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直线传播和反射(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477.50 KB
- 文档页数:5
初三物理光的直线传播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列现象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解释的是A.射击瞄准时要做到“三点一线”B.在平静的湖面可以看到蓝天白云C.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变浅了D.放大镜把文字放大【答案】A【解析】射击瞄准时要做到“三点一线”属于光的直线传播规律应用,A选项符合题意,选填A;在平静的湖面可以看到蓝天白云属于光的反射现象,B选项不符合题意;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变浅了属于光的折射现象,C选项不符合题意;放大镜把文字放大是凸透镜成像,属于光的折射现象,D选项不符合题意。
【考点】常见光现象辨别2.下列图片中的物理现象与所对应的物理知识相符的是【答案】C【解析】A.手影游戏利用的是光的直线传播原理,不是光的色散,A错误,不符合题意;B.小孔成像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不是光的折射,B错误,不符合题意;C.照镜子是利用平面镜成像,而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C正确,符合题意;D.渔夫叉鱼时看到鱼时是光的折射,不是光沿直线传播,D错误,不符合题意。
【考点】光的色散;光的折射;光的反射;光的直线传播3.课堂上,教室里各个位置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字,这是因为光在黑板上发生(选填“漫”或“镜面”)反射的缘故;个别同学被前方高个子同学挡住,看不到黑板上的一些字,这是因为光的缘故.【答案】漫;沿直线传播.【解析】教室里各个位置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字,这是因为光在黑板上发生漫反射的缘故,光线被反射向各个方向。
个别同学被前方高个子同学挡住,看不到黑板上的一些字,这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光线被高个子同学挡住,不能进入矮个子同学的眼中。
【考点】光现象4.下列事例及现象中,由光的折射产生的是A.小孔成像实验B.海市蜃楼C.在公路的急转弯处安装的“拐弯镜”能帮助司机提前知道弯道前方的情况D.城市里的一些高楼采用玻璃幕墙进行室外装潢,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光污染”【答案】B【解析】小孔成像实验说明了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A选项不符合题意;海市蜃楼是光通过不均匀的大气发生折射造成的,选项B符合题意;C选项及D选项都是由于光的反射造成的,不符合题意。
《光的反射》提纲一、光的直线传播1、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分类:①自然光源,如太阳、萤火虫;(月亮本身不会发光,它不是光源。
)②人造光源,如篝火;燃着的蜡烛、油灯、电灯。
2、规律:光在同一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直线传播中光路可逆....)3、光线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建立理想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的常用方法之一。
练习:为什么在有雾的天气里,可以看到从汽车头灯射出的光束是直的?答: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光在传播过程中,部分光遇到雾发生漫反射,射入人眼,人能看到光的直线传播。
晴天清晨,看到太阳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该现象说明:光在非均匀介质中不是沿直线传播的。
4、应用:①激光准直。
②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黑色区域即影子。
③日食月食的形成:当地球在中间时可形成月食。
如图:在月球后1的位置可看到日全食,在2的位置看到日偏食,在3的位置看到日环食。
日食、月食、影子都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④小孔成像:小孔成像实验早在《墨经》中就有记载,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
(由光源形状决定)5、天文学家确定了“光年”这个天文学的长度计量单位,1光年表示光在1年时间中所走的路程,1光年=9.46×1012km。
6、光速:光在真空中速度C=3×108m/s=3×105km/s;光在空气中速度约为3×108m/s。
光在水中速度为真空中光速的3/4,在玻璃中速度为真空中速度的2/3 。
二、光的反射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2、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反射过程中光路可逆、.....光垂直于反射面入射时,反射角=入射角= 0°)(作图)3、分类:(1)镜面反射: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仍然平行(遵守反射定律)条件:反射面平滑。
初二物理光的直线传播试题答案及解析1.在室内不同位置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字是由于_________,生活中常有人说“门缝看人,把人看扁了”,根据光学知识可知这一观点是__________(填“对”或“不对”)的,但如果我们由远处逐渐走近门缝时,我们通过门缝看到的范围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答案】字发生了漫反射不对变大【解析】人眼看到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或发出)的光线进入眼睛,从不同方向可以看到字是因为字发生了漫反射,使光传向各个方向,从门缝中看人,因为人体反射的光线是沿直线传播的,人的形状并不会发生变化,“门缝看人,把人看扁了”这一观点是不对的,只是人眼看门外场景的视角受到门缝的影响,如果我们由远处逐渐走近门缝时,我们通过门缝看到的范围将变大。
如下图,A、A’表示眼睛所处的不同位置。
【考点】光的漫反射,光的直线传播,视角。
2.夜晚,某同学在放学回家的途中,从一路灯下远离时,他看到自己影子的长度变_________,这种现象可以用光的_________来解释.【答案】长直线传播【解析】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光射到不透明的物体上时,在物体后方出现不见光的区域就是影子.由于光沿直线传播,人在远处时,影子区域较大,人在灯下时,影子较小,故人经过路灯时,影子是先变短,再变长,而这位同学是从一路灯下远离的过程,所以他看到自己影子将变长.【考点】光的直线传播3. 2009年6月11日,某天文爱好者用照相机拍摄的一张太阳照片如图3所示,这是一种__________现象,它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日食光沿直线传播【解析】这是一张太阳的照片,出现了一块光照不到的地方,这是日食现象,主要是因为太阳射向地球的光被月亮挡住了,出现了一个“不完整”的太阳,它形成的原因是因为光的直线传播。
【考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应用4.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A.海市蜃楼B.水面“折”枝C.水中倒影D.手影【答案】D【解析】海市蜃楼是一种由光的折射产生的现象,是由于光在密度不均匀的物质中传播时,发生折射而引起的;在炎热的沙漠中出的“海市蜃楼”:就是太阳光遇到了不同密度的空气而出现的折射现象.沙漠里,白天沙石受太阳炙烤,沙层表面的气温迅速升高.由于空气传热性能差,在无风时,沙漠上空的垂直气温差异非常显著,下热上冷,上层空气密度大,下层空气密度小.当太阳光从密度高的空气层进入密度低的空气层时,光的速度发生了改变,经过光的折射,便将远处的绿洲呈现在人们眼前了,故A不符合题意;插入水中的树枝好像弯折了,这是树枝反射的光进入人眼时在水面发生了折射,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的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与物体等大、正立的虚像,故C不符合题意;光被手遮挡后,在后边形成一个黑色的区域,叫做影子,即手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项符合题意.故选D.【考点】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5.当出现日食奇观时,小红借助如图所示的小孔成像实验装置对“”,形太阳进行观察,纸盒上扎有圆形小孔,则她在半透明光屏上看到像的形状是【答案】C【解析】这是小孔成像现象。
