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加拿大美国考察社区建设考察报告【可编辑版】
- 格式:doc
- 大小:22.51 KB
- 文档页数:10
建设部赴美、加住宅产业考察报告建设部赴美、加住宅产业考察报告2002年6月应加拿大楼宇贷款保险及房屋署(CMHC)和美国住房与城市发展部(HUD)的邀请,以外事司司长李先逵、住宅与房地产业司副司长兼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主任沈建忠为正副团长的建设部赴美国、加拿大住宅产业考察团一行10人,对美国、加拿大住宅产业的发展进行了为期两周的访问、沟通和考察活动。
此次考察目的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参与第九届国际住房与住房保障制度大会,宣扬中国政府改革开放以来住宅建设所取得的成就,与国际社会广泛沟通,学习发达国家在推动住房建设与住房保障方面的阅历。
二是加强与美国、加拿大住房建设管理部门沟通与合作,就中加、中美住宅建设合作项目事宜进一步磋商,促进合作项目的顺当进展。
三是学习和考察美、加在促进住宅技术进步,发展住宅产业,推动住宅产业现代化方面的胜利阅历。
访问、考察期间受到了加拿大CMHC、美国HUD、美国商务部(DOC)、全美住宅建立商协会(NAHB)及两国住宅技术探讨机构、技术服务企业的热忱款待,并进行了深化细致的沟通和考察。
一、国际住房与住房保障制度大会的基本状况6月2日-6日,代表团参与了在加拿大班夫举办的第九届国际住房与住房保障制度大会。
本次大会由加拿大阿尔伯达省新建住宅保障项目组织主办,加拿大CMHC特殊支持。
该大会每三年举办一次,旨在加强国际间在住房保障制度方面的合作与阅历沟通。
参与此次大会有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英国、荷兰、法国、德国、日本等17个国家代表200多人,各国代表围绕住房建设与住房保障分别介绍了各国的进展状况。
我代表团长李先逵在大会上作了题为”中国住房发展与住房政策保障”报告,介绍了中国政府在改善人居环境和居住条件方面的作用和所取得的成果,并具体介绍了中国政府在培育住宅消费市场、加快住宅产业发展方面的方针政策措施。
代表团副团长沈建忠在大会上作了题为”中国住宅建设与住宅质量保障”报告,介绍了中国住宅建设取得的成就、住宅建设的发展前景及住宅建设的质量保障体系,着重介绍中国政府在推动住宅产业现代化,提高住宅质量方面所做的努力。
关于赴美国、加拿大等地考察学习的报告市政府:为加快优化我市海洋经济产业和转型升级,促进我市海洋海湾以及岸线等可持续开发利用,2013年9月29日至10月6日,由市海洋与渔业局xx局长带队对美国纽约、洛杉矶和加拿大温哥华等主要海洋城市进行了考察学习,并与纽约海岸管理委员会、纽约cc总商会,以及美国最大的水产企业—海神叉公司等进行了友好而深入的座谈交流。
所考察的地区和拜访机构在岸线整治、海洋物流和渔人码头等产业发展和建设方面的成果、做法和经验给考察团成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值得很好地借鉴和学习。
一、立法先行,以人为本,城市海岸线实现功能、景观、经济综合协调发展美国海岸线全长 22680公里,是世界上海洋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早实行海洋管理的国家。
加拿大海岸线长达243792公里,拥有世界上最长的海岸线,占世界海岸线总长的25%。
美国、加拿大同属海洋大国,也是海洋强国,在海岸线建设和管理方面虽不尽相同,但却有着三个明显的共同特点。
一是坚持始终把岸线立法放在第一位置,并坚持执行,为岸线保护和发展奠定了良好保障。
1972年10 月27 日 , 美国国会颁布了《海岸带管理法》,从使而海岸带立法管理作为一种正式的政府活动首先得到实施,在此框架下由各州根据自身实际制定实施细则。
加拿大也早在186。
问题。
据此,美国1972年发布《海岸带管理法》制定了国家海岸带管理计划,确立了保护海岸带自然资源;对重大设施建设进行有序排列;保护和恢复海岸历史、文化等12项措施。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纽约提出让所有纽约人步行10分钟就可以到达一个公园的目标;对于滨海绿化,提出了具体到“棵”的目标;每年政府提出上百条岸线整治细化举措,对于每一条举措将如何运作以及带来的影响都阐述得清清楚楚,无论是政策措施,还是立法程序、实施主体、行政手段等都进行考量。
