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地生命周期与空间竞争.共40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4.67 MB
- 文档页数:20
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理论各个阶段的特征第一章绪论闲暇是指人们扣除谋生活动时间、睡眠时间、个人和家庭事物活动时间之外剩余的时间。
换言之,闲暇是指个人不受其他条件限制,完全根据自己的意愿去利用或消磨的时间。
游憩一般是指人们在闲暇时间所进行的各种活动。
游憩可以恢复人的体力和精力,它包含的范围极其广泛,从在家看电视到外出度假都属于游憩。
旅游就是在闲暇时间所专门从事的休憩活动的一部分,就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产生的一种社会经济文化现象,就是人类物质文化生活的一个部分。
旅游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必须返回定居或工作的地方,较长时间地抵达某个目的地展开活动。
同时,旅游目的地必须提供更多各种旅游招待设施以满足用户其须要。
第二章旅游地理学发展史旅游地理学的发展趋势国外:1.各国学者对自己研究领域的称谓虽略有区别,但总的趋势是将研究视野放到闲暇时间从事的所有活动,而重点则是旅游活动;2.研究旅游和休闲的地理学者中大部分还有其他研究领域,如农业,城市和区域规划,交通等;3.地理学者对旅游的研究从传统的以资源研究,土地利用研究为重,转移到以服务设施的空间经济分析,旅游者的空间行为与旅游目的地的推销,大区域旅游开发与规划,旅游对于区域自然,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影响过程与机制为研究主题;4.理论和实用研究并重;5.参与多学科性的融合研究,注重新的技术手段的运用。
国内:1.必须著重学科基本概念的研究和应用领域;2.在研究内容上,必须从目前对资源,旅游研发的区域社会经济条件研究居多,扩展到从相互联系的角度对资源,市场,环境的系统研究;3.在研究方法上,必须秉持理论研究与新颖研究结合的宗旨;4.在研究方式上,必须倡导跨学科性的合作研究,旅游地理学者应当主动稀释相连学科(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等)的科学知识和研究方法。
第三章旅游者行为游客:指因为消闲、娱乐、观光、探亲访友、购物、专门从事经济、文化、体育、宗教等活动返回居住地地至其他地(国),已连续停留时间不少于12个月,并主要目的不是通过所专门从事活动赢得报酬的人。
基本概念体系返回页首1试分析闲暇、游憩和旅游之间的关系。
闲暇(leisure)是指人们扣除谋生活动时间、睡眠时间、个人和家庭事务活动时间之外剩余的时间。
游憩(recreation)一般是指人们在闲暇时间所进行的各种活动,游憩可以恢复人的体力和精力,它包含的范围极其广泛,从在家看电视到外出度假都属于游憩。
旅游(tourism)是在闲暇时间所从事的游憩活动的一部分。
2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旅游者从居住地经过旅游通道到达旅游目的地参观、游览再回到居住地这个过程是旅游的本质属性。
旅游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旅行游览、休憩疗养、康乐消遣同地理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郭来喜,1985)。
3旅游地理学的基本研究内容有哪些?皮尔斯(Pearce,1989)、郭来喜(1985)。
皮尔斯比较重视旅游主体的研究,郭来喜相对重视旅游客体的研究。
从地理学的观点来看,旅游由三个主要的成分组成,即旅游客源地、旅游目的地和联系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的旅游通道。
旅游系统图4试分析旅游地理学与地理学科及旅游学科之间的关系。
根据本学科的对象和内容,旅游地理学同许多相邻学科有密不可分、相互补充的联系。
图1-3 旅游地理学基础树状图旅游地理学学科发展简史返回页首1试述旅游地理学发展的社会经济背景。
2从学科的性质谈谈旅游地理学发展的趋势。
3 比较世界旅游地理学的发展同中国旅游地理学发展的特点。
旅游者行为返回页首1什么是旅游者?旅游者的旅游动机有哪几种?一、国际上的定义国际旅游者:旅游者是指离开定居国,到其他国家旅行24 h以上的人。
国内旅游者:国内旅游者指在本国某目的地旅行超过24 h而少于1 a的人,其目的是娱乐、度假、运动、商务、会议、学习、探亲访友、健康或宗教。
二、中国对游客的定义海外:指任何一个因为休闲、娱乐、观光、度假、探亲访友、就医疗养、购物、参加会议或从事经济、文化、体育、宗教活动,离开常住国到其他国家,连续停留时间不超过12个月,并且在其他国家的主要目的不是通过所从事的活动获得报酬的人。
经营与管理TECHNOLOGYANDMARKETVol.28,No.4,2021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评述及浅析牟婷婷(中国劳动关系学院酒店管理学院,北京100048)摘 要:生命周期理论自诞生以来,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和热议。
对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并基于中国旅游业现在的发展状况和未来趋势,对演化理论的未来研究方向提出了新的视角和方向。
关键词:生命周期理论;旅游业;趋势doi:10.3969/j.issn.1006-8554.2021.04.064 引言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我国旅游业已然成为了消费升级的重要主线之一,带动着地区经济的发展,具有长期向好的态势。
近些年,旅游目的地的快速崛起,种类之丰富、形式之新颖,如冰雪旅游、乡村旅游、康养旅游、文化旅游等模式吸引了越来越多旅游者的参与,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因此旅游资源的挖掘和整合、旅游目的地的开发和运营都是旅游业的热门话题。
对于目前丰富有趣的旅游地活动来说,从前期的规划到后期的运营都是管理者精心设计而成的,虽然内容不同,但其整体发展轨迹又有相似性,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恰是最好的解释。
学界较为普遍公认和广泛应用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模型来自于Butler于1980年提出的“旅游地六阶段演化”,将旅游地的发展进行了阶段性的划分,并对不同阶段进行了诠释,此理论的提出也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从诞生至今,国内外学者就理论及其模型的可行性和实践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肯定其理论重要性的同时也发现,随着旅游地演化研究的不断深入,传统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缺陷和不足渐露端倪[2]。