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只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B.我们能看到物体是因为物体能发光;C.打开电灯屋子马上被照亮,所以光的传播是不需要时间的;D.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太阳光照不到的地方形成了影子. 2、月食现象的原因是:( )A .太阳光从侧面照到月球上;B .射向月球的太阳光,途中被地球挡住;C .射向地球的太阳光,途中被月球挡住;D .射向月球的太阳光,途中被别的天体(不是地球)挡住.3、对于光速的大小,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A. v 水>v 空气>v 玻璃B. v 空气>v 水>v 玻璃;C. v 玻璃>v 水>v 空气D. v 空气>v 水<v 玻璃.4、在灯光下靠近墙的地方,用手做各种姿态,在墙上会形成手影,当电灯保持静止,手向墙靠拢时,在墙上的手影将:( )A.变小 ; B.变大; C.不变; D.无法确定.5、电线杆有影子,电线为什么没有影子呢?其中正确的是:( ) A .射到电线上的光线太弱;B .电线是导体,太阳光射到它上面不能形成影子;C .太阳是个大光源,能把较细电线的四周照亮,故无法形成影子;D .电线杆是竖直的能形成影子,电线是横着的不会形成影子. 6、针孔照相机观察烛焰,有以下四句说法:( ) (1)薄膜上出现烛焰的像是倒立的;(2)薄膜上烛焰的像可能是缩小的也可能放大的;(3)保持小孔和烛焰的距离不变,向后拉动内筒增加筒长,烛焰的像变大;(4)保持小孔和烛焰的距离不变,向前推动内筒,烛焰的像更明亮.对于这四句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 .(1)(2)(3)(4);B .(1)(3)(4);C .(1)(2);D .(3)(4). 7、发生日偏食的时候,太阳光透过茂密的树叶,在树下地面上形成的亮斑是:A .圆形的;B .月牙形的;C .树叶的形状;D .小孔的形状. 8、太阳光透过玻璃射进屋的过程中,光速将:( )A .变大;B .先变大后变小;C .变小;D .先变小后变大.9、当太阳、水星、地球运行到一条直线上时,在地球上可以观察到太阳上有一个小黑斑在缓慢移动,这种现象称为“水星凌日”,是难得的天文奇观。
光的直线传播知识梳理本节课学习重点是对光源和光的传播特征的认识,难点是光沿直线传播的具体应用。
历年中考命题主要考查光源的判断和直线传播的现象及应用,题型难度不大,需把握好光源的特征,理解常见的直线传播现象,特别是小孔成像的原理及特征。
题型主要有填空题、选择题和实验题。
一、光源光是由某些能发出光的物体产生的。
我们把那些正在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
如太阳、正在发光的萤火虫、正在发光的电灯及点燃的蜡烛等都是光源。
光源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自然光源,如太阳、正在发光的萤火虫、水母、灯笼鱼等;另一类是人造光源,如点燃的蜡烛、正在发光的霓虹灯和正在发光的白炽灯等。
注意:光源是指自身正在发光的物体,如太阳、发光的电灯、点燃的蜡烛都是光源。
有些物体本身并不发光,但由于它们能反射太阳或其他光源射出的光,看上去好像也在发光,但它们不是光源,如银幕、月亮和所有的行星,它们并不是物理学上所指的光源。
二、光的传播1.光沿直线传播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雾天里的车灯射出直线光束,穿过森林的阳光是一条条直线等现象,说明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进一步探究可知,光在透明均匀介质中都沿直线传播。
像空气、水、玻璃等都是透明均匀介质。
在物理学中,我们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这条直线叫做光线。
光线是便于研究光线问题而引人的一个物理模型,光线不是真实存在的。
光线相互平行的光称为平行光,在地球上,太阳光可认为是平行光。
2.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a.小孔成像: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像是倒立的实像(树荫下的光斑是太阳的像)。
b.激光准直:挖隧道定向;整队集合;射击瞄准。
c.坐井观天(要求会作有水、无水时青蛙视野的光路图);一叶障目;d.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黑色区域即影子。
影子、日食、月食(要求知道日食时月球在中间;月食时地球在中间)。
三、光的传播速度8实验证明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约为3×10 m/s(光在真空8中的传播速度通常用字母c表示)。
考点03 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知识回顾】考点一、光的直线传播、光源1.正在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光源可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
2.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s m C /1038⨯=,而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接近于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也认为是s m C /1038⨯=,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约为s m C /1025.24/38⨯=,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约s m C /1023/28⨯=为。
3.光年是指光在1年中的传播距离,1光年=3600s×24×365×3×108m/s=9.46×1015m 。
4.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的例证。
如图,物体发出的光通过小孔投射到后面的屏上,形成左右相反、上下倒置的实像。
这就是小孔成像。
5.小孔成像的规律是:当像距大于物距时,所成的像是放大的(放大、缩小);当像距小于物距时,所成的像是缩小的(放大、缩小)。
考点二、光的反射1.光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两种介质交界面(或物体表面)时,有一部分光返回原来的介质中的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2.光的反射定律:在光的反射现象中,(1)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同在同一个平面内(共面);(2)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分居);(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等角)。
3.光反射时,若光逆着原来反射光线的方向照射到反射面上,则反射光线逆着原来的入射光线照射出去。
这说明,光路是可逆的。
4.反射面是光滑平面,光线平行反射的叫镜面反射;如镜子、平静的水面等;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5.照射在粗糙表面上的光向各个方向反射的现象叫漫反射。
6.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当平行光照射时,镜面反射的反射光仍然是平行,而漫反射的反射光线是发散的,向各个方向都有。
考点三、平面镜成像1. 平面镜成像利用的是光的反射。
成像规律是:(1)像与物大小相等;(2)像到镜的距离与物到镜的距离相等;(3)像与物的对应点的连线与镜面垂直;(4)像与物左右位置颠倒;(5)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实像、虚像)。
光的直线传播练习题(含答案)1、在阳光下,身长1.80米的人在地上的影子的长度是1.35米。
此时,为使太阳光能直射入井底,在井口放置一平面镜,该平面镜与水平面的夹角应为。
(已知sin300=0.5,sin370=0.6,tg300=0.577,tg370=0.75)2、关于日食和月食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月球的本影区里可看到日全食;(B)在月球的半影区里可看到日偏食;(C)在月球进入地球的半影区时,可看到月偏食;(D)在月球完全进入地球的本影区时,可看到月全食。
