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末复习 第三部分 简单机械 功和能 教科版
- 格式:doc
- 大小:600.00 KB
- 文档页数:3
初中物理复习知识:简单机械和功简单机械,是最基本的机械,是机械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由店铺收集整理的初中物理《简单机械和功》的复习知识点以供大家学习。
初中物理复习知识:简单机械和功1.杠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就叫杠杆。
2.什么是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1)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o)(2)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1)(3)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4)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的作用线的距离(L1)。
(5)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L2)3.杠杆平衡的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写作:F1L1=F2L2 或写成。
这个平衡条件也就是阿基米德发现的杠杆原理。
4.三种杠杆:(1)省力杠杆:L1>L2,平衡时F1(2)费力杠杆:L1F2。
特点是费力,但省距离。
(如钓鱼杠,理发剪刀等)(3)等臂杠杆:L1=L2,平衡时F1=F2。
特点是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如:天平)5.定滑轮特点:不省力,但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实质是个等臂杠杆)6.动滑轮特点: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动力方向,要费距离.(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7.滑轮组: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1.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功的计算:功(W)等于力(F)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s)的乘积。
(功=力×距离)3. 功的公式:W=Fs;单位:W→焦;F→牛顿;s→米。
(1焦=1牛·米).4.功的原理: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等于不用机械而直接用手所做的功,也就是说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5.斜面:FL=Gh 斜面长是斜面高的几倍,推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螺丝、盘山公路也是斜面)6.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
计算公式:P有/W=η7.功率(P):单位时间(t)里完成的功(W),叫功率。
学案——功能机械模块11.1、功(一)力学中的功1、定义:当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作用下通过一段距离,力学里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2、力学里的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一个是_ ___,另一个是___ _。
3、力不做功的三种情况: __ __、 __ ______、 __ ____。
(二)功的计算1、力学中功等于____ 与 _ ___乘积。
2、公式: 。
变形:F= ,s= 。
3、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_ _,距离的单位是_ _,功的单位是_ ___。
4、注意:做功多少与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加速减速、受力情况等 。
11.2、功率(一)功率1、定义:__ __叫功率。
功率是表示___ ____的物理量,在数值上等于___ _____。
2、公式:_ _,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率的单位是__ _,简称瓦,符号_ ,1W =1J /s ,另外还常用千瓦、兆瓦、马力.3、公式变形:P =tW= ,所以,汽车功率一定时,速度越大,牵引力就 ;汽车上坡时,需要 ,以提高牵引力。
(二)比较功率大小的方法1、功率是比较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一般采用下列三种办法比较其大小. (1)在相同 内,比较__ __,做功越多的物体,功率越大;(2)在完成 的条件下,比较__ _,所用时间越短的物体,功率越大; (3)做功的多少和所用时间都不同的情况下,通过计算P =tW计算,进行比较.11.3、动能和势能(一)动能1、能量的定义:物体能够__ __,我们就说这个物体 ;单位:_ _。
2、动能:(1)定义: __。
(2)影响因素:__ 与 。
在质量相同时,物体的_ _越大,它的动能越大;在物体运动速度相同时,_ _越大,它的动能就越大。
(二)势能1、势能分为__ _势能和_ __势能。
2、重力势能:(1)定义: _。
(2)影响因素: 与 。
在质量相同时,物体的_ _越大,它的重力势能越大;在物体高度相同时,_ _越大,它的重力势能就越大。
