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酸钾中含量新开验方法确认报告
- 格式:docx
- 大小:27.35 KB
- 文档页数:3
硝酸钾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用工业级(文通集团产)重结晶提纯的方法制备AR级以上硝酸钾,确定AR 硝酸钾生产工艺。
二、实验方法a)按硝酸钾:水=1:1的比例称取工业级硝酸钾200g溶于200ml水中,加热在60℃溶完,在90℃左右热过滤。
(按此比例过滤后还需浓缩,按硝酸钾:水=1.7:1比例在80℃溶完,过滤后可不用浓缩,生产时尽量在能过滤的情况下比例最大,不用浓缩)。
b)滤液加68%硝酸调PH=6.5~7.5(1000L溶液大约用0.75~1L酸)。
c)调完PH值后加热浓缩结晶,冷却分离,分离过程中用少量水洗。
d)晶体在80℃左右抽真空烘干两小时,即得成品(放料尽量放薄,放的太厚不易烘干)。
e)母液继续套用溶解工业硝酸钾。
套用在6次左右后,母液发黄。
四、成本概算:通过试验可知,生产1吨AR硝酸钾需1.078吨工业级硝酸钾,AR硝酸1公斤,纯水(按硝酸钾:纯水=2:1算)需0.539公斤。
则生产1吨硝酸钾成本如下:工业硝酸钾:7500×1.078=8085元(文通带税价格)。
纯水:0.539×200=107.8元硝酸1公斤×1.6=1.6元蒸汽:200元水电费:500元人工:180元(两人)生产成本总计:9074.4元市场硝酸钾西陇1.4万元/吨,其他厂家最高1.6万元/吨最低1.1万元/吨,按1.2万元/吨计算利润如下:12000-9074.4+7500×0.022=3090.6元。
五、试验总结1.生产时硝酸钾:水的比例在能过过滤的情况下硝酸钾达到最大值,按硝酸钾:纯水=2:1在95℃热过滤,实验室勉强可以完成,过滤后无需浓缩。
车间按实际情况而定。
2.成品必须单独储存,必须放于通风干燥阴凉处,温度不超过30度。
3.母液在套用6到7次后呈黄色,最好做工业级,或者母液单独用双氧水处理后过滤后做成成品,质量也可以达到AR级,但最后的母液只能做工业级了,母液套用6次前的基本可以达到GR级。
硝酸钾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合成硝酸钾的过程熟悉化学实验操作技巧,掌握如何进行溶液的稀释和浓缩,以及学习到硝酸盐的合成反应。
实验原理硝酸钾(化学式:KNO3,英文名:Potassium nitrate)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合物,也是实验室中经常使用的试剂之一。
硝酸钾是由钾离子和硝酸根离子组成的盐类化合物,在化学实验中常用于制备其他无机化合物或者用作火药、肥料等。
硝酸钾的合成反应如下:KOH + HNO3 → KNO3 + H2O实验步骤1.将一定量的氢氧化钾(KOH)溶解于适量的蒸馏水中,搅拌均匀,待其完全溶解。
2.另外取一定量的硝酸(HNO3),逐滴加入含有氢氧化钾溶液中,并同时加热,保持沸腾。
加入硝酸的速度应缓慢,避免溶液剧烈泛沸。
3.完全加入硝酸后,继续加热溶液,使其持续沸腾一段时间,以充分反应。
4.关闭加热设备,将溶液放置冷却至室温,待其逐渐结晶。
5.将结晶的硝酸钾用玻璃棒或者滤纸过滤出来,并用少量蒸馏水洗涤,以去除杂质。
6.将过滤后的硝酸钾晾干至完全干燥。
实验记录在本实验中,我们使用了指定比例的氢氧化钾和硝酸来合成硝酸钾。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准备了所需的实验器材,包括烧杯、滴管、加热设备等。
2.称取了适量的氢氧化钾固体,约为X克。
3.将氢氧化钾固体溶解于Y mL的蒸馏水中,搅拌均匀。
4.取一定量的硝酸,逐滴加入氢氧化钾溶液中,并同时加热设备加热,保持溶液沸腾。
5.随着硝酸的加入,溶液逐渐变浓,出现白色悬浊液。
6.在继续加热的过程中,悬浊液逐渐减少,逐渐转变为无色透明液体。
7.关闭加热设备,将溶液冷却至室温,观察到结晶物逐渐形成。
8.使用玻璃棒将结晶物捞出,并用适量的蒸馏水洗涤,去除杂质。
9.将洗涤后的结晶物晾干至完全干燥,并记录其质量为Z克。
实验结果和讨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地合成了硝酸钾,并得到了Z克的硝酸钾晶体。
根据实验记录,我们可以计算该次实验得到硝酸钾的产率,即实际合成的硝酸钾质量与理论计算的硝酸钾质量之比。
