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 实数有关概念
- 格式:doc
- 大小:270.50 KB
- 文档页数:2
6.3实数第1课时实数的有关概念关键问答①无理数有几种常见的表现形式?②数轴上的每一点都可以表示一个什么样的数?1.①2017·滨州下列各数中是无理数的是()A. 2B.0 C.12017D.-12.②如图6-3-1,半径为1个单位长度的圆片上有一点Q与数轴上的原点重合(提示:圆的周长C=2πr),把圆片沿数轴向左滚动1周,点Q到达数轴上点A的位置,则点A表示的数是________,属于__________(填“有理数”或“无理数”).图6-3-1命题点1无理数[热度:90%]3.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无理数就是无限小数B.无理数就是带根号的数C.无理数都是无限不循环小数D.无理数包括正无理数、0和负无理数易错警示③(1)无理数的特征:无理数的小数部分位数无限且不循环,不能表示成分数的形式.(2)常见的无理数有三种表现形式:化简后含π的数;有规律的无限不循环小数,如:1.3131131113…;含有根号且开方开不尽的数,如5,36.4.④在下列各数:0.51525354…,0,0.2,3π,227,9,39,13111,27中,是无理数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点拨④一个数不是有理数就是无理数,识别一个数是不是有理数,只需看其是不是整数或分数即可.5.有一个数值转换器,原理如图6-3-2所示:当输入的x 为256时,输出的y 是________.图6-3-26.⑤在1,2,3,…,100这100个自然数的算术平方根和立方根中,无理数共有多 少个?方法点拨⑤分别找出1~100这100个自然数的算术平方根和立方根中有理数的个数,即可得出无理数的个数.命题点 2 实数的概念与分类 [热度:95%] 7.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正整数、负整数统称整数 B .正数、0、负数统称有理数C .实数包括无限小数与无限不循环小数D .实数包括有理数与无理数 易错警示⑥实数包括有理数和无理数,即有限小数、无限循环小数、无限不循环小数. 8.⑦有下列说法:①两个无理数的和还是无理数;②无理数与有理数的积是无理数;③有理数与有理数的和不可能是无理数;④无限小数是无理数;⑤不是有限小数的数不是有理数.其中正确的有( )A .0个B .1个C .2个D .3个 解题突破⑦两个无理数的和或差不一定是无理数.9.⑧实数13,24,π6中,分数有( )A .0个B .1个C .2个D .3个 方法点拨⑧分数是两个整数作商,不能整除的数. 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14是有理数 B.2是无理数 C .-3-27是正实数 D.22是分数11.在数轴上,表示实数2与10的点之间的整数点有________个;表示实数2与10之间的实数点有________个.12.将下列各数填在相应的集合里: 3512,π,3.1415926,-0.456,3.030030003…(从左到右相邻的两个3之间0的个数逐渐加1),0,511,-321,(-13)2,0.1.有理数集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理数集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实数集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整数集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命题点3实数与数轴[热度:98%]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每一个整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数轴上的每一个点都表示一个整数B.每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数轴上的每一个点都表示一个有理数C.每一个无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数轴上的每一个点都表示一个无理数D.每一个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数轴上的每一个点都表示一个实数14.⑨如图6-3-3,数轴上的A,B,C,D四个点表示的数中,与-3最接近的是()图6-3-3A.点A B.点B C.点C D.点D解题突破⑨-3介于哪两个连续的整数之间?这两个连续的整数中哪个整数的平方与3的差的绝对值小?15.2018·宁晋县期中如图6-3-4,圆的直径为1个单位长度,该圆上的点A与数轴上表示-1的点重合,将该圆沿数轴滚动1周,点A到达点A′的位置,则点A′表示的数是()图6-3-4A.π-1 B.-π-1C.-π-1或π-1 D.-π-1或π+116.⑩在同一数轴上表示2的点与表示-3的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方法点拨⑩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等于右边的点表示的数减去左边的点表示的数.17.⑪如图6-3-5所示,按下列方法将数轴的正半轴绕在一个圆(该圆的周长为3个单位长度,且在圆周的三等分点处分别标上了数字0,1,2)上.