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间孔镜技术
- 格式:ppt
- 大小:38.13 MB
- 文档页数:61
椎间孔镜可行性报告一、引言椎间孔镜是一种微创手术技术,通过椎间孔镜系统可以在椎间孔入路下进行手术治疗,避免了传统开放手术所需的大切口和切断肌肉组织,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
本报告旨在评估椎间孔镜技术的可行性,包括其适应症、手术效果、风险和优势等方面的内容。
二、椎间孔镜技术的适应症1. 椎间盘突出症:椎间孔镜技术可以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间盘突出症等疾病,通过椎间孔入路下的椎间盘切除术可以缓解疼痛症状。
2. 椎管狭窄症:椎间孔镜技术可以用于治疗腰椎和颈椎的椎管狭窄症,通过扩大椎管的通道来减轻神经根受压的症状。
3. 椎体骨折:椎间孔镜技术可以用于治疗腰椎和胸椎的椎体骨折,通过椎间孔入路下的椎体内固定术可以恢复椎体的稳定性。
三、椎间孔镜手术的步骤1. 麻醉:患者采用全身麻醉或者局部麻醉,根据手术部位和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决定。
2. 位置定位:通过X线或者CT扫描等影像学检查来确定手术部位和椎间孔的位置。
3. 切皮和切开椎间孔:在手术部位进行局部消毒后,医生会进行切皮和切开椎间孔的操作。
4. 放置椎间孔镜系统:医生会将椎间孔镜系统插入到椎间孔中,以便观察和操作。
5. 手术操作:医生通过椎间孔镜系统进行椎间盘切除、椎管扩大或者椎体内固定等手术操作。
6. 结束手术:手术结束后,医生会将椎间孔镜系统取出,关闭切口,并进行必要的缝合和敷料处理。
四、椎间孔镜手术的优势1. 创伤小:相比传统开放手术,椎间孔镜手术切口小,减少了切除肌肉组织的程度,有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
2. 恢复快:椎间孔镜手术的创伤小,患者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可以更快地回到正常生活和工作中。
3. 视野清晰:椎间孔镜系统具有高清晰度的显微镜功能,医生可以清晰地观察手术部位,提高手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4. 减少并发症:相比传统开放手术,椎间孔镜手术的并发症风险较低,如感染、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
五、椎间孔镜手术的风险1. 神经损伤:在椎间孔镜手术中,由于手术操作的难度较大,存在一定的神经损伤风险,如神经根损伤、脊髓损伤等。
椎间孔镜手术适应症及禁忌症第一篇:椎间孔镜手术适应症及禁忌症椎间孔镜手术的适应症及禁忌症一、椎间孔镜手术适应症:1、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导致腰痛、腰腿痛,行走受限,间歇性跛行等。
2、腰椎椎间盘源性腰痛:即椎间盘突出不明显,但是腰痛明显,反复发作,保守治疗无效。
此时,椎间盘已经出现结构损害,由此引起疼痛者。
、腰椎椎间孔狭窄:中老年腰腿痛患者,椎间孔骨刺或韧带肥厚等原因,形成椎间孔狭窄,导致神经通道受阻。
扩大椎间孔可以做到神经减压。
、适合于腰突症诊断明确,经正规非手术治疗6个月无效者;5、反复发作、症状严重者;6、腰椎间盘突出、脱出和椎管内游离;7、剧烈疼痛无法缓解,并持续加剧者;8、腰椎间盘中央型突出伴马尾神经受压损伤;9、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侧隐窝狭窄、局限性椎管狭窄。
二、椎间孔镜手术禁忌症:1、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
2、椎间盘突出合并节段不稳。
3、伴有明显的多节段退变。
第二篇:椎间孔镜手术禁忌症椎间孔镜手术的禁忌症椎间孔镜手术被誉为最安全有效的微创技术。
即便如此,椎间孔镜技术也有自己的适应症、禁忌症。
洪强椎间孔镜与您分享椎间孔镜手术的禁忌症,帮助初学者准确运用椎间孔镜技术,保证手术的安全和疗效。
1.手术禁忌症(1)合并局限性中央椎管骨性狭窄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对于多节段的长椎管骨性性狭窄的患者禁用本手术。
(2)合并双侧侧隐窝狭窄且有双侧神经根性症状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双侧哑铃状突出且有双侧神经根性症状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椎间孔内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5)L5~S1间盘突出骼翼过高者(可选择后路操作)。
(6)合并椎间隙明显狭窄者。
(7)大的非包容型椎间盘突出,即椎体间隙水平的椎间盘破裂突出超过椎管矢状径的50%。
(8)游离的间盘,移向椎管内椎体间隙的头侧或尾侧。
(9)L4~S1大的中央型突出或椎间盘破裂,髓核组织进入椎管内者。
(10)椎管狭窄、黄韧带肥厚、小关节增生、侧隐窝狭窄、椎间盘钙化、后纵韧带骨化所造成的压迫症状。
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和椎间孔镜技术的特点你都知道吗?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和椎间孔镜技术是目前发展非常快的脊柱疾患微创手术技术。
与传统手术技术相比,避免了传统手术切口大、出血多、康复慢、住院久等问题,具有疗效好、创伤小、出血少、康复快、住院短等优点。
一、什么是双通道脊柱内镜和椎间孔镜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即是脊柱微创外科一般所说的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y Technique),简称UBE技术。
该技术通常在脊柱一侧建立两个较小的通道,这两个独立的通道同时操作,其中一个通道用于引入内镜和摄像系统,以便医生观察和导航手术区域;另一个通道则用于引入手术器械,进行病灶的切除、修复或植入内植物等操作。
这种手术技术通过内镜的放大和高清摄像系统的实时显示,使医生能够更精准地进行手术,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患者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
椎间孔镜也是一种微创手术技术,它最初是通过椎间孔(即相邻椎间隙)进入患者的脊柱,进行诊断和治疗。
该技术将非常细小的镜头光源和摄像、进出水通路、工具进出通路集成于一个通道内,用更小的切口、更小的损伤在高清放大的摄像监视下完成手术。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目前椎间孔镜技术已发展到全可视化脊柱内镜技术,拓展程度与初期早已不可同日而语。
业内目前正在讨论更名问题,将该技术称为“全可视化脊柱内镜技术”的声音日益显著。
二、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以下简称UBE)的特点1、双通道设计UBE采用了两个独立的通道,一个用于观察,另一个用于操作。
这种设计可以同时实现观察和治疗的功能,提高手术效率。
2、微创操作相比传统的开放手术,UBE手术创伤更小,术后疼痛和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手术过程中只需在每个术区切开很小的两个切口,通常观察口仅3-5mm,操作孔仅8-15mm,既减少了大量组织的剥损伤,也实现更精准、更彻底的病灶治疗。
3、视野清晰UBE内镜配备了高清摄像成像系统,可以提供数十上百倍放大的清晰视野,使医生能够清楚准确观察患处的病变情况,实现精准安全的手术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