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信日立 多联机 电磁兼容(EMC)测试
- 格式:ppt
- 大小:935.00 KB
- 文档页数:30
电磁兼容性(EMC)测试方法与整改指南电磁兼容性(EMC)是电子设备存在于电磁环境中而不会对该环境中的其他电子设备造成干扰或干扰的能力。
EMC通常分为两类:1.辐射- 电子设备发出的电磁干扰可能会对同一环境中的其他电子设备造成干扰/故障。
也称为电磁干扰(EMI)。
2.免疫/易感性- 免疫是指电子设备在电磁环境中正常运行而不会因其他电子设备发出的辐射而发生干扰/故障的能力,易感性基本上与免疫力相反,因为设备对电磁干扰的免疫力越小,它就越容易受到影响,通常抗扰度测试是不是必需的用于在澳大利亚,新西兰,北美和加拿大销售/分销消费/商用型产品。
电磁兼容性排放EMC排放进一步细分为两类:1.辐射排放2.进行排放电磁场由以下部分组成:1.电场(电场) - 通常以伏/米(V / M)为单位测量2.磁场(H场) - 通常以每米安培(A / m)为单位测量电磁场的这两个分量本身是两个独立的场,但不是完全独立的现象。
电场和H场彼此成直角移动。
辐射发射(E-Field):辐射发射是源自电子或电气设备内部产生的频率的电磁干扰(EMI)或干扰。
辐射发射可能会带来严苛的合规性问题,对于一些一般性指导,请查看我们的文章 EMC辐射发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案。
辐射发射直接从设备的机箱或通过互连电缆(如信号端口,有线端口,如电信端口或电源导线)通过空气传播。
一个很好的例子是HDMI端口和可以从这些电缆辐射的相关EMI,我们用它作为案例研究,文章可以在这里找到; 符合EMC辐射发射测试(EMI)。
在EMC测试期间,使用频谱分析仪和/或EMI接收器以及合适的测量天线进行辐射发射测量。
EMC辐射发射测试方法辐射发射(H场):电磁波的磁性成分使用频谱分析仪和/或EMI 接收器以及合适的测量天线。
典型的磁场天线包括环形天线,并且还包括根据CISPR 15的特定天线,例如Van Veen Loop。
Van Veen环形天线基本上是三个环形天线,它们一起构成三个轴(X,Y和Z)的产品磁场发射。
EMC(电磁兼容)测试作为专业化的日用电器EMC检测中心,具备按GB、IEC、EN、FCC标准进行EMC检测能力,满足按欧共体CE标志所要求的EMC测试、EMC评估与培训。
国家日用电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以下简称"我中心")EMC试验室被授权承担EMC认证和检验等工作,可为企业提供EMC认证服务。
同时,我中心EMC实验室也获德国认证机构和挪威认证机构的授权,可同时提供欧洲CE认证等服务。
我中心将本着公正、独立、优质、快捷的方针为广大企业提供检验与认证服务。
国家日用电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EMC实验室简介国家日用电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以下简称"我中心")EMC实验室始建于1975年,目前已得到国内外多个认可与认证机构的认可与授权,如:国家实验室认可委员会、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国电磁兼容认证中心、中国电工产品认证委员会和中国环境标志认证中心。
1997年得到挪威认证机构NEMKO的授权;1998年得到德国认证机构TüV RHEINLAND的授权。
我中心的EMC测试报告不仅在国内具有权威地位,还得到欧洲、澳洲国家的认可。
近几年,我中心为国内众多企业的产品出口、特别是为国内一些著名的家电生产企业的产品出口进行过CE认证,得到国内生产企业与国外销售商的信任与好评。
同时我中心还是国际CB实验室,出具的CB测试报告能得到30多个国家的认证机构的认可。
企业在我中心进行检验,可以达到进行一次检验、获得多种证书的方便、简捷的目的。
