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洞身开挖情况记录表
- 格式:docx
- 大小:13.81 KB
- 文档页数:1
涪丰石高速公路B3标段洞身开挖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路桥集团国际建设股份有限公司重庆涪丰石高速公路总成包部第四工程处二0 一0年五月二十日目录一、部项工程概况二、人员配置三、机械设备的配置、四、施工方案五、试验检测项目频率和方法六、质量保证措施七、质量控制指标八、安全保证措施九、文明施工措施十、环境保护措施一、工程概况马王庙隧道为上、下线分离的四车道高速公路特长隧道,起止桩号左线ZK91+420~ZK95+36,0 长3940m 右线YK91+440~YK95+34,5 长3905m隧道左线进口位于R=1100m的左偏圆曲线上,出口位于R=2400m的右偏圆曲线上,纵坡为0.904%、-0.5%的人字坡;右线进口位于R=1120n的左偏圆曲线上,出口位于R=2400n的右偏圆曲线上,纵坡为0.9%、-0.5%的人字坡。
隧道进口段左右线间距由17.4m渐变至30m 小净距起止桩号为左线ZK91+434~ZK91+51(长76m 右线YK91+445~YK91+522长77m根据地形,隧道洞门均采用端墙式洞门。
隧道内设置5处人行横洞,4处车行横洞和8处紧急停车带。
隧道最大埋深约376m1、工程地质及水文条件马王庙隧道为构造侵蚀深切中低山地貌区,隧址区高点在轿子顶一带,高程995.4m,隧道高差约500m隧道入洞口、出洞口均位于山体中下部,地势相对较陡,地形坡度25° ~30°。
隧道位于石柱向斜北东翼,岩层斜状产出,产状:296° ~310°/ 6° ~11°。
无断层通过,区域构造稳定。
隧址区主要发育有二组构造裂隙:①6 ° ~75 ° Z 60 ° ~85°,裂面平直,无填充,裂面宽0.1~0.5cm,间距0.2~1.5m,延长大于0.5m;② 129° ~173°Z 60° ~80°,平直,裂隙宽0.1~0.6cm,间距0.9~2.6m,延长大于1.5m, 有少量岩屑填充。
隧道工程现场施工原始记录(全套资料表格)项目名称:道真至瓮安高速公路隧道超前导洞开挖工程原始记录承包单位。
监理单位。
序号桩号及部位检测项目检验方法规定值或允许偏差实测数据平均值(mm)最大值(mm)施工时间检验时间自检监理备注1 拱部Ⅰ,Ⅱ类围岩 1超挖Ⅲ~Ⅴ类围岩宽度每侧全宽边墙、墙角、仰拱连接处(mm)欠挖 20m用尺量1个 20m用尺量,每侧1处 +100,- +200,- +30 100 150 100 200 100 2002 Ⅵ类围岩这是道真至瓮安高速公路隧道超前导洞开挖工程的原始记录。
在进行开挖前,必须先探明隧道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
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欠挖,侧墙、墙角和以上部分严禁欠挖。
为确保安全可靠,临时支护部分可以用来控制欠挖量。
开挖轮廓要留支撑沉落量及变形量,以防止出现净空不够的情况。
导洞开挖时,必须清除大浮石,并按设计要求及时进行导洞临时或永久锚喷支护。
项目名称:道真至瓮安高速公路隧道超前支护施工原始记录承包单位。
监理单位。
桩号及部位开挖方法进尺桩号开挖轮廓线超前支护施工时间这是道真至瓮安高速公路隧道超前支护施工的原始记录。
在施工过程中,我们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开挖,并进行了超前支护。
我们记录了开挖的桩号及部位、进尺桩号、开挖轮廓线、超前支护的设计和实际情况以及施工时间。
项目名称:道真至瓮安高速公路隧道开挖断面施工原始记录承包单位。
监理单位。
桩号及部位检验项目项次实测数据这是道真至瓮安高速公路隧道开挖断面施工的原始记录。
我们记录了不同桩号及部位的检验项目和实测数据。
施工记录:贵州公路建设项目道真至瓮安高速公路隧道现场监控量测施工原始记录(一)承包单位:监理单位:隧道名称:埋设日期:量测项目:开挖日期:测点里程:初读数时间:记录时间:年月日时量测值计算值测点号纪要年月日时年月日时年月日时年月日时年月日时年月日时年月日时年月日时年月日时备注施工现场技术负责人:量测:计算:复核:监理员:日期:贵州公路建设项目道真至瓮安高速公路隧道现场监控量测施工原始记录(二)承包单位:监理单位:桩号:距洞口距离:量测断面编号:相对量测时间观测值温度修正相对第上一间隔收敛修正后观一次收温测线测ⅠⅡ平均值值测值敛值次收时间速度度点编号年月日时敛值mmmmmmmmmmmmmmmmmmdmm/d 备注量测初始值应在开挖后2小时读出。
洞身开挖、支护技术措施一、洞身开挖技术措施(一)包岙隧道采用新奥法施工,为减少对围岩扰动及养活超挖,故采用光面爆破方法施工。
1、确定开挖步骤和循环进尺,保持各开挖工序相互衔接,均衡施工。
II类围岩采用预留核心土环形开挖。
环形土开挖进尺0.5~1.0m,Ⅲ类围岩采用半断面台阶法施工,Ⅳ类围岩采用全断面开挖法,循环进尺3~3.5m。
2、确定双洞开挖的时间差,并采取措施防止后行洞开挖对先行洞周壁产生不良影响。
双洞开挖根据双洞的轴线间距、洞口里程距离、地质条件及其它自然条件选择适宜的开挖方法,确定好开挖时间差,并做好先行洞初期支护。
3、当边墙采用马口跳槽开挖时,应错开施工并采用长短马口结合,减少跳槽次数。
II类围岩首轮马口长度不大于2m。
首轮马口中心选在拱圈接缝处,注意岩层倾斜及稳定情况,防止顺层坍滑。
洞口加强段开挖马口,拱圈悬臂长度不得超过首轮马口长度。
4、仰拱部位开挖可采取整幅开挖或半幅开挖。
仰拱开挖应挖至设计深度,底面平顺,清除碴物,排除积水。
隧道底面隅马侧墙联接处应平顺开挖,避免引起应力集中。
开挖时应采取措施保证调协临时交通畅通。
(二)钻爆设计1、根据围岩特点选择周边眼间距及周边眼最小抵抗线。
2、严格控制周边眼装药量,并使药量沿炮眼全长合理分布。
3、采用毫秒雷管微差顺序起爆,使用边爆破时产生临空面,周边眼同段的雷管起爆时差应尽可能小。
4、各光面爆破参数可按下表选用:注:软岩隧道光面爆破的相对距宜取小值5、炮眼布置①掏槽眼布置在开挖断面中下部,以使底部岩石破碎,减少飞石。
②辅助炮眼应交错均匀布置在周边眼与掏槽眼之间,并垂直于开挖面打眼,力求石渣块体适合装渣要求。
③开挖断面底面两隅处应合理布置辅助眼,适当增加药量,消除爆破死角。
④周边眼与辅助炮眼应在同一垂面上,保证开挖面平整,但掏槽眼应比辅助炮眼深10cm。
6、开挖断面一次起爆时,应采用导爆管、毫秒雷管起爆周边眼。
毫秒雷管的间隔时间小,周边眼的雷管应与内圈炮眼的雷管跳段起爆,时差可取50~100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