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供电系统
- 格式:doc
- 大小:44.00 KB
- 文档页数:9
主平硐溜煤眼掘进作业规程矿长:技术负责人:工程师:编制人:编制时间:第一章工程概况一、主要工程概况主平硐溜煤眼位于主平硐及112运输斜巷之间,用于115-101采面进风、煤炭运输,施工开口点在主平硐内距联络巷136.35m,溜煤眼上、下口坐标分别为:X=2948469.610,Y=35546833.280,Z=+1959.889,T=2.7┴;X=2948479.623,Y=35546974.130,Z=+1944.793,T=2.5┬。
溜煤眼按方位角327°,坡度+47º从下口点掘进贯通上口点,斜长17.29m,高程差12.87m,。
溜煤眼断面尺寸见施工设计图。
二、施工前准备:施工前先在距开口点往外10米的主平硐内安设二台局扇(其中一台备用)并将风筒接到开口位置,风、水管接到位,准备好支护材料,经各业务部门验收合格后,发给开工许可证。
第二章地质说明书一、工程名称: 主平硐溜煤眼二、工程位置: 主平硐溜煤眼布置在主、付平硐之间,贯通112运输斜巷,设计总工程量17.3m,方位237º,坡度47º。
巷道断面为直墙半圆拱结构,巷宽(净)2.0米,高(净)1.8米,水沟300×300,底板现浇300m厚水泥砂浆,采用锚、网、喷支护。
三、巷道周围开采情况: 该眼穿7#(原16#层)煤层, 7#(原16#层)煤层在112运输斜巷周围未采动。
四、地面建筑,地形情况:对应地表无建筑物,无公路,铁路等公共设施。
五、巷道顶底板特征:该巷道所处围岩主要为泥质砂岩。
六、瓦斯、煤尘自燃发火情况:矿井属高瓦斯矿井,5-1、16煤层为容易自燃煤层,6、14、煤层为自燃煤层,7、29、35煤层为不易自燃。
5-3、27煤层没有取样鉴定,建议及时对5-3、27煤层进行自燃倾向等级鉴定。
5-1、6、7、14、16、29、35号煤层的煤尘无爆炸危险性。
5-3、27煤层没有取样鉴定,建议及时对5-3、27煤层采样作煤尘爆炸性鉴定。
2024年供电系统的养护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供电系统的安全运行,维护供电设备的正常使用寿命,提高供电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2024年供电系统的养护管理工作。
第三条供电系统养护管理应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科学管理、创新驱动的原则。
第二章供电设备养护管理第四条供电设备养护管理应按照设备的安全要求和使用寿命,采取定期检查、定期维护、定期测试等措施,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第五条定期检查:供电设备应按照规定时间间隔进行检查,包括外观检查、内部检查、绝缘检查等,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确保设备安全。
第六条定期维护:供电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包括清洁、润滑、紧固等,以确保设备正常运转和延长设备寿命。
第七条定期测试:供电设备应按照规定时间间隔进行测试,包括载荷测试、开关操作测试、绝缘测试等,以确认设备的正常工作状态。
第三章供电线路养护管理第八条供电线路养护管理应按照安全要求,采取巡视、清理、绝缘检测等措施,确保线路的正常运行。
第九条巡视:供电线路应定期进行巡视,发现异常情况时,应及时处理或报告上级,确保线路的安全。
第十条清理:供电线路应定期进行清理,包括树木清理、杂物清理等,以保持线路的畅通。
第十一条绝缘检测:供电线路应按照规定时间间隔进行绝缘检测,发现绝缘损坏或绝缘电阻不达标时,应及时进行处理,确保线路的安全运行。
第四章供电系统安全管理第十二条供电系统安全管理应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设定安全措施,确保供电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第十三条安全培训:供电系统工作人员应接受相关安全培训,掌握安全操作知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第十四条安全防护:供电系统应设立安全防护设施,如高压电器防护、作业区域防护等,确保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第十五条安全巡查:供电系统应定期进行安全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供电系统的安全。
第五章养护管理信息化建设第十六条供电系统养护管理应推进信息化建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养护管理效率和水平。
地下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有关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了加强地下矿山安全管理,保障员工生命资产安全,提高事故避险和应急救援本领,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矿山安全生产管理实践经验,订立本规定。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全部地下矿山企业及其管理负责人、从业人员等。
