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房间隔缺损儿
- 格式:ppt
- 大小:475.01 KB
- 文档页数:143
房间隔缺损【疾病概述】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是指房间隔在心脏胚胎发育过程中发生障碍导致左右心房间存在的异常交通。
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占先天性心脏病的7%~10%,女性多于男性,为2~3:1。
ASD的数目、大小、形状及位置各不相同,大的缺损几乎占全部房间隔,小的缺损小于1mm,多为单发性。
按照房间隔缺损部位的不同,通常可将ASD分为4种类型:中央型、下腔型、上腔型和混合型。
按照其病理解剖分型可以分为继发孔型(ostium secundum,80%)、原发孔型(ostium primum,10%)和静脉窦型ASD(sinus venosus, 10%)。
先天性心脏外科命名和数据库协会(Congenital Heart Surgery Nomenclature and Database Project)还提出其他三种类型:共同心房或单心房、冠状窦型或无顶冠状静脉窦和卵圆孔型。
ASD可合并多种简单或复杂的心脏畸形。
ASD的病理生理主要表现为心房水平左向右分流。
其分流程度取决于房间隔缺损的大小及左右心室的顺应性。
正常情况下,左室顺应性小于右室顺应性决定了左心房向右心房的分流。
如果房间隔缺损较大,肺循环和体循环血流比(Qp/Qs)将超过4:1。
单纯ASD的临床症状不典型,就诊时仅可闻及心脏杂音:血流经过右心时间延长产生的第二心音固定分裂和相对性肺动脉狭窄的收缩期杂音。
缺损较大的患者可有相对性三尖瓣狭窄所致舒张期隆隆样杂音。
只有很少单纯房间隔缺损病人发生充血性心力衰竭。
阻塞性肺血管病也有一定的发生率。
肺血管阻力如果超过体血管阻力,心房内分流表现为右向左,这时手术纠治已是禁忌。
晚期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其发生率与年龄呈正相关,与分流量大致呈正比。
典型房间隔缺损的诊断根据体检可基本确定诊断。
结合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明确诊断房间隔缺损,并能确定缺损的大小、类型和定位肺静脉的位置。
新生儿房间隔缺损正常范围新生儿房间隔缺损正常范围一、宝宝们的心跳1.心率:正常是90-160次/分钟;2.节律:正常的节律和平稳的波形;3.变异:正常的心动量变异应该小于25次/分钟;二、宝宝们的血氧饱和度1.氧饱和度:正常是90-95%;2.变异:正常的氧饱和度变异应该小于5%;三、宝宝们的呼吸1.呼吸率:正常是30-60次/分钟;2.呼吸节律:正常的节律和频率;3.变异:正常的呼吸量变异应该小于20次/分钟;四、宝宝们的体温1.体温:正常是36.5-37.5℃;2.和场景相关:应调节房间的温度和湿度,以保持舒适的环境;五、宝宝们的脉搏1.脉率:正常是90-160次/分钟;2.节奏:正常的节律和节奏;3.变异:正常的脉搏量变异应该小于25次/分钟;六、宝宝们的白细胞1.总激活白细胞数:正常是8000-16000/μl血液;2.单核细胞:正常是250-750/μl血液;3.中性粒细胞:正常是3000-8000/μl血液;七、宝宝们的血压1.收缩压:正常是45-80mmHg;2.舒张压:正常是25-50mmHg;八、宝宝们的血糖1.血糖:正常是60-140mg/dL;九、宝宝们的血酸碱度1.酸碱值:正常是7.35-7.45。
护士一定要认真观察宝宝们的生理指标,以便及时发现疾病,作出正确处理,保障宝宝身体健康。
除此之外,护士还要注意宝宝们的生活习惯,给宝宝们提供舒适的环境,以优质的护理体系提供宝宝安全有效的睡眠环境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此外,宝宝处于发育期,可能会受环境污染的影响,护士要注意宝宝的呼吸道传染病的护理,对呼吸道感染的护理十分重要,以确保宝宝的安全健康。
房间隔缺损分级标准
一、缺损大小
根据缺损面积的大小,房间隔缺损可分为小型、中型和大型缺损。
小型缺损面积通常小于5mm,中型缺损面积在5-30mm之间,大型缺损面积大于30mm。
缺损面积越大,病情越严重。
二、症状严重程度
1.早期症状:房间隔缺损患者在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
但随着病情的发展,可能会出现活动耐量下降、乏力、呼吸困难等症状。