此外,充分听取社会各方面、各阶层的意见。
据统计,每年海岸规划整治期间需走访了千余名市民、团体倡导者,会见100多组社区团体,通过密集的咨询会、访谈、问卷调查、媒体讨论、社区讲座等,形成社会共识。
赴加拿大城市规划与建设考察报告在加考察培训期间,培训团先后访问了多伦多、蒙特利尔、京士顿、温哥华等加拿大主要城市,重点考察了城市古街区市政中心、中央商务区及规划区范围的城市基础设施及人居环境建设和发展情况,听取当地政府官员及城市规划和管理专家的介绍,并就城市规划建设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座谈和讨论。
培训团一行受到蒙特利尔、京士顿、温哥华等市政府的高度重视,蒙特利尔市市长热拉尔·特朗伯雷(GeraldTrembly)、京士顿市市长哈维·罗森(HarveyRosen)、温哥华市副市长施民信(TimStevenson)与培训团全体成员进行了热情交流。
培训团还访问了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瑞尔森大学、麦吉尔大学、女王大学、BC大学等著名学府,聆听知名教授和专家的讲座。
传承英、法文化和体现北美区域特点的加拿大,在规划理念的人本性、程序的民主性、实施的可持续性、建筑设计的艺术性等方面给学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思想汇报专题通过培训、考察,培训团成员普遍感到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丰富了知识,增强了自觉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建设美好家园的信心。
一、重视生态环境是城市规划建设的首要目标营造环境可改善生存条件,提升土地价值,集聚人气,发展产业,提升城市竞争力。
女王大学规划建筑学院院长、国务院特聘外籍专家梁鹤年教授说得好,如果没有纽约中央公园,就不会有曼哈顿周边高楼的价值连城,甚至不会有纽约在世界的国际金融经济中心地位。
冷静分析,放眼国际国内特别是浙江省的区域背景,**最大的优势就是生态环境,**市是中国生态示范区,生态环境质量第一市,庆元县是中国环境质量第一县。
环境就是生产力,环境是**实现跨越发展的资本。
我们一定要更加清醒,更加执着,坚定信心,采取有力措施,保护好、改造好大自然赋予**的这片大好生态环境。
与此同时,我们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不仅要认真保护好自然环境、尤其是城市周边的森林公园;更重要的是按照建设最佳人居城市的要求,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效能管理好城市,近期要建设好江滨公园,改造好城市内公园--万象山公园,有计划改造好街头绿地、小区绿地,营造优美的城市小环境,把**建设成为国家级园林城市、山水城市、生态城市、宜居城市。
赴美国加拿大学习城市建设管理考察报告受美国华盛顿特区城市规划局和加拿大女皇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学院邀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了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人事司司长王宁为团长的考察团一行7人,于2011年7月17至7月28日赴美国、加拿大对城市管理体制进行了学习考察。
整个学习考察活动时间虽短,但行程紧凑,内容丰富,所见所闻,启迪颇多,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一、学习考察基本情况在赴美国、加拿大学习考察期间,考察组重点对美国纽约市、华盛顿特区、加拿大多伦多市城市建设规划进行了主题考察,参观了纽约市市容市貌及中央公园建设.在华盛顿,华盛顿特区中央商业开发区副主任RichT。
Reinhard向考察团详细介绍了华盛顿城市建设管理模式,华盛顿特区城市管理办公室行政官Allen.Lewhn对考察团进行了热情接待,并组织人员并就城市建设管理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座谈讨论,主要座谈内容为:一是美国政府职能部门和地方政府在城市管理工作中的责权关系、现状及发展趋势;二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在城市管理中职责范围的界定,城市管理各行各业如环境卫生、城市规划、城市绿化、市政工程、环境保护、公安、交通等现状。
