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制品有限公司水豆腐加工工艺规程
- 格式:doc
- 大小:22.00 KB
- 文档页数:2
豆制品加工工艺流程
豆制品的加工工艺流程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清洗和浸泡:将豆类原料(一般为大豆)进行清洗,去除杂质和表面污物。
然后将清洗后的豆类浸泡在水中,以软化豆类并使其容易破碎。
2. 磨浆:将浸泡后的豆类破碎成细小的颗粒,可以使用石磨或者高速研磨机进行操作。
这一步是为了使豆浆中的蛋白质更容易释放出来。
3. 过滤:通过细滤网或者纱布将磨碎的豆浆进行过滤,去除固体残渣。
过滤后得到的液体即为豆浆。
4. 煮沸和沉淀:将豆浆放入大锅中加热至沸腾,然后保持一段时间。
煮沸的过程有助于去除豆浆中的异味和不良物质。
随后,豆浆经过冷却,蛋白质在此过程中会凝聚成块并沉淀在底部。
5. 切割和压榨:将蛋白质沉淀后的块切割成均匀的小块,然后通过压榨机进行压榨。
这一步骤将豆浆进一步分离为固体(豆腐)和液体(豆浆)。
6. 豆腐的成型和固化:将压榨后的豆腐块放入模具中,然后进行固化。
固化的方法包括自然固化和加热固化,其中加热固化过程中通常会加入凝固剂(如石膏)来加速凝固。
7. 切块和包装:将固化后的豆腐块切割成适当的大小,并进行包装,以便销售和储存。
除了上述步骤外,根据具体产品的需求,还可以进行调味、加工和包装等后续步骤。
比如,豆腐干和豆腐皮等其他豆制品需要经过烘干或者蒸制等特殊处理。
工艺流程的具体细节和步骤可能会因地域和产品类型而有所不同,上述流程仅为一般参考。
豆制品加工工艺流程豆制品加工工艺流程豆制品是一种以豆类为主要原料加工制成的食品产品。
它是一种健康、营养丰富、口感独特的食品,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豆制品的加工工艺流程。
豆制品的加工工艺流程主要包括浸泡、分离、磨浆、煮熟、过滤、凝固和成型等环节。
具体的工艺流程如下:第一步,浸泡。
将黄豆放入水中浸泡数小时,目的是使黄豆变软,便于后续的操作。
同时,浸泡可以将黄豆的蛋白质溶解出来,便于磨浆时的分离。
第二步,分离。
将浸泡好的黄豆经过漂磨,去除黄豆皮,然后进行磨浆。
磨浆是将黄豆磨成糊状,可以使用石磨或者高速搅拌机进行磨浆。
磨浆时要添加适量的水,使磨出的豆浆具有较高的含水量。
第三步,煮熟。
将磨浆好的豆浆放入锅中煮熟,煮熟的时间要根据具体要求进行控制。
煮熟的豆浆具有较好的口感和碳水化合物含量,并且可以提高菌的杀灭效果,增加豆制品的安全性。
第四步,过滤。
将煮熟的豆浆经过过滤,去除其中的杂质和固体颗粒。
过滤器可以使用纱布或者滤纸进行过滤。
过滤后得到的豆浆比较清澈,可以进一步进行凝固。
第五步,凝固。
将过滤好的豆浆加热至一定温度(一般为80-85℃),然后加入凝固剂。
凝固剂可以使用食用石膏或者食用明矾。
加入凝固剂后,豆浆会逐渐凝固成块状。
第六步,成型。
将凝固好的豆腐放入豆腐盒中进行成形。
成形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切割或者用模具进行造型。
然后将豆腐放入冷水中冷却,增加豆腐的硬度和质感。
最后,将成型好的豆腐放入水中浸泡,去除凝固剂的残留。
然后进行包装,即可上市销售。
以上就是豆制品加工的主要工艺流程。
在实际生产中,还需要进行质量检测和包装,以确保豆制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豆制品加工工艺需要严格控制每一个环节的温度和时间,以保证最终产品的口感和储存稳定性。
此外,加工车间需要严格卫生操作,确保产品的卫生与安全。
豆腐生产的工艺流程豆腐是一种传统的食品,是大豆蛋白质的重要来源之一。
豆腐生产工艺流程主要包括浸泡大豆、研磨制浆、煮沸熟料、磨浆搅拌、制豆腐、模具挤压和切块凝固等步骤。
