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TCPIP协议安全漏洞
- 格式:doc
- 大小:57.50 KB
- 文档页数:17
TCP IP协议安全漏洞协议名称:TCP/IP协议安全漏洞修复协议一、背景和目的TCP/IP协议是互联网通信的基础协议,但随着网络攻击技术的不断发展,已经出现了一些安全漏洞。
为了保障网络通信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本协议旨在修复和加强TCP/IP协议的安全性,以防止安全漏洞被恶意利用。
二、修复措施1. 强化TCP/IP协议的身份验证机制:a. 引入更强的身份验证算法,如基于公钥基础设施(PKI)的数字证书认证。
b. 实施双向认证,确保通信双方的身份都得到验证。
c. 定期更新证书,以保持身份验证的有效性。
d. 加强对证书颁发机构(CA)的监管,防止恶意CA签发伪造证书。
2. 加密通信数据:a. 使用强密码算法,如AES(高级加密标准)等,对通信数据进行加密。
b. 实施完整性检查,防止数据被篡改。
c. 引入安全协商机制,确保通信双方能够协商出适用的加密算法和密钥长度。
d. 定期更新加密算法和密钥长度,以抵御新的攻击技术。
3. 强化网络层安全:a. 实施防火墙策略,限制对网络的访问。
b. 使用入侵检测系统(IDS)和入侵防御系统(IPS)来检测和阻止恶意网络流量。
c. 定期更新网络设备的固件和软件,以修复已知的安全漏洞。
d. 实施网络隔离策略,将不同的网络分段,减少攻击面。
4. 加强协议的认证和授权机制:a. 引入更强的认证协议,如EAP-TLS(基于公钥基础设施的认证协议)等。
b. 实施访问控制策略,限制对协议的访问权限。
c. 定期审计协议的使用情况,发现并修复潜在的安全漏洞。
5. 实施安全监控和事件响应:a. 部署安全监控系统,对网络流量和协议进行实时监测。
b. 建立事件响应机制,及时应对安全事件和漏洞的发现。
c. 定期进行安全漏洞扫描和渗透测试,发现并修复潜在的安全问题。
三、实施计划1. 制定详细的修复计划和时间表,明确各项修复措施的优先级和实施顺序。
2. 分配专人负责协议修复工作,确保修复措施的有效实施。
一、TCP/IP协议安全问题的由来TCP/IP协议由四中协议构成,分别是FTP协议(网络文件传输协议)、HTTP协议(超文本传输协议)、Telent协议(远程登录协议)、DNS协议(名字服务)。
根据以IP协议为基础的Internet的发展历程可知,IP协议最可取的内涵与作用在于其充分的开放透明性与灵活有效的多业务增值能力。
然而,在开放透明的同时,也往往更容易“充分暴露",自然也容易受到攻击。
在Internet商用化后暴露出来的一系列问题中,最棘手、解决难度最大的问题就是安全性问题.而TCP/IP协议由于自身缺陷造成的缺点主要体现在:⑴UDP攻击:使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系统之间产生巨大的UDP数据包。
⑵TCP/SYN攻击:作为一种拒绝服务攻击存在的时间已经有20多年了,它使利用TCP/IP的链接建立时的漏洞进行攻击的。
⑶ICMP/PING攻击:利用一些系统不能接受超大的IP包或需要资源处理这一特性而进行的。
⑷ICMP/SMUR攻击:利用的是网络广播的原理来发送些大量的地址,而包的源地址就是要攻击的计算机和本身的地址。
⑸TARGA3攻击(IP堆栈突破):基本原理是发送TCP/UDP/ICMP的碎片包,是大小标记,包数据等都是随机的。
对IP协议的安全性问题,最尖锐的观点来自TINA /TIMNA, TINA /TIMNA认为,Internet及其IP网的三大缺陷是安全失控、Qos无保障及网络弱智。
全IP化即使用IPv6也不能有本质性的变化,必须从中间件层入手,才能真正取得隔离功能及解决安全问题。
IP和Internet研究的权威机构——IETF,对现有Internet及IP协议的缺陷与不足亦有足够的认识,列举出Internet 下一步发展面临的十大技术问题:身份识别技术、保护IPR技术、保护个人隐私技术、新一代Internet通信协议IPv6技术、下一代Internet结构的网格(Grid)技术、无线Internet技术、传统电话网与Internet融合的技术、更有效地在网上传输的视频技术、防止垃圾邮件的过滤技术及网络安全技术。
计算机网络协议的安全性漏洞计算机网络协议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提供了数据的传输和通信的基础。
然而,这些协议并非完美无缺,它们存在着安全性漏洞,可能被黑客利用进行攻击和入侵。
本文将探讨计算机网络协议的安全性漏洞,并提出如何加强网络安全的方法。
一、协议设计的不完善一些网络协议设计存在不完善之处,导致漏洞出现。
例如,某些协议在设计之初没有充分考虑到安全性问题,或者在随后的更新中没有及时修复现有的漏洞。
这些漏洞可能被黑客利用,通过网络进行攻击,从而破坏网络的安全性。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厂商和开发人员应该在协议设计之初就充分考虑到安全性因素,并在实施过程中提供恰当的防御机制。