在加拿大,考察团对多伦多市城市规划、环保、绿化情况进行详细了解,并乘车参观了多伦多市市容市貌和环境卫生。
期间,考察团在加拿大女皇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学院听取了Hok-LinLevnc教授的讲课,双方就“政府职能部门和地方政府在城市管理工作中的责权关系、现状及发展趋势,加拿大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在城市管理中职责范围的界定,加拿大城市管理各行各业如环境卫生、城市规划、城市绿化、市政工程、环境保护、公安、交通现状”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座谈。
通过实地考察与座谈,我们对美、加两国的城市建设管理情况有了深入的了解,增长了见识,开阔了眼界,受到了很大启发。
二、学习考察主要收获1、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理念的超前性加拿大和美国城市基础设施尤其是交通设施规划建设的超前性,主要体现在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和以轨道交通为主体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没有国内城市中经常看见的“挖了建,建了挖”的场面.特别是纽约布鲁克林大桥和纽约地铁,布鲁克林大桥建成约150年,双向6车道,至今仍是连接纽约布鲁克林区和曼哈顿岛的重要通道;纽约的第一条地铁始建于1900年,四轨通行,两条快车线,两条慢车线,可见当时规划设计者的远见。
赴美国、加拿大考察报告赴美国、加拿大考察报告2005年9月11日至28日,贵州省工程勘察设计协会组织了有关勘察设计单位、部分建设行政治理部门的领导和专家赴美国、加拿大进行都市建设及勘察设计方面的考察活动,现将有关考察事情报告如下:一基本事情:此次贵州省工程勘察设计协会组织的考察活动属民间安排,共有32人(含导游兼翻译和自费人员)参加,要紧考察了美国的夏威夷、旧金山、洛杉矶、拉斯维加斯、华盛顿、纽约和加拿大的蒙特利尔、渥太华、多伦多等9个都市的建设事情。
并且与洛杉矶的HCA建造计与室内设计事务所和SIMON建造设计事务所进行了民间座谈交流,并了解美国的设计及设计责任险方面的事情,观察了他们的办公设施和正在进行设计的项目图纸,他们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给了我们一些启发。
1、节能、省地是长期建设方针。
美国和加拿大都属世界发达国家,国土面积也与中国相已经,但美国总人口惟独中国的1/4(别到3亿人),加拿大惟独中国的1/40(仅3000万,比贵州省人口还少)。
假如以国土面积为资源参数,可见我们人均拥有资源比他们少得太多,这对我们都市建设用地应该是一具启发,即既要推进城镇化进程,加快地点经济进展,并且又必须思考节省资源,为子孙后代留下进展余地。
因此,我国目前所提倡的节省型社会应是将来人类社会进展的方向。
节能、省地将是都市建设、工程建设、村镇建设的长期建设方针,最好象打算生育政策一样,纳入基本国策。
2、制定政策时注重地区差异性。
美国、加拿大与我国政体别同,他们均属联邦制,国家大法相当于基本原则,各州(省)在国家大法原则下制定自己的法律,因此在美国、加拿大法律别搞覆盖,各州(省)存在差异性,别同的州(省)法律是别一样的,也别能相互通用,建造法也别例外。
旧金山,属典型的海湾山城,其都市道路坡度很大(恐怕超过了我国都市道路规范规定),但他们仍然在陡坡上建有不少房屋,我省能否参照这一做法应值得考虑。
洛杉矶,位于地震带上,除市中心还有少量高层建造外,都市由80多个卫星城组成,高速公路构成了都市的要紧骨架,都市的房屋要紧是底矮的小木屋,普通三层以上的房屋必须思考其他结构形式和抗震措施。
加拿大、美国社区服务考察报告2008/02/25---------------------------------------------------------------------------------------------------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与世界银行关于“‘十一五’中国城市社区服务体系发展规划研究”合作项目,社会发展司和5个省、市发展改革委一行7人,于2007年11月25日至12月4日赴加拿大、美国进行了社区服务体系考察。
