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A卷)(解析版)
- 格式:docx
- 大小:311.40 KB
- 文档页数:16
广东省深圳市耀华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考历史二模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唐高祖李渊为笼络前来归降的隋朝官吏,“割置州县以宠禄之”,自此“州县之数,倍于开皇、大业之间”。
贞观元年(627)唐太宗在合并州县的同时,又设置了关内、河南、河东、河北、山南、陇右、准南、江南、剑南、岭南等十道以监察地方。
唐太宗此举A.吸取了隋亡的历史教训B.意图在于控制江南各地C.易于造成地方办事低效D.起到了革新政治的作用2.以下为一幅历史地图(局部)。
判断该图所承载的历史信息是A."星星之火,已经燎原"B."到敌人后方去"C."对日寇最后一战D."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3.北约建立时,政治协商制已成为北约成员国联合与合作的重要纽带。
然而,在朝鲜战争的政治与军事中,北约并没有发挥作用。
在古巴导弹危机中,大多数盟国只是在美国总统宣布对古巴实施封锁前45分钟被告知这一事件的进展。
由此看出A.政治协商制受制于成员国力量对比B.北约成员国合作的基础丧失C.美国与北约盟国之间既合作又斗争D.西欧与美国之间的矛盾激化4.明初,翰林学士作为朱元璋身边的秘书,“恒侍左右,备顾间”。
丞相被废除后,朱元璋不堪重负,于是仿末制设殿阁大学士,选取优秀的翰林官入阁。
★启用前注意保密2023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考模拟测试(二)历史本试卷共6页,20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所在的市(县、区)、学校、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和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将条形码横贴在每张答题卡右上角的“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画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西周时期,王城规模庞大,大多没有城墙,宫殿、宗庙、工商活动和居民区域零落分布,无明显功能分区。
东周时期,王城规模缩小,呈现大郭城(工商业区和居民区)内套宫城(宫殿和宗庙)结构,宫城和郭城均有坚固的城墙。
以上变化反映出东周A.工商业集镇的规模扩大C.礼乐等级秩序逐渐加强B.天子权威与都城营建强化D.军事动荡与社会分化加剧2.西汉末年,太官曾通过昼夜燃火的温室来反季节种植稀缺的“葱韭菜茹”。
担任少府的召信臣以“不时之物,有伤于人”为由,奏请禁止栽培此类“非法食物”并获准,“省费岁数千万”。
这表明当时A.主流价值渗透宫廷生活C.作物栽培影响天人观念B.精耕细作坚持以农为本D.财政危机阻碍技术革新3.南北朝时期,很多寺院大量接收政府和民间的捐输,它们据此开展典当业务,以“济民”名义放贷牟利,还宣传赖债的人来世要做牛马去偿还。
据此可知当时寺院从事典当业务的重要信用来源是A.寺院承担的赋役义务C.信贷服务的逐利动机B.老百姓对佛门的信仰D.政府的三教并行政策4.唐代中后期,官民葬礼“贵贱既无等差,资产为其损耗”的现象愈演愈烈,政府遂重申唐代前期《开元礼》和《丧葬令》的葬礼要求,并通过制、敕使之具体化,还增加了对内侍官、散试官、幕府官员和庶民葬礼的规定。
2023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卷(广东卷A卷)高三历史(考试时间:7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1.盘龙城商代文化遗址位于今湖北武汉。
考古发现,该遗址的大型宫殿及城墙营造技术、青铜器铸造工艺以及陶器、玉器的制作风格等,均与当时黄河流域的商文化保持着高度的统一性。
这反映了A.阶级阶层分化的出现B.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一体特征C.华夏认同理念的孕育D.南北经济文化联系的日益频繁2.《汉书·食货志》记载: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
……古者税民不过什一……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
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
这则材料反映A.汉代农业生产效率高B.汉代农民税赋较轻C.作者主张恢复井田制D.作者不认同商鞅变法3.魏文帝时期,“州、郡皆置中正……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颁行之初“乡邑清议,不拘爵位,褒贬所加,足为劝励,犹有乡论逸风”;但这一制度随时间推移却出现了一些弊端。
下列诗句与这一制度出现的弊端相关的是A.“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B.“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C.“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D.“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4.宋代文书除手抄外,也推广“摹印颁行”“镂版宣布”。