《机械和功》全章复习与巩固(基础)【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杠杆及杠杆五要素,会画杠杆的力臂,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应用,会判断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2.理解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实质及其作用,知道滑轮组的作用,会组装滑轮组;3.知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会用功的公式进行计算;4.知道功率的概念、计算公式和单位,能说明有关问题并进行计算;5.了解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了解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6.理解什么是机械效率,学会用机械效率的公式进行有关问题的计算,同时结合受力分析解决综合的力学问题。
【知识网络】:【要点梳理】要点一、杠杆1、杠杆的概念:一根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就是杠杆。
杠杆的五要素是: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和阻力臂,杠杆可以是直的硬棒,如撬棒等;也可以是弯的,如羊角锤。
2、杠杆的力臂(《杠杆》392029杠杆)力臂的画法:(1)明确支点,用O表示。
(2)通过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直线。
-(3)过支点O作该力的作用线的垂线。
(4)用两头带箭头的线段标示出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线段,写上相应的字母L1(或L2)。
3、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在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转动,杠杆就处于平衡状态。
要点诠释: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用公式表示为F1L1= F2L2注意:杠杆的平衡不是单独由力或力臂决定的,而是由它们的乘积来决定的。
杠杆分类:(1)省力杠杆:L1>L2,F1<F2。
(2)费力杠杆:L1<L2,F1>F2。
(3)等臂杠杆:L1=L2,F1=F2。
要点二、滑轮和滑轮组1、定滑轮:如下图甲所示,我们可把一条直径看成杠杆,圆心就是杠杆的支点,因此,定滑轮实质是等臂杠杆。
定滑轮的特点是它的转轴(支点)不随货物上下移动。
2、动滑轮:如下图乙所示,特点是它的转动轴会随物体上下移动,它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杆,它的转动轴是阻力作用点。
3、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使用定滑轮虽然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用力方向,给工作带来方便。
中考物理辅复习专题-----简单机械 功和能一、基础知识 (一)简单机械 (二)功 (三)功率(四)机械效率 (五)机械能 二、典型应用 (一)掌握篇 (二)提高篇 三、习题 (一)掌握篇 (二)提高篇 答案一、基础知识 (一)简单机械 1.杠杆 (1)杠杆的平衡:即指杠杆静止不转成匀速转动。
(2)杠杆的平衡条件: 动力×动力臂 = 阻力×阻力臂 公式:①F l F l 1122=⋅②F F l l 2112= 即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分之一。
(3)杠杆的分类: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即l l 12> , 动力小于阻力,F F 12< 。
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即l l 12<, 动力大于阻力,F F 12>。
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即l l 12=, 动力等于阻力,F F 12=。
省力的杠杆,需要多移动距离,即费距离。
费力的杠杆,则可少移动距离,即省距离。
2.滑轮 ①定滑轮:实质是一个等臂的杠杆,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
②动滑轮:实质是个动力臂(l 1)为阻力臂 (l 2)二倍的杠杆,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但费距离,且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③滑轮组: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F nG G =+1()物轮,其中n 表示吊着物体的绳子的段数。
(二)功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功的计算公式:W = FS。
3.功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焦耳。
4.正确理解物理学中“功”的意义。
物理中的做“功”跟日常生活中的“做工”或“工作”的含意不同。
在物理学中,做功是指两个因素同时存在的物理过程,这两个因素是,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这两个因素缺一不可,缺少了其中任何一个条件,物理上就说没有做功。
八下期末专题复习:功和机械能11.1、功1、功:如果对物体用了力,并使物体沿力的方向移动了一段距离,我们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机械功。
