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新药及工艺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224.50 KB
- 文档页数:10
中药新药工艺研究中的工艺参数筛选一、引言中药新药工艺研究是中药制药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工艺参数筛选又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深入探讨中药新药工艺研究中的工艺参数筛选,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这一主题。
二、工艺参数筛选的重要性在中药新药工艺研究中,工艺参数的选择对于产品的质量、稳定性以及生产效率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工艺参数的合理选择能够保证产品的质量和疗效,同时还能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工艺参数的筛选是中药新药工艺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三、工艺参数筛选的方法1. 单因素试验单因素试验是工艺参数筛选中最基本的方法之一。
通过逐一改变工艺参数,观察对产品质量的影响,从而确定最佳的工艺参数值。
这种方法简单直观,但是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资源。
2. 正交试验正交试验是一种多因素试验方法,可以同时对多个工艺参数进行筛选,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得到较为全面的结果。
通过正交试验,可以较快地确定出对产品影响最为显著的工艺参数组合,从而优化工艺。
3. 响应曲面方法响应曲面方法是一种结合数学建模和试验设计的方法,可以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预测不同工艺参数组合下产品的质量特性。
通过响应曲面方法,可以更为准确地确定最佳的工艺参数取值范围,从而提高工艺的稳定性和可控性。
四、我对工艺参数筛选的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工艺参数筛选是中药新药工艺研究中非常关键的一步。
合理选择工艺参数可以有效地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从而推动整个中药新药工艺研究的发展。
正如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工艺参数的筛选是中药新药工艺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五、总结与回顾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对中药新药工艺研究中的工艺参数筛选有了更加全面、深入的理解。
工艺参数的合理选择对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而工艺参数的筛选方法也多种多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方法进行应用。
在撰写本文的过程中,我们深入探讨了工艺参数筛选的重要性、方法以及个人观点和理解。
中药新药制备工艺研究中药作为我国传统的宝贵的医学文化遗产之一,在保健、治疗和康复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作用。
为了更好地利用和发展中药资源,中药新药的制备工艺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中药新药制备工艺研究主要涉及到中药化学、药剂学、制药工艺学等多个领域。
其目的是通过对中药材进行提取、分离、纯化等工艺步骤,获得有效成分,并通过适当的药剂学方法,将其制成具有良好药效和安全性的中药新药。
1.中药材的选择和采集:中药材的选择是中药新药研究的首要环节。
通过对中药材的药效和化学成分的研究,选择适合制备中药新药的中药材。
2.提取工艺的研究:提取是中药新药制备工艺的核心环节。
通过适当的提取工艺,将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溶解并分离出来。
提取的工艺参数包括溶剂的选择、提取时间、温度等。
3.分离和纯化工艺的研究:提取得到的药液中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因此需要通过分离和纯化工艺的研究,将其与其他组分分离开来,并得到纯度较高的目标成分。
4.药剂学研究:药剂学研究是中药新药制备的重要环节。
通过药剂学研究,确定中药新药的配伍和剂型,包括制备中药颗粒、胶囊、丸剂等。
5.质量控制的研究:中药新药的质量控制是中药制备工艺研究的重要内容。
通过建立相应的质量控制标准和检测方法,保证中药新药的质量和安全性。
中药新药制备工艺的研究对于提高中药疗效、发展中药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中药新药制备工艺的研究,可以使中药的有效成分更好地得到利用,提高中药的疗效和稳定性。
同时,中药新药制备工艺的研究还可以为中药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推动中药产业的升级和创新。
