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静脉药物的应用与注意事项
- 格式:ppt
- 大小:3.66 MB
- 文档页数:308
静脉给药的原理和注意事项静脉给药是通过将药物注射到静脉血管内进行治疗的一种方法。
其可以快速达到治疗效果。
与其他途径相比,静脉给药能够绕过肠道消化和肝首过效应,药物完全进入循环系统,避免部分药物被代谢或降解。
此外,静脉给药适用于紧急情况下需要迅速发挥作用的药物,如急救药物。
因此,静脉给药在临床上具有广泛应用的优势。
一、静脉给药的原理、原则及适用人群1.静脉给药的原理静脉给药可以避免经过胃肠道的吸收和肝脏的首过效应。
这对需要药物快速发挥作用的情况非常重要,如急救、麻醉等。
静脉给药能够绕过肠道的吸收和肝脏的代谢,使药物能够以更高的浓度进入全身循环,从而在短时间内达到治疗效果。
此外,静脉给药还可以避免口服药物由于消化液的影响而导致的变性或降解,保证药物的稳定性和活性。
静脉给药需要根据药物的特性和治疗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
常见的静脉给药方法包括直接注射法、滴注法和静脉泵注法等。
直接注射法适用于小剂量和快速发挥作用的药物,滴注法适用于大剂量和需要较长时间进行给药的药物,而静脉泵注法则适合需要精确控制给药速度的情况。
此外,还需根据药物的溶解度、pH值和渗透性等特征选取适当的溶媒和浓度,以保证药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静脉给药的原则(1)选择合适的静脉通道:通常选择外周静脉进行给药,但在需要大剂量或长时间给药的情况下,可选择中心静脉通道。
选择合适的通道可以确保药物通过血管迅速进入循环系统。
(2)保持无菌性:静脉给药要求使用无菌的针头、注射器等设备,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在操作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避免引入细菌或其他微生物。
(3)掌握正确的给药速度和剂量:根据药物的特性、病情和治疗需要,调整给药速度和剂量。
给药速度过快可能导致药物的不良反应,而给药速度过慢可能影响药物的治疗效果。
(4)注意药物的稳定性和相容性:不同药物之间可能存在相互作用或不相容性。
在静脉给药过程中,需要注意药物的稳定性和相容性,避免不同药物混合而导致不良反应。
ICU静脉常用药物应用汇总药物名称负荷剂量维持剂量注意事项氨茶碱0.25/支5-6mg/kg20min内0.2-0.9mg/kg/h 西咪替丁,环丙沙星和普萘洛尔可减慢肝脏清除;有效血浓度10-20ug/ml;副作用包括心动过速,呕吐。
血浓度>30ug/ml可致惊厥胺碘酮150mg/支5-10mg/kg5min内5ug/kg/min 经中心静脉导管使用。
终末半衰期18-40天;可加重哮喘及房室传导阻滞。
肾上腺素可逆转其对有效不应期的作用。
可增加华法林抗凝作用,诱导地高辛毒性。
阿曲库铵50mg/支0.4-0.5mg/kg 0.4-0.5mg/kg/h或5-10ug//kg/min 经中心静脉导管使用哮喘及晚期心血管病患者首剂应当减量,可导致低血压,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及长期输注后潜在的延迟性神经肌肉阻滞。
肝肾功能受损者不需减量。
西咪替丁200mg/支200mg 40-50mg/h 减慢β阻滞剂,利多卡因和茶碱的清除;抑制奎尼丁和口服抗凝药的代谢;该药可加入肠外营养液中输入,保持PH﹥4;肾衰病人必须调整剂量(Ccr<30ml/min时剂量减半)可乐定150ug/支.150ug 2-3ug/min 增强抗抑郁药作用,可致深度镇静。
