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单元写作训练
- 格式:doc
- 大小:497.50 KB
- 文档页数:6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单元测试题班级姓名【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第Ⅰ卷(基础训练)(50分)1. 填空。
(10分)(1)_____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3)《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摹长江下游潮涨江阔,波涛滚滚的壮观景象,表现诗人扬帆东下的豪迈气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
(4)李益在《夜上受降城闻笛》一诗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来表现大漠似雪的边城夜色。
(5)思乡是古诗文中常见的主题。
王湾想要用归雁传递家书“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次北固山下》),表达对故乡的思念;马致远则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净沙·秋思》)写出浓重的乡愁。
2. 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1)—(3)题。
(10分)生命的酒杯,不可能总是盛满可口的佳酿,苦酒也是成长的滋味。
一帆风顺,显示不出水手的坚强;百转千回,才能百炼成钢。
恰恰是在跌倒的时候,奋斗才能凸显其意义。
“不能因现实复杂而放弃梦想,不能因理想遥远而放弃追求”,因为“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
用力活着,才有分量;向前奔驰,才能抵达。
青春的光彩取决于我们自己,不要在憔悴.中沉寂,不要在bào怒中自弃。
生命没有反复,不会翻来覆.去。
与昨日诀别,高洁淡yǎ的生命之花,需要我们用心去呵护。
(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憔悴.()翻来覆.去()bào怒()淡yǎ()(2)“诀别”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写作小专题练习(6份含答案)目录写作小专题发挥联想和想象写作小专题热爱生活,热爱写作写作小专题如何突出中心写作小专题思路要清晰写作小专题写人要抓住特点写作小专题学会记事写作小专题发挥联想和想象写作导航】作文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是文字与神思的巧妙融合。
要想让读者与自己的感情撞击出火花,就必须大胆地扬起想象的风帆,在时光的海洋里尽情畅游。
怎样才能让想象之帆高扬于文学之舟的桅杆上呢?一、变换想象的角度。
1.借助XXX,由此及彼。
借助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可以展开由此及彼的联想,从而加工创造出新的形象。
2.掌握规律,由点到面。
只要抓住事物的典型特征便能写出同类事物的共性特征,这种由点到面、由个别到一般的想象,能深化主题。
3.顺藤摸瓜,探本求源。
无源之水,无根之体,是不存在的,任何事物都有其发展的渊源。
我们可以大胆想象,由果推因。
4.移花接木,大胆嫁接。
分歧工夫、分歧地点、分歧人物身上发生的工作,如果创造性地加以组接,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变换表达的形式。
大胆的想象如果再借助适当的表达形式,一定能结出创新的硕果。
1.用童话编织梦想。
没有大胆的想象就没有丰富多彩的童话世界。
我们可以自己创作童话,也可以运用已学过或看过的童话故事中的人物或部分情节来演绎新的故事,反映不同的主题。
2.以神话表达向往。
我们可以借助神话的形式来表达对理想糊口的追求。
如“XXX射日”可以这样改写:XXX发现只剩下一个太阳后,天气依旧炎热,便想寻找躲藏的太阳,却找出全球变暖的罪魁罪魁,呼吁人们要保护环境。
3.借寓言诠释哲理。
生活中的某些道理如果直接说明,有时不易被人接受,而寓言故事往往能弥补这一不足。
例文引路】登月奇遇XXX因受全人类的委托,我即将去月球探险。
【开篇点题】开篇交代探险缘故原由。
这一天,我穿上百变衣和风速鞋,登上“超光速”飞行器。
一按电钮,“嗖”的一声,飞行器便载着我进入预定轨道。
几小时后,飞行器平稳地降落在月球上。
写作学会记事文题一:下面这段文字记事过于简单,读起来让人兴味索然。
请你帮作者“添枝加叶”,把它写得丰满、生动一些。
那天放学回家,我不小心摔了一跤,手受了伤,校服也磕破了。
回到家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很心疼,嘱咐我以后走路要小心。
文题二:以《那一次,我真》为题,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以记事为主的作文。
不少于500字。
文题三:我们每个人都在家庭的怀抱中生活、成长。
家人的关怀照顾、理解支持,都给我们无尽的勇气与力量。
在你的生活中,曾有过什么事情,让你深切地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亲情的可贵?以《我们是一家人》为题,自主立意,写一篇作文。
不少于500字。
文题一: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来“添枝加叶”:一是添加细节,二是融入情感。