中药新药制备工艺研究是一项复杂而繁琐的工作,需要综合运用化学、药剂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
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中医药的国际化进程,中药新药制备工艺研究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
因此,需要加强中药新药制备工艺研究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提高中药新药制备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推动中药新药的发展和应用。
中成药新药的研究方法1. 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是评估中成药新药疗效和安全性的重要方法,通过随机分组和对照组比较,能够客观评价药物的治疗效果。
2. 中成药新药的临床研究方法中,可以采用双盲试验设计,使得患者和医生均不清楚具体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情况,从而减少主观干扰,提高结果的可信度。
3. 剂量反应试验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通过观察不同剂量组患者的疗效和副作用情况,来确定最佳治疗剂量。
4. 对于中成药新药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可以使用放射标记技术,追踪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和排泄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5. 在中成药新药的研究方法中,还可以利用系统药理学方法,分析药物的作用机制和药效成分,从而指导研发方向和临床应用。
6. 对于某些中成药新药,可以采用跨学科研究方法,结合中医药和现代药理学、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技术手段,全面评价其疗效与安全性。
7. 疗效评价指标的确定是中成药新药研究的重要一环,通过综合考虑症状改善、生化指标等多项指标,来客观评价药物的治疗效果。
8. 在临床试验中,应该注意进行安全性评价,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确保中成药新药的使用安全性。
9. 对于部分中成药新药,可以进行体外实验研究,利用细胞培养、酶活性等方法,来探索药物的作用机制和药效成分。
10. 在中成药新药的研究方法中,需要对照药物的质量标准和产地进行严格监管,确保临床研究的结果可靠。
11. 临床前研究中,可以采用动物模型方法,评估中成药新药的药效和毒性,为临床试验提供重要依据。
12. 进行中成药新药研究时,需要结合临床病情,选择适当的病种和病程阶段进行研究,使得研究结果更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13. 对于中成药新药的研究方法中,还应考虑控制其他干扰因素,如饮食、生活方式等,以减少外部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干扰。
14. 在临床试验中,应该通过多个中心、大样本的研究方法,增加研究的可信度和推广性。
15. 通过对多项研究方法的综合应用,可以更全面地评价中成药新药的疗效和安全性,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中药新药研究各阶段药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概述:中药新药研究是中药学领域最核心的内容之一,它对千百年来沿袭的中药治疗传统进行了创新和改善,为人们的健康提供了更多选择。
然而,中药新药研究面临着一系列的技术难题,如药效评价简便性、合理用药针对性等。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药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对推进中药新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 临床前药理研究阶段临床前药理研究是中药新药研究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在这个阶段,中药新药的功效、副作用、毒性等都需要进行评估。
为确保科学性和严谨性,通过对大鼠、小鼠等动物的实验进行观察和测试,以确保新药的安全性。
同时,针对中药新药的药理特性,需要制定相应的测定方法,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2. 临床试验阶段临床试验是中药新药研究的重要环节,也是验证新药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关键步骤。
在进行临床试验时,需要根据中药新药的特点制定相应的试验方案,例如使用特殊的随机分组方法、选择合适的参试者、制定合理的观察指标等。
中药新药的试验结果需要经过统计学分析来验证其可靠性和显著性。
3. 新药剂型研究阶段新药剂型研究是中药新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个阶段,需要对中药新药进行剂型设计和药物制剂工艺研究。
对于不同的中药新药类型,如中草药、水提取物、精制药品等,需要制定相应的研究方法和工艺流程,以确保制备的药物具有稳定性和有效性。