考察团先后访问了世界银行总部、美国住宅与城市发展部(U.S. Department of Housing and Urban Development),加拿大安大略省社区和社会服务局(Ontario Ministry of Community and Social Services, Canada),美国洛杉矶市社区和老年人服务局(Los Angeles Country Community and Senior Services),以及美国城市联盟(National League of Cities),国际劝募协会(United Way),美国企业基金会(Enterprise Foundation)等参与社区发展的知名非政府组织,并实地考察了加拿大温哥华、多伦多和美国洛杉矶市的多个社区服务机构和社区民间组织,与世界银行的社区发展专家,美、加两国的联邦、州、市(郡)各级政府官员、非政府组织负责人和社区工作者、志愿者代表进行了座谈交流。
全团同志丰富了经验,对世界银行在社区发展领域的工作和加拿大、美国在社区建设方面的基本情况有了进一步了解。
现将此次考察的主要情况及建议报告如下:一、美、加两国在社区发展领域的主要经验(一)各级政府分工明确,各有侧重,共同承担社区发展的主要责任此次考察团访问的政府机构涵盖了美、加两国联邦、州、市三级政府负责社区发展的主要部门,深刻感受到两国各级政府对社区发展的高度重视,对各级政府在社区发展方面主要政策和做法也有了初步了解,大致有以下三方面的特点:第一,各级政府在社区发展领域职责明确,各有侧重。
An Investigation Report on American and Canadian
Community Education
作者: 阎常玉
出版物刊名: 天津成人高等学校联合学报
页码: 15-18页
主题词: 美国;加拿大;社区学院;经验借鉴;高等教育;办学功能;课程设置;教育经费
摘要:美国、加拿大社区学院是两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为社区政治、经济、
社会发展及人们多种需要服务,发挥了其他教育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为两国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它具有办学的开放性,学费的低廉性,办学功能的多样性,课程开设的适应性,体制的保证和教育经
费的稳定性等特点.尽管社会制度不同,但两国社区学院建设的成功经验还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赴美加城市规划建设及管理考察报告 (1500字)赴美国加拿大学习城市建设管理考察报告受美国华盛顿特区城市规划局和加拿大女皇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学院邀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了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人事司司长王宁为团长的考察团一行7人,于201X年7月17至7月28日赴美国、加拿大对城市管理体制进行了学习考察。
整个学习考察活动时间虽短,但行程紧凑,内容丰富,所见所闻,启迪颇多,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一、学习考察基本情况在赴美国、加拿大学习考察期间,考察组重点对美国纽约市、华盛顿特区、加拿大多伦多市城市建设规划进行了主题考察,参观了纽约市市容市貌及中央公园建设。
在华盛顿,华盛顿特区中央商业开发区副主任RichT.Reinhard向考察团详细介绍了华盛顿城市建设管理模式,华盛顿特区城市管理办公室行政官Allen.Lewhn对考察团进行了热情接待,并组织人员并就城市建设管理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座谈讨论,主要座谈内容为:一是美国政府职能部门和地方政府在城市管理工作中的责权关系、现状及发展趋势;二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在城市管理中职责范围的界定,城市管理各行各业如环境卫生、城市规划、城市绿化、市政工程、环境保护、公安、交通等现状。
在加拿大,考察团对多伦多市城市规划、环保、绿化情况进行详细了解,并乘车参观了多伦多市市容市貌和环境卫生。
