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泊的风景——赣南三姓水上居民习俗调查
- 格式:pdf
- 大小:769.40 KB
- 文档页数:8
高州城区原水上居民的祖先崇拜习俗陈冬青一个偶然的机会,笔者在原水上居民集中居住的高州市平江街(社区)遇上了一场祭祀盛事:只见屋旁旷地上用竹木、绸布搭起一个大棚,棚内神台供奉着许多大小不一的神像,供桌上摆满贡品,几个道士在棚内穿梭,一群人跟着跪叩,热闹非凡,棚外还搭着戏台,听说有大戏和歌舞表演,大棚正中赫然悬着一副横幅,上书“吴门出圣列位太祖聚会”。
原来这是当地居民的一种独特的祭祖仪式,称为“朝会”或“开朝”。
这立刻引起笔者的注意,并进行初步跟踪调查,发现高州水上人有着鲜为人知的、独特的祖先崇拜习俗,一些做法和仪式还延续至今。
现结合考察、访谈情况和调查发现的族谱资料做一简单介绍。
平江街(社区),位于高州城北鉴江东北岸,街区面积约六十亩,这里的主要街道全部铺上水泥路面,宽阔平坦,楼房排列整齐统一,市场店铺一应俱全,原来这是新中国政府为水上人家规划建置的一个特殊社区,这里的居民全部都是从鉴江河中迁上陆地的高州城区原水上居民和他们的后代。
然而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前,他们全部都生活在鉴江河里,他们在岸上没有居所,起居饮食皆在船上,以捕捞及从事内河运输为生,被称为“水上人”。
据老一辈人回忆,解放前高州城区附近的鉴江河上最多时有帆船70多张,竹筏20多只,生活着船民约1100人。
那时他们风里来雨里去,而且大多受到岸上人的歧视,生活困苦。
新中国成立后,水上居民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且随着时代发展而逐渐移居岸上,结束了水上生活。
如今他们已逐渐受到陆上人的影响,生活方式也开始与陆上融合。
但是在过去,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同,水上人与岸上人有着明显的文化差异,他们往往有自己独特的习俗和信仰,譬如在祖先崇祀方面就与陆上人大不相同,水上人的生活漂泊不定,是不可能聚族而居的,因此没有自己的祠堂,也不能像陆地上的人一样在清明时节拜山祭祖,那么他们是怎样表达自己对先人的崇敬呢?高州水上人有着自己独特的习俗和仪式,其主导内涵和方式就是把自己的祖先神化而加以敬奉。
探秘西江水上人家,你对疍家文化了解多少?提起西江上的疍家人,大家的第一印象是不是甘香爽滑的疍家糕?其实疍家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大家对疍家文化了解多少呢?据说,疍族应为龙蛇族(伏羲女娲的一支)后裔,秦汉时期,疍民便已在江河海上生活,他们的性格、服饰、语言、婚俗和宗教信仰等自成一体,形成了极富乡土风情的疍家文化。
疍家服饰清代至民国时期,疍家人多穿染成蓝黑色、褐色的麻布衣裤,裤子十分宽大,女性的袖领上常镶有一寸多宽的黑边。
在上岸定居之前,大部分疍家人习惯赤足。
疍家妇女天足、穿耳,梳着天螺髻,髻尾朝天,老年妇女则结髻,她们的发髻上有五寸蛇形发簪。
现在疍家人的穿着已逐渐与城市居民同化了。
疍家婚俗疍家人的婚俗十分有趣,清代文学家屈大均撰《广东新语·舟语·蛋(疍)家艇》曰:“诸蛋以艇为家,是曰蛋家。
其有男未聘,则置盆草于梢;女未受聘,则置盆花于梢,以致媒妁。
”到了良辰吉日,特设酒艇,张灯结彩,好不热闹。
吉时一到,鞭炮齐鸣,于是一好命公便伴着新郎,驾着一叶花舟,摇向新娘的红船。
新娘被接过来之后就登船见过家公家婆,和新郎一起拜祭祖先。
傍晚时分,亲戚朋友们各自驾船赴宴。
在宴席上,“香芋扣肉”是一道必不可少的菜肴,并且要特别大碗,还必须由主家女尊长亲手烹制。
喜宴上满是欢声笑语,沸沸扬扬,亲戚朋友一直闹到深夜才摇舟散去。
端州水上人家的春节习俗每逢过年,水上人家即疍民都要把船艇装扮一番,船头船尾张贴春联,船头倒贴“福”字,船眼贴“龙睛神采”,主桅贴“顺风得利”,船尾贴“海不扬波”,船舵贴“万军主帅”,船舷两侧插上系着红线的树枝以避凶驱邪,船舱贴“万事顺意”和“老少平安”。
驾驶舱外贴对联“大吉大利平安福,新年新景如意春”,横批是“五福临门”。
除夕下午,船艇里面摆一张供桌,桌上摆放五果、六斋、三牲,贴“福、禄、寿”红色纸花,点燃红烛。
全家人由年长者领头,依次拈香跪拜天地和祖先,祈祝全家平安,来年幸福。
新安江“九姓渔民”水上婚礼在美丽的新安江流域,生活着一个名叫“九姓渔民”的特殊族群。
他们逐水而居、以船为家,衣食住行、婚嫁丧娶都只能在船上完成。
