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学习]八年级物理下册 6.1物体的质量(第1课时)教案 (新版)苏科版
- 格式:doc
- 大小:21.61 KB
- 文档页数:3
教案:苏科初中物理八下《6.1物体的质量》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一节《物体的质量》。
本节主要介绍质量的概念、质量的测量工具以及质量的国际单位。
具体内容包括:1. 质量的概念及其特性2. 质量的测量工具:托盘天平、电子秤等3. 质量的国际单位:千克(kg)、克(g)、毫克(mg)4. 质量与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的关系二、教学目标1. 理解质量的概念,掌握质量的特性。
2. 学会使用托盘天平等测量工具进行质量的测量。
3. 熟悉质量的国际单位,能进行质量的单位换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质量的特性及其与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的关系。
2. 重点:质量的测量方法、质量的国际单位及其换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托盘天平、电子秤、砝码、物体等。
2. 学具:学生用书、笔记本、铅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一个物体(如苹果),请学生猜测它的质量。
引导学生思考:质量是什么?如何测量物体的质量?2. 知识讲解:教师讲解质量的概念、特性以及质量的测量工具。
重点介绍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如何通过砝码进行质量的测量。
3. 例题讲解:教师出示一个例题,如:“一个苹果的质量大约是多少?”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随堂练习:教师给出几个关于质量的练习题,如:“用托盘天平测量一个苹果的质量,然后计算它的重量。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进行点评。
5. 知识拓展:教师介绍质量的国际单位,如千克、克、毫克,并讲解它们的换算关系。
6.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质量的概念、质量的测量工具、质量的国际单位及其换算。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用托盘天平测量一个苹果的质量,并计算它的重量。
(2)列举两个生活中的质量单位,说明它们的使用场景。
2. 答案:(1)苹果的质量:约150克,重量:约1.5牛顿。
(2)生活中的质量单位:斤(jin)、两(liang),使用场景:购买蔬菜、水果等。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6.1物体的质量》教案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属性一、物体的质量一、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质量;知道质量的国际单位和常用单位以及它们的换算关系。
(2)了解测量物体质量的仪器。
(3)知道托盘天平的结构,通过阅读托盘天平的使用说明书,学会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并能辨别天平使用过程中的错误。
(4)通过探究活动,在了解物体的形状、物质的状态以及地理位置与物体的质量无关的基础上,理解质量是物体自身的属性。
(5)通过练习,初步感受物体质量单位的大小、学习质量的估测。
(6)通过活动初步认识测量的意义。
二、学习重点与难点重点:(1)知道质量的概念和单位。
(2)学会用托盘天平测物体的质量。
难点:理解质量是物体的物理属性。
三、教学资源托盘天平砝码盒橡皮泥金属块石块冰块多媒体课件等四、教学设计一、引入新课“称一称量一量,您的身材怎么样?”这句话中称的是什么?量的是什么?(1)学生体验:测自己的体重。
(2)向学生介绍身边的袋装食品的质量。
二、学生自主学习1、什么是质量?你能举例说明质量是有大小之分的吗?2、质量的国际单位、常用单位及其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3、托盘天平的构造及使用。
如何用托盘天平测物体的质量?4、物体的形状、物质状态的变化对其质量大小有影响吗?你想怎么去探究它?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自学提纲,进行课内自主学习,并交流与讨论。
三、学生自主学习情况交流与展示1、质量: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举例:桌子比凳子含有的木材多大玻璃杯比小玻璃杯含有的玻璃多铁锤比铁钉含有的铁多物体物质2、托盘天平的构造与使用:托盘天平的构造托盘天平的使用(1)调水平平衡调节横梁平衡调节(2)放左物右码(用镊子加减砝码)(3)读物体质量=砝码质量+游码示数注意事项:1、注意量程,加减砝码轻拿轻放。
2、保持清洁干燥3、潮湿或化学药品不要直接放在天平上。
(1)学生通过阅读说明书了解托盘天平的构造及使用方法,并到讲台前与同学们交流。
文档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一、物体的质量》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源于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第一节《物体的质量》。
该章节主要介绍了质量的定义、质量的测量工具以及质量的国际单位等内容。
具体内容包括:1. 质量的概念: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2. 质量的测量工具:托盘天平、电子秤等。
3. 质量的国际单位:千克(kg)、克(g)、毫克(mg)等。
4. 质量与物体的形状、状态和位置的变化。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质量的概念,掌握质量的测量方法和单位。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物理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质量的概念、质量的测量方法和单位。
难点:质量与物体的形状、状态和位置的变化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托盘天平、电子秤、各种物体(如书籍、苹果等)。
学具:学生实验手册、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常见的质量现象,如购买水果时称重、行李托运等。
2. 知识讲解:介绍质量的概念、质量的测量方法和单位。
3. 实验演示:使用托盘天平和电子秤测量不同物体的质量,让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
4. 例题讲解:讲解质量与物体的形状、状态和位置的变化的关系,如水结冰后质量是否变化等。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购物时的总价等。
7. 作业布置:布置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物体的质量板书内容:1. 质量的概念: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2. 质量的测量工具:托盘天平、电子秤等。
3. 质量的国际单位:千克(kg)、克(g)、毫克(mg)等。
4. 质量与物体的形状、状态和位置的变化的关系。
七、作业设计:答案:水结冰后质量不变,因为冰和水的物质是相同的,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
