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经第十章课后习题答案说课讲解
- 格式:doc
- 大小:314.50 KB
- 文档页数:9
2019-2020年七年级生物下册第10章人体的能量供应复习教案北师大版【基础知识回顾】1、食物的热价是指每克食物在体外充分燃烧时释放的能量,单位是KJ/g 。
食物中各成分贮存的能量的大小:脂肪38KJ/g,蛋白质23 KJ/g,糖类17KJ/g。
2、人体呼出气体与吸入的气体(空气)比较:氧气含量减少了,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了。
3、呼吸作用:生物体细胞内葡萄糖等有机物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它的意义在于: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
4、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肺两部分。
其中呼吸道又可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等器官。
呼吸道的作用是:1)气体进出肺的通道2)能温暖、湿润、清洁吸入的气体。
肺的作用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痰的形成部位是在气管和支气管。
5、肺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个,由细支气管的树状分支和肺泡组成。
是主要的呼吸器官。
它具有的特点:①肺泡数量多,总面积大②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③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薄,仅由单层细胞构成等,所以很适合进行气体交换。
6、消化和呼吸的共同器官是咽。
咽是食物和空气进入体内的共同通道。
呼吸时会使软骨像抬起的盖子,使空气畅通无阻;吞咽时,又像盖子一样盖住喉口,以免食物进入气管,为此,我们吃饭时不能大声说笑,否则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住喉入口,食物进入气管,容易引起剧烈的咳嗽。
7、呼吸运动是胸廓的扩大和缩小的运动。
胸廓是由脊柱、肋骨、胸骨及肋间肌组成,底部由膈封闭8、肋间外肌收缩→肋骨上提并外展,胸骨上移→胸廓的横径加大膈肌收缩隔顶下降胸廓的纵径加长→胸廓容积扩大→肺容积扩张→新鲜空气由呼吸道进入肺,即吸气肋间外肌和膈肌舒张→胸廓容积缩小→肺容积缩小→肺泡内部分气体排出提外,即呼气因此,是胸廓的变化才引起吸气和呼气。
通过呼吸运动实现了肺的通气。
9、人体的气体交换过程主要包括肺通气、肺的换气和组织气体交换。
它们的区别如下:10、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人体血液中的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以氧合血红蛋白形式在血液中运输,大部分的二氧化碳在血浆中运输。
第十一章产品质量法【阶段测试】一、名词解释(略)产品缺陷产品质量认证产品抽查产品召回二、单项选择题1.下列产品中哪种产品质量适用《产品质量法》调整?(B )A.原煤B.电视机C.籽棉D.饲养的鱼2.销售者不得销售国家明令淘汰并(C )的产品和失效、变质的产品A.限制使用B.未经检验C.停止销售D.未经认证3.某厂发运一批玻璃器皿,以印有“龙丰牌方便面”的纸箱包装,在运输过程中,由于装卸工未细拿轻放而损坏若干件,该损失应由下列哪个部门承担?( D )A.装卸工承担.B.装卸工的雇主承担C.运输部门承担D.某厂承担4.甲公司售与乙商场一批玻璃花瓶,称花瓶上有不规则的抽象花纹为新产品,乙商场接货后即行销售,后受到很多消费者投诉,消费者说花瓶上的花纹实际上裂缝,花瓶漏水,要求乙商场退货并赔偿损失,乙商场与甲公司交涉,甲公司称此类花瓶是用于插装塑料花的,裂缝不影响使用,且有特殊的美学效果,拒绝承担责任。
经查,消费者所述属实。
下列答案中不正确的是:(D )A.乙商场应予退换并赔偿损失B.乙商场退换并赔偿损失后可向甲公司追偿C.消费者丙被花瓶裂缝划伤,可向甲公司直接索赔D.乙商场无过错,不应当对此负责5.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属于《产品质量法》禁止的产品,而为其提供运输服务的,没收全部收入,并处违法收入(D )罚款。
A.50%以上三倍以下B.20%以上三倍以下C.50%以上两倍以下D.一倍以下三倍以下三、判断题1.国家对产品质量实行监督检查的主要方式是抽查。
(√)2.缺陷产品造成他人人身、的财产损害的,该产品的销售者和生产者承担连带责任。
(√)3.我国《产品质量法》规定,产品缺陷造成损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两年,从产品售出之日起计算。