2、功的两个要素:(1)(2)。
3、功的大小:功等于。
功的公式:或;功单位:和4、没做功的情况有:(1)(2)(3)11.2、功率1、功率:功率是表示的物理量,叫做功率。
2、功率的计算公式:,W表示功,单位是焦(J),t表示时间,单位是秒(s),P表示功率,单位是,纪念单位为:。
功率的单位还有千瓦(kW)、兆瓦(MW)。
1kW= W,1MW= W。
3、关于功率的推导运算:∵P=W/t,W=Fs(F指力,s指移动的距离,t指时间)∴P==F·s/t又∵v=s/t ∴4、某小轿车功率66kW,它表示:小轿车1s内做功66000J。
5、比较做功快慢的方法有:(1)(2)(3)11.3、动能和势能1、能量:;能量的单位是。
2、动能:。
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1)研究方法有和。
(2)结论:①②。
(3)质量和速度相比,对物体的动能影响更大。
3、重力势能:;重力势能的大小与、有关。
4、弹性势能:;它的大小与有关。
11.4、机械能及其转化1、机械能:。
2、举例说明机械能的转化:(1)蹦出运动(2)滚摆(3)摆球(4)蹦极运动(5)不倒翁3、机械能守恒的条件:(1)做功角度:对某一物体,若只有重力(或弹簧弹力)做功,其他力不做功,则该物体机械能守恒.(2)能转化角度:物体间只有的相互转化,机械能也没有转变为其他形式的能,则机械能守恒.(3)题中如果有“在光滑斜面上滑动”则“光滑”表示没有能量损失──机械能守恒;“斜面上匀速下滑”表示有能量损失──机械能不守恒。
一、达标训练1.[2013·北京] 下列有关力做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水平力推着购物车前进,推车的力做了功 B.把水桶从地面上提起来,提水桶的力没有做功C.书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书受到的支持力做了功 D.挂钩上的书包静止时,书包受到的拉力做了功2.用水平力F拉A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沿直线运动S,做功W1;用同样的力F拉B物体在粗糙的水平面上沿直线也运动S,做功为W2。
简单机械功和能【教学内容与目的要求】1、理解力臂的概念2、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3、理解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作用4、常识性了解轮轴的作用5、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6、理解机械功的计算公式:W=FS7、理解功率的概念8、知道功的原理9、知道有用功和总功,知道机械效率10、理解动能、势能的初步概念,知道弹性势能,知道动能、势能可以相互转化【重点与难点】1、理解力臂的概念,正确地在图上画出力臂,或根据题目所给条件判断那一个是力臂。
2、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应用3、定滑轮、动滑轮及滑轮组的作用4、功、功率的概念5、功的原理6、机械效率—知道有用功、额外功、总功和机械效率7、动能、势能的概念及机械能的概念8、动能和势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方法指导与教材延伸】1、什么是杠杆物理学上定义的杠杆是一根在力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所谓硬棒,就是要求在使用时棒不会变形,至于棒的形状则并非一定要求是直的,比如滑轮、轮轴等都可看作是杠杆。
在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中,常接触到杠杆,如买菜使用的杆秤,实验室使用的天平。
常用的剪刀、镊子、羊角锤等实际都是杠杆的变形。
2、正确理解力臂的概念力臂是指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力对支点的转动效果不仅与力的大小有关,还与支点到作用线的垂直距离有关。
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叫动力臂,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叫做阻力臂。
力的大小相同时,力臂是影响杠杆转动的物理量。
如图甲所示,若分别在杠杆的A点和B点作用竖直向上的力F1和F2,使杠杆缓缓绕O点转动,当然用力F2较小,因为F2的力臂较大。
如图乙中,若先后在杠杆同一点A作用垂直于杠杆的力F1和斜向下的力F2,使杠杆缓缓绕O转动,我们发现用力F1较小,原因同样在于F1的力臂较大。
应用中必须留心力臂的画法。
千万不要把转动轴到力作用点的连线误认为是力臂。
图乙中我们还可以看到,若作用点不变,力的方向发生改变,那么力臂也会随着改变,F1的力臂是l1,F2的力臂是l2,而且力臂不一定在杠杆上(如l2)。
简单机械和功复习课说课稿一、课时安排:由于本章的复习内容较多,我安排了两课时,今天我说的是第2课时,也就是功、功率和机械效率的复习。
二、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复习了简单机械的基础上进行的复习课,功是物理学中最基本、最重要、又是与能密切联系的一个物理量,它虽然是在力学中引入的,但却贯穿在整个物理学中,可以说一切自然现象都与功和能相联系,通过功的教学,充分揭示了物理学各部分间的内在联系。
对功的研究为后面学习功率、机械效率的知识奠定基础。
可以说只有学好功的知识,才能深化对简单机械原理的认识,才能深刻理解功率、机械效率等相关概念。
因此,功是本章学习的重点内容。
功率和机械效率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效率的概念已广泛应用于工作、生活和学习等方面。
三、教学目标:根据课标要求和我本人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我确定了以下的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机械功概念,能用生产、生活中的实例解释机械功的含义。