添加细节,如为什么摔跤、摔跤时的惨状、长辈看到后心疼的目光等。
融入情感,就要写出自己的感受和心情。
可以在叙事之中融入个人情感,也可以在结尾处抒发情感,以此点题。
文题二:这是半命题作文,题目中的“真”是“很、十分”的意思,因此横线上可以补充一个表示情感或心理活动的词语,如“快乐”“开心”“感动”“后悔”“失落”等。
写作时要写生活中的真情实感,如父母的深爱、朋友的关心、陌生人的帮助,或者做过的好事、受过的委屈等,表现感动、快乐或沮丧等心情。
文题三:这是一道命题作文题,题目是《我们是一家人》。
写作时要突出真情。
家庭的温暖、亲情的可贵,是立意的核心。
可以写家庭成员间的互敬互让,也可以写成员间的关怀与支持,还可以写大家一起面对困难、解决问题等。
这篇文章的重点应放在叙事上,通过对事情的叙述,表现出家人之间的浓浓真情。
写作时要把重点梳理一遍,做到详略得当,条理清楚。
如何记事1.叙事要完整。
记事,必须交代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一般需要包括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条理要清晰。
每一件事都有发生、发展和结束的过程,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文章的条理就会清楚明白。
记叙的顺序一般有以下几种。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测试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1.默写。
(10分)(1),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2)乡书何处达?。
(王湾《次北固山下》)(3)枯藤老树昏鸦,。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4),思君不见下渝洲。
(李白《峨眉山月歌》)(5)岑参在《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化用典故的诗句是:“,。
”(6)《夜上受降城闻笛》一诗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来描写景色的句子是:,。
(7)《江南逢李龟年》中“,”两句一语双关,表现了诗人对人世沧桑、身世飘零、盛世不再的惋惜和深切的悲伤。
2.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1)—(4)题。
(10分)只见这些挺拔伟岸的黄山松,巍然sǒng立在我们面前。
虽然雨雾蒙蒙,但是它们那厚实粗壮的腰身,亭亭如盖的树冠,在雾气中更显示出巍俄浑厚之美,如同缥缈.仙境中的神树一般。
而傍着一块巨石,树冠如云,树身如柱,喷薄.而出的,就是黄山的标志迎客松了。
在这种海拔之上,能有这么壮观的腰身和树冠,简直kān称一绝。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sǒng立()缥缈.()喷薄.()kān称一绝()(2)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正确写法是“”。
(2分)(3)文中“亭亭如盖”的“盖”的意思是()(2分)A.由上而下地遮掩;蒙上B.动物背部的甲壳C.伞;车篷D.器物上部有遮蔽作用的东西(4)请把文中画线的句子改为双重否定句。
(2分)3.请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
(4分)(1)《朝花夕拾》中既有温情与童趣,也有对人情世故的洞察。
如《____》写出了自己“弃医从文”的动因。
又如《二十四孝图》写“我”儿时就不喜欢“老莱娱亲”和“____”的故事,进而引发了对那种不顾人情甚至灭绝人性的所谓“孝道”的批判。
下列答案选项组合中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五猖会②藤野先生③郭巨埋儿④乌鸦反哺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狗·猫·鼠》中,作者追忆童年时救养的一只遭到摧残的经历和感受,同时也清算了的罪行。
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学会记事”是七上第二单元的写作专题。
在这个写作专题知识短文中,开头就强调“记事能力是最基本的写作能力,培养这种能力需要反复地学习,训练”。
此话不假。
在写作训练中,如果能够把学生的记事能力训练出来,学生一定不会再惧怕写作文,更不会再为考试作文而担心了。
可是让我疑惑的是,根据多年的教学观察来看,好多学生直到初中毕业也没有学会如何写好一件事。
说白了,大部分学生临近毕业也没有学会写记事文。
反思一下自己平常的写作教学,问题其实很突出。
在平常的写作训练中,我对学生的写作训练是极其“宽松”的。
认为只要卷面干净,字体工整,字数达标,开头和结尾照应,学生只要满足了这些要求都可以过关。
加上这些年一直在毕业班教学,属于写作的时间很紧张。
我的习惯是一学期纠正强化不良的写作习惯,一学期强化训练中考写作。
如果想要细化训练各个专题写作,却总也找不出专门的时间来训练。
因此,在写作指导过程中总是浅尝辄止不能深入,最终结果就是导致很多孩子的“眼高手低”,连他们自己知道的问题都来不及没解决,更别说内化为自己的能力了。
深刻反思之后发现,“学会记事”本应是进入初中以后就要开始搞起来的写作训练,且这种写作训练应该一直持续下去直到初中毕业。
正如开头所说“学会记事是写作的基本功”。
部编教材的写作安排也是颇具匠心的。
