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几种检测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55.56 KB
- 文档页数:39
玩具检测项目及其几种常见的检测标准宁波中普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苏州分公司),国内权威的第三方检测公司联系电话:*************,qq:924902243 MSN:********************一、玩具的定义几个主要的玩具标准都认为,玩具是指为14岁以下儿童设计或明显供他们游戏时使用的任何产品或材料.不同的是,2008年发布的CPSIA针对的年龄段不同于玩具标准:儿童产品-主要为12岁或以下的儿童设计或使用的消费产品。
二、玩具检测常见标准EN71-1,2,3ASTM F 963CPSC的一部分ISO 8124AS/NZS ISO 8124GB 6675ST 2002CHPA三、以下是欧盟EN71-1-2-3内容提要:1、EN 71-1:2005+A4-physical &mechanical Test 物理和机械性测试;包括不发声玩具、发声玩具、耳机发声玩具、玩具柜的7000次开关测试、乘骑玩具、口动玩具;包括跌落测试, 小零件测试, 锐利边缘测试, 拉力测试, 压力测试, 线缝测试,部件测试,耳鼻眼拉力,扭力测试等.2、EN 71-2: 2006+A1-flammability Test 易燃性测试;包括:1、成品;2、绒毛织物或绒毛材料;3、液体闪点测试3、EN 71-3:1994+A1:2002-Toxic Elements Test (8 Toxic Elements Results) 8种有毒金属含量测试:(铅、镉、铬、砷、钡、汞、硒、锑);限值标准:铅≤90、镉≤75、铬≤60、砷≤25、钡≤1000、汞≤60、硒≤500、锑≤60单位:(PPM)四、EN71-1:物理机械4.1 Materials 材料目视无杂物,污染等4.2 Assembly 组装此条款针对在玩乐前必须组装或不适当组装会造成危险的玩具(典型玩具:乘骑类玩具,在运输销售的时候是散装的)。
成人组装需要有说明书并且要有类似于“assembled by adults”的语句提醒。
品检中常见的产品检测方法介绍品质检验是现代生产管理和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它通过对产品进行检测和评估,确保产品的质量满足规定的标准和要求。
然而,产品检测方法繁多,每种方法都有适用的场景和特点。
下面将介绍品质检验中常见的几种产品检测方法。
1. 外观检测外观检测主要通过人眼视觉对产品的外观进行评估。
这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检测方法,适用于检验产品的外观缺陷、色差等问题。
在外观检测中,通常需要参照标准样品进行对比,以确定产品是否符合规定的外观要求。
2. 尺寸检测尺寸检测是通过测量产品的尺寸、长度、直径等物理量,与规定的标准进行比较,来判定产品是否合格。
常见的尺寸检测方法包括测量仪器、量规、卡尺等。
尺寸检测是许多行业中常见的品质检验方法,适用于各种尺寸要求严格的产品。
3. 功能测试功能测试是对产品性能进行全面评估的方法。
它通过模拟实际使用环境,测试产品的功能、性能、耐久性等特性是否符合要求。
常用的功能测试方法包括性能测试、寿命测试、负荷测试等。
功能测试对于保证产品的可靠性和性能非常重要,尤其是在电子、汽车等领域。
4. 化学分析化学分析是通过对产品中化学组分的测定,来判断产品是否符合规定的化学要求。
常见的化学分析方法包括红外光谱、质谱、液相色谱等。
化学分析在食品、药品、化妆品等行业中常用于判别产品的成分、纯度、污染物等情况,确保产品的安全和质量。
5. 材料检测材料检测主要用于对产品所使用材料的质量进行评估。
通过对材料进行物理性能、力学性能、热胀冷缩等方面的测试,来判断材料是否符合要求。
材料检测在金属、塑料、橡胶等行业中十分重要,为产品的工作性能提供保障。
6. 可靠性测试可靠性测试是通过模拟产品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的使用过程,来评估产品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常用的可靠性测试方法包括高温寿命测试、低温寿命测试、振动寿命测试等。