朝廷文书经递铺、邮驿机构下达到州郡,期间各个流通环节均需备案在册。
地方收文后要登记编号、归档保存。
这些做法A.表明活字印刷术成为主流B.导致权力分割过细的局面C.加强了对地方的监控节制D.体现了崇文抑武治国理念5.图1、图2分别是隋唐时期运河图与元代运河、海运图。
2022一2023 学年光明区第二次高三模拟考试历史试卷2023.1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
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在先秦儒家的圣王叙事中,天命所归是共同特征。
孟子说,尧禅让于舜是因为“尧荐舜于天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民受之”;商汤“无敌于天下”是因为“民之望之,若大旱之望雨也”。
这种叙事反映出,先秦儒家A.倡导“天人合一”理念B.凸显对理想政治的追求C.深受神话传说的影响D.统一了政治评价的标准2.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在称帝的同时追封其父庄襄王“太上皇”,汉高祖仿秦尊太公“太上皇”,此后历代开国皇帝追封先父先祖成为惯例。
这一举措的主要目的是A.强化新王朝统治的合法性B.借助神权以稳定社会秩序C.宣扬孝道以强化道德教化D.团结皇族以避免权力纷争3.据研究,北朝《地令》的实施是双轨制:在鲜卑拓跋族为主体的聚居区,实行的是普遍授田制,有实际的授田与土地还受;而在以汉人为主体的地区,各户的原有土地未被触动,也未见实际授田与土地还受,只是实行限田制和户籍登记。
由此可见A.均田制缺乏实施的社会基础B.土地所有权的变更频繁C.土地私有观念影响制度实践D.封建人身依附关系强化4.邵雍提出“以物观物,性也;以我观物,情也。
性公而明,情偏而暗”,指出“性是理的沿展”,要做到“即物穷理”。
程颐强调“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
据此可知,两位学者均A.重视个人道德修养B.主张“天人合一”C.强调理是万物本原D.受到心性论影响5.明代参加武科考试属于卫所子弟的特权。
清朝将武科举向府州县民众开放,“各行省山泽猛士,又罗之以科举,所以储采干城之选,至周且当”,文举不中也可以改选武举。
2023高考历史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 1.著名学者傅斯年在1920年曾指出:“从(1919年)五月四日以后,中国算有了社会了。
中国人从发明世界以后,这一觉悟是一串的:第一层是国力的觉悟;第二层是政治的觉悟;现在是文化的觉悟,将来是社会的觉悟。
”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评价,与这段材料之意最相符的是()A.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的爱国运动B.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C.传播新思想新文化的思想启蒙运动D.广大民众参加的社会运动2.沿海走私的现象在整个明代一直存在,主要表现为以下四种形态这反映出当时A.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B.海禁政策未真正实行C.海外贸易的范围扩大D.传统手工业优势明显3.“小小的三棱镜、时钟和地图竟成为藉以敲破中国森严的思想堡垒的法宝”,这得益于A.遣唐使B.粟特人C.传教士D.留学生4.1953年9月4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城市建设中几个问题的指示》。
凡是工业建设比重较大的城市,要迅速组织力量,抓紧城市规划设计工作;中小城市一般不再扩大基本建设,只进行一些必要维修工作。
这个指示的主要目的在于要求A.集中资源建设工业化基础B.限制城市入口的过快膨胀C.优先发展沿海的工业城市D.重新规划工业城市的建设5.1830年辉格党领袖格雷继任英国首相后立刻提出改革法案。
而托利党利用上院的多数两次否决了法案。
1832年,格雷请求国王册封足够数量的改革派贵族,以强使法案在上院通过。
2023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科模拟测试卷(二)(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本卷共4页)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南宋向金称臣,每年贡纳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宋、金间东以淮河,西以大散关(今陕西宝鸡西南)为界。
”该史料最有可能出自哪一和约()A.宋辽和议B.绍兴和议C.澶渊之盟D.宋夏和议2.研究下表,最符合其内容的学习主题是()A.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D.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3.1880年,李鸿章委派郑观应在上海设局招商,上海机器织布局正式成立。
该局拟招集商股四十万两,织造洋布。
经李鸿章奏准,“十年之内只准华商附股搭办,不准另行设局”。
这表明,该企业特性为()A.封建主义官僚企业B.垄断性的封建企业C.官督商办民用企业D.民族资本主义企业4.明朝诗人张以宁《过辛稼轩神道吊以诗》云:“英雄已尽中原泪,臣主元无北渡心。
”该诗反映的历史事实是()A.重文轻武,三衙分权B.澶渊之盟,辽宋和议C.绍兴和议,宋廷偏安D.南宋灭亡,国家一统5.“朕欲革去中书省,升六部,仿古六卿之制,俾之各司所事。
