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KINS]大连软件园安置小区规划建筑
- 格式:pdf
- 大小:29.26 MB
- 文档页数:33
高新区六大项目集中开工强力助推千亿产业集群发展发布部门:投资促进局发布时间:2012-04-17 13:31:18 浏览次数:3032月29日,大连高新区中国供销集团大连再生资源交易所等重大项目开工仪式在凌水湾隆重举行。
大连再生资源交易所、航天科研试验保障中心及航天软件产业园、软通动力科技园、海辉国际软件园、新沃金融总部基地、龙头软件园六大项目同时开工。
大连市委常委、市总工会主席汪集刚,大连市人大副主任张继先,高新区管委会主任栾庆伟出席开工仪式。
再交所项目总投资约30亿元,坐落于高新区三面环海的凌水湾,占地面积约3.7万平方米,主要由一个交易中心、三个基地构成,即绿色金融基地、高端人才培训及储备基地、再生资源利用的研发基地。
预计在2013年年底建成,建成后5年内将实现销售收入约5400亿元。
同时,未来将在高新区形成一个再生资源产业链的现代服务业聚集区。
通过再交所项目的进驻,中国供销总社将大连及高新区作为总社的东北基地,形成南有南通供销产业园,北有大连东北基地的产业分布的新格局。
目前,中国供销总社已有中合(大连)置业公司、中合信海投资公司在高新区完成了注册。
从2012年起陆续会将其他交易所项目落户高新区,以快速实现东北基地相关项目的聚集效应。
此次开工项目总投资约为137亿元,共涉及32家企业的32个项目,其中,新兴产业项目5个、第三产业项目5个、重工业项目8个、轻工业12个、房地产项目2个。
这些项目集中开工建设,将会强力助推高新区千亿产业集群建设发展。
2012年,高新区面对建设“国家创新型软件产业集群”这一使命和责任,全面实施“招大引强”战略,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开工建设。
以创新的发展理念、创新的思路和举措,抢占新兴产业发展制高点,大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进软件和服务外包为核心的特色主导产业快速发展。
全年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收入要突破1100亿元,增长50%以上,建成全国第一个软件和服务外包千亿产业集群。
设计研究 RESEARCHES IN DESIGN适应理念下的寒区山地建筑创作—以东软国际软件园大连河口园区为例梅洪元1,2朱莹1张向宁2摘要/以东软国际软件园大连河口园区创作为例,从环境适应性、气候适应性、审美适应性3个层面研究了适应理念下的寒区山地建筑创作。
关键词/适应理念 寒区 山地建筑 环境适应性 气候适应性 审美适应性ABSTRACT/ By concept of adaptability and talking creation of Dalian Hekou Zone of Neusoft international Park as example, this paper makes study of upland architecture creation in cold regions on three aspects of environmental adaptability, climatic adaptability and aesthetic adaptability.KEY WORDS/ concept of adaptability, cold regions, upland building, environmental adaptability, climatic adaptability, aesthetic adaptability作者单位:1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哈尔滨,150006)2 哈尔滨工业大学寒地建筑研究所(哈尔滨,150090)收稿日期:2011-11-02东软国际软件园大连河口园区位于大连西部一处起伏的坡地上,西临绿植优美的山地,隔旅顺南路与南向黄海中的小平岛港湾相望。
基地面积近50h m2,地块内起伏的山包形成一个n形的环抱,环抱之中是面向旅顺南路主要入口方向的一道谷地。
基地高差近60m,坡度较平缓,适于建设的区域基本上沿坡地脊线展开,最高区域恰好具有最佳的景观视野和展示面。
大连保税区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CPG Consultants Pte Ltd(新加坡工程集团)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建筑设计院目录第一部分大连保税区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规划背景1 概况Pg51.1 地理位置1.2 区域规划1.3 气象、水文及工程地质1.4 土地利用现状2 规划理念Pg72.1 发展战略2.2 规划原则及依据2.3 规划结构分析3 规划布局Pg83.1 用地规模和规划结构3.2 产业项目用地规划3.3 物流仓储用地规划3.4 中心区规划4 用地分类及用地控制指标Pg134.1 用地分类4.2 用地控制指标4.3 人口预测5 道路交通及竖向规划Pg155.1 设计依据5.2 布局原则5.3 周边交通现状5.4 道路交通规划5.5 道路断面形式5.6 竖向设计5.7 道路对外交通开口方向控制5.8 交通影响评价6 市政基础设施规划Pg176.1 