可靠性测试可以发现产品的弱点和潜在故障,帮助生产企业提升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总结起来,品质检验中的产品检测方法繁多,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场景和特点。
质量检测方法有哪些质量检测是在生产过程中对产品进行检查和评估,以确保其符合质量标准和客户需求的一种方法。
它旨在提高产品的一致性、可靠性和可用性,以满足消费者的要求和期望。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质量检测方法。
1. 系统检测方法:系统检测是通过对整个生产系统进行检查和评估的方式。
它包括对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设备、人员和材料进行审查,以确保它们符合质量要求。
该方法可以帮助企业发现并纠正生产过程中的潜在问题,确保产品符合预期的质量标准。
2. 随机抽样检测方法:随机抽样检测是一种常见的质量检测方法。
它通过随机选择一部分产品进行检测和评估,以代表整个生产批次的质量水平。
这种方法可以节省时间和成本,并确保样本具有代表性,以使判断结果具有说服力。
3. 过程控制方法:过程控制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对关键参数进行监测和调整,以确保产品符合质量标准。
通过使用统计工具和技术,可以对生产过程中的变异进行控制,从而提高产品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企业及时发现并纠正生产过程中的偏差,以确保产品的质量稳定性。
4. 零缺陷制造方法:零缺陷制造是一种追求在生产过程中消除所有缺陷的方法。
它通过改进生产过程、提高产品设计和优化管理方式,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产品的缺陷率。
这种方法要求企业在各个环节都要严格把控质量,以确保产品符合质量标准和客户要求。
5. 全面品质管理方法:全面品质管理是一种注重全员参与、全过程管理的质量管理方法。
它强调团队合作、持续改进和客户导向,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企业的竞争力。
这种方法要求企业将质量管理融入到组织文化中,建立质量意识和质量责任感,以推动质量的持续提升。
6. 非损检测方法:非损检测是一种用于检测材料和产品内部缺陷的方法,它不会对产品造成任何损伤。
常用的非损检测方法包括超声波检测、射线检测、涡流检测等。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及时发现并纠正隐藏的缺陷,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质量检测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场景和优势。
voc检测标准方法
VOC检测标准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PID检测(光离子探测器):这是一种常见的VOC检测方法,可以根据
需要检测环境的不同来选择量程。
PID的探测仪一般是手提式,重量轻,体积小,适合个人检测。
2. FID检测(火焰离子探测器):FID检测可以用于检测VOC气体的总值,在混合气体环境中无法检测到单独的VOC气体。
FID的探测仪因为有氢气瓶,所以体积大,体积重,不适合个人检测。
3. 气相色谱仪:这种方法常用于VOC检测,可分析大多数挥发性有机物。
4. TO-1 方法:采用Tenax 吸附剂采样,GC/MS 分析挥发性有机物,主要针对沸点在80~200℃的挥发性有机物。
5. TO-2 方法:采用碳分子筛吸附剂采样,GC/MS 分析挥发性有机物,主
要针对碳分子数较少,沸点在-15~120℃的非极性、非活性挥发性有机物。
6. TO-14A 方法:采用罐采样,气相色谱法(或质谱法)测定环境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主要针对常见的42种挥发性有机物。