(×)4.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责令停止生产、销售,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货值金额等值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习题一. 名词解释一般均衡分析 契约曲线 帕累托最优 生产可能性曲线二.选择题1.完全竞争下一般均衡的任何特点包含着以下意思( )。
A.对所有个人来说,任意两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之比一定等于它们对应的边际成本之比B. 消费所有商品的边际效用相等,但是不等于每个消费者消费这些商品的边际成本C. 每种投入品的边际有形产品等于此投入品的价格D. 每种投入品的边际收益产品等于它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格2.在完全竞争一般均衡里,以下不正确的是( )A. 消费者的边际效用之比等于价格之比B. 两商品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它们的价格之比C. 每种投入品的边际有形产品等于此投入品的价格D. 每种投入品的边际收益产品等于它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格3.边际转换率是 ( ) 的斜率A. 需求曲线B. 边际产品曲线C. 生产函数D. 生产可能性曲线4.生产契约曲线上的点表示生产者( )A. 获得了最大利润B. 支出了最小成本C. 通过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提高了总产量D. 以上均正确5.如果 社会达到生产可能性边界时, BXY MRS =A XY MRS <XY MRT ,则应该( )A. 增加XB.减少YC.增加X ,减少YD. 增加Y ,减少X6.两种商品在两个人之间的分配,能被称为帕累托最优的条件为( )A.如果不使其中一个人受损失就不能使另一个受益B. 每个人都处在其消费契约曲线上C. 每个人都处在其效用可能性曲线上D. 包括以上所有条件7.下列( )不能由帕累托效率引出A. 交换的效率B. 生产的效率C.产品组合的效率D. 所有人平等地分享收入8.当政府决定对救济接受者的收入免税时,实际上是在( )A.有意提高接受救济者对工作的兴趣B.帮助受救济者偷税C.减少了他们的工作热情D.在制定福利计划时的一种随意决定9.以下各条中,除了( )外,都是实现完全竞争均衡状态条件。
A. 价格等于平均成本B.对每一个人和对 其消费的每一种商品而言,边际效用与价格的比率对所有商品都是相等的C. 价格等于边际成本D.在个人间的收入分配没有显著的不平等10.在一个存在X 、Y 两种商品和L 、K 两种要素的经济体中,达到生产领域一般均衡的条件为( ) A.K L LK P P MRTS = B.XY LK MRS MRT =C.XY XY MRS MRT =D.Y LK X LK MRTS MRTS =三.简答题1.为什么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可以导致帕累托最优状态?2.为什么说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加生产的最优条件不等于交换和生产的最优条件?3.生产可能性曲线为什么向右下方倾斜?为什么向右上方突出?4.假设所考虑的经济体系由 m 个消费者、 n 个生产者、 r 种资源和 s 种产品组成。
道德经第十章讲解第十章载营魄抱一[1],能无离[2]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3]玄鉴[4],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5]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注释】(1)载营魄抱一载:承载。
营:容器。
魄:灵魂,精神。
载营:身体,肉体。
抱一:合而为一。
(2)离:肉体与灵魂分离,指人死亡。
(3)涤除:清除。
(4)玄鉴:无中生有,有归于无,这种最高的动态变化。
(5)天门:玄牝之门。
【译文】肉体与灵魂结合在一起,能保证二者不分离吗?运气让自己变的柔软,能达到如婴儿一样的柔软吗?通过各种手段来清除万物产生、变化、发展过程中的杂质、污垢,能做到没有一点瑕疵吗?爱民治国,能做到没有一点私心,能做到公平、公正、公道吗?推行法律、制度、政策,能做到如天地之类似母性产道遵循永远不变的以平等为基础的规则产生万物一样,使其生生不息吗?知识渊博,什么道理都明白,能做到不耍计谋,不投机取巧,不偷奸耍滑吗?徐力(大多吉)分享个人感悟:一、自古以来,我们的祖先们就知道人是肉体与精神的结合体。
肉体是物质的,这个是没有什么疑问的。
但是对于精神到底是什么,现在的说法比较多,也比较乱,众说纷纭。
精神,是一个同义罗列词,即精与神是同义的。
精就是神。
由于唯物主义的洗脑教育,人们已经快把神这个东西给完全否定了。
现在的人,只要一提到神这个字,多数人想都不用想,就认定为是搞迷信。
我们的祖宗,其实对于神,是有深刻的认识的。
