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李叔同先生》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1.05 KB
- 文档页数:1
【学习目标】1、了解人物描写的主要方法,学习并借鉴文中写人记事的方法,重点掌握细节描写。
2、熟悉李叔同的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个性特点、人格魅力和精神境界。
课前预习案【资料窗】1、走近作者丰子恺(1898.11.9-1975.9.15)原名丰润,曾用名丰仁、婴行,号子恺,字仁。
浙江崇德人。
我国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音乐教育家、漫画家和翻译家,是一位多方面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
解放后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美协上海分会主席、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上海对外文化协会副会长等职。
被国际友人誉为“现代中国最像艺术家的艺术家”。
丰子恺风格独特的漫画作品影响很大,深受人们的喜爱。
他的作品内涵深刻,耐人寻味。
丰子恺是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启蒙者之一,早在二十年代他就出版了《艺术概论》、《音乐入门》、《西洋名画巡礼》等著作。
他一生出版的著作达一百八十多部。
十年动乱期间,遭受迫害,积郁成病,于一九七五年不治而逝,享年七十八岁。
丰子恺,是中国现代受人敬仰的漫画家,散文家。
他的绘画,文章在几十年沧桑风雨中保持一贯的风格:雍容恬静,其漫画更是脍炙人口。
丰先生作品流传极广,失散也很多,就是结集出版的五十余种画册也大多绝迹于市场,给读者带来极大遗憾。
在丰子恺先生的作品中,漫画恐怕是最为著名的了。
往往是寥寥几笔,就勾画出一个意境,比如《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几个茶杯,一卷帘栊,便是十分心情。
丰先生的许多漫画,都是以儿童作为题材的,例如《阿宝赤膊》,《你给我削瓜,我给你打扇》和《会议》。
读丰先生的儿童漫画,让我们这些所谓的成人都觉得惭愧。
什么时候,我们这个世界,能少一些欺诈,少一些执着,多一些自然,多一些淡泊。
丰子恺的散文,在我国新文学史上也有较大的影响。
主要作品有《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随笔二十篇》《甘美的回忆》《艺术趣味》《率真集》等。
这些作品除一部分艺术评论以外,大都是叙述他自己亲身经历的生活和日常接触的人事。
2、李叔同生平李叔同是“二十文章惊海内”的大师,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于一身,在多个领域,开中华灿烂文化艺术之先河。
怀李叔同先生教案德阳中学吴小娟一.开篇导入语。
李叔同先生一生就是一个传奇。
通过预习,同学们说一说李先生一生经历过哪几种身份啊?学生答“翩翩公子,留学生,教师,道人,僧人”师问:李先生一生给你最大的印象是什么?学生答“认真”。
师:“知道森马的广告词吗?”学生答:“知道。
穿什么就是什么?”师:“好的。
现在我们就从衣着外貌这个角度来看是如何表现李先生的‘认真’的?”二.四个时期的衣着外貌图1.师:我们按时间顺序来看,第一个时期是哪个时期?生:上海南洋公学读书时期。
师:这一时期的衣着外貌文中是怎样描绘的?大家来读一读。
生读。
师:这个时期的形象,请你用简练的语言来评价一下,是个什么样的形象?生答:翩翩公子。
师:用现代的词语来描绘呢?生:高富帅。
师:很好。
从天津到上海,“津门才子”李叔同很快就成为了上海社交场上的当红明星。
上海城南草堂的主人许幻园,因仰慕李叔同的才华,不但让出自己的房子供李叔同母子居住,还特意呼来上海另外三位名士义结金兰,世称“天涯五友”。
当时宋梦仙有诗云:“李也文名大似斗,等身著作脍人口。
酒酣诗思如泉涌,只把杜陵呼小友。
”这个时期的李叔同,完全就像当年“天子呼来不上船”的李白,有一种狂狷之气。
2.师:第二个时期是哪个时期?这一时期的衣着外貌文中是怎样描绘的?大家来读一读。
生:日本留学时期。
师:大家看照片。
这个时期的形象,请你用简练的语言来评价一下,是个什么样的形象?生:活像一个西洋人。
师:对的。
出洋留学,就一定会学着一些洋气,大家看照片上的穿着,想想在一百多年前的中国,一定会是很潮很时尚。
3.师:第三个时期是哪个时期?这一时期的衣着外貌文中是怎样描绘的?大家来读一读。
生:杭州师范教书时期。
生读。
师:这一时期,我们的李先生因朋友之邀去做了教师。
那么,大家说一说,你认为老师的应该是怎样的形象?在衣着外貌上应该如何打扮?生可能答:庄重,大方,朴素等。
师:很好。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我们来看当时身为教师的李先生的照片。
怀李叔同先生
丰子恺
【期刊名称】《班主任之友:中学版》
【年(卷),期】2010(000)008
【摘要】距今二十九年前,我十七岁的时候,最初在杭州的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
校里见到李叔同先生,即后来的弘一法师。
那时我是预科生,他是我们的音乐教师。