答案:苹果的总价为0.2千克× 2元/千克 = 0.4元;书的总价为0.5千克× 5元/千克 = 2.5元。
课题:§6.1 物体的质量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和单位。
(2)通过自主学习,学会天平的使用。
(3)学会测量固体质量,并了解测量液体质量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天平使用说明书,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2)在天平的操作中总结规律,熟悉使用方法。
(3)经历实验探究过程,领悟实验探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探究中体会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发现”成功的喜悦。
(2)通过天平使用的技能训练,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质量的概念与单位,以及用天平测量质量。
【难点】探究“质量是物体的属性”。
【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导语一师:请同学们看一段录像:播放“神舟六号”发射发射视频出示“神舟六号”的一些数据,引导性提问:①飞船的是8.86m;②飞船的是7790kg导语二师:物理学中什么是质量呢?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1.质量(mass)物体内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物体的质量。
用字母m表示。
2.质量的单位国际单位是千克,符号为kg,常用单位还有吨(t)、克(g)、毫克(mg),它们的换算关系是吨(t)千克(kg)克(g)毫克(mg)宇宙中一些物体的质量尺度可形象表示为图1. 教学札记激发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图1 宇宙中一些物体的质量尺度【练一练】1、 在下列空格内填上合适的单位:(1)人民币一元硬币的质量约650____; (2)一只大公鸡质量约2.5____(3)一头大象的质量是2×106_____ 2、单位换算:(1)一头鲸的质量约为1.5×105㎏=______t ,(2)一枚药片质量约为250 mg =____㎏。
3、质量的测量工具A .托盘天平的构造及使用方法 (1)托盘天平的构造.如图2;图2(2)托盘大平的使用方法:①放: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放在标尺左侧零位;②调:调节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标盘的中央刻度线上,这时天平平衡;③称: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天平恢复平衡;④记: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就等于被测物体的质量,把被测物体的质量记录下来.称完后把砝码放回盒内,不许用手捏砝码. 【议一议】小明同学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操作情况如图3所示,其中的错误是:(1) ; (2) ; (3) . B .常用测量测量工具生活中常用杆秤、案秤、电子秤测质量,实验室常用托盘天平测质量等.如图4图4 几种测量质量的工具教学札记4、活动:探究物体的形状、物质状态以及位置的变化对其质量的影响(探究一)提出问题:改变面团的形状,其质量是否改变?按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论证进行探究(探究二)提出问题:改变面团的空间位置,其质量是否改变?按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论证进行探究设计实验:一瓶结冰的矿泉水全都化成水后,质量是否发生改变?(让学生了解用托盘天平测量液体质量的方法)引导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得出结论。
文档: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物体的质量》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第一节《物体的质量》。
该节内容主要包括质量的定义、质量的计量单位、常见质量单位及换算以及质量与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的关系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质量的概念,掌握质量的计量单位及换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探究质量与物体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重点:质量的概念、质量的计量单位及换算方法。
2. 难点:质量与物体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之间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子秤、天平、砝码、物体(如球、尺、书本等)。
2. 学具:学生实验器材、笔记本、尺子、温度计。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常见的质量现象,如购买水果、称体重等。
2. 概念讲解:介绍质量的定义,解释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3. 单位与换算:介绍质量的计量单位(克、千克、吨),讲解换算方法。
4. 实验探究:让学生用电子秤和天平测量不同物体的质量,观察质量与物体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之间的关系。
5. 例题讲解:运用质量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物体的密度、判断物体是否符合标准质量等。
6.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质量的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第六章物体的质量一、质量的概念1.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2. 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二、质量的计量单位及换算1. 克(g)2. 千克(kg)3. 吨(t)1千克 = 1000克1吨 = 1000千克三、质量与物体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之间的关系1. 质量与物体形状:物体形状改变,质量不变2. 质量与物体状态:物体状态改变,质量不变3. 质量与物体位置:物体位置改变,质量不变4. 质量与物体温度:物体温度改变,质量不变七、作业设计1. 题目:计算下列物体的质量,并填写在表格中。
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世业镇八年级物理下册《6.1 物体的质量》教案(新版)苏科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世业镇八年级物理下册《6.1 物体的质量》教案(新版)苏科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世业镇八年级物理下册《6.1 物体的质量》教案(新版)苏科版的全部内容。
6。
1 物体的质量【学习目标】1、知道质量的概念和单位,能进行不同单位之间的换算2、借助实物和说明书了解天平的构造,并通过实践操作学会正确使用托盘天平。