4. 药代动力学研究阶段药代动力学研究是中药新药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可以评估新药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特性。
制定相应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计划和方法,通过监测新药在人体内的浓度与时间的关系,从而探索其在体内的作用机制和动力学特性。
同时,需要注意人体伦理学的合规性,确保试验的道德性和安全性。
5. 药物安全性评价阶段药物安全性评价是中药新药研究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对新药的毒性和不良反应进行评估和监测。
确保新药的安全性对人体不会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在这个阶段,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实验设计和评价指标体系,以对中药新药进行全面的安全性评估。
中成药新药的研究方法一、药物成分分析药物成分分析是中成药新药研究的基础。
通过对药物成分的分析,可以了解药物的化学组成、药效物质基础及药理作用机制等,为后续的药效学研究和安全性评估提供依据。
药物成分分析主要包括化学分析法、光谱分析法、色谱分析法等。
二、药效学研究药效学研究是中成药新药研究的重点,主要目的是确定药物的治疗效果及作用机制。
药效学研究包括体内药效学研究和体外药效学研究。
体内药效学研究通过动物实验和人体试验等方法,模拟人体内的生理环境,评估药物的治疗效果及副作用。
体外药效学研究主要通过细胞培养、组织器官培养等方法,研究药物对体外生物体的作用机制。
三、安全性评估安全性评估是中成药新药研究的重要环节,主要目的是评估药物的毒副作用及安全性。
安全性评估包括急性毒性试验、长期毒性试验、生殖毒性试验、致突变试验、致癌试验等。
通过这些试验,可以了解药物的毒性作用机制、毒性的大小及安全用药范围等。
四、药代动力学研究药代动力学研究是中成药新药研究的必要步骤,主要目的是了解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药代动力学研究包括生物样品分析方法建立、给药途径和给药方案优化、药物相互作用研究等。
五、临床试验临床试验是中成药新药研究的关键环节,主要目的是评估药物在人体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
临床试验一般分为Ⅰ期、Ⅱ期和Ⅲ期试验,分别评估药物的初步安全性、疗效及长期安全性。
临床试验需遵循伦理原则,确保受试者的权益和安全。
六、药物经济学评估药物经济学评估是中成药新药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目的是评估药物的经济学效益。
药物经济学评估包括药物治疗成本核算、治疗效果评估、成本效果分析等。
通过药物经济学评估,可以确定药物的经济学价值及社会效益,为患者和医疗机构提供更为合理的用药选择。
七、制剂工艺研究制剂工艺研究是中成药新药研究的必要条件,主要目的是确定药物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方法。
制剂工艺研究包括药剂学研究、工艺流程设计、中试生产等环节。
《中药新药研究的技术要求》目录一、中药新药制备工艺研究的技术要求二、中药新药质量标准研究的技术要求三、中药新药质量稳定性研究的技术要求四、中药新药质量标准用对照品研究的技术要求五、中药新药药理毒理研究的技术要求六、中药新药临床研究的技术要求七、中药注射剂研究的技术要求中药新药制备工艺研究的技术要求制备工艺是中药新药研究的一个重要环节。
中药制备工艺研究应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对方剂中药物进行方药分析,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进行剂型选择、工艺路线设计、工艺技术条件筛选和中试等系列研究,并对研究资料进行整理和总结,使制备工艺做到科学、合理、先进、可行,使研制的新药达到安全、有效、可控和稳定。
制备工艺研究应尽可能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辅料、新设备,以提高中药制剂研究水平。
一、剂型选择剂型是药物使用的必备形式。
中药剂型的选择应根据临床需要、药物性质、用药对象与剂量等为依据,通过文献研究和预试验予以确定。
应充分发挥各类剂型的特点,尽可能选用新剂型,以达到疗效高、剂量小、毒副作用小,储运、携带、使用方便的目的。
二、提取工艺研究由于中药新药的研制一般以中药材为起始原料,为了达到疗效高、剂量小的要求,除少数情况可直接使用药材粉末外,一般药材都需要经过提取。
针对影响提取效果的多种因素,可从三方面进行提取工艺研究。
(一)药材的鉴定与前处理中药材的鉴定与前处理是保障制剂质量的基础,投料前原药材必须经过鉴定,符合有关规定与处方要求者方能使用。
此外,还应根据方剂对药性的要求,药材质地、特性和不同提取方法的需要,对药材进行净制、切制、炮炙,粉碎等加工处理。
凡需特殊炮制的药材,应说明炮制目的,提供方法依据。
(二)提取工艺路线的设计中药成分复杂、药效各异,组成复方并非药物简单相加,因此对复方中药一般应复方提取。
在工艺设计前应根据方剂的功能、主治,通过文献资料的查阅,分析每味中药的有效成分与药理作用;结合临床要求与新药类别、所含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及其理化性质;再根据提取原理与预试验结果,选择适宜的提取方法,设计合理的工艺路线,并应提供设计依据。