此外,定期的安全性审计和漏洞扫描也是必不可少的,以确保协议的安全性。
二、密码学安全性问题密码学是保障网络通信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密码学算法的安全性问题也是网络协议中容易出现的漏洞之一。
一些密码学算法的设计不够严密,容易被暴力攻击或者通过其他方式进行破解。
要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需要不断提升密码学算法的安全性,并及时更新和强化网络协议中的安全机制。
此外,对于已经被破解或者不再安全的密码学算法,应及时作废并采用更加安全的替代方案。
三、网络传输过程中的漏洞在数据传输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黑客的攻击和拦截,导致数据泄露和篡改。
这种漏洞可能是由于传输过程中缺乏加密与认证机制所致。
为了提高网络传输过程的安全性,我们可以采用加密协议,如SSL/TLS,它可以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此外,数字证书的使用也可以提供对通信双方身份的认证,避免中间人攻击的发生。
四、用户操作不当导致的漏洞除了协议本身的安全漏洞,用户操作不当也会给网络安全带来风险。
例如,过于简单和容易猜测的密码、随意下载和安装未经验证的软件等。
这些操作容易导致黑客获取用户的敏感信息和入侵系统。
为解决这一问题,用户应该加强网络安全意识,使用强密码,并定期更换密码。
此外,只信任可靠的软件供应商,不随意安装未经验证的软件,避免给系统带来安全风险。
TCP IP协议安全漏洞协议名称:TCP/IP协议安全漏洞修复协议协议编号:[编号]制定日期:[日期]生效日期:[日期]1. 引言TCP/IP协议是互联网上最常用的协议之一,它提供了可靠的数据传输机制。
然而,由于技术的不断发展,TCP/IP协议也存在一些安全漏洞,可能导致网络攻击和数据泄露。
为了保护网络安全,本协议旨在修复TCP/IP协议中的安全漏洞,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2. 安全漏洞修复2.1 漏洞一:SYN Flood攻击SYN Flood攻击是一种利用TCP协议中的漏洞,通过发送大量伪造的SYN请求,使服务器资源耗尽的攻击方式。
为了修复此漏洞,我们建议以下解决方案:- 实施SYN Cookies技术,通过在服务器端生成和验证cookie来防止SYN Flood攻击。
- 设置合理的TCP连接超时时间,以及限制每个IP地址的最大连接数。
2.2 漏洞二:IP地址欺骗IP地址欺骗是一种攻击方式,攻击者伪造IP地址发送数据包,从而欺骗目标主机。
为了修复此漏洞,我们建议以下解决方案:- 实施IP地址验证机制,对接收到的数据包进行源IP地址验证。
- 使用防火墙技术,限制来自非法IP地址的访问。
2.3 漏洞三:TCP连接劫持TCP连接劫持是一种攻击方式,攻击者通过监听和篡改TCP连接,获取敏感信息或进行中间人攻击。
为了修复此漏洞,我们建议以下解决方案:- 使用加密技术,如SSL/TLS协议,对TCP连接进行加密,确保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 实施数字证书验证机制,确保连接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3. 漏洞修复实施计划为了修复TCP/IP协议中的安全漏洞,我们提出以下实施计划:3.1 风险评估对网络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包括网络拓扑、系统配置、网络设备等方面的安全漏洞。
3.2 漏洞修复策略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漏洞修复策略,明确修复优先级和时间表。
3.3 实施安全补丁及时安装官方发布的安全补丁,修复已知的安全漏洞。
常见网络安全漏洞分类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网络安全成为了至关重要的议题。
各种网络安全漏洞给个人、企业乃至整个社会都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了解常见的网络安全漏洞分类,对于我们提高网络安全意识、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一、软件漏洞软件漏洞是指在软件设计、开发或配置过程中产生的缺陷。
这可能包括操作系统、应用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等各类软件。
1、缓冲区溢出漏洞当程序向缓冲区写入的数据超过其预定长度时,就会发生缓冲区溢出。
这可能导致程序崩溃,甚至允许攻击者执行恶意代码。
