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
- 格式:pdf
- 大小:2.36 MB
- 文档页数:12
七七事变: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开端日本侵略者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侵吞我国东北后,为进一步挑起全面侵华战争,陆续运兵入关。
到1936年,日军已从东、西、北三面包围了北平(今北京)。
从1937年6月起,驻丰台的日军连续举行挑衅性的军事演习。
7月7日夜,卢沟桥的日本驻军在未通知中国地方当局的情况下,径自在中国驻军阵地附近举行所谓军事演习,并诡称有一名日军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北平西南的宛平县城(今卢沟桥镇)搜查,被中国驻军严词拒绝,日军随即向宛平城和卢沟桥发动进攻。
中国驻军第29军37师219团奋起还击,进行了顽强的抵抗。
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为实现它鲸吞中国的野心而蓄意制造出来的,是它全面侵华的开始。
全面侵华,在中国建立殖民统治,是日本帝国主义长期推行的方针。
日本早在明治维新时期,在确立近代天皇制的同时,迅速走上了扩张侵略的军国主义道路,并制定了以中国、朝鲜为主要侵略对象的所谓“大陆政策”。
本世纪初叶,日本于日俄战争后取代俄国,在中国东北扩大殖民势力,屯驻关东军,设立殖民机构“南满铁路公司”,把东北作为对中国殖民扩张的基地。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利用西方列强无暇东顾,极力扩大对华侵略,出兵山东,胁迫袁世凯接受日本妄图鲸吞中国的“二十一条要求”,把侵略魔掌伸向中国内地。
一次大战后,日本企图通过加紧掠夺中国、朝鲜和其他亚洲国家,摆脱政治、经济危机,在1927年的“东方会议”上对侵略中国问题进行了精心策划。
1931年9月18日,日本对我国东北发动突然袭击,3个多月就占领东北全境。
翌年日军进攻上海(一·二八事变),并攻占大片华北土地,威逼平津,又在东北建立伪“满洲国”、在华北搞所谓“自治运动”,妄图长期占领这些地区。
1936年日本制定的总体战略计划——“国策基准”出笼后,日本举行了一次“将官”演习,向参加演习的将官交代了全面发动侵华战争的战争部署。
此后,日本增兵中国东北,抽调精锐部队关东军进驻平津一带,频繁举行军事演习进行挑衅,伺机挑起战争。
九一八事变中国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九一八事变是指1931年9月18日,发生在中国东北的一系列日本侵略行动。
这一事件标志着中国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对中国和全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事件背景、爆发及发展、中国的抗战努力以及对世界的影响四个方面论述九一八事变以及其导致的中国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
(第一部分:事件背景)九一八事变发生之前,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的困境。
在内部,国共两党对立日益加剧,政治局势动荡不安;外部则面临列强的压力。
此时,日本在东北地区的利益逐渐增长,为了满足其扩张和资源需求,日本军国主义势力加大了对中国东北的控制力度。
(第二部分:爆发及发展)九一八事变的爆发源于沈阳火车站的爆炸,日本以此为借口发动了对中国东北的全面侵略。
随后,日本军队逐渐占领了沈阳、大连等重要城市,并建立了伪满洲国。
事变爆发后,中国政府采取了外交和军事手段进行抗议和抵抗,但面对日本强大的军事实力,中国的抵抗暂时显得无力。
(第三部分:中国的抗战努力)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开始了长期艰苦的抗战。
中国政府和军队在各个战线上积极组织抵抗,力求挽回失地。
同时,中国人民也展开了全面的抗日爱国运动,广大民众自发参与到战争的斗争中,表现出了坚强的意志和决心。
这些努力为日后的全面抗战奠定了基础。
(第四部分:对世界的影响)九一八事变及其导致的中国抗日战争不仅对中国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对全世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方面,中国作为东方大国的抵抗精神和顽强斗争的形象深深地影响了国际社会,引起世界对中国的关注和支持。
另一方面,中国抗日战争成为了国际反法西斯力量的一部分,为二战时期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结语)九一八事变中国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彻底改变了中国与日本之间的关系,也对中国的现代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场战争的爆发和中国人民的抵抗精神,展现了中国人民的勇气和坚定意志。