期间,考察团在加拿大女皇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学院听取了Hok-LinLevnc教授的讲课,双方就“政府职能部门和地方政府在城市管理工作中的责权关系、现状及发展趋势,加拿大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在城市管理中职责范围的界定,加拿大城市管理各行各业如环境卫生、城市规划、城市绿化、市政工程、环境保护、公安、交通现状”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座谈。
通过实地考察与座谈,我们对美、加两国的城市建设管理情况有了深入的了解,增长了见识,开阔了眼界,受到了很大启发。
加拿大建筑管理情况考察报告加拿大建筑管理情况考察报告2022年6月2日至22日,建设部建设施工平安培训考察团一行15人赴加拿大,学习考察该国建筑管理情况。
期间,与加拿大联邦房贷和住房部、加拿大研究院建筑研究所、安大概省市政事务和住房部、安大概省劳动场所平安和保险局、安大概省建筑施工平安协会、安大概省承包商协会、安大概省住宅检验师协会、哈密尔顿市政府规划开展局建筑和许可证处以及ANCN、JNE两家建筑工程公司等部门、单位进行了座谈和交流。
现将学习考察情况报告如下:一、加拿大联邦房贷和住房部情况加拿大联邦房贷和住房部〔CanadaMortgageandhousingcorporation,简称CMHC〕是加拿大联邦政府负责住房贷款和福利性建造管理的专门机构,其主要职责:一是负责住房融资贷款和管理房屋抵押贷款保险金;二是房屋市场分析、技术研究及信息转让;三是社会福利性住房管理及跨国住宅建造等。
CMHC成立50多年来,在为国人提供品质良好、经济实惠的福利性住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其通过建立住房抵押贷款保险金制度,帮助成千上万的加拿大人实现了拥有自有住房的梦想。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环保、经济之间的关系认识的不断提高,“健康住宅〞的理念深入人心,CMHC将开展“健康住宅〞作为其工作的主要努力方向,积极研究和推广“健康住宅〞,开展住房设计和技术创新,鼓励研究人员、房地产开发企业及有兴趣的团体,不断探索推动经济环保型房屋的设计和技术开展。
据介绍,“健康住宅〞理念:一是健康,包括室内空气质量、水质、光线、声音和辐射;二是节能,包括建筑物保温性能、采暖、制冷和通风用的能源、可再生能源技术、用电及顶峰用电的需求;三是资源效益,包括施工垃圾处理、水处理;四是环保,包括排放及燃烧废气、废水及污水、废渣等有害材料处理及社区规划等;五是经济,包括可支付能力、建筑的可行性、适应性、市场性等。
二、加拿大研究院建筑研究所情况加拿大研究院建筑研究所是加拿大研究院所属的具有中介效劳性质的研究机构,目前有雇员220名。
赴加拿大美国考察社区建设考察报告赴加拿大美国考察社区建设考察报告根据民政部20**年出访计划,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组团于7月22日至8月2日赴美国、加拿大进行了为期12天的考察。
期间,我们先后考察了加拿大温哥华市、美国哥伦比亚t县皇冠联合社区、温突尔市的社区,同加拿大联邦自由党温哥华东选区党支部主席李思远先生(华裔)、洛杉矶vemture(温突尔)市城市规划办公室主任nelson hernandez先生,华盛顿哥伦比亚社区委员会的成员进行了座谈。
通过考察,对两国的社区建设情况有了深入的了解,增长了见识,开阔了眼界,受到了很大启发,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一、加拿大和美国的社区体制加拿大是英联邦国家之一,政体属于君主立宪制。
在行政体制上奉行议会负责制,议会政府包括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
联邦政府包括总督、枢密院、总理和内阁。
地方政府包括各省省长和省议会、市长和市议会。
加拿大的社区组织体系是由政府各职能部门、政府资助的社区组织和民间团体举办的非营利机构所组成。
加拿大的社区建设,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形成了政府组织、指导与监控,社区组织(社区委员会)和民间团体主办,企业在社区内通过市场机构提供优质服务,以满足不同人群特殊需求的社区发展运行机制和组织体系。
三者之间互利互惠,相互补充,密切配合。
社区委员会不接受政府的直接管理,有权决定为本社区居民提供服务的内容和方式,各自运作的自主性很强。