7. TO-15 方法:采用罐采样,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环境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其目标化合物比较多,有97 种。
8. TO-17 方法:采用吸附热解析测定环境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
方法中样
品的除水方式有两种:半渗透膜吸附、冷阱吸附后升温解吸。
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VOC检测。
质量检验判定标准
质量检验判定标准是用来评估产品质量是否满足规定要求的一系列规范和要求。
根据不同的产品特性和应用场景,判定标准的具体内容会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质量检验判定标准:
1. 合格品判定标准:合格品判定标准通常是最基本的质量要求,满足该标准的产品即被认为是合格的。
合格品判定标准包括产品的主要性能指标、外观质量、包装等要求。
2. 一等品判定标准:一等品判定标准通常比合格品更为严格,对产品的性能和外观等方面的要求更高。
满足一等品判定标准的产品被认为是一等品,通常具有更好的品质和更高的价值。
3. 优等品判定标准:优等品判定标准通常是最高的质量要求,对产品的各项性能指标、外观质量、包装等都有非常高的要求。
满足优等品判定标准的产品被认为是最优质的产品,通常具有最高的品质和价值。
除了上述常见的质量检验判定标准外,还有许多其他的专业性判定标准,如环境质量检验、食品安全检验、医疗器械检验等方面的判定标准。
这些判定标准的制定通常基于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国际标准等,以确保产品安全、符合法律法规和满足市场需求。
菌落总数检测标准
菌落总数检测是一种常见的微生指标检测方法用于评估食品、饮用水、医疗器械等物品中的微生物污染情况。
检测的菌落总一般采用生物计数法,即推测细菌总数的检验方法。
不同国家和地区可能有不同的标准和规定,但通常微生物指标检测标准的结构都是相对类似的,包括菌落总数、大肠埃希氏菌、霉菌、酵母菌等项目。
这些标准涉及了食品安全、饮用水卫生、医疗器械清洁等方面。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菌落总数检测标准:
1. 食品行业: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的测定GB 4789.2-2016》,菌落总数检测的标准上限值因不同食品类别而有所不同。
2. 饮用水行业:根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每毫升饮用水中的菌落总数应低于100个。
3. 医疗器械清洁行业:医用器械清洁标准如ISO 15883等对菌落总数也有相关的规定。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标准和检测方法可能因国家、行业、用途等
而异,建议根据具体情况查询相关标准以获取最准确的信息。
工业产品环保检测标准
工业产品环保检测标准可以根据不同的产品类型和环境影响因素来制定。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工业产品环保检测标准:
1. VOCs排放标准:针对涂料、油漆、胶水等产品,检测其挥
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是否符合国家规定的限值。
2. 废水排放标准:针对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检测其中的污染物含量,如重金属、有机物等是否超过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3. 废气排放标准:针对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检测其中的氮氧化物、二氧化硫、颗粒物等污染物的排放浓度是否符合国家规定的限值。