先让原点与圆周上0所对应的点重合,再将数轴的正半轴按顺时针方向绕在该圆周上,使数轴上1,2,3,4,…所对应的点分别与圆周上1,2,0,1,…所对应的点重合,这样数轴的正半轴上的整数就与圆周上的数字建立了一种对应关系.图6-3-5(1)圆周上数字a与数轴上的数字5对应,则a=__________;(2)数轴绕过圆周100圈后,一个整数点落在圆周上数字2所对应的位置,这个整数是________.模型建立⑪数轴绕过圆周n圈(n为正整数)后,一个整数落在圆周上数字2所对应的位置,这个整数是3n+2.18.阅读下面的文字,解答问题.大家都知道2是无理数,而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因此2的小数部分我们不可能全部写出来,于是小明用2-1来表示2的小数部分,你同意小明的表示方法吗?事实上,小明的表示方法是有道理的,因为2的整数部分是1,所以将2减去其整数部分,差就是其小数部分.(1)你能求出5+2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吗?(2)已知10+3=x +y ,其中x 是整数,且0<y <1,请求出x -y 的相反数.19.⑫定义:可以表示为两个互质整数的商的形式的数称为有理数,整数可以看作是分母为1的有理数;反之为无理数.如2不能表示为两个互质的整数的商,所以2是无理数.可以这样证明:设2=a b ,a 与b 是互质的两个整数,且b ≠0,则2=a 2b 2,a 2=2b 2.因为b 是整数且不为0,所以a 是不为0的偶数.设a =2n (n 是整数),所以b 2=2n 2,所以b 也是偶数,这与a ,b 是互质的两个整数矛盾,所以2是无理数.仔细阅读上文,求证:5是无理数.方法点拨⑫从结论的反向出发,经推理,推得与基本事实、定义、定理或已知条件相矛盾的结果,这样的方法称为反证法.典题讲评与答案详析1.A 2.-2π无理数 3.C4.0.51525354…,3π,39,27[解析] 因为0是整数,0.2可化成分数,9=3,是整数,13111,227是分数,所以这五个数都是有理数.0.51525354…,3π,39,27都是无理数.5.2[解析] 由题图中所给的程序可知,把256取算术平方根,结果为16,因为16是有理数,所以再取算术平方根,结果为4,是有理数.再取4的算术平方根,结果为2,是有理数.再取算术平方根,结果为2,2是无理数,所以y= 2.6.解:∵12=1,22=4,32=9,…,102=100,∴1,2,3,…,100这100个自然数的算术平方根中,有理数有10个,∴无理数有90个.∵13=1,23=8,33=27,43=64,53=125,且64<100,125>100,∴1,2,3,…,100这100个自然数的立方根中,有理数有4个,∴无理数有96个,∴1,2,3,…,100这100个自然数的算术平方根和立方根中,无理数共有90+96=186(个).7.D[解析] 正整数、负整数、0统称为整数;有理数分为正有理数、0和负有理数;有理数包括无限循环小数和有限小数;实数包括有理数和无理数.8.B[解析] 两个无理数的和不一定是无理数,如2和-2;无理数与有理数的积也不一定是无理数,如2和0;有理数与有理数的和一定是有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是有理数.9.B [解析] 分数是两个整数作商,不能整除的数,因此只有13是分数.10.D [解析]A 项,14=12是有理数,故选项正确;B 项,2是无理数,故选项正确;C 项,-3-27=3是正实数,故选项正确;D 项,22是无理数,故选项错误.故选D.11.2 无数12.有理数集合:{3512,3.1415926,-0.456,0,511,(-13)2,…};无理数集合:{π,3.030030003…(从左到右相邻的两个3之间0的个数逐渐加1),-321,0.1,…};正实数集合:{3512,π,3.1415926,3.030030003…(从左到右相邻的两个3之间0的个数逐渐加1),511,(-13)2,0.1,…};整数集合:{3512,0,(-13)2,…}.13.D [解析] 实数与数轴上的点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 14.B15.C [解析]∵圆的直径为1个单位长度,∴此圆的周长=π,∴当圆向左滚动时点A ′表示的数是-1-π;当圆向右滚动时点A ′表示的数是π-1.16.2+3 [解析] 在同一数轴上表示2的点与表示-3的点之间的距离是2+||-3=2+ 3.17.(1)2 (2)302 [解析] (1)∵数轴上1,2,3,4,…所对应的点分别与圆周上1,2,0,1,…所对应的点重合,∴圆周上的数字a 与数轴上的数字5对应时,a =2.(2)∵数轴上1,2,3,4,…所对应的点分别与圆周上1,2,0,1,…所对应的点重合,∴圆周上的数字0,1,2与数轴的正半轴上的整数0,1,2,3,4,5,6,7,8,…每3个一组分别对应,∴数轴绕过圆周100圈后,一个整数点落在圆周上数字2所对应的位置,这个整数是302.18.解:(1)∵4<5<9,∴2<5<3,∴5的整数部分是2,小数部分是5-2,∴5+2的整数部分是2+2=4,小数部分是5-2.(2)∵3的整数部分是1,小数部分是3-1,∴10+3的整数部分是10+1=11,小数部分是3-1,∴x=11,y=3-1,∴x-y的相反数是y-x=3-12.19.证明:设5=ab,a与b是互质的两个整数,且b≠0,则5=a2b2,a2=5b2.因为b是整数且不为0,所以a不为0且为5的倍数.设a=5n(n是整数),所以b2=5n2,所以b也为5的倍数,这与a,b是互质的两个整数矛盾,所以5是无理数.【关键问答】①无理数有三种常见的表现形式:一是含有根号且开方开不尽的数;二是化简后含π的数;三是人为创造的一些无限不循环小数.②数轴上的每一点都可以表示一个实数.。