中药新药制备工艺技术研究中药新药的制备工艺技术研究是中药研发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关乎着新药的质量、疗效和安全性。
中药新药制备工艺技术研究的目标是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提取和提炼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并保持其药效的稳定性和活性。
首先,在中药新药制备工艺技术研究过程中,研究人员通常会选择最适宜的提取方法。
不同药材的有效成分含量和特性各不相同,因此选择适当的提取方法对于获得高纯度和高产率的药材提取物具有重要意义。
常见的提取方法包括水浸提取、超声波提取、酒精提取等。
这些方法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提取到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并最大限度地保留其药效。
其次,在药材提取后,研究人员需要进一步对提取物进行纯化和浓缩。
常用的纯化方法包括溶剂沉淀、凝胶过滤和柱层析等。
通过这些方法,研究人员可以去除提取物中的杂质,提高药物的纯度和质量。
然后,通过蒸发、浓缩和喷雾干燥等方法,将提取物转化为粉末或颗粒状,以便后续的制剂加工和质量控制。
另外,中药新药制备工艺技术研究还需要考虑制剂的选用和加工工艺的优化。
制剂选择是指将药材提取物加工成适合临床使用的制剂,如片剂、胶囊、膏剂等。
不同的制剂有不同的特点,对于药物的生物利用度、稳定性和存储性能等均有影响。
因此,选择合适的制剂是保证药物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重要一步。
最后,在中药新药制备工艺技术研究中,需要对整个工艺进行优化和改进。
研究人员可以借助现代科学和技术手段,如超声波辅助提取、微波辐射、高效液相色谱等,来改善药物提取和制剂加工工艺的效果。
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创新,可以提高中药新药的制备效率和质量稳定性,推动中药研究的发展。
总之,中药新药制备工艺技术研究涉及到提取方法的选择、纯化和浓缩技术的应用、制剂的选用与加工工艺的改进等方面。
通过研究,可以优化制备工艺,提高中药新药的质量和疗效,为中药研发和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中药新药制备工艺技术研究是一项复杂且不断推动中药学科发展的重要研究领域。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和对中药的认可度提高,研究和开发中药新药的需求也逐渐增加。
中药新药研究各阶段药学研究质量体系文件
中药新药研究各阶段药学研究质量体系文件是一个系统性的文件集合,用于确保中药新药研究过程中药学研究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以下是中药新药研究各阶段药学研究质量体系文件的一般内容:
1. 药学研究计划:明确药学研究的总体目标和计划,包括研究内容、方法、时间安排和预期成果等。
2. 药品质量标准:详细规定药品的质量标准,包括性状、鉴别、检查、浸出物、含量等,以确保药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 药品生产工艺:详细规定药品的生产工艺,包括原料选择、加工、提取、浓缩、干燥、制剂等,以确保药品生产过程的规范性和可控性。
4. 药品稳定性研究:对药品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稳定性进行系统研究,包括温度、湿度、光照等,以确保药品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的质量稳定性。
5. 药学研究总结报告:对药学研究的全面总结,包括研究内容、方法、结果和结论等,以及对研究成果的评价和建议。
6. 其他相关文件:根据具体的研究内容和要求,可能还需要其他相关的文件,如临床试验申请、伦理审查报告等。
这些文件共同构成了中药新药研究各阶段药学研究质量体系文件,为中药新药的研究和开发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支持。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的研
究内容和要求,制定相应的药学研究计划和方法,以确保研究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作者简介] 周跃华,男,副主任药师,主要从事中药新药的药学技术评价工作。
联系电话:(010)68585566-486,E 2mail:zhouyh@cde .org .cn 。
・新药申报与审评技术・中药新药工艺研究的特点周跃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北京100038) [摘要] 从新药研究和评价的角度,结合中药新药注册中的注意事项,对中药新药工艺研究的探索性、阶段性、针对性、关联性、可行性进行了讨论,并对中药新药工艺研究中的部分常见问题进行了分析,以期为中药新药的研发提供借鉴。