时光荏苒,今天的九姓渔民早已登陆上岸,散居在不同的村庄过着寻常的日子,但那些一脉相承延袭下来的传统习俗,却在见证着这个水上部落曾经的生活印记。
何谓九姓渔民?“九姓渔民”是生活在钱塘江流域水上渔民的称呼,他们的活动范围遍及杭、严、徽、金、衢,几乎整个钱塘江流域都有他们的足迹,以严州的建德、桐庐最为集中。
“九姓渔民”的九姓是:陈、钱、林、李、袁、孙、叶、许、何,原称“九姓渔民”或“九姓渔船”,含有蔑视的色彩。
九姓渔民主要以打渔为生,也有从事客货运的。
“客船有‘头亭’、‘茭白’两种,其家属随船,皆习丝弦,大小曲,以侑觞荐寝”。
头亭、茭白其实就是水上的妓院,不过是将岸上的妓院搬到水上去而已。
旧时杭州、严州(主要在州治梅城)、金华、兰溪都有茭白船,直到抗战爆发后方始绝迹。
九姓渔民的来历关于九姓渔民的来历有种种说法。
一种说法认为他们是南宋亡国士大夫的遗种。
南宋都杭,士大夫们对严陵山水都很熟悉也很喜爱;亡国后来此地避世,“两桨一舟,自成眷属,浅斟低唱以外别无他长,俗称‘九姓渔船’,亦称‘茭白船’,言止能助人清谈而已。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他们是明朝歌伎之后,明朝时官绅富户之家皆私蓄戏班歌伎,一旦主人败落,其艺班即流落江上,而其中多来自江山县之富户人家,故又称之为“江山船”云云。
第三种说法认为他们是明初陈友谅及其部属之后,这一说法最为普遍,也为九姓渔民自己所认可。
第一、二种说法都有明显的漏洞。
因为南宋遗民也好,明朝歌伎也好,都是不可能限于九姓的。
而“江山船”一般指的是船型和江山籍的船民,与“九姓渔民”扯不上。
但对于陈友谅及其部属后裔之说却有种种证据,明清以来有多种私家史料笔记皆持此说,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为九姓渔民平反的严州知府戴檗所写的《严郡九姓渔船考》,也同意这个说法。
疍家文化疍民——江海上漂泊的诗意灵魂疍民,是对在沿海港湾和内河上从事渔业及水上运输,并以船为家的水上居民的称呼。
在中国的历史上,疍民是个特殊的群体,有的人类学家认为他们是古越族的后代。
因为常年漂泊海上,他们又被称为海上的“吉卜赛”人,在解放初期民族甄别时,他们差点儿成了中国第57个少数民族。
部分人类学家认为,疍民属于汉族,是我国一个独特的民系,类似客家人。
和客家人一样,他们漂泊、迁徙、避世。
不过,客家人躲进深山老林,而他们隐身于汪洋大海。
客家人族群庞大、负重历史,而他们更多的是淡泊、轻松、知天命。
疍又称但户、蛋家、疍民。
在广东地区,疍家还有“白水郎”等别称,今天东莞市沙田镇的居民多为其后裔。
疍家人常常“出海三分命,上岸低头行。
”逐渐,他们形成了自己的“疍家文化”。
他们信仰佛教,更信奉龙皇,每逢初一、十五都给它上香,且必备猪、羊奠祀,让神明保佑他们安全幸福。
他们喜唱“咸水歌”,出海打鱼时唱,织网聊天时唱,亲友相聚时更是唱出满天星斗,极富情调。
他们用唱歌在茫茫大海中慰藉自己孤独的灵魂。
上世纪六十年代,时任广东省委书记的陶铸视察了疍民的海上渔村,曾经拨款给疍民在岸上盖瓦房让他们迁居。
但素来以船为家的他们,上岸居住一年多后又悄悄回到“疍家棚”。
人们很难理解疍民这种对海的依恋和寄托。
据说他们是因为离不开大海母亲的摇篮和浪涛声声的陪伴,在经历了许多个失眠之夜后,最终不得不回到飘泊于潮海浪尖的船上。
或许,疍民从以舟楫为生的那一天开始,漂泊就成了他们注定的命运。
百年变迁传唱沙田疍家文化多年前的东莞沙田,没有田,也没有地,荒芜的滩涂上,只有一条条纵横交错,数不尽的河涌河道。
就在这缓缓的流水间,无数以舟楫为家,捕鱼为业的流浪者在此漂泊,他们就是疍民。
疍民一般居住在通称为“大沙田”的珠江口岸两边。
据东莞市沙田镇的老人介绍,该镇的疍民都是从四方流浪过来的,彼此互不认识。
他们既无法形成部落,也不能团结在一起,因此被人欺负也只能默然接受。
赣江流域的民俗和旅游一. 引言赣江流域位于中国江西省,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地区。
这里不仅有独特的民俗风情,还拥有迷人的自然景观,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本文将介绍赣江流域的民俗风情和旅游景点,带您一探这个地区的魅力。
二. 赣江流域的民俗特色赣江流域的民俗传统源远流长,融汇了多个民族的文化特色。
在这里,您可以亲身体验到江西独特的传统节日、民间艺术和风味特色。
1. 传统节日赣江流域的传统节日丰富多彩,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庐山朝阳洞的踩山节。