我们人类的祖宗,对于神有不同的称呼,比如,精、魂、魄、灵、灵性、灵魂、意、鬼、元婴、元神、如来、阿赖耶、真心本性、真我等。
这些称呼,虽然文字不同,但是全是指的同一个东西,就是那个与我们的肉体结合在一起,让我们的肉体可以动起来的那个东西。
这个东西,就是我们人类平时在生活中天天挂在嘴上的那个"我"。
我,我,我,我的车,我的房,我的家,我的想法,我的感觉,我的胳膊腿,我的身体,我的认识,我的这,我的那,其中的那个"我",就是灵,就是神,就是魂,就是如来,就是阿赖耶,就是真心本性。
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第三版于海生课后习题答案-v5第一章计算机的概念和组成1. 什么是计算机?计算机是一种能够按照预先设定的程序进行自动化信息处理的电子设备。
2. 计算机的组成有哪些部分?计算机主要由中央处理器(CPU)、内存、输入输出设备和存储设备等组成。
3. 什么是CPU?它的工作原理是什么?CPU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负责执行指令、计算以及控制计算机的所有操作。
它由运算器、控制器和寄存器等组成。
工作原理是通过不同寄存器之间的数据传输、指令译码、运算和控制来完成各种计算和控制操作。
第二章计算机的运算方法和数据表示1. 计算机的运算方法有哪些?计算机的运算方法主要包括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2. 什么是进制?常见的进制有哪些?进制是一种表示数字的方式,常见的进制有十进制、二进制、八进制和十六进制。
3. 如何进行二进制和十进制之间的转换?将一个二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数,可以将二进制数每一位的值与2的幂相乘,然后将每个结果相加即可。
将一个十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可以使用除2取余法,从最低位开始,依次将余数写入二进制数中,直到商为0为止。
第三章计算机硬件系统1. 计算机硬件系统由哪些部分构成?计算机硬件系统由中央处理器、内存、输入输出设备和存储设备组成。
2. 什么是主板?主板上有哪些重要的部件?主板是计算机的核心电路板,负责将各种硬件组件连接在一起。
主板上重要的部件包括CPU插槽、内存插槽、芯片组、扩展槽和接口等。
3. 内存有哪些种类?它们有何区别?内存有主存和辅存两种类型,主存是计算机用来存储数据和指令的地方,它在计算机运行时需要时可读写;辅存是计算机用来存储大量数据和程序的地方,它一般以外部存储器的方式存在,容量较大但读写速度较慢。
第四章计算机的指令系统1. 什么是指令?指令系统的作用是什么?指令是计算机执行操作的基本单位,它规定了计算机在运行时应该按照什么顺序和方法进行处理。
指令系统的作用是为计算机提供操作方法和顺序。
第十章-食物中毒及其预防-题库第十章 食物中毒及其预防15. ( )食物中毒为有明显季节性的一类食物中毒。
16. 肉毒梭菌中毒的临床表现以( )症状为主。
17. 赤霉病麦中毒是由( )菌种引起的。
18. 亚硝酸盐的中毒剂量为( )克。
19. 做好食物中毒突发事件调查处理前的准备首先要明确( 构三方面职责。
20. 中毒人数超过(生行政部门。
二、单选题1.引起组胺中毒的鱼类为 ( )A 河豚鱼B 青皮红肉鱼海产鱼C 红肉鱼D 内陆湖泊鱼 2.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中毒是由 ( ) 引起A 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的食物B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污染的食物C 化脓性球菌污染的食物D 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肠道内大量繁殖 3.肉毒梭菌毒素食物中毒是由 ( )引起A 肉毒梭菌B 肉毒杆菌C 肉毒梭菌产生的外毒素D 肉毒梭菌产生的内毒素 4.引起蜡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最常见的食物是( )A 米饭、米粉B 水果C 蛋类D 腐败肉类5.食用河豚鱼发生食物中毒是由于 ( ) 引起一、填空题1. 引起食源性疾病的生物性病原物主要有( 卵、动植物中存在的天然毒素。
食物中毒发病潜伏期短,发病曲线呈( 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病机制可分为( 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预防抓住(5. 沙门菌食物中毒多是由 ( )6. 影响沙门菌繁殖的主要因素是(7. 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是我国(8. 变形杆菌食物中毒主要是大量(9. 霉变甘蔗中毒多发生在北方的 10. 甘蔗节菱孢霉产生的毒素为( )、真菌、寄生虫及其2. 3. 4. 趋势。
)型和混合型。
)、杀灭病原菌三个主要环节。
)、性食品引起。
)和()地区常见的食物中毒。
