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知识进校园 幼儿园版[优质PPT]
- 格式:ppt
- 大小:19.40 MB
- 文档页数:7
医学幼儿园健康知识讲座课件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课件基于幼儿园健康知识教材第四章“我们的身体”,详细内容涉及认识身体的基本部位、了解各部位的功能、学习日常卫生保健知识以及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认识并熟练说出身体各部位的正确名称。
2. 培养学生了解身体各部位功能的基本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身体各部位功能的理解。
教学重点:身体各部位的识别、日常卫生保健知识的学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人体模型、卫生保健视频。
2. 学具:白纸、彩笔、画图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个小朋友在玩耍时受伤的情景,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我们的身体,引出身体各部位的认识。
2. 新知识讲解(15分钟)利用PPT课件、人体模型,讲解身体各部位的名称、功能,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指出每个部位。
3.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PPT展示例题,引导学生如何运用新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在白纸上绘制人体,标注各部位名称,并与同桌互相检查、讨论。
5. 课堂小结(5分钟)6. 卫生保健视频观看(5分钟)7. 互动环节(5分钟)学生分享自己在家中的卫生保健经验,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六、板书设计1. 身体部位名称及功能列表。
2. 日常卫生保健知识要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绘制一幅人体部位图,标注各部位名称和功能。
答案:学生完成的人体部位图。
2. 作业题目:列举自己在家中的卫生保健做法,至少三条。
答案:学生列举的卫生保健做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开展家庭作业:让学生与家长共同完成一个健康主题的手抄报,提高家庭健康意识。
(2)组织课外活动:参观医院,了解医生如何保护我们的身体,增强学生的健康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2. 教学目标的明确性;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5. 作业设计的合理性和答案的准确性;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
医学幼儿园健康知识讲座优质课件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次教学内容选自《幼儿健康教育》教材第四章“生活习惯与保健”部分,详细内容包括幼儿个人卫生习惯养成、健康饮食指导以及简单急救知识普及。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个人卫生习惯,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3. 使学生解简单急救知识,提高应对突发状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急救知识学习与运用。
2. 教学重点:个人卫生习惯养成和良好饮食习惯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实物模型、急救演示道具。
2. 学具:洗手液、湿纸巾、食物模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个幼儿因为不良生活习惯而生病故事,引起学生对健康生活重视。
2. 个人卫生习惯讲解:详细讲解洗手、刷牙、洗澡等基本卫生习惯正确方法,并进行现场演示。
4. 急救知识普及:讲解常见小伤口处理、发烧处理等急救知识,并进行现场演示。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个人卫生习惯和急救知识实践操作,教师现场指导。
六、板书设计1. 个人卫生习惯:洗手:用洗手液,搓揉至少20秒刷牙: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至少2分钟洗澡:每周至少3次,注意清洁2. 良好饮食习惯:均衡饮食:谷物、蔬菜、水果、肉类、豆类、奶类定时定量:早餐、午餐、晚餐、加餐不挑食:尝试新食物,养成良好口味3. 急救知识:小伤口处理:清洗、消毒、包扎发烧处理:物理降温、及时就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描述正确洗手方法。
请简述如何处理小伤口。
2. 答案:洗手方法:用洗手液,搓揉至少20秒,注意清洗手指、手心、手腕等部位。
良好饮食习惯:谷物、蔬菜、水果、肉类、豆类、奶类;定时定量;不挑食等。
小伤口处理:清洗伤口,用酒精消毒,用创可贴或纱布包扎。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次讲座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讲解、演示、随堂练习等形式,使学生掌握基本健康知识。
课后,我将针对学生掌握情况进行反思,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
同时,拓展延伸部分,我将推荐一些健康生活相关书籍和视频,鼓励学生在家长帮助下,解更多健康知识,提高自我保健能力。
中医中药走进幼儿园课件一、引言中医中药是中华民族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以及中医中药的研究发现,中医中药在保健、治疗和康复方面展现出独特的优势。
为了让幼儿了解中医中药的基本知识,教育他们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我们特别设计了这份《中医中药走进幼儿园》课件。
二、中医简介中医是中国特有的传统医学体系,包括中药、针灸、推拿、拔罐等方法。