3、会估测日常生活中所见物体的质量4、通过探究活动,知道质量是物体自身的属性【重点难点】1、质量的定义及单位换算2、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教学突破】质量对学生而言既熟悉又陌生,也很抽象,本节课通过物体所含物质多少引出质量概念,再通过实验熟悉质量的测量工具——托盘天平。
知道了如何运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以后,再或过头来运用天平验证质量是物体的属性,它与物体的形状和状态无关。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托盘天平【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设计意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引入新课让学生观看PPT讨论物体的组成观看PPT、思考。
1、一根铁钉与一枚大头针比较有何相同之处?有何不同之处?2、汽车轮胎和自行车轮胎,哪个用的橡胶多?3、盛满水的木桶和杯子,哪个装水多创设物理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4、充足气的篮球和乒乓球,哪个里面充的空气多?二、讲授新课(1)什么是物体的质量-—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1、一切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物体________________叫做物体的质量,通常用字母____表示,其国际单位是_____,符号为_____.2、质量的国际单位是千克,符号:kg;质量单位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案: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一节物体的质量一、教学内容1. 质量的概念: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
2. 质量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kg),还有克(g)和吨(t)等。
3. 质量的测量工具:托盘天平是实验室中常用的测量质量的工具。
4. 质量与物体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的关系:质量是固有属性,与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无关。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质量的概念,掌握质量的单位和测量工具。
2. 能够使用托盘天平进行物体质量的测量。
3. 理解质量与物体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质量与物体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的关系。
2. 重点:质量的概念,质量的单位和测量工具。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托盘天平、砝码、各种不同质量的物体。
2. 学具:学生实验手册、测量工具(如尺子、天平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和触摸不同的物体,引导学生思考:物体的质量是如何定义的?质量与物体的哪些因素有关?2. 知识讲解:介绍质量的概念,解释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
讲解质量的单位和测量工具,如千克、克、吨和托盘天平等。
3. 例题讲解:使用托盘天平进行物体质量的测量,示范如何正确使用天平,讲解测量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使用托盘天平测量不同物体的质量,并记录实验结果。
5. 知识巩固:通过课堂提问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质量与物体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的关系。
六、板书设计1. 质量的概念2. 质量的单位3. 质量的测量工具4. 质量与物体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请描述质量的概念,并说明质量与物体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的关系。
答案: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
质量与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无关。
(1)一个苹果的质量(2)一本书的质量(3)一把椅子的质量答案:实验结果如下:(1)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200克(2)一本书的质量约为400克(3)一把椅子的质量约为2千克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触摸和观察不同物体,引发他们对质量的思考。
八年级物理下册《6.1 物体的质量(第1课时)》学案苏科版6、1、物体的质量(第1课时)【课前预习】1、什么是物体的质量?质量的国际单位是什么?有哪些常用单位?你能写出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吗?2、物理学中所说的“物体”、“物质”有什么区别?粉笔、课桌、凳子、水、木头、铁等哪些是物体?哪些是物质?3、测量质量的工具有哪些?实验室常用的是哪种?【课堂重点】〖学习过程〗1、议一议,1、我们周围的所有物体,它们有什么相同之处?还有什么不同之处?(本节导图)2、围绕质量的概念,让学生多举几个这样的例子3、归纳出质量的概念、质量的单位、符号。
单位间的换算关系如何?4、质量是物体的一种物理属性,与物体的形状、状态和地理位置无关。
〖要点归纳〗1、质量的概念:2、质量的单位及单位间的换算关系:〖当堂反馈〗1、对于物体的质量,下面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同一块铁,做成铁锤时质量大,做成铁管时质量小B、一块铁,化成铁水后质量变小了C、一块铁,放在地球上质量大,放在太空中质量小D、一块铁的质量不随上面三种情况的变化而改变2、两个物体的质量不同,一定是由于它们()A、形状不同B、所处地理位置不同C、所含物质的多少不同D、速度大小不同3、一瓶啤酒放在冰箱冷冻室内,瓶内的啤酒结成冰后把瓶子胀破了,这是因为()A、啤酒结冰后,质量不变,体积变大了B、啤酒结冰后,质量变大,体积也变大了C、啤酒结冰后,质量和体积均不变D、啤酒结冰后,质量变小,体积也变小了【课后巩固】1、对于物体的质量,下面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同一块铁,做成铁锤时质量大,做成铁管时质量小B、一块铁,化成铁水后质量变小了C、一块铁,放在地球上质量大,放在太空中质量小D、一块铁的质量不随上面三种情况的变化而改变2、两个物体的质量不同,一定是由于它们()A、形状不同B、所处地理位置不同C、所含物质的多少不同D、速度大小不同3、一位中学生的质量大约是()A、4、5毫克B、4、5克C、4、5千克D、4、5吨4、下列数据中最接近你身体质量的是()A、0、03tB、500kgC、6000gD、4、5107mg5、一瓶啤酒放在冰箱冷冻室内,瓶内的啤酒结成冰后把瓶子胀破了,这是因为()A、啤酒结冰后,质量不变,体积变大了B、啤酒结冰后,质量变大,体积也变大了C、啤酒结冰后,质量和体积均不变D、啤酒结冰后,质量变小,体积也变小了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