为您提供全方位的EMC服务:•家用电器产品电磁兼容认证检测•全权委托、目击委托检测•委托方的研究检测、整改检测•认证、认可和仲裁检测•EMC测试设备比对试验•EMC标准和测试方法的培训•EMC符合性证书、EMC和CE标志的检测测试能力:电磁发射测量:——骚扰电压——骚扰功率——辐射电场——低频辐射磁场——微波辐射(1GHz以上)——喀呖声(Click)——谐波电流——电压波动和闪烁抗扰度测量:——静电放电(ESD)抗扰度——辐射电磁场抗扰度——电快速瞬变/脉冲群(EFT/B)抗扰度——浪涌(雷击)抗扰度——注入电流(辐射场感应传导)抗扰度——工频磁场抗扰度——电压暂压断时中断抗扰度测试标准:测试产品:信息技术设备:计算机、显示器、打印机、复印机、UPS电源、扫描仪、调制解调器、驱动器等电热器具:电饭煲、电熨斗、面包机、微波炉、电磁炉等制冷器具:空调器、电冰箱、冷柜等电动器具:洗衣机、电风扇、电吹风、食物搅拌器、吸尘器等压缩机电器附件:电子开关、控制器等照明电器:灯具、电子镇流器、电子变压器等仪器仪表医疗器械娱乐电器:电动玩具等电动工具舞台灯光设备其它电子设备返回目录页。
电磁兼容技术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了解电磁兼容性(EMC)的基本概念,掌握电磁干扰(EMI)的测试方法,以及学习如何评估和改进设备或系统的电磁兼容性。
实验原理:电磁兼容性是指设备或系统在电磁环境中能够正常工作,同时不对其他设备产生不可接受的电磁干扰。
电磁干扰主要来源于电源线、信号线和空间辐射。
通过测量设备在特定条件下的辐射和传导干扰水平,可以评估其电磁兼容性。
实验设备与材料:1. 电磁兼容性测试设备一套,包括接收机、天线、测试软件等。
2. 待测设备,例如个人电脑、手机等。
3. 屏蔽室或开放场,用于进行辐射干扰测试。
4. 电源线、信号线等连接线。
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环境,确保测试设备和待测设备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2. 将待测设备放置在屏蔽室内或开放场中,连接好所有必要的电源线和信号线。
3. 打开测试设备,设置测试参数,包括频率范围、测试模式等。
4. 进行辐射干扰测试,记录待测设备在不同频率下的干扰水平。
5. 进行传导干扰测试,使用接收机测量待测设备通过电源线和信号线产生的干扰。
6. 分析测试结果,评估待测设备的电磁兼容性。
实验结果: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对个人电脑和手机进行了电磁兼容性测试。
测试结果显示,个人电脑在高频段的辐射干扰水平较高,而手机在低频段的传导干扰水平较高。
这可能与设备内部的电路设计和屏蔽措施有关。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到电磁兼容性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测试来评估设备的电磁兼容性。
实验结果表明,不同设备在不同频率下的干扰水平存在差异,这提示我们在设计和使用电子设备时,需要考虑其电磁兼容性,以减少对其他设备的干扰。
建议:1. 加强对电子设备内部电路的屏蔽,减少辐射干扰。
2. 优化电源线和信号线的布局,降低传导干扰。
3. 在设计电子设备时,应充分考虑电磁兼容性标准,确保设备能够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中稳定工作。
实验心得:通过本次电磁兼容技术实验,我们不仅学习到了理论知识,还通过实际操作加深了对电磁兼容性的认识。
电磁兼容EMC设计及测试技巧摘要:针对当前严峻的电磁环境,分析了电磁干扰的来源,通过产品开发流程的分解,融入电磁兼容设计,从原理图设计、PCB设计、元器件选型、系统布线、系统接地等方面逐步分析,总结概括电磁兼容设计要点,最后,介绍了电磁兼容测试的相关内容。
当前,日益恶化的电磁环境,使我们逐渐关注设备的工作环境,日益关注电磁环境对电子设备的影响,从设计开始,融入电磁兼容设计,使电子设备更可靠的工作。
电磁兼容设计主要包含浪涌(冲击)抗扰度、振铃波浪涌抗扰度、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抗扰度、工频电源谐波抗扰度、静电抗扰度、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工频磁场抗扰度、脉冲磁场抗扰度、传导骚扰、辐射骚扰、射频场感应的传导抗扰度等相关设计。
