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
- 格式:doc
- 大小:43.50 KB
- 文档页数:3
《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教案教具:钢琴、多媒体。
教学目的:1、通过欣赏,了解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2、了解《自新大陆交响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了解第九交响曲第二乐章的基本情调和结构体式,了解命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
1、前言:本学期来,我们欣赏了交响音乐中的序曲、交响诗、组曲、协奏曲等体裁的作品,今天,我们将学习交响音乐中最重要的一种体裁的作品。
2、听一音乐主题《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思考、回答以下问题:此曲是什么乐器演奏的?表现了何种情感?是哪个国家、那一位作曲家的什么作品?导入本课将欣赏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的(自新大陆交响曲)的第二乐章。
二、介绍作品、作者。
1、简介交响曲。
(1)提问交响诗的特点?(交响诗是一种内容比较具体的、有标题的单乐章管弦乐曲,它多以诗歌、戏剧、绘画及历史事迹为题材。
(2)介绍交响曲的特点:交响曲是结构宏伟、庞大的大型管弦乐套曲,它通常包含四个乐章,其中至少有一个乐章用奏鸣曲式写成。
交响曲可以容纳丰富的内容,反映重大的题材表现深刻的情感体验。
曲中几个乐章既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每一乐章可以单独演奏,但连续演奏时几个乐章的顺序不能改变。
2、介绍德沃夏克(一组配乐画像)。
德沃夏克是捷克著名钢琴家、作曲家、捷克民族乐派的奠基人之一。
他于1841年出生在布拉格附近一个贫寒的家庭中。
经过刻苦的努力,他获得了奥地利文化部的奖学金,得以全身心地从事音乐创作。
他曾九次访问德国、英国和俄国,并亲自指挥乐队演奏他的作品,备受欢迎。
1891年他任布拉格音乐学院院长,并被英国剑桥大学授予名誉博士学位,1892年应邀赴美国任纽约音乐学院院长,1895年回国继原任,1904年去世,捷克政府为他举行了隆重的国葬。
他一生写有许多优秀的作品,其代表作有《自新大陆交响曲》、歌剧《水仙女)等。
他的作品始终贯串了热爱祖国、热爱生活、怀念家乡的深切感情,富有浓郁的斯拉夫民族色彩。
《自新大陆交响曲》
——第二乐章
课题:自新大陆第二乐章
课型:综合课
课时:一课时
教具:多媒体课件、教科书、乐器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欣赏、学习《自新大陆交响曲》,了解交响曲,了解相关乐器,了解作品音乐情绪。
2.能力目标:能够对作品的主要音乐特征基本了解和掌握;能够理解作品的艺术风格和特点。
3.情感目标:能够对交响乐感兴趣,乐于体会交响音乐。
教学重点:欣赏《自新大陆》第二乐章,了解音乐结构和音色表达。
教学难点:乐曲表达的情感和表现手法。
说明:。
《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教案一、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聆听《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祖国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在聆听、演唱、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变现力、创造力与合作探究能力。
3.知识与技能目标初步了解交响曲。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聆听《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祖国的情感。
2.难点初步了解交响曲。
三、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播放歌曲多媒体播放乐曲《春节序曲》,并提问:乐曲的演奏形式(交响曲)学生聆听感受歌曲,老师由此引出新课《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
(二)初步感知1.初听:多媒体播放歌曲,提问:歌曲描绘一幅怎样的画面呢?(仿佛看到了家乡的美丽景色)2.复听:老师弹唱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情感(思念家乡,对家乡的热爱)3.拓展交响曲:由管弦乐队演奏的多乐章大型音乐作品,一般由四个乐章组成,其中至少有一个乐章用奏鸣曲式写成,1快板,2慢板,3小步舞曲或诙谐曲,4急板或快板。