我们上他的音乐课时,有一种特殊的感觉:严肃。
摇过预备铃,我们走向音乐教室,推进门去,先吃一惊:李先生早已端坐在讲台上。
【总页数】1页(P56-56)
【作者】丰子恺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0-09
【相关文献】
1.怀李叔同先生
2.怀李叔同先生
3.基于学生问题的语文阅读深度学习
——《怀李叔同先生》教学新尝试4.基于学生问题的语文阅读深度学习——《怀
李叔同先生》教学新尝试5.怀李叔同先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怀李叔同先生》教案一、导入:PPT:“想不到,他是第一个将西洋油画、音乐和话剧引入国内的人;想不到,他在东京的舞台上演出过《茶花女》,扮演的不是阿芒,而是女主角玛格丽特;想不到,他是才子,是艺术家,本该落拓不羁,却偏偏是个最严肃、最认真、最恪守信约的人;想不到,他在盛年,三十九岁,日子过得天好地好,却决意去杭州虎跑寺削发为僧……”——(王开岭《悲欣交集》)这个人便是李叔同先生,是我们今天这节课的主角。
二、板块解读:大家翻开读本P102,发现这篇文章选在“半瓣花上说人情”的板块里。
PPT:“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郁达夫。
这句话还有一个更通俗的说法:“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堂”。
所以这篇文章对应我们必修二第四专题“慢慢走,欣赏啊”第一板块“一花一世界”。
欣赏是什么?按《辞海》里的说法:欣赏就是领略、观赏,享受美好的事物,领略其中的趣味。
美好的东西往往简单,就像一粒沙,半瓣花,很容易被忽略,这就需要我们放慢脚步,学会欣赏。
文学欣赏的核心就是美的探寻。
“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语文如果不能静下心来品味沙里的世界,感悟花上的人情,那么文学作品的价值又体现在哪里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探寻,去发现细微之美。
三、文本研习:1、课前我们都读过《怀李叔同先生》了,联系上面这段话,总结一下李叔同先生的人生经历?提示:文章第10节,翩翩公子—留学生—教师—道人—和尚。
2、如果把这篇文章与上面这段话做一个简单的比较,我们会发现,同样写李叔同,文章有一个很突出的特点,那就是?明确:写了有关李叔同的很多小事。
3、文章中有没有给你印象特别深刻的小事呢?说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
明确:随机选择,指出这就是细节描写。
PPT:细节指的是文艺作品中细腻描绘人物性格、事件发展和自然景物等的最小组成单位;人物性格等的具体表现,由许多细节描写所组成;细节用于刻画人物,或点画肖像,或描写动作,或烘托心理,运用得当,具有传神写照的艺术效果。
《怀李叔同先生》BCA学案学习目标:1、品味语言,学习细节描写表现人物的方法。
2、熟悉李叔同的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个性特点、人格魅力和精神境界。
B案使用说明:请同学们课前根据本案的知识和提示,认真预习,从整体上感知课文,为课上探讨文意做好准备。
一、走进作家丰子恺(1898.11.9—1975.9.15)原名丰润、丰仁,浙江崇德人。
1914年人杭州浙江省第一师范学校,从李叔同学习音乐和绘画。
1918年秋,李叔同在杭州虎跑寺出家,对他的思想影响甚大。
1919年师范学校毕业后,与同学数人在上海创办上海专科师范学校,并任图画教师。
1921年东渡日本学习绘画、音乐和外语。
1922年回国到浙江上虞春辉中学教授图画和音乐,与朱自清、朱光潜等人结为好友。
1924年,文艺刊物《我们的七月》4月号首次发表了他的画作《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
其后,他的画在《文学周报》上陆续发表,并冠以“漫画”的题头。
自此中国才开始有“漫画”这一名称。
1924年在上海创办立达中学。
1925年成立立达学会,参加者有茅盾、陈望道、叶圣陶、郑振锋、胡愈之等人。
1929年被开明书店聘为编辑。
1931年,他的第一本散文集《缘缘堂随笔》由开明书店出版。
七七事变后,率全家逃难。
解放后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上海对外文化协会副会长等职。
二、李叔同简介弘一法师(1880—1942),俗名李叔同,浙江平息人,生于天津。
既是才气横溢的艺术教育家,也是一代高僧。
“二十文章惊海内”的大师,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于一身,在多个领域,开中华灿烂文化艺术之先河。
他反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推向了极至,“朴拙圆满,浑若天成”,鲁迅、郭沫若等现代文化名人以得到大师一幅字为无上荣耀。
他是第一个向中国传播西方音乐的先驱者,所创作的《送别歌》,历经几十年传唱经久不衰,成为经典名曲。
同时,他也是中国第一个开创裸体写生的教师。
卓越的艺术造诣,先后培养出了名画家丰子恺、音乐家刘质平等一些文化名人。
高一语文《怀李叔同先生》教学设计林芝地区教研室陈顺林一、教材简析本文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必修)第一册第三单元,是一篇写人记事的散文(记叙文)。