首先,将选购回来的大豆浸泡在水中,一般时间为8-16小时,以便软化大豆,加快研磨制浆的工作。
浸泡后的大豆表面会形成一层豆脂,需要用水冲洗干净。
接下来,将浸泡后的大豆研磨制浆。
这时候可以使用石磨或者机械研磨机进行操作。
大豆制浆过程中需要适当增加水量,以保持研磨机内的温度适宜,并且还可以防止大豆在研磨过程中产生过高的温度而损害蛋白质。
制浆完毕后,将豆浆倒入锅中进行煮沸熟料。
煮沸熟料主要是为了杀菌、去腥和促进凝固作用。
过程中要保持搅拌,防止煮沸时豆浆糊底部结焦。
煮沸熟料后,将豆浆进行磨浆搅拌。
磨浆搅拌的目的是使豆浆中的蛋白质充分溶解,增加凝固的能力。
此时可以加入石膏或者盐卤来协助凝固。
凝固完成后,将豆腐糊倒入扁盘、木模具等容器中。
这些模具内部通常布有细纹路,可以给豆腐增加美观。
倒入模具后,用一个均匀的重物压在上面,帮助豆腐糊迅速凝固和排汁。
经过一段时间的挤压和凝固,豆腐糊逐渐变硬,在模具上形成统一的形状。
然后,将固态豆腐切成块状,大小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最后,将切好的豆腐置于一定温度的水中进行冷却。
冷却过程中,豆腐会更加紧实和柔软,胶质和香味也会更加浓郁。
冷却完成后,可以将豆腐放入冰箱冷藏,以便保存和食用。
总的来说,豆腐的生产工艺流程包括浸泡大豆、研磨制浆、煮沸熟料、磨浆搅拌、制豆腐、模具挤压和切块凝固、冷却等步骤。
每个步骤都需要掌握一定的操作技巧和时间控制,以保证豆腐的质量和口感。
自制水豆腐的制作方法
水豆腐,是一种口感细腻、营养丰富的豆制品,其制作过程简单,成本低廉,深受人们喜爱。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一种简单的自制水豆腐的制作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食材和工具。
食材包括大豆、石膏粉(又称石膏石膏)、清水;工具包括豆浆机、豆腐模具、大盆、纱布或干净的布袋等。
第一步,将大豆浸泡。
将大豆洗净后,放入清水中浸泡6-8小时,使其充分吸水变软。
第二步,制作豆浆。
将浸泡好的大豆放入豆浆机中,加入适量清水,搅拌成细腻的豆浆。
第三步,准备豆腐模具。
将豆腐模具内壁涂抹一层食用油,以便豆腐脱模时更加顺利。
第四步,准备石膏水。
将石膏粉加入适量清水中,搅拌均匀,成为石膏水备用。
第五步,凝固豆腐。
将制好的豆浆倒入大盆中,将石膏水均匀地淋入豆浆中,同时用勺子轻轻搅拌,使石膏水与豆浆充分混合。
第六步,倒模成型。
将混合好的豆浆倒入豆腐模具中,然后用平板轻轻压实,使表面平整。
第七步,脱模成型。
待豆腐凝固后,将豆腐模具倒扣在干净的盘子上,轻轻拍打模具,使豆腐顺利脱模。
第八步,切块装盘。
将脱模的豆腐切成块状,装入盘中。
最后,自制水豆腐就制作完成了。
将其放入冰箱冷藏,口感更加细腻爽口。
可以根据个人口味,配上葱花、酱油、蒜泥等调料,增加风味。
以上就是自制水豆腐的制作方法,简单易行。
希望大家能够尝试制作,享受自己动手制作的美味。
嫩水豆腐加工工艺流程嫩水豆腐加工呀,那可有意思啦。
咱先说说做嫩水豆腐得准备啥材料。
大豆那肯定是主角啦,得挑那种颗粒饱满的大豆哦。
就像挑朋友似的,得找那种看着就靠谱的大豆。
除了大豆呢,还得有水,这水可不能随便,最好是干净又清甜的水,就像那种山泉水一样,如果没有的话,普通的干净的饮用水也行啦。
还有就是凝固剂,这可是让豆浆变成豆腐的魔法粉末呢。
接下来就是泡豆子的环节。
把大豆放到水里泡着,就像给大豆洗个舒服的澡。
泡多久呢?一般来说泡个三四个小时就差不多啦,不过这时间也不是死规定,如果天气冷呢,可能要多泡一会儿,就像人在冬天起床困难,豆子在冷天也“起床”慢。
你可以时不时去看看豆子,等豆子泡得胖嘟嘟的,用手轻轻一捏就能把豆皮捏掉,那就说明泡得差不多啦。
泡好豆子之后就是磨豆浆喽。
现在有那种专门的豆浆机,很方便的。
把泡好的豆子和适量的水放进去,然后就像开小火车一样,让豆浆机开始工作。