《实数》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会将实数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2、理解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关系,会根据实数在数轴上的位置比较大小。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对实数分类的研究、增强学生的分类意识。
2.通过学习“实数与数轴上的点的一一对应关系”,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情感态度目标】1、通过对实数的分类练习、让学生体会分类的思想方法。
2、在探究数轴上表示点的过程,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1、理解实数,能对实数进行分类。
2、理解数轴上点与实数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教学难点】对“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关系”的理解。
二、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活动一 学生以前学过有理数,可以请学生简单地说一说有理数的基本概念、分类。
活动二 大家知道有理数包括整数和分数,请把下列分数写成小数的形式,你有什么发现?、 、 、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笔和计算器去计算,得出结果总结规律。
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整数是否可以看成小数的形式?例如:3教师归纳总结: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写成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的形式,如等。
引导学生反向探讨:任何一个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都能化成分数吗?2553 427911119小结:任何一个有限小数和一个无限循环小数都可以化成分数,所以任何一个有限小数和一个无限循环小数都是有理数。
(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活动三 让学生计算下面几个数的平方根和立方根,发现结果有什么特点。
,,,学生发现,这些运算的结果是无限小数并且还不循环,这种数属于哪一类?引出无理数的概念。
(1)试着写出几个无理数。
(2)判断下列各数中,哪些是有理数?哪些是无理数?由学生小组合作完成上述问题后,要求学生思考:1、用根号形式表示的数一定是无理数吗?2、如何把实数分类?教师归纳总结:注意带根号的数,判断它是不是无理数的方法。
初中阶段还有一个特殊数,它也是无理数。
第1课时实数有关概念1.-2016的相反数是()
A.2016 B.-2016 C.
1
2016D.-
1
2016
2.我国自主研发的“嫦娥三号”登月探测器绕月飞行了8天,约69万秒,才实施登月计划.这里69万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0.69×106B.6.9×106
C.6.9×105D.69×104
3.★下列各数:π
3,sin30°,-3,4,2.1010010001…(每两个1之间
依次多一个0),其中无理数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4.★实数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Y-1所示,下列式子错误的是()
图Y-1
A.a<b B.|a|>|b|
C.-a<-b D.b-a>0
5.★如果|a|=-a,那么下列各式成立的是()
A.a>0 B.a<0 C.a≥0 D.a≤0
6.若a3=-8,则a的绝对值是()
A.2 B.-2 C.1
2D.-
1
2
7.下列式子中,属于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A.9
B.11
C.52
D.1 5
8.★如果代数式
x
x-1
有意义,那么x的取值范围是()
A.x≥0 B.x≠1 C.x>0 D.x≥0且x≠1
参考答案
1.A[解析] -2016的相反数是2016.故选A.
2.C[解析] 先把69万写成690000,而690000=6.9×105.故选C.
3.C[解析] 根据无理数的概念,知π
3,-3,2.1010010001…(每两个1之
间依次多一个0)都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故选C.
4.C[解析] 数轴上的点与实数一一对应;数轴上原点左边的点表示负数,右边的点表示正数;右边的点表示的数比左边的点表示的数大.
5.D
6.A[解析] 由于a3=-8,所以a是-8的立方根,即a=-2,所以a的绝对值是2.故选A.
7.B[解析] 选项A,9=3.选项C,52=5.选项D,1
5=
1
5 5.根据最
简二次根式的概念,可以发现答案选择B.
8.D[解析] 因为代数式
x
x-1
有意义,所以x≥0,x-1≠0,解得x≥0且
x≠1.故选D.本题容易出现的错误是遗漏分母不为0的条件,即遗漏x≠1,而错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