(三)深入了解1.聆听引子部分,提问演奏乐器(管乐)2.聆听A段,老师弹唱主题a,提问主奏乐器(英国管),感受音乐情绪(忧伤、平静)播放主题b,提问乐器(弦乐、小提琴),比较和主题a情绪的变化(明朗秀丽,更加欢快活泼)3.聆听B段,播放主题C,提问主奏乐器(长笛、单簧管),对比音乐情绪的变化(更加柔和)播放主题d,对比主奏乐器(单簧管)又加入长笛,情绪更加高涨,再次抒发对家乡的思念与热爱)4.介绍作曲家:德沃夏克,捷克作曲家,捷克民族乐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主要作品有《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歌剧《水仙女》等。
(四)音乐活动播放歌曲《念故乡》,我国音乐家李叔同根据乐曲主题a填词,学生分组有感情演唱歌曲《念故乡》。
(五)小结作业总结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并引导同学们自主发言。
师生共同总结本课主旨:认识交响曲,感受了作者热爱家乡、祖国的情感,为家乡国家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欣赏《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能够对欧洲交响音乐感兴趣,理解作品所表达的爱国情感,从而表达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2.感受体验乐曲音乐要素变化所带来的情绪反应,了解并记忆英国管的音色。
3.能够记住、会唱主题音乐a,了解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和《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学习、掌握交响曲的基础音乐知识。
【教学重点】欣赏《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教学难点】感受体验乐曲音乐要素变化所带来的情绪反应【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竖笛吹奏《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主题a片段,提问:旋律的速度、是怎样的?带给大家怎样的情绪?【设计意图】竖笛学生都会吹奏,而且音色接近英国管,能够表现相应的情绪,学生很容易进入到淡淡的思乡之情的环境中。
二、分段赏析(一)赏析a主题1、出示课题,学唱主题a教师弹琴,学生视唱主题旋律。
【设计意图】学唱主题,对乐曲表达的情感有更进一步的体验。
2、简介德沃夏克德沃夏克是捷克著名钢琴家、作曲家、捷克民族乐派的奠基人之一。
曾任布拉格音乐学院、纽约音乐学院院长,他的作品始终贯串了热爱祖国、热爱生活、怀念家乡的深切感情,富有浓郁的捷克民族色彩。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作者,有助于理解作品。
3、学习什么是交响曲课件出示交响曲定义、管弦乐队编制、交响曲体裁形式。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及教师讲解,让学生对交响曲的定义、结构有初步的认识。
4、聆听a主题,分辨演奏乐器(1)教师播放a主题,学生聆听、分辨演奏乐器。
(2)教师出示课件,学生了解英国管。
【设计意图】通过音频、课件及教师的讲解,让学生了解、记忆英国管及其音色特点,解决教学目标。
5、再次视唱a主题,分析旋律创作手法(1)对比聆听带附点和不带附点旋律所带来的不同情绪反应。
(2)分析重复、变化重复的创作手法及作用。
【设计意图】分析创作手法有助于进一步感受情绪及背唱旋律。
6、背唱主题a接龙游戏,师生变换顺序演唱a主题,背唱。
《德沃夏克“新世界”》(e小调第9交响曲No.9?.?Op.95)《德沃夏克“新世界”》(e小调第9交响曲No.9 . Op.95)RCA Living Stereo 系列,企鹅三星名盘!德沃夏克(Antonin Dvorak)的“New World Symphony 新世界交响曲”,展现出了19世纪浪漫乐派作曲家塑造优美旋律的精致。
莱纳(Fritz Reiner)指挥芝加哥交响乐团(Chicago Symphony Orchestra),也将其引领到了前所未有的超高境界,让我们体验到了19世纪遗留下的大师手法,是何等迷人啊!再加上黄金时代的刘易斯·莱顿(Lewis Layton)的录音水准,更加使这一唱片版本以 Living Stereo 最高技艺展现了名盘风范。
录音上,无论是德沃夏克(Antonin Dvorak)的作品还是斯美塔那(Bedrich Smetana)的“The Bartered Bride:Overture 被出卖的新娘序曲”、温伯格(Jaromir Weinberger)的“Schwanda:Polka and Fugue 波卡舞曲与赋格”,该专辑继承了莱顿(Lewis Layton)的录音风格,动态凶猛,中频甜美,浑然一体,意境深远。
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Antonin Dvorak,1841—1904)的“New World Symphony 新世界交响曲”是他最重要、最有价值的一部作品,同时也是世界交响音乐宝库中的珍品之一。
在“新世界”交响曲中,德沃夏克(Antonin Dvorak)运用了大量的黑人音乐素材,又溶入了他的波希米亚情结和斯拉夫音韵。