第三条安全避险“六大系统”介绍地下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是指防灭火系统、瓦斯抽放系统、通风系统、矿井排水系统、运输系统和供电系统。
第二章防灭火系统第四条防灭火设施建设1.地下矿山应建立完善的防灭火设施,包含火灾报警系统、消防设备、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
2.防灭火设施应定期检查、维护和更新,确保其正常工作和及时可靠的灭火效果。
第五条防火安全教育1.矿山管理负责人应组织开展定期的防火安全教育培训活动,使员工掌握基本的防火知识和应急处理本领。
2.每年对员工进行不少于两次的防火演习,确保灭火器使用技能的娴熟和适时有效的处理本领。
第三章瓦斯抽放系统第六条瓦斯抽放设施建设1.地下矿山应建设瓦斯抽放系统,包含瓦斯抽放井、瓦斯抽放管道等。
2.瓦斯抽放设施应具备可靠性和高效性,确保对瓦斯的及时抽放,实现安全掌控标准。
第七条瓦斯抽放管理1.矿山管理负责人应指定专人负责瓦斯抽放系统的管理和维护,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2.瓦斯抽放设备应定期检查和维护,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第四章通风系统第八条通风设施建设1.地下矿山应建设完善的通风系统,包含通风井、通风道等。
2.通风系统应满足矿区内空气流通、氧气供应和有害气体排放的需要。
第九条通风管理1.矿山管理负责人应指定专人负责通风系统的管理和操作。
2.通风设备应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通风系统正常工作。
第五章矿井排水系统第十条矿井排水设施建设1.地下矿山应建设科学合理的矿井排水系统,包含排水井、排水管道等。
2.矿井排水系统应保证矿山内涌水及时排出,保持矿井的干燥状态。
第十一条排水管理1.矿山管理负责人应指定专人负责矿井排水系统的管理和维护。
供电系统、配电室操作制度供电系统是指将电能从电源输送到用户设备的系统。
配电室是供电系统中的一个关键环节,负责将电能分配给各个用户设备。
为了确保供电系统和配电室的安全稳定运行,制定并严格执行供电系统和配电室操作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下面将介绍供电系统和配电室操作制度的相关内容。
一、供电系统操作制度1. 供电系统检修操作制度(1)操作人员在进行检修和维护工作之前应仔细阅读供电系统的相关资料和操作指南,确保熟悉各个设备的操作步骤和安全注意事项。
(2)检修前,应对相关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设备处于正常状态,不存在任何故障和安全隐患。
(3)在进行检修操作时,要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正确的操作方法进行,严禁随意操作或者忽视安全规定。
(4)检修结束后,要对设备进行清洁和维护,将设备恢复到正常状态,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2. 供电系统事故应急操作制度(1)操作人员在发生供电系统事故时,要迅速报告上级领导,并采取紧急措施,以减少事故的损失和危害。
(2)在进行抢修工作时,要先确保自身安全,佩戴好相关的安全防护用品,并严格按照应急操作程序进行。
(3)抢修结束后,要对事故原因进行研究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防止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二、配电室操作制度1. 配电室设备操作制度(1)操作人员进入配电室前应穿戴好相应的工作服和劳动防护用品,并对自己的身体状况进行检查,确保适合进行操作工作。
(2)操作人员在进行设备操作之前,应仔细学习设备的操作手册和使用说明,确保熟悉设备的各个功能和操作步骤。
(3)在进行设备操作时,要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正确的方法进行,严禁随意操作或者操作错误。
(4)操作结束后,要对设备进行清洁和维护,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2. 配电室安全操作制度(1)操作人员在进行配电室操作时,必须严格遵守各项安全规定,不得私自修改、调整设备,以免引发事故。
(2)配电室内禁止吸烟、使用明火,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确保配电室环境的安全。
第一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一、填空:1.电路如图 1.1所示,则1S U 和1S I 在电路中的作用分别是( )。
(电源或负载)8V图1.22A图1.11S S I2.电路如图1.2所示,则8V 电压源发出功率等于( ),2A 电流源吸收功率为( )。
3.如图1.3所示电路中A 点的电位为:( )_A34. 图1.4所示直流电路中,A 、B 两点的电位为( )。
5.如图1.5所示,电流I 为( )。
5Ω图1.5 图1.66. 电路如图1.6所示,则电流I为()。
二、在图1-1所示的电路中,若I1=4A,I2=5A,请计算I3、E2的值;若I1=4A,I2=3A,请计算I3、E2、E1的值,判断哪些元件是电源?哪些是负载?并验证功率是否平衡。
20Ω20Ω图1-1三、图1-2中,已知I= 4A,I1=1A,I4=2A,试求电流I2,I3,I5和I6。
图1-2四、图1-3所示电路中,求U 1、U 2及电流源、电压源各自的功率。