从七上的“学会记事”到八下的“学写故事”,我们如果真的按照教材的要求来训练,那么经过两年的序列训练,学生在写作中一定能学会由“写实”的生活作文提升到“写虚”的文学作品。
回到“学会记事”这个单元写作专题上来。
本专题的知识短文中对“记事”的要求有三点:写清楚;要写得有感情;锤炼语言。
具体解说一下这三个写作要求:写清楚:这是记事的基本要求,一般要写出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经过是事情的重点内容,要详写。
理清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再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有条理地写作。
有感情:记事很多时候是为了传达情感,分享体验,因此还要学会将事情写得有感情。
学会记事【教材分析】“学会记事”是第二单元的写作训练点。
教材主要从“记事能力是最基本的写作能力”“记事的基本要求”两个方面来指导学生学会记事。
“记事的基本要求”包含“写清楚”“写得有感情”“锤炼语言”三方面的内容。
同时,借助阅读篇目《散步》《秋天的怀念》来引领学生学会记事。
最后的“写作实践”分“添枝加叶”、半命题作文和命题作文三个层级,从记叙的要素、思路、语言、情感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写作的有效引领。
第二单元围绕“亲情”选编课文,所选课文从不同角度抒写了亲人之间真挚动人的感情,成为引导学生“学会记事”的有效范例。
例如《秋天的怀念》:课后第二题找细节、第四题语句品味;《散步》:课后第二题语句品味、第四题对称句子的赏析……【教学目标】1.通过游戏和生活片段引领学生认识记事要“写清楚”。
2.在具体的写作练习中领会记事要“有感情”。
【预习提示】1.复习阅读教材《秋天的怀念》《散步》,思考两篇文章带给自己哪些“记事”方面的启发。
2.观察并记录家庭生活,积累家庭生活中“爱”的细节。
【教学过程】一、玩个游戏——导入1.传话游戏。
教师预设三个记叙性的句子,进行三次传话游戏。
传话游戏结束后,多媒体出示传话原句。
传话游戏预设:昨夜预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经泊在河埠头。
——鲁迅《朝花夕拾》现在已八点半了,各处还可以听到人说话,这河中好像热闹得很。
——沈从文《湘行散记》这时候天空越来越明净了,林子里也有点亮了。
——屠格涅夫《猎人笔记》2.根据传话游戏情况导入新课《学会记事》。
对成功传话的小组予以表扬,对传话失败的小组予以点评,并据以引领学生认识到传话、说话甚至写作记事,首先要说清楚,如果说不清楚,会造成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偏差失误,会闹出笑话,甚至影响工作。
从而导入新课《学会记事》3.多媒体出示学习目标,教师简单解释学习目标。
这节课我们围绕“学会记事”确定的这两个学习目标,其关键词有两个,一是“写清楚”,二是“有感情”。
我们平时说话写文章,只要能够做到这两点,你就具备了最基本的写作能力——记事能力。
部编版语文七年及上册第二单元单元测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班级:得分:一、基础测试(18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3分)A.分歧(qǐ) 一霎(chà) 并蒂(dì)B.侍弄(shì)憔悴(qiáo)诀别(jué)C.花梗(gěng) 祷告(dǎo) 姊妹(zǐ)D.徘徊(huái) 流转(zhuǎn) 心绪(xù)2.找出以下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3分)(1)瘫焕________改为________(2)决别________改为________(3)阴蔽________改为________3.下面句子中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看到多年不见的姐妹,我是惊讶的喜出望外。
B.初秋,落叶飘飘洒洒的落下来,洒下的一片金黄,遗落的阳光也忍俊不禁....地欢笑着。
C.在《中国诗词大会》的赛场上,选手们自信满满,对答如流....,精彩的表现令观众由衷赞叹。
D.峰环水抱的古城,高高低低的房屋各得其所....,我们投宿的“幸福人家”就坐落其中。
4.下列问题知识错误的一项是()(3分)A.《散步》一课的作者莫怀戚、重庆人,作家;代表作有小说集《诗礼人家》。
B.《秋天的怀念》作者史铁生在中年时期身体瘫痪,脾气暴躁,但其母亲对他关怀备至,助他走出阴霾。
C.《金色花》中的金色花在印度被视为圣树,意义非凡。
D.《世说新语》是由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
5.下列语句情境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在班会上老师的发言抛砖引玉,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
B.在图书馆,小红同学说:“老师,能麻烦你帮我找一下《老人与海》吗?谢谢!”C.公园里,舒然同学口渴了,对路人说:“喂,哪里有卖水的?”D.在辩论赛中,同学们真是聪敏机智,见风使舵,表现是非常的好!6.参考《荷叶母亲》最后一段,写出关于父亲的比喻句。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
单元写作训练
学会记事
1.以“我的故事”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情节要吸引人;②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要写清楚.