4. 电磁辐射标准:针对电子产品、通信设备等产生的电磁辐射,检测其辐射强度是否符合国家规定的限值,以保护人体健康。
5. 噪声标准:针对工业设备、机械等产生的噪声,检测其噪声水平是否超过国家规定的限值,以保护周围环境和员工健康。
6. 能源消耗标准:针对能源消耗较大的工业设备,检测其能源利用效率是否达到国家设定的标准,以促进能源节约和减少碳排放。
这些标准的制定和执行,旨在保护环境、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促进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环保的工业生产。
具体的标准可根据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政策和科学研究来确定。
骨传导是一种通过骨骼传递声音的方式,与传统的空气传导方式不同。
骨传导检测通常用于评估听力损失和听力障碍,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骨传导检测标准:
1.骨导听阈:骨导听阈是指通过骨传导方式所能听到的最小声音强
度。
通常使用纯音听阈测试来评估骨导听阈。
2.骨气导差:骨气导差是指骨导听阈与气导听阈之间的差值。
正常
情况下,骨气导差应该小于等于10dB,如果骨气导差大于10dB,则可能存在听力损失或听力障碍。
3.骨导掩蔽:骨导掩蔽是指在进行气导听阈测试时,使用骨导信号
来掩蔽气导信号。
骨导掩蔽可以帮助排除伪聋和其他非听力障碍引起的听力损失。
4.骨导重振试验:骨导重振试验是指在进行骨导听阈测试时,逐渐
增加声音强度,观察骨导听阈是否会随着声音强度的增加而降低。
如果骨导听阈随着声音强度的增加而降低,则可能存在听力损失或听力障碍。
1.相关标准:AATCC61, ISO105C01-C06, CAN2-4, 2-M77, JISL0844,GB/T 3921.1-52.贴衬织物与标准洗涤剂的对比表:7、贴衬织物8.1 以下图表适用于AATCC61:一般情况下使用1993AATCC标准洗涤剂WOB,当要求考虑荧光增白剂的效果时,使用1993AATCC标准洗涤剂。
8.2 以下图表适用于CAN2-4,2-M77方法19.18.3 以下图表适用于GB/T3921.1-和ISO105C01-06JIS A法的种类和条件凡有丝及羊毛:JIS B法的种类和条件:1.相关标准:AATCC15 ISO105E04 GB/T3922 JISL0848BS1006E04 DIN54020 CAN2-4.2-M77METHOD23 AS2001.4.171.测试目的:模拟纺织品在洗涤过程中发生的颜色变化及对其它成分织物的沾色情况。
2、试验原理:试样与规定的标准贴衬织物形成组合试样,在一定的温度和洗涤条件下进行洗涤处理,再经蒸馏水及清水漂洗后干燥,用变色、沾色灰卡评定试样的变色程度和贴衬织物的沾色程度。
3、相关标准:AATCC61, ISO105C01-C06, CAN2-4, 2-M77, JIS L0844,GB/T 3921.1-54、设备及材料4.1 洗涤试验仪:SW-12AII型(内设恒温器,转轴运转速度约40r/min±2r/min)。
4.2 标准不锈钢瓶:容量约550±50ml及1150±50ml。
4.3 不锈钢珠¢0.6cm。
4.4 标准多纤附布。
4.5 肥皂及洗涤剂。
4.6 相应标准评定变色用灰样卡及评定沾色用灰色样卡。
4.7 标准光箱。
5、贴衬织物与标准洗涤剂的对比表6、贴衬织物6.1 多纤维贴衬织物AATCC: NO.1和FB(含醋纤、棉、尼龙、丝、粘胶和羊毛、8mm)纬向NO.10A和FAA (含醋纤、棉、尼龙、涤纶、腈纶和羊毛,15mm)经向NO.10和FA (含醋纤、棉、尼龙、涤纶、腈纶和羊毛,8mm)纬向ISO/GB: “DW”型(含二醋纤、棉、尼龙、涤纶、腈纶和羊毛,1.5cm)“TV”型(含三醋纤、棉、尼龙、涤纶、腈纶和粘胶,1.5cm)6.2 单纤维贴衬织物(AATCC无单纤维布)有醋酸纤维、棉、尼龙、粘胶、腈纶、羊毛、麻、丝、涤纶等JIS各社品质基准,多只采用棉丝或锦纶(尼龙)单纤维布。