( )3、如图所示,A是直径为10厘米发光圆,B是直径为5厘米遮光板,C为光屏,三者中心共轴,AB之间隔200厘米,当C离B为多远时正好在屏上的本影消失只有半影?这时半影环的半径是多少?本影可取得最大直径是多少?4、北京地区在冬至那天的中午, 你如果将1根米尺在阳光下竖直立在水平地面上, 这时这根米尺的影子有多长? 已知北京的纬度是北纬39.90.5、一颗在地球赤道上方飞行的人造地球卫星, 在春分(或秋分)时节, 日落两时后, 赤道地区的人们仍有可能在头顶正上方看到这颗明亮的卫星. 试求卫星的最低高度. (地球半径是6.38 106m)6、房间的天花板上有一发光面直径为30cm的吸顶灯, 在灯的正下方有一张直径为90cm、高为80cm的圆桌, 房间的高度为3.20m. 试求在该灯照射下, 桌面在地面上形成的本影的直径以及半影边缘形成的圆的直径.7、在大树下,由于阳光的照射,常看到地上有许多圆形的亮斑( )(A)这些都是太阳的正立虚像(B)这些都是太阳的倒立虚像(C)这些都是太阳的正立实像(D)这些都是太阳的倒立实像8、如图所示,在距竖直墙MN左侧一段距离的A点有一小球,在球的左边、紧靠小球处有一固定的点光源S.给小球一向右的水平初速度,当小球在空中做抛运动时,在小于碰墙以前,它在墙上的影子由上而下的运动是( )(A)匀速直线运动(B)自由落体运动(C)变加速直线运动(D)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小于重力加速度g9、应用光在均匀的空气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性质,人的眼睛在观察物体的时候,可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判断物体的位置.10、当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适当位置时,就会出现日食(如下图).在A、B处的人们看到的是日____食,A处看到的是______图形象,B处看到的是____图形象;在C处的人们看到的是____食,看到的是____图形象.若这时在高空经过D处,看到的则是日___食,看到的是___图形象.11、太阳光通过一个三角形的小孔射在观察屏上.在改变屏到小孔的距离的过程中:(1)屏上能否出现三角形的光斑?若能,出现这种光斑的条件是什么?若不能,其理由是什么?_________.(2)在屏上能否出现圆形的光斑?若能,出现这种形状光斑的条件是什么?若不能,理由是什么?12、暗室的被密封的朝南的窗上有一小孔,室外被阳光照亮的白色汽车从窗外自东向西驶过,这时在正对小孔的是室内墙上看到的是( )(A)汽车正立的像自东向西移动(B)汽车正立的像自西向东移动(C)汽车倒立的像自西向东移动(D)汽车倒立的像自东向西移动13、赤道上A处的上空有一通信卫星,若已知地球半径R=6400km,不考虑大气对光的直线传播的影响,求居住在A处附近的人,日落后能看到通信卫星的时间大约多少小时.(日落后由于太阳光照射到卫星上,地面上A处的人用望远镜可以观察到卫星,若卫星进入地球的影中,太阳光照不到卫星,地面上A处的人就看见卫星了.)14、为了估测路灯距水平路面的高度,一身高为1.6m的同学站在路面某处时,测得地面上由路灯照射出现的人影长为2.4m;当他朝着路灯方向走了3.2m时,影长恰好跟他的身高相等.由此可知路灯的高度是______m.15、关于日食现象,以下判断正确的有()(A)在地球上能看到日全食时,不可能看到日环食(B)在地球上能看到日环食时,不可能看到日偏食(C)出现日全食时,地球离太阳比较近,月亮离地球也比较近(D)出现日环食时,地球离太阳比较近,月亮离地球比较远16、为了估测路灯距水平路面的高度,一身高为1.6 m 的同学站在路面某处时,测得地面上由路灯照射出现的人影长为 2.4 m ;当他朝着路灯方向走了3.2 m 时,影长恰好跟他的身高相等。
初二物理光的直线传播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好像在水面处折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B.岸边景物在水中形成倒影,属于光的折射现象C.小孔成像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D.能从不同方向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在其表面发生了镜面反射【答案】C【解析】A.我们看斜插入水中的筷子时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光的折射,好像在水面处折断,故A错误不符合题意;B.岸边景物在水中形成倒影,是平面镜成像现象,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B错误,不符合题意;C.小孔成像说明了光沿直线传播的,故C正确,符合题意;D.能从不同方向看见不发光的物体,说明反射光线各个方向,是因为光在其表面发生了漫反射,故A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C。
【考点】光现象2.下列不属于光源的是【】A.点燃的蜡烛B.月亮C.晚上的萤火虫D.发光的水母【答案】B【解析】自身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点燃的蜡烛、晚上的萤火虫、发光的水母都是光源;月亮自身不发光,是反射的太阳光,所以不是光源。
【考点】光源3.下列事实或现象属于光的反射的是()A.太阳未出地平线时,人已看到太阳B.人在太阳光下行走,出现人影相随C.在隐蔽处用潜望镜观察外面的情况D.注满清水的池底,看起来象变浅了【答案】C【解析】根据光的反射现象、光的折射现象与光的直线传播就可解答此题.太阳未出地平线时,人已看到太阳,由于空气中有不均匀的介质,当光照在上面时,就会发生折射,这属于光的折射现象;人在太阳光下行走,出现人影相随这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注满清水的池底,看起来象变浅了这属于光的折射现象;在隐蔽处用潜望镜观察外面的情况这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选C.【考点】光的反射现象、光的折射现象、与光的直线传播原理4.夜晚,当你向一盏路灯走近和离开路灯的过程中,你的影子的长度是()A.由长逐渐变短,再由短逐渐变长B.由短逐渐变长,到逐渐消失C.由短逐渐变长,到无穷长D.以上说法都是不正确的【答案】A【解析】影子的形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路灯的光射向地面时,遇到人,被人挡住了,在地上留下一个光照不到的地方,这就是影子。
第四讲 光现象初步第一节 光的直线传播与反射一、光源与光速光源:本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例如太阳、点燃的蜡烛、发光的灯泡等.按照几何形状不同,光源可以分为点、线、面、体光源.它们都是实际光源的抽象和近似.点光源:凡是本身的大小与被它照到的物体间的距离大小相比可以忽稍不计的光源,都可以看做“点光源”.点光源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光线:物理学中用来表示光传播的方向和路径的一条带箭头的射线叫做光线.光线是由一小光束抽象而建立的物理模型.光束:光束分为会聚、平行、发散光束.点光源发出的是发散光束,太阳发出的是平行光束.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并且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为83.010m /s c =⨯.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十分接近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通常也可以近似认为是83.010m /s ⨯.光速c 是速度的上限,任何物体的速度都不可能超过光速c .二、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种均匀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阳光下树木、建造物的影子,月蚀、日蚀以及小孔成像,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光在不同的或者不均匀的介质中,则不一定沿直线传播.根据光沿直线传播的性质,如果知道一个发光体S 射出的两条光线,只要把这两条光线向相反方向延长到它们的交点,就能确定发光体的位置,如图2.1所示.在人用眼睛观察物体的时候,根据两只眼睛对物体的视线间的夹角可以判断物体的位置也是这个道理.(一)影点光源发出的光照射到不透明的物体上时,物体向光的表面被照亮,在背光面的后方形成一个光照不到的黑暗区域,这就是物体的影.图2.2所示为点光源的影.影区是发自光源并与被照物体的表面相切的光线围成的.如果用一个发光面比较大的光源来代替点光源,影的情形就会不同.发光面上的每一个发光点都可以看做一个点光源,它们都在物体的暗地里造成影区,这些影共有的彻底不会受到光照射的范围叫做本影.本影的周围还有一个能受到光源发出的一部份光照射的区域,叫做半影.图2.3所示为面光源的本影与半影.光源的发光面越大,本影区越小.(二)日蚀和月蚀发生日蚀时,太阳、月球和地球位于同向来线上,月球在中间.太阳发出的光线经月球遮挡后,形成如图2.4所示的a,b,c,d四个影区,其中a为本影区,没有光线能够照射到该区域,b为伪本影区,惟独太阳边缘发出的光线可以照射到该区域,c和d为半影区.当地球上的观察者位于a区域内时,将观察到日全食,位于b区域时,可以观察到日环食,位于c和d区域时则可以观察到日偏食.发生月蚀时,太阳、地球和月球位于同向来线上,地球在中间,如图2.5所示.当月球有一部份进入地球的本影区时,在本影区的部份由于没有光线到达,因此该部份不能被看到,形成月偏食.当月球全部进入地球的本影区a时,由于没有太阳的光线照射到月球表面,月球也再也不反光,因此地球上的观察者会看到月全食.在月蚀现象中,不可能浮现月环食.三、光的反射光在入射到两种介质的分界面上时,又返回到原来介质中继续传播的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射分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无论哪种反射,对每一条光线而言,都遵从光的反射定律.(一)光的反射定律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图2.6).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二)平面镜对光线的反射作用平面镜可以使光线发生镜面反射,我们可以用平面镜来控制和改变光路.1.当入射光线方向不变时,平面镜旋转θ角,反射光线将转过2θ角例1(上海第27届大同杯初赛)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70︒,若入射光线方向不变,使平面镜绕入射点沿入射光线与法线构成的平面顺时针方向旋转40︒后,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 ).A.40︒B.80︒C.120︒D.160︒分析与解 本题有两种情况,先分别画出示意图,如图2.7(a)和(b)所示.