比如,一个程序设计时预期接收 100 个字符的输入,但攻击者输入了 200 个字符,超出的部分可能覆盖程序的关键数据或指令。
2、权限提升漏洞某些软件可能存在权限控制不当的问题,使得攻击者能够获取超出其应有的权限。
例如,一个普通用户通过利用漏洞获得了管理员权限,从而可以对系统进行任意操作。
3、输入验证漏洞如果软件没有对用户输入进行充分的验证和过滤,攻击者就可以输入恶意的代码或指令。
比如,在一个网页表单中,攻击者输入了一段恶意的 SQL 语句,从而获取数据库中的敏感信息。
二、操作系统漏洞操作系统作为计算机系统的核心,其漏洞可能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
1、内核漏洞内核是操作系统的核心部分,内核漏洞可能使攻击者完全控制系统。
例如,通过利用内核漏洞,攻击者可以绕过系统的安全机制,安装恶意软件或窃取敏感数据。
2、服务漏洞操作系统提供的各种服务,如文件共享服务、远程登录服务等,如果存在漏洞,可能被攻击者利用进行非法访问。
3、驱动程序漏洞驱动程序是连接硬件和操作系统的桥梁,有漏洞的驱动程序可能导致系统不稳定,甚至被攻击者用于获取系统控制权。
三、网络协议漏洞网络协议是实现网络通信的规则和标准,其中的漏洞可能被攻击者利用进行网络攻击。
1、 TCP/IP 协议漏洞TCP/IP 协议是互联网的基础协议,但其设计上的一些缺陷可能被攻击者利用。
例如,IP 欺骗攻击就是利用了 IP 协议中对源地址验证的不足。
TCP IP协议安全漏洞协议名称:TCP/IP协议安全漏洞修复协议1. 引言本协议旨在解决TCP/IP协议中存在的安全漏洞问题,确保网络通信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本协议适用于所有使用TCP/IP协议进行通信的网络设备和系统。
2. 背景TCP/IP协议是互联网中最常用的协议之一,它负责数据的传输和路由。
然而,由于其开放性和广泛应用,TCP/IP协议也面临着一些安全漏洞,如拒绝服务攻击、数据篡改和信息泄露等问题。
为了保障网络的安全,本协议旨在修复这些安全漏洞。
3. 安全漏洞修复措施3.1 拒绝服务攻击修复为防止拒绝服务攻击,采取以下措施:- 实施流量监测和分析,及时检测异常流量,并进行流量过滤和阻断;- 引入访问控制列表(ACL)和防火墙,限制对系统的访问;- 使用反向代理和负载均衡技术,分散和平衡请求流量。
3.2 数据篡改修复为防止数据篡改,采取以下措施:- 使用加密技术,对数据进行加密传输,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机密性;- 实施数据包检验和验证机制,检测数据篡改行为;- 引入数字签名技术,验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3.3 信息泄露修复为防止信息泄露,采取以下措施:- 设置访问控制机制,限制非授权用户的访问;- 引入身份验证和访问权限管理,确保只有合法用户可以访问敏感信息; - 使用加密技术,对敏感信息进行加密存储和传输。
4. 安全漏洞修复实施计划4.1 修复计划制定- 针对已知的安全漏洞,制定详细的修复计划;- 确定修复优先级和时间表;- 分配任务给相关团队成员,并确保任务按计划执行。
4.2 修复措施实施- 根据修复计划,逐步实施安全漏洞修复措施;- 监测修复过程,及时发现和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 定期进行修复效果评估,确保修复措施的有效性。
4.3 修复结果验证- 对修复后的系统进行全面测试,验证修复的效果;- 检查系统日志和安全事件记录,确保修复后的系统没有新的安全漏洞; - 定期进行安全漏洞扫描,发现并修复新的安全漏洞。
TCP IP协议安全漏洞协议名称:TCP/IP协议安全漏洞修复协议协议目的:本协议旨在修复和解决TCP/IP协议中存在的安全漏洞,以确保网络通信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安全策略,以防止恶意攻击者利用这些漏洞对网络进行攻击和入侵。
协议内容:1. 漏洞修复:1.1 确认漏洞:通过对TCP/IP协议进行全面的安全审计,识别和确认存在的安全漏洞。
1.2 漏洞分析:详细分析每个漏洞的原因、影响范围和潜在危害,为修复提供准确的参考。
1.3 漏洞修复:根据漏洞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修复方案,并进行实施。
修复方案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a) 更新协议版本:及时更新TCP/IP协议的最新版本,以修复已知漏洞。
b) 补丁安装:安装相关补丁,修复已公开的漏洞。
c) 配置调整:对协议的配置进行调整,以增强安全性。
例如,限制协议的使用范围、禁用不安全的功能等。
d) 强化认证机制:加强对协议通信双方的身份验证,防止伪造和中间人攻击。