踩山节是庐山地区的传统节日,每年吸引来自各地的游客参与。
在踩山节当天,参与者会穿上传统的汉服,手持竹竿,欢歌笑语地登上庐山,祈祷健康和好运。
此外,赣江流域还有元宵节、端午节等一系列传统节日,每年都吸引着大量的游客慕名而来。
2. 民间艺术赣江流域的民间艺术非常丰富多样,其中以赣剧和江西木偶戏最为著名。
赣剧是江西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以其独特的唱腔、武打和舞蹈等形式深受观众喜爱。
江西木偶戏则具有悠久的历史,在赣江流域的许多乡村都能欣赏到这一精彩的表演艺术。
3. 风味特色赣江流域有着丰富而独特的风味特色,其中以庐山矿泉水、赣南脐橙、景德镇陶瓷等最为有名。
庐山矿泉水以其清澈甘冽、天然纯净而闻名,常被誉为“活泉”。
赣南脐橙则是江西的特产水果之一,香甜可口,深受游客喜爱。
景德镇陶瓷作为中国传统的瓷器之乡,以其精美的工艺和卓越的质量享誉世界。
三. 赣江流域的旅游景点赣江流域拥有众多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为游客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旅游选择。
1. 庐山庐山是赣江流域的明珠,也是中国四大名山之一。
庐山以其秀丽的山水、古老的寺庙和传统的文化景观而著名。
游客可以乘坐索道登顶观赏群山峻岭,还可以参观庐山瀑布群、庐山大峡谷等自然景观,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2. 龙虎山龙虎山位于赣江流域北部,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之一。
这里有着丰富的道教文化和历史遗迹,是众多道教信徒朝圣的地方。
游客可以参观龙虎山中的庙宇、殿堂,感受神秘的道教氛围。
浅谈岭南疍民姓氏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岭南江河纵横,海岸绵长。
在这些水面上,曾生活着一群浮家泛宅的水上族群,当地陆上人俗称其为疍民。
他们人数众多,生活方式独特,大多以船为家,一直引起世人的广泛关注。
过去对疍民的研究成果不少,但对其姓氏问题却很少有专文探讨。
本文抛砖引玉,冀能推动此问题的深入探究。
姓氏是人类历史文化的活化石,从远古一直流传至今。
“姓”最早来源于远古时代的各种图腾和地名,本义是指源于同一女性祖先群体所共有的符号标志,与图腾一样,具有精神纽带的作用与排它性。
“氏”为“姓”的分支,“姓”以别婚姻,“氏”以分贵贱。
秦汉以后,姓氏合一,数量大增,变化多端,逐渐复杂。
几千年来,中国人的姓氏一直起着别婚姻、分贵贱、辨亲疏,团结同姓,巩固宗法制大家族的作用。
在汉文化的浸淫、影响之下,疍民的姓氏既表现出与陆地汉人一致的方面,又由于受特殊环境的影响而表现出该群体的独特性。
一、疍民姓氏的采用将岭南以船为家的人称为疍民开始于宋代。
据现有材料,宋代疍民已采用姓氏制度。
南宋释鉴义《海珠慈度寺记》记载:“帅阃又拨蛋民邱三、林六、郭二儿孙一十余人,永远充本寺洒扫之役。
”海珠慈度寺在当时广州城外的海珠岛上,此处邱、林、郭等是广州内河疍民姓氏。
南宋曾三异也曾论及广东卢亭(疍民的一支)“只有三姓:曰杜、曰伍、曰陈,相为婚姻”,则时人所见海边某地疍户只有三姓,姓氏并不复杂。
疍民先民最早何时使用姓氏,限于史料缺乏,无法作出准确判断。
但是,秦始皇时已有不少中原人移居岭南,随着移民的到来,他们也把中原的姓氏制度带到岭南。
秦代时,岭南地区也建立了郡县政府,政府为征收赋税及兵役、徭役,客观上需要掌握治下百姓的姓名。
因此,可以推测,或许从秦代开始,疍民先民已开始采用姓氏制度。
俗语有“行不改姓坐不改名”之说,说明陆地汉族对姓氏的重视,因为姓氏起着“别婚姻”、“明世系”、“别种族”的作用。
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文化地理研究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文化地理研究一、引言赣州位于中国江西省南部,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遗产的地区。
作为中国客家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赣州的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承载了丰富的历史与文化内涵。