)侵入肠道引起的感染型食物中毒。
季。
),是一种神经毒,主要损害中枢神经系统。
( ) 小剂量口服或注射。
)结合而使其失去活性,从而引起细胞死亡。
)。
)。
11. 抢救亚硝酸盐中毒的特效治疗为使用 12. 砷在机体内可与细胞内酶的( 13. 抢救食物中毒最常用的措施为(14. 在我国最易发生河豚鱼毒素中毒的季节为( )季。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王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译文:有一种东西浑然而成,在天地形成之前就已经存在。
它寂静无声,空虚而广大,独立于万物之外而不改变,循环往复而不衰竭,可以作为天地的根本。
我不知道它的名字,所以称它为“道”,勉强给它起个名字叫“大”。
大的叫做逝去,逝去叫做遥远,遥远叫做返回。
所以道大,天大,地大,王也大。
宇宙中有四大,而人占据其一。
王遵循地的法则,地遵循天的法则,天遵循道的法则,道遵循自然的法则。
讲解:本章主要阐述了道的特性以及它与宇宙万物的关系。
1.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这句话说明了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它先于天地而生,存在于天地形成之前。
这个“有物”并非指具体的事物,而是指道本身。
2.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
这里形容道寂静无声、空虚广大,独立于万物之外而不改变,循环往复而不衰竭,是天地万物的根本。
3.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这句话表明老子对道无法用言语准确描述,只能勉强称之为“道”和“大”。
4.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这句话揭示了道的变化规律,即大者逝去,逝去者遥远,遥远者返回。
这里的“逝”、“远”、“反”都是道的不同状态。
5. 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
这句话强调了道、天、地、王的关系,它们都是宇宙中伟大的存在。
6.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这句话说明宇宙中有四大元素,而人占据其一,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7. 王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这句话阐述了宇宙中万物遵循的法则,即王遵循地的法则,地遵循天的法则,天遵循道的法则,道遵循自然的法则。
总结:本章通过阐述道的特性,揭示了宇宙万物之间的关系和法则。
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具有寂静、广大、独立、循环往复等特点。
第十章食品中毒及食品源病原微生物(3学时)一、判断题1.食物中毒指涉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害物质的食品或者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出现的传染性(不属于传染病)的急性、亚急性疾病。
2.食物中毒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种情况,急性食品中毒和慢性食品中毒。
3.沙门氏菌可引起感染型细菌性食物中毒,是食物最常见的一种食物中毒,占细菌性食物中毒的52.6-60%。
4.饲料、昆虫也可作为沙门氏菌污染食品原料的媒介。
5.沙门氏不产生外毒素,为细菌性食物中毒。
6.由于肠毒素不耐热,牛乳在饮用前经煮沸就能使肠毒素破坏,一般认为含乳食品中菌数达106--107个/克时,就可产生足以引起中毒的肠毒素。
7.多数金色葡萄球菌菌株能产生溶血性毒素,在血平板上,菌落周围有明显的溶血圈。
8.肉毒梭菌食物中毒是食物中毒中最为严重的一种。
9.肉毒梭菌是专性厌氧菌,不能在有氧条件下生长;在血板上具溶血性。
10.因肉毒梭菌污染引起食物中毒的食品主要是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食品,如鱼、肉、豆制品、乳制品及蛋白质含量较高的蔬菜。
11.对一般可疑食品,在食用前应加热处理,在100℃条件下处理5~10分钟,各型毒素均可被破坏。
12.病原性大肠杆菌存在于人和动物肠道中,不随粪便排出体外。
13.预防病原性大肠杆菌食物中毒的措施基本上与预防沙门氏食物中毒相同,因特别强调防止生熟食品交叉污染和熟后污染。
14.黄曲霉毒素性质不稳定,在150℃条件下容易分解,15.用气调贮藏手段来防霉亦是行之有效的,因此可以用来防治黄曲霉菌。
16.在黄曲霉毒素中,各种毒素的毒性有很大差别,以B3的毒性最强。
17.黄曲霉毒素是本世纪60年代初首先在英国发现的一类真菌毒素,由于最初是从被黄曲霉污染而发生霉变的玉米中分离出,所以定名为黄曲霉毒素。
