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李叔同先生》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1.05 KB
- 文档页数:1
【学习目标】1、了解人物描写的主要方法,学习并借鉴文中写人记事的方法,重点掌握细节描写。
2、熟悉李叔同的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个性特点、人格魅力和精神境界。
课前预习案【资料窗】1、走近作者丰子恺(1898.11.9-1975.9.15)原名丰润,曾用名丰仁、婴行,号子恺,字仁。
浙江崇德人。
我国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音乐教育家、漫画家和翻译家,是一位多方面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
解放后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美协上海分会主席、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上海对外文化协会副会长等职。
被国际友人誉为“现代中国最像艺术家的艺术家”。
丰子恺风格独特的漫画作品影响很大,深受人们的喜爱。
他的作品内涵深刻,耐人寻味。
丰子恺是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启蒙者之一,早在二十年代他就出版了《艺术概论》、《音乐入门》、《西洋名画巡礼》等著作。
他一生出版的著作达一百八十多部。
十年动乱期间,遭受迫害,积郁成病,于一九七五年不治而逝,享年七十八岁。
丰子恺,是中国现代受人敬仰的漫画家,散文家。
他的绘画,文章在几十年沧桑风雨中保持一贯的风格:雍容恬静,其漫画更是脍炙人口。
丰先生作品流传极广,失散也很多,就是结集出版的五十余种画册也大多绝迹于市场,给读者带来极大遗憾。
在丰子恺先生的作品中,漫画恐怕是最为著名的了。
往往是寥寥几笔,就勾画出一个意境,比如《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几个茶杯,一卷帘栊,便是十分心情。
丰先生的许多漫画,都是以儿童作为题材的,例如《阿宝赤膊》,《你给我削瓜,我给你打扇》和《会议》。
读丰先生的儿童漫画,让我们这些所谓的成人都觉得惭愧。
什么时候,我们这个世界,能少一些欺诈,少一些执着,多一些自然,多一些淡泊。
丰子恺的散文,在我国新文学史上也有较大的影响。
主要作品有《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随笔二十篇》《甘美的回忆》《艺术趣味》《率真集》等。
这些作品除一部分艺术评论以外,大都是叙述他自己亲身经历的生活和日常接触的人事。
2、李叔同生平李叔同是“二十文章惊海内”的大师,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于一身,在多个领域,开中华灿烂文化艺术之先河。
怀李叔同先生教案德阳中学吴小娟一.开篇导入语。
李叔同先生一生就是一个传奇。
通过预习,同学们说一说李先生一生经历过哪几种身份啊?学生答“翩翩公子,留学生,教师,道人,僧人”师问:李先生一生给你最大的印象是什么?学生答“认真”。
师:“知道森马的广告词吗?”学生答:“知道。
穿什么就是什么?”师:“好的。
现在我们就从衣着外貌这个角度来看是如何表现李先生的‘认真’的?”二.四个时期的衣着外貌图1.师:我们按时间顺序来看,第一个时期是哪个时期?生:上海南洋公学读书时期。
师:这一时期的衣着外貌文中是怎样描绘的?大家来读一读。
生读。
师:这个时期的形象,请你用简练的语言来评价一下,是个什么样的形象?生答:翩翩公子。
师:用现代的词语来描绘呢?生:高富帅。
师:很好。
从天津到上海,“津门才子”李叔同很快就成为了上海社交场上的当红明星。
上海城南草堂的主人许幻园,因仰慕李叔同的才华,不但让出自己的房子供李叔同母子居住,还特意呼来上海另外三位名士义结金兰,世称“天涯五友”。
当时宋梦仙有诗云:“李也文名大似斗,等身著作脍人口。
酒酣诗思如泉涌,只把杜陵呼小友。
”这个时期的李叔同,完全就像当年“天子呼来不上船”的李白,有一种狂狷之气。
2.师:第二个时期是哪个时期?这一时期的衣着外貌文中是怎样描绘的?大家来读一读。
生:日本留学时期。
师:大家看照片。
这个时期的形象,请你用简练的语言来评价一下,是个什么样的形象?生:活像一个西洋人。
师:对的。
出洋留学,就一定会学着一些洋气,大家看照片上的穿着,想想在一百多年前的中国,一定会是很潮很时尚。
3.师:第三个时期是哪个时期?这一时期的衣着外貌文中是怎样描绘的?大家来读一读。
生:杭州师范教书时期。
生读。
师:这一时期,我们的李先生因朋友之邀去做了教师。
那么,大家说一说,你认为老师的应该是怎样的形象?在衣着外貌上应该如何打扮?生可能答:庄重,大方,朴素等。
师:很好。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我们来看当时身为教师的李先生的照片。
怀李叔同先生
丰子恺
【期刊名称】《班主任之友:中学版》
【年(卷),期】2010(000)008
【摘要】距今二十九年前,我十七岁的时候,最初在杭州的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
校里见到李叔同先生,即后来的弘一法师。
那时我是预科生,他是我们的音乐教师。
我们上他的音乐课时,有一种特殊的感觉:严肃。
摇过预备铃,我们走向音乐教室,推进门去,先吃一惊:李先生早已端坐在讲台上。
【总页数】1页(P56-56)
【作者】丰子恺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0-09
【相关文献】
1.怀李叔同先生
2.怀李叔同先生
3.基于学生问题的语文阅读深度学习
——《怀李叔同先生》教学新尝试4.基于学生问题的语文阅读深度学习——《怀
李叔同先生》教学新尝试5.怀李叔同先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怀李叔同先生》教案一、导入:PPT:“想不到,他是第一个将西洋油画、音乐和话剧引入国内的人;想不到,他在东京的舞台上演出过《茶花女》,扮演的不是阿芒,而是女主角玛格丽特;想不到,他是才子,是艺术家,本该落拓不羁,却偏偏是个最严肃、最认真、最恪守信约的人;想不到,他在盛年,三十九岁,日子过得天好地好,却决意去杭州虎跑寺削发为僧……”——(王开岭《悲欣交集》)这个人便是李叔同先生,是我们今天这节课的主角。
