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的叔叔于勒》导学案

《我的叔叔于勒》导学案

《我的叔叔于勒》导学案
《我的叔叔于勒》导学案

九班姓名学号第小组组号

《我的叔叔于勒》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莫泊桑及其作品,识记并理解文中的生字生词

2.从多方面刻画人物形象,以展现人物内心世界的方法

3.理解小说的主题,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人生观、价值观

【学习重点】

多方面刻画人物形象以展观人物内心世界的方法

【学习难点】

理解课文的主题

第一课时预习课文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写作背景及作者

2、解决生字词

3、理解课文内容

(二)、学习流程:(独学40分钟)

(三)学习过程:

一、了解莫泊桑的经历及其创作,了解写作背景(独学5分钟)

1、写作背景

《我的叔叔于勒》写于一八八三年,是莫泊桑前期的作品当时的法国、资产阶级不仅和工人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激烈,而且也和小资产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激烈起来小资产阶级贫困破产已成为普遍的社会问题一部分不甘心破产的小资产阶级成员,纷纷踏上了漂洋过海的险途,企望在美洲、亚洲甚至非洲闯出一条大发横财的生路,梦想着有朝一日腰缠万贯荣归故里本篇小说就是以这样的社会背景写出来的

2、走进作者

莫泊桑(1850~1893)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是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之一,他们分别是莫泊桑,欧亨利,契诃夫,拥有“短篇小说之王”的美名

莫泊桑的文学成就以短篇小说最为突出他擅长从平凡琐碎的事物中截取富有典型意义

的片断,以小见大地概括出生活的真实他的短篇小说侧重描写人情世态,构思布局别具匠心,细节描写、人物语言和故事结尾均有独到之处除了《羊脂球》(1880年创作)这一短篇文库中的珍品之外,莫泊桑还创作了包括《我的叔叔于勒》、《漂亮朋友》、《项链》等在内的一大批思想性和艺术性完美结合的短篇佳作短篇的主题大致可归纳为三个方面:第一是讽刺虚荣心和拜金主义,如《我的叔叔于勒》;第二是描写劳动人民的悲惨遭遇,赞颂其正直、淳朴、宽厚的品格,如《归来》;第三是描写普法战争,反映法国人民爱国情绪,,《羊脂球》这本书是由《羊脂球》、《我的叔叔于勒》、《菲菲小姐》等中、短篇小说组成.莫泊桑短篇小说布局结构的精巧、典型细节的选用、叙事抒情的手法以及行云流水般的自然文笔,都给后世作家提供了楷模莫泊桑的长篇小说也达到比较高的成就他共创作了6部长篇小说:《一生》、《俊友》、《温泉》、《皮埃尔和若望》、《像死一般坚强》和《我们的心》

二、生字词过关:(独学10分钟)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撬开()煞白()诧异()牡蛎()

褴褛()()别墅()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拮据

褴褛

阔绰

恭维

十拿九稳

与日俱增

三、内容理解:快速默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独学25分钟)

(1)、在每个自然段落前标上相应的序号,同时把课文中菲利普夫妇对于于勒的称呼的词语圈点出来

(2)、归纳出本文的情节(情节的每部分用一个字来概括)

第一部分:1—4 故事的开端,于勒

第二部分:5—19 故事的发展,于勒

第三部分:20—47 故事的高潮,于勒

第四部分:48—49 故事的结局,于勒

第二课时:

(一)学习目标:理解主题及人物形象

(二)学习流程:群学(10分钟)+展示(10分钟)+独学(10分钟)+群学(10分钟)(三)学习过程

一、解决第一课时内容:

1、群学:讨论第一课时预习的内容(10分钟)

2、展示:预习的内容(10分钟)

二、理解课文主题和人物形象,思考下列问题:(独学10分钟+群学10分钟)

(1)、把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前后态度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来,哪些事情使他们的态度发生了这种变化?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2)、从中可以看出菲利普夫妇是怎样的人?

(3)、“我”对于勒叔叔的态度如何?为什么要付给他小费?“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第三课时

(一)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主题和人物形象

2、学习人物语言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

3、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

(二)学习流程:展示(10分钟)+(独学10分钟+群学5分钟)+独学(5分钟)

(三)学习过程:

一、展示(第二课时理解课文主题和人物形象,思考下列问题)(10分钟)

二、品味个性化的语言(独学10分钟+群学5分钟)

1、下列语言说明了人物的什么性格特征?