二、选择题1. 食物中毒的定义是()A. 由于食用含大量活菌及其毒素而引起的急性疾病B. 食用有化学毒物混入的食品而引起的急性疾病C. 食用毒蕈而引起的急性中毒D. 食用非可食状态的食物而引起的急性疾病E. 食用了“ 有毒” 食物所引起的急性中毒性疾病。
安徽省滁州二中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十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和能量供给第2节血液循环》教案一、教学目标:1、区别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特点和生理功能。
(重点)2、描述心脏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重点)3、描述血液循环的过程。
(重点)4、亲自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提高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及合作交流能力。
二、教学难点:1、描述心脏的结构2、说出血液在循环过程中成分的变化。
三、教学方法:演示、讨论、讲述四、学时安排:学时五、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血液循环途径体循环[引言]:我们已经知道,心脏左右两部分是完全隔开的,由这两部分泵出的血液有没有什么内在的联系呢?[出示]:动、静脉血的图片。
说明在身体内流动的血液有两种性质。
动脉血——含氧较多,血液呈鲜红色;静脉血——含氧较少,血液呈暗红色。
[播放FLASH]:血液循环。
[出示]:人体血液循环模式图。
[自学]:书P50有关血液循环的途径,写出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过程。
[播放FLASH]:血液循环的过程。
分步骤演示体循环和肺循环。
[提问]:请说出体循环和肺循环进行气体交换的部位及血液性质的变化。
[小结]: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全身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通过图片直观地发现动脉血、静脉血颜色的不同。
对血液循环有初步地印象。
阅读课文,观看图片,认清心脏的四个腔及相连的血管,按照箭头方向写出血液循环的途径。
通过观看听讲,对体循环和肺循环进行再认知。
上讲台指图说出,体循环在身体的毛细血管网处进行气体交换,动脉血变成静脉血;肺循环在肺部毛细血管网处进行气体交换,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肺循环补充知识血压房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播放FLASH]:血液循环。
[小结]:体循环是血液从心脏左侧出发回到右侧,肺循环是血液从心脏右侧出发回到左侧,于是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血液循环途径。
[算一算]:人在安静状态下,心室每次射出的血量大约为70毫升。
2024年国家财政说课课件.全文可读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经济学原理》第十章“国家财政”,具体内容包括:第一节“国家财政概述”,第二节“财政收入”,第三节“财政支出”,第四节“财政政策”。
通过详细讲解国家财政的基本概念、收入来源、支出分类及政策调控,使学生系统掌握国家财政的相关知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国家财政的基本概念,掌握财政收入的来源、支出分类及财政政策的作用。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国家财政数据的能力,提高运用财政政策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国家财政的兴趣,树立正确的财政观念,认识到国家财政对国家经济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财政政策的调控手段及效果分析。
教学重点:国家财政的基本概念、收入来源、支出分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2024年我国财政收支数据,引发学生对国家财政的关注,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 新课导入:详细讲解国家财政的基本概念、收入来源、支出分类,让学生对国家财政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3. 例题讲解:分析财政政策在国民经济调控中的作用,举例说明不同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我国近年来的财政政策及其效果。