本文将结合地理因素,探讨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的地理特点,并深入研究其文化内涵与价值。
二、赣州客家传统村落的地理特点赣州地处江西南部的山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环境,这为赣州客家传统村落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条件。
赣州的客家村落多分布在山脉之间的河谷地带,地势起伏,河流纵横交错。
这些村落大多建于山坡上,错落有致,形成了独特的山水人文景观。
受地理环境的影响,赣州的客家村落在自然与人文景观上形成了独特的地理特点。
三、赣州客家传统村落的民居文化赣州客家传统村落的民居是人们生活和文化交流的场所,也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载体。
赣州的客家民居多采用典型的建筑风格,如歇山顶和硬山顶。
这些建筑风格凸显了客家人勤劳智慧的特点,同时也展现了其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
赣州客家民居常以檩木、榫卯等木构建筑材料进行搭建,富有地方特色的建筑装饰更是为其增添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赣州的客家传统村落与其民居在空间布局和功能上也有很大的特点。
村落由杂居式的民居、公共空间和农田组成,各个部分相互依存、相互联系。
以村落为中心,形成了独特的社区文化。
村民们基于血缘关系和邻里关系形成紧密的群体,并通过宗族制度和共同参与农业生产等活动,进一步加强了社区文化的连结。
四、赣州客家村落的文化内涵与价值赣州的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不仅具有独特的地理特点,还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价值。
对于研究中国传统建筑和民居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其建筑风格和布局体现了客家人对自然的崇拜和生活态度,同时也展示了传统建筑的智慧与技巧。
赣州的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也是客家文化的传承与展示的重要场所。
通过对村落内的宗祠、传统节日和民间传说等文化现象的研究,可以深刻了解到客家文化的深厚底蕴。
旅游市场知识:赣江之旅——探究江西的水乡之美江西是中国的一个内陆省份,它位于长江中游的南岸,风景秀丽,多山多水。
其中,赣江是江西省的母亲河,它是江西省的重要产业和旅游资源。
赣江是一个有文化和历史底蕴的地方,这里有古色古香的古镇和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
如果你来到赣江之旅,那你一定不会错过充满了人文气息的景点。
如果你想了解中国的水乡文化,那么将必须把去赣江放进你的旅游计划。
这里有美丽的自然风光、丰富的民俗文化和口味独特的当地美食。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探究江西的水乡之美。
首先,你可以选择去婺源县,这是一个被南岳山和黄山所环绕的山区。
这里有许多古老的村庄和传统的建筑,保留了许多古时候的风情,如菜园子、宏村等,这些村庄和建筑都曾经震旦国时期和嘉庆时期因为经济繁荣而兴盛起来。
漂亮的民居依山而建,有各式各样的桥式屋顶,这些都是江南地区建筑风格的代表。
赣江还有很多地方值得一去,比如贵溪市。
这里山清水秀,四季如春,内蕴着丰富的矿藏、奇特的溶洞和珍稀的植被。
当然,贵溪市名声最大的景点就是黄龙洞,这是一个石灰岩溶洞,主洞长3000米,深达120米。
走进去后,你会感到流水哗哗,黑气蒸蒸,细听还会听到长满幽深的回声。
最后,你可以来到上饶市,这里拥有全国有名的景点之一——龙虎山。
如果你对佛教有兴趣的话,那么你应该一去龙虎山,感受一下那诗情画意的古寺建筑,这里有着悠久的佛教文化,是中国最重要的佛教胜地之一。
此外,龙虎山的山林也很美丽,雪峰、云海、溪流、瀑布相映成趣。
在赣江之旅中,你还可以品尝到许多美食,比如赣江河鲜、各种手工豆腐、龙虎山薄面、九江黄鳝豆腐等,这些美食都很有特色,值得尝尝。
总之,赣江是一个充满人文和自然景观的地方,它那蕴含着水乡文化的特色和独特,会让你流连忘返。
赣江之旅,一定不容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