糖度检测方法标准糖度是描述溶液中糖分浓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对于食品加工、农业种植、酿酒等行业来说,糖度的准确测量是非常关键的。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糖度检测方法及其标准,以及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一、折光法折光法是一种常用的糖度检测方法,通过测量溶液的折射率来确定糖度。
根据不同的糖度测量范围,可以选择不同的仪器。
常见的折光仪有手持式折光仪和台式折光仪。
使用折光仪时,首先需要根据仪器的要求进行校准,然后将样品放入测量池中,仪器会自动显示糖度值。
折光法测量糖度的优点是快速、准确,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溶液。
二、密度法密度法是通过测量溶液的密度来确定糖度,是一种简单实用的糖度检测方法。
常见的密度计有玻璃密度计和数字密度计。
使用密度计测量时,首先需要根据仪器的要求进行校准,然后将样品放入密度计中,仪器会自动显示糖度值。
密度法测量糖度的优点是简便易行,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溶液。
三、滴定法滴定法是一种常见的定量分析方法,也可以用于测量糖度。
滴定法的原理是将标准溶液滴定到待测溶液中,通过滴定液的消耗量来确定糖度。
滴定法需要使用一定量的标准溶液和指示剂。
测量时,先将待测溶液与指示剂混合,然后滴加标准溶液,直到指示剂的颜色发生变化。
滴定法测量糖度的优点是准确可靠,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溶液,但操作相对复杂。
四、红外光谱法红外光谱法是一种非常准确的糖度检测方法,通过测量溶液中糖分特征吸收峰的强度来确定糖度。
红外光谱仪是一种高精度的仪器,可以提供详细的红外光谱图。
使用红外光谱法测量时,首先需要将样品制成固体或液体,然后放入红外光谱仪中进行测量。
红外光谱法测量糖度的优点是准确性高,可以提供更多的理化信息,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溶液。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糖度检测方法及其标准。
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场景,在选择糖度检测方法时,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和条件选择合适的方法。
同时,在进行糖度检测时,还需要注意仪器的校准和样品的处理,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相关标准:AATCC61,ISO105C01-C06,CAN2-4,2-M77,JISL0844,GB/T 3921.1-52.贴衬织物与标准洗涤剂的对比表:7、贴衬织物8.1 以下图表适用于AATCC61:一般情况下使用1993AATCC标准洗涤剂WOB,当要求考虑荧光增白剂的效果时,使用1993AATCC标准洗涤剂。
8.2 以下图表适用于CAN2-4,2-M77方法19.18.3 以下图表适用于GB/T3921.1-和ISO105C01-06JIS A法的种类和条件凡有丝及羊毛:JIS B法的种类和条件:1.相关标准:AATCC15 ISO105E04 GB/T3922 JISL0848BS1006E04 DIN54020 CAN2-4.2-M77METHOD23 AS2001.4.171.测试目的:模拟纺织品在洗涤过程中发生的颜色变化及对其它成分织物的沾色情况。
2、试验原理:试样与规定的标准贴衬织物形成组合试样,在一定的温度和洗涤条件下进行洗涤处理,再经蒸馏水及清水漂洗后干燥,用变色、沾色灰卡评定试样的变色程度和贴衬织物的沾色程度。
3、相关标准:AATCC61,ISO105C01-C06,CAN2-4,2-M77,JIS L0844,GB/T 3921.1-54、设备及材料4.1 洗涤试验仪:SW-12AII型(内设恒温器,转轴运转速度约40r/min±2r/min)。
4.2 标准不锈钢瓶:容量约550±50ml及1150±50ml。
4.3 不锈钢珠¢0.6cm。
4.4 标准多纤附布。
4.5 肥皂及洗涤剂。
4.6 相应标准评定变色用灰样卡及评定沾色用灰色样卡。
4.7 标准光箱。