2、结合实例理解功率的概念。
3、理解影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因素和机械效率的计算。
4、学会整理本节课的知识网络图。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梳理归纳本章的知识网络,让学生在探究交流的过程中达到对基础知识的复习要求。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复习过程中要让学生积极投入到活动的情境中,体验探究的乐趣。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并有与人分享探究结果的意识。
3、培养自我评价、听取意见和评价他人的能力。
四、学情分析学生在新课学习中对知识点的学习相对比较独立,对一些易混淆的知识点理解的不够透彻,如对本节课中要复习的功、功率和机械效率的关系。
五、复习重点和难点:依据课标要求、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及本节课内容特点,我确定本节课的重点是功概念的理解和机械功含义的解释;难点是机械效率的理解。
六、教法、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采用生动的语言和多媒体课件把学生带入研究问题的现场,给学生创造研究问题的情景,教师以引导为主;学生根据问题进行探究,解决;归纳整理为主的启发式教学方法。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复习第三部分简单机械功和能
考试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复习要点]
杠杆处于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的状态叫杠杆平衡.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用公式表示为
________________
常见的杠杆大致可分成三类:一类是省力杠杆,其动力臂____________阻力臂,使用时动力
____________阻力,如____________;一类是费力杠杆,其动力臂____________阻力臂,使用时动力
____________阻力,如____________;还有一类是等臂杠杆,其动力臂____________阻力臂,使用时动
力____________阻力,如____________
使用定滑轮可以, ____________但不能____________,定滑轮实质是____________杠杆;使用动滑轮能
够____________, 但不能____________.动滑轮实质是一个动力臂是阻力臂____________的杠杆;常常
将它们组合在一起使用,称为____________,它既能____________又能____________.
力学中规定,功等于____________,写成公式就是W=____________, 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
____________,简称____________,符号是____________
对物体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理学中,用功率这个物理量来描述物体做功的____________,物体在____________完成的
____________叫做功率,功率的计算公式是____________
功率的国际单位是____________,简称____________,符号为____________
利用任何机械做功时, ____________对机械所做的功等于机械克服____________所做的功,也就是使
用任何机械都不能____________ 。
使用机械时,所做____________跟____________的比值叫做机械效率,写成公式就是____________
使用机械做功时,由于____________不可避免,所以总功____________ (大于/等于/小于,下同)有
用功,因此,机械效率总是____________l00%.
一个物体如果能对另一个物体____________,这个物体就具有能.物体能够做多少功,就说它具有多少
能.能的单位和功的单位相同,国际单位制中,能的单位也是____________
物体由于____________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物体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有关,物体的____________越大,____________越大,物体的动能就越大.
物体由于____________而具有的能叫做重力势能,物体势能大小与物体的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有关,物体的____________越大,被举得越____________这个物体的重力势能越大.
物体由于发生____________而具有的能叫做弹性势能,弹性势能的大小与____________ 有关.
动能和势能统称为____________,物体的动能和势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如果没有____________等阻
力,在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中,机械能的总量____________
评价测试]
(每题3分,共18分)
1.下图是各式各样剪刀的示意图,现要用它们来剪开较硬的物体,应该选择的剪刀是( ).
2.如图所示,要粗测小明同学做引体向上时的功率.下列物理量中不需要测量的是
( ).
A.小明的质量 B单杠的高度
C每次身体上升的高度 D.做引体向上的时间
3.用下列简单机械使重量同为G的物体都处于静止状态,其中用力最大的是(均不计摩
擦) ( ).
4.下列各图中利用了动滑轮的是( ).