本文结合该理论相关的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阐述了旅游地演化研究的内容和存在的争议,在此基础上结合当今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实际背景,总结并述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适用性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期弥补现有研究成果的不足,丰富理论意义,对该理论的学术研究有进一步推动作用。
图1 旅游地生命周期曲线二、规划概述本文主要以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作为划分理论基础,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规划进行阶段划分,最终将我国旅游规划分为萌芽起步阶段、急速发展阶段、改进完善阶段和科学规划阶段。
为了更好地梳理这几十年中国旅游规划的发展,本文同时借鉴了邹统钎对中国旅游规划40年发展历程的划分方法,从而丰富了中国旅游规划的历史进程,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更多的理论参考。
三、阶段划分根据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从改革开放到当前我国旅游规划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26Tourism OverviewTourism Management旅游管理旅游市场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区位条件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了多项主要指标规划方案。
叶文等人就富源县主题创意、旅游产品、客源市场等方面提出,在旅游发展规划构思上要展现出以自然生态休闲为主的目标定位。
沈晔在传统的管理学与生态旅游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生态旅游规划4Ps市场营销理论。
谢彦君认为,在21世纪前后几年,我国旅游规划过度膨胀,导致一些规划单位或规划师不计成本不计效益地乱规划,最终导致部分旅游地区的规划以失败告终。
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在相关规划指导下,开发过程中存在破坏环境的情况;另一方面,相关部门没有充分考虑规划后的永续发展。
以上学者都从市场导向或规划发展的急速性两个方面丰富并完善了该阶段的相关理论与思想。
(三)改进完善阶段(旅游地整合型规划,2003—2014年)随着旅游市场的发展,关于我国旅游地发展的研究也逐渐深入,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也越来越完善。
不仅如此,学术著作方面继续呈现快速增长、实践活动也越来越丰富。
在政策法规方面,《中国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开发和提升主体市场、培育新兴市场、开发高端市场以及拓展旅游专项市场;2013年4月25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鼓励采取专项规划,要求推进区域合作、旅游休闲体系建设以及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幻灯片1第六章旅游地生命周期与空间竞争幻灯片2本章主要内容●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应用●旅游地空间竞争幻灯片3第一节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20世纪70年代以后,在旅游地的发展演化规律研究方面,西方学者提出了几个演化模型,如戈曼森的海滨旅游地的空间-时间模型,米塞克的旅游发展模型,奥珀曼的发展中国家旅游空间模型,但受到学者们广泛注意和应用的是巴特勒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1980年提出)。
幻灯片4一、巴特勒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巴特勒根据产品周期的概念,提出旅游地的演化经过 6个阶段:●探查阶段(exploration stage)●参与阶段(involvement stage)●发展阶段(development stage)●巩固阶段(consolidation stage)●停滞阶段(stagnation stage)●衰落或复苏阶段(decline or rejuvenation stage)幻灯片5二、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述评●对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应用和讨论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作为旅游地的解释模型●·指导市场营销和规划●·作为预测工具●就中国情况而言,巴特勒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我们提供了研究旅游地演化过程的理论框架。
幻灯片6第二节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应用●一、具有广域旅游市场的国际级旅游地●以北京颐和园为例。
●1949-1985年是颐和园的发展阶段。
●1985年以后进入稳定成熟阶段。
幻灯片7二、具有区域旅游市场的国家级旅游地●以广东省肇庆市七星岩风景区为例幻灯片8三、喀斯特洞穴旅游地幻灯片9第三节旅游地空间竞争●当多个旅游地在同一地域出现时,它们各自的吸引力往往会出现此消彼长或同步增长的动态变化和地域旅游市场结构的再组织。
●一般而言,旅游地的空间竞争主要是同类型旅游地之间的竞争;不同类型的旅游地在同一地域出现,主要产生互补作用。
幻灯片10二、名山旅游地的空间竞争● 1.名山旅游资源的特点●遍在性旅游资源●共性大,个性强●重游率高低取决于名山的旅游功能幻灯片112.名山旅游地空间竞争的主要因素和特点●名山旅游地空间竞争的特点是非名影响名山旅游地空间竞争的主要因素是名山的地位级别、功能和可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