给水系统6.2 排洪系统6.3 雨水系统6.4 污水系统6.5 供热系统6.6 燃气系统6.7 电力系统6.8 电信系统6.9 消防设施规划6.10 环境卫生设施规划7 环境保护规划Pg247.1 环境保护规划原则7.2 环境保护规划7.3 环境污染控制措施8 开放空间和城市设计Pg258.1 开放空间布局8.2 城市设计导则9 项目实施Pg279.1 项目实施策略9.2 项目分期10 名词解释Pg2811 附表Pg28规划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表一)规划用地平衡表(表二)规划地块指标表(表三)基础设施工程量统计表(表四)第二部分大连保税区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图纸大连保税区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地理位置图大连保税区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土地利用现状图大连保税区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图大连保税区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交通规划图大连保税区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全景鸟瞰图大连保税区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网综合规划图大连保税区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给水燃气中水规划图大连保税区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排水规划图大连保税区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热力规划图大连保税区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电力规划图大连保税区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通讯规划图大连保税区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区域位置图(蓝图)大连保税区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总平面图(蓝图)大连保税区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土地利用现状图(蓝图)大连保税区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用地编号与控制性指标图(蓝图)大连保税区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道路交通竖向规划图(蓝图)大连保税区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中部填海区道路竖向规划图(蓝图)大连保税区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网综合规划图(蓝图)大连保税区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中部填海区管网综合规划图(蓝图)大连保税区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背景为了适应国内外出口加工产业的发展形势,结合大连市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立足港区、出口加工区、保税区联动发展,建成区域性的保税港区。
大连沙河口3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辛寨子片区3单元规划面积最大辛寨子片区3单元的具体位置为:甘井子区松江路、朱棋路、中华路延伸线、规划张前路围合区域,从规划图中可以看出,这部分区域主要是松江路以北、中华路延伸线以南、朱棋路以西、张前路以东的大面积区域组成。
在规划中,记者看到,该区域规划总用地共计810公顷,其中居住用地的用地面积为288 公顷,大部分居住用地的平均容积率为1.5或1.6,建筑密度为20%--35%,绿化率要达到25--35%%。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的总用地面积为94公顷,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的用地面积为17公顷。
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总面积为131公顷,公用设施用地面积为3 公顷,绿地与广场用地总面积达190公顷,此外发展备用地总面积为87公顷。
其中,靠近张前路的部分区域主要用地性质为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北部区域主要是绿地和广场用地及发展备用地,中部与东部主要是居住用地。