6. 互动环节:学生提问,教师解答,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国家财政概述2. 财政收入3. 财政支出4. 财政政策调控手段效果分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国家财政的基本概念及其作用。
(2)列举我国财政收入的来源,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
(3)简述财政政策在国民经济调控中的作用,举例说明。
2. 答案:(1)国家财政是指国家为实现宏观经济目标,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调控的一种手段。
其作用包括:调节经济周期、促进资源合理配置、改善民生等。
(2)我国财政收入来源包括税收、非税收、国有企业利润等。
道德经第十章原文与解析道德经,又称《老子》或《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被广泛视为道家思想的重要代表。
其中的第十章,探讨了人与道的关系,关注了无为而治的智慧。
本文将对《道德经》第十章的原文进行解析,并探讨其内涵。
《道德经》第十章原文如下: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知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是谓玄德。
首先,在解析这段经文之前,有必要了解一些背景。
《道德经》强调追求道的觉醒和心灵的清净,认为道是宇宙及人类生活的根本。
第十章聚焦于一个人内在的修炼,关注如何凭借与道的和谐来实现道德与治理。
文中的“载营魄抱一”说明了要将身心合一,使内心与外在行为保持一致。
这是指人们要觉察和认同自身的本性,并将其与道相融合。
这种内外一致的状态,使人能够实现在道的指引下无所依附。
接下来,“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提醒人们要尽量保持心境柔和,并且专注于自己的内在能量。
与婴儿相比,他们天真、柔弱但坚定,没有执着的自我。
这种状态可以帮助人们回归最原始纯粹的自我,并减少负面情绪的干扰。
接下来的一句“涤除玄览,能无疵乎?”中,涤除指的是清除杂物和混乱,使心灵纯净。
这样的纯洁使人无疵,即没有瑕疵。
这种状态使人们能够更好地把握自己,不被外在事物所困扰。
“爱民治国,能无知乎?”强调了领导者应该以慈爱的心态来治理国家。
这里的“无知”是指不以权力为荣,不以权谋私利。
真正的领导者应该以民为本,关爱人民,而不是滥用权力。
“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指的是天地既有开放的一面,又有封闭的一面。
这也要求人们要具备开放的心态,不拘泥于狭隘的观念,能够广纳百川,宽容并接纳不同的声音。
最后一句“明白四达,能无知乎?”意味着人们应该追求真知灼见,并时刻保持开放的心态。
拥有广博的知识和智慧,但又不被所知所困扰。
这种境界可以帮助人们超越个人的局限,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
【经一章大学之道】子程子曰:“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
”于今可见古人为学次第者,独赖此篇之存,而论、孟次之。
学者必由是而学焉,则庶乎其不差矣。
朱子说:我的老师程子说:“《大学》,是孔子流传下来的书,因为它是学习儒家工夫要看的第一本书,所以称之为初求学问者的门径。
”别的书只是从平天下推向正心,而独有此书推正心本于诚意,诚意本于致知,致知在于格物,故到今天可见古人求学问有个次序,都靠着这部《大学》。
古人做学问,先读《大学》,其次再读《论语》、《孟子》。
先须熟究《大学》做间架,间架先搭好,再以它书填补去。
因此先将《大学》贯通浃洽,然后读《论语》、《孟子》,则知此是格致之事,此是诚正之事,此是修齐治平之事,如此看得透,则句句有着落。
故求学的人,必要从此书入门,便不至有差错了。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大人为学的方法,第一是把上天赐予的那个原有的性情,使他明亮,不要被后来的私欲蒙蔽了;再当推我明德的心思到人身上,也要人把这本有的德性,时常使他明亮,将旧有的习性污垢一概洗干净了;最终人我都要保持那原有的明亮的德性而不动摇。
格物致知的工夫到了,便能知晓当止之地,也即是至善之所在。
知晓那至善之所在,心思便有了主见。
心思有了主见,自然能虚静而不会妄动。
心思不会妄动,则遇着事物自然能随其所处安闲而不乱。
心思临着事物不乱,这样才能想得周到精详。
想得周到精详,才能真正做到守着那原来上天赐予的明亮的德性而丝毫不动摇。
凡物都有个根子,有个煞尾;凡事都有个结局,有个发端。
明德就是大学的根子,新民就是大学的煞尾;知止就是那发端,能做到止于至善便是那结局。
晓得本末始终的次序,便离大学的道理不远了。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微经第十章课后习题答案第十章外部性复习题1.举出一个负外部性的例子和一个正外部性的例子。