本专辑是著名指挥莱纳(Fritz Reiner)的又一项指挥传奇,亦为 Living Stereo 这个持续热卖的发烧系列中的最新及最重要的出版录音之一,在LP时代便被评为超级发烧片,更名列 TAS 发烧唱片榜上,威力十足。
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教案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第九交响曲第二乐章的基本情调和结构体式,学唱其音乐主题。
2、了解曲目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了解第九交响曲第二乐章的基本情调和结构体式,了解命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作者简介第九交响曲是民族乐派交响曲的,在整个音乐史上也是不容忽视的。
由于德沃夏克的交响曲深受古典乐派的影响,所以他的作品结构坚实、牢固。
另外,由于他具有天生的旋律才能和丰富、敏锐的旋律感,因而他的作品充分发挥了旋律的魅力,而不像传统的那样单纯地发挥技法。
这就是德沃夏克交响曲的特殊之处。
德沃夏克的管弦乐法,并不反映当时的潮流,虽然没有华丽绚烂的色彩,却显得十分朴实可爱。
正是因为如此,他的管弦乐法遭到当时某些乐评家的误解。
实际上,德沃夏克的交响曲不但能充分地发挥各种乐器的特性,而且在乐器的组合运用方面,更具有无穷的妙味。
二、乐曲分析广板,降D大调,4/4拍子,复合三段体。
这一乐章是整部交响曲中最为有名的乐章,经常被提出来单独演奏,其浓烈的乡愁之情,恰恰是德沃夏克本人身处他乡时,对祖国无限眷恋之情的体现。
整个乐队的木管部分在低音区合奏出充满哀伤气氛的几个和弦之后,由英国管独奏出充满奇异美感和神妙情趣的慢板主题,弦乐以简单的和弦作为伴奏,这就是本乐章的第一主题,此部分被誉为所有交响曲中最为动人的慢板乐章。
事实上,也正因为有了这段旋律,这首交响曲才博得全世界人民的由衷喜爱。
这充满无限乡愁的美丽旋律,曾被后人填上歌词,而改编成为一首名叫《恋故乡》的歌曲,并在美国广泛流传。
本乐章的第二主题由长笛和双簧管交替奏出,旋律优美绝伦,在忽高忽低的情绪中流露出了一种无言的凄凉,仍是作者思乡之情的反映。
本乐章的第三主题转为明快而活泼的旋律,具有一些捷克民间舞蹈音乐的风格。
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湘文艺版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课程背景《湘文艺版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材中,第二单元的第二章节是“中西乐器的发展和演奏”,其中的一个内容点是“音乐的地域传承和创新”。
本节课程将介绍由湖南省交响乐团演绎的、韩承中创作的交响曲《自新大陆》第九交响曲的第二乐章,并通过该作品展示了中西方音乐的融合和创新。
二、课程目标1.熟悉《自新大陆》第九交响曲的第二乐章;2.了解中西方音乐的融合和创新,以及该作品的创意和演绎方式;3.能够感受音乐的情感和表达,并在听后进行情感联想和表达。
三、教学流程Step 1 音乐欣赏1.教师播放《自新大陆》第九交响曲的第二乐章,同时出示乐曲的简介,简介里面要包含以下内容:–创作年代:1995年;–创作者:韩承中;–作品风格:中西融合;–演奏团体:湖南省交响乐团;–演奏形式:交响乐。
2.教师放音乐的同时,要求学生仔细聆听,尤其是注意以下内容:–乐曲的速度、节奏和节拍;–乐曲使用的乐器和演奏技法;–乐曲表达的情感和氛围;–乐曲的整体结构和分段转化。
Step 2 情感联想1.教师播放乐曲的第一个小节,要求学生在听过后,描述该段音乐表达的情感和画面;2.教师放完整个乐曲后,让学生结合整个乐曲,描述乐曲所表达的情感和主旨;3.学生自由描述,在听过整首乐曲后,自己的情感联想和表达。
Step 3 分享交流1.学生自愿发表自己的情感联想和表达;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结合音乐欣赏和自身情感联想,体会中西方音乐的融合和创新;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让自己的音乐作品更具创意和表达力。
四、课后作业1.完成课堂笔记,总结乐曲的特点和风韵;2.根据自己的情感联想,创作一首简短的音乐作品,并自由发挥,可使用各种乐器和演奏方式;3.精选学生的作品,在下堂课上集中展示并进行分享。
五、教学反思1.在欣赏乐曲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注意的细节和技巧,需要提前告知和进行示范;2.在情感联想环节中,需要引导学生感知和表达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和氛围,同时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视角和表达方式;3.在教学的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意和创新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音乐知识。