2.以“________里的新鲜事”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题目的重点在“新鲜”,要写出事情不一般的地方;②事情的来龙去脉要写
清楚.
本单元的两个作文题目,都是训练学生写清楚一件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的能力,不同点是训练的侧重点不同:第一个作文题目要求“情节要吸引人”,所以必须在叙事清楚的基础上筛选素材;第二个作文题目要求写“新鲜事”,所以必须在叙事清楚的基础上构思
选材.
第一个作文题目是命题作文,审题时应注意题目的限制条件.“我的故事”常见选材范围大多为亲情、友情、师生情或者童年经历等方面的故事,可以侧重于抒情,也可以侧重于表现某一种兴趣爱好或者性格品质.必须写自己的真实故事,不能写别人,也不能写虚构想象的事情,要表现出自己的真情或个性.叙事时可尝试设置一些波澜,事情的因果必须交代清楚.
第二个作文题目是半命题作文,横线上可填入表示时间和地点的
词语,比如“教室里的新鲜事”“公园里的新鲜事”“春天里的新鲜事”等.这一题目主要是训练选材方面的构思能力.选材必须符合“新鲜”的要求,陈年旧事或者平常的事情不能写.这个“新鲜”不是指虚构千奇百怪的、非常离奇的事情,而是用独特的眼光发现生活中不平常的地方或者不一般的地方.
一个精彩的故事,首先要有完整的情节,要把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交代清楚,这样才能让读者有一个全面、真切的认知.叙事时要做到完整、连贯和严谨:完整,叙事文章要有头、有身、有尾,线索贯穿全篇,使叙事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连贯,文章的各部分之间要层次清晰,段落分明,语句通顺;严谨,文章思路严谨,情节有序地展开,自然合理,有伏笔,有照应.
1.起因要交代清楚.
起因一般在文章的开头提出,叙事首先要开宗明义,一箭正中其心,切忌东拉西扯.
如学生习作《我的故事》的开头:“一直以为砍价是俗不可耐的事情.所以,我每次上街买东西,总是装出一副财大气粗的样子,问了价钱便掏钱,然后提着东西扬长而去,留下卖主窃喜.”文章开头交代自己以前买东西的样子,从而萌发跟商家“砍价”的念头,为下文写自己勇于跟店主砍价作铺垫,使后文叙事显得不突兀.
2.经过要叙述详细.
事情的经过要叙述得自然流畅,叙事时要在“详”字上下功夫.在
写作中分清哪些是主要事件,哪些是次要事件.叙述主要事件时,要抓住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的特点进行描写,注重细节描写.这样记叙的事情才能让人觉得真实可信.对于次要的事件略作交代,能够起到铺垫、对比的作用就可以了.
如学生习作《难忘的瞬间》中的一段描写:“妈妈继续唠叨着.‘够了!有完没完?’我没好气地说道,起身拽起书包,抓起大衣,扭开门,冲出房间.”用“拽”“抓”“扭”“冲”等动词生动地写出了“我”急切地想摆脱母亲的唠叨的心情,让读者如身临其境.
3.结果表述很重要.
在叙事完成后,要把事情的结果交代清楚,注意与开头照应,还要将文章的主旨表达清楚.这样既可以在结构上自然地结束全文,又可以画龙点睛,深化主题.
4.叙事线索要清晰.