e) 数据加密:通过使用加密算法,对协议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保护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f) 异常检测和防御:引入异常检测和防御机制,及时发现和阻止恶意攻击。
g) 安全审计:定期对协议进行安全审计,发现新的漏洞并及时修复。
1.4 漏洞修复验证:对修复后的协议进行全面的测试和验证,确保修复方案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2. 漏洞监测和预警:2.1 漏洞监测:建立漏洞监测系统,定期监测TCP/IP协议中的新漏洞和已公开漏洞的利用情况。
2.2 漏洞预警:及时发布漏洞预警通知,向相关人员提供最新的漏洞信息和修复建议。
2.3 漏洞响应:建立漏洞响应机制,对新发现的漏洞进行快速响应,制定修复方案并进行实施。
3. 安全培训和意识:3.1 员工培训:定期组织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对协议安全的认识和意识,加强安全意识培养。
3.2 安全宣传:通过内部通讯、安全宣传资料等方式,向员工传达协议安全相关信息和建议。
3.3 安全意识测试:定期组织安全意识测试,评估员工对协议安全的理解和应对能力。
网络协议安全漏洞在当今信息化社会中,网络协议扮演着连接各种网络设备和应用程序的重要角色。
然而,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广泛普及,网络协议安全漏洞也日益突出。
网络协议安全漏洞指的是网络协议在设计、实现或使用过程中存在的缺陷或错误,容易被攻击者利用,从而导致网络安全风险的问题。
一、网络协议安全漏洞的分类网络协议安全漏洞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传输层漏洞:传输层是网络协议栈中的一层,主要负责数据的传输和连接的建立。
常见的传输层漏洞包括TCP/IP协议栈的拒绝服务攻击漏洞、数据包劫持漏洞等。
2. 应用层漏洞:应用层是网络协议栈的最高层,负责应用程序之间的通信。
应用层漏洞主要包括各种应用程序的代码缺陷、输入验证不严等问题。
3. 路由器漏洞:路由器是连接网络的核心设备,常常是黑客攻击的目标。
路由器漏洞主要包括路由表注入漏洞、无线路由器密码破解漏洞等。
4. 协议设计漏洞:协议设计漏洞是指网络协议的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往往是由于设计者的疏忽或错误导致的。
这些漏洞在协议的实际使用过程中容易被攻击者利用。
二、网络协议安全漏洞的影响网络协议安全漏洞的存在会对网络安全带来严重影响:1. 数据泄露:利用网络协议安全漏洞,攻击者可以获取敏感数据,例如用户的个人隐私、银行账号密码等。
这些数据的泄露会导致用户的隐私权受到侵犯,给用户带来巨大损失。
2. 网络攻击:黑客利用网络协议安全漏洞可以对网络进行各种恶意攻击,例如拒绝服务攻击、中间人攻击等。
这些攻击会导致网络服务不可用,给企业和个人带来经济损失。
3. 恶意程序传播:某些网络协议安全漏洞可以被黑客用来传播恶意程序,例如病毒、蠕虫等。
这些恶意程序可能会对用户的计算机系统造成破坏,导致数据丢失或系统崩溃。
三、预防网络协议安全漏洞的措施为了保障网络协议的安全,我们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措施:1. 及时更新补丁:网络设备和应用程序的厂商会不断发布安全补丁来修复已知的漏洞。
及时更新补丁可以有效减少攻击者利用漏洞的机会。
网络协议中的安全漏洞与防范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协议已经成为数字世界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常见的网络协议包括TCP/IP、HTTP、SMTP等。
这些协议为我们的网络通信提供了基础,但同时也存在安全漏洞。
本文将着重探讨网络协议中的安全漏洞及其防范措施。
TCP/IP协议中的安全漏洞TCP/IP协议是互联网通信的基础协议之一,它包括分层协议TCP、IP、ARP等。
在TCP/IP协议中,存在一些安全漏洞,如TCP协议的拥塞控制机制容易被攻击。
黑客可以利用这个漏洞发送大量欺骗性TCP连接请求,导致服务拒绝攻击。
另外,TCP连接可以被劫持,攻击者可以在通信过程中获取、篡改数据,造成损失。
为了避免这些安全漏洞的影响,可以采取一些防范措施。
首先,加强TCP协议下的安全认证措施,设置合理的密钥验证机制,保证TCP连接的安全性。
其次,实现合理的防火墙措施,限制用户对TCP连接的操作,避免服务拒绝攻击。
HTTP协议中的安全漏洞HTTP协议是应用层协议,它是Web应用程序的基础协议。
然而,在HTTP协议中也存在安全漏洞。
例如,用户输入URL时在HTTP协议中明文传输,故HTTP会话容易被攻击。
为了防止这些安全漏洞,可以采取一些措施。
首先,启动HTTPS加密协议,加密HTTP通信内容,保证通信过程的安全性。