5、贴衬织物与标准洗涤剂的对比表6、贴衬织物6.1 多纤维贴衬织物AATCC: NO.1和FB(含醋纤、棉、尼龙、丝、粘胶和羊毛、8mm)纬向NO.10A和FAA (含醋纤、棉、尼龙、涤纶、腈纶和羊毛,15mm)经向NO.10和FA (含醋纤、棉、尼龙、涤纶、腈纶和羊毛,8mm)纬向ISO/GB: “DW”型(含二醋纤、棉、尼龙、涤纶、腈纶和羊毛,1.5cm)“TV”型(含三醋纤、棉、尼龙、涤纶、腈纶和粘胶,1.5cm)6.2 单纤维贴衬织物(AATCC无单纤维布)有醋酸纤维、棉、尼龙、粘胶、腈纶、羊毛、麻、丝、涤纶等JIS各社品质基准,多只采用棉丝或锦纶(尼龙)单纤维布。
7、样品尺寸及试样组合和配套用不锈钢瓶:7.1 样品尺寸:AATCC 1A 5.0×10.0cm、2A-5A 5.0×15.0cmCAN 1 5.0×10.0cm、2-4 5.0×15.0cmISO.JIS.GB 4.0×10.0cm7.2 试样组合:对于JIS要求有机械作用时缝四边,其他标准一般都是要求沿一边缝合。
7.3 配套用的不锈钢瓶:AATCC 1A、CAN.1及ISO.GB.JIS(除C.5外),都用550±50ml不锈钢瓶。
AATCC 2A-5A、CAN 2-4和JIS C.5用1150±50ml不锈钢瓶。
8、洗涤方法分类:以下标准方法使用的洗涤剂盒钢珠都是需预热到指定温度。
8.1 以下图表试用与AATCC 61:一般情况下使用1993AATCC标准洗涤剂WOB,当要求考虑荧光增白剂的效果时,使用1993AATCC标准洗涤剂。
8.2 以下图表适用于CAN2-4,2-M77方法19.18.3 以下图表适用于GB/T3921.1-和ISO105C01-06GB/T 3921 1.1-5跟ISO 105 (C01-C05)在技术参数上几乎一样。
8.4 以下图表适用于JIS L0844按使用的洗涤剂的种类,分为3种方法:其中,方法A中的A1-A3,A6-A7跟对应的ISO 105 C01-05的参数相同,C法跟ISO 105 C06中对应的方法相同。
凡有丝及羊毛含量的试样,在测试时不得加进钢珠。
JIS A法的种类和条件:JIS B法的种类和条件:9、操作步骤:9.1 设定水洗牢度机水浴温度。
9.2 需将测试洗液和钢珠预热到规定的温度。
9.3 将试样与已选定的纤维布缝合,然后把它及已预热到规定温度的洗液和适当数目的钢珠一起放入不锈钢瓶中,盖好。
9.4 启动水洗牢度机,运行一定时间后,取出试样。
9.5 用蒸馏水在烧杯中清洗。
9.6 去除多余的水分,拆开试样和附布,在不超过60℃的空气中干燥。
10、评级10.1 试样褪色评级将试样的原样与测试后试样两者之间以目测对比色差根据所用标准选用变色灰卡评级。
10.2 贴衬织物沾色评级将测试后贴衬织物与未测试贴衬织物两者之间以目测对比根据标准所选用的沾色灰卡评级。
11、试样报告:11.1 报告中需注明测试方法序号。
11.2 试样颜色变化级数,贴衬织物沾色级数。
11.3 所有评级标准物质类型。
11.4 所用机器类型。
1、测试目的:纺织品耐水作用的坚牢程度。
2、试验原理:将附有标准附布的试样在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后,去除样品上多余的水溶液,加压并在恒定温度的烘箱内放置一段时间。
干燥试样和贴衬织物,用灰色样卡评定试样的变色和贴衬织物的沾色。
3、相关标准:AATCC 107 ISO 105 E01 GB/T 5713 BS 1006 E 03 CAN 2-4.2-M77 JIS L0846 DIN 5406 AS2001.4.5TESTA4、设备及材料:4.1 AATCC 汗渍试验器和YG(B)6314型汗渍色牢度仪。
4.2 恒温干燥箱。
4.3 标准附布4.4 评定变色及沾色灰色样卡:BS/ISO/DIN/AS/GB标准和美国/加拿大用AATCC标准,日本用JIS标准。
4.5 标准光箱。
5、耐水渍色牢度技术参数:6、操作步骤:6.1 室温下将试样和贴衬织物浸泡于蒸馏水中(注:AS除外,水温须为40℃),使其充分润湿。
6.2 将组合试样均匀夹在玻璃板(树脂片)之间,放入耐汗渍测试仪的不锈钢样品架,加压后锁紧压力板。
6.3 把耐汗渍试验器垂直放置相应的恒温烘箱内一段时间:AATCC/CAN标准为18h而其他标准为4h.6.4 取出试样在不超过60℃的空气中晾干。
7、评级:7.1 用变色灰色样卡评定试样的变色程度。
7.2 把浸泡前后的附布和灰色沾色样卡对比。
