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真厚度计算公式
- 格式:xls
- 大小:17.00 KB
- 文档页数:2
矿体真厚度计算公式探讨矿体真厚度是勘探及其他矿物勘探活动中最重要的属性之一,它反映了矿体层的厚度、构造性质以及构造的大小。
因此,探讨矿体真厚度计算公式对勘探活动的计划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将结合矿物工程学、构造地质学和矿产资源勘探等矿物专业知识,讨论矿体真厚度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首先,从矿物工程学的角度,探讨矿体真厚度计算公式。
根据矿体处理工程学,矿体真厚度计算公式一般是:矿体真厚度=矿体等同厚度+矿体枕厚度+矿体紧缩厚度+矿体坡度厚度(1)。
矿体等同厚度指的是矿体的不变厚度,是按矿体层段的真实厚度直接计算得出。
矿体枕厚度指的是由矿体继承枕带或矿体枕部中的曲径线变化所构成的矿体部分。
而矿体紧缩厚度指的是对矿体顶底极限进行收缩得到的矿体缩短厚度。
最后,矿体坡度厚度指的是矿体由于坡度的变化所形成的厚度变化。
其次,从构造地质学的角度,探讨矿体真厚度计算公式。
根据构造地质学,有许多矿体真厚度计算公式,如:反射曲线公式:矿体真厚度=反射曲率×矿体坡度(2);矿体顶底深度差公式:矿体真厚度=矿体顶底深度差(3)等。
反射曲线公式是反距离曲线中抽象出来的矿体真厚度计算公式,它建立在矿体层中反射曲率与矿体坡度之间的关系之上。
矿体顶底深度差公式是对矿体顶底深度之间的差值进行求和,用以计算矿体的真实厚度。
综上所述,矿体真厚度计算公式是以不同的构造地质学理论和实践为基础推出来的,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工程实用意义。
最后,从矿产资源勘探的角度,讨论矿体真厚度计算公式的应用。
对矿体真厚度计算公式的应用,可分为资源量估算应用和矿体识别应用两方面。
其中,资源量估算应用是指通过矿体真厚度计算公式,估算矿体储量或含量,从而进行资源量估算。
此外,矿体识别应用是指通过矿体真厚度计算公式,判断矿体的存在性和可破坏性,从而识别矿体。
由此可见,矿体真厚度计算公式在矿产资源勘探中有着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矿体真厚度计算公式是结合矿物工程学、构造地质学和矿产资源勘探等矿物专业知识而讨论出来的,并应用于资源量估算应用和矿体识别应用等。
地学中常用公式一、平均品位的计算公式:1、算术平均:(X1+X2-……+Xn)/n X1、X2、X n为样品品位2、加权平均:(X l×Ll+X2×L2+……+ X n×Ln)/(L l+L2+……+L n) X1、X2……X n。
为样品品位,L l+L2+……+Ln为样品长度3、几何平均为Xn1 X1、X2、Xn为样品品位n2XX注:品位为正态分布时,处理特高品位时,可用此公式。
二、矿体厚度(Vm)、品位(Vc)变化系数:—X=(X1+X2+……+Xn)/n 计算矿体厚度、品位的平均值(2nXi计算均方差X)/()1厚度、品位变化系数:Vm或Vc=X100%三、地质剖面岩石厚度计算公式:y=sinα·cosβ·cosγ±cosα·sinβα--导线坡度角β--地层倾角γ --导线方向与地层倾角的夹角地层倾向与坡向相反取正号,地层倾向与坡向相同取负号;真厚度=L×y四、钻孔矿体厚度的确定矿体的厚度是根据矿体露头上、坑道中和从钻孔中所获得的资料进行的。
(一)坑道中矿体厚度的测定当坑道所揭露的矿体与围岩的接触界线清楚时,取样和编录时可在矿体上用钢尺直接捌量出来。
厚度测量的次数决定于坑道的布置情况,如矿体是用穿脉坑道圈定的,则测量次数与穿脉坑道的数量相符。
如果矿体是用沿脉坑道圈定的,则厚度的测定按一定间隔在取样的位置进行测量。
如果矿体与围岩的界线不清时,矿体厚度的测定必须根据取样结果来确定。