电磁干扰的主要形式电磁干扰主要是通过传导和辐射方式进入系统,影响系统工作,其他的方式还有共阻抗耦合和感应耦合。
传导:传导耦合即通过导电媒质将一个电网络上的骚扰耦合到另一个电网络上,属频率较低的部分(低于30MHz)。
在我们的产品中传导耦合的途径通常包括电源线、信号线、互连线、接地导体等。
辐射:通过空间将一个电网络上的骚扰耦合到另一个电网络上,属频率较高的部分(高于30MHz)。
辐射的途径通过空间传递,在我们电路中引入和产生的辐射干扰主要是各种导线形成的天线效应。
共阻抗耦合:当两个以上不同电路的电流流过公共阻抗时出现的相互干扰。
在电源线和接地导体上传导的骚扰电流,多以这种方式引入到敏感电路。
感应耦合:通过互感原理,将在一条回路里传输的电信号,感应到另一条回路对其造成干扰。
分为电感应和磁感应两种。
对这几种途径产生的干扰我们应采用的相应对策:传导采取滤波(如我们设计中每个IC的片头电容就是起滤波作用),辐射干扰采用减少天线效应(如信号贴近地线走)、屏蔽和接地等措施,就能够大大提高产品的抵抗电磁干扰的能力,也可以有效的降低对外界的电磁干扰。
电磁兼容设计对于一个新项目的研发设计过程,电磁兼容设计需要贯穿整个过程,在设计中考虑到电磁兼容方面的设计,才不致于返工,避免重复研发,可以缩短整个产品的上市时间,提高企业的效益。
EMC--电磁兼容测试介绍EMC--电磁兼容测试介绍EMC全称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指的是设备或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能正常工作且不对该环境中任何事物构成不能承受的电磁骚扰的能力。
EMC是评价产品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EMC测试包括:(1)EMI(Electro- MagneTIc Interference)---电磁骚扰测试此测试之目的为:检测电器产品所产生的电磁辐射对人体、公共电网以及其他正常工作之电器产品的影响。
(2)EMS(Electro-MagneTIc Susceptibility)---电磁抗扰度测试此测试之目的为:检测电器产品能否在电磁环境中稳定工作,不受影响。
其中EMI包括:(1)辐射骚扰测试(RE)---测试标准:EN55022(2)传导骚扰测试(CE)---测试标准:EN55022(3)谐波电流测试(Harmonic)---测试标准:EN 61000-3-2(4)电压变化与闪烁测试(Flicker)---测试标准:EN 61000-3-3EMS包括:(1)静电放电抗扰度测试(ESD)---测试标准:EN6100-4-2(2)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RS)---测试标准:EN61000-4-3(3)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CS)---测试标准:EN61000-4-6(4)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测试(EFT)---测试标准:EN61000-4-4(5)浪涌(冲击)抗扰度(SURGE)---测试标准:EN61000-4-5(6)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抗扰度测试(DIP)---测试标准:EN61000-4-11 (7)工频磁场抗扰度测试(PFMF)---测试标准:EN61000-4-8手机进网预测试中涉及到的EMC测试项目上面就一般电器产品的EMC测试项目做了一些说明,本节主要介绍手机在进网测试中所需进行的EMC测试。
强极电磁兼容检测方法强极电磁兼容(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简称EMC)是指电子设备在电磁环境中能够正常工作,同时不会对周围电子设备和系统造成不可接受的干扰。