2.晚期症状:在晚期,房间隔缺损患者可能会出现右心衰竭、肝脏肿大、下肢水肿等症状。
三、血流动力学影响
房间隔缺损会导致左心房的血液流入右心房,从而影响心脏的血流动力学。
根据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房间隔缺损可分为非限制性和限制性两种类型。
非限制性房间隔缺损患者的左向右分流较多,而限制性房间隔缺损患者的分流较少。
四、并发症情况
房间隔缺损患者可能会出现肺部感染、肺动脉高压等并发症。
肺部感染是房间隔缺损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肺动脉高压是由于长期左向右分流导致肺动脉压力升高,进而引起右心衰竭。
综上所述,房间隔缺损分级标准主要包括缺损大小、症状严重程度、血流动力学影响和并发症情况等方面。
根据这些指标,可以对房间隔缺损进行准确的分级,为治疗提供依据。
房间隔缺损病历患儿XX 6岁,男童,因“气促、乏力5+年,加重5+天”入院1. 患儿系学龄期儿童;2. 慢性病程,缓慢发作;3. 主要表现:患儿生后较同龄小儿少动,少活动后便气促、乏力,需停止活动休息,开始时患儿家长未予以重视,但随着年龄增长患儿症状越来越明显,于5+天I X前患儿感冒后气促加重,伴四肢乏力、面色苍白、多汗、咳嗽等症状;在外口服感冒药治疗后无效;患儿家长为求治疗,遂急送至我院门诊就诊,门诊以“ 1.房间隔f 心f I I!缺损,2.支气管肺炎”收入我科住院治疗;患儿病后神清、精神较差,大小便正常,生长发育缓慢。
4. 入院查体:T36.5 C, P100次/分,R20次/分,W20kg慢性病容,面色苍白,神清,精神较差,步入病房,查体合作。
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皮疹及出血点。
头|i形正常,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正常,唇紫绀,咽充血,颈软,颈部淋巴结I I '■ I 、'、 \ ./无肿大。
胸廓对称,听诊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少许湿罗音。
心界扩大,心率100次/分,胸骨左缘2〜3肋间可闻及喷射性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第二心音(R)亢进、固定分裂。
腹平软,肝脾未扪及,双肾区无叩痛,移浊(一),肠鸣音正常。
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神经系统检查无明显异常。
5. 辅助检查:X线:以右心房、右心室增大为主,肺动脉段明显突出,肺叶充血明显,可有肺门“舞蹈”,主动脉影缩小,心影略呈“梨形”。
肺纹理增粗,双肺可见斑块状阴影。
初步诊断及依据:1.房间隔缺损依据:患儿系学龄期儿童,慢性病程,缓慢发作;因“气促、乏力5+年,加重5+天”入院;症状:气促、四肢乏力、面色苍白、多汗、生长发育缓慢等症状;查体:心界扩大,心率100次/分,胸骨左缘2〜3肋间可闻及喷射性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第二心音(P)亢进、固定分裂;辅查支持;故诊断。
2.支气管肺炎依据:听诊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少许湿罗音;辅查支持;故诊鉴别诊断及依据:其他先心病及呼吸系统疾病诊疗计划:儿科护理常规,积极完善相关检查,。
房间隔缺损诊疗指南【房间隔缺损的诊断】1.病史:可有心脏杂音,活动后心悸、气促等。
2.体征:可以出现胸骨左缘2-3肋间收缩期柔和杂音,第二心音固定分裂等。
3.辅助检查:心电图、胸部X线平片、超声心动图等。
【房间隔缺损的治疗】方案一经皮房间隔缺损堵闭术一、适应证1、年龄:通常≥3岁。
2、直径≥5mm,伴右心容量负荷增加,≤36mm的继发孔型左向右分流ASD。
3、缺损边缘至冠状静脉窦,上、下腔静脉及肺静脉的距离≥5mm;至房室瓣≥7mm。
4、房间隔的直径>所选用封堵伞左房侧的直径。
5、不合并必须外科手术的其他心脏畸形。
二、禁忌证1、原发孔型ASD及静脉窦型ASD。
2、心内膜炎及出血性疾患。
3、封堵器安置处有血栓存在,导管插入处有静脉血栓形成。
4、严重肺动脉高压导致右向左分流。
5、伴有与ASD无关的严重心肌疾患或瓣膜疾病。
三、操作方法(一)术前准备1、相关化验检查;经胸或(和)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心电图及X线胸片。