(二)钻孔中矿体厚度的测定因为钻孔中所截穿的矿体均在地下深处、只能间接地去测定矿体的厚度。
当钻孔是垂直矿层钻进时,且岩心采取率为100%,可直接丈量岩心,取得厚度的数据。
若岩心采取率不高,除用钢尺丈量岩心长度外,还要按下式进行换算:m n L (11-9)式中: m ——矿体的厚度(米); L ——实测矿心长度(米)I n ——矿心采取率(%)。
矿井水文地质常用计算公式目录一、突水系数公式: (1)二、底板安全隔水层厚度(斯列沙辽夫公式): (2)三、防水煤柱经验公式: (2)四、老空积水量估算公式: (3)五、明渠稳定均匀流计算公式: (4)六、矿井排水能力计算公式: (4)㈠矿井正常排水能力计算: (4)㈡抢险排水能力计算: (5)㈢排水扬程的计算: (5)㈣排水管径计算: (5)㈤排水时间计算: (6)㈥水仓容量: (6)七、矿井涌水量计算: (6)八、矿井水文点流量测定计算方法: (7)㈠容积法: (7)㈡淹没法: (7)㈢浮标法: (7)㈣堰测法: (7)九、浆液注入量预算公式: (8)十、常用注浆材料计算公式及参数: (9)㈠普通水泥主要性质: (9)㈡水泥浆配制公式: (9)㈢水玻璃浓度 (10)㈣粘土浆主要参数: (10)十一、钻探常用计算公式: (10)十二、单孔出水量估算公式: (11)十三、注浆压力计算公式: (11)十三、冒落带导水裂隙带最大高度经验公式表 (12)十四、煤层底板破坏深度计算公式 (12)十五、巷道洞室围岩塑性破坏圈厚度计算 (14)一、突水系数公式:㈠定义:每米有效隔水层厚度所能承受的最大水压值。
㈡公式:Ts=P/(M-Cp-Dg)式中:Ts—突水系数(MPa/m);P—隔水层承受的水压(MPa);M—底板隔水层厚度(m);Cp—采矿对底板隔水层的扰动破坏深度(m);Dg—隔水层中危险导高(m)。
㈢公式主要用途:1.确定安全疏降水头;2.反映工作面受水威胁程度。
富水区或底板受构造破坏块段Ts大于0.06MPa/m;正常块段大于0.1MPa/m为受水威胁。
㈣参数取值依据:Ts—常用工作面最大突水系数。
一般按工作面最高水压,最薄有效隔水层厚度计算,或者对工作面分块段计算最大突水系数,取最大一个值作为工作面的最大突水系数。
P—最大水压的取值,一般根据工作面内或附近井下或地面钻孔观测水位与工作面最低标高计算而得,水压值计算至含水层顶面。
岩层真厚度在EXCEL上的一个简单计算公式摘要:通过对比现有的几种常用真厚度公式,找出了一个准确且简单的计算公式H =L×︱Sinα×Cosβ×Cos(λ-φ)+Cosα×Sinβ︱。
利用EXCEL表格中的函数关系,编写程序从而完成公式的自动计算。
其中L—导线斜距;α—岩层倾角;β—地形坡度角(±);λ—岩层倾向;φ—导线方位角。
关键词:岩层厚度,真厚度,坡向Abstract: by comparing the existing several common really thickness formula, find out a accurate and simple calculation formula H = L ×︱Sin α × Cos β × Cos (λ-phi) + Cos α × Sin β ︱. Use of EXCEL the form function relation, and write a program to get automatic calculation of the formula. One L-wire oblique distance; Alpha rock dip Angle; Beta terrain gradient Angle (plus or minus); λ-rock tendency; Azimuth Angle φ-wires.Keywords: rock thickness, true thickness, slope to前言迄今为止,关于地层真厚度的计算公式相关论文较多,各种公式形式和参数的选择也不尽相同。