25Ω图1-3五、用等效变换法求图1-4的等效电路。
(a ) (b) (c)图1-4六、电路如图1-5所示,试用电压源和电流源等效变换的方法计算电流I。
I2Ω2图1-5第二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一、填空1.如图1.1所示电路的开路电压U OC 等于( )。
AB图1.14图1.22.如图1.2所示单口网络的开路电压U OC 为:( ) 3. 图1.3所示稳态电路中电压U 等于( )。
u O图1Ω4. 如图1.4所示,若N 为无源网络,当6A, 6V S S i u ==时,9V O u =,则2A, 2V S S i u ==时,O u 为:( )5. 如图1.4所示,若N 为无源网络,当6A, 6V S S i u ==时,9V O u =;4A, 2V S S i u == 时3V O u =;则2A , 4V S S i u ==时,O u 为( )二、试分别用支路电流法和结点电压法求图2-1所示电路中的各支路电流,并计算2 电阻吸收的功率。
第八章供电系统1.1 概述云南华联锌铟股份有限公司都龙矿区8000t/d选矿扩建工程新选矿厂厂址位于马关县都龙镇新田附近。
选厂生产规模为8000t/d,年工作为320天。
选厂服务年限20年。
原矿运输采用矿石粗碎─皮带运至选厂粗矿堆方案。
本项目选矿厂碎磨工艺为粗碎+半自磨+球磨+顽石破碎流程,选矿工艺为浮选-磁选-重选联合流程。
其中细粒锡石选别共设计两个系统,一套为重选-浮选系统,一套为摇床重选系统,两个系统可以相互转换,生产中根据情况采用其中一个系统。
新选厂排出的尾矿经浓密后输送至两处尾矿库堆存,即新田尾矿库和铜街大沟尾矿库。
新田尾矿库位于新选矿厂西北面,紧邻新选矿厂。
铜街大沟尾矿库位于选矿厂东南方向约3km的铜街大沟中。
在新选矿厂尾矿浓缩机附近设有回水泵站一座,原水的加压泵也设置在该处。
1.1.1 设计范围本设计根据工程构成包括以下部分:(1)新田工业场地,其中包括:粗矿堆、磨选主厂房、精矿过滤厂房、新田尾矿库、原水加压和浓缩机回水泵站、维修中心、综合仓库、试化验楼、综合办公楼、食堂、生活区等;(2)露天采场境界外粗碎站;(3)铜街大沟尾矿库;(4)都龙变电所馈电回路改造及外部110kV电源架空线;电力专业设计范围为上述各部分的变配电、控制、照明、防雷接地设计及厂区电力管线设计。
1.1.2 设计依据设计遵循的有关规范:《有色金属矿山电力设计规范》YS5030-96《3~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GB50060-2008《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2000年版)》GB50057-94《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GB50061-2010《矿山电力设计规范》 GB50058-2009《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2-2009《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 GB50062-2008《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4-95《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5-93《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GB50217-2007《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50034-200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GB50058-92《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 DL/T620《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 DL/T661《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 GB16423-2006《35~110kV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9-92《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 GB50062-2008《电力设备过电压保护设计技术规程》 SDJ7-79《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94《电力设备接地设计技术规程》 DSDJ8-98设计主要依据如下:云南华联锌铟股份有限公司总体规划报告;各主体工艺专业提供的相应工业设施的用电设备功率、台数、工艺控制要求;各厂(矿)区工业设施总平面布置图;矿区所在地区的气象条件及土壤性质;1.2 估算负荷根据各工艺专业确定的用电设备及设备装机台数、容量,估算负荷及年耗电量如下:(1)根据选矿专业所提条件,锡石选别选择浮选-重选系统时,设备功率较大,因此下述负荷计算均以该方案为准。
第八章:现代供电新技术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依赖电力能源的日益增长,供电系统不断面临着更复杂和高要求的挑战。
因此,科技不断推陈出新,为供电行业提供越来越多的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
