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贤亮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24 MB
- 文档页数:45
第五节张贤亮林斤澜张贤亮,1936年生于南京,原籍江苏盱眙县,读初中时开始写诗,发表在《中国青年报》、《诗刊》、《星星》上,1955年中学毕业后任甘肃省委干部学校文化教员,`1957年发表长诗《大风歌》,被错划为右派分子,下放到银川市南梁农场当农工。
1976年10月调农场学校当教员,开始重新发表作品,1981年4月调入宁夏文联从事专业创作。
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邢老汉和狗的故事》、《灵与肉》等。
有《灵与肉》等中短篇小说集数部,其中《灵与肉》获1980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肖尔布拉克》获1983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中篇小说《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唯物论者的启示录》系列)和《河的子孙》、《无法苏醒》,以及长篇小说《男人的风格》、《习惯死亡》、《我的菩提树》等。
张贤亮是一个勤于思考的作家,他总是喜欢将自己苦苦思索的人生哲理融汇到作品之中。
从《灵与肉》开始,作者就试图用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解释一个生活中的重大命题──知识分子在与体力劳动者的接触中,以及在他自身的体力劳动过程中所引起的一系列心灵变化究竟给人们带来了什么样的启示。
因此,他的作品理性色彩很浓,当然,这个理性色彩是建立在现实主义的感性生活的描写之上的。
《灵与肉》发表之后,张贤亮开始引起文坛关注。
这部作品明显地带着一种哲理的反思意味。
那时,文学尚未完全从“伤痕文学”中挣脱出来,作者就在思考怎样有意识地把这种种伤痕中能使人振奋、前进的那一面表现出来的命题。
小说描写一个受到20多年社会冷遇的右派许灵均在灵与肉的磨难中得以精神升华的故事。
一面是富豪的生身父亲的诱劝(它是一种金钱美女的享乐主义外力的象征);一面是患难与共的妻子与乡亲的善良(它是一种富有传统规范的真善美的伦理主义内驱力的召唤),许灵均最后终于坐着马车回到了大西北荒原上的那间用自己灵与肉筑成的小土屋里去了。
这是一首歌颂劳动和劳动人民的赞歌,是对中华民族勤劳善良的优秀品质的礼赞;作者要讴歌的正是劳动创造人、劳动人民塑造知识分子优秀品格和真正灵魂的哲理。
张贤亮文集epub1. 张贤亮简介张贤亮,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诗人、评论家,生于1975年。
他以独特的写作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而受到广泛关注和赞誉。
张贤亮的作品涉及诗歌、散文、小说等多个文学体裁,以及文化评论和文学研究等领域。
2. 张贤亮的文学作品2.1 诗歌作品张贤亮的诗歌作品以其独特的语言风格和深邃的情感表达而著称。
他的诗歌作品常常以简练的文字展现出复杂的内心世界,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和感悟,表达出对人性、爱情、自然等主题的思考和感受。
他的诗歌作品充满了哲学意味和诗意,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和思考。
2.2 散文作品张贤亮的散文作品以其细腻的触感和真挚的情感而备受赞誉。
他的散文作品常常以日常生活为背景,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和感悟,展现出生活的美好和复杂。
他的散文作品通常以情感为核心,通过对情感的抒发和思考,引发读者共鸣,使人深思。
2.3 小说作品张贤亮的小说作品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叙事方式而广受好评。
他的小说作品常常以人物的命运和心理为线索,通过对人物的塑造和情节的展开,揭示出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现实。
他的小说作品充满了悬疑和哲理,引人入胜,让人回味无穷。
3. 张贤亮的文化评论和文学研究除了文学创作,张贤亮还以其深刻的文化评论和文学研究而闻名。
他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有着深入的理解和独到的见解,通过对文化现象的分析和解读,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和思考。
他的文化评论和文学研究不仅对于学术界有着重要的贡献,也对广大读者有启发和指导作用。
4. 张贤亮文集epub的意义将张贤亮的文学作品整理成epub格式的文集,对于传播和推广他的作品具有重要意义。
epub格式的文集可以方便读者在电子设备上阅读,提高作品的可读性和可访问性。
此外,epub格式还可以方便文集的传播和分享,使更多的读者了解和欣赏张贤亮的作品。
5. 总结张贤亮是一位杰出的作家、诗人和评论家,他的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思想而备受赞誉。
他的文学作品涉及诗歌、散文、小说等多个领域,充满了诗意和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