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 格式:ppt
- 大小:3.38 MB
- 文档页数:20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第2课《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用工具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能力目标:1、知道蚕蛾的翅,蝇的眼,蟋蟀的足及昆虫的触角等方面的特殊结构.2、了解蚜虫和草蛉的生活习性,从而获得对昆虫世界更多的了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到使用工具观察扩大了人们的视野,可以观察到更细小的物体2、发展使用放大镜观察昆虫的兴趣。
过程与方法:使用放大镜观察身体结构的细部【教学重点】能通过放大镜观察到更多关于昆虫的细节【教学难点】用图或文字记录放大镜下的昆虫肢体及生活习性【教学准备】分组实验器材:昆虫标本、放大镜教师演示器材:多媒体课件和视频资料【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师:我们上节课学习了放大镜,知道了放大镜的构造、作用及其用途,还知道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凸度有什么样的关系呢?(学生:凸度越大,放大的倍数就越大。
板书:放大镜)问:我们可以用放大镜将蚂蚁的腿放的和大象的腿那么大,放那么大有什么作用呢?师小结:能给于我们更多的信息,更多的细节观察。
今天,我们就用放大镜观察像蚂蚁一样的动物。
(板书完整课题: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要求学生一起把完整的课题读一下。
二:研究蚕蛾的生活习性1、打开ppt第一页显示蚕蛾的图片。
你们知道它是什么吗?假如给你一个这样的标本,你能观察它的什么?(预测:学生会回答观察它的:头、胸、足、触角、翅等。
)这些都属于它的什么呢?(板书:身体构造)2、那么,用放大镜观察蚕蛾的这些身体构造的时候应注意些什么呢?(教师演示观察标本时一定要注意:放大镜离标本远一点,由远及近的观察,不能用力的触碰标本,以防标本损坏。
)3、观察蚕蛾的触角和翅,按照实验记录单,选择蚕蛾的触角或者翅其中之一,用放大镜进行观察。
并将观察结果记录在单子上。
4、请研究蚕蛾触角的同学汇报一下你的观察结果。
(从一对触角,羽毛状,基部大,末端渐细,黑色,在头前部的中间位置等方面回答)5、其中关于蚕蛾的触角的形状引出蝗虫、蝴蝶、天牛等昆虫的触角形状。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创新教案教材分析本课指导学生用放大镜观察昆虫的器官,体会用放大镜比用肉眼观察更有利于我们对昆虫的了解。
本课对昆虫观察的活动,是从昆虫的身体构造到昆虫的生活习性,由易到难,由静到动。
昆虫生活习性的观察活动要延伸到课外。
内容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奇特的身体构造”;第二部分是“蚜虫和它的天敌――草蛉”。
教科书的首段提出本课的观察活动任务,并了解学生已有的昆虫知识。
第一部分的活动主要激发学生用放大镜探索昆虫世界的兴趣。
观察主要在课堂上进行。
第二部分的内容主要是激发学生进一步观察昆虫,从观察静止的昆虫标本过渡到观察活着的昆虫的生活习性,难度有所增加。
这仅是一个举例。
希望能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并从中受到启发,乐意参与这个活动。
能选择1-2种昆虫在放大镜下进行比较深入细致的观察和记录。
学情分析学生对昆虫有着浓厚的兴趣,观察昆虫对许多学生来说就是一个乐此不疲的活动。
在三年级上册的动物单元他们对昆虫已有一些接触,但远远不能满足他们探索的好奇心。
现在用放大镜进一步观察昆虫世界,一方面可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体会到用观察工具的重要性。
希望能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并从中受到启发,乐意参与活动。
只要学生积极参与了观察的活动,经历了活动的过程,活动中认真观察、记录和总结,就达到了教学的要求。
学习目标1.会使用放大镜观察昆虫身体结构的细部和活动。
2.认识到使用工具观察扩大了人们的视野,可以观察到更细小的物体和更遥远的物体。
3.发展使用放大镜观察昆虫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使用放大镜观察昆虫身体结构的细部和活动。
难点:用图或文字记录放大镜下的昆虫肢体及生活习性。
评价任务1.会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昆虫。
2.能选择擅长的方式记录观察结果。
教学准备学生分组材料:蝴蝶、苍蝇、蚂蚁等常见昆虫的实物或标本、放大镜、记录用纸,制定观察方案用纸。
教师演示:有关昆虫世界的图片、视频资料和制作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引入激趣1.对话:我们曾经观察过蚂蚁、蝗虫、蚕蛾,它们的身体分为几个部分,有哪些共同特征?2.讲解:像蚂蚁、蝗虫、蚕蛾这样,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触角,胸部有三对足的动物都属于昆虫。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教案教学目标:科学概念:使用工具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