农业用硝酸钾进货验收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农业用硝酸钾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采购的农业用硝酸钾的进货验收。
2 引用标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0784 农业用硝酸钾GB/T 6679 固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GB 8569 固体化学肥料包装3 技术要求3.1 外观为白色结晶粉末,无明显结块现象,无机械杂质。
3.2 农业用硝酸钾产品应符合表1的要求。
表1 农业用硝酸钾的技术要求4试验方法本标准试验方法中所用的试剂和水,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指分析纯试剂和蒸馏水或相当纯度的水。
试验方法中所配制的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规定时,均按GB601、GB602、GB603之规定制备及标定。
4.1外观采用目测法测定。
4.2 总氮(N )的质量分数按GB/T20784-2013的方法测定。
4.2.1 原理 蒸馏后滴定法在碱性介质中用定氮合金将硝酸根还原,直接蒸馏出氨,将氨吸收在过量硫酸溶液中,在甲基红-亚甲基蓝混合指示液存在下,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返滴定。
4.2.2 试剂4.2.2.1 定氮合金(Cu :50%、Al :45%、Zn :5%):细度不大于0.85mm 。
4.2.2.2 分析纯硝酸钾:使用时于100℃下干燥至恒量。
4.2.2.3 氢氧化钠溶液:400g/L 。
4.2.2.4 硫酸溶液:)21(42SO H c =0.5mol/L 或)21(42SO H c =1mol/L 。
4.2.2.5 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NaOH c =0.5mol/L 。
4.2.2.6 甲基红-亚甲基蓝混合指示液。
4.2.2.7 广泛pH 试纸。
硝酸钾提纯实验报告硝酸钾提纯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化学方法将原始硝酸钾溶液进行提纯,得到纯净的硝酸钾晶体。
实验原理:硝酸钾是一种常见的无机化合物,常用于实验室和工业生产中。
然而,由于其易吸湿和杂质含量较高,需要进行提纯以满足特定需求。
硝酸钾的提纯方法主要有结晶法和蒸馏法。
本实验采用结晶法进行提纯。
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实验室器材清洗干净,确保无杂质。
2. 准备硝酸钾溶液:取一定量的原始硝酸钾溶液倒入烧杯中。
3. 加热溶液:将烧杯放置在加热板上,用慢火加热溶液。
加热过程中,需不断搅拌以促进溶解。
4. 过滤溶液:待溶液完全溶解后,使用滤纸将溶液过滤到干净的容器中,以去除悬浮物和杂质。
5. 结晶:将过滤后的溶液慢慢倒入结晶皿中,放置在通风处静置。
随着溶液的慢慢蒸发,硝酸钾晶体逐渐形成。
6. 分离晶体:待晶体完全形成后,用玻璃棒轻轻刮取晶体,放入滤纸上晾干。
7. 测定纯度:将得到的硝酸钾晶体称重,并与原始溶液的质量进行比较,计算出提纯率。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得到了一定质量的硝酸钾晶体。
经过称重和对比,计算出提纯率为80%。
这表明我们成功地提纯了硝酸钾溶液,并得到了较高纯度的硝酸钾晶体。
实验讨论: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注意到溶液的搅拌速度和加热温度对晶体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搅拌速度过快会导致晶体形成较慢,而加热温度过高则会使晶体形成不完整。
因此,在实际操作中,我们需要掌握适当的搅拌速度和加热温度,以获得较好的实验结果。
此外,实验中的滤纸选择也对提纯效果有一定影响。
滤纸的孔径过大会导致杂质通过,影响晶体的纯度。
因此,我们应选择适当的滤纸进行过滤,以保证晶体的纯度。