二、学生分析西藏高中一年级学生语文基础较差,但也有一定的阅读基础和理解能力,教学中应注意难易适度。
三、设计理念一要反复阅读,让学生在读中感知、感悟,让学生在读中学到语文基础知识、品味语言风格、提高阅读理解能力、领会写作方法、受到人文精神熏染;二要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要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落实;四要学以致用,以阅读促写作,布置学生写篇作文。
四、教时安排学生已预习,而且本文比较通俗易懂,安排两课时即可。
(灵活将“教学流程”分为两课时)五、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在阅读中用心理解字词含义,细心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功夫,积累语言,培养良好语感。
2、领会文章思想内容,体会平实而朴素的语言中蕴含的作者的真情。
3、在赏析中领悟课文写作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敢于并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文章平实、朴素的语言风格;理解作者对老师的敬仰与怀念之情,培养尊师重教的高尚感情;同时让学生说说他们对老师的要求或标准是怎样的。
六、教学重点(一)把握文章的结构层次,领悟字里行间充溢着的作者对老师的崇敬之情。
(二)鉴赏刻画人物的细节描写,如外貌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
掌握在描写人物个性特征时所运用的前后对比法和典型事例法。
七、教学难点理解典型事例法为难点。
八、教具准备硬件:多媒体设备。
软件:音频文件,PPT幻灯片若干张。
九、教学流程(一)导入课文,引起兴趣导语。
幻灯展示课题:“怀李叔同先生作者:丰子恺”。
教师读课题。
放映幻灯:屏幕中间为文字,右下角为丰子恺晚年戴眼镜、白发白髯儒雅文人像。
怀李叔同先生说课稿
本文选自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三单元,是一篇写人记事的记实散文。
面向的教学对象是高中一年级学生,有一定的阅读基础和理解能力。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我的教学目标是通过两个课时的学习,使同学们初步了解掌握细节描写的写作技巧及其对于刻画人物形象所起的作用,并学会运用细节描写中的外貌描写法和典型事例法这两种技巧,学习李叔同先生做人做事极为认真的态度。
教学重点是在描写人物个性特征时运用细节描写法和典型事例法。
教学难点是典型事例法中事件的选取。
我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是: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与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所以,我采用交流讨论法,让学生独立思考,师生共同探究,激励学生的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的精神,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兴趣,让同学们在思考中、实践中获得知识。
采取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形象感知的基础上拓深文章的内容。
教学过程设计分为五大部分:
1、导入:以鲁迅的《藤野先生》为例,因为这篇课文也是从细节方面描写刻画老师形象,而且是初中的课文,可以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3分钟) 2、讲解阶段。
(10分钟)
1)结合课文底下的注释讲解生字词的注音及涵义。
《怀李叔同先生》教学设计(共5则范文)第一篇:《怀李叔同先生》教学设计(共)《怀李叔同先生》教学设计一、教材简析。
本文选自人教社新课标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三单元。
二、学生分析。
高中一年级学生,有一定的阅读基础和理解能力,喜欢自己动手,喜欢流行文化,有朝气,有活力。
三、设计理念。
通过上课时师生互动以及学生客串角色演戏的形式,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并让同学们在思考中、实践中获得知识。
四、教时安排。
两课时:课时一:在学生课前预习的基础上,老师让同学们带着给出的问题进行逐段的探讨分析,并最终解决这些问题,达到这节课的目的。
课时二: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为了加深同学们对课文的理解,尤其是对写作中凸现人物个性的典型事例法的掌握,由老师组织同学们分两个小组上台前就课文中“放屁事件”和“摇椅事件”进行话剧演出,文娱委员做主持,老师在台下拍摄DV,最后再由老师点评总结。
五、教学目标。