过程与方法:使用放大镜观察昆虫身体结构的细部和活动。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使用工具观察扩大了人们的视野,可以观察到更细小的物体和更遥远的物体。
发展使用放大镜观察昆虫的兴趣。
重点:使用放大镜观察昆虫身体结构的细部和活动。
难点:使用放大镜观察昆虫身体结构及比较全面地认识,并进行适当的记录。
教学准备:学生:昆虫或昆虫器官标本、放大镜。
教师:有关昆虫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的图片、视频、多媒体课件、相关媒体设备。
教学设计:将学生分成12小组、根据昆虫种类分成蚂蚁、蝴蝶、蝗虫、蚕娥、蜜蜂四个小方阵。
要求每个小组绘制一张昆虫图。
四开、课前筛选后挑四张备用。
教学过程:一、看图导入同学们,老师先请大家看一张图片,请你猜猜这是什么?(选取放大的昆虫局部,先第一次猜,然后缩小一次猜一次,直至全部呈现。
)原来这只是一只苍蝇的局部啊,放大后的昆虫竞然有那么奇特的结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放大的昆虫世界。
幻灯出示课题《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二、放大镜下的奇特结构1、出示课前的昆虫绘画课前老师请同学们画了一些你们所熟悉的昆虫,这边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张,请大家仔细看看这些昆虫,你觉得他们画得正确吗?(事先可以将学生的作品拍成照片,如不清楚以照片呈现)交流,说说自己的看法。
小结:通过刚才的交流来看我们平时的观察还不够仔细,今天老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了一种昆虫,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看看与我们画的昆虫有什么区别?分组观察交流观察后的发现2、观察昆虫的触角看来大家以后的观察还要更加仔细,另外为了观察的要加清楚我们还可以借助工具帮助我们观察。
出示放大镜要对一只昆虫进行细致的观察我们可以对哪些部位进行细致重点的观察?学生讨论(眼、足、口器、触角、翅膀)同学们说得真好,在观察时我们就要这样有重点有目的,相信大家在接下来的观察中能做得非常好。
为了检验大家是否能认真仔细的观察我们先一起观察一个昆虫的器官。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天分,再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教案【教材分析】这是教科版六年级下册一单元——微小世界的教学內容,昆虫世界是一个奇妙的世界,昆虫的种类和数量繁多,生活范围广,有着不同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
学生对昆虫有着浓厚的兴趣,观察昆虫对许多学生来说本来就是一个乐此不疲的活动。
在三年级上册的动物单元他们对昆虫已有一些接触,但远远不能满足探索的好奇心。
而且许多昆虫个体较小,仅用肉眼人们无法看清它们的身体构造,也不便于观察它们的活动和生活习性。
而借助放大镜在探索中进一步观察昆虫世界,一方面可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体会到用观察工具的重要性。
学习目标科学概念:使用工具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过程与方法:使用放大镜观察身体结构的细部和活动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使用工具观察扩大了人们的视野,可以观察到更细小的物体发展使用放大镜观察昆虫的兴趣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准备分组实验器材:昆虫或昆虫器官标本、放大镜教师演示器材:有关昆虫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的多媒体课件或图片资料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1.师:今天那么多老师来听我们的课,同学们紧张吗?下面我们就来观看一个视频,轻松一下,但是同学们脑子别放松,想一想,视频告诉了我们什么?2、播放视频《昆虫记—与人类共处》片断(视频来自优酷网)3、提问:观看了视频,你知道了什么?4、生答5、课件出示:昆虫在自然界中种类繁多,分布很广,它们有着和其他动物不同的身体构造和本领。
但大多数昆虫身体较小,肉眼不容易看清它们的身体构造。
让我们用放大镜观察昆虫,看看能发现什么?6、师:那么,我们今天来学习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板书课题)二、奇特的身体构造1、课件出示问题,“想一想:人在冰面上行走,常常被滑倒,而苍蝇在垂直的玻璃上,不但不滑落,而且能自由地爬行,这是为什么?”2、生答:3、师:也许看了这幅图片,4、课件出示:苍蝇脚放大后的细节图(图片来自百度图片)5、简述苍蝇脚的构造6、师:用肉眼和放大镜看苍蝇的脚一样吗?三、观察与发现1、师:同学们,平时生活中你们认识那些常见的昆虫?2、生答3、师:今天,老师也为同学们准备了一份昆虫标本,请同学们拿出实验材料一来看看4、师:老师现在最想知道同学们看到蝴蝶标本后,最想观察蝴蝶的哪一个部位?5、生答6、师:观察前,老师还想知道同学们准备怎么去观察昆虫?还有,观察过程中我们还要注意些什么?7、生答(师选择板书)8、生小组观察,师巡视观察9、小组展示汇报:观察什么?发现什么?不同的请其他小组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