在图2.7(a)中,平面镜顺时针转过40︒后,反射光线OB转过80︒角至OB'的位置,由几何关系知此时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120︒;在图2.7(b)中,平面镜顺时针转过40︒后,反射光线OB转过80︒角至OB'的位置,同样根据角度间关系知此时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40︒.本题正确选项为AC.2.角镜反射问题所谓角镜,是指两个平面镜反射面相对,互成一定夹角.当光线入射时,可以在两平面镜间发生两次甚至多次反射.两块互相垂直的平面镜是同学们所熟知的一种角镜,当有一条光线射入两个互相垂直的平面镜,其反射光线必与入射光线平行.更普通的情况请看下面例题.例2如图2.8所示,两平面镜1OM ,2OM 之间的夹角为θ,入射光与平面镜2OM 平行,经两个镜面两次反射后,出射光与1OM 平行,那末θ角应为( ). A.30︒ B.45︒ C.60︒ D.75︒分析与解 如图2.9所示,入射光线平行于2OM ,则1θ∠=,反射光线平行于1OM ,则4θ∠=.又根据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则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也等于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即12∠=∠,34∠=∠,所以ABC △为等边三角形,60θ=︒.本题正确选项为C.例3到若使一束光先后经两平面镜反射后,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垂直,这两平面镜应如何放置?分析与解 画出如图2.10所示的光路示意图,我们只要找到镜面夹角θ与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夹角ϕ的关系,并令90ϕ=︒,即可求得θ的值.设入射光线与镜面OM 的夹角为α,则结合反射定律可知OBC α∠=,1802ABC α∠=︒-则180OCB αθ∠=︒--180222180BCD OCB αθ∠=︒-∠=+-︒1801802ABC BCD ϕθ=︒-∠-∠=︒-令90ϕ=︒,可得45θ=︒.因此两镜面夹角应为45︒.例4 (上海第29届大同杯初赛)如图2.11所示,平面镜OM 与ON 之间夹角为α,在两平面镜角平分线上有一个点光源S ,如果要保证S 发出的任意一条光线最多只能产生两次反射,则α的最小值是( ).A.120︒ B.90︒C.72︒ D.60︒分析与解画出光路图如图 2.12所示,若经两次反射后,出射光线BC 与镜面ON 的夹角ϕ满足ϕα时,第三次反射将不会发生.设入射光线SA 与镜面OM 夹角为θ,则2αθ.根据光的反射原理并结合几何关系可得OAB θ∠=,180OBA αθϕ∠=︒--=又ϕα,即180αθα︒--,得2180αθ+︒,当2αθ=时,72α︒,因此α的最小值为72︒,本题正确选项为C.值得说明的是,若要求从S 发出的任意一条光线最多只能产生三次、四次……反射,解决方法类似.较之角镜的两次反射,多次反射问题要复杂一些,下面给出一些例题及解题方法.例5 如图2.13所示,平面镜OM 与ON 的夹角为θ,一条平行于平面镜ON 的光线经过两个平面镜的多次反射后,能够沿着原来的光路返回,则平面镜之间的夹角不可能是( ).A.1︒B.2︒ C.3︒ D.4︒ 分析与解要使光线能够原路返回,就需要让光线最终能垂直入射到某一镜面上.画出如图2.14所示的光路图,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及角度间的关系,可知ABM θ∠=,2BCN θ∠=3CDM θ∠=,4DEC θ∠=,……因此经过N 次反射后,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变为N θ,只需90N θ=︒,90Nθ︒=即可使光线原路返回.因为N 为1,2,3,4,…等自然数,因此θ不可能等于4︒.本题正确选项为D.对于光线在角镜之间多次反射的问题,也可以进行如下处理:如图2.15(a)所示,点光源S 发出一条光线SA ,在平面镜ON ,OM 上的A ,B ,C 点发生三次反射的情形(C 处的反射光线未画出)可以转化为图2.15(b)所示情形:以平面镜ON 为对称轴画出平面镜OM 的对称图形1OM 、光线AB 的对称图形1AB 、光线BC 的对称图形1B C ;然后,再以1OM 为对称轴,画出平面镜ON 的对称图形1ON 和1B C 的对称图形11B C ,显然,S ,A ,1B ,1C 四点共线,即光线相当于沿着直线从S 到达1C 点,1SC 与ON ,1OM ,1ON ;亦有三个交点A ,1B ,1C ,这代表了光线SA 在角镜之间发生了三次反射.在解题时,若能灵便运用上述规律,则可以省去寻觅角度间的复杂关系的过程.例6 (上海第29届大同杯初赛)如图2.16所示,平面镜OM 与ON 镜面之间的夹角为α,在两平面镜角平分线上有一个点光源S ,如果要保证S 发出的任意一条光线最多只能产生四次反射,则α的最小值是( ).A.30︒ B.40︒ C.50︒ D.60︒分析与解由于入射光线在两平面镜间反射了4次再也不与镜面相遇,说明我们从OM 开始连续沿逆时针作夹角为α的平面若干个(注意OM 与ON 不是所作的平面),如图2.17所示,当任意一条入射光线与所作的第4个平面再也不有交点时,就说明再也不与镜面相遇了,由几何关系知41802αα︒-,解得40α︒.所以本题正确选项为B. 例7(上海第28届大同杯初赛)如图2.18所示,两平面镜OM和ON的夹角为θ,入射光线平行于ON 镜且在两镜面间经12次反射后再也不与镜面相遇,则两镜面之间的夹角θ可能为( ). A.13︒ B.14︒ C.15︒ D.16︒分析与解如图2.19所示,由于入射光线在两平面镜间反射了12次再也不与镜面相遇,说明我们从OM 开始连续沿逆时针作夹角为θ的平面12个,当入射光线与所作的最后一个平面再也不有交点时,就说明再也不与镜面相遇了,即120220θθ︒-,解得13.8θ︒;当入射光线在两平面镜间反射11次时,11180θθ<︒-,解得15θ<︒.故13.815θ<︒,所以本题正确选项为B.练习题1.(上海第8届大同杯复赛)在阳光照射下,竖立的木杆AB 在地面上的投影为BC ,如图2.20所示.图中点M 为木杆AB 的中点,3S C 为BCA ∠的角平分线.由图可知,阳光的照射方向沿着( ).A.1S A B.4S B C.2S M D.3S C2.月球位于太阳和地球之间时,月球的影子如图2.21所示,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位于区域a 和b 内的人可看到月全食B.位于区域c 和d 内的人可看到日全食 C.位于区域b 内的人可看到日环食 D.位于区域c 和d 内的人可看到日偏食3.(上海第28届大同杯初赛)日蚀、月蚀是我们在地球上通过肉眼能直接观测到的天文现象,如果定义月球的半径为1,则地球的半径约为3.7,太阳的半径约为400,地、月距离约为220,地、日距离约为48.610⨯,参考上述数据可以判断,在地球上看不到的现象是( ).A.月环食 B.月全食 C.日环食 D.日全食4.(上海第25届大同杯初赛)地球的半径为R ,地球的自转周期为24h ,某地球同步卫星位于赤道上空且离地面的高度约为5.6R ,卫星正下方地面上有一观察者,用天文望远镜观察被太阳光照射的此卫星.若不考虑大气对光的折射,春分(即太阳光直射赤道)那天在日落的时间内,这人观察不到卫星的时间约为( ).A.40min B.70min C.100min D.140min5.早在公元前305年,著名天文学家埃拉托色尼就已经测量出了地球的周长,与现代科学公认的地球周长的真实值相差不到0.1%.他在研究中发现,每年夏至这天,塞恩城(今埃及阿斯旺)正午的太阳光正好直射到城内一口深井的底部.而远在km S 以外的亚历山大城,夏至这天正午的太阳光却会使物体在地面上留下一个影子,他测得太阳光方向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为θ(单位:度),由此得出地球的周长为( ). A.km 360Sθ⋅ B.360km Sθ⋅ C.km 180Sθ⋅ D.180km Sθ⋅6.(2022年大同杯初赛)用转动八面镜法可以测光速,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2.22所示.S 为发光点,T 为望远镜,平面镜O 与凹透镜B 构成为了反射系统.八面镜M 距反射系统的距离AB 为L (L 可长达几十千米,且远大于OB 以及S 和T 到八面镜的距离).调整八面镜的位置直到通过望远镜能看到发光点S ,然后使八面镜转动起来,并缓慢增大其转速(1秒内转过的圈数),当转速达到0n 时,恰能在望远镜中再一次看见发光点S ,由此得到光速c 的表达式是( ).A.04c Ln = B.08c Ln = C.016c Ln = D.032c Ln =7.(2022年大同杯初赛)如图2.23所示,平面镜OM 与ON 的夹角为θ,一条平行于平面镜ON 的光线经过两个平面镜的多次反射后,能够沿着原来的光路返回.则两平面镜之间的夹角不可能是( ).A.20︒ B.15︒ C.10︒ D.5︒8.(上海第29届大同杯初赛)如图2.24所示,平面镜OM 与ON 镜面之间夹角为α,在两平面镜角平分线上有一个点光源S ,如果要保证S 发出的任意一条光线最多只能产生7次反射,则α的最小值是( ).A.14︒ B.24︒ C.34︒ D.44︒9.(上海第11届大同杯初赛)如图2.25所示,光屏和正在旋转着的六面镜都竖直放置,六面镜的横截面为正六边形,一束光垂直通过光屏的小孔,正对六面镜的转轴OO '射来.如果镜与光屏之间的距离为l ,六面镜的镜面宽度与l 相比可以忽稍不计,光屏足够大,那末这束光经镜面反射在光屏上所成的光点轨迹,其最大距离是( ).A.2l B.2tan60l ︒C.2tan 60l ︒ D.tan 60l ︒10.