5.如图示,置于斜面顶端α的物体,分别沿ab、ac、ad三个不同路径滑落到b, c、d三个位置时,若
不计摩擦和空气阻力,则比较它们动能的大小,正确的是( ).
A b点的动能大 B.c点的动能大
C. d点的动能大
D.三点的动能一样大
6.小文同学采用如图所示的两种不同方式将同一货物搬运到同一辆汽车上,其中说
法正确的是 ( ).
A.图(a)所示的方法克服重力做功多
B.图(b)所示的方法更省力
C.两种方法的机械效率相等
D.两种情况下,货物的机械能都增加
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30分)
7.如图所示的滑轮是________滑轮,观察图中弹簧测力计的刻度可知,使用这种滑轮可以改变________,
不能________
8.跳伞员跳伞,在空中未打开伞时,跳伞员加速下降(不计空气阻力),他的动能________ (增大/减小/
不变,下同),势能________.伞打开后,跳伞员匀速下降,则此时他的机械能________
9.攀岩运动是从登山运动中派生出来的新项目,它集健身、娱乐、竞技于一体,以其独有的登临高处的
征服感吸引了众多爱好者.要测量;某运动员在攀岩比赛中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
该运动员的重力、________和________。
10.用相同的滑轮和绳子分别组成如图所示的两个滑轮组,把相同的物体提升相同的高度.在不计绳重及
机械摩擦的情况下,图( a)情形中所用的拉力________ (大于/等于/小于,下同),图( b)情形中所用
的拉力;图(a)情形中滑轮组的效率________图( b)情形中滑轮组的效率.
三、作图、实验题(第1l~14题每题3分.第15~16题每题6分,共24分) 11.请画出图中中杠杆的支点O 、动力臂和阻力F2的示意图. 12.如图所示,画出力F 对支点O 的力臂l .
13.如图所示是一个瓶盖起子,请标出支点O 和阻力F2•
14.在图中用线代表绳子,将两个滑轮连成省力的滑轮组.要求:人用力往下拉.绳使重物升起
.
15.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杠杆的机械效率.实验时,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挂在较长杠杆下面的钩码缓缓上升.
(1)实验中,将杠杆拉至图中虚线位置,测力计的示数F 为_____N ,钩码总重G 为1. 0 N ,钩码上升高度h 为0.1 m ,测力计移动距离s 为0.3 m ,则杠杆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_%.请写出使用该杠杆做额外功的一个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进一步研究杠杆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一位同学用该实验装置,先后将钩码挂在A 、B 两点,测量并计算得到下表所示的两组数据:
其效率越高"的结论?答:________;请简要说明两条理由: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小雪和小红一起组装好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他们分别记下了钩码和弹簧测力计的位置.
(1)小红______________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升高,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5 N;同时,小雪用刻度尺测出钩码提升的高度为0.1 m ,其他被测物理量和数据如下表所示.
(2)小雪和小红测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100%,她们意识到出现了错误.请帮助她们找出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提升的钩码重增加到6 N ,则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_____________________ (变大/变小/不变). 四、计算、应用题(每题4分,共28分)
17.如图所示.斜面长1m ,高0.2m ,将10 N 重的物体A 从斜面底端匀速拉到斜面顶端,需要用平行于斜面的力2.5 N ,那么: (1)斜面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2)重物上升过程中克服摩擦做了多少额外功?
(3)为了提高该斜面的机械效率,同学们提出了一些建议: A.以较快的速度将重物匀速拉到斜面顶端; B
应以较慢的速度将重物匀速找到斜丽顶端
;
C.
改用光滑的、板长和高度均不变的斜面
.
其
中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字母序号)可以达到目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每个滑轮等重.不计绳重和摩擦,物体重G 1从200 N 开始逐渐增加,直到绳子被拉断.每次均匀速拉动 绳子将物体提升同样的高度.图乙记录了在此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随物体重力的增加而变化的图像. (1)每个滑轮重多少N?
(2)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多少N?
(3)当物体重800 N 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