答:负外部性的例子:化工厂排放的化学废气,污染了环境,但它却不必承担污染的全部成本。
正外部性的例子:在临街的自家院子里种花,既美化了自己家的环境,又使邻居和路人可以欣赏到美丽的花,具有正外部性。
2.用供求图解释企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负外部性的影响。
图10-1 存在负外部性的供求图答:生产中的外部性使该物品的社会成本大于私人成本,生产该物品的社会最适量小于其均衡数量,即市场量。
3.专利制用什么方法帮助社会解决了一个外部性问题?答:专利制利用法律法规的形式规定专利发明者可以在一定时期排他性的使用自己的发明的权利,激励发明者更多地进行新技术研究,科技发明的正外部性内在化。
4.什么是矫正税?为什么就保护环境免受污染的方法而言,经济学家对矫正税的偏好大于管制?用于纠正负外部性影响的税收被称为矫正税。
这种税也被称为庇古税。
作为解决污染的方法,经济学家对矫正税的偏爱通常大于管制,因为税收可以以较低的社会成本减少污染。
首先是因为税收减少污染更有效率。
矫正税实际上规定了污染权的价格,并把污染权分配给那些减少污染成本最高的工厂。
无论环境保护机构选择的污染水平是多少,它都可以通过税收以最低的总成本达到这个目标。
其次,矫正税对环境更有利。
在管制政策下,企业被动地减少污染,一旦达到了管制的要求,它就没有理由再减少排污。
税收激励工厂主动减少污染,以尽力减少不得不为此支付的税收量。
5.列出不用政府干预时也可以解决外部性引起的问题的一些方法。
答:私人解决外部性所引起的问题的方法有:(1)用道德规范和社会约束来解决;(2)慈善行为;(3)通过依靠有关各方的私利来解决外部性问题;(4)利益各方签订合约。
6.设想你与一个吸烟者同住一间房,但你不吸烟。
根据科斯定理,什么因素决定了你的室友是否在房间里吸烟?这个结果有效率吗?你和你室友如何达成这种解决方法?答:根据科斯定理,如果我被迫吸烟所承受的成本大于我的室友吸烟所获得的收益,我的室友就不应该在房间里吸烟。
如果我的成本小于室友的收益,她就可以在房间里吸烟。
只要交易成本不阻止协议的达成,结果就是有效的。
我和室友协商达成解决办法:我们中的一个补偿另一个吸烟或者不吸烟的损失。
如我给室友买一些糖果以缓解她不能吸烟的痛苦,来与她达成协议——她以后不在房间里吸烟。
问题与应用1.有两种方法保护你的汽车不被偷窃:防盗杠杆使偷汽车者难以偷走你的汽车;报警器使得在你的车被偷以后,警察可以轻而易举地抓得小偷。
以上哪一种类型的保护会给其他车主带来负外部性?哪一种带来正外部性?你认为你的分析有什么政策含义吗?答:(1)防盗杠杆的保护给其他车主带来负外部性,因为防盗杠杆的使用使偷汽车者难以偷走我的汽车,但偷车者会把注意力转向其他汽车,多偷那些没有安装防盗杠杆的汽车。
(2)报警器给其他车主带来正外部性,因为偷汽车者并不知道哪些汽车装了报警器,为避免被抓,他们会减少偷任何一辆车的概率。
(3)这一分析的政策含义是政府应该对使用防盗杠杆的汽车所有者征税,对装报警器的汽车所有者给予补贴。
2.你同意下列说法吗?为什么同意或不同意?A.“必须根据矫正税引起的无谓损失来评价庇古税作为减少污染方法的收益。
”答:不同意。
矫正税与其他大多数税不同,它是存在负外部性时的正确激励,从而使资源配置接近于社会最优。
矫正税既增加了政府收入,又增加了社会福利。
B.“当决定是否向消费者或者生产者征收矫正税时,政府应该把税加载引起外部性的市场一方身上。
”答:不同意。
无论向谁征税,税收的影响是相同的。
因此无论外部性是由消费者还是生产者造成的,向消费者或者生产者征税会导致同样的数量下降以及消费者支付和生产者收入的价格变动。
3.考虑灭火器市场。
A.为什么灭火器在消费中表现出正外部性?答:即使人们是出于自身利益而购买灭火器,以减少自己的损失,人们也可以阻止火势蔓延以减少其他人的生命、财产损失,所以灭火器表现出正外部性。
B.画出灭火器市场图,标出需求曲线、社会价值曲线、供给曲线和社会成本曲线。
答:灭火器的使用有正的外部性,它的社会价值曲线高于它的需求曲线。
C.指出市场均衡产量水平和有效率的产量水平。
直观地解释为什么这两种量不同。
图10-2 灭火器市场图答:如图10-2 所示,市场均衡的产量水平是Q1,有效率的产量水平是Q2。
需求曲线并不反映一种物品的社会价值。
由于社会价值大于私人价值,因此社会价值曲线在需求曲线之上。
社会价值曲线与供给曲线交点的产量是社会有效率的产量;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交点的产量是均衡水平的产量。
因此,两个产量不同。
D.如果每个灭火器的外在收益是10美元,说明能引起有效率结果的政府政策。
答:政策应该对每消费一个灭火器,向消费者补贴10美元。
4.旧金山的一家本地戏剧公司提出建立一家邻近的新剧院。
在得到批准之前,市政规划者全面研究了该剧院对周围社区的影响。
A.一个研究结果是,剧院引起交通拥堵,这对社区有不利影响。
市政规划者估算,额外交通拥堵给社区带来的成本是每张票5美元。
这是哪一种外部性?为什么?答:属于负外部性,因为额外交通拥堵对社区有不利影响。
B.画出剧院门票市场的图形,标明需求曲线、社会价值曲线、供给曲线、社会成本曲线、市场均衡产出水平,以及有效率的产出水平。
再说明每单位的外部性数量。
答:图中显示了剧院门票市场。