突然停药可出现反跳性高血压;可用于逆转不伴急性心肌梗死和慢性心衰的房颤地尔硫卓10mg/支0.15-0.25mg/kg2min 2-3mg/kg/min 房室传导阻滞,慢性心衰及低血压者禁用;同时使用β阻滞剂或洋地黄类药物可呈相加作用;肝肾功能受损者应谨慎使用多巴酚丁胺20mg/支2-20ug/kg/min最大40ug/kg/min 选择性正性肌力作用;半衰期2-3min;可出现低血压,心动过速及心律失常;特发性肥大性主动脉下狭窄者禁用;急性心肌梗死者慎用多巴胺20mg/支2-50 ug/kg/min 临床效应取决于剂量。
﹥20 ug/kg/min时α肾上腺素能效应占优势;经中心静脉导管使用;可增加膈肌张力和血流肾上腺素1mg/支0.05-2ug/kg/min 药理作用呈剂量依赖性;经中心静脉导管使用;副作用有心动过速,高血压;可逆转奎尼丁和胺碘酮对有效不应期的作用,全身感染患者需用较大剂量艾司洛尔100mg或200mg/支500ug/kg1min内50-200ug/kg/min 起效快,作用持续时间小于30min;经中心静脉导管使用;负荷量后可出现低血压;可用于COPD患者芬太尼100ug/支3ug/kg3min内0.02-0.05ug//kg/min 纳洛酮可拮抗其作用。
常用药物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郑州市儿童医院内科监护室马莹一、静脉用药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二、血液制品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三、口服用药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四、常用药物皮试方法一、静脉用药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1.抗感染、抗真菌类2.抢救及危重病人用药7.生物制品3.镇静麻醉催眠肌松剂6.强心甙类药8.其他用药9.静脉营养液4.抗心率失常药5.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药一、抗感染、抗真菌类1.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泰能)美罗培南(美平)①用0.9%氯化钠注射液溶解稀释后,标明时间,放在5℃环境下可保存24h②缓慢静脉滴注 ≥ 1h2.万古霉素(稳可信)用灭菌注射用水10ml稀释,静脉滴注时间在≥ 1h。
标明时间,放在5℃环境下可保存24h3.乳糖红霉素用灭菌注射用水稀释3.注射用磷霉素钠①用灭菌注射水稀释②溶解时药液会变热,需放置一段时间后使用③避免外渗4.阿奇霉素①注意胃肠道反应②静脉滴注时间>1h③口服剂应在餐前1h或餐后2h使用5.头孢曲松禁用钙剂6.注射用伏立康唑(威凡)①缓慢静脉滴注,滴注时间须1h -2h以上②配置方法:用19ml灭菌注射用水溶解成20ml的溶液,溶解后浓度为10mg/ml7.利奈唑胺注射①避光、储存在15 -30℃条件下,避免冷冻②注明开瓶时间,可保存24h8.卡泊芬净(科赛斯)70mg、50mg两种加入灭菌注射用水10.5ml,配置成 7.2mg/ml,5.2mg/ml 开启后:保存在25 ℃以下,可保存24h,保存在2 ℃-8 ℃,可保存48h,未开启:储存在2 ℃-8 ℃抗感染、抗真菌类药物治疗中的注意事项1.给药前要做好三查七对,遵医嘱按时按量给药,以保证足够的药物浓度,达到治疗效果.2.同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抗生素时,应尽量保持各药物使用单独的静脉通道,在明确无配伍禁忌时,方可混合输入.3.给药后要观察不良反应4.如需做血培养者,应在给药之前抽取血标本.5.详细记录给药时间、内容、剂量.二、抢救及危重病人用药肾上腺素 (1mg/ml)系肾上腺素能α和β受体兴奋剂,为心肺复苏时的首选药物。
