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金融机构的类型和中央银行
- 格式:ppt
- 大小:413.00 KB
- 文档页数:50
第一章中央银行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五、简答题1. 作为“银行的银行”,中央银行的这一职能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中央银行作为“银行的银行”,是指中央银行只与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发生业务往来,并不与工商企业和个人发生直接的信用关系。
而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的活动施以影响也主要是通过这一职能实现的。
这一职能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1)集中存款准备金。
( 2)充当最后贷款人。
( 3)组织、参与和管理全国的清算。
2. 为什么说中央银行是“政府的银行”?中央银行是“政府的银行”是指中央银行代表国家制定和执行金融政策,代为管理国家财政收支以及为国家提供各种金融服务。
这一职能主要表现在中央银行代理国库、代理发行政府债券、为政府筹集资金、代表政府参加国际金融组织和各种国际金融活动、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等几个方面。
3. 如何认识中央银行的性质?中央银行的性质一般表述为:中央银行既是为商业银行等普通金融机构和政府提供金融服务的特殊金融机构,又是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监督管理金融业、规范和维护金融秩序、调控金融和经济运行的宏观管理部门。
中央银行之所以是特殊的金融机构,是因为中央银行在业务经营目标、经营对象和经营内容上与普通的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有着本质的区别。
中央银行之所以是宏观管理部门,是因为中央银行是国家管理金融、制定和执行金融政策、控制和调节信用活动的重要工具。
4.什么是复合式中央银行制度?其代表有哪些?复合式中央银行制度是指国家不单独设立专司中央银行职能的中央银行机构,而是由一家集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职能于一身的国家大银行兼行中央银行职能的中央银行制度。
这种中央银行制度往往与中央银行初级发展阶段和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相对应,前苏联和 1990 年前的多数东欧国家即实行这种制度。
中国在 1983 年前也实行这种制度。
六、论述题试论述中央银行产生的客观经济原因。
(1)关于信用货币的发行问题。
与金属货币相比较,银行券已是一种信用货币,它的流通支付能力取决于其兑换金属货币的能力,即取决于发行银行的信誉。
第二章中央银行的结构、性质和职能内容提要本章分别介绍中央银行制度的形式、中央银行的资本来源和机构设置、中央银行的性质、中央银行的职能、中央银行的作用等内容。
学习本章的目的是从多个方面了解一般中央银行制度的基本内容和我国中央银行制度的基本内容。
第一节中央银行制度的形式一、中央银行制度的几种形式1.复合的中央银行制。
是在一个国家内,没有单独设立中央银行,而是把中央银行的业务和职能与商业银行的业务和职能集于一家银行来执行。
此种类型的中央银行又可分为两种形式:一体式中央银行制几乎集中了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全部业务和职能于一身。
混合式中央银行制既设中央银行,又设专业银行,中央银行兼办一部分专业银行业务,一部分业务由专业银行办理。
2.单一的中央银行制。
就是在一个国家内单独设立中央银行,由中央银行作为发行银行、政府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和执行金融政策的银行,全权发挥作用。
它又分成一元中央银行制,是一国只设立独家中央银行和众多的分支机构执行其职能,它是由总分行组成的高度集中的中央银行制。
二元中央银行制的国家,在中央和地方设立两级中央银行机构,中央级机构是最高权力或管理机构,地方级机构也有其独立的权力。
3.跨国中央银行制。
与一定的货币联盟相联系,是参加货币联盟的所有国家共同的中央银行,而不是某一个国家的中央银行。
4.类似中央银行的机构。
或者是一个通货局,不制订和执行货币政策,也不要求商业银行交存款储备金;或者是介乎通货局与中央银行之间的机构。
二、决定中央银行体制选择的主要因素1.商品经济发展水平与信用发达程度。
商品经济发展水平与信用发达程度高的国家,大多数趋于实行单一的中央银行体制。
2.经济运行机制。
以市场经济为主的国家多实行单一型中央银行制度,以计划经济为主的国家多实行复合的中央银行制度。
3.国家体制。
联邦制国家多实行二元式中央银行制度,单一型集权国家多实行一元式中央银行制度。
第二节中央银行的资本来源和机构设置一、中央银行的资本结构1.资本全部为国家所有,即国有化的中央银行。
中央银行学第一章中央银行的性质,职能和制度第二节中央银行的性质与职能一、中央银行的性质:既是为商业银行等普通金融机构和政府提供金融服务的特殊金融机构,又是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监督管理金融业和规范金融秩序、防范金融风险和维护金融稳定、调控金融和经济运行的宏观管理部门。
二、中央银行的职能1 发行的银行:集中与垄断货币发行权是中央银行最基本、最重要的标志,也是中央银行发挥其全部职能的基础。