其次,在Web服务器上启用防火墙和访问控制机制,限制对HTTP协议的非法操作。
SMTP协议中的安全漏洞SMTP协议是电子邮件协议,它是在TCP/IP协议的基础上构成的。
在SMTP协议中,邮件内容在传输过程中可能被窃听,邮件账号也容易被黑客攻击。
攻击者可以利用SMTP协议进行恶意邮件的发送,甚至伪造邮件发送者的地址,进行欺骗和攻击。
为了防止这些安全漏洞,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启用SMTP加密协议,保证邮件内容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
其次,合理设置邮件账号的访问控制权限,防止黑客攻击。
结语网络协议的安全漏洞是互联网安全的关键问题之一,在不断的漏洞攻击中,人们也不断地寻求防范的措施。
TCP IP协议安全漏洞协议名称:TCP/IP协议安全漏洞协议1. 引言1.1 目的本协议旨在详细描述TCP/IP协议中存在的安全漏洞,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建议,以确保网络通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1.2 背景TCP/IP协议是互联网通信的基础协议,但在其设计和实现过程中可能存在安全漏洞,这些漏洞可能导致网络攻击、数据泄露等安全问题。
1.3 目标受众本协议适用于所有使用TCP/IP协议的网络管理员、安全专家和开发人员,以及对网络安全感兴趣的个人和组织。
2. 安全漏洞概述2.1 漏洞1:IP地址欺骗描述:攻击者通过伪造IP地址,冒充合法用户或服务器,进行网络攻击、数据篡改等恶意行为。
解决方案:使用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安全措施,验证IP地址的合法性,限制未经授权的访问。
2.2 漏洞2:SYN洪水攻击描述:攻击者通过发送大量伪造的SYN请求,占用服务器资源,导致拒绝服务(DoS)攻击。
解决方案:实施SYN cookies机制、限制并发连接数、使用防火墙等措施来防止SYN洪水攻击。
2.3 漏洞3:IP片段重组漏洞描述:攻击者通过发送恶意的IP片段,利用TCP/IP协议栈中的漏洞,执行拒绝服务、执行任意代码等攻击。
解决方案:及时更新操作系统和网络设备的补丁,限制IP片段的大小和数量,使用入侵检测系统等措施来防止IP片段重组漏洞。
3. 安全漏洞的影响3.1 数据泄露攻击者可能通过利用TCP/IP协议的安全漏洞,获取敏感数据,导致数据泄露和隐私泄露。
3.2 拒绝服务攻击攻击者可能通过利用TCP/IP协议的安全漏洞,发送大量无效请求,占用服务器资源,导致拒绝服务攻击。
3.3 远程执行代码攻击者可能通过利用TCP/IP协议的安全漏洞,执行恶意代码,控制受攻击的系统,造成严重后果。
4. 预防和解决方案4.1 加密通信使用SSL/TLS等加密协议,保护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防止中间人攻击和数据窃取。
4.2 认证和授权使用数字证书、身份验证等机制,确保通信双方的身份合法,并授权合法访问。
T C P I P协议安全漏洞湖北广播电视大学TCP/IP协议安全漏洞摘要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国家的关注,网络安全已经成为计算机网络通信领域的重点。
这篇论文的从目前使用的TCP/IP 协议入手来研究问题,从TCP/IP协议的安全性进行较为全面的解析,从TCP/IP的总体概括、现在存在安全隐患、以及各个层次之间安全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讨论。
然后用现在最为流行的Snifer工具从实验的角度上来分析数据包的安全情况,最后从SYN的攻击代码来分析TCP/IP协议,并且实现了几种防御SYN的方法。
本文在介绍因特网中使用的TCP/IP协议的基础上,对TCP/IP协议的安全性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讨论,从理论上分析了协议中几种主要的安全隐患。
由于TCP/IP协议一开始的实现主要目的是用于科学研究的,所以很少考虑安全性方面的东西。
但随着其应用的普及,它已经成为了Internet网络通信协议的标准。
希望本论文能对未来的信息社会中网络安全环境的形成有所帮助。