流金岁月世纪交响——《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在教学中的应用摘要:课堂就是用最简单、形象、生动的方式呈现复杂、繁琐的理论。
教学内容呈现的是浓缩更应是精华!关键词:交响乐主题节奏贝多芬曾说过:“音乐是比一切智能、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谁能渗透我音乐的意义,便能超脱寻常人无以自拔的苦难。
”笔者有幸接到解析教材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经典交响》的任务,对我既是挑战,又是走进交响乐的机会。
对老师们要有深度、有启发、有指引;对学生要深入浅出、有方法、有艺术。
如何打开经典交响的大门?我苦苦思索:怎么讲?讲什么?到如何整合经典知识,对音乐浅显的理解到对音乐的逐渐领悟……不管如何解读,课堂是我们最终的落脚点,课堂就是用最简单、形象、生动的方式呈现复杂、繁琐的理论。
教学内容呈现的更是浓缩的精华!一个看似巧妙,简单的设计,能让人眼前一亮,背后又有多少个日思夜想,辛苦付出!解读大师的音乐开拓的是眼界更是领悟,也是打开音乐交响曲的钥匙。
(一)创作背景:1892-1895年春德沃夏克应邀在美国纽约音乐学院教学并任院长。
同时开始进行“美国音乐”的文化采集和研究,他想建立真正属于美国本土、能展现美国民族精神的音乐,潜心记录印第安音乐和黑人音乐。
(二)作品结构1、《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共有4个乐章:2、第二乐章曲式结构慢板复三部曲式现在人们往往认为第二乐章是一部感情浓烈的思乡曲,其实不然,第二乐章原有“传奇”的标题,德沃夏克本意是描写海华沙和明尼哈哈带领部族穿越美洲荒野的壮丽旅程。
(海华沙在美国民间传说中兼具人和神两重性质的传奇人物)(三)作品分析谱例1《自新大陆交响曲》引子引子:开始铜管乐(作者特地加用了低音号)定音鼓在低声区奏出七个缓慢带有呜咽的和弦,形成悲惨凄切的音乐气氛。
弦乐随后进行简单的铺垫和连接。
音乐形象:令人联想到印第安人居住的森林中弥漫着茫茫夜雾远离家乡的人们生活在一种凄苦的环境之中。
(听片段感受)第一部分A主题是一个三段体结构谱例2《自新大陆交响曲》A主题A段旋律小跳、同音重复、级进下行,起伏不大,音调简单,使曲调呈现了低回婉转、柔美而忧伤的情绪。
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初中音乐教案课题: 欣赏:《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歌曲:《念故乡》课型:综合课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够对欧洲交响音乐感兴趣,喜欢聆听德沃夏克的交响作品,愿意探索与其相关的音乐文化知识。
(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念故乡》,并能背唱这一首歌。
能够为《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第一主题试着填写歌词。
(3).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感受、体验德沃夏克《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的音乐情绪,初步了解其音乐结构及音乐内容。
教学重点:重点欣赏《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教学难点:标题音乐的感受教学用具:电子琴.音响教前分析:聆听《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之前,最好先学唱《念故乡》这首歌。
在学歌的过程中,可顺带地介绍这部交响曲的创作背景。
��教学过程:(一)学唱歌曲:《念故乡》���牐牭挛窒目恕兜诰�(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中用英国管吹奏的旋律,是建立在五声调式基础上的曲调,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
这段旋律的歌唱性很强,又表现了一种孤独、悲哀和思念故乡的情绪,因而引发了许多人在情感上的共鸣。
正是这种原因,德沃夏克的一位美国学生给这段迷人的旋律填上了歌词。
后来,一首名为《回家》的独唱曲及合唱曲被迅速而广泛地传播开来。
在我国,这首歌被译为《念故乡》。
��(二)《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1.作品创作原由�牐�____年,美国纽约国家音乐院创办人琴妮·瑟勃夫人邀请德沃夏克担任该院院长。
德沃夏克到纽约后,琴妮·瑟勃夫人急于要他依据朗费罗的史诗《海华沙之歌》创作一部歌剧。
歌剧《海华沙》并未作成。
但其中的一些创作初稿后来就用在了《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中。
____年5月24日,这部交响曲创作成功。
这部交响曲是德沃夏克到美国后写下的第一部作品。
本来,作者并没有给交响曲加标题,但在公演前不久,琴妮·瑟勃夫人建议加?“新大陆”的标题,并得到了德沃夏克的同意。