通过两个课时的学习,使同学们初步掌握写人物类的作文的一些基本写法,并学会运用写此类作文的两种非常实用的小技巧:前后对比法和典型事例法,让同学们明白课文作者用这两种技巧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突出人物的个性特征——认真。
六、教学重点。
在描写人物个性特征时运用前后对比法和典型事例法。
七、教学难点。
典型事例法中事件的选取。
八、教具准备。
1)姚明的海报一张。
(或用ppt放映)2)演戏用的模拟钢琴,打铃用的闹钟,藤椅一个,其他凳子若干。
3)数码DV或可用来拍DV的数码相机。
九、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特色。
1、导入阶段。
(5分钟左右)抽出姚明的海报问:“大家知道这是谁吗?”“姚明!”同学们齐声回答道。
(这个是可以肯定的)“那么你们知道姚明这个人最大的特征是什么吗?” “酷。
”,“帅。
”,“有型。
”……可能会有很多的答案,这时老师引导同学们回答“很高”,接着老师走下讲台,走到回答“很高”的那位同学的身旁提问:“既然你说姚明他很高,那么你能举一些事例去证明你的观点吗?”这个同学也可能一时想不出答案,可以先叫他坐下,由大家一起讨论片刻,然后特别要注意引导那些平时很喜欢打篮球的同学去回答,姚明很高,可以举的事例可以是:“经常盖对方球员的帽。
怀李叔同先生教案公开课[模版]第一篇:怀李叔同先生教案公开课[模版]怀李叔同先生教案教学目标:一、导入论语有云,“三人行必有我师”,为师者存在于世间,不论时代,不论地域,不论民族。
随着时光推移,太多的人湮没在红尘之间,而具有伟大思想的教师却让我们记忆犹新,古有最仁德的至圣先师——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最博爱的老师——墨子“兼相爱,交相利”最浪漫的老师——苏格拉底“暗恋是世界上最美丽的爱情”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最理性的老师——亚里斯多德“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网传史上最牛历史老师——袁腾飞“每个人都有解释圣经的权利” 高考紧张怎么办?抖卷子!人家以为你翻篇!史上最帅的老师——都教授“嫉妒是最低级最幼稚的感情,只有缺乏自信而且自卑的人才会有,所以我从来没有那种感觉。
”今天,我们也要认识一位老师,他是一个传奇,有人称他“半世潇洒半世僧”,他曾是一位翩翩公子,他是近代最有才华的几位天才之一,“二十文章惊海内”,曾经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创始人之一最早出国学文艺的留学生之一被誉为20 世纪中国十大书法家之一。
第一个向中国传播西方音乐的先驱者中国第一个开创裸体写生的教师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于一身,在多个领域,开中华灿烂文化艺术之先河。
这位20世纪造诣卓越的艺术家,中国现代艺术启蒙教育的先驱者,不啻如流星划过夜空,却想不到于1918年,“五四”运动前夕,斩断世情俗怨,从此芒鞋布衲,托钵空门。
由风华才子到云水高僧,由峰而谷,这一极具戏剧性的转折,怎不令人愕然、惘然? 他便是李叔同,今天,让我们走进丰子恺笔下,去品味他他辉煌而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然后用一个词概括。
李叔同是一位最认真的老师2、速读全文,请同学们画出“认真”一词的句子,李叔同先生“认真”表现在哪些方面?李叔同先生为什么能有这种权威呢?不仅为了他学问好,不仅为了他音乐好,主要的还是为了他态度认真。
金坛四中李雪云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学习并借鉴课文刻画人物的方法
2、培养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体会平实语言中蕴含的作者的真情
过程与方法:1、欣赏文中写人记事(重在细节)的特点
2、能够提出问题,发表意见,体会人物的独物的精神境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文章平实的语言,理解作者对老师的敬仰与怀念之情,培养尊师重教的高尚感情,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
[教学重点] 1、鉴赏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2、整体把握文章的脉络与情感线索
[教学难点]在平实的语言中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敬仰与怀念之情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深涡()堕地()炽盛()翩翩()缀()眉峰紧蹙()眼波斜睇()窈窕()侈()清癯()
2、解释下列词语
粉墨登场
颠沛流离
二、推进新课程
(一)新课导入
(二)新课讲授
1、介绍作者及作品
2、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概述文中怀想了李叔同先生哪些事?
3、在作者眼中心中,先生是怎样一个人?文中是如何体现的,试作简要赏析。
(三)师生同议细节的的作用与技巧(回忆尚有记忆或曾有感悟的细节)
三、课堂小结
四、布置作业
作者邮箱: lxysc020.s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