美国政府体系包括联邦政府、州政府和特区政府、地方政府。
美国地方政府包括县政府、郡政府和实行自治的城市政府。
县、郡政府下面的机构就是社区。
无论美国联邦政府还是地方政府都没有权力直接干预社区事务,但这些部门能通过法律、法规、行政命令来规范社区内各利益团体、企业和个人的行为。
此外,美国地方政府还必须为社区成员民主参与提供制度上的保障。
但无论如何,社区不算美国地方政府的下属行政部门。
两国社区组织的构成及产生加拿大的社区管理组织是社区董事局,董事局由若干委员组成,委员由居住在本社区的居民选举产生,任期为一年,主要职责是代表居民管理协调社区事务、评估选择社区服务机构、参与评议政府工作、对城市发展规划提出建议等。
政府主要负责宏观的规划、指导,并给予经费支持和协调服务,社区事务由社区自治组织自行决策、管理,并负责组织和实施。
美国社区里的事务通常由社区董事会(也可称“社区委员会”)来进行自治管理。
担任社区董事会董事的人必须是本社区的居民或在本社区有特殊利益的人;他们可以在某方面有特长或是本社区有号召力的居民。
社区董事会的委员由居住在本社区的18岁以上的居民选举产生,每届任期二年。
社区董事会聘用社区主任,直接负责社区办公室的工作,下设若干工作委员会管理不同事务。
如华盛顿哥伦比亚市下设9个社区,市有一个社区委员会,委员由10人组成,其中1人由市里产生,其余9人由下设的九个社区委员会各选举一名参加上一级委员会。
9个社区都有一个社区委员会,每个社区有7个委员组成社区委员会,由主席、副主席、第一副主席、建设委员会主席(物业管理)等,委员都是从居民中选举产生,其担任的职务是在7个委员中选举确定,每届任期两年,都是兼职的,没有工资。
凡是住在社区里的人都是会员。
在加拿大和美国,社区工作主要是通过社区组织来联系并具体实施的。
二、政府的公共服务与社区自治在加拿大和美国,政府部门在社区的公共服务由政府自己去做。
在我们考察的温哥华市,政府的公共管理和服务实行经理管理体制,议会负责决策,城市总裁组织专业部门和人员负责执行议会决议和日常管理服务工作。
市长、市议会下设有城市经理办公室,办公室下有理事会、社区服务部、人力资源服务部、公司服务部、防火救援部、工程服务部、法律服务部、房屋中心等,市长聘用城市经理,城市经理具体负责各职能部门的管理。
社区服务主要体现在政府的公共服务,政府延伸到社区的公共服务如:文化服务(图书馆)、治安服务(警察署)、休闲服务(社区服务中心)、环境服务(公园、绿化)等都依据城市规划和召开听征会征得社区居民意见后实施设立。
政府在社区的公共服务主要通过项目申请制,依托相关的协会、非营利组织、服务组织等,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来完成公共管理和服务的。
如加拿大政府通过协会实行项目补贴管理,政府给了补贴的项目,需要向政府提交报告,会计师对大的项目每年做一个核实,政府拨款后不管具体项目如何动作,而是采取抽查项目和看项目报告来检查项目的落实完成情况。
社区委员会是市政府下设立的服务居民的社区组织,起到社区组织者、媒介中间人、信息收集、协调服务等作用,社区主任就社区居民关心的问题与政府部门的官员、各职能部门和管理者、立法机构和政府取得联系,向他们提供信息取得帮助和支持。
在温哥华市有23个社区,都设有社区中心,由温哥华政府拨款,部分自己筹款,每年经费近5千万。
服务项目主要以文化教育和体育健身为主。
居民每月支付很少的钱就可以获得消费卡,到社区中心学习和休闲娱乐。
加拿大是一个高福利国家,从出生到死亡政府都管,全民医疗,医生由政府给钱,每月每个病人30元。
私人医生有自己的医院,个人看病后到政府去领钱,他可以介绍相关的专科专家,全部,生孩子给20元钱,有钱无钱一律看待。
大医院都是公立。
在公立医院看病的人多,不管是大病、急病都要排队等。
国家财政40%用于医疗,30%用于教育。
在美国县政府、市政府都设有社区服务部,职责是负责:为老人提供照料,组织小孩参加夏令营,与消防和警察合作搞好社区安全;管理公园等公共场所。
联邦设有房屋部。
全美有1500万公房,每年政府都做出2千万元的预算作为公房管理资金。
这些公屋主要出租给低收入家庭的人,这些人到房屋部申请租房时,要所在地政府出据租房人收入情况及相关个人信息的证明,房屋部根据其收入状况租给其住房,收入相对多一些的就可租到130平方米的公屋,收入相对低些的,只能租到60平方米左右的住房。
美国的哥伦比亚市,市政府的公共管理和服务工作由哥伦比亚联合会总裁负责,联合会大约由1300名专业人员组成,提供娱乐、社区设施、道路维护、环境美化、警察和消防队员救援、图书馆和公立中小学校等各种公共服务。