一颗颗珍珠,只有用一根线把它们穿起来,才能成为一条美丽的项链.记叙文也是这样,需要用一条线索把材料串联起来,使它们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如魏巍的《我的老师》,为了表现蔡老师是最使“我”难忘的老师,抒发“我”对蔡老师的深厚感情,作者选取了“回忆——依恋——思念”蔡老师作为文章的线索.这条线索贯穿全文,使文章内容联系紧密,结构严谨.
我的故事
脚步声越近越轻,细细碎碎的,听得出有明显的沧桑感.我知道,这
是奶奶的脚步声.
我即刻起身去开门,迎上前.奶奶还未来得及隐去的惊讶在布满皱纹的脸上慢慢演变成亲切的笑容.
“哦,孙女!我是想来问问你晚上做作业会不会饿,要不要我帮你拿些什么零食来.”
“奶奶,没事,我不饿.您早点睡觉吧,我再做一会儿,马上就去睡觉.”
奶奶带着些许担心、些许欣慰走了.我坐下来,拿起笔,继续我未完成的作业……
写完最后一个字,收起文具,想再读一会儿政治书,可是渐觉上下眼皮打起架来.于是,轻轻叹了一声,还是明天早上起来读吧.
熄了灯,走进卧室.开灯的瞬间,看到柜子上整齐地摆着一堆面包、饼干之类的零食.似乎还真有点儿饿了,我端起旁边的牛奶,又吃了个面包,终于满足了食欲,打算好好睡
觉了.
躺在床上,正酝酿一份平静的心情准备进入梦乡,隐隐约约又听到一阵脚步声,很轻很轻,但还是被我捕捉到了.
脚步声渐近,听得出来,走得很小心,很谨慎,像是生怕稍重的脚步声会打破这片水晶般澄清的安静.脚步声停下了,转身了,又渐渐远去,最终消失了.奶奶走得更轻了,是担心打扰我吧.
我才察觉到,奶奶的脚步声轻到让我不仔细捕捉都听不到了.谁知道在我躺在床上之前,她悄悄来看过我几回?谁知道在我进卧室前,她
把那杯温热的牛奶热过几回?
奶奶的脚步声,勾起了我的回忆.很小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外出打工了,留下年幼的我与奶奶一起生活.在这样一个仅有两个人的简单家庭里,我享受着奶奶给我的爱,享受着家庭传递给我的温暖.
带着深深的亲情,我在人生的路上行走、跌倒、站稳、成功,越来越远……
[点评] 本文按时间的顺序,以奶奶的脚步声为线索,详细地记叙了一个晚上“我”听到的奶奶的几次脚步声.文章开门见山,先点出奶奶“越近越轻,细细碎碎,略带沧桑感”的脚步声.随着时间的推移,小作者又几次写到奶奶“小心”“谨慎”的脚步声,让我们从这脚步声中听出了奶奶对孙女无微不至的爱.文章结尾升华主题,“我”带着奶奶的脚步声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文章结构严谨,事情叙述完整,是篇不可多得的佳作.
有一天,我和表妹玩了一个我们小时候最喜欢玩的游戏,名字叫“骑毛驴”.表妹一马当先抢着来当“毛驴”.她双膝跪在床上,用手撑着身子,抬起了头对我说:“熊蕊心,上来.”我骑上“小毛驴”,拍拍她的屁股,她便一摇一摆地走了起来.我边骑嘴里边唱起那首我们熟悉的童谣:“我有一只小毛驴,我从来也不骑,有一天我心血来潮骑着去赶集,我手里拿着小皮鞭,我心里正得意,不知怎么哗啦啦啦,我摔了一身泥.”刚唱到这里,我一个不留神,“咚”的一声从“小毛驴”身上摔了下来.正如那首童谣所唱“摔了一身泥”.我怒火冲天地又骑上“小毛驴”,
可无论我怎么吆喝,“小毛驴”都充耳不闻.我绞尽脑汁,“驴儿”仍然一动不动,我一不留神,又被“驴儿”摔了个“狗吃屎”.我爬起来对表妹说:“我来做毛驴!”心里暗想:我决不饶过你.我做好了一切准备,可我万万没想到表妹那胖胖的屁股一坐上来,便把我压趴下了,我不服气又来了一次.可是,我还没反应过来,又被表妹压趴下了.我只好举手“投降”.
现在我想起这个游戏还忍不住想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