中医强调平衡人体的阴阳、五行和气血等要素,通过诊断疾病的根本原因,以及调整身体的自愈能力来治疗疾病。
三、中药概述1. 中草药植物:中药主要使用植物,如当归、黄芪、人参等。
这些植物在中医理论中有着特定的功效和用途,能够调理身体、预防疾病。
2. 中药制剂:中药可以制成不同的剂型,如丸剂、煎剂、膏剂等。
不同的剂型有不同的用途和使用方法。
四、常用中药材介绍1. 当归:补血活血、调理月经不调,适用于女性朋友。
2. 人参:滋补强身、提高免疫力,适用于体弱多病的人群。
3. 黄芪:益气养血、增强体力,适用于提高抵抗力。
4. 金银花:清热解毒、预防感冒,适用于幼儿园孩子。
五、中药的使用方法1. 中药煎剂:将中药材加入水中煎煮,取汁液饮用。
2. 中药丸剂:将中药材研磨成粉末,制成丸剂口服。
3. 中药膏剂:将中药材研磨成粉末,制成膏剂外用。
六、中医的养生方式1. 合理饮食:中医注重饮食对健康的影响,建议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多吃蔬菜水果。
2. 锻炼身体:适量的运动可以增强体质,保持健康。
3. 调节情绪:中医认为情绪的不稳定会导致身体失衡,建议通过良好的心态来调节情绪。
七、中医中药的传统文化中医中药不仅是一种医疗方式,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学习中医中药,幼儿可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结语:《中医中药走进幼儿园》课件旨在让幼儿初步了解中医中药的基本知识和养生方式,培养他们的健康意识和养生习惯。
希望幼儿能通过这份课件,获得对中医中药的基本认识,为日后的健康生活打下基础。
医学幼儿园健康知识讲座课件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课件基于幼儿园健康知识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健康小常识”,详细内容涉及个人卫生习惯、饮食健康、身体锻炼以及安全防范意识等方面。
重点讲解如何正确洗手、均衡饮食、日常运动及简单的急救处理。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到个人卫生对健康的重要性,并能独立完成正确的洗手步骤。
2. 培养幼儿均衡饮食的观念,学会选择有益健康的食物。
3. 增强幼儿的安全防范意识,掌握基本的急救处理方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并记住正确的洗手步骤和饮食搭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实物模型、健康饮食搭配图、急救演示道具。
学具:洗手液、毛巾、健康饮食搭配卡片、画笔、纸张。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讲述一个小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健康问题,进而引入本次讲座的主题。
2. 例题讲解(10分钟):用PPT展示正确洗手步骤,讲解饮食搭配原则,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的健康细节。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洗手比赛,让幼儿亲自操作,加深对正确洗手步骤的记忆;同时进行饮食搭配游戏,让幼儿学会如何选择健康食物。
4. 安全防范与急救处理讲解(10分钟):通过演示和讲解,让幼儿了解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安全问题及相应的急救处理方法。
六、板书设计1. 正确洗手步骤图解。
2. 健康饮食搭配图。
3. 常见安全问题及急救处理方法简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向家长复述本次讲座内容,并实际操作正确的洗手步骤,家长签字确认。
2. 答案:无特定答案,以家长签字确认为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不断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健康教育,共同关注幼儿的生活习惯,为幼儿营造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
同时,可在后续课程中增加更多关于健康主题的内容,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强化健康意识。
幼儿园医学知识课件幼儿园医学知识课件对于医学知识,幼儿园的孩子们懂得了哪些?在紧急的情况下,会救助自己或者别人?活动设想:幼儿年龄小,生活经验不足,口语表达不够准确到位,很多时候不能正确诉说自己的身体感受,不舒服时不知道如何处理,这会给他们带来伤害,甚至造成严重后果。
为此设计活动“我不舒服”。
活动准备:挂图一套、录音机、事前选好的故事带。
活动过程:(一)讲故事——吸引幼儿注意故事大致内容是一个叫龙龙的孩子病了,可他不声不响,真的难受时就不动——到此停住提问:“小朋友们如果你不舒服,会怎么办呢?”(二)给幼儿充分的时间讨论——了解幼儿的想法,激发幼儿的探求欲望,互相学习,为下面的活动作准备。
1、不舒服怎么办?找谁呀?怎么说?2、幼儿充分讨论互相交流以后请五、六名幼儿发言,根据他们不同的意见再一次请幼儿讨论评价。
3、请孩子自己说出哪一种方法最好并且请他们选出最恰当的说法。
如:“在幼儿园感觉不舒服时马上找老师,并说老师我不舒服、头痛、或者我肚子痛等……”故事中的龙龙怎么样呢?龙龙不动,被老师发现了,问他怎么了,他只是说我不舒服,也不说哪儿不舒服,老师摸他头、测体温,结果到医院时,医生说“急性阑尾炎,来得再晚点龙龙就得动手术了……”(1)、请幼儿儿讨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如果你一个人的时候感觉不舒服该怎么办?(打电话找爸爸、妈妈、打120)(2)请幼儿互相交流一下,常见的不舒服的情况有哪些?头痛、肚子痛、头痛发烧、咳嗽、头晕、恶心、呕吐等。
(三)出示挂图——巩固认识了解基本的医学常识。
(内容:安静的测体温、作检查,清楚的说自己哪里不舒服,吃药,打针不哭不闹,等等)请幼儿选出图中正确的方法,说一说为什么?(四)请部分幼儿练习表述不舒服的症状特征。
【游戏主题由来】通过一次谈话活动,我发现孩子们最近对药的种类产生了兴趣,还模仿药剂师学着包起药来,看着自己包好的"药"整齐的放在盒子里特别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