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地使用结晶法对硝酸钾溶液进行了提纯,并得到了较高纯度的硝酸钾晶体。
实验结果表明,搅拌速度、加热温度和滤纸选择对提纯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进一步优化实验条件,可以进一步提高硝酸钾的纯度。
总结:硝酸钾提纯实验是一项常见的实验,通过结晶法可以得到较高纯度的硝酸钾晶体。
硝酸钾提纯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步骤来提纯硝酸钾样品,以获得高纯度的硝酸钾。
实验仪器和材料: 1. 硝酸钾样品 2. 蒸馏水 3. 玻璃烧杯 4. 洗涤瓶 5. 滤纸 6. 铝箔实验步骤:步骤一:准备工作 1. 将玻璃烧杯洗净,并用蒸馏水冲洗干净。
2. 准备滤纸和洗涤瓶。
步骤二:制备硝酸钾溶液 1. 取适量的硝酸钾样品,加入玻璃烧杯中。
2. 加入适量的蒸馏水,并搅拌使硝酸钾溶解。
步骤三:过滤 1. 将硝酸钾溶液倒入洗涤瓶中。
2. 在洗涤瓶的口部放置一张滤纸。
3. 缓慢倒入硝酸钾溶液,让溶液通过滤纸,固体残渣留在滤纸上。
步骤四:结晶 1. 将滤纸上的硝酸钾固体残渣倒入玻璃烧杯中。
2. 加入适量的蒸馏水,使硝酸钾溶解。
3. 将溶液加热,待溶液开始沸腾时,用铝箔将玻璃烧杯盖住,控制温度,使其缓慢沸腾。
步骤五:冷却结晶 1. 关闭加热设备,让溶液冷却至常温。
2. 在冷却过程中,硝酸钾会结晶出来,形成固体。
步骤六:收集结晶 1. 将冷却后的溶液过滤,以分离出硝酸钾晶体。
2. 将硝酸钾晶体放在滤纸上,吸干余留的水分。
步骤七:干燥 1. 将硝酸钾晶体转移到干燥器皿中。
2. 放在通风处,让硝酸钾晶体自然干燥。
步骤八:测定纯度 1. 取少量的干燥后的硝酸钾晶体,称量并记录质量。
2. 将硝酸钾晶体溶解在蒸馏水中,形成溶液。
3. 使用适当的化学方法或仪器,测定溶液的纯度。
实验结果及讨论:通过以上步骤,我们成功地提纯了硝酸钾样品。
经过测定,我们可以得出硝酸钾的纯度数据,并与标准值进行比较。
如果纯度达到了预期要求,我们可以得出实验成功,并得到高纯度的硝酸钾样品。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学习了硝酸钾提纯的基本步骤,并成功地获得了高纯度的硝酸钾。
实验结果对于进一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注意事项: 1. 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2. 操作时要小心,避免溶液溅出。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检验方法和指标计算方法A .1 新鲜水消耗量每生产 1t 产品所消耗的新鲜水量,主要包含生产工艺用水和车间清洁用水,不包括原料用水和生活用水。
新鲜水指从各种水源取得的水量,各种水源包括取自地表水、地下水、城镇供水工程以及从市场购得的蒸馏水等产品。
每生产 1t 产品的新鲜水消耗量的数值,单位为吨每吨(t/t ),按公式(A.1)计算:ciM V V =…………………………………………………(A.1) 式中:V i ——在一定计量时间内(1年)产品生产用新鲜水量的数值,单位为吨(t ); M c ——在一定计量时间内(1年)产品的总产量的数值,单位为吨(t )。
A .2 原材料消耗量每生产 1t 产品所消耗原材料总用量。
原材料总用量是指产品配方中用到的所有原材料(不含水)的总投入量。
每生产 1t 产品的原材料消耗量的数值,单位为吨每吨(t/t )按公式(A.2)计算:ciM M V =…………………………………………………(A.2) 式中:M i ——在一定计量时间内(1年)产品所用原材料的总投入量的数值,单位为吨(t ); M c ——在一定计量时间内(1年)产品的总产量的数值,单位为吨(t )。
A .3 水重复利用率生产过程使用的重复利用水量与总用水量之比。
水的重复利用率,数值以%表示,按公式(A.3)计算:tr rV V V K −=×100…………………………………………(A.3)式中:V r ——在一定计量时间内(1年)产品使用的重复利用水的总量的数值,单位为立方米(m 3); V t ——在一定计量时间内(1年)产品使用的新鲜水的总量的数值,单位为立方米(m 3)。
A .4 产品综合能耗按 GB/T 2589 的规定进行计算。
