保持较恒定的温度,再次地下式菇棚的阳光收光面积较小,气温不会上升很快。
(2)标准菇棚的尺寸:长:50m 宽:16m 地下深度约1.5m----2m2.菌种的培养基的制备(1)母种培养基①.通用配方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PDA琼脂15~20g、水1000m1②.配制过程制马铃薯滤液; 煮沸20min,取定量滤液融化琼脂: 滤液沸时加入,融后加余料调解pH: 10%NaOH或HCL分装试管:勿污管口,控制装量扎捆:准备灭菌(2)原种、栽培种培养基①.棉籽壳培养基主料:棉籽壳87%,麦麸10%辅料:白糖1%,石灰1%,过磷酸钙1%②.配制:棉壳、麦麸干混→余料溶于水后浇入主料→清水翻拌至含水量。
(3)培养基的灭菌①.母种培养基的灭菌:灭菌1kg/cm2(103kpa、121℃)20~30min;摆斜面无菌检验:约30℃条件下→空白培养2~3天②.原种、栽培种培养基的灭菌高压灭菌:1.5kg/cm2(152kpa、128.1℃)灭菌1~2h常压灭菌:100℃灭菌10h左右→再闷12h3.菌种制备菌种生产的四大步骤:制培养基、灭菌、接种、培养(1)购置试管母种再进行扩繁具体操作如下:将母种在试管、斜面培养基上扩大培养形成二级种→将二级种在大口瓶、较粗放的液体或固体培养基上扩大培养形成栽培种→将栽培种在菌种袋、较粗放的液体或固体培养基上形成子实体。
(2)制作菌种①.组织分离法组织PDA 培养次生菌丝选种菇:外观典型、大小适中、无病虫害、、八成熟、第1~2茬的子实体采摘种菇消毒:用燃烧的酒精棉球迅速擦拭取接组织:纵剖(撕)菇体、尖头镊取柄盖交界处绿豆粒大的组织、放入新斜面中部一段时间后形成纯次生菌丝体将纯次生菌丝体接种在在试管、斜面培养基上扩大培养形成二级种将二级种在大口瓶、较粗放的液体或固体培养基上扩大培养形成栽培种将栽培种在菌种袋、较粗放的液体或固体培养基上形成子实体②.孢子分离法种菇消毒:菌柄去2/3、苞被有:75%酒精棉球擦、苞被无:0.25%新洁尔灭浸2~3min无菌纱布吸干表面水分整菇插种法:种菇插在孢子收集器中使孢子散落于培养皿内的方法采收孢子钩悬法:食用菌子实体并将其置于孢子收集器中25℃、24h现孢子粉取出分离材料孢子印法用接种环蘸孢子液或孢子粉涂布于平板上,一段时间后形成纯次生菌丝体将纯次生菌丝体接种在在试管、斜面培养基上扩大培养形成二级种将二级种在大口瓶、较粗放的液体或固体培养基上扩大培养形成栽培种将栽培种在菌种袋、较粗放的液体或固体培养基上形成子实体4.菌种培养(1)培养条件:场所清洁、空气清新、光线暗、空气湿度60%~70%、温度约25℃(2)技术环节:母种培养时间5~10天,原种、栽培种的培养培养时间:约30天(3)出菇试验5.菌种保藏(1)保藏目的及原理目的:不生长不死亡不污染不降低或不丧失其优良性原理:创造不利于菌种生长的一切条件,使其代谢处于休眠状态(2)常用保藏法①.斜面低温法:斜面菌种置,4~6℃冰箱中(3~6个月)②.矿油保藏法:矿油处理灭菌:152kpa、30mi n→去水:40~50℃烘至无色透明→无菌检验→注入种管:淹没斜面约1cm→口堵胶塞:用时转管再转管。
③.自然基质保藏法栽培期的确定:播种后约40天正遇适宜出菇温度。
一般春秋两季;秋栽:北方:8月底~10月中旬南方:9月中旬以后春栽: 北方:2月底~3月底南方:2月上旬~3月上旬④.发酵料袋栽法:1.配制培养料2.播种方式与播种量3.装袋播种4.管理方法(1)常规管理(2)高产管理发酵料袋栽法特点:保温湿、防虫菌、易成功、便管理、可移动、空间利用率高等优点1.培养料的配制主料:各下脚料96%、辅料:石灰2%,过磷酸钙1%,石膏1%,多菌灵0.2%(25%原品)2.制发酵料制作步骤:原料预湿;提前1~2天将主料摊薄,撒石灰粉,清水喷湿拌料;辅料溶于水拌入主料中清水调至含水量建堆;宽1.5~2m,高约1m长形堆覆盖(四周围膜,顶部盖草被)多次翻堆;熟料翻外,生料夹内共翻2~3次,约5~7天3.