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识别课件)(第4章 NO2)(感知器判别函数)
- 格式:ppt
- 大小:1.82 MB
- 文档页数:42
模式识别感知器算法求判别函数模式识别感知器算法(Perceptron Algorithm)是一种二分类的线性分类器算法。
它通过训练集中的数据样本来学习一组权重,将输入数据映射到一些特定类别。
判别函数是这组权重与输入数据的线性组合。
具体来说,假设我们有一个包含n个特征的输入向量x,模式识别感知器算法的判别函数可以表示为:f(x) = sign(w · x)其中,w是一组权重向量,·表示向量的内积,sign是符号函数,即如果内积结果大于等于0,结果为1,否则为-1算法的目标是找到一组权重w,使得对于所有的输入样本x,f(x)能够准确地将其分类为正类(+1)或者负类(-1),从而实现分类任务。
具体求解判别函数的过程分为两个步骤:初始化和更新权重。
1.初始化:初始权重可以设置为0向量或者一个随机的小值向量。
2.更新权重:通过迭代训练样本来逐步调整权重,直到达到收敛的条件。
a. 对于每个样本x,计算预测输出值y_pred = sign(w · x)。
c. 对于不同的特征i,更新权重w_i = w_i + η * (y - y_pred) * x_i,其中η是学习率(learning rate),控制权重的调整速度。
d.重复以上步骤直到达到收敛条件。
收敛条件可以是预先设定的最大迭代次数或者当所有的样本分类正确时停止。
在实际应用中,算法通常需要对输入数据进行预处理,例如特征缩放、特征选择等,以提高算法的性能和效果。
此外,模式识别感知器算法只能解决线性可分的问题,对于线性不可分的问题,需要使用更加复杂的算法或者进行数据转换处理。
总结起来,模式识别感知器算法的判别函数是通过一组权重与输入数据的线性组合来实现的。
该算法通过迭代训练样本来更新权重,直到达到收敛条件。
虽然该算法在处理线性可分问题中表现优秀,但对于线性不可分问题需要使用其他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