A .5 产品废水排放量每生产1t 产品排放的废水排放量的数值,单位为吨每吨(t/t ),按公式(A.4)计算。
cg j M V V =………………………………………………… (A.4)式中:V g ——在一定计量时间内(1年)产品生产排放的废水量的数值,单位为吨(t ); M c ——在一定计量时间内(1年)产品的总产量的数值,单位为吨(t )。
一、实验目的1. 学习并掌握提纯硝酸钾的方法。
2. 了解硝酸钾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
二、实验原理硝酸钾是一种易溶于水的盐类,其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本实验通过溶解、结晶、过滤、洗涤、干燥等步骤,对含有杂质的硝酸钾进行提纯。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烧杯、玻璃棒、漏斗、滤纸、蒸发皿、铁架台、加热器、温度计、电子天平。
2. 试剂:硝酸钾(粗品)、蒸馏水、稀盐酸、稀硝酸、氯化钠、硫酸钠。
四、实验步骤1. 称取一定量的硝酸钾粗品,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搅拌使其溶解。
2. 将溶液加热至60℃左右,保持恒温。
3. 滴加适量的稀盐酸,使溶液中的杂质沉淀。
4. 过滤,收集滤液。
5. 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稀硝酸,使溶液中的杂质沉淀。
6. 再次过滤,收集滤液。
7. 将滤液转移至蒸发皿中,加热蒸发至浓缩。
8. 冷却结晶,过滤得到硝酸钾晶体。
9. 将硝酸钾晶体用少量蒸馏水洗涤,去除杂质。
10. 将洗涤后的硝酸钾晶体放入干燥器中干燥。
五、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1. 称取硝酸钾粗品的质量为:______g。
2. 称取硝酸钾纯品的质量为:______g。
3. 硝酸钾纯品的纯度为:______%。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过程中,通过溶解、结晶、过滤、洗涤、干燥等步骤,成功提纯了硝酸钾。
2. 实验结果表明,硝酸钾的纯度达到了______%。
3. 通过本实验,加深了对硝酸钾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理解,提高了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
七、实验结论本实验成功提纯了硝酸钾,得到了较为纯净的硝酸钾晶体。
实验过程中,严格遵守操作步骤,注意安全,培养了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
硝酸钾的提纯实验报告硝酸钾的提纯实验报告引言:硝酸钾是一种常见的无机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农业、医药和化工等领域。
然而,由于其制备过程中常伴随着杂质的存在,因此需要进行提纯。
本实验旨在通过结晶法对硝酸钾进行提纯,并评估提纯效果。
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 准备所需材料:硝酸钾、蒸馏水、滤纸、玻璃棒等。
- 清洗实验器材:将实验器材用蒸馏水进行清洗,确保无杂质残留。
2. 硝酸钾的溶解:- 取一定量的硝酸钾加入烧杯中,并逐渐加入蒸馏水进行溶解。
- 用玻璃棒搅拌溶液,直至硝酸钾完全溶解。
3. 结晶的形成:- 将溶液倒入结晶皿中,放置于通风处静置过夜。
- 通过结晶的过程,硝酸钾逐渐从溶液中析出,形成结晶体。
4. 结晶体的收集:- 使用滤纸将结晶体与溶液分离,将溶液过滤掉。
- 将滤纸上的结晶体放置在通风处晾干。
5. 结晶体的重结晶:- 将晾干的结晶体加入少量蒸馏水中,进行重新溶解。
- 将溶液加热至沸腾,使其充分溶解。
- 冷却溶液,观察结晶体的形成。
结果与讨论:经过提纯实验,我们成功地从硝酸钾溶液中得到了结晶体。
通过观察结晶体的形态、颜色和纯度,可以初步评估提纯效果。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注意到一些问题。
首先,溶解硝酸钾时需要逐渐加入蒸馏水,以充分溶解硝酸钾。
其次,结晶体的形成需要足够的时间,通风处的静置可以加速结晶过程。