播种方式及播种量播种量适宜:10%左右(勿<5%)播种方式:层播、穴播、装袋播种(规格:25~28×50cm)(四)实验记录菌丝体对温度的需求:低温型 13~18 ℃中温型 20~24 ℃高温型 24~30 ℃空气湿度:菌丝体阶段:60%~70%子实体阶段:85%~90%光线:菌丝体生长:黑暗子实体分化:散射光酸碱度:最适:7.0~7.5播种前:料pH:7.5~8.0覆土前:土pH8.0~8.5(五)实验结果与讨论4.管理方法(1)常规管理发菌期:光线暗、空气新、料温20~25℃、空气湿度60%~70%,主要防杂菌和害虫分化期:待菌丝满袋再培养7天左右后,加强光照、加强通气、加大温差(8~10℃)、提高空气湿度(80%~85%)子实体生长期:现原基时解口或划口时,空气湿度85%~90%、适宜温度、随其长大逐渐加强通风、菌盖边缘较薄时采收,不能强水喷、硬风吹间歇期:清料面并骚菌、停水养菌3~4天(2)高产管理原料:沙壤土、石灰、磷肥各2%、尿素0.5%配营养土处理:喷0.5%DDV、3%~5%甲醛、覆膜堆闷约2天高产栽培方式:1.墙式覆土(菌袋半脱)菌墙:双行菌袋的裸端相对,间距约30cm,一层袋、一层泥,墙心填湿润营养土墙顶土厚8~10cm,中间修蓄水沟,墙顶及菌墙两侧用泥抹光2.阳畦栽培宽1.5m,深30cm挖畦中间留15cm土埂,挖一浅沟灌底水、喷药、撒石灰粉挖畦播层播→压实→盖消毒报纸种播种→盖膜(大于畦面)→草帘(六)实验结论管理发菌期:调畦温,约7天后抖膜透气、温度不能高于30℃、不能揭去薄膜、料面不能喷水分化期:待料硬实后,破纸、沟浇水、撑膜、加强光、气、湿、温差育菇期:消除温差、空气新鲜、空气湿度85%~90%间歇期:清净料面、覆土1cm厚,浇水及营养液、可提高20%~30%的产量3.与高杆作物立体栽培将菇畦挖在高杆作物之间进行种植,这样高杆植物为菇提供二氧化碳和遮阴环境,而菇为高杆作物提供肥料和氧气。
病虫害防治措施:场所:清洁,适用前严格杀虫消毒。
菌种:抗逆性强、菌龄适宜、适当加大播种量。
料原:用料新,配料勿加过多糖、粮类营养,呈偏碱性。
环境:高温忌高湿通气差。
模式:合理轮作换茬。
防治注意:因为子实体生长期短,又直接食用,所以严禁使用剧毒农药;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对人畜和食用菌无害的药剂;掌握适当的浓度,适期进行防治;出菇期间禁用化学药剂防治。
(七)参考文献1.杨新美.食用菌栽培学.第6章.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2.张金霞.食用菌生产技术.第4~8章.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93.黄毅.食用菌栽培.第二版.上册.第4章.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4.张松.食用菌学.第6章.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5.苗长海.简明食用菌病虫防治.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6.张维瑞.新编食用菌病虫害防治技术.北京:金盾出版社,20007.张金霞.食用菌生产技术.第21章.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98.黄毅.食用菌栽培.第二版.上册.第1~2章.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9.张松.食用菌学.第2章、第5章.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以上内容均为宋体小四号字体,行间距为28说明:1、综合性实验是指内容涉及本课程的综合知识或相关课程知识的实验;2、设计性实验是指给定实验目的、要求和提供实验条件、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加以实现的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