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曲线间的垂直距离是外部成本。
C.通过进一步研究,市政规划者发现了第二种外部性。
排练话剧往往持续到深夜,演员、舞台工作人员和其他剧院成员不时来来往往。
规划者发现,步行人数的增加改善了周围街道的安全状况,据估算,给社区带来的利益是每张票2美元。
这是哪一种外部性?为什么?答:这属于正外部性,因为这给那些居住在剧院附近的带来利益。
D.在一个新图形上,说明在存在这两种外部性情况下的剧院门票市场。
再标明需求曲线、社会价值曲线、供给曲线、社会成本曲线、市场均衡的产出水平、有效率的产出水平,以及每单位这两种外部性的数量。
答:图中显示正负两种外部性。
E.描述可以带来有效率结果的政府政策。
答:有效率结果的政府政策是3美元的税。
这时的市场均衡量为社会最佳状态。
5.酒的消费越多,引起的汽车事故也越多,因此,就给那些既不喝酒又不开车的人带来了成本。
A.说明酒的市场,标出需求曲线、社会价值曲线、市场均衡的产量水平,以及有效率的产量水平。
答:酒的消费有负外部性,它的社会价值小于其私人价值。
酒的有效率产量小于市场均衡时的产量。
B.在你画的图上,用阴影标出与市场均衡的无谓损失相对应的面积。
解释原因。
图10-3 酒市场图答:图10-3 中的阴影部分就是市场均衡产生的无谓损失。
酒的社会价值小于其私人价值,由社会价值和社会成本曲线决定的产量Q1,对社会来说是有效率的。
但是,酒市场的交易双方在交易时并不考虑消费酒所带来的负外部性,市场只按私人成本和私人价值来确定使交易双方剩余最大化的均衡销售量Q2。
在Q2的水平上,酒的社会成本大于酒的社会价值,产生无谓损失。
6.许多观察者认为,我们的社会中的污染程度是极高的。
A.如果社会希望把总污染减少一定量,为什么让不同企业减少不同量是有效率的?答:不同企业减少污染的成本不同,让不同企业减少不同量的污染,就像市场把不同量的物品分配给对物品评价不同的买者一样,是有效率的。
B.命令与控制方法通常依靠各企业统一的减少量。
为什么这种方法一般不能使企业达到应该更多减少的目标?答:命令与控制方法对企业产生不了更多减少污染的激励。
企业只要达到管制要求的排污量目标就完成任务了,没有理由再减少排污。
而且,规定各企业统一的排污减少量并不一定是最省钱的保护环境的方法。
由于不同企业减少污染需要的成本不同,要求所有企业等量减少排污是没有效率的。
C.经济学家认为,适当的矫正税或可交易的污染权可以有效地减少污染。
这些方法是怎样引导那些应该减少更多污染的企业的?答:适当的矫正税可以把污染控制在环境部门想达到的任何程度。
同时,矫正税把污染权分配给那些减少污染成本最高的工厂,是有效率的方法。
而且,矫正税改变了对企业减少排污的激励,企业为了减少税收支出,总会尽力减少污染以少交税。
可交易的污染权即污染许可证,其减少污染与矫正税很相似。
那些以高成本才能减少污染的企业愿意为污染许可证出最高的价格。
那些以低成本可以减少污染的企业也愿意出卖它们所拥有的许可证。
污染许可证成了一种稀缺资源,企业为了降低成本,提高收益,会尽量减少对这种资源的购买,或节省这种资源,出卖给别人。
这样,企业就会更多地减少污染。
8.Ringo喜爱以高音量演奏摇滚乐,Luciano喜爱歌剧,并憎恨摇滚乐。
不幸的是,他们在一座墙薄如纸的公寓楼中是邻居。
A,这个例子中的外部性是什么?答:这个例子中的外部性是:Ringo用高音量播放摇滚乐,使邻居Luciano受到摇滚乐的干扰,因为Luciano憎恨摇滚乐。
B.房东可以实行什么命令一控制政策?这种政策会引起无效率的结果吗?答:房东可以规定房客不得在房间里开大录音机、收音机或电视机的音量。
这种政策可能会引起无效率的结果。
它虽然使Luciano避免忍受摇滚乐干扰之苦,但也使Ringo无法享受自己喜爱的音乐。
如果高音量摇滚乐使Luciano所承受的成本小于Ringo的收益,这项政策就是无效率的。
The landlord could impose a rule that music could not be played above a certain decibel level. This could be inefficient because there would be no harm done by Ringo playing his music loud if Luciano is not home.C.假设房东允许房客做自己想做的事。
根据科斯定理,Ringo和Luciano如何自己实现有效率的结果?什么妨碍他们实现有效率的结果?答:根据科斯定理,Ringo和Luciano可以就此事进行协商,比较他们各自的成本和收益,达成一个协议。
要么,Ringo向Luciano支付一定的金额以补偿Luciano忍受摇滚乐的痛苦;要么,Luciano向Ringo支付一定的金额以补偿Ringo不能享受自己喜爱的音乐的损失。
或者允许Ringo可以在每天的特定时间大声地演奏音乐。
高昂的交易成本或者各方都竭力要达到更好的交易而使谈判破裂会妨碍他们实现有效率的结果。
9,图10-4 表示污染权的需求曲线既定时,政府可以通过用庇古税确定价格或用污染许可证确定数量来达到同样的结果。
假设治理污染的技术有显著进步。
A.用类似于图10-4 的图形说明这种发展对污染权需求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