(上海第18届大同杯初赛)如图2.26所示,两平面镜OA 和OB 之间的夹角α为9︒,自平面镜OB 上的某点P 射出一条与OB 镜面成β角的光线,在β角由0︒至180︒范围内(不包括0︒)连续变化的过程中,发现当β取某角度时,光线经镜面一次或者多次反射后,恰好能返回到P 点,则符合该要求的β有( ).A.1个 B.2个 C.6个 D.9个11.(上海第18届大同杯初赛)如图2.27所示,两平面镜垂直放置,某光线PA 以入射角α入射到镜面OM 上,经平面镜OM 和ON 两次反射后反射光线BQ 与PA 平行.现将两平面镜以过O 点且垂直于纸面的直线为轴同时逆时针旋转一个角度()ββα<,假设镜面足够大,则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之间的距离将(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12.(上海第5届大同杯初赛)两个互相垂直的平面镜组成为了激光反射器,如图2.28所示.如果入射光线方向不变,反射器绕O点沿顺时针方向转过30︒,那末经过反射器两次反射的光线将转过( ).A.90︒B.15︒C.30︒D.0︒13.如图2.29(a)所示,平面镜OM与ON的夹角为θ,光线AB经过平面镜的两次反射后出射光线为CD.现将平面镜OM与ON同时绕垂直纸面且过O点的轴转过一个较小的角度β,而入射光线不变,如图2.29(b)所示.此时经过平面镜两次反射后的出射光线将( ).A.与原先的出射光线CD平行B.与原先的出射光线CD重合C.与原先的出射光线CD之间的夹角为2βD.与原先的出射光线CD之间的夹角为β14.如图2.30所示,两平面镜OA和OB成15︒夹角交于O点,镜面足够长,从C点处垂直于OA镜面射出一条光线,此光线在两镜间经多次反射后再也不与镜面相遇.试问:有几次反射?而最后一次反射发生在哪个镜面上?( )A.5次,OB镜B.6次,OB 镜C.5次,OA 镜D.6次,OA 镜15.(上海第9届大同杯复赛)如图2.31所示,两块平面镜互成60︒角放置,平行于角平分线的两条光线AO 和CO '分别射到两块平面镜上,它们的反射光线OB 的反向延长线与O D '的反向延长线的夹角θ为________.16.如图2.32所示,从光源发出的光垂直射到平面镜上,经反射在正对着平面镜3m 处的墙上A 处有一光斑.若使光斑向上挪移1m 至B 处,平面镜应以O 点为轴转过的角度为________.17.如图 2.33所示,平面镜1OM 与2OM 成θ角,A 为1OM 上一点,光线从A 点出发,对于2OM 的入射角是50︒,经过来回四次反射后跟2OM 平行,则θ角为________.参考答案1.A.根据光的直线传播,影子的末端C 点应是A 点挡住阳光留下的,因此1S A 为阳光照射的方向.2.CD.题中是月亮挡住了太阳的光,则位于c 和d 区域的人可以看到日偏食,位于b 区域的人可以看到日环食,位于a 区域的人可以看到日全食.3.A.日全食、日环食、日偏食以及月全食、月偏食都可以在地球上观察到,月环食不可能观测到.4.B.如图2.34所示,当阳光照射不到卫星时,地面上的人就观察不到该卫星.可见,卫星随地球从A 转到B 的过程中,人都看不到该卫星.结合题意,可知1cos 6.6OC OA α==,求得81.3α=︒,则180217.4βα=︒-=︒.因此看不到卫生的时间2460min 360t β=⨯⨯︒69.6min =,本题正确选项为B.5.B.题中所述深井与地球球心的连线和亚历山大城与球心的连线的夹角为θ,两地间的距离S 即为圆心角θ所对应的弧长,设地球周长为km C ,则360S C θ=⋅,解得360km SC θ=.6.C.光从S 出发,经过一系列反射到达望远镜T ,总路程为2L .从图2.22所示位置开始,到望远镜中再次看到发光点S ,八面镜转过了18圈,用时018t n =.因此光传播的速度0216L c Ln t ==,选项C 正确.7.A.略,可参照本节例5的解答.8.B.仿照本节例6的解答,我们从OM 开始连续沿逆时针作夹角为α的平面若干个(注意OM 与ON 不是所作的平面),当任意一条入射光线与所作的第7个平面再也不有交点时,说明光线最多反射7次后就再也不与镜面相遇了,由几何关系知71802αα︒-,解得24α︒.所以本题正确选项为B.9.B.光线由小孔垂直射向六面镜的某个反射面时,反射光线将回到小孔,当六面镜由此位置转动30︒时,光线恰入射到某反射面的边缘,此时反射光线转过60︒,如图2.35所示(鸟瞰图),光屏上的光斑离小孔的距离达到最大,设为d ,则tan 60d l=︒,因此光斑移动的最大距离为22tan60d l =︒.10.D.要使光线最终能返回到P 点,则需光线能垂直入射到某镜面上.若光线直接由P 点垂直射向OA 镜面,则由几何关系可得90βα=︒-,若光线经OA 反射一次后,反射光线垂直于OB 镜面,则902βα=︒-,以此类推,当光线第N 次与两镜面垂直时,有90N βα=︒-,显然β应大于零,则10N <,β的值共有9个.11.C.如图2.36所示,由于OM 和ON 两镜面垂直,所以入射光线PA和反射光线BQ 平行.过A 点作AC 垂直BQ 于C 点,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及几何关系,在直角OAB △中,ABO α∠=,则sin OA AB α=.在直角ABC △中,1802ABC α∠=︒-,则 ()sin 1802sin 22cos sin OA AC AB OA αααα=︒-== 将镜面转过β角后,入射光线与镜面OM '交于D 点,入射角变为αβ-,最终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仍平行,设此时两光线的距离为d ,则 ()()()sin 222sin OD d ODcso αβαβαβ=-=-- 又在AOD △中,由正弦定理得 ()()sin 90sin 90OD OA ααβ=︒-︒+-⎡⎤⎣⎦解得()cos cos OS OD ααβ=-,则可得 ()()()2cos 2cos 2cos cos OS d ODcso OA ααβαβααβ=-=-=- 可见,镜面转动后,最终的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平行,且距离并未改变.即最终的反射光线位置并未改变.12.D.光线射向两个互相垂直的平面镜,反射光线与原来的入射光线平行,只要入射光线位置不变,反射光线位置也不变.这可由第11题得到左证.13.B.可参考第11题的解答进行证明.14.A.我们从OB 开始连续沿逆时针作夹角为15︒的平面若干个,当做到第6个时,发现第6个平面已经与光线平行,因此,光线只能与OB 以及所作的4个平面相交,故只能反射5次,由于第一次是在OB 镜反射,第二次在OA 镜反射,以此类推,第五次反射应在OB 镜.15.120︒.θ等于两镜面的夹角与两入射光线与各自镜面夹角的和.16.15︒.由几何关系可知反射光线转过了30︒角,则平面镜转过了15︒角.17.10︒.第一次反射时,反射光线与2OM 镜面的夹角为40︒;第二次反射时,反射光线与1OM 镜面的夹角为40θ︒-;第三次反射时,反射光线与2OM 镜面的夹角为402θ︒-;第四次反射时,反射光线与1OM 镜面的夹角为403θ︒-,则有403θθ︒-=,10θ=︒.。
思维特训(五) 光的直线传播与反射车内人还是能看到车外的人。
站在外面的人却相反,外面光线强,人瞳孔张得小,所以进入眼睛的光线少,看到车内透出的光线更少,所以车外人不容易看到车内人,故①②③均正确。
[答案] D作图法解决光学问题例2如图5-TX-1所示,平面镜M1和M2的夹角为60°,物点S经这两块平面镜所成的清晰像共有()A.2个B.3个C.4个D.5个图5-TX-1[解析] 解答本题的两点依据:①物在镜面的前方,则能在镜中成像,在镜面后方不能成像;②像也可以再成像。
如图5-TX-2所示,S5在两平面镜的后面,则不能再继续成像。
由数学知识也可得S3、S4所成的像重合为S5。
图5-TX-2[答案] D影子的数学计算例 3 (多选)身高1.5 m 的小明沿直线匀速运动,路灯在行进线路中某点的正上方,某时刻人影的长度为0.6 m ;前进4 m 后,影长变为1.4 m ,则路灯的高度可能为( )A .9 mB .7.5 mC .6 mD .4.5 m[解析] 小明可能沿直线向着路灯方向匀速运动,也可能沿直线背着路灯匀速运动,如图5-TX -3所示。
设小明某时刻距离路灯正下方距离为x ,路灯高度为H ,则有:1.5 m 0.6 m =H 0.6 m +x①;若他沿直线向着路灯方向匀速运动,则有:1.5 m 1.4 m =H 1.4 m +4 m -x②;①②联立解得x =1.2 m ,H =4.5 m 。
若他沿直线背着路灯方向匀速运动,则有:1.5 m 1.4 m =H 1.4 m +4 m +x③;①③联立解得x =3 m ,H =9 m 。
选项A 、D 正确。
图5-TX -3[答案] AD设计实验题——光沿直线传播例4利用身边的常见物品做一些小实验,既是同学们学习、研究物理的好方法,更是一种创新。
请你用图5-TX-4中的塑料吸管和激光笔,从正反两方面分别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探究光在空气中是否沿直线传播。
初三物理光的直线传播试题答案及解析1.如图所示的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答案】A【解析】A水中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符合题意;B日食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不符合题意;C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不符合题意;D水中的铅笔看上去折断了,是光的反射,不符合题意;答案选A。
【考点】光的反射2.下列图片中的物理现象与所对应的物理知识相符的是【答案】C【解析】A.手影游戏利用的是光的直线传播原理,不是光的色散,A错误,不符合题意;B.小孔成像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不是光的折射,B错误,不符合题意;C.照镜子是利用平面镜成像,而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C正确,符合题意;D.渔夫叉鱼时看到鱼时是光的折射,不是光沿直线传播,D错误,不符合题意。