(1)、“你们要不要我请你们吃牡蛎?”

(2)、“啊!啊!原来如此……如此……我早就看出来了!……谢谢您,船长”

(3)、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回来重新拖累我们的……

(4)、”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三、展示第二大题。(10分钟)

四、找出文中的环境描写句子,并分析它们有什么作用。(独学5分钟)

第四课时:

(一)学习目标:

1、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

2、了解小说在刻画人物时运用的主要方法

3、发挥想象能力

(二)学习流程:展示(10分钟)+独学(10分钟)+群学(5分钟)+展示(10分钟)(三)学习过程:

一、展示第三课时第三大题。(10分钟)

二、精读船上巧遇的片断,了解小说在刻画人物时运用的主要方法(独学10分钟+群学5分钟)

阅读“我父亲脸色早已煞白,两眼呆直,……因为父亲指着女婿对她使了个眼色”

1、以上文段中用了什么方法刻画人物?试分别找出一例来分析其作用。

2、展示第二大题:(10分钟)

三、想像一下,菲利普夫妇在船上发现的不是穷水手于勒,而是成了百万富翁的于勒,他们会怎样?试写成二百字左右的短文。(独学5分钟)

《我的叔叔于勒》导学案参考答案

一课时生字词答案

2.qiào shà chàlì lán lǚ shù

3.拮据:经济境况不好手头很紧. 褴褛: 指衣服破烂不堪

阔绰: 富有且不吝啬、慷慨大方的意思.

恭维: 出于讨好对方的目的而去称赞、颂扬

十拿九稳: 比喻很有把握,十分可靠

与日俱增: 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长形容不断增长,增长得很快

一课时

三、内容理解答案

(1)坏蛋、流氓、无赖;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小子、家伙、老流氓、贼、流氓

(2)盼于勒——赞于勒——遇于勒——躲于勒

第二课时:

二、理解课文主题和人物形象,思考下列问题:(独学+群学)

(1)、把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前后态度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来,哪些事情使他们的态度发生了这种变化?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1)一开始,他们厌恶于勒,认为于勒是“坏蛋”、“流氓”、“无赖”,这是因为于勒“糟蹋钱”,并占用了“父亲应得的那一部分”遗产;后来于勒来信说“赚了点钱”,“做了大买卖”,表示不但愿赔偿哥哥的损失,而且还要发财回来与兄嫂“一起快活地过日子”,这时,就赞美于勒,于勒便一跃而成为“正直的”、“有良心的”、“好心的”、“有办法的”人可是,在船上巧遇落魄归来成为穷光蛋的于勒时,于勒再次成为被咒骂的对象由此可见他们对于勒的态度是随着于勒的钱财的变化而变化的这种变化表明了在19世纪末期的法国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存在的只有纯粹的金钱关系,毫无亲情可言

(2)、从中可以看出菲利普夫妇是怎样的人?

自私,冷酷,贪婪,庸俗的小市对民,爱慕虚荣

(3)、“我”对于勒叔叔的态度如何?为什么要付给他小费?“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对于勒叔叔很同情因为在“我”的心理,他是“我”的叔叔,有一种亲情在同时也很同情于勒叔叔,所以付他小费

一个也涉世未深,天真单纯,富用同情心的孩子

第三课时:

一、展示(第二课时理解课文主题和人物形象,思考下列问题)

二、品味个性化的语言

1、下列语言说明了人物的什么性格特征?

(1)、“你们要不要我请你们吃牡蛎?”

揭示了菲利普夫妇附庸风雅的庸俗心理,表现了他想上上流社会的性格特征

(2)、“啊!啊!原来如此.......如此......我早就看出来了!..........谢谢您,船长”

菲利普夫妇神态异常,说话语无伦次,生动的描写了他内心的极度恐慌虚荣、势利、自私的个性跃然纸上

(3)、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回来重新拖累我们的...........