二、板块解读:大家翻开读本P102,发现这篇文章选在“半瓣花上说人情”的板块里。
PPT:“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郁达夫。
这句话还有一个更通俗的说法:“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堂”。
所以这篇文章对应我们必修二第四专题“慢慢走,欣赏啊”第一板块“一花一世界”。
欣赏是什么?按《辞海》里的说法:欣赏就是领略、观赏,享受美好的事物,领略其中的趣味。
美好的东西往往简单,就像一粒沙,半瓣花,很容易被忽略,这就需要我们放慢脚步,学会欣赏。
文学欣赏的核心就是美的探寻。
“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语文如果不能静下心来品味沙里的世界,感悟花上的人情,那么文学作品的价值又体现在哪里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探寻,去发现细微之美。
三、文本研习:1、课前我们都读过《怀李叔同先生》了,联系上面这段话,总结一下李叔同先生的人生经历?提示:文章第10节,翩翩公子—留学生—教师—道人—和尚。
2、如果把这篇文章与上面这段话做一个简单的比较,我们会发现,同样写李叔同,文章有一个很突出的特点,那就是?明确:写了有关李叔同的很多小事。
3、文章中有没有给你印象特别深刻的小事呢?说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
明确:随机选择,指出这就是细节描写。
PPT:细节指的是文艺作品中细腻描绘人物性格、事件发展和自然景物等的最小组成单位;人物性格等的具体表现,由许多细节描写所组成;细节用于刻画人物,或点画肖像,或描写动作,或烘托心理,运用得当,具有传神写照的艺术效果。
《怀李叔同先生》BCA学案学习目标:1、品味语言,学习细节描写表现人物的方法。
2、熟悉李叔同的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个性特点、人格魅力和精神境界。
B案使用说明:请同学们课前根据本案的知识和提示,认真预习,从整体上感知课文,为课上探讨文意做好准备。
一、走进作家丰子恺(1898.11.9—1975.9.15)原名丰润、丰仁,浙江崇德人。
1914年人杭州浙江省第一师范学校,从李叔同学习音乐和绘画。
1918年秋,李叔同在杭州虎跑寺出家,对他的思想影响甚大。
1919年师范学校毕业后,与同学数人在上海创办上海专科师范学校,并任图画教师。
1921年东渡日本学习绘画、音乐和外语。
1922年回国到浙江上虞春辉中学教授图画和音乐,与朱自清、朱光潜等人结为好友。
1924年,文艺刊物《我们的七月》4月号首次发表了他的画作《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
其后,他的画在《文学周报》上陆续发表,并冠以“漫画”的题头。
自此中国才开始有“漫画”这一名称。
1924年在上海创办立达中学。
1925年成立立达学会,参加者有茅盾、陈望道、叶圣陶、郑振锋、胡愈之等人。
1929年被开明书店聘为编辑。
1931年,他的第一本散文集《缘缘堂随笔》由开明书店出版。
七七事变后,率全家逃难。
解放后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上海对外文化协会副会长等职。
二、李叔同简介弘一法师(1880—1942),俗名李叔同,浙江平息人,生于天津。
既是才气横溢的艺术教育家,也是一代高僧。
“二十文章惊海内”的大师,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于一身,在多个领域,开中华灿烂文化艺术之先河。
他反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推向了极至,“朴拙圆满,浑若天成”,鲁迅、郭沫若等现代文化名人以得到大师一幅字为无上荣耀。
他是第一个向中国传播西方音乐的先驱者,所创作的《送别歌》,历经几十年传唱经久不衰,成为经典名曲。
同时,他也是中国第一个开创裸体写生的教师。
卓越的艺术造诣,先后培养出了名画家丰子恺、音乐家刘质平等一些文化名人。
金坛四中李雪云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学习并借鉴课文刻画人物的方法
2、培养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体会平实语言中蕴含的作者的真情
过程与方法:1、欣赏文中写人记事(重在细节)的特点
2、能够提出问题,发表意见,体会人物的独物的精神境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文章平实的语言,理解作者对老师的敬仰与怀念之情,培养尊师重教的高尚感情,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
[教学重点] 1、鉴赏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2、整体把握文章的脉络与情感线索
[教学难点]在平实的语言中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敬仰与怀念之情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深涡()堕地()炽盛()翩翩()缀()眉峰紧蹙()眼波斜睇()窈窕()侈()清癯()
2、解释下列词语
粉墨登场
颠沛流离
二、推进新课程
(一)新课导入
(二)新课讲授
1、介绍作者及作品
2、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概述文中怀想了李叔同先生哪些事?
3、在作者眼中心中,先生是怎样一个人?文中是如何体现的,试作简要赏析。
(三)师生同议细节的的作用与技巧(回忆尚有记忆或曾有感悟的细节)
三、课堂小结
四、布置作业
作者邮箱: lxysc020.s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