本着公式准确且简单,参数为野外原始数据的原则,笔者对现在常用的几种真厚度公式进行了类比分析,数据验证、图解推导等工作。
现将文中出现的几种公式中参数统一定义,并明确其取值范围,见表1。
地质填图中通用的岩层厚度计算公式设地层产状为β1∠α1(α1为倾角;β1为倾向),导线产状为β2∠α2(α2为导线倾角,前视仰角为正,俯角为负;β2为导线前视方向的方位角,导线的长度为L),则岩层厚度H为:H=L×{Cosα1Sinα2+Sinα1Cosα2Cos(β1-β2)}运用此公式计算岩层厚度,方法简单,计算迅速而精确例:测得岩层产状为124°∠40°,导线长度为99.85米,导线方位为265°,倾角为-15°(记作265°∠-15°),则岩层厚度H为:H=L×{Cosα1Sinα2+Sinα1Cosα2Cos(β1-β2)}=99.85×{Cos40°Sinα(-15°)+Sin40°Cos(-15°)Cos(124°-265°)}=67.98米该公式实际上是一般的地层厚度计算公式的变化形式,中国地调局《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程》(DZ/T0078-2015)中的地层厚度按各导线分层进行计算的公式为:H=L×{SinαCosβSinY+-CosαSinβ}H:地层真厚度(m);L:导线斜距(m);α:地层真倾角(°);β:地形坡度角(°);Y:剖面导线与地层走向线的锐夹角(°)。
当坡向与岩层倾向相反时,公式中用加号计算;当坡向与岩层倾向相同时,公式中用减号计算。
计算结果均取绝对值。
应用上述公式编写的电子表格模板见下表H=ABS(C4*(COS(RADIANS(E4))*SIN(RADIANS(G4))+SIN(RADIANS(E4))*COS(RADIANS(G4))*COS(RADIANS(D4-F4))))。
矿井水文地质常用计算公式目录一、突水系数公式: (1)二、底板安全隔水层厚度(斯列沙辽夫公式): (2)三、防水煤柱经验公式: (2)四、老空积水量估算公式: (3)五、明渠稳定均匀流计算公式: (4)六、矿井排水能力计算公式: (4)㈠矿井正常排水能力计算: (4)㈡抢险排水能力计算: (5)㈢排水扬程的计算: (5)㈣排水管径计算: (5)㈤排水时间计算: (6)㈥水仓容量: (6)七、矿井涌水量计算: (6)八、矿井水文点流量测定计算方法: (7)㈠容积法: (7)㈡淹没法: (7)㈢浮标法: (7)㈣堰测法: (7)九、浆液注入量预算公式: (8)十、常用注浆材料计算公式及参数: (9)㈠普通水泥主要性质: (9)㈡水泥浆配制公式: (9)㈢水玻璃浓度 (10)㈣粘土浆主要参数: (10)十一、钻探常用计算公式: (10)十二、单孔出水量估算公式: (11)十三、注浆压力计算公式: (11)十三、冒落带导水裂隙带最大高度经验公式表 (12)十四、煤层底板破坏深度计算公式 (12)十五、巷道洞室围岩塑性破坏圈厚度计算 (14)一、突水系数公式:㈠定义:每米有效隔水层厚度所能承受的最大水压值。
㈡公式:Ts=P/(M-Cp-Dg)式中:Ts—突水系数(MPa/m);P—隔水层承受的水压(MPa);M—底板隔水层厚度(m);Cp—采矿对底板隔水层的扰动破坏深度(m);Dg—隔水层中危险导高(m)。
㈢公式主要用途:1.确定安全疏降水头;2.反映工作面受水威胁程度。
富水区或底板受构造破坏块段Ts大于0.06MPa/m;正常块段大于0.1MPa/m为受水威胁。
㈣参数取值依据:Ts—常用工作面最大突水系数。
一般按工作面最高水压,最薄有效隔水层厚度计算,或者对工作面分块段计算最大突水系数,取最大一个值作为工作面的最大突水系数。
P—最大水压的取值,一般根据工作面内或附近井下或地面钻孔观测水位与工作面最低标高计算而得,水压值计算至含水层顶面。
矿体厚度计算公式矿体厚度是指矿石储量在垂直方向上厚度的测量值。
在采矿工程中,对矿体厚度进行准确测量和计算非常重要,因为它直接关系到矿石的总储量和采矿效益。