在本章中,将介绍几种现代供电新技术,包括集中型智能供电系统、微电网、智能计量和充电桩技术。
一、集中型智能供电系统随着现代化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和负荷需求的增加,原有的城市供电系统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城市的要求。
集中型智能供电系统(Centralized intelligent power supply system)是一种新型的供电系统,结合了智能化、节能和安全性的要求,能够根据不同的电力需求,自动实现供电、控制和管理,具有高效、智能、经济和环保的特点。
集中型智能供电系统是由中央控制器、变压器、电容器、开关设备和智能终端等组成的,它们能够自动协调调节输出电力的各个参数,如电压、频率和功率因数等,从而确保供电质量的稳定和合理,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同时,它还可以通过通信技术实现对设备的在线监测和故障诊断,提高供电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二、微电网微电网是一种新型的分布式电力系统,由多个分布式电源、电池储能和负载等组成,可以独立于主网运行,并且能够与主网实现双向电力流通,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灵活性。
微电网具有很多优点,如低碳、节能、安全和灵活等特点。
它能够根据负荷变化自动调节电力输出,降低电网压力,提高供电可靠性。
而且,微电网还可以自主管理、控制和监测运行状态,适应不同的电力负荷需求,具有高度的可扩展性和适应性。
因此,它在分散型能源开发、大型工业和商业用电等各种场景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三、智能计量智能计量(smart metering)是一种基于智能化电表的计量技术,通过自动生成的电力信息,实现对电力负荷和能源使用的监控和管理,从而达到优化用能的目的。
与传统计量方式相比,智能计量系统更加智能化、精准化和高效化。
它能够实时获取用电数据、监测用电负荷、预测能源使用趋势以及与其他应用系统实现数据交互,实现对用电量、用电方式和能源效率的深度分析和优化。
工厂供配电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工厂供配电管理工作,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和设备运行稳定,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工厂供配电系统的设计、施工、运行、维护和检修等各个环节。
第三条工厂供配电管理应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科学管理、依法合规”的原则,全面提升工厂供配电系统运行水平。
第四条工厂供配电管理制度的遵守将成为全体职工的责任,对于违反规定或存在安全隐患的行为将受到相应的纪律处罚。
第二章供电系统设计第五条工厂供配电系统的设计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具备适用的电容量和并有完备的安全保护措施。
第六条设计阶段应综合考虑用电负荷、设备参数、线路长度和布局等因素,制定合理的供电方案。
第七条设计方案应充分考虑工厂用电的实际需求,避免供电过载或过剩现象的出现。
第八条工厂供配电系统的设计需经过专业电气工程师的审核和确认,方可施工。
第九条设计方案应详细记录在设计文件中,以备未来施工、维护及改造等工作的参考。
第三章供电系统施工第十条供配电系统的施工应按照设计方案要求进行,安全第一,质量第一。
第十一条施工人员必须持有相应的电气施工资质证书,具备一定的电气知识和工作经验。
第十二条施工现场应指定专人负责,建立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制度,确保施工过程中安全生产。
第十三条施工现场应设置明显的标识牌,严格控制施工环境,避免因其他原因影响供电系统施工。
第十四条施工结束后,应对供配电系统进行全面验收,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第四章供电系统运行第十五条工厂供配电系统的运行人员应具备一定的电气知识和技能,并持有相应资格证书。
第十六条运行人员应熟悉供电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了解常见故障处理方法。
第十七条运行人员定期检查供电系统的各项参数,确保其正常运行,及时排除隐患。
第十八条运行人员应加强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故障发生率。
第十九条运行人员应定期进行系统检测和设备升级,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调整供电系统参数,以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供配电系统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有效保障供配电系统的安全运行,规范供配电工作,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该单位的供配电系统管理工作。
第三条供配电系统是指该单位负责维护和管理的供电系统和配电系统,包括变电站、配电房、电缆线路、开关设备等。