硝普纳、异丙肾上腺素、乌拉地尔、硝酸异山梨酯、左西孟旦、多巴胺等静脉泵入药物配置、走速、作用机制及注意事项和要点总结硝普纳示范配置:1支+5% GS50 mL;示范走速:1 mL/h ,最大42mL/h;常规用量:0.25—10μg/(kg·min);作用机制:代谢产生 NO,扩张动脉和静脉;注意事项:避光;连续使用超过 48 —72 h,须警惕氰化物中毒;有低血压、头痛、肌肉痉挛、心动过速等不良反应。
艾司洛尔示范走速:70 kg体重,使用3.5mL静推1 min后维持以21—126 mL/h 泵入;常规用量:给予负荷剂量 0.5 mg/kg 静推 1 min,维持剂量 0.05—0.3 mg/kg/min,据血压及心率情况调节;作用机制:超短效的β受体阻断剂,降血压、心率;注意事项:心动过缓,低血压。
地尔硫卓示范配置:100mg或50 mg+50 mL NS;室上速:常用10mg配成10mL缓慢静推,可根据年龄和症状增减;作用机制:抑制钙离子内流,扩张血管、延长房室结传导的作用,降压、扩张冠脉、降心率;注意事项:注意低血压或心动过缓的发生。
乌拉地尔示范配置:1支+40 mLNS;示范走速:6 mL/h=6 mg/h;作用机制:选择性α1 受体阻滞剂,具有对外周和中枢双重降压作用;注意事项:注射剂忌与碱性液体配伍。
超量用药,作用于循环和中枢神经系统会引起头晕,直立性综合征,虚脱,给予一般处理并静注肾上腺素。
胺碘酮示范配置:2 支 + 44 mL5%GS;示范走速:负荷剂量 150mg+5% GS10 mL静推 10 min,继之以10 mL/h泵入,6 h 后减量为 5mL/h;作用机制:抑制窦房结和房室交界区的自律性,减慢心房、房室结和房室旁路传导,延长心房肌、心室肌的动作电位时程和有效不应期,延长旁路前向和逆向有效不应期;注意事项:使用葡萄糖注射液配置,注意警惕低血压、尖端扭转性心律失常。
科室常用药品前列地尔(凯时):(2ml,10ug)作用:治疗四肢溃疡及微小血管循环障碍。
不良反应:头晕,头痛,发热,注射部位有时出现血管疼痛,血管炎。
注意事项:心衰,青光眼患者慎用。
甲钴胺(弥可保):(1ml,0.5mg)作用:用于周围神经病,改善微循环。
不良反应:会引起血压下降,呼吸困难等过敏反应,肌肉注射部位疼痛,硬结。
注意事项:给药时注意避光,取出后应立即使用。
奥扎格雷:(80mg)作用:用于治疗急性脑梗死和脑梗死所伴随的运动障碍。
不良反应:恶心,呕吐,腹泻,血压下降。
注意事项:避免与含钙液体混合使用。
丹红:(10ml)作用:活血化瘀,通脉舒络。
不良反应:皮疹,瘙痒,头痛,头晕,心悸,寒战,发热,面部潮红,胸闷,呼吸困难。
注意事项:(1)不得与其他药物混合在同一容器内使用。
(2)月经期妇女和过敏体质者慎用。
苦碟子:(20ml)作用:活血止痛,清热祛瘀。
适用于冠心病,心绞痛。
不良反应:皮疹,瘙痒,头痛,头晕,心悸,寒战,发热,恶心。
注意事项:(1)滴速不易过快。
(2)低血压,过敏体质,肝、肾功能不全患者慎用。
丹参多酚酸盐:(50mg)作用:活血,化瘀,通脉。
用于冠心病心绞痛。
不良反应:偶见头晕,头昏,头胀痛。
注意事项:有出血倾向,孕妇,哺乳期妇女慎用。
硝酸异山梨酯:(10ml,10mg)作用:主要适用于心绞痛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
不良反应:给药初期可能会因血管扩张,出现头痛恶心等症状。
注意事项:使用过程中严密观察病人的心率和血压。
常见静脉滴注用药物配伍禁忌及给药注意事项配伍禁忌,是指两种以上药物混合使用或药物制成制剂时,发生体外的相互作用,出现使药物中和、水解、破坏失效等理化反应,这时可能发生浑浊、沉淀、产生气体及变色等外观异常的现象。
物理性配伍禁忌是某些药物配伍在一起会发生物理变化,即改变了原先药物的溶解度、外观形状等物理性状,如水溶液与油溶液配伍出现分层;由于溶剂改变使溶质析出等等。