[关键词] 中药;新药;工艺研究[中图分类号]R282.7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3-3734(2009)01-0021-04Character isti cs of prepara ti on technology of new TCM drugsZ HOU Yue 2hua(Center for D rug Eva lua tion,S tate Food and D rug A dm inistration,B eijing 100038,China )[Abstract] The exp l orati on,phases,pertinence,relati onshi p and feasibility of p reparati on technol ogy for ne w drugs fr om traditi onal Chinese medicines (TC M )were revie wed .The points of research and evaluati on,and s ome general p r oble m s in the p reparati on of ne w TC M drugs were als o analyzed t o p r ovide references f or the R&D of ne w TC M drugs .[Key words] traditi onal Chinese medicines (T C M );new drugs;p reparati on 中药新药是在我国传统医药理论指导下研究开发的新药,主要包括《药品注册管理办法》中的第1~6类中药。
中药新药用饮片炮制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中药新药用饮片炮制研究技术指导原则是为了确保中药炮制过程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有效性,以提高中药饮片的质量和药效,确保中药在临床应用上的安全性和疗效。
以下是中药新药用饮片炮制研究技术指导原则的主要内容:
1. 炮制方法的选择:根据中药性质和用途,选择适当的炮制方法。
炮制方法包括炒制、烘制、炙制、炸制等,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选择。
2. 炮制药材的处理:对药材进行清洗、拣选、破碎等处理,确保药材的质量和纯度,以及炮制的效果。
3. 炮制过程的条件控制:控制炮制过程中的温度、湿度、时间等因素,确保炮制效果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
4. 炮制过程的监控和记录:对炮制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和记录,以便进行数据分析和优化炮制过程。
5. 炮制工艺的优化:通过对炮制工艺的不断优化,提高炮制效果和产品质量,降低炮制过程中的消耗和损失。
6. 炮制产品的质量评价:对炮制产品进行质量评价,包括外观、色泽、气味、质地、含量等方面的检测,确保炮制产品的质量符合要求。
7. 炮制过程的安全性控制: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确保炮制过
程中的操作人员和环境的安全性。
8. 炮制过程的环境控制:对炮制过程中的环境进行控制和管理,确保炮制过程的卫生和清洁。
中药新药用饮片炮制研究技术指导原则是中药炮制研究的重要依据,有助于提高中药炮制的科学性和规范性,确保中药饮片的质量和药效,推动中药现代化研究的发展。
中药新药临床试验用药品的制备研究技术指导原则中药新药临床试验是中药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一环,为确保药物的安全和有效性,制备研究技术指导原则的制定至关重要。
在本文中,我将对中药新药临床试验用药品的制备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进行全面评估,并分享个人观点和理解。
一、背景介绍中药作为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应用。
然而,中药的疗效和安全性在科学研究方面仍有待进一步证明。
为了推进中药现代化发展,中药新药临床试验被提出。
在中药新药临床试验中,用药品的制备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二、深度评估1. 制备研究技术指导原则的重要性中药复杂多样,其疗效和安全来源于多种活性成分的综合作用。
中药新药的制备研究技术需要确保其成分的稳定性、纯度和活性。
制备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要求科学规范地选择药材、提取并分离活性成分,并确定最佳的药物制备方法。
2. 研究技术的广度制备研究技术涉及多个方面,包括药材的选择和质量控制、药物提取和分离技术、药物制备和炮制技术等。
在药材选择方面,需要根据药效和安全性进行科学评估,并制定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
在药物提取和分离技术方面,常用的方法包括超临界流体萃取、溶剂萃取、离子交换等。
而在药物制备和炮制技术方面,需要深入研究药物配伍、炮制工艺等因素对药物成分的影响。
3. 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中药新药临床试验用药品制备研究的撰稿人,我认为该研究领域的深度和广度是相辅相成的。
深度的研究可以为中药新药的临床应用提供更有力的科学依据,而广度的研究可以促进更多中药新药的开发和应用。