由于现代社会中电子设备的广泛应用,EMC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对于电磁兼容性的检测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针对强极电磁兼容性的检测,一般可采用以下方法:1. 传导干扰测试:该方法主要用于检测电磁干扰通过导体传导引起的问题。
测试时,将待测设备与其他设备通过导线相连,并注入特定电磁信号,通过测量待测设备上的干扰电压或干扰电流来评估其兼容性。
2. 辐射干扰测试:该方法主要用于检测电磁干扰通过空气传播引起的问题。
测试时,将待测设备放置在规定的测试环境中,通过发射特定电磁信号并测量其辐射电场强度来评估其兼容性。
常用的评估指标包括辐射电场强度、频谱分布、功率密度等。
3. 静电放电测试:该方法主要用于检测设备在静电放电环境下的兼容性。
测试时,通过模拟静电放电过程,将待测设备暴露在特定的静电放电场中,并观察其是否出现异常现象,如重启、死机等。
4. 快速瞬变测试:该方法主要用于检测设备在瞬态电磁环境下的兼容性。
测试时,通过注入快速变化的电磁信号,如电压脉冲、电流尖峰等,观察待测设备是否出现异常现象,如故障、误操作等。
5. 抗干扰能力测试:该方法主要用于评估设备的抗干扰能力。
测试时,将待测设备暴露在特定的干扰环境中,并观察其工作是否正常。
常用的评估指标包括设备的抗干扰性能、抗干扰级别等。
6. 敏感度测试:该方法主要用于评估设备对外界干扰的敏感程度。
测试时,将待测设备暴露在特定的干扰环境中,并观察其是否受到外界干扰而产生异常现象。
7. 共模干扰测试:该方法主要用于检测设备在共模电磁环境下的兼容性。
测试时,通过注入共模信号并测量其在设备上的干扰电压或干扰电流来评估其兼容性。
综合以上方法,可以全面评估设备的强极电磁兼容性。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还可以结合具体的设备特点和工作环境,采取合适的测试方法和参数,以确保设备在电磁环境中的正常工作和兼容性。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是现代电子设备开发和应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随着电子设备的广泛应用,电磁兼容性问题也日益突出,因此对电磁兼容性进行试验和测量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进行详细介绍。
一、电磁兼容性概述电磁兼容性是指在特定的电磁环境下,各种电子设备能够在相互之间以及与环境中的其他电子设备之间正常工作,而不产生不可接受的电磁干扰。
在现代社会中,电子设备越来越多,各种设备之间相互干扰的问题也日益突出。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确保各种电子设备在不同的电磁环境下能够正常工作,而不会相互干扰。
二、电磁兼容试验技术1. 辐射发射试验:辐射发射试验是指对电子设备所产生的电磁辐射进行测试。
通过在特定的频率范围内对设备进行发射试验,可以评估设备对周围环境的电磁辐射程度。
常用的试验方法包括开路辐射试验和传导辐射试验。
2. 抗干扰能力试验:抗干扰能力试验是指对电子设备在外界电磁干扰下的抗干扰能力进行测试。
通过模拟外界电磁干扰,如电磁波、电磁脉冲等,对设备进行试验,评估设备的抗干扰能力。
常用的试验方法包括抗辐射干扰试验和抗传导干扰试验。
3. 静电放电试验:静电放电试验是指对设备在静电放电干扰下的抗干扰能力进行测试。
通过模拟人体静电放电,对设备进行试验,评估设备的抗静电放电能力。
常用的试验方法包括人体模拟静电放电试验和机器模拟静电放电试验。
三、电磁兼容测量技术1. 辐射发射测量:辐射发射测量是指对电子设备产生的电磁辐射进行测量。
通过使用频谱分析仪、天线等测量设备,对设备在特定频率范围内的辐射进行测量,并评估辐射的强度和频率分布。
2. 抗干扰能力测量:抗干扰能力测量是指对电子设备在外界电磁干扰下的抗干扰能力进行测量。
通过使用信号发生器、功率放大器等测量设备,模拟外界电磁干扰,对设备的工作状态和性能进行测量,并评估设备的抗干扰能力。
3. 静电放电测量:静电放电测量是指对设备在静电放电干扰下的抗干扰能力进行测量。