化学性配伍禁忌较为常见,是指某些药物配伍在一起会发生化学反应,不但改变了药物的性状,更重要的是使药物减效、失效或毒性增强,甚至引起燃烧或爆炸等,常常可以观察到外观的改变,如变色、产气、沉淀、水解、燃烧或爆炸等。
药理性配伍禁忌即2种或2种以上药物互相配伍后,由于药理作用相反,使药效降低、甚至抵消或药物联用导致药效过度增强而使毒性增强、人体不能耐受的现象。
药理性配伍禁忌也可以称为“药物相互作用”,通常不伴随外观的改变。
分瓶静点是避免体外配伍禁忌的有效方法,但对于连续应用存在配伍禁忌的两种药物时,输液管中的配伍禁忌仍然存在,在两组溶液之间冲管可以有效避免输液管配伍禁忌,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临床药学室对我院常用药物的配伍禁忌进行了总结,供临床参考使用。
常用中药注射剂的使用禁忌与注意事项中药注射剂性质稳定性较差,贮存与使用时需格外注意,许多药物需要避光,于阴凉处贮存,一般来讲对药物有过敏成严重不良反应病史者禁用,且不能与其他药物在同一容器内混合使用,孕妇及过敏体质者慎用。
1、参附注射液该药不宜与中药半夏、瓜萎、贝母、白蔹、白芨、五灵脂、藜芦等同时使用。
治疗期间,心绞痛持续发作,宜加服硝酸酯类药物,该药含有皂苷,摇动时产生泡沫是正常现象,不影响疗效。
使用前必须对光检查,如发现药液出现浑浊、沉淀、变色、漏气或瓶身细微破裂者,均不能使用,该药经稀释后出现浑浊或沉淀的不得使用。
2、生脉注射液如发现药液出现混浊,沉淀,变色等异常情况,禁止使用。
该药有升压作用,高血压患者使用时须注意观察血压变化。
3、参麦注射液使用前必须对光检查,发现药液出现混浊,沉淀、变色、漏气等现象时不能使用。
4、参芪扶正注射液有内热者忌用,以免助热动血,使用该药时,应认真辩证,用于气虚证者。
有出血倾向者慎用。
不得与化疗药混合使用。
5、黄芪注射液使用前必须对光检查,发现药液出现混浊、沉淀、变色、漏气等现象时不能使用。
6、刺五加注射液如发现该药药液颜色变深,有异物、产生沉淀或浑浊,玻璃输液瓶有细微裂纹、封口松动时禁止使用。
输液速度不宜过快,成人以40~50滴/分为宜,静滴初始30分钟内应加强监护,发现不良反应应立即采取适当措施,不宜与其他药物配伍使用。
7、华蟾素注射液避免与剧烈兴奋心脏的药物配伍。
个别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时,应停止用药进行对症治疗,待反应消失后仍可正常用药。
8、艾迪注射液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首次用药应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给药速度开始为15滴/分,30分钟后如无不良反应,给药速度应控制在50滴/分,如有不良反应发生应停药并作相应处理,再次应用时,艾迪注射液用量从20~30ml开始,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或5%~10%葡萄糖注射液400~450ml,同时可加入地塞米松注射液5~10mg。
常用静脉药物注意事项
1. 静脉注射药物时应先用注射器吸取药液,再插入静脉注射管内,避免空气进入静脉内。
2. 静脉注射前应查看药物名称、剂量及配制方式,确保药物使用正确。
3. 确保注射部位清洁,并在注射前进行消毒。
4. 注意药物缓冲液的配制和使用,避免与其他药物混合或大量快速注射。
5. 静脉注射药物时应注意速度和剂量,避免过量或过速导致不良反应。
6. 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呼吸等的变化,以便及时发现不良反应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7. 静脉注射药物后应及时记录用药情况、用药时间、剂量、注射部位等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