第四条供配电系统管理工作应遵循科学、规范、合理、先进的原则,确保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
第五条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有关电力法律法规和标准,开展供配电系统管理工作。
第六条供配电系统管理工作应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加强设备维护和检修,保证电站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七条成立供配电系统管理工作组织,配备专业人员,负责供配电系统管理工作的组织和实施。
第二章供配电系统管理机构第八条供配电系统管理机构是该单位组织和实施供配电系统管理工作的组织。
第九条供配电系统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责包括:(一)制定和完善供配电系统管理制度,定期进行修订和更新;(二)组织和实施供配电系统的日常巡视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三)负责供配电系统设备的维护、检修和更新工作;(四)组织和实施供配电系统的事故应急预案和演练;(五)保证供配电系统的安全运行,提高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
第十条供配电系统管理机构的履职要求:(一)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二)掌握供配电系统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三)熟悉供配电系统的工作流程和设备运行特点;(四)具备较强的组织和协调能力;(五)具备解决问题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第三章供配电系统设备管理第十一条供配电系统设备管理是指对供配电系统的设备进行维护和管理的工作。
第十二条供配电系统设备管理应实行预防性维修和定期维护相结合的原则,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十三条供配电系统设备管理应建立设备台账,按照设备的使用年限和使用状况,定期进行检修和更换。
第十四条供配电系统设备管理应严格执行设备检修操作规程,确保设备维修的安全和质量。
第十五条供配电系统设备管理应加强设备巡视和设备运行状态的监测,及时发现设备故障,采取措施解决。
供电系统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供电系统的管理工作,确保供电系统的正常运行,维护供电系统的安全稳定,提高供电系统的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供电系统的管理工作。
第三条供电系统的管理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1. 安全第一原则,确保供电系统的安全运行;2. 高效运行原则,提高供电系统的运行效率;3. 服务至上原则,提供优质的服务,满足用户需求;4. 公正公平原则,保障各方利益的平衡;5. 环境保护原则,减少供电系统的对环境的影响。
第四条供电系统的管理工作包括以下内容:1. 供电设备管理;2. 供电网络管理;3. 供电运行管理;4. 供电质量管理;5. 供电安全管理;6. 供电服务管理;7. 供电环境管理。
第五条供电系统的管理工作应遵循科学、规范、透明、持续的原则。
第六条供电系统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具备相应的管理经验和能力。
第二章供电设备管理第七条供电设备是供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和维护供电设备的良好状态对于保障供电系统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第八条供电设备的管理包括以下内容:1. 设备采购和更新;2. 设备安装和调试;3. 设备运行监测和维护;4. 设备故障处理和修复;5. 设备报废和处置。
第九条供电设备的采购和更新应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定进行,确保采购的设备符合国家和地区的标准和要求。
第十条供电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应按照相关的技术规范和要求进行,确保设备安装正确,调试合理,运行稳定。
第十一条供电设备的运行监测和维护应定期进行,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性能,并进行必要的维护和修理工作。
第十二条供电设备的故障处理和修复应及时进行,确保设备故障的快速排除,恢复供电能力。
第十三条供电设备的报废和处置应按照相关的环保要求进行,设备的报废和处置应经过审批程序并做好相关记录。
第三章供电网络管理第十四条供电网络是供电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管理和维护供电网络的良好状态对于供电系统的正常运行和供电质量的保障至关重要。
8-3 操作电源有哪几种,直流操作电源又有哪几种?各有何特点?答:二次回路的操作电源主要有直流操作电源和交流操作电源两类,直流操作电源有蓄电池和硅整流直流电源两种。
蓄电池主要有铅酸蓄电池和镉镍蓄电池两种。
●铅酸蓄电池具有一定危险性和污染性,需要专门的蓄电池室放置,投资大。
因此,在变电所中现已不予采用。