如此,权不专于一司,事不留于壅蔽,卿等以为如何?”材料中的“朕”是()A.秦始皇B.唐太宗C.宋太祖D.明太祖6.下表是古代中国几个不同时期的文学成就概览。
① 2 200多48 900多首诗“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② 1 330多19 900多首词“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辛弃疾)③200多 1 600多种剧目“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关汉卿)表中③处所反映的历史时期是()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7.它是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纲领性文件,以绝对平均主义的原则来组织农村生产、分配和生活,让人人过着“通天下皆一式”的生活。
这里的“它”指的是()A.《海国图志》B.《天朝田亩制度》C.《资政新篇》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8.1911年10月31日,日本《东京朝日新闻》刊登了题为《满人留学生的愤慨》的报道,称“革命捷报频传,东京50余名满族留学生与汉族学生陷入敌对状态”。
2023-2024学年广东深圳人教版高考专题历史高考模拟1.选择题第1题.距今约5000年左右的良渚文化遗址,在空间上分为宫殿区、内城与外城三部分,古城还有祭坛、贵族墓地、手工业作坊等处。
良渚先民创造出一套包括玉璧、玉琼、玉钺在内的玉礼器系统。
据此可知,当时可能()A: 具备国家的初始形态B: 氏族制度不复存在C: 形成规范的礼乐制度D: 青铜铸造技术成熟【答案】A【解答】第2题.秦国蜀守李冰大力兴修水利,在尊重地域性传统的同时根据律令治民;西汉蜀郡太守文翁兴学,致力于化夷为夏。
二者都得到了巴蜀民众的推崇。
这些举措()A: 促进了巴蜀地区政治地位的上升B: 推动了巴蜀民众国家和文化认同C: 反映了秦汉地方治理政策的转变D: 稳定了巴蜀地区的社会经济秩序【答案】B【解答】据题干在尊重地域性传统的同时根据律令治民致力于‘化夷为夏’。
二者都得到了巴蜀民众的推崇可知,李冰和文翁的措施有利于加强对巴蜀地区的管理,根据律令治民和化夷为夏有利于巴蜀民众接受中原文化的影响,推动巴蜀民众国家和文化认同,故B选项正确;题干未涉及巴蜀地区政治地位相关信息,无法得出巴蜀地区政治地位上升的结论,A选项错误;尊重地域性传统的同时根据律令治民与化夷为夏反映出秦汉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政策是一致的,C选项错误;题干旨在强调李冰与文翁二人因地制宜治理巴蜀地区,未涉及巴蜀地区的社会经济秩序相关信息,D选项错误。
故选B。
第3题.1793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初访中国,有些清朝地方官员将其称为钦差,乾隆闻此,甚为不满,下谕旨将使臣称为贡使,乾隆这一做法()A: 有利于实现外交近代化B: 维护了主权与领土完整C: 固守了传统的朝贡体制D: 表明乾隆开始关注世界【答案】C【解答】材料中对英国使臣称呼变化,说明当时中国外交思维落后,故A项错误;当时中国主权和领土很完整,故B项错误;材料中乾隆皇帝下谕旨将使臣称为贡使,体现了清政府天朝大国的传统朝贡体系,故C项正确;材料中有些清朝地方官员将其称为钦差,乾隆闻此不满,下谕旨将使臣称为贡使,以合体制,说明乾隆皇帝对外面世界缺乏深刻了解,故D项错误。
2023年广东省广州市高考历史二模试卷1. 周公认为“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并反复告诫成王和其他大贵族,“天不可信”“天命不于常”,要通过“疾敬德”“勤用明德”来保住天命。
这反映了()A. 封建贵族的诉求B. 礼乐文化的内涵C. 儒家思想受推崇D. 道法自然的观念2. 有学者对汉成帝时东海郡100余位地方长吏升职情况进行考证,其中积功升迁者74人,秀才迁者3人,以廉迁者14人,以孝廉迁者1人,以捕盗尤异迁者11人,以方正迁者2人,以为军吏十岁迁者2人,以诏书迁者5人。
据此可知,当时()A. 地方政府行政效率较低B. 诸侯有官吏任免权C. 察举制为选官主要途径D. 官员考核方式多样3. 宋代曾设立“都大提举茶马司”,“招募蕃商,广收良马”,规定“凡市马于四夷,率以茶易之”。
另据考古发现,在甘、青、川三省结合部出土了大量宋朝钱币,如八角城曾挖掘出数千枚宋代铜钱,临潭亦发掘到北宋铁钱窖藏,一处就4750公斤。
据此可推断,宋代()A. 民族贸易一度兴旺 B. 货币管理混乱 C. 统治区域不断拓展 D.军事力量薄弱4. 元朝宫室中除严整规则的建筑群外,还散布着纯蒙古式的帐幕建筑,如“帐殿”“毡殿”。
帐殿中帐房和木结构琉璃瓦的殿宇交错分布;室内还装饰有:白石阶基红墙、朱地金龙柱、朱栏、各色琉璃等。
元朝宫室建筑体现了()A. 皇帝行营四季迁徙的制度B. 城市建设发展迅速C. 汉地传统与蒙古习俗结合D. 人文与自然的和谐5. “铁店里婆娘会打钉”“纺织娘叫不得女工头”“络纬常通夜,抛梭直到晚”“货郎儿,背着柜子遥街串,鼓儿摇得欢。
生意虽小,件件都全”,类似的唱词在明清俗曲中屡见不鲜。
据此可知,当时()A. 各地经济联系日益密切B. 传统社会结构受到冲击C. 商业发展影响社会风气D. 政府调整重农抑商政策6. 陕甘总督左宗棠认为,“(甘肃)地当西陲冲要,南北界连藩服荒服。
汉蒙回番杂处,其间谣俗异宜,习尚各别”。
在左宗棠努力下,1875年,陕西与甘肃实行了分省取士,甘肃乡试录取名额规定为40名,而之前对此并无具体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