【考点】光的色散;光的折射;光的反射;光的直线传播3.下列光现象中,属于折射现象的是()A.桥在水中的倒影B.镜中的人像C.海市蜃楼D.手影【答案】C【解析】光在同种均匀介质是沿直线传播的,生活中的手影、日食、月食、小孔成像等现象都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而形成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叫做光的折射,如:海市蜃楼、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等是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光在两种物质的分界面传播方向发生改变,返回原物质中的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如水中倒影、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
故本题正确选项是C。
【考点】光的传播及其应用4.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叉鱼B.手影C.看到地上的书D.凸透镜使光线会聚【答案】C【解析】A.叉鱼时之所以要向鱼的下方叉,是因为水中鱼反射的光线在从水中射入空气中时发生了光的折射现象,因此A选项不符合题意;B.手影是因为光在同一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而形成的,因此B选项不符合题意;C.人能看到本身不发光的书,是因为书对照射到其上的光线发生光的反射,反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而形成的,因此C选项符合题意;D.凸透镜使光线会聚是光照射到凸透镜时发生光的折射而形成的,因此D选项不符合题意;本题答案选C.【考点】光的反射;光的直线传播;光的折射.5.“影”是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做光学游戏的“手影”、留下美好记忆照片的“摄影”、幻灯机射到屏幕上的“投影”、湖岸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等,如图,它们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正确的是:【答案】C【解析】光学游戏的“手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而形成的;留下美好记忆照片的“摄影”、幻灯机射到屏幕上的“投影”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即凸透镜成像;湖岸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题正确选项是C。
初二物理光的直线传播试题答案及解析1.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是()【答案】A【解析】树荫下的圆形光斑是太阳通过树叶间的小缝隙成的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竹子在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铅笔在水面折断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陶罐在镜中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考点】光现象2.下列词语中涉及的光现象与“小孔成像”形成原因相同的是()A.凿壁偷光B.海市蜃楼C.猴子捞月D.杯弓蛇影【答案】A【解析】A、凿壁偷光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与“小孔成像”形成原因相同;B、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的折射造成的,故不符合题意;C、猴子捞月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利用光的反射,故不符合题意;D、杯弓蛇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利用光的反射,故不符合题意.故选A.【考点】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3.如图所示现象中,应该用光的折射来解释的是()【答案】B【解析】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A、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当月亮在地球与太阳中间时,就会出现日食现象;B、光在不均匀的空气中传播时会折射,有时就会出现海市蜃楼现象;C、观后镜是利用了凸面镜成像的原理,观看的范围变大;D、水面成像属于平面镜成像.故选B.【考点】光的传播、反射和折射现象4.(5分)学习了光学知识后,小桐和小朵想自己探究小孔成像现象。
如图a所示,她们给两个空罐的底部中央分别打上一个圆孔和一个方孔,再用两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口上,分别将小孔对着烛焰和灯丝,可以看到烛焰和灯丝通过小孔所成的像。
《光的直线传播》练习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1小题,共42.0分)1.关于光速,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光的传播速度总是3.0×108m/sB. 光的传播速度最大值为3.0×108m/sC. 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大D. 光年是天文学上表示距离的单位2.下列选项中都是光源的是()A. 电池和萤火虫B. 电池和烛焰C. 萤火虫和月亮D. 萤火虫和烛焰3.下列关于光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能被眼睛看到的物体都是光源B. 天空中的星星都是光源C. 发光的电灯不是光源D. 点燃的蜡烛是光源4.太阳光垂直照射在塑料棚顶一个很小的“△”形孔上,在地面上形成的光斑是()A. 圆形B. 方形C. “△”形D. “∇”形5.如图所示是发生日偏食的情况,月球把太阳遮住了一半,此时透过茂密的树叶,在树下地面上形成的亮斑是()A. 月牙形的B. 圆形的C. 树叶形的D. 小孔的形状6.小华借助小孔成像实验装置对“”形太阳进行观察,纸盒上扎有圆形小孔,则她在半透明光屏上看到像的形状是()A. B. C. D.7.某同学做“小孔成像”实验时,改变下列哪个因素时光屏上所成的像的大小将不变()A. 孔的大小B. 物体的大小C. 物体到孔的距离D. 像到孔的距离8.假如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不沿直线传播,下列现象可能出现的是A. 地球上没有昼夜之分B. 做操时更容易将队伍排直C. 阳光下的人影更清晰D. 更容易形成日食和月食9.在研究光的传播时,为了使问题简单化,引入了光线,这种研究方法是()A. 等效替代法B. 模型法C. 控制变量法D. 转换法10.下列物体不是光源的是()A. 太阳B. 灯光C. 月亮D. 火焰11.国庆70周年的烟花表演时,在天安门广场上空的显示出了“人民万岁”四个字。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燃放烟花时,我们总是先听到声音后看到烟花B. 烟花爆炸时,很远的地方都能听到响声,是因为其音调高C. 璀璨夺目的烟花属于光源D. 烟花爆炸时,发出的声音是爆炸而产生的,与振动无关12.下列现象中,不是利用光沿直线传播的实例是()A. 立竿见影B. 手影游戏C. 太阳发光D. 激光引导掘进方向13.如图是小孔成像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小孔成像的成因是光的直线传播B. 木板上的小孔一定是圆形的C. 蜡烛在光屏上形成的像是虚像D. 蜡烛在光屏上形成的像是正立的14.下列现象中,对应的物理知识是“光的直线传播”的是()A. 射击瞄准时要做到“三点一线”B. 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变浅了C. 在平静的湖面可以看到蓝天白云D. 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可以产生彩色光带15.下面关于光的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 光在真空中不能传播B. 光的传播是要时间的C. 光在任何介质中传播速度一样快D. “小孔成像”时小孔必须是圆形16.如图将易拉罐的一端剪去,蒙上半透明纸,在罐底部开一个小孔,用它做小孔成像实验,观察物体,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小孔必须做成圆形,否则成像会不清晰B. 物体做顺时针转动时,像也做顺时针转动C. 保持物体和小孔之间的距离不变,则半透明纸与小孔距离越大,像也越大D. 小孔成像实验说明,光在同种均匀质中沿直线传播17.2019年12月26日国内许多地区在中午12点至下午4点能观察到不同程度的日偏食,直接用肉眼观测太阳是会伤眼睛的。