2 银行的银行:集中存款准备金,充当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最后贷款人”,组织、参与和管理全国的清算。
3 政府的银行:保障银行和金融业稳健运行、履行金融监督管理职能和为政府服务。
(代理国库,代理政府债券的发行,为政府融通资金,为国家经营管理国际储备,代表国家参加国际金融组织和活动,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对金融业实施监督管理,维护金融稳定,为政府提供金融情报和决策建议,向社会发布经济金融信息。
)第三节中央银行制度的类型与组织结构一、中央银行制度的基本类型1 单一式中央银行制度:国家建立单独的中央银行机构,使之全面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中央银行制度。
(1)一元式中央银行制度:一国只设立一家统一的中央银行行使中央银行的权利和履行中央银行的全部职责,中央银行机构自身上下是统一的,机构设置一般采取总分行制,逐级垂直隶属。
(中,英,日)(2)二元式中央银行制度:中央银行体系由中央和地方两级相对独立的中央银行机构共同构成。
(美,德)2复合式中央银行制度:一家集中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职能于一身的国家大银行兼行中央银行职能的中央银行制度。
3准中央银行制度:不设通常完整意义上的中央银行,而设立类似中央银行的金融管理机构执行部分中央银行职能的中央银行制度。
4跨国中央银行制度:若干个国家联合组建一家中央银行,由这家中央银行在其成员国范围内行使全部或部分中央银行职能的中央银行制度。
二、中央银行的资本组成1 全部资本为国家所有(中、英、法、德)2 国家拥有部分股份与民间股份混合所有(日)3 全部股份非国家所有(美,意)4 无资本金的中央银行(韩)5 资本为多国共有(欧盟)第二章中央银行的具体职责和独立性一、中央银行的主要职责:发布与履行其职责有关的命令和规章;依法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发行人民币,管理人民币流通;监督管理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和银行间债券市场;实施外汇管理,监督管理银行间外汇市场;监督管理黄金市场;持有、管理、经营国家外汇储备、黄金储备;经理国库;维护支付、清算系统的正常运行;指导、部署金融业反洗钱工作,负责反洗钱的资金监测;负责金融业的统计、调查、分析和预测;作为国家的中央银行,从事有关的国际金融活动;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职责。
人民银行金融机构类金融机构定义
人民银行(People's Bank of China)是中国的中央银行,负责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维护金融稳定,并对金融机构进行监管。
金融机构是指从事金融业务的机构,包括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
这些机构主要从事资金融通、投资、保险等金融服务业务。
类金融机构则是指一些从事类似金融业务但未被正式认定为金融机构的机构。
这些机构可能在金融领域发挥一定的作用,但其业务范围和监管要求可能与正规金融机构有所不同。
第9章 银行业与金融机构的管理一、概念题1.中间业务答:中间业务指银行并不需要运用自己的资金而代理客户承办支付和其他委托事项,并据以收取手续费的业务。
最常见的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是传统的汇兑、信用证、代收和代客买卖等业务。
中央银行的中间业务指中央银行为获得非利息收入,办理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资金划拨清算和资金转移的业务。
中央银行是全国清算中心,由于商业银行的准备金集中在中央银行,因而他们彼此之间由于交换各种支付凭证所产生的应收应付款项,就可以通过中央银行的存款账户划拨来清算。
同时中央银行通过资金划拨系统,用网络连接全国主要地区的主要政府部门和银行。
中央银行不仅为商业银行办理票据交换和清算,而且还在全国范围内为商业银行办理异地资金转移业务。
2.存款准备金答:存款准备金指银行所持有的现金和在央行的存款。
银行为应付储户的提现和正当的贷款要求,必须按所吸收存款的一定比例保留一部分现金和央行存款,其余部分用于贷款或投资,保留的这部分存款被称为存款准备金。
存款准备金分为两部分,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
法定准备金是国家为了加强监管,维护储户利益,以法律形式规定,要求商业银行必须保留的部分准备金,而法定准备金与存款总额之比就是法定准备金率。
而超过法定准备金的部分是超额准备金。
银行一般会保留部分超额准备金,以免在需要资金时必须向央行贷款或拆入资金,增加成本,并受到一定的限制,流动性风险提高。
3.贷款证券化答:贷款证券化指为解决流动性问题的一种创新。
具体操作是把抵押贷款标准化,以此为抵押发行抵押担保证券,在市场上流通转让,为抵押贷款提供了流动性。
最初是美国为鼓励银行发放住房抵押贷款,由美国政府国民抵押协会创造的。
后来又推出了以其他资产担保贷款为基础的抵押担保证券。
贷款证券化兼有资产业务创新和负债业务创新两重性质,既增强了商业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又为银行获得新的资金来源创造了捷径。
4.流动性目标答:流动性目标指商业银行保持随时可以以适当的价格取得可用资金的能力,以便随时应付客户提存及银行支付的需要,是商业银行的三大经营目标之一,与其他两个目标有此消彼长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