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页,共93页。
四、离子渗氮装置
第二十三页,共93页。
五、任务的结论
实例:JN–150型载重汽车变速箱齿轮
1.工作条件:
①工作负荷大; ②高速运转 ( 10~15m/s以上 );
③受冲击频繁,磨损较严重。 2.技术要求: ①齿面硬度HRC58~62, 金相组织为回火马氏体+合金碳化 物+残余奥氏体。
第五页,共93页。
2.热处理变形性 工具在热处理时,特别要求其尺寸和外形稳定。 3.高速工具钢二次硬化问题 高速工具钢的淬火温度很高,接近熔点,其目的是使合金 碳化物更多的溶入基体中,使钢具有更好的二次硬化能力。高 速工具钢淬火后硬度升高,此为第一次硬化,但淬火温度越高, 则回火后的强度和韧性越低。 淬火后在350℃以下低温回火硬度会下降,在350℃以上温 度回火硬度逐渐提高,至520~580℃范围内回火(化学成分不 同,回火温度不同)出现第二次硬度高峰,并超过淬火硬度, 此为二次硬化。
森记课件之汽车零件选材技校汽修专业本补充
第一页,共93页。
选材思路: 1.由于有活塞的遮盖,工作环境温度场最高不大于750℃; 也由于有润滑油的润滑和冷却,连杆大、小头温度场相差小 于100℃,故不必作专门的温度影响考虑。 2.由于活塞的速度运动规律是“0→max→0”,故连杆 的受力形式是“规律性变幅循环应力”,要进行疲劳强度 的校核。
这是高速工具钢的重要特性。 4.脱碳敏感性 如果工具表面发生脱碳,将使表面层硬度降低,因 此要求工具钢的脱碳敏感性低。在相同的加热条件下, 钢的脱碳敏感性取决于其化学成分。
第六页,共93页。
三、淬火冷却速度和冷却介质的选择(见前面已介 绍的“马氏体问题”)
冷却速度是淬火工艺的关键。冷却速度↓,奥氏体会分 解而得不到马氏体;冷却速度↑,对于某些钢材和工件又容 易淬裂。一种正好能获得全部(当然只能是绝大部分)马氏 体所必需的最低冷却速度,称为“临界冷却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