电子设备的EMC测试与电磁兼容性设计电子设备的EMC测试和电磁兼容性设计是确保设备在电磁环境中正常运行的关键步骤。
本文将详细介绍EMC测试和电磁兼容性设计的步骤和要点。
一、EMC测试的步骤:1. 确定测试标准:根据国家或地区规定的标准,如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的标准等,确定需要遵守的测试标准。
2. 制定测试计划:根据设备的类别和用途,制定详细的测试计划,包括测试方法、测试设备和测试环境等。
3. 准备测试设备:根据测试计划,准备适当的测试设备,如频谱分析仪、电磁场发生器等。
4. 进行辐射测试:将设备放置在准备好的测试环境中,使用适当的测试设备对设备进行辐射测试,以确定设备辐射电磁波的功率和频率。
5. 进行传导测试:使用传导测试设备对设备进行传导测试,以检测设备是否会向周围环境辐射电磁干扰。
6. 记录测试结果:对测试结果进行记录和分析,包括设备是否符合标准要求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二、电磁兼容性设计的要点:1. 信号屏蔽:使用金属屏蔽或电磁屏蔽材料来阻挡电磁波的传播,减少设备之间的干扰。
2. 地线设计:合理布置设备的地线,减少接地电阻,提高设备抗干扰能力。
3. 电源滤波:通过安装电源滤波器来减少电源输入线上的电磁干扰,提高设备的抗干扰能力。
4. 信号阻抗匹配:合理设计信号线的阻抗,匹配设备和接口之间的信号传输,减少信号反射和干扰。
5. 设备间距离:合理安排设备之间的距离,避免电磁场相互干扰,降低干扰风险。
6. 接地保护:使用防雷设备或接地保护措施,减少设备受到雷击等外部电磁干扰的影响。
7. 屏蔽电缆:使用屏蔽电缆来传输信号,减少电磁波的干扰。
8. EMI滤波:在电路中加入EMI滤波器,减少电磁干扰的传播和影响。
通过进行EMC测试和电磁兼容性设计,可以保证电子设备在电磁环境中的性能和稳定性。
同时,合理的电磁兼容性设计还能够减少设备对周围环境的干扰,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总之,EMC测试和电磁兼容性设计是电子设备开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EMC电磁兼容检测电磁兼容(EMC)是对电子产品在电磁场方面干扰大小(EMI)和抗干扰能力(EMS)的综合评定,是产品质量最重要的指标之一,电磁兼容的测量由测试场地和测试仪器组成。
服务产品:IT产品灯具、家电、无线产品、医用电气产品等。
EMC测试分类:EMC 电磁兼容检测对电子产品在电磁场方面干扰大小(EMI)和抗干扰能力(EMS)的综合评定,是产品质量最重要的指标之一,电磁兼容覆盖的产品范围非常广泛,基本上大多数的电子产品都需要进行EMC测试。
EMC(电磁兼容性)的全称是Electro Magnetic Compatibility,由欧共体政府首先推出。
欧共体政府规定,该设备应能在一定的电磁环境下正常工作,即该设备应具备一定的电磁抗扰度(EMS);其次,该设备自身产生的电磁骚扰不能对其他电子产品产生过大的影响,即电磁骚扰(EMI)。
EMC包含两大项:EMI(干扰)和EMS(敏感度,抗干扰)EMI测试项包括:■传导骚扰CE ■辐射骚扰RE ■谐波闪烁EMS测试项包括:EMC检测标准:GB9254,GB6113,GB4824,GB17743,GB13837, EN55022, CISPR11/13/15/16/22, EN301489FCC part 15BYD/T 1597.1, YD/T 1597.2, YD/T 1595.1, YD/T 1595.2, YD/T 1592.1, YD/T 1592.2, YD1312.1 YD1312.2, YD1312.3, YD1312.4EMC认证分类:3C认证,越来越多的客户注意到EMC的重要性,现谨以首批列入EMC认证产品目录的家用电器产品(1. 空调器,2.冷藏箱、冷藏冷冻箱,3. 冷冻箱,4. 洗衣机,5. 电饭锅,6. 电熨斗,7. 电风扇,8. 电吹风)。
家用电器产品EMC认证采用的EMC标准GB4343.2-1999《电磁兼容家用电器、电动工具以及类似器具的要求第二部分抗扰度》该标准己于2000年4月1日起实施。