8、报告:8.1 报告上需注明测试方法。
8.2 列明褪色及沾色级数。
1、试验原理:在室温下用带有玻璃电极的PH计测定纺织品水萃取的夜的PH值。
2、相关标准:AATCC 81 ISO 3071 GB/T 7573 FCE23、PH计的校准物质:3.1 PH4.0 0.05mol/L邻苯二甲酸氢钾溶液。
3.2 PH6.9 0.02mol/L磷酸二氢钾和磷酸氢二钠溶液。
3.3 PH9.2 0.05mol/L四硼酸二钠+水合物溶液。
4、仪器:4.1 具塞三角烧杯:容量250ml.4.2 机械振荡器,震荡速率为往复式60次/min, 旋转式30周/min.4.3 PH计4.4 天平4.5 烧杯:容量50ml、100ml、500ml 。
4.6 二联式可调用电炉(附带石棉网)4.7 量筒100ml 、250ml.5、操作步骤:5.1 AATCC 815.1.1 称取样品10±0.1克(二份)5.1.2 分别将250ml蒸馏水盛于500ml烧杯中,缓和煮沸10分钟。
5.1.3 加入试样,盖上表面皿,在煮沸10分钟。
5.1.4 冷却至室温,取出试样,残留液滴回原烧杯中,此液为待测溶液。
5.1.5 用缓冲溶液校正PH计。
5.1.6 在相同的温度下(该温度应接近室温,并不得高于室温5℃)测量和记录溶液的PH值。
5.1.7 所有的测试结果必须待PH计稳定后方可读数。
5.2 ISO 3071 和GB/T 75735.2.1 称取试样2±0.05克三份5.2.2 分别加入100ml冷却的经煮沸5分钟的蒸馏水,摇动烧瓶以使试样完全润湿。
5.2.3 在振荡机上振荡2h,待测溶液。
5.2.4 用缓冲溶液校准PH计。
5.2.5 用第一杯溶液润洗PH电板,测量和记录第二杯和第三杯溶液的PH值。
所有的测试结果必须待PH计稳定后方可读数。
5.3 FCE25.3.1 称取剪碎的样品2±0.05g三份,分别放入250ml具塞三角烧瓶内。
5.3.2 分别加入100ml蒸馏水,摇动烧瓶以使试样润湿,然后在振荡机上振荡2h.5.3.3 把振荡液滤出。
待测溶液在室温下冷却30min。
5.3.4 用缓冲溶液校准PH计。
5.3.5 测量和记录第一杯、第二杯和第三杯溶液的PH值。
所有的测试结果必须待PH计稳定后方可读数。
6、差异指数:若所测得得PH值小于3或大于9,可按下内方法测得差异指数。
6.1 取10ml萃取液于杯中加入90ml蒸馏水。
6.2 按5.1.6测定溶液的PH值,精确至0.1。
6.3 萃取液的PH值和稀释10倍后萃取液的PH值之间的差值为差异指数,差异指数不能大于1.7 试验报告:7.1 采用的标准方法。
7.2 电板的类型。
7.3 三级水(蒸馏水)的PH值。
7.4 实验室温度。
7.5 实验结果的平均值。
7.6 如有必要,写出差异指数。
7.7 任何可能影响试验结果的因素1、测试目的:纺织品耐人工汗液的坚牢程度。
2、测试原理:测试样品和多种纤维布在汗渍溶液中浸泡30分钟后,去除样品上多余的汗液,加规定的压力并在恒定的温度的烘箱内放置一段时间,完成后将试样和附布隔开烘干,用变色灰卡和沾色灰卡评定试样变色和贴衬织物的沾色。
3、相关标准:AATCC15 ISO105E04 GB/T3922 JISL0848BS105E04 DIN54020 CAN2-4.2-M77METHOD23AS2001.4.174、设备及材料:4.1 SDLATLAS汗渍试验器及其配套烘箱。
4.2 Y(B)902型汗渍色牢度烘箱和YG(B)631型汗渍色牢度仪。
4.3 标准附布4.3.1 BS/ISO/DIN/ASI GB标准:标准多纤维附布,SDL或1号4.3.2 AATCC/CAN标准:标准多纤维布10或1号。
4.3.3 JIS标准:JIS单纤维附布。
4.4 L-组氨酸盐-水合物(C6H9O2N3.HCL.H2O)4.5 NaCL4.6 Na2HPO4.12H2O或Na2HPO4.2H2O4.7 NaH2PO4.2H2O4.8 NaOH4.9 评定变色及沾色用灰色样卡。
4.10 标准灯箱。
5、测试条件:6、试液配制:注:AATCC15中,如果PH值不是4.3±0.2,则应重新配制,所有的试剂必须准确称重。
以上其它标准中的酸性汗渍和碱性汗渍均用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调整PH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