磨豆浆的时候呀,那声音就像豆子在唱歌呢。
磨出来的豆浆要是有点粗的话,可以再磨一次,咱得让豆浆细腻得像小婴儿的皮肤一样。
豆浆磨好之后得把豆渣过滤掉。
这就像给豆浆做个小手术,把那些杂质都去掉。
可以用那种细纱布来过滤,把豆浆倒在纱布上,然后像挤牛奶一样把豆浆挤出来,剩下的豆渣就可以不要啦,不过豆渣也有很多用处哦,可以做豆渣饼之类的。
下面就是煮豆浆啦。
把过滤好的豆浆放到锅里煮,这时候可得小心点,豆浆很容易扑锅的。
就像小火苗在锅里跳舞一样,你得看着它,不停地搅拌,让豆浆受热均匀。
等豆浆煮开了,还得再煮个几分钟,把豆浆煮熟煮透。
煮好豆浆就到了关键的一步啦,加凝固剂。
这就像给豆浆施魔法一样。
把凝固剂按照一定的比例慢慢加到豆浆里,然后轻轻搅拌一下。
这时候你就会看到神奇的一幕,豆浆开始慢慢凝固啦,就像变魔术一样。
最后就是把凝固好的豆腐放到模具里定型。
找个合适的小盒子或者小盘子,把豆腐放进去,然后稍微压一压,把多余的水分挤出来,这样嫩水豆腐就做好啦。
刚做好的嫩水豆腐呀,白白嫩嫩的,看着就特别招人喜欢,就像一个可爱的小团子,吃起来也是滑溜溜的,特别美味呢。
制作豆腐首先要挑选品质较好的黄豆,因为黄豆的好坏直接影响豆腐的产量和品质,挑选黄豆时应用科粒饱满的黄豆这样可以提高出浆率,同时挑出霉烂变质的黄豆以免影响豆腐的品质,同时去除杂物后方可加水浸泡。
浸泡时间要注意掌握好水温和浸泡时间,并要注意所用水质和水量,浸泡时间长短因气温和水温不同而异,普通在冬季需浸泡时间较长,浸泡10- 12 小时,春秋季8- 10 小时,夏季4-6 小时,但不论浸泡时间长短,浸泡后的大豆需要达到如下要求:大豆要增重1 倍,夏季可浸泡至九成,搓开豆瓣中间稍有凹芯,中心色泽稍暗;冬季可浸泡至十成,搓开豆瓣呈乳白色,中心浅黄色,浸泡用水量普通为豆重的2 倍,但浸泡豆面必须全部淹没在水中,并要求水面高出豆面6- 10 厘米以上。
同是还要注意浸泡水的水质,此外,在夏季浸泡时还需换水,以防因微生物繁殖影响浸泡效果,而影响豆腐的质量。
将浸泡好的大豆经水洗净、沥干后,即可加入磨浆机料斗,磨浆要求一边投料,一边加水,且投料加水要均匀,不可中途断水或者断料,以确保所磨豆浆顺利进行。
磨浆加水量普通掌握在已泡制完毕大豆分量的2 倍为宜,每斤干豆普通出5 斤生豆浆。
(1)第一次磨浆:将磨浆机的上下磨片调节到有少许磨擦的位置后,在磨浆机的料斗内加入已泡好洗净的黄豆,拧开磨浆机料斗上的蝶阀放水,打开磨浆开关,进行磨浆,注意观察出浆的浓度,适当的浓度为8- 10C be` (1斤干豆出5 斤摆布的豆浆)以便及时调节加水量,如果是做豆浆可以适当降低豆浆的浓度(1斤干豆出15 斤摆布豆浆)。
普通豆子要经过二次磨浆,第一次磨浆出浆率较高(一斤干豆在泡制好的情况下,可出6-7 斤的豆浆即可点制嫩豆腐- 内脂豆腐在磨浆前应调节磨片间隙在转动时听到有轻微的磨擦声既可,如调得过细则容易阻塞滤网,浮现渣中带浆,降低了生产效率,增加了电能的消耗;如间隙过大出渣率太高同样造成物料的浪费,如遇到沙石等硬物应即将停机及时清除;磨浆结束时要先关电源后关水。
豆制品的生产工艺流程豆制品是通过对大豆进行加工处理而得到的食品产品,如豆腐、豆浆、豆酱等。
豆制品的生产工艺流程包括大豆处理、研磨、榨汁、煮熟、凝固等环节。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豆制品的生产工艺流程。
首先,对大豆进行处理。
将采购回来的大豆进行清洗,去除杂质和陈旧的豆子。
然后将豆子浸泡在水中,以软化豆子的外壳。
浸泡的时间一般为数小时,可以用水流进行冲洗,保持水质清洁。
然后,将浸泡后的大豆进行研磨。
将浸泡后的大豆放入石磨中,石磨碾磨的时候加入适量的水,使大豆变成细腻的豆浆。
这个过程需要持续一段时间,直到豆子完全研磨成豆浆。
接下来,进行榨汁过程。
将研磨好的豆浆倒入过滤布中,用力挤压豆浆,使其中的固体物质与液体分离。
这样就得到了豆浆的榨汁液。
然后,进行煮熟环节。
将得到的豆浆榨汁液倒入锅中,加热至一定温度,一般为80-90摄氏度。