矿体厚度的计算方法有很多,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矿体厚度计算公式。
1. 平均矿体厚度(Average Thickness):平均矿体厚度是指整个矿体在其中一特定区域内的平均厚度。
计算公式如下:平均矿体厚度=总矿体厚度/区域内矿体数目2. 加权平均矿体厚度(Weighted Average Thickness):加权平均矿体厚度是指矿体在不同区域内的平均厚度,根据不同区域内矿体面积的权重进行计算。
计算公式如下:加权平均矿体厚度=∑(每个区域矿体厚度×区域面积)/总面积3. 最大矿体厚度(Maximum Thickness):最大矿体厚度是指矿体内最大的厚度值,用于确定矿床的最大储量。
计算公式如下:最大矿体厚度=MAX(每个区域矿体厚度)4. 最小矿体厚度(Minimum Thickness):最小矿体厚度是指矿体内最小的厚度值,用于确定矿床的最小储量。
计算公式如下:最小矿体厚度=MIN(每个区域矿体厚度)5. 加权平均最大矿体厚度(Weighted Average Maximum Thickness):加权平均最大矿体厚度是指矿体在不同区域内的最大厚度值,根据不同区域内矿体面积的权重进行计算。
计算公式如下:加权平均最大矿体厚度=MAX(∑(每个区域矿体厚度×区域面积)/总面积)这些计算公式都可以用于不同类型的矿体,例如平行层状矿体、倾斜矿体和不规则矿体等。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矿体特征和采矿方法选择适合的计算公式。
另外,在进行矿体厚度计算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矿体厚度的测量必须准确可靠,可以通过现场测量或者间接测量的方式获取数据。
2.区域划分要合理,可以根据矿体的地质特点、采矿工艺和矿石分级等因素进行划分。
3.考虑到矿床的空间变异性,可以对不同区域内矿体厚度进行加权处理,以提高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地学中常用公式一、平均品位的计算公式:1、算术平均:(X1+X2-……+Xn)/n X1、X2、X n为样品品位2、加权平均:(X l×L l+X2×L2+……+ X n×Ln)/(L l+L2+……+L n) X1、X2……X n。
为样品品位,L l+L2+……+Ln为样品长度3、几何平均为Xn2⨯1 X1、X2、Xn为样品品位X⨯n⨯X注:品位为正态分布时,处理特高品位时,可用此公式。
二、矿体厚度(Vm)、品位(Vc)变化系数:—X=(X1+X2+……+Xn)/n 计算矿体厚度、品位的平均值∑-σ计算均方差XXi(2n=)1-/()厚度、品位变化系数:Vm或Vc=⨯σ100%÷X三、地质剖面岩石厚度计算公式:y=sinα·cosβ·cosγ±cosα·sinβα--导线坡度角β--地层倾角γ --导线方向与地层倾角的夹角地层倾向与坡向相反取正号,地层倾向与坡向相同取负号;真厚度=L×y四、钻孔矿体厚度的确定矿体的厚度是根据矿体露头上、坑道中和从钻孔中所获得的资料进行的。
(一)坑道中矿体厚度的测定当坑道所揭露的矿体与围岩的接触界线清楚时,取样和编录时可在矿体上用钢尺直接捌量出来。
厚度测量的次数决定于坑道的布置情况,如矿体是用穿脉坑道圈定的,则测量次数与穿脉坑道的数量相符。
如果矿体是用沿脉坑道圈定的,则厚度的测定按一定间隔在取样的位置进行测量。
如果矿体与围岩的界线不清时,矿体厚度的测定必须根据取样结果来确定。
(二)钻孔中矿体厚度的测定因为钻孔中所截穿的矿体均在地下深处、只能间接地去测定矿体的厚度。
当钻孔是垂直矿层钻进时,且岩心采取率为100%,可直接丈量岩心,取得厚度的数据。
若岩心采取率不高,除用钢尺丈量岩心长度外,还要按下式进行换算:L (11-9)mn式中: m——矿体的厚度(米);L——实测矿心长度(米)In——矿心采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