●镉镍蓄电池的特点是不受供电系统影响,工作可靠,腐蚀性小,大电流放电性能好,比功率大,强度高,寿命长,不需专门的蓄电池室,可安装于控制室。
在变电所(大中型)中应用普遍。
8-4蓄电池有哪几种运行方式?答:蓄电池的运行方式有两种:充电-放电运行方式和浮充电运行方式。
8-5 交流操作电源有哪些特点?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获得电源?答:交流操作电源的优点是:接线简单、投资低廉、维修方便。
缺点是:交流继电器性能没有直流继电器完善,不能构成复杂的保护。
交流操作电源可有两种途径获得:①取自所用电变压器;②当保护、控制、信号回路的容量不大时,可取自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的二次侧。
8-7答:所用电变压器一般接在电源的进线处,这样变电所母线或变压器发生故障时,所用变仍能取得电源。
一般情况下,采用一台所用变即可,但对一些重要的变电所,设有两台互用为备用的所用变。
两台所用变接于二路电源的进线处,或其中一台所用变应接至进线处,另一台则应接至与本变电所无直接联系的备用电源上。
在所用变低压侧可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以确保所用电的可靠性。
8-8答:控制开关有6个位置是“跳闸前”,“预备合闸”,“合闸”,“合闸后”,“预备跳闸”,“跳闸”。
手动合闸设断路器处于跳闸状态,此时控制开关SA处于“跳闸后”(TD)位置,其触点10-11通,QF1闭合,HG绿灯亮,表明断路器是断开状态,又表明控制回路的熔断器1FU和2FU完好回路。
因电阻1R存在,流过合闸接触器线圈KM的电流很小,不足以使其动作。
将控制开关SA顺时针旋转90°,至“预备合闸”位置(PC),9-10通,将信号灯接于闪光小母线(+)WF上,绿灯HG闪光,表明控制开关的位置与“合闸后”位置相同,但断路器仍处于跳闸后状态,这是利用“不对应原理”接线,同时提醒运行人员核对操作对象是否有误,如无误后,再将SA置于“合闸”位置(C)(继续顺时针旋转45°)。
第八章电力安全技术★进网作业电工应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电能作为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重要能源工业,在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具有很大的(危险性和破坏性)。
P271人体能够感觉的最小电流称为(感知电流)P272通过人体的工频超过(30-50)mA就会在短时间内危及生命。
P272当人体电阻一定时,作用于人体的电压越高,流过人体的电流(越大)。
P273人体触电时,当接触的电压一定,流过人体的电流大小就决定于人体(电阻)的大小。
P273当电压为250V-300V以内时(工频)(50-60HZ)的电流对人体的危险性最大。
P273 人体触电时,根据触电的体位不同,电流通过人体最危险的途径是(左手到脚)。
P273 身体不好或醉酒,则精力就不易集中,就容易发生触电事故;而且触电后,由于体力差,摆脱电流(相对小)P274电流对人体的伤害可分为电伤和(电击)两种类型。
P274380/220V低压系统,如人体电阻为1000Ω,遭受两相触电时,流过人体的电流约为(380mA)P275380/220V低压系统,如人体电阻为1000Ω,遭受单相触电时,流过人体的电流约为(220mA)P275人体触电可分为直接接触电和(间接接触电)两大类。
P275人体与带电体直接接触电可分为(单相触电、两相触电)。
P275人体发生单相触电时,作用于人体的电压是(相电压)。
P275人体发生两相触电时,作用于人体的电压是(线电压)。
P275中性点接地系统的单相触电比不接地系统的单相触电危险性要(大)P275间接接触电击。
包括跨步电压触电和(接触电压触电)两种类型。
P276当线路发生接地故障时,接地电流从接地点向大地四周流散,这时在地面上形成分布电位,人假如在接地点周围(20米以内)行走,两脚之间应有电位差,由这电位差造成人体触电称为(跨步电压触电)。
P276当带电体有接地故障时,离故障点越近,跨步电压触电的危险性越(大)P276发生高压设备、导线接地故障时,室外人体不得接近故障点8m以内,室内人体不得接近故障点(4m)以内。
第八章 三相正弦交流电路【课题名称】 8.1 三相正弦交流电源【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教学目标】1.理解三相正弦对称电源、相序的概念。
2.了解电源星形连结的特点,能绘制其电压矢量图。
3.了解我国电力系统供电制,说出相电压与线电压的关系。
【教学重点】重点:三相电源星形联结的特点及相电压与线电压的关系【教学难点】难点:相电压与线电压的关系【关键点】理解三相电源星形联结的特点【教学方法】理论联系实际法、多媒体演示法、讲授法、谈话法【教具资源】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可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例举三相交流电的广泛应用,从而引出三相交流电的学习。
二、讲授新课教学环节1: 三相对称电源1.三相对称电源的概念教师活动:教师可在黑板或多媒体展示三相对称电源的概念,并给予解释和说明。
然后在黑板或多媒体展示三相对称电源的瞬时值表达式、波形图和矢量图,最后解释相序的概念。
学生活动:学生可在教师的引导与讲解下理解理解三相对称电源的概念,并了解相对称电源的瞬时值表达式、波形图、矢量图及相序的概念。
知识点:三相对称电源:工程上,把频率相同、最大值相等、相位彼此相差120︒的三个正弦交流电源称为三相正弦对称电源。