菲利普夫妇的自私势利刻薄泼辣的个性毕露无遗

(4)、”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三个称呼强调了我于于勒叔叔的骨肉关系,表现了我的善良、纯真,对穷困潦倒的叔叔的

同情,反衬了菲利普夫妇的自私、冷酷

三、找出文中的环境描写句子,并分析它们有什么作用。

小说中,当菲利普一家人出发到哲尔赛岛旅行时,轮船是“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此时的景色,明丽而轻快,烘托了人物“快活而骄傲”的心情:于勒就要给他们带回来一大笔钱,他们可以很体面地生活了。

在小说的结尾,菲利普夫妇害怕穷水手于勒来“吃”他们,急忙改乘另一艘船回家时,他们望见“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景色变得阴郁沉重了这反映了菲利普夫妇从希望的巅峰跌落到失望的深谷的心理变化过程,同时,“我”对父母势利、冷酷的不满以及对叔叔的同情也隐含在其中

第四课时:

1、以上文段中用了什么方法刻画人物?试分别找出一例来分析其作用。

主要通过:表情、动作、言语的描写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刻画人物性格

例:①我母亲吓了一跳,直望着我说:“你简直是疯了!拿十个铜子给这个人,给这个流氓!”在“母亲”看来,只要没钱,亲人也是贼,表现出“母亲”自私自利,冷酷无情

②我父亲脸色早已煞白,两眼呆直,哑着嗓子说:“啊!啊!原来如此……如此……我早就看出来了!……谢谢您,船长”

语言、神态描写,表现菲利普语无伦次,惊恐而绝望的心理

2、文题是《我的叔叔于勒》,但是对于勒却仅有几笔直接描写,多是侧面描写,而对于菲利普夫妇的性格刻画用了很多笔墨要,谁是本文主人公呢?

小说题为《我的叔叔于勒》,菲利普夫妇盼于勒发财归来是叙事明线,而于勒离家到美洲冒险10年经历为暗线,略写了他的过去和现在,“我”若瑟夫,一个十几岁的男孩,在父母不把穷水手当作兄弟看待后,仍认为于勒是“我”的叔叔,作者用这一标题道出了一个孩子的不满,同时,这个标题也像一面镜子,照出了菲利普夫妇受金钱腐蚀的灵魂,而在“我”身上,表达了作者的希望和理想小说集中表现了菲利普夫妇对于于勒态度的骤然变化,从而刻画出他们贪婪、自私、势利的性格特征小说正是通过刻画菲利普夫妇的性格特征,从而揭示全文主题思想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纯粹的金钱关系”的因此,本文的主人公是菲利普夫妇

3、想像一下,菲利普夫妇在船上发现的不是穷水手于勒,而是成了百万富翁的于勒,他们会怎样?试写成二百字左右的短文

此题可以发挥想像力,对课文进行符合情理的创造性探究

课外语段阅读

盲人看

毕淑敏

每逢下学的时候,附近的那所小学,就有稠厚的人群,糊在铁门前,好似风暴前的蚁穴那是家长等着各自的孩童回家

在远离人群的地方,有个人,倚着毛白杨,悄无声息地站着从不张望校门口直到有一个孩子飞快地跑过来,拉着他说,爸,咱们回家他把左手交给孩子,右手拄着盲杖,一同横穿马路

多年前,这盲人常蹲在路边,用二胡奏着很哀伤的曲调他技艺不好,琴也质劣,音符断断续

续地抽噎,听了只想快快远离他面前盛着零碎钱的破罐头盒,永远看得到锈蚀的罐底我偶尔放一点钱进去,也是堵着耳朵近前后来,他摆了个小摊子,卖点手绢袜子什么的,生意很淡一天晚上,我回家时一下公共汽车,黑寂就包抄过来原来这一片突然停电,连路灯都灭了只有电线杆旁,一束光柱如食指捅破星天靠拢才见是那盲人打了手电,在卖蜡烛火柴,价钱很便宜,我赶紧买了一份,喜滋滋地觉着带回光明给亲人

之后的某个白日,我又在路旁看到盲人,就气哼哼地走过去,说,你也不能趁着停电,发这种不义之财啊!那天你卖的蜡烛,算什么货色啊?蜡烛油四下流,烫了我的手烛捻一点儿也不亮,小得像个荧火虫尾巴他愣愣地把塌陷的眼窝对着我,半天才说,对不起,我……不知道……蜡烛的光……该有多大萤火虫的尾巴……是多亮那天听说停电,就赶紧批了蜡烛来卖我只知道……黑了,难受