辛寨子片区2单元含有5公顷水域该区域具体位置为:甘井子区张前路、虹港路、规划主干路、西郊国家森林公园围合区域,该区域由张前路以西、虹港路以南、西郊国家森林公园以东、以北的区域组成。
该区域规划总用地为675公顷,其中居住用地规划用地面积为177公顷,居住用地的平均容积率为1.2或1.3,建筑密度为20%--35%,绿化率要达到25--35%%。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的面积为53公顷,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面积为34公顷,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面积为119公顷,公用设施用地面积为3公顷,绿地与广场用地面积共54公顷。
此外,还包括5公顷的水域、186公顷的农林用地及44公顷备用地。
其中,西郊森林公园与明珠路合围区域主要是农林用地,虹港路路旁主要是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地块西侧主要为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南关岭片区5单元备用地面积最大该区域具体位置为:甘井子区沈海高速、朱棋路、岭西路、东联路围合区域,该区域由东联路以西、朱棋路以东、岭西路以北及沈海高速以南的区域组成。
大连华信(国际)软件园樱桃沟B地块项目李瑞林;陈凡;李娜;王瑜;缪卓卫;彭玉翠;蔡广会【期刊名称】《建筑与文化》【年(卷),期】2015(000)004【总页数】7页(P59-65)【作者】李瑞林;陈凡;李娜;王瑜;缪卓卫;彭玉翠;蔡广会【作者单位】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正文语种】中文方案设计:黄星元工作室设计单位: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设计团队:李瑞林陈凡李娜王瑜缪卓卫彭玉翠蔡广会建成时间:2013年总体规划大连华信(国际)软件园位于大连市西部樱桃沟B地块,南临旅顺南路,通过旅顺南路与大连高新园区相连。
整体地形呈北高南低之趋势,东西两侧各有一条山谷。
地块用地面积87462.2m2,总建筑面积:217345m2园区规划由1-8号共八栋建筑组成,拟分期建设,已建成的一期工程包括四栋建筑,分别是1号建筑——总部大办公楼,2号建筑——员工餐厅,3号建筑——污水泵房,4号建筑——技术交流中心。
建筑错落布置,有机穿插,形成一组相互连接的建筑群。
1.建筑概况能完整的企业总部大楼,其包含办公、餐饮、住宿三大基本功能,设计充分考虑和利用山地地形,三种功能即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
建筑面积:一期161168m2,二期56177m2。
1号建筑主科研楼作为整个园区的核心建筑,容纳了大部分软件开发办公功能, 其总建筑面积为116485m2(地上86965m2,地下29520m2)。
地上11层,地下两层,建筑高度55米。
舒适的办公空间、灵活的管理空间、不同人数要求的会议室、国际交流会议于洽谈、会所、咖啡厅和艺术品存放,结合IT产业办公的需求设有严格的门禁分区和保密管理,是国际化、信息化的办公建筑。
2号建筑为员工餐厅,4号建筑为办公的配套设计。
项目区位图总平面图通向主入口平台的坡道2.整体规划:依山而建以充分展示面对旅顺南路的主体建为设计基本原则,竖向设计中关注场地与周围道路的衔接关系,场地尽量采用平坡式设计,减少填挖方量。
大连软件园二期控制性详细规划及远景总体规划简述一、项目背景大连软件园一期工程位于由家村大连高新技术园区内,于1998年开工建设,占地面积2.98km2。
目前入园企业已达170多家,其中外资企业比例超过三分之一,美国通用电气、IBM、埃森哲,日本索尼、松下、三菱、东芝,芬兰诺基亚等16家世界500强企业已在此建立其在中国和东北亚的软件研发中心。
随着大连改革开放的深入和软件产业的发展,不断有实力强大的国际、国内IT企业有意入驻大连软件园,一期工程已不能满足形势发展的需求,在此背景下,《大连软件园二期工程整体规划概念性设计方案》从2003年9月开始进行,并通过国际竞标,评选最佳方案,在中标的概念方案的基础上,由大连市规划局融合各个方案的长处,在2006年4月完成了《大连软件园二期控制详细规划》。
其后,建设单位与瑞安集团合作,并聘请著名的规划设计公司-美国SOM对总体规划进行了方案优化,最终于2007年4月编制完成了《大连软件园二期远景总体规划》。
二、项目位置及规划范围软件园二期工程位于大连市区西南部,东起河口湾区域,西至旅顺南路黄泥川隧道,旅顺南路南北两侧可建设地带内。
由于地形原因分割为相对独立的四个组团、六个地块,自东向西分别为河口湾组团(地块A)、山谷组团(地块B)、黄泥川组团(地块C、地块D)、南海头组团(地块E、地块F),规划用地面积总计6.326km2。
具体规划范围见附图。
三、项目定位及发展方向根据区内地型及环境条件,建设单位拟在此建设以软件研发为主体的现代化新型软件产业园区。
软件园二期工程的发展是以建设“北亚软件及信息服务中心”为目标,遵循“专业化、规模化、国际化”的原则,重点建设软件开发区、技术研发区、信息服务区、教育培训区和大型企业专属园区等产业,并按照国际标准建设公共服务区、通信技术服务区、商务会展区、高档住宅区和滨海休闲公园等配套服务区,打造一个具有活力的、适宜生活和工作的世界级软件产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