加热的目的是除去豆浆中的生物活性物质,使豆浆变得安全和易于消化。
同时,也可以通过煮熟的过程为豆腐凝固打下基础。
最后,进行豆腐凝固过程。
将煮熟的豆浆倒入凝固箱,并加入凝固剂。
凝固剂一般使用石膏或盐酸等物质,可以使豆浆中的蛋白质凝固。
经过一段时间,豆浆中的蛋白质逐渐凝固形成豆腐块。
经过以上一系列的工艺流程,我们就可以得到豆制品了。
接下来可以对豆制品进行包装和销售。
当然,在生产过程中还有一些细节工艺需要注意,如豆浆的榨汁时间和温度的控制、豆腐的具体凝固时间等,这些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控制。
总结起来,豆制品的生产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大豆处理、研磨、榨汁、煮熟和凝固等环节。
通过这些工艺的处理,可以得到高质量的豆腐、豆浆等产品。
豆腐的基本生产工艺及参数原料豆类筛选→计量→浸泡→水洗→磨浆→→煮浆→浆渣分离→标准豆浆→点浆→蹲脑→破脑→上脑→压榨→成型→切分→包块→压榨→脱布→半成品→出白→闷煮→出锅→成品(1).筛选工艺生产原料为杂交黄豆,必须对原料进行清杂.(2).计量以20kg为1做(3).浸泡与水洗从大豆的结构来看,大豆的蛋白质绝大部分存在于豆瓣(即它的子叶)的长形细胞内,细胞四周由粗纤维素和果胶质组成的细胞壁相分割。
干燥的大豆,豆瓣比较坚硬,很难使蛋白质与粗纤维分开而把蛋白质提取出来。
泡料水温、时间、水质是最主要的条件,三者之间相互影响。
在一定的温度下,大豆豆瓣充分吸水,由于果胶水解酶对果胶质的分解,大豆豆瓣中的细胞相互分离,使豆瓣由原来比较坚硬而变成比较松软,温度不仅是水解酶进行分解的必要条件,而且温度能加速大豆组织对水分的吸收。
但温度过高容易使泡豆水变酸,对提取大豆蛋白质不利。
一般泡豆水的温度应在25℃以下,夏季需要多次换水降温度,灵活地掌握浸泡时间。
浸泡时间短,黄豆会浸泡不透,大豆的细胞没有全部破裂,蛋白质的溶解提取受到影响,增加磨浆工序的难度,部分蛋白质与豆渣一起被过滤除掉,影响出品率。
浸泡时间过长,水解酶对蛋白质分解过强,产生多肽等成分,失去了蛋白质的某些特性,到点浆工序时,大豆蛋白质不容易形成豆脑,而随黄浆水流掉。
同样影响蛋白质利用率和产品出品率。
一般黄豆水量为1:1.2,泡豆水要按1:2添加。
可以进行感官检验黄豆浸泡是否适当。
在正常情况下,泡好了的大豆表面比较光亮,没有皱皮。
用手抓一把感到有劲,豆皮不会轻易脱离豆瓣。
如果把豆瓣分开,豆瓣里面略有塌坑,用手指掐豆瓣容易掐断。
这样的黄豆是浸泡得比较合适,否则就是浸泡不合格的。
清洗的作用有三点:洗净黄豆,去除漂浮的豆皮和杂质;降低泡豆的酸度,除净带有酸性的泡豆水;从生产的第一工艺环节,提高产品的卫生和品质质量。
(4).磨浆工艺磨浆是用砂轮磨将大豆破碎,磨制同时加入一定量的水,形成较稠的浆液。
第1篇一、工程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豆腐作为我国传统的食品之一,市场需求日益旺盛。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提高豆腐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我公司决定采用先进的水豆腐生产线进行豆腐生产。
本工程旨在建设一座现代化的水豆腐生产厂,提高豆腐品质,扩大生产能力。
二、工程目标1. 提高豆腐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2. 优化豆腐品质,满足市场需求。
3. 建设现代化豆腐生产线,提升企业形象。
三、工程内容1. 工程规模:年产水豆腐5000吨。
2. 生产工艺:采用先进的自动生产线,包括原料预处理、凝固剂添加、成型、压榨、切块、包装等环节。
3. 设备选型:选用国内外知名品牌的豆腐生产线设备,确保生产线的稳定运行。