高质量、深度和广度兼具的中药新药临床试验用药品的制备研究技术指导原则的制定,将在中药现代化的道路上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总结回顾中药新药临床试验用药品的制备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对于中药现代化发展至关重要。
制备研究技术指导原则需要确保中药新药的成分稳定性、纯度和活性,涉及药材的选择和质量控制、药物提取和分离技术、药物制备和炮制技术等多个方面。
中药新药研究的基本内容一、背景介绍中药作为中国传统药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中药新药的研究旨在挖掘中药的潜力,寻找新的药物,并通过现代科学技术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和开发,从而提高中药的质量和疗效。
二、中药新药研究的意义中药新药的研究对于推动中药现代化、提高药物治疗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它可以增加中药的疗效和安全性,提高药物的制备技术和生产工艺,拓宽中药的应用领域,进一步推动中药在国际上的认可和应用。
三、中药新药研究的基本流程中药新药研究的基本流程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 中药资源的调查与评价通过对中药资源的调查和评价,了解中药的种类、产地、特性、药效等信息,筛选出具有潜在药用价值的中药资源。
2. 中药炮制与加工技术的研究中药炮制与加工技术的研究是中药新药研究的重要环节。
通过合理的炮制和加工技术,可以提高中药的药效,降低毒副作用,改善药物的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
3. 中药有效成分的分离与提纯中药中的有效成分是中药新药研究的重点。
通过现代科学技术,对中药中的有效成分进行分离与提纯,得到纯度较高的药物原料。
4. 中药新药的活性评价活性评价是中药新药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
通过体外和体内实验,评价中药新药的药理活性、毒副作用和抗病作用,为进一步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依据。
5. 中药新药的制剂研究中药新药研究的最终目的是将其制成药物,并进行临床研究和应用。
制剂研究包括药物剂型的选择、药物制备工艺的优化、药物质量控制等方面。
四、中药新药研究的挑战与展望中药新药研究面临着许多挑战,包括中药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活性成分的快速筛选等。
但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研究方法的不断改进,中药新药的研究前景越来越广阔。
未来,我们可以通过深入研究中药的药理机制,探索中药的多效调控机制,推动中药新药的创新与发展。
五、结语中药新药研究是中药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内容,通过深入研究和开发,可以提高中药的质量和疗效,推动中药在国际上的应用和认可。
二.讲述:
1. 中药新药开发的工艺流程图
中药复方新药开发流程草图
2.中药新药研发的技术要求:
2.1中药新药制备工艺研究的技术要求
制备工艺是中药新药研究的一个重要环节。
中药制备工艺研究应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对方剂中药物进行方药分析,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进行剂型选择、工艺路线设计、工艺技术条件筛选和中试等系列研究,并对研究资料进行整理和总结,使制备工艺做到科学、合理、先进、可行,使研制的新药达到安全、有效、可控和稳定。
制备工艺研究应尽可能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辅料、新设备,以提高中药制剂研究水平。
(1)剂型选择
剂型是药物使用的必备形式。
中药剂型的选择应根据临床需要、药物性质、用药对象与剂量等为依据,通过文献研究和预试验予以确定。
应充分发挥各类剂型的特点,尽可能选用新剂型,以达到疗效高、剂量小、毒副作用小,储运、携带、使用方便的目的。
(2)提取工艺研究
由于中药新药的研制一般以中药材为起始原料,为了达到疗效高、中药新药制备工艺研究的技术要求
中药新药质量标准研究的技术要求
中药新药质量稳定性研究的技术要求
中药新药质量标准用对照品研究的技术要求
中药新药药理毒理研究的技术要求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的技术要求
中药注射剂研究的技术要求
(2)仿制的种类
标仿( 6类“已有国家标准的药品的仿制”)
改仿( 2类国外已上市,但改变给药途径
4类国外已上市,但改变药物酸根/碱基
5类国内已上市,但改变药物剂型)
抢仿(3类专利过期药的首仿或跟仿)
独仿( 3类国外已上市专利药,专利引进)
创仿(1类国外虽未上市但已具有成熟度)
(3)新药研发的投/融资关系及目标
4.中药新药研发实例
1)新的有效成分:
注册分类1: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从植物、动物、矿物等物质中提取的有效成份及其制剂。
指国家药品标准中未收载的从植物、动物、矿物等物质中提取得到的天然的单一成份及其制剂,其单一成份的含量应当占总提取物的90%以上。
药理: 药效、药代
毒理: 急毒、一般药理、长毒
遗传、生殖、致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