《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听、奏、分析等多种形式的参与,提高学生感受、鉴赏音乐作品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
2.通过欣赏,了解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
3.了解《自新大陆交响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1.通过欣赏,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2.通过听、奏、分析等多种形式的参与,提高学生感受、鉴赏音乐作品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音像制品、钢琴。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播放歌曲《念故乡》片段,提问:谁还记得这首歌?这首歌由谁作曲?是哪一部著名的交响曲的主题?回答:是由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作曲,出自《新世界交响曲第二乐章》。
【设计意图】用上节课学唱过的歌曲导入,激发兴趣,引出主题。
二、讲授新课1.作者简介德沃夏克是捷克著名钢琴家、作曲家、捷克民族乐派的奠基人之一。
他一生写有许多优秀的作品,其代表作有《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歌剧《水仙女)等。
他的作品始终贯串了热爱祖国、热爱生活、怀念家乡的深切感情,富有浓郁的斯拉夫民族色彩。
2.创作背景1892年,美国纽约国家音乐学院聘请德沃夏克出任该院的院长,德沃夏克则应邀赴美。
这部《第九交响曲》即是德沃夏克在美国停留的将近三年期间内,大约在1893年五月完成的作品。
1893年12月16日由翟多尔指挥纽约爱乐乐团首演。
3.《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介绍这部交响乐实际上是作者对于美国所在的“新大陆”所产生的印象的体现。
曲中虽然有类似“黑人灵歌”与美洲“印第安民谣”的旋律出现,但德沃夏克并不是原封不动地将这些民谣歌曲作为主题题材,而是在自己的创作乐思中揉进这些民谣的精神而加以表现。
将此交响曲命名为“自新大陆”者,正是作曲者德沃夏克本人。
【设计意图】了解交响曲作曲者和背景知识,为下面内容的学习作铺垫。
三、欣赏乐曲1.第一主题师:分辨是何类乐器、在哪个音区奏出了几个和弦?表现了何种情绪?烘托了何种气氛?回答:管乐器在低音区奏出了七个和弦,表现了低沉、忧郁的情感,烘托了故事的悲惨、凄切的气氛。
《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教学目的:通过听、唱、奏、分析等多种形式的参与,提高学生感受、鉴赏音乐作品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
教学重点:了解第九交响曲第二乐章的基本情调和结构体式,了解命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
1、介绍德沃夏克。
德沃夏克是捷克著名钢琴家、作曲家、捷克民族乐派的奠基人之一。
他于1841年出生在布拉格附近一个贫寒的家庭中。
经过刻苦的努力,他获得了奥地利文化部的奖学金,得以全身心地从事音乐创作。
他曾九次访问德国、英国和俄国,并亲自指挥乐队演奏他的作品,备受欢迎。
1891年他任布拉格音乐学院院长,并被英国剑桥大学授予名誉博士学位,1892年应邀赴美国任纽约音乐学院院长,1895年回国继原任,1904年去世,捷克政府为他举行了隆重的国葬。
他一生写有许多优秀的作品,其代表作有《自新大陆交响曲》、歌剧《水仙女》等。
他的作品始终贯串了热爱祖国、热爱生活、怀念家乡的深切感情,富有浓郁的斯拉夫民族色彩。
2、介绍《自新大陆交响曲》及第二乐章。
《自新大陆交响曲》是德沃夏克在美国任纽约音乐学院院长时所作。
新大陆原指南北美洲大陆,作者在这里指美国。
他一踏上美国国土,来到纽约这个新兴的工业城市,脑海里就翻腾着许多新奇、鲜明的印象;他特别关心美国被压迫的黑人和印第安人的生活和命运;他独处异国,十分思念自己的祖国和家乡,百感交集,写下了这部著名的四个乐章的《自新大陆交响曲》。
其中第二乐章被称为“一切交响乐慢板乐章中最动人的一个”。
其中的音乐形象同诗人朗费罗的叙事诗《海华沙之歌》中的第二十章“饥荒”有联系,诗中的海华沙是印第安人的一位民族英雄,他的妻子敏妮海哈在饥饿中死去,人们在阴森森的密林里为她掘好坟墓,与她的遗体告别。
二、听、辨、分析音乐主题。
1、听引子分辨是何类乐器、在哪个音区奏出了几个和弦?表现了何种情绪?烘托了何种气氛?(管乐器在低音区奏出了七个和弦,表现了低沉、忧郁的情感,烘托了故事的悲惨、凄切的气氛)2、唱a主题,讲故事。
(1)聆听a 主题,思考其旋律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
这段感人至深的旋律是由英国管演奏的,这件乐器的外形和双簧管接近,比双簧管低五度。
又称中音双簧管,它的音色含蓄内在,听起来如泣如诉。
它常被用来表现忧郁或富有诗意的旋律,a 主题是作曲家德沃夏克汲取美国民间音乐素材,同时融进了自己的音乐灵感创作而成。
(2) 聆听b 主题,对比a 主题由什么发展变化?