关键词: TCP / IP协议,安全协议,服务,协议层,协议家人拒绝ABSTRACT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the government concerns more and more the message safety, Now, network security has become a key area of computer network communications. The paper start with the currently used TCP/IP protocol to study the problem. From the security On TCP/IP protocol we give mor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Now from the exist security risks, and security issues between the various levels we give morein-depth discussion. Then using the most popular tool of Snifer to come up safe circumstance that analytical data wrap from the experience angle, and at last we analyze from the SYN attacking code to TCP/IP protocol, and achieve several defenses the SYN attacking.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use of the Internet's TCP / IP protocol on the basis of TCP / IP protocol security for a more comprehensive discussion of the agreement from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several major security risk. As TCP / IP protocol began with the main purpose is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to achieve, so little regard for the safety of things. But with the popularity of its application, it has become the standard Internet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 Hopethat this paper will in the future information society, network security environment, help the formation ofKeywords: TCP/IP; Security Protocol; Denial of Service,Protocol layer, protocol family前言随着网络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网络安全性越来越重要。
从定义上讲,计算机网络安全是指计算机及其网络系统资源和信息资源不受自然和人为有害因素的威胁和危害。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计算机网络发展不断地深入到生活的各个领域。
出现了许多网络服务的新型业务。
比如:电子商务、数字货币、网络银行电子证券、网络书店、网上拍卖、网络防伪等。
随着这些业务的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成为关键所在。
因此网络安全研究成为计算机通讯领域和发展的重要方向。
现在由于自身的缺陷,网络的开放性以及黑客的攻击是造成互联网络不安全的主要原因。
当前,TCP/IP作为一个事实上的工业标准,在其制订之初,没有考虑安全因素,因此他本身无安全可言。
TCP/IP作为Internet使用的标准协议集,是黑客实施网络攻击的重点目标和对象。
TCP/IP协议组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网络互连协议。
但TCP/IP协议组本身存在着一些安全性问题。
TCP/IP协议是建立在可信的环境之下,首先考虑网络互连缺乏对安全方面的考虑。
其次,TCP/IP是建立在3次握手协议基础之上,本身就存在一定不安全的因素,握手协议的过程当中有一定局限性。
这种基于地址的协议本身就会泄露口令,而且经常会运行一些无关的程序,这些都是网络本身的缺陷。
互连网技术屏蔽了底层网络硬件细节,使得异种网络之间可以互相通信。
这就给"黑客"们攻击网络以可乘之机。
由于大量重要的应用程序都以TCP作为它们的传输层协议,因此TCP的安全性问题会给网络带来严重的后果。
网络的开放性,TCP/IP协议完全公开,远程访问使许多攻击者无须到现场就能够得手,连接的主机基于互相信任的原则等等性质使网络更加不安全。