中国人民在全面抗战中取得了最终的胜利,铸就了中国人民抗击侵略的丰功伟绩。
《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学案一、教学目标.知道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开始的标志是七七事变,知道日本侵略军在侵略犯下的滔天罪行,让学生铭记这血的教训。
.运用史实,驳斥日本否定侵略战争的言论,提高历史知识的运用和鉴别能力。
.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而发展是硬道理。
学习历史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明白当代青少年的历史责任。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七七事变是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开始,也是全面抗战的开始。
.难点:记住南京大屠杀等罪行,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的侵略本质。
三、教学方法.讲解法、讲述法.采用史料教学法。
以史料为证据,提升历史认识。
三、教学过程.导课:出示图片,问为什么日本老兵在卢沟桥下跪?让我们回到那段历史。
板书: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讲授新课:出示文字材料,引导学生结合教材描述的内容,分析概述“七七”卢沟桥事变的过程学生分析得出“七七”事变成为全面抗日战争爆发标志的原因展示视频与文字资料,结合教材内容,理清日本全面加紧侵华的疯狂进攻进程。
师问: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犯下了哪些滔天罪行?播放南京大屠杀的视频,结合课本P74图3-11,3-12,3-13让学生感受日本犯下的罪行回答活动部分问题,思考:在日军的杀人比赛中,有多少中国同胞丧生?阅读这段新闻报道后,你有什么样的感受?而日本右翼分子对南京大屠杀是什么态度?举出历史事实,批驳他们的荒谬言论。
日本侵华期间还有那些罪行。
.出示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罪行,学生阅读P75,、二自然段进行归纳总结罪行2、罪行3、罪行4………教师小结并过渡:在日本侵华期间,中国军民伤亡3500万人,经济损失5620亿美元。
70多年过去了,我们一直没有忘记这血泪的历史,但是……呈现材料.当今某些日本右翼势力企图抹杀南京大屠杀真相,其目的是什么?.针对目前钓鱼岛问题,中日关系怎样才能健康稳定的发展?我们作为中学生应该怎么根据板书展开,归纳总结全课。
《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教案昆阳二中徐彩珍一、教学目标.知道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开始的标志是七七事变,知道日本侵略军在侵略犯下的滔天罪行,让学生铭记这血的教训。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几个阶段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这场战争被称为“抗日战争”。
这场战争持续了长达8年的时间,至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为止。
战争期间,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英勇顽强的抗战,最终取得了胜利。
下面是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淞沪战争淞沪战争是抗日战争的最开始的战役,战争开始于1937年8月13日,至11月26日结束。
在这场战争中,日本陆军先以幌子军的名义进入华东,进而对上海展开攻势。
上海防卫战持续了3个月,民间伤亡极大。
最终,侵略者日军占领了上海。
第二阶段:南京保卫战南京保卫战是中国军队在进退两难的情况下进行的一次顽强抵抗,该战役发生于1937年12月13日至1938年1月13日期间,持续了一个月。
1937年12月13日,日军在南京城门口的大屠杀使战争残酷化、形势更加严峻了。
然而,南京的守卫军坚决地顽抗,保卫了南京,赢得了抗战的第一个胜利。
第三阶段:华北抗战华北抗战是指打在华北地区的一场大规模战争,是抗日战争的战略转移。
该战争从1937年12月开始,至1938年1月结束。
在此期间,中国军民用土之力尽可能保持了中华民族的尊严和长城的尊荣。
第四阶段:太原大战太原大战发生在1937年9月30日至10月13日期间,战争是在山西省太原市及其周边地区进行的。
日军企图向西北地带发起冲击,而中国军队在太原以及其周边地区坚守,初战告捷,太原得以保住。
武汉保卫战是抗日战争的一次重要战役,也是中国军队与日本军队之间最大的一次冲突。
该战争于1938年9月中旬开始,至12月初结束。
武汉保卫战是民族意志的一次重大考验。
中国军民经过艰苦奋斗,最终以国家的尊严击败了侵略者,武汉没有落入日军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