初二年级物理光的反射练习试题含答案解析The manuscript can be freely edited and modified初二物理光的反射练习题含答案45分钟;满分100分班别:姓名:学号: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3分1.光的直线传播是有条件的;它的条件是;光只有在___________才能沿直线传播..光在不同的物质中的传播速度不相同;只有在__________速度才最大;其大小为__________千米/秒..2.光是直线传播的..___ _______成像证明了光的直线传播特性;小孔所成的像是_______ _______像;因此它可以用光屏接收到;接收到的像一定是______的..3.当光从一种物质向另一种不同的物质传播时;当到达两种传播物质的分界面时;会返回到原来传播的物质中;这种现象叫做光的________;在这种现象中光所遵循规律是___________定律..4.如图5—1所示;为一束反射光线;反射线OA与平面镜之间的夹角为30°角;如果使反射线继续向平面镜方向靠拢时;必须使入射线____________法线..5.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当太阳、月亮和地球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时;月亮恰好位于太阳和地球的连线上;在地球上就可以看到_________;这时地球上的部分地区则位于月亮的___________..6.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不同;是由于反射面的结构所造成的..当反射面极为光滑时;将发生________反射;当反射面粗糙不平时;则会发生_________反射..7.一束光线照在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光线向下与水平方向成30°角;在入射线不变时;转动镜面使反射光线竖直向上;入射线与镜面间成______角..8.如果有人以1米/秒的速度远离直立的平面镜时;像向________方向移动;相对于镜面的移动速度是________米/秒;人与像的相对速度是_________米/秒..9.太阳能的利用;目前已经很普遍了;它所常用的光学元件是_______镜;这种镜能集中日光能的原因是它能使光________;它把光能转化为_______能..10.汽车的驾驶室的外面都装有观察镜;这种镜是______镜;这样做可以______;该镜中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____..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25分1.在光的传播过程中;正确说法是:A.光在一种均匀物质中传播时;一定能直线传播B.光只有在真空中传播时;速度才会最大;它是物体运动速度的最大值C.光是由无数条光在传播时的细线组成的D.光从一种均匀物质进入另一种均匀物质时;也可以直线传播;只是传播的速度发生了改变2.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是日常所常见两种反射;在这两种反射中的共同点在于A.都可以把入射的平行光反射成平行光B.都可以使反射光在人的视觉里得到感觉;且感觉到强度相同C.两种反射都是由于光传播到两种物质的分界面上产生的3.一束入射光线沿与镜面成30°角的方向射到平面镜上;如果使光的传播方向不发生改变;应该采用的方法是A.使光线向镜面偏转30°角B.使光线向镜面偏转60°角C.使镜面向与光线夹角较小的方向偏转30°角D.使镜面向与光线夹角较大的方向偏转120°角4.人站在平面镜前;能看到镜内他的全身像和周围的景物的像;当人后退时A.他在平面镜中观察的视野变小;他的像也变小B.他在平面镜中看到景物范围;视野范围变大;他的像也变大C.他在平面镜中的视野变大;像的大小保持不变D.他在平面镜中的视野变小;观察到的景物减少;他在镜中所成的像保持不变5.当平行光射到反射镜上后;反射光线不能汇聚的镜是A.平面镜B.凸镜C.凹镜D.三个镜的反射光都是发散的三、作图题24分1.完成各图中光反射的光路图..2.根据平面镜的成像规律画出图5—4中点S和箭头AB所成的像..3.图5—5中的箱子是光进入箱中;然后又从箱中反射出来的光路图;按它们的光的传播规律;把适当的光学器件填入箱内..四、判断题正确的打“√”;错的打“×”18分1.光从一种物质进入另一种物质时;也可以直线传播..2.树在水中的倒立影;是由于水对光的反射而成的像..3.平面镜所成的像与镜的大小有关;镜大像也大..4.漫反射是由于光的杂乱射入造成的..5.光的反射必须发生在两种物质的分界面处;只要有分界面存在;都会发生光的反射..6.平面镜和凹镜都能成实像..7.凸镜所成的像都是虚像..8.凸镜和凹镜都能成像;所以它们都可以使光会聚..9.在任何的反射镜中;光路都是可逆的..五、计算题10分1.用激光反射器向月球发射激光信号;经过2.56秒在地面接收到返回的激光信号;则这时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是多少2.电线杆在阳光照射下的影长为7米;1根长1米的直立细杆的影长是1.2米;求电线杆的高是多少答案一、每空1分;共23分1.同一种均匀物质中;真空中传播3x106;2.小孔;实;倒立;3.反射;光的反射;4.远离;5.日食;影中;6.镜面;漫;7.60o8.远离镜面1米/秒;2米/秒;9.凹镜;会聚;热;10.凸镜;扩大视野;正立缩小虚像..二、25分1.ABD 2.C 3.CD 4.D 5.AB三、24分;每个图2分1.图5—22.图5—33.图5—4四、18分 1.√2.√3.×4.×5.√6.×7.√8.×9.√五、每小题5分;共10分公式对3分;结果对2分光的反射练习同步达纲练习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45分1.光的反射定律;某同学的叙述如下;其中错误的是A.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B.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C.入射角等于反射角D.入射角为θ;反射角也为θ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不可能在同一直线上B.发生漫反射时就不遵守反射定律了C.发生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D.反射光的速度小于入射光的速度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在光的反射现象中;若入射光线靠近法线;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B.光线垂直镜面入射时;反射角是90°C.通过平面镜;甲同学能看到乙同学;那么乙也能通过平面镜看到甲D.镜面反射遵守反射定律;漫反射也遵守反射定律4.若一束平行光垂直射到一平面镜上;这时反射光和入射光的夹角是A.0°B.90°C.45°D.180°5.若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80°;则入射光线和镜面的夹角是A.40°B.50°C.80°D.130°6.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是55°;保持入射光线不动;绕入射点转动面镜;使入射角增大10°;则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的夹角是A.50°B.70°C.90°D.130°7.如左下图所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MN的夹角是30°;如果保持入射光线不动;使平面镜绕入射点逆时针转动10°;则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的夹角A.增大20°B.增大10°C.减小20°D.减小10°8.如中上图所示;两平面镜A和B相交成角a;若入射光线跟B镜面平行;经镜面反射后;射出的光线与A平行;则角a为A.30°B.60°C.45°D.90°9.如右上图所示;两块平面镜相交成60°;一束光线AO射到平面镜M上;要使最后反射回去的光线与AO重合;但方向与AO相反;那么光线AO与平面镜M的夹角应是A.15°B.30°C.45°D.60°二、作图题每1题6分;第2题5分;共11分10.在下图中;根据题中给出的条件;画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或平面镜的位置.11.太阳光线与水平面成30°角;若要用镜子将太阳光线反射到竖直的深井里;镜面应与水平成多大角度请在下图中画出其光路图.三、境空题每空5.5分;共44分12.入射光线垂直射到平面镜上时;反射角是如果把镜面转动30°角;这时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的夹角是 .13.我国有一部古书淮南万毕术;书中记有这样一段文字:“取大镜高悬;置水盆于其下;则见四邻……”这是利用原理来观察周围景物;且类似于__________的装置.14.光的反射有反射和反射.两种反射都遵守定律.素质优化训练1.太阳光与水平地面成50°角入射;要使太阳光沿检查井照亮下水道;如下图所示;在井口处应怎样放置平面镜.2.太阳光与水平方向成60°角射向平面镜;若使反射光线沿水平方向射出;求平面镜与水平方向夹角生活实际运用1.铁板做成的公益广告牌上用油漆画上图案和文字.人们从广告牌前经过时却看不清上面的内容;只感到有刺眼的光照来;这是何故2.请你设计一种自行车“尾灯”;当光照射在它上面时;它能将光按原方向反射回去.这样使夜行的机动车辆能看清公路上的自行车.参考答案同步达纲练习一、1-5.C C B A B 6-9.C C B B二、10;11三、12.0° 60° 13.平面镜成像潜望镜 14.镜面漫光的反射素质优化训练1.平面镜应与水平面成70°角放置.2.平面镜的放法有两种:一种是镜面与水平方向成30°角;一种是与水平方向成60°角.生活实际运用1.广告牌如果太光滑;太阳光照在它上面;就易产生镜面反射.当人逆着反射光看广告牌时;由于光照太强;分辨不出它上面的字迹;图案和底色.2.自行车“尾灯”本身不发光;设计反射式尾灯是为了让车后的灯光照在它上面发生反射而被人观察到..将反射面设计成互成90°角度的组合面可以使先按原路反射回去.。
九年级下册物理理解性默写(含答案)第一章:光的直线传播和反射问题一:简答题1. 什么是光的本质?光的本质是电磁波。