我国通常用U 、V 、W (或L 1、L 2、L 3)分别表示三相正弦对称电源中的第一相、第二相和第三相。
如果以U u 为参考正弦量,即第一相电源的初相为0︒,则第二相电源V u 的初相为-120︒,第三相电源W u 的初相为120︒(或-240︒),那么三相正弦对称电源各相的解析式(瞬时值表达式)为:三相正弦对称电源的波形图和矢量图如图8.1所示。
三相对称电源的相序:三相交流电随时间按正弦规律变化,它们到达最大值(或零值)的先后次序叫做相序。
把U -V -W -U 的顺序称为正序;若相序为U -W -V -U 称为负序。
工程上如无特别说明,均采用正序。
提示: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旋转方向由三相电源的相序决定,改变三相电源的相序可改变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旋转方向。
第八章供配电系统8.1 供电电源王村副井场地现有一座35/6kV变电站,主变压器选为两台,一用一备,每台主变容量为20MVA。
双回电源引自屯留矿井110kV变电站35kV 高压室不同母线段411和414柜,双电源线路运行方式为双投单运。
电源线路目前运行情况:电压损失为3%(计算条件:功率因数取0.9,运行实际负荷为14MW,电压损失0.026%/km.MW,线路长度为8.5km),双投双运时电压损失为1.5%,两种运行方式都满足要求。
该输电线路长度约8.5km,型号LGJ-240。
王村副井场地35/6kV变电站6kV电源分别引至副立井场地地面通风机房配电室、副立井提升机房变电所、空压机房、副立井井口房、矸石装车点、井下水处理站及水源井泵房、锅炉房等。
常村煤矿3#煤层+470m水平接替工程设计中,井下安设有井底车场主变电所、21采区变电所、东翼胶带机头变电所,其中东翼胶带机头变电所2回6kV电源引自井底车场主变电所不同母线段。
井底车场主变电所、21采区变电所6kV电源引自王村副井场地35/6kV变电站。
变电站地面负荷有功功率6844kW、无功功率3985kvar、视在功率为7919.6 kVA;井底车场主变电所有功功率3886.8kW、无功功率2965.4kvar、视在功率为4888.8 kVA; 21采区变电所有功功率4371.55kW、无功功率4459.1kvar、视在功率为6244.5 kVA。
王村副井场地35/6kV变电站所带负荷统计如下:设备总台数:179台设备工作台数:157台设备总容量:23601kW设备工作容量:18263kW有功功率:15102.35kW无功功率:11409.5kvar视在功率:18927.7kvar自然功率因数:0.80本次+470m水平南北两翼大巷延伸工程设计在井下增设+470m 北翼大巷胶带机机头、23采区两座变电所。
由于+470m水平负荷较大,同时也为提高井下局部通风机的供电可靠性,+470m北翼大巷胶带机机头变电所采用三回路供电;23采区变电采用六回路供电。
+470m北翼大巷胶带机机头变电所三回6kV电源引自井底车场主变电所不同母线段。
23采区变电所六回6kV电源引自王村副井场地35kV 变电站6kV侧不同母线段。
王村副井场地35/6kV变电站6kV侧不同母线段共有12趟电源沿提升副立井井筒敷设至井下,敷设电缆均为矿用阻燃交联电力电缆MYJV22-6/10kV 3×240mm2,井筒内敷设电缆均用MYJV42-6/10kV 3×240mm2。
其中有三趟引至井底车场主变电所,有三趟引至21采区变电所,其余6趟引至23采区变电所。
+470m北翼大巷胶带机机头变电所及23采区变电所主接线均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方式,正常运行方式为单母线分列运行。
当任一回路停止供电时,其余回路均能担负全部负荷。
经统计,+470m水平23采区变电所、+470m北翼大巷胶带机机头变电所有功功率10563.8kW、无功功率10643kvar、视在功率为14995.83kVA。
如果21综采放顶煤工作面与23综采放顶煤工作面同时生产,王村副井场地35/6kV变电站所带负荷统计如下:设备总台数:380台设备工作台数:333台设备总容量:42972kW设备工作容量:36715kW有功功率:27118.35kW无功功率:21941.5kvar视在功率:34883.15kvar自然功率因数:0.78如果21综采放顶煤工作面停产后,23综采放顶煤工作面开始生产,王村副井场地35/6kV变电站所带负荷统计如下:设备总台数:330台设备工作台数:287台设备总容量:33222kW设备工作容量:27410kW有功功率:21975.35kW无功功率:16695.5kvar视在功率:27598.11kvar自然功率因数:0.80王村副井场地35kV变电站主变容量为20 MVA。
经计算,21综采放顶煤工作面与23综采放顶煤工作面在同时生产或者只有23采区生产时,主变容量均满足不了投产后+470m水平生产用电需求。
这一问题有待于与矿方进行商榷,在保证供电可靠、运行安全灵活、经济合理的原则下进一步讨论供电方案。
8.2 电力负荷+470m水平电力负荷统计如下:井下设备安装数量:201台井下设备工作数量:176台井下设备安装容量:19551kW井下设备工作容量:18632kW计算有功功率:10563.8kW计算无功功率:10643kW计算视在功率:14995.83kVA功率因数:0.7年耗电量:58.9×106kWh井下电力负荷统计见表:8.2-1。
井下用电电压等级为:6kV、3.3 kV、1.14 kV、0.66 kV、0.127 kV。
8.3 井下供配电常村煤矿+470m南北两翼大巷延伸工程设计井下布置1个综采工作面、1个高抽巷普掘工作面、2个顺槽综掘工作面、4个大巷综掘工作面。
根据井下设备分布、负荷状况并与原设计井下供电电压等级相配合,确定井下采用6kV供电。
