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主轴组件设计
- 格式:ppt
- 大小:46.63 MB
- 文档页数:69
第3章主轴组件设计3.1 主轴组件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它们对加工精度有何影响?答:1) 旋转精度: 瞬时旋转中心线相对于理想旋转中心线在空间位置上的偏差,,其范围就为主轴的旋转精度,主轴组件的旋转精度是指专机在空载低速转动时,在主轴前端定位面上的测得的径向圆跳动、端面圆跳动和轴向窜动值的大小。
2) 静刚度: 是指在外加载荷作用下抵抗变形的能力。
3) 抗振性: 是指机器工作时主轴组件抵抗振动、保持主轴平稳运转的能力。
4) 热变形: 是指机器工作时,因各相对运动处的摩擦和搅油等耗损而发热造成的温差,使主轴组件在形状和位置上产生的畸变。
5) 耐磨性: 是指长期地保持其原始制造精度的能力,即精度的保持性。
由于各类机械装备的工艺特点的不同,主轴组件所传递的转速、承受的工作载荷等工作条件各异,故对主轴组件的要求也各有侧重,决不能强求一律。
3.2 主轴的轴向定位有几种?各有什么特点,适用何种场合?答:主轴的轴向定位,主要由推力轴承来实现。
推力轴承的配置型式有三种:1) 前端定位推力轴承安排在前支承处。
主轴发热后向后伸长,轴前端的轴向精度较高,但前支承结构复杂(表3.3序号1、2和5)。
2) 后端定位推力轴承安排在后支承处。
主轴受热后向前伸长,影响轴前端的轴向位置精度和刚度,但这种结构便于轴承间隙调整(表3.3序号3).3) 两端定位推力轴承分别安排在前后支承处。
支承结构简单,发热量小,但主轴受热,产生变形,会改变轴承间隙,影响主轴的旋转精度(表3.3序号4、7和8)。
3.3 选择主轴材料的依据是什么?答:主轴材料的选择应根据耐磨性和热处理后变形的大小等来考虑。
因此,无需从强度、刚度角度来考虑主轴材料的选择。
3.4 为什么数控车床的前轴承常采用三联轴承组合,如何布置?为什么?答:如图3.9f所示。
数控车床主轴的前支承常采用三联轴承组合安装,即前两轴承为同向组合,接触线朝前(大口朝外),后轴承与之背靠背(反装),则支承点应在前面第一个轴承的接触线与轴线交点处,这样可以增加主轴的前支承支承宽度,缩短主轴前端悬伸量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