2. 光速是多少?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每秒3×10^8米。
3. 什么是光的直线传播?光在一种介质中传播时,遇到另一种介质的界面时,才会发生反射、折射等现象。
4. 什么是光的反射?光射到物体的表面上后,返回原来的传播介质中的现象。
5. 折射是什么现象?当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由于介质的不同,光会改变传播的方向和速度,并发生弯曲的现象,称为折射。
问题二:选择题1. 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多少?()- A. 3×10^8米/秒- B. 3×10^6米/秒- C. 3×10^9米/秒- D. 3×10^10米/秒- 答案:A2. 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的现象是()- A. 反射- B. 折射- C. 散射- D. 吸收- 答案:B3. 对于平行光射向平面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射光线互相平行- B. 反射光线交于一点- C. 反射光线向内聚焦- D. 反射光线变得分散- 答案:A第二章:光的折射和测量问题一:简答题1. 什么是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后倾斜传播的现象。
2. 什么是光的全反射?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时发生的折射角达到某一角度时,光将完全反射回原介质中。
3. 什么是空气的绝对折射率?光从真空射入空气时,光速在空气中的比值。
4. 什么是介质的相对折射率?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两种介质中光速的比值。
5. 什么是光的追迹原理?用光的追迹原理解释测量或制作透镜以及其他不透明物体的光学现象。
问题二:选择题1. 全反射是指光从一种介质全反射回其原介质中,下列哪种情况会发生全反射?()- A. 光从水中射向玻璃- B. 光从空气射向水- C. 光从空气射向真空- D. 光从水射向空气- 答案:D2. 当光由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B. 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C. 折射角等于入射角- D. 折射角和入射角无关- 答案:B3. 下列哪个不属于透镜的主要类别?()- A. 平凸透镜- B. 胆脂透镜- C. 凹透镜- D. 凸透镜- 答案:B第三章:光的色散和光的成像问题一:简答题1. 什么是光的色散?光通过某些介质时,由于介质的折射率与颜色有关,导致光折射的角度与颜色有所不同,从而使白光产生色散的现象。
光的直线传播和反射
一、单选题(共6道,每道10分)
1.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 )
A.洁白的雪
B.皎洁的月亮
C.昏暗的烛焰
D.明亮的自行车尾灯
答案:C
解题思路:
我们能看到雪、月亮、自行车尾灯都是由于光线在物体上发生了反射进入我们的眼睛,而不是物体本身在发光,故不是光源。
光源一定是能自主发光的物体。
故选C。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光源
2.下列现象不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
A.刺眼的玻璃幕墙
B.路灯下的人影
C.日食
D.激光引进掘进机钻孔
答案:A
解题思路:
玻璃幕墙刺眼的原因是太阳光在平滑的表面发生了镜面反射,不属于光的直线传播。
故选A。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
3.若入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为30°,则反射角为( )
A.15°
B.30°
C.45°
D.60°
答案:B
解题思路:
入射角的定义是入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故入射角为30°;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与入射角大小相等,故反射角也为30°。
故选B。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光的反射定律
4.如图所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40°角,则( )
A.入射角是40°
B.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50°
C.反射角是50°
D.入射角增大5°,反射角增大10°
答案:C
解题思路:
根据光的反射定律解题:
由于法线垂直于平面镜,且入射光线与平面镜夹角为40°,故入射角为50°;由于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故反射角也为50°;则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40°;
如果入射角增大5°,由于反射角与入射角总是相等的,故反射角也增大5°。
故选C。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光的反射定律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镜面反射遵从光的反射定律
B.平行光束经平面镜反射后,仍然是平行光束
C.漫反射不遵从光的反射规律
D.漫反射中入射的平行光束经反射后,不再是平行光束
答案:C
解题思路: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从光的反射定律;
由于镜面表面光滑,平行光束经过平面镜后,发生镜面反射,会平行地射出;
平行光束经过粗糙的表面时发生漫反射,反射光线会指向各个方向,不再是平行光束。
故C选项符合题意。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6.如图所示,一束太阳光与水平面成30°角,利用一块平面镜使太阳光竖直射入井中,则( )
A.入射角为30°
B.入射角为60°
C.反射角为40°
D.反射角为45°
答案:B
解题思路:
如图,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之间的夹角为120°,由于反射角和入射角大小相等,故入射角和反射角各为60°。
故选B。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光的反射定律
二、填空题(共4道,每道4分)
7.上课时,老师让同学们应用光的反射知识做一个激光打靶游戏,装置如图所示。
保持激光入射方向不变,老师将图中的靶水平向左移动了一些,若仍要击中靶心,则应将平面镜____(选填“向上”或“向下”)平移一些。
答案:向上
解题思路:
入射光线方向不变,平面镜仍旧水平,则说明入射角大小不变,反射角大小也不变,即反射光线与原反射光线平行;耙向左移,先根据平行作出反射光线,使反射光线经过耙,平面镜的位置即可确定。
故应该向上平移。
试题难度:知识点:光的反射定律
8.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km/s,光年是____(选填“长度”或“时间”)单位。
答案:3.0×105, 长度
解题思路: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3.0×108m/s=3.0×105km/s。
光年是长度单位,表示光在真空中一年所行进的距离。
试题难度:知识点:光速
9.在“制作小孔成像观察仪”活动中,需要把制作好的圆筒插人易拉罐中,如图所示为了使半透明薄纸上的像更清晰,圆筒的____(选填“A”或“B”)端是用半透明薄纸制成的光屏。
用制成的小孔成像观察仪观察静物时,移动圆筒位置,增大光屏与小孔之间距离,则光屏上的像将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B, 变大
解题思路:
光线经过小孔后,在光屏上成倒立的实像,为了方便观察,应该在B端应该用半透明薄纸制成光屏。
根据作图和数学几何关系可知,在小孔成像中,当像距变大时,则像变大。
试题难度: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
10.利用如图装置进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
(1)将一束光贴着纸板A沿EO射到O点,若将纸板B向前或向后折,此时在纸板B上看不到反射光,这样做的目的是探究____、____和____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2)将入射光线EO向法线靠近时,看到反射光线OF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法线。
(3)将纸板A、B置于同一平面后,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B沿FO射到O点,反射光将沿图中的OE方向射出,说明光在反射时光路是____的。
(4)光屏在实验中的作用是:①显示____;②验证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____内。
(5)实验时光屏应____于桌面放置。
答案:反射光线, 入射光线, 法线, 靠近, 可逆, 光路, 同一平面, 垂直
解题思路:
略。
试题难度:知识点:光的反射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