4. 原料来源:选用优质黄豆、石膏等原料,确保豆腐品质。
5. 环保措施:采用环保型生产设备,降低污染排放。
四、施工方案1. 施工组织机构成立工程指挥部,下设施工、技术、质量、安全、环保等小组,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2. 施工进度安排(1)前期准备:1个月(2)土建工程:2个月(3)设备安装调试:1个月(4)生产试运行:1个月(5)验收合格:1个月总计:6个月3. 施工质量控制(1)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施工。
(2)对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把控,确保豆腐品质。
(3)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施工质量。
4. 施工安全措施(1)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2)对施工现场进行定期检查,消除安全隐患。
(3)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5. 环保措施(1)采用环保型生产设备,降低污染排放。
(2)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进行处理,确保达标排放。
(3)加强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五、工程效益1. 提高豆腐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
2. 优化豆腐品质,满足市场需求,扩大市场份额。
3. 建设现代化豆腐生产线,提升企业形象,提高品牌知名度。
六、总结本水豆腐工程施工项目旨在提高豆腐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优化豆腐品质,满足市场需求。
豆制品厂水豆腐加工工艺规程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水豆腐的工艺流程、工艺要求及工艺配方。
本规程适用于本厂生产线上制作的豆腐产品。
2工艺流程
熟浆点浆闷浆上脑压榨成品
3 工艺和操作要求
3.1 点浆
待煮沸后的熟豆浆降温到90-95℃左右,可加入凝固剂。
凝固剂为石膏,每箱水嫩豆腐5公斤:石膏用量60克
3.2 闷浆
点浆后形成的豆腐花,应在缸内静止4-5分钟,使大豆蛋白质网结构牢固成型,有韧性,持水性增强为目的。
3.3 上脑
用不锈钢勺从上而下,一片片将豆腐花平整轻放在摊好的豆腐布的箱套内,尽量使豆腐花完整不碎,达到不破坏大豆蛋白质的网状组织,从而提高豆腐的持水性。
3.4压榨成品
上脑后包好豆腐布轻轻压成型20-25分钟后,把豆腐翻转过来放进包装箱。
豆制品有限公司水豆腐加工工艺规程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水豆腐的工艺流程、工艺要求及工艺配方。
本规程适用于本厂生产线上制作的豆腐产品。
2工艺流程
熟浆点浆闷浆上脑压榨成品
3 工艺和操作要求
3.1 点浆
待煮沸后的熟豆浆降温到90-95℃左右,可加入凝固剂。
凝固剂为石膏,每箱水嫩豆腐5公斤:石膏用量60克3.2 闷浆
点浆后形成的豆腐花,应在缸内静止4-5分钟,使大豆蛋白质网结构牢固成型,有韧性,持水性增强为目的。
3.3 上脑
用不锈钢勺从上而下,一片片将豆腐花平整轻放在摊好的豆腐布的箱套内,尽量使豆腐花完整不碎,达到不破坏大豆蛋白质的网状组织,从而提高豆腐的持水性。
3.4压榨成品
上脑后包好豆腐布轻轻压成型20-25分钟后,把豆腐翻转过来放进包装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