我呆住了那个漆黑的夜晚,即便烛火如豆,还是比完全的黑暗好了不知几多一个盲人,在为明眼人操劳,我还不分青红皂白地指责他,我好悔后来,我很长时间没到他的摊子买东西确信他把我的声音忘掉之后,有一天,我买了一堆杂物,然后放下了50块钱,对盲目人说,不必找了。

我抱着那些东西,走了没几步,被他叫住了大姐,你给我的是多少钱啊?我说,50元他说,我从来没拿过这么大的票子见他先是平着指肚儿,后是立起掌根,反复摩挲钞票的正反面,我说,这钱是真的,您放心他笑笑说,我从来没收过假钱谁要是欺负一个瞎子,他的心先就瞎了我只是不能收您这么多的钱,我是在做买卖啊!

我知道自己又一次错了。

不知他从哪里学了按摩,经济上渐渐有了起色,从乡下找了一个盲目的姑娘,成了亲一天,我到公园去,忽然看到他们夫妻相跟着,沿着花径在走四周湖光山色美若仙境,我想,这对他们来讲,真是一种残酷。

闪过他们身旁的时候,听到盲夫有些炫耀地问,怎么样?我领你来这儿,景色不错吧?好好看看吧。

盲妻不服气地说,好像你看过似的!

盲夫很肯定地说,我看过常来看的。

听一个盲人连连响亮地说出“看”这个词,叫人顿生悲凉,也觉出一些滑稽盲妻反唇相讥道,介绍人不是说你胎里瞎吗,啥时看到这里好景色呢?

盲夫说,别人用眼看,咱可以用心看,用耳朵看,用手看,用鼻子看……加起来一点不比别人少啊。

他说着,用手捉了妻子的指,沿着粗糙的树皮攀上去,停在一片极小的叶子上,说,你看到吗?多老的树,芽子也是嫩的。

那一瞬,我凛然一惊世上有很多东西,看了如同未看,我们眼在神不在记住并真正懂得的东西,必得被心房茧住啊!

后来盲夫妇有了果实,一个瞳人亮如秋水的男孩他渐渐长大,上了小学,盲人便天天接送起初那孩童躲在盲人背后,跟着杖子走慢慢胆子壮了,绿灯一亮,就跳着要越过去父亲总是死死拽住他,用盲杖戳着柏油路说,让我再听听,近处没有车轮声,我们才可以走……

终于有一天,孩子对父亲讲,爸,我给你带路吧他拉起父亲,东张西望,然后一蹦一跳地越过地上的斑马线于是盲人第一次提起他的盲杖,跟着目光如炬的孩子,无所顾忌地前行,脚步抬得高高,轻捷如飞

孩子越来越大了当明眼人都不再接送这么高的孩子时,盲人依旧每天倚在校旁的杨树下,等待着。

12.文中的盲人用什么去看世界?(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13.第二自然段第一次写了接孩子的情景联系上下文,看看对本段的分析是否正确,正确的

在括号内打“√”,错误的在括号内打“×”

①盲人带着孩子回家,是盲人在引路()

②此时的孩子已经长大,可以做盲人的带路人了()

14.作者为什么说自己“又一次错了”? [ ]

A.因为作者又一次错怪了盲人在做“黑”生意

B.因为作者明白了盲人需要的并不是别人的施舍而是尊重

C.因为盲人责怪作者多给了钱

D.因为盲人看透了作者炫耀自己有钱的阴暗心理

15.盲人说“多老的树,芽子也是嫩的”这说明盲人

16.倒数第二、第三自然段都写了盲人接送孩子上学放学的情景,采用的是手法

17.当明眼人不再接送孩子的时候,盲人依旧如故下面分析正确的是(多重选择) [ ] A.表现出盲人对孩子的深深父爱

B.表现孩子已成为盲人的眼睛,盲人一天也离不开孩子

C.表现盲人的思维还滞留在孩子小的那一阶段,对孩子不放心

D.表现盲人用自己的心去感受世界,即使孩子长大了,在他的心里依然是孩子

12.用心看,用耳朵看,用手看,用鼻子看13.①×②√

14.B15.盲人用心看世界

16.对比17.AD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