2、术前1天口服阿司匹林,小儿3~5mmg/(kg·d)。
(二)操作步骤局麻或全麻下穿刺股静脉,行右心导管检查;静脉推注肝素100U/kg。
将0.035英寸(260cm长)加硬导丝置于左上肺静脉内,沿该导丝送入测量球囊明确ASD的伸展直径后再更换输送鞘管于左房内。
选择适宜的ASD封堵器经输送鞘管送至左房内,在透视及超声心动图监测下,先打开封堵器的左房侧伞,回撤至ASD的左房侧,然后固定输送导丝,继续回撤鞘管打开封堵器的右房侧伞。
经透视及超声心动图下监测封堵器位置及形态达满意,且无残余分流时,可少许用力反复推拉输送鞘管,重复超声及透视,当封堵器固定不变,可操纵旋转柄释放封堵器。
撤出鞘管,压迫止血。
四、疗效评价根据多普勒左向右分流信号判定,无左向右分流信号为效果佳;直径<1mm左向右分流信号为微量残余分流;直径1~2mm为少量残余分流。
五、术后处理1 置病床监护。
2 术后肝素抗凝24小时。
房间隔缺损名词解释
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是一种先天性心脏病,指心脏的房间隔缺损导致心脏的左右房之间存在一定的通道,使血液在左右房之间流动,从而导致心脏的血液循环异常。
房间隔缺损的分类包括以下几种:
1. 继发性房间隔缺损:由于其他心脏疾病或手术引起的缺损。
2. 先天性房间隔缺损:由于胚胎时期心脏发育不完全或异常引起的缺损。
3. 非常规房间隔缺损:由于心脏其他部位的缺损或异常引起的缺损。
房间隔缺损的症状包括:
1. 呼吸困难
2. 心悸
3. 疲劳
4. 咳嗽
5. 水肿
6. 发绀
7. 晕厥
房间隔缺损的治疗方法包括:
1. 药物治疗:用于缓解症状和减轻心脏负担。
2. 手术治疗:包括开胸手术和经导管手术,通过修补缺损或植入房间隔缺损修补器来治疗。
3. 射频消融治疗:通过射频消融技术来堵塞缺损。
4. 经导管封堵治疗:通过经导管植入封堵器来堵塞缺损。
房间隔缺损的预防方法包括:
1. 孕期保健:孕妇应该注意饮食健康,避免接触有害物质,保持良好的心理状
态,避免感染。
2. 定期体检:儿童和成年人应该定期进行心脏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房间隔缺损。
3. 避免不良生活习惯:不吸烟,不饮酒,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儿科必备知识之房间隔缺损病理生理房间隔缺损表现为左向右分流,分流量与缺损大小、两侧心房压力差、尤其是心室的顺应性有关。
生后初期左、右心室壁厚度相似,顺应性也相近,故分流量不多。
随年龄增长,肺血管阻力及右心室压力下降,右心室壁较左心室壁薄,右心室充盈阻力也较左心室低,故右心房充盈右心室比左心房充盈左心室更容易,所以心室舒张时,左心房血流通过缺损向右分流。
由于右心血流量增加,舒张期负荷加重,故右心房、右心室增大。
肺循环血量增加,早期引起动力学压力增高,晚期则可导致肺小动脉肌层及内膜增厚,管腔狭窄,引起梗阻性肺动脉高压,使左向右分流减少,甚至出现右向左分流,临床出现青紫。
临床表现症状出现的早晚和轻重取决于缺损的大小。
缺损小的可无症状,仅在体格检查时发现胸骨左缘第2~3肋间有收缩期杂音。
缺损较大时分流量也大,导致肺充血,由于肺循环血流增多而易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严重者早期发生心力衰竭;体循环血流量不足,表现为体形瘦长、面色苍白、乏力、多汗,活动后气促和生长发育迟缓。
多数患儿在婴幼儿期无明显体征,以后心脏增大,前胸饱满,搏动活跃,少数大缺损分流量大者可触及震颤。
听诊有以下4个特点:①第一心音亢进,肺动脉第二心音增强;②由于右心室容量增加,收缩时喷射血流时间延长,肺动脉瓣关闭落后于主动脉瓣,且不受呼吸影响,因而第二心音呈固定分裂;③由于右心室增大,大量的血流通过正常肺动脉瓣时形成相对狭窄,故在左第2肋间近胸骨旁可闻及2 ~3级喷射性收缩期杂音;④当肺循环血流量超过体循环达1倍以上时,则在三尖瓣听诊区可出现三尖瓣相对狭窄的短促与低频的舒张早中期杂音。
随着肺动脉高压的进展,左向右分流可逐渐减少,第二心音增强,固定性分裂消失,收缩期杂音缩短,舒张期杂音消失,但可出现肺动脉瓣及三尖瓣关闭不全的杂音。
诊断1.X线表现对分流较大的房间隔缺损具有诊断价值。
心脏外形轻至中度增大,以右心房及右心室为主,心胸比大于0.5。
肺动脉段突出,肺野充血明显,主动脉影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