8.3.1 +470m北翼大巷胶带机机头变电所+470m北翼大巷胶带机头变电所三回6kV电源采用MYJV22-6/10kV 3×240mm2矿用阻燃交联电力电缆引自井底车场主变电所不同母线段,其中一回路电源用于风机专电。
变电所主接线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方式,三回进线互为备用,当其中一条线路故障时,其余两条回路可满足井下所有用电负荷供电要求。
变电所内安装19台PJG1-630/6Y型矿用隔爆型高压真空配电装置,其中北翼大巷带式输送机高压两回,南翼大巷带式输送机高压两回,北翼进风大巷掘进工作面一回,北翼2#回风大巷掘进工作面一回,南翼进风大巷掘进工作面一回,南翼2#回风大巷掘进工作面一回,北翼大巷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两回,南翼大巷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两回。
变电所内安装2台KBSG-6/0.69kV 500kVA型隔爆干式变压器,低压系统为单母线分段接线,三台KJZ1-400/660V矿用隔爆兼本质安全型低压真空馈电开关作为低压系统进线及联络,12台KJZ1-200/660V矿用隔爆型低压真空馈电开关为+470m北翼进风大巷架空乘人器、+470m南翼进风大巷架空乘人器、+470m北翼胶带大巷带式输送机低压设备、+470m南翼胶带大巷带式输送机低压设备、电机车充电硐室及硫化器等低压用电负荷供电。
变电所内安装两台ZBX-4/660/127V矿用照明变压器综合保护装置,为硐室内照明及辅运巷照明提供127V电源。
详见+470m北翼胶带输送机机头变电所供电系统图。
8.3.2 23采区变电所考虑到23采区设备安装容量较大,现将23采区变电所分为两个供电系统,每个供电系统三回路进线。
六回6kV电源用MYJV22-6/10 3×240mm2矿用阻燃交联电力电缆引自王村副井场地35/6kV变电站不同母线段,下井电缆沿提升副立井井筒敷设至采区变电所,井筒内敷设电缆用MYJV42-6/10 3×240mm2。
变电所每个供电系统主接线均采用单母线接线方式,三回进线互为备用,当其中一条线路故障时,其余两条回路可满足井下所有用电负荷供电要求。
变电所共设25台PJG 型矿用隔爆型高压真空配电装置,主要担负2301综采放顶煤工作面、2302综掘工作面、2302高抽巷普掘工作面、23采区运输下山带式输送机等设备配电。
所内安装2台KBSG-6/0.69kV 1250kVA型隔爆干式变压器、两台KBSG-6/0.69kV 250kVA型隔爆干式变压器,低压系统母线为单母线分段接线。
变电所共设30台KJZ1型矿用隔爆兼本质安全型低压真空馈电开关,主要担负掘进面局部通风机、采区水泵、23采区辅助运输系统及采区运输大巷带式输送机低压用电。
所内安装三台ZBX-4/660/127V矿用照明变压器综合保护装置,为所内照明及运输、辅运巷照明提供127V电源。
详见23采区变电所供电系统图。
8.3.3 综采工作面2301综采放顶煤工作面设三台3750kVA动力负荷中心为工作面采煤机、前后刮板输送机、转载机、破碎机、乳化液泵等设备配电。
2301工作面运输顺槽口设一台2000kVA隔爆型移动变电站为可伸缩带式输送机、拉紧装置、硫化器等设备配电。
工作面及顺槽照明及手持式电气设备供电电压为127V。
8.3.4 综掘工作面井下+470m水平共有6个综掘工作面,每个综掘工作面配有三个隔爆型移动变电站,一台KBSGZY-160/6/0.69移动变电站为可伸缩带式输送机配电,一台KBSGZY-400/6/0.69移动变电站为综掘机配电。
一台KBSGZY-315/6/0.69移动变电站为调试绞车、连续牵引车、水泵、锚杆打眼安装机及煤电钻等设备配电。
掘进工作面配有矿用隔爆型四回路真空电磁起动器为局部通风机配电。
每个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的电源真接从变电所采用专用变压器、专用开关、专用线路引来,矿用隔爆型四回路真空电磁起动器可以保证当正常工作的局部通风机故障时,备用局部通风机能自动启动。
综掘工作面设备供电电压为1140V 与660V,工作面及顺槽照明及手持式电气设备供电电压为127V。
8.3.5 普掘工作面23采区有一个普掘工作面,普掘工作面采用一台KBSGZY-315/6/0.69kV 隔爆型移动变电站,为工作面耙斗装岩机、调度绞车、可伸缩带式输送机等配电设备配电。
普掘工作面设备供电电压均为660V,工作面及顺槽照明及手持式电气设备供电电压为127V。
8.3.6 大巷带式输送机配电控制+470m水平南北两翼大巷安设有两条带式输送机,即北翼带式输送机大巷和南翼带式输送机大巷。
北翼带式输送机大巷和南翼带式输送机大巷配电及控制设备设在机头硐室,高、低压设备均由+470m北翼大巷胶带机机头变电所双回路供电。
23采区运输大巷内设有一条23采区运输大巷带式输送机,其配电及控制设备设在机头硐室,高、低压设备均由23采区变电所双回路供电。
三条带式输送机均采用6kV高压供电,启动方式采用直接启动。
北翼带式输送机、南翼带式输送机及23采区运输大巷带式输送机保护选用KJ2002A型胶带输送机可编程电控成套装置。
该装置由可编程控制机、电源、显示控制台和集控软件等组成,通过对胶带输送机设置的传感器的状态进行采样、监测,实现对胶带输送机机进行起停及紧急闭锁、跑偏、打滑、纵撕、温度、烟雾、电机故障等故障信号的显示、判断和报警。
8.3.7 23采区排水泵配电控制井下23采区水泵房设有3台主排水泵,最大涌水量时2台工作,配套电机为660V、185kW。
主排水泵由井下23采区变电所660V侧两段母线供电。
采用矿用隔爆兼本质型交流软起动器对主排水泵进行控制及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