对比其旋律,学生能够发现,b 主题与a 主题有部分相似的节奏,但大部分的旋律又进行了发展与变化,音乐情绪也略显得有些激动。
(3) 聆听a ’主题,对照乐谱,思考其旋律与ab 哪个主题更加接近以及主奏乐器是什么?
这段旋律与a 主题旋律 非常相似,并且也是由英国管演奏。
(4) 分析第一部分的结构
乐章的第一部分是由a b 两个主题 以及变化再现的a'主题构成,这样的结构我们称之为再现三部曲式。
a 主题由英国管奏出,它的音质柔和含蓄,有着田园梦幻的色彩。
(5)视频欣赏第一部分
2.学习鉴赏乐章第二部分
第一部分旋律结构:A
引子引子 a 主题旋律 b 主题旋律 a'主题旋律
再现三部曲式
(1)聆听c主题旋律,边听边思考,旋律上有了哪些变化?
通过聆听和对照谱例,学生能够发现旋律中出现了很多的三连音,节奏对比第一部分的ab 主题更加紧凑,旋律的速度变快,推动了音乐的继续发展。
(2)对比c主题,聆听并思考d主题旋律发生了哪些变化?
对比c主题,d主题旋律的速度变慢,音乐中充满了浓郁的哀愁与思乡之情。
【播放视频】完整欣赏《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
三.分析整个乐章的结构。
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
教学目的
1.通过欣赏,了解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了解《自新大陆交响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2.通过听、唱、奏、分析等多种形式的参与,提高学生感受、鉴赏音乐作品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音乐想像力。
教学过程
一、情感唤起
1、播放童声合唱版《念故乡》初听感受旋律
师:歌曲唱了什么内容?(思念故乡)演唱形式你听出来了吗?(独唱or合唱?)师:合唱的感染力是很强的,王老师想请你们也来唱一唱,我就要这种感觉,听音乐在心里轻轻地用wu来哼唱旋律,我们大家齐唱感觉像一个人在唱一样。
2、师带生用“wu”哼唱旋律(慢速)师弹伴奏(如果学生还不熟悉可唱2遍)
3、生跟师的手势来哼唱,感受力度变化(唱好<>)
4、让我们跟着音乐再来唱一唱,让声音融入我们的手势线条中。
(师跟歌曲边唱边画图形谱)
5、接下来的音乐请你自己再来画一画,告诉我音乐发生了什么变化?(聆听a 主题)生:速度变慢了﹍﹍(连贯,绵长)、孤独、悲伤、思念故乡之情﹍﹍(速度:缓慢。
力度:弱。
节奏:多附点和连音线。
音色:英国管吹奏很凄凉)
6、是什么乐器在给我们演绎这种思念的绵长?听
(生回答后出示英国管图片并简单介绍)
7、让我们在来听一听音乐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对比聆听再现部分的主题a1)
提示可边听边划图谱——音乐时断时现(思念到了极致时落泪哽咽)情感的升华,乐器除了英国管演奏思乡主题还出现弦乐器加弱音器的演奏,使情感更显得压抑内在、动人心弦。
三、拓展部分
1、曲式结构《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结构图——复三部曲式
(配乐器课件展示:各主题主要用何种乐器演奏)
2、了解交响曲:
由管弦乐队演奏的大型的器乐套曲。
结构宏大,音响丰富,能通过音乐形象的发展变化来揭示人们的思想感情、心里状态、生活体验、和社会交往的矛盾和冲突。
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为交响乐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3、欣赏由卡拉扬指挥的交响乐团演奏的《自新大陆交响曲》的视频(课件)(时间上可调节)
今天我们欣赏了捷克著名作曲家德沃夏克的《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的第二乐章,愿乐曲动人的旋律能永远留在同学们的记忆之中,对这部交响曲感兴趣的同学,课后也可以再去找找,听一听这部完整的作品。
结束语:不管你身在何方,去向哪里,故乡永远是我们最温暖的家!!同学们,再见!!
(播放童声版《念故乡》,再次熟悉并记住这首感人至深的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