最后,重结晶过程中需要加热溶液至沸腾,以确保溶质充分溶解。
通过对提纯后的硝酸钾结晶体进行观察,我们发现其形态规整,颜色较为纯净。
这表明提纯实验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然而,为了进一步评估提纯效果,我们可以进行一些定量分析,如测定结晶体的纯度和杂质含量。
结论:本实验通过结晶法对硝酸钾进行了提纯,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通过观察结晶体的形态和颜色,初步评估了提纯效果。
然而,为了更准确地评估提纯效果,还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定量分析。
通过本实验,我们不仅学习了硝酸钾的提纯方法,还了解了结晶法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巧。
这对我们今后进行其他化合物的提纯和实验操作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硝酸钾实验报告硝酸钾实验报告引言实验是科学研究的基础,通过实验可以验证理论,揭示事物的本质。
本次实验旨在研究硝酸钾的性质和特点,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一些重要用途。
通过实验,我们希望能够更深入地了解硝酸钾这一化合物。
实验目的1. 研究硝酸钾的物理性质,如颜色、结晶形态等。
2. 探究硝酸钾的化学性质,如溶解度、燃烧性等。
3. 了解硝酸钾在肥料、火药等领域的应用。
实验材料和方法材料:硝酸钾、烧杯、玻璃棒、酒精灯、试管、试管夹等。
方法:1. 取适量的硝酸钾溶解于水中,观察其溶解度和溶液的颜色。
2. 将硝酸钾溶液倒入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观察其燃烧性质。
3. 将硝酸钾固体与砂糖混合,用酒精灯加热,观察其燃烧反应。
4. 探究硝酸钾在肥料和火药中的应用。
实验结果与讨论1. 硝酸钾的物理性质:硝酸钾是一种无色的结晶体,呈菱形或长方形。
在溶液中,硝酸钾呈现无色或微黄色。
这是因为硝酸钾分子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在水中解离,形成氢氧根离子和硝酸根离子。
这些离子对光的吸收和散射导致了溶液的颜色。
2. 硝酸钾的化学性质:硝酸钾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可溶于水、醇和醚等溶剂。
其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在加热的过程中,硝酸钾会发生分解反应,产生氧气和二氧化氮气体。
这是硝酸盐类常见的燃烧反应。
3. 硝酸钾的应用:硝酸钾在农业领域被广泛应用作为肥料。
硝酸钾中的氮元素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物质之一,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此外,硝酸钾还被用作火药的主要成分之一。
硝酸钾和硫磺、木炭等混合后,形成黑火药,具有较高的爆炸性能。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硝酸钾的性质和特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硝酸钾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燃烧性,可广泛应用于肥料和火药等领域。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还发现硝酸钾溶液的颜色与其离子解离有关。
这些研究结果对于进一步探究硝酸钾的应用和化学性质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1. 张三, 李四. 硝酸钾的性质与应用[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5.2. 王五, 赵六. 硝酸钾的燃烧性质研究[J]. 化学实验, 2010, 20(2): 3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