协议中存在许多的安全问题,随着应用的深入,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因此,人们开始研究各种各样的安全技术来弥补它的缺陷,堵住安全漏洞,增加网络安全。
目前正在制定安全协议,在互连的基础上考虑了安全的因素,希望能对未来的信息社会中对安全网络环境的形成有所帮助。
网络安全关系到国家安全。
网络安全的理论及其应用技术的研究,不仅受到学术界以及工业界的关注,同时也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为了自己国家的利益,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将网络安全技术及产品视为如同核武器一样的秘密技术,立法限制其向中国出口。
为保障中国网络基础设施的安全,国家安全部、公安部等明确要求使用国产的网络安全产品来确保我国网络的安全。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目前中国有关网络安全技术及其产品的研发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尚有一定的距离。
正因为如此,应加倍努力,迎头赶上。
在这种背景下,应该更加的重视网络安全方面。
国家信息安全的总体框架已经搭就。
已制定报批和发布了有关信息技术安全的一系列的国家标准、国家军用标准。
国家信息安全基础设施正在逐步建成包括国际出入口监控中心、安全产品评测认证中心、病毒检测和防治中心、关键网络系统灾难恢复中心、系统攻击和反攻击中心、电子保密标签监管中心、网络安全紧急处置中心、电子交易证书授权中心、密钥恢复监管中心、公钥基础设施与监管中心、信息战防御研究中心等。
第一章 TCP/IP协议概述1.1 TCP/IP协议定义协议是互相通信的计算机双方必须共同遵从的一组约定。
TCP/IP(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就是这样的约定,它规定了计算机之间互相通信的方法。
TCP/IP是为了使接入因特网的异种网络、不同设备之间能够进行正常的数据通讯,而预先制定的一簇大家共同遵守的格式和约定。
该协议是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为简历ARPANET开发的,在这个协议集中,两个最知名的协议就是传输控制协议(TCP, Transfer Contorl Protocol)和网际协议(IP,Internet Protocol),故而整个协议集被称为TCP/IP。
之所以说TCP/IP是一个协议簇,是因为TCP/IP包括了TCP、IP、UDP、ICMP、RIP、TELNET、FTP、SMTP、ARP等许多协议,对因特网中主机的寻址方式、主机的命名机制、信息的传输规则,以及各种各样的服务功能均做了详细约定,这些约定一起称为TCP/IP。
TCP/IP协议和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一样,是一个分层结构。
协议的分层使得各层的任务和目的十分明确,这样有利于软件编写和通信控制。
TCP/IP协议分为4层,由下至上分别是网路接口层、网际层、传输层和应用层,如图所示1.2 TCP/IP协议的总体概况目前在Internet上使用的是TCP/IP协议。
TCP/IP协议叫做传输控制/网际协议,它是Internet国际互联网络的基础。
TCP/IP是网络中使用的基本的通信协议。
其中IP(Internet Protocol)全名为"网际互连协议",它是为计算机网络相互连接进行通信而设计的协议。
TCP(Transfer Control Protocol)是传输控制协议。
TCP/IP协议是能够使连接到网上的所有计算机网络实现相互通信的一套规则,正是因为有了TCP/IP协议,因特网才得以迅速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开放的计算机通信网络。
从表面名字上看TCP/IP包括两个协议,传输控制协议(TCP)和互联网际协议(IP),其实TCP/IP实际上是1组协议的集合,它包括了上百个各种功能的协议。
如:远程登录、文件传输和电子邮件等等,而TCP协议和IP协议是保证数据完整传输的两个基本的重要协议。
IP协议之所以能使各种网络互联起来是由于它把各种不同的“帧”统一转换成“IP数据报”格式,这种转换是因特网的一个最重要的特点。
所以IP协议使各种计算机网络都能在因特网上实现互通,即具有“开放性”的特点。
TCP/IP协议的基本传输单位是数据包(datagram)。
TCP协议负责把数据分成若干个数据包,并给每个数据包加上包头,包头上有相应的编号,以保证在数据接收端能将数据还原为原来的格式,IP协议在每个包头上还要加上接收端主机地址,这样数据通过路由器中的MAC地址来确定数据的流向,如果传输过程中出现数据丢失,数据失真等情况,TCP协议会自动要求数据重新传输,并重新组。
.总之,IP协议保证数据的传输,而TCP协议保证数据传输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