mutura(温突尔)市政府内设8个部门,有办公室、警察部、消防部、社区服务部、社区发展部、财政部、人力资源部、公共设施部、eo等。
市长是决策人,市长告诉该干什么,怎么干。
市长由居民选举产生,可连选连任。
市政府可以就某项工作向社区董事会提供政策性指导与专业咨询,社区董事会没有义务被迫执行市政府的决策。
在这种相对独立的管理制度下,美国的社区董事会可以看作是“一个以自治为基础的市民政治联合体”,其功能相当于一个存在的公共社会服务机构,它在市政府与社区居民两个角色之间起桥梁和纽带作用,鼓励两者互动、鼓励民众参与政治。
加拿大和美国各级政府与社区的关系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结合的互动关系。
社区实行自我管理,但不是各行其道。
虽然社区董事会不向市政府直接负责,但社区的发展规划仍然是在市政府有关部门指导下完成。
社区发展问题涉及居民利益最多的是社区发展规划、土地使用计划,它们从酝酿到最后拍板都要举行多次社区听证会,反复征求社区内企业、个人、社团的意见,才能做最后的决定。
社区董事会的另一项重要工作就是监督和协助市政府向市民提供各项服务。
社区内部的事务则由社区居民自我管理,上级政府是没有权力指手划脚的。
政府服务由政府承担,委员会不负责任,委员会负责维权。
附送:赴加拿大韩国学习地名管理工作考察报告赴加拿大韩国学习地名管理工作考察报告为了学习和借鉴国外地名管理工作经验,提高地名管理水平,应加拿大国家研究立法会和韩国国家地理信息研究院的邀请,民政部加拿大、韩国地名工作考察团一行于2006年2月22日至3月5日先后赴加拿大和韩国,就地名管理工作的有关情况进行了考察。
期间,考察团听取了两国关于地名管理等工作的情况介绍,观看了有关地名信息软件演示,实地察看了部分城市街、路牌和门牌的设置状况。
现将对两国地名管理工作的考察及给我们工作中的启发等情况报告如下:一、加拿大地名管理在加拿大渥太华考察期间,按照预先的安排,加拿大国家命名委员会主席ms.gisele jaob及相关管理工作人员mrs.kathleeno’brien、ms.heather ross接见了我们,并分别介绍了加拿大地名管理的有关情况。
(一)基本情况。
加拿大位于北美洲北部,面积约998万平方公里,人口约3227万,设有10个省和3个地区。
由于加拿大是一个联邦制国家,同时也是一个拥有大量移民的国家,为此各省和地区都有着不同程度的自主权。
加拿大对地名管理工作的重视始于1897年。
在此之前,基本上都是由各省和地区自主决定本地的有关名称,往往是按照当地的习惯称呼和聚居移民的民族文化特色来取决的,这种状况造成了加拿大地名的混乱,不便于使用和管理。
1897年,加拿大成立了地理议会,从此使地名管理工作逐步趋于规范,1961年改组为国家命名常设委员会(nunavut),2000年3月成为现在的国家命名委员会(gnb)。
目前,国家命名委员会由26个成员组成,来自于加拿大自然资源部部长、联邦相关部门(如测绘、档案、保卫、翻译、印度储备、国家公园、统计等)负责人、各省和地区的代表。
主要负责加拿大一些主要地名(包括政区和地区的名称)的确定,规范地名的拼写使之达到适用的程度。
(二)管理机构及工作程序。
尽管加拿大至今尚未发布有关的地名管理法规,但是由于国家命名委员会是由联邦总理负责,因此这项工作具有很高的权威性,使管理过程比较严谨和规范,实施效果比较好。
其办事机构设在“国家自然资源部”,内部配有专业秘书处,负责具体事务工作的协调和运行,向国家命名委员会提交有关报告与资料,以及对各省和地区的命名委员会负责人的任命。
自然资源部过去有10个部门,现已合并成2个,即:政策部门和研究部门。
加拿大及各省(地区)的地名命名委员会的主要工作程序(详见附件一)总体上与我国相类似,诸如:命名(更名)的申请(提议案)、公众或有关团体的建议案、审核申请命名理由的充分性和相关资料的完整性、研究审议并作出决议、发文通知等等。
对于一般的地名,有时经审核无异议后可直接由国家自然资源部部长签字。
但是,对于一些重要地名经国家命名委员会作出决议后,通常由总理签字,必要时还需呈报总督签署意见。
(三)地名数据库建设。
为了有效地实施对地名的管理,加拿大还建有地名数据库,以较充分的地名资料及地名信息辅助对地名的管理。
在对地名命名申请提案的审核和研究审理时,地名信息库都充当了重要的角色。
地名命名审定批准后,更新的资料会及时补充到数据库中,以完善地名信息内容,同时在相关网站上进行公布。
目前,加拿大的主要地名信息网站是.geobase.a,此外,还